600MW抽汽式机组凝结水溶氧超标原因分析及处理
- 格式:pdf
- 大小:241.56 KB
- 文档页数:3
600MW抽汽式机组凝结水溶氧超标原因分析及处理_钟阁
顺
首先,造成600MW抽汽式机组凝结水溶氧超标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给水系统进水管道或设备存在漏氧情况。
进水管道或设备出现漏氧时,会导致氧气进入系统,从而增加了凝结水中的溶氧含量。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对进水管道和设备进行检修和修补,确保其完整性,避免氧气的进入。
其次,如果600MW抽汽式机组的给水质量不合格,也容易导致凝结水中溶氧超标。
给水质量不合格主要体现在水中存在大量的溶解气体和空气溶解氧。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加强给水处理工作,通过去除水中的溶解气体和空气溶解氧,使得给水的溶氧含量降到合理的范围内。
第三,如果600MW抽汽式机组的凝汽器存在泄漏现象,也会导致溶氧超标。
凝汽器泄漏会导致外界空气进入凝结水系统,从而增加了凝结水中的溶氧量。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对凝汽器进行检修和维护,修复泄漏的地方,确保其中没有外界空气的进入。
第四,600MW抽汽式机组的凝结水系统存在低温区域,也容易导致溶氧超标。
低温区域会减少水中的氧气溶解速率,从而造成了溶氧超标的情况。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通过改变凝结水系统的设计或者增加系统中的氧吸收装置来提高低温区域中的氧气溶解速率,使得溶氧含量降到合理范围内。
最后,在处理600MW抽汽式机组凝结水溶氧超标问题时,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加强给水处理工作,确保给水质量合格;定期检修和维护进水管道、设备和凝汽器,修复泄漏的地方;改变凝结水系统的设计,增加氧吸收装置,提高低温区域中的氧气溶解速率。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600MW抽汽式机组凝结水溶氧超标的问题。
电厂凝结水溶解氧超标原因分析及改进解读电厂凝结水溶解氧超标是因为溶解氧含量超过了水质标准限值的情况。
溶解氧是指水体中溶解在其中的氧气分子的含量。
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对于水生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也是衡量水体富氧程度的重要指标。
但是,当电厂凝结水中的溶解氧超过标准限值时,会对水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
导致电厂凝结水溶解氧超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水源污染:如果电厂的水源受到了污染物的影响,比如有机物、废水中的氨氮等,都可能导致水中氧气的消耗增加,使溶解氧含量下降。
2.高温冷却:电厂发电时,会使用大量的冷却水进行散热,冷却水在与热源接触后会升温,这会导致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
此外,高温环境也会加速水体中溶解氧的消耗。
3.搅拌不足:在电厂凝结水的贮存和调配过程中,如果搅拌不足,会导致水中溶解氧的分布不均匀,部分区域的氧气含量下降,溶解氧超标。
针对电厂凝结水溶解氧超标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水源保护:加强对电厂水源的保护和管理,严格控制周边区域的排污,减少污染物的输入,保证水质的良好状态。
2.冷却系统优化:对电厂的冷却系统进行优化改造,提高冷却效率,减少冷却水的使用量,从而减少水中溶解氧的消耗。
3.增加搅拌装置:在凝结水贮存和调配设施中增加搅拌设备,保证水体中溶解氧的均匀分布,避免局部区域氧气含量过低导致溶解氧超标。
4.氧气供给:在电厂凝结水处理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氧气供给的方式,通过注氧等措施增加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
5.监测和管理:建立完善的电厂凝结水溶解氧监测体系,定期监测凝结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以上的改进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电厂凝结水中溶解氧超标的问题,保护水环境的健康和稳定。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电厂凝结水处理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凝结水的溶解氧含量始终符合水质标准的要求。
凝结水溶解氧超标原因分析及改进凝结水是指在冷却过程中由于水蒸气凝结成水的过程中形成的水。
在许多工业过程中,凝结水被用作冷却剂,以吸收和排除热量,以保持设备温度的正常工作条件。
然而,有时候凝结水中的氧含量会超过标准限制。
本文将分析凝结水溶解氧超标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2.温度和压力:溶解氧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力密切相关。
在较高温度下,溶解氧的溶解度会降低,而在较低温度下,溶解度会增加。
当冷却系统温度较高时,溶解氧容易超标。
3.冷却系统的设计和操作:冷却系统的设计和操作不当也是导致溶解氧超标的一个重要原因。
例如,冷却器中的水流速度过快和水流方向不合理可能引起氧气的混合,导致溶解氧超标。
为了改善产生凝结水溶解氧超标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检查进水质量:确保进水中的溶解氧含量符合要求。
若进水中含有过多的溶解氧,在加入冷却系统之前进行氧气去除处理,例如采用降解剂或空气分离器,以减少氧气进入凝结水中的几率。
2.检查冷却系统泄漏:定期检查和维护冷却系统,确保没有泄漏现象。
特别是在管道系统中,应定期检查和修复泄漏问题,以减少空气进入凝结水的机会。
3.温度和压力控制:合理控制冷却系统的温度和压力,使其在安全范围内运行。
尽量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压力,以减少溶解氧超标的风险。
4.冷却系统的设计和操作:重新设计和调整冷却系统,以优化水的流速和方向。
合理选择冷却器和其他设备,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氧气的混入。
此外,定期检查和清洗冷却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凝结水溶解氧超标可能是由于进水中的溶解氧过多、空气和管道泄露、高温和压力以及冷却系统设计和操作不当等因素所致。
通过检查进水质量、修复冷却系统泄漏、合理控制温度和压力以及优化冷却系统的设计和操作,可以有效降低凝结水溶解氧超标的风险。
沿海电厂凝结水溶氧超标原因分析和措施探讨在汽轮机组凝结水系统中,凝结水溶氧是影响汽轮机组运行安全经济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文章以某电厂沿海四台600MW汽轮机凝结水溶氧控制管理经验为基础,借鉴大量同类地域机组的溶氧超标现象分析和成功的解决方法,分析总结了关于沿海电厂凝结水溶氧超标的原因和处理措施,为沿海电厂凝结水溶氧控制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标签:溶氧;凝结水;沿海电厂;原因;措施某沿海电厂一期4*600MW超临界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主机为哈尔滨汽轮机厂生产的CLN600-24.2/566/566型三缸四排汽汽轮机。
配套哈汽厂生产的N-33000-2型双背压凝汽器,循环水(海水)经由低压凝汽器升温后对高压凝汽器进行冷却。
凝结水泵为沈阳水泵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0LDTN-6PJ型轴流泵,真空泵为广东佛山水泵厂生产的2BW4 35-3-0EK4型水环式真空泵。
机组投产初期,凝结水溶氧相对偏高,尤其到了冬季,由于循环水温度较低等原因造成溶氧长期超出20μg/l标准。
经过长期的借鉴探索和经验总结,摸索出了消除凝结水溶氧高问题的相关措施。
1 凝结水溶氧概述1.1 定义和监督意义火电厂机组凝结水溶解氧是电厂化学监督的主要指标之一。
汽轮机凝结水溶氧是指空气漏人凝结水系统,空气中的氧气溶于凝结水。
根据道尔顿定律,空气在凝结水中溶解度与空气在汽水界面上的分压力成正比。
现在执行的标准为小于20μg/l,过冷度小于1℃。
1.2 凝结水溶氧超标的危害在不可能绝对严密的汽轮机凝汽器真空系统中,若有空气泄漏到汽侧,直接影响凝汽器真空度和低压缸排气温度,同时漏入的空气会聚集在凝汽器换热管束表面,极大影响凝汽器冷却管的换热效率;若有空气漏到水侧,汽水界面上空气的分压力升高,直接导致凝结水溶氧增加;凝结水溶氧严重超标或者长期不合格,将直接加速凝结水管道设备腐蚀,产生铁垢;除氧器后给水夹杂空气,导致溶氧超标,加速锅炉管道设备腐蚀结垢乃至发生锅炉爆管等事故,严重威胁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
凝结水溶氧超标的原因及处理凝结水溶氧超标是指在生产或工业过程中,凝结水中溶氧的含量超过了正常范围。
正常情况下,水中的溶氧含量应维持在合适的范围内,以保持水体的稳定性和生态平衡。
当溶氧超过正常范围时,会造成许多问题,如影响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水质恶化以及对水中生物的影响等。
造成凝结水溶氧超标的原因有多种,下面将会列举一些常见的原因,并介绍相应的处理方法。
1.过多的有机物负荷:有机物负荷的增加会促使微生物代谢,从而增加了溶解氧的需求。
若溶解氧供应不足,可能导致溶氧超标。
处理方法:控制有机物负荷,优化生产过程,提高废水处理设施的效率,降低废水中的有机物负荷。
2.冲洗废水回用:在一些工业过程中,废水经过处理后被回用,但这些回用水可能含有较高的溶解氧。
当冲洗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回用水时,会造成凝结水中溶解氧超标。
处理方法:减少回用水的使用量,增加新水的补给,以平衡溶解氧的含量。
3.水力脉动:水力脉动是指水流的压力和速度的突变,造成氧气与水体接触面积增大,从而溶解氧含量升高。
特别是在管道改造、冲洗和清洗等过程中,会造成水力脉动,导致凝结水中溶解氧超标。
处理方法:改进水力系统设计,减少管道对水流的压力和速度的突变,降低溶解氧的含量。
4.厌氧条件:在一些贮存容器或池塘中,因为水体密闭、溶解氧生成较少,导致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甚至达到超标。
处理方法:增加水体曝气,提供更多的氧气供应,改善水体的氧化还原条件。
5.外部污染物:有时,凝结水会与其他废水或外部污染物混合,导致水体中溶解氧含量升高。
处理方法:优化废水处理,加强污染物监测和管控,减少外部污染物对凝结水的影响。
处理凝结水中溶解氧超标的方法有多种选择,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组合使用。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1.曝气处理:通过增加溶解氧的供应来降低溶解氧的超标。
可以通过增加气泡曝气、机械曝气或草本植物曝气的方式来提高溶解氧含量。
2.添加化学剂:可以使用化学剂来催化溶解氧的生成,提高溶解氧含量。
凝结水溶氧高的原因及处理凝结水是指水蒸气通过冷凝作用形成的液体水,通常用于工业生产中冷却系统或蒸汽发电厂中的冷凝器。
在一些情况下,凝结水中的溶氧含量较高,这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如腐蚀、微生物生长和系统效率降低。
因此,凝结水中高溶氧的问题需要得到解决。
下面将详细探讨凝结水溶氧高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一、原因1.空气的溶解:凝结水在接触空气时,会导致氧气从空气中溶解到水中,进而造成溶氧含量增加。
2.梯级进水系统造成气液混合:在梯级进水系统中,高速进水会产生气泡,这些气泡会带入空气中的氧气,从而导致凝结水中的溶氧含量增加。
3.调节池进水:如果调节池中的水与外界空气接触时间较长,将带入较多的氧气,增加了溶氧的含量。
4.冷凝器内氧化:由于冷凝器内部存在金属结构,这些金属结构容易氧化,从而使冷却水中溶氧的含量增加。
5.水质处理问题:如不适当的水质处理或水质处理不完善,会导致凝结水中溶氧含量增加。
二、处理方法1.加强水质处理:选用适当的水质处理方法,如添加阻垢剂、缓蚀剂和杀菌剂等,可以有效减少溶氧含量,杜绝腐蚀和微生物生长等问题。
2.清除冷凝器内沉积物:定期清除冷凝器内的沉积物,可以降低溶氧含量,并提高系统的效率。
3.使用气体分离器:通过在冷凝器进水口处安装气体分离器,可以分离空气中的氧气,减少溶入凝结水中的氧气含量。
4.抑制气泡形成:在梯级进水系统中,采用合适的加热和水位控制措施,可以减少气泡形成,从而降低溶氧含量。
5.适当控制进水速度:通过调整进水速度,可以避免凝结水与空气充分接触,减少氧气溶解到水中的机会。
6.分析和监测:定期对凝结水中的溶氧含量进行分析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综上所述,凝结水溶氧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空气的溶解、梯级进水系统和调节池进水等因素。
为了处理凝结水中溶氧过高的问题,可以加强水质处理、清除冷凝器内的沉积物、使用气体分离器等方法,并定期分析和监测溶氧含量,以确保凝结水的质量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凝结水溶解氧含量高的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机组正常运行中要求凝结水含氧量小于30 ppb,给水含氧量小于7 ppb。
如含氧量超出规定值,长时间运行必然对设备造成极大危害。
分析造成凝结水溶解氧含量大的原因如下:一、凝结水过冷度大:1、凝汽器水位过高;2、循环水温度过低;3、循环水量过大,循环倍率不合适,造成端差过低;4、凝汽器冷却水管布置不合理,造成二次冷却或回热加热不充分。
二、凝汽器补水中的溶解氧量过大。
三、蒸汽中夹带的氧气(量很小)。
四、真空系统漏泄:1、凝结水泵机械密封漏泄;2、真空系统泄漏(真空严密性试验不合格)。
五、循环水的漏入。
六、各种回收的疏水带入的氧气,以接触大气且温度低者为主。
七、真空泵的工作效率及空气抽出区设计不合理。
结合以上原因,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如下:一、控制减少过冷度。
1、从设计、安装、检修角度,尽量控制过冷度至最小;2、调整凝汽器水位正常,在975-1000mm;3、循环水温度的调节,在15-33℃范围内;4、根据负荷调整循环水量、循环倍率,端差不低于3℃;二、确保除盐水水质合格,尽量减少补充水箱接触大气的面积,减少系统的漏泄量,从而减少补水量。
三、减少真空系统的漏泄。
1、更换凝结水泵机械密封,采用双环式机械密封;2、对真空系统进行在线查漏或利用停机机会进行真空系统上水找漏,对查到的漏泄点不分大小,要彻底治理;3、运行中采用调整轴封供汽量、本扩减温水量及凝结水泵外接密封水量的方法,尽量提高真空。
四、加强凝结水水质的监视及化验,硬度超标应立即处理。
五、各回收疏水的水质应定期化验,不合格者应排放掉。
六、确保真空泵工作正常,保持真空泵工作水温度及汽水分离罐水位正常。
凝结水溶解氧超标原因分析及改进凝结水中溶解氧超标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水源中溶解氧含量过高:如果水源中的氧气含量较高,例如水源的水体较为清澈,水中有水流或喷泉等情况,都可能导致凝结水中的溶解氧超标。
此时,需要对水源进行处理,减少溶解氧的含量。
2.过程中氧气进入凝结水中:在凝结水处理的过程中,如果存在气体进入的机会,如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凝结水中,也会导致凝结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超标。
此时,可以考虑对凝结水的处理设备进行封闭,避免氧气的进入。
3.处理设备出现故障:如果凝结水处理设备出现故障,导致处理效果不佳,无法有效去除溶解氧,也会导致凝结水中的溶解氧超标。
此时,需要及时修复设备故障,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针对以上原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1.确保凝结水处理设备正常运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凝结水处理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如果出现故障,及时修复,避免影响处理效果。
2.对水源进行处理:如果水源中溶解氧的含量过高,可以通过增加水流速度、加入中和剂等方式进行处理,减少水源中的溶解氧含量。
可以采用气水混合法或活性炭吸附法去除水中的溶解氧。
3.优化凝结水处理过程:在设计凝结水处理系统时,可以考虑增加适当的气水接触时间,提高溶解氧的去除效果。
例如,在处理设备中设置合适的气液接触装置,如曝气装置、气浮装置等,增加氧气与凝结水的接触面积。
4.加强运营管理:加强对凝结水处理过程的监测和管理,定期监测凝结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及时发现超标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总之,凝结水中溶解氧超标可能是由于水源中溶解氧含量过高、处理设备故障或处理过程中氧气进入凝结水等原因导致的。
通过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对水源进行处理、优化处理过程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凝结水中溶解氧的含量,确保凝结水的质量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