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的观点提炼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3
语文:议论文如何提炼、确定观点一、准确审题,揭示本质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拿到一个作文题目或材料时,一定要先留有足够的时间仔细审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思考,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提炼出自己的观点来。
审题时要重视题干中对写作的一些限制性要求,这些要求制约着考生以怎样的形式及运用哪些论据去阐发从题目中提炼出来的主旨,这是保证审题符合命题要求的重要外部条件。
如2010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作文,认真阅读材料中的三个故事及最后的提示语,考生应抓住最后一句“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作为审题立意的突破口,构思要在这句话的统摄之下,“规律”的具体内容隐含在三个小故事传达出的哲理之中。
观赏鱼的故事的哲理是,人才的成长需要一个适合自己的宽松的环境;狼的故事则侧重在人才成长过程中,好奇心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罗森塔尔心理测验的故事告诉我们,积极的心理暗示在人才的成长中有着巨大的激励作用。
材料的主旨是引导考生励志做人。
2010年高考语文辽宁卷作文材料讲了3岁的托尼、20岁的托尼、58岁的托尼的三个故事,透过现象看本质,审题立意可从学会放弃、学会变通、学会选择、学会取舍、有舍才有得、知足常乐、怎样获得成功、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经验是靠积累得来的、怎样面对诱惑、怎样抵制贪欲、放弃也是一种智慧、心底无私天地宽和在坚持中不断放弃,在放弃中始终坚持等方面确立自己的观点。
如果考生能从本质上看问题,提出的观点就比较深刻。
二、深入开拓,以小见大从一人、一事、一物生发开去,从一滴水中可以见太阳。
有些材料看起来似乎很平常,但其含义却具有普遍性、典型性。
所以,考生应当掌握从一点到全面,从个别到一般,从常见的现象中发掘深刻意义的方法。
如2010年高考语文江苏卷作文“绿色生活”可以写环保,但这是大多数考生在第一时间内的第一思维,如果仅从此角度写,很容易人云亦云,造成撞车。
如果通过写乡村自然静谧的田园生活,化大为小,仔细描写乡土人情,写出充满乡间气息的古朴的自然风光,激起人们对乡间绿色生活回归的欲望,那将会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如何从文章中提炼主要观点在我们日常的阅读中,无论是学术论文、新闻报道,还是小说、散文,能够快速准确地提炼出文章的主要观点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这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所读内容,提高阅读效率,还能让我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迅速抓住关键信息,为自己的思考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那么,究竟如何从文章中提炼主要观点呢?首先,我们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浏览。
在这个初步的阶段,不要过于纠结细节,而是大致了解文章的主题、体裁以及结构。
比如,如果是议论文,通常会有明确的论点;如果是记叙文,可能需要从事件的发展中去寻找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接下来,仔细阅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部分。
很多作者都会在开头点明主题或者提出问题,在结尾总结观点或者给出结论。
所以,这两个部分往往能够给我们提供关于主要观点的重要线索。
同时,注意文章中的关键语句。
这些关键语句可能是一些总结性的话语,比如“综上所述”“总之”“由此可见”等等;也可能是一些表达强烈情感或者明确态度的句子。
它们往往能够直接揭示文章的主要观点。
对于论述性较强的文章,我们要关注作者的论证过程。
通过分析作者所举的例子、引用的数据以及进行的推理,来理解作者是如何支持自己的观点的。
比如,在一篇讨论环保重要性的文章中,作者可能会列举一些环境污染的实例以及相关的数据,来说明环保刻不容缓,那么“环保刻不容缓”很可能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
还要留意文章中的重复出现的词汇和概念。
如果某些词汇或概念在文章中反复被提及,那么它们很可能与主要观点密切相关。
因为作者通常会通过不断强调来突出重点。
此外,将文章划分成段落,并概括每个段落的大意。
这样做有助于我们从局部到整体地把握文章的内容,从而更清晰地看出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提炼出主要观点。
在提炼主要观点时,要避免受到个人偏见和先入为主的观念的影响。
保持客观的态度,忠实于原文的意思,不要随意曲解或过度解读作者的意图。
比如,我们读一篇关于某个新兴科技的文章,如果我们本身对该科技有偏见,可能就会误读作者对其积极作用的描述,从而无法准确提炼出主要观点。
“议论文观点的提炼”教学设计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议论文运用概念、推理、判断,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阐述自己的见解。
议论文有三个要素,第一个要素就是论点。
一篇议论文,论点一定要鲜明、正确。
高考中一般考的是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
写议论文有两种命题方式,第一种就是命题作文,出一个题目,你根据这个题目去写。
第二种就是提供材料,提出要求要你写一篇议论文。
当然话题作文也完全是可以写成议论文的。
主要是看题目的具体要求。
大致上是这两种方式。
不管是命题议论文还是材料议论文,确定论点是第一位的,因为论点是你文章的核心,也是你文章的灵魂。
(板书:一、命题作文。
二、材料作文)而这三种题型中材料作文的难度比较大,因为材料作文有很多信息是多余的和冗余的,所以我们这堂课重点要说的是材料作文的观点的提炼。
下面请问我们同学在写议论文的时候,你拿到一个作文题,首先想到的是什么?(论点)论点就是作者对问题的观点和见解,正确的论点要求做到四个字:准确、鲜明。
一、命题作文我们先来看一下命题作文该怎样提炼观点。
命题作文往往是给你作文题,然后请你提炼观点。
下面我们先看一下,有两个作文题。
1.清流与活源这个作文题我们提炼观点的方法,是要抓关键词语,理解题目的内涵。
这个题目,大家看一下,关键词语是什么?(清与活)这个题目取自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塘之水为什么会清?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而水质活是水质清的原因。
所以这个题目应该讲源是本,而流是木。
实际上这个题目应该抓住它的词语的比喻意,就是这个源和流,朱熹说的是读书,“读书破万卷”,有了生活积累,有了好的文学功底,才能写出好的作文。
读书,文学功底,这是源,你写成的作文,这是流。
其他事情也是这样,虽然情况不一样,但是观点是一致的。
我们可以联想现实生活中的情况,我们学校有了高素质的老师,高素质的学生。
高素质的老师和校长是水源,而学生就是流。
第1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术论文的数量和种类日益增多。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论文提炼总结报告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通过对某篇学术论文的提炼总结,为广大读者提供一篇具有参考价值的论文提炼总结报告范文。
二、论文基本信息1. 论文题目:某领域某研究方法在某具体问题中的应用2. 作者:某某、某某等3. 发表时间:2021年4. 发表期刊:某学术期刊三、论文摘要本文针对某领域某具体问题,采用某研究方法进行探讨。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此处简要概括论文主要结论)四、论文关键词某领域、某研究方法、某具体问题、实证分析五、论文主要内容1. 引言论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阐述了研究方法的选择依据,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2. 文献综述本文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已有研究的不足,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向。
3.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某研究方法对某具体问题进行探讨。
具体方法如下:(1)数据来源:……(说明数据来源)(2)变量定义:……(说明变量定义)(3)模型构建:……(说明模型构建过程)4. 实证分析本文通过对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结论一)(2)……(结论二)(3)……(结论三)5. 结论与展望本文通过对某领域某具体问题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总结论文主要结论)针对本文的研究成果,提出以下展望:(1)……(展望一)(2)……(展望二)六、论文提炼总结1. 研究方法创新本文采用某研究方法对某具体问题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2. 研究结论具有实际意义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某领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 研究方法具有可推广性本文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可推广性,可以为其他类似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4. 研究不足与展望本文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1)……(不足一)(2)……(不足二)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以下展望:(1)……(展望一)(2)……(展望二)七、结论本文通过对某篇学术论文的提炼总结,为读者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论文提炼总结报告范文。
如何提炼与表达议论文的观点第一,批驳法。
批驳他人不全面或者完全错误的观点。
年轻的时候要敢于批驳,批驳的文章不一定要发表出来,可以自立新论,权作练笔。
要么自立新论,要么老老实实做学问,学问的路子很多,不一定非要和别人抬杠。
如果有些人的文章实在太差,让人忍不住想要批,那就要把握三个原则。
第一,有理,就是要确立自己的观点。
第二,有据,就是观点要有充分的根据。
第三,有节,就是只批文章,不批个人。
第二,归纳法。
这是文字学和语言学的常用研究方法。
归纳法有六个步骤。
第一,观察。
要归纳一个现象,首先要对其认真观察,初步假想出一个观点。
第二,实验,通过实验证明观点,多用于理科。
第三,分析,即分析实验结果是否必然指向自己预想的结果、第四,归纳概括。
通过多种现象的归纳升华到共通的理论层面。
第三,演绎法。
演绎法概括出一个观点,然后让所有的结果对这个观点都能够适用。
归纳法和演绎法的侧重程度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因素。
西方文化受科学的引导,常常使用归纳法,每当归纳出一个新的结论,原有的结论就已经失效了。
中国文化则很大程度上是用演绎的方法。
很多结论早在文明形成期就已经确立了,比如《黄帝内经》中介绍了很多中医理论,后代人研究《黄帝内经》,发现大部分观点前人已经说过,即使偶有创新,也不足以取代前人观点。
《史记》之后,也有不少史书出现,但它们都无法取代《史记》的地位。
演绎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征,它无所谓科学与否,就是可以无限地阐释。
第五,时序法。
“时序”两个字,来自《文心雕龙·时序》的篇名。
刘勰在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流派及其发展脉络的时候提出了时序法。
就是把一个现象分为起源、兴盛、衰退、蜕变四个时期划分。
刘勰还提出“振叶以寻根,观澜而溯源”,就是了解树叶就要追溯这棵树的根,看到波涛就要想到它的渊源。
《文心雕龙·时序》总结了两条规则,“有同乎旧谈者,非雷同也,势自不可异也。
”后代有些文学现象和前代相似,不是雷同,而是形式发生了变化。
议论文论点提炼的步骤与方法在撰写议论文时,论点的准确且有力的表达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明晰的论点能够引导文章的结构和发展,使整个论文更加连贯以及有说服力。
因此,本文将探讨议论文论点提炼的步骤与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如何有效地构建论点。
第一步:明确主题和立场在提炼论点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文章的主题和自己的立场。
确定自己对于主题的观点是支持还是反对,以此为基础展开论点的提炼工作。
同时,对于主题的背景和相关信息也要有一定的了解,这有助于提炼出更具说服力的论点。
第二步:梳理论据和逻辑在确定立场的基础上,需要梳理出支撑自己观点的论据和逻辑。
论点的提炼不仅仅是简单地陈述自己的观点,更需要通过合理的论证和事实支撑来使论点更具可信度。
梳理出关键的论据和逻辑链,有助于构建出有力的论点。
第三步:精炼论点表达一旦确定了论据和逻辑,接下来就要着手提炼论点的表达。
论点应该简洁明了,能够清晰地传达自己的核心思想。
避免使用过于晦涩或复杂的表达方式,保持简洁性和直白性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论点。
第四步:反复推敲与修改最后一步是反复推敲和修改论点。
在提炼出初步的论点表达后,需要对其进行反复斟酌和修改,确保每个词语都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意思,没有任何歧义。
此外,也要考虑读者的接受程度,适当调整表达方式,使论点更贴近读者的思维方式。
通过以上步骤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提炼出有力和清晰的论点,使我们的议论文更加具有说服力和逻辑性。
在论点的基础上展开文章的写作,能够使整个论文更加流畅和有条不紊,从而更好地引导读者理解和接受我们的观点。
撰写总结提炼观点的方法1.引言撰写总结提炼观点是学术写作和论文写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它要求我们能够理清文章的论点,并将其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读者在总结提炼观点时更加得心应手。
2.挖掘关键信息在撰写总结提炼观点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所要总结的内容进行深入理解。
通过阅读并分析文献、资料或文章,我们可以找到关键信息,包括主题、论点、证据等。
这些关键信息将为我们总结提炼观点提供基础。
3.提炼主题句在总结提炼观点时,我们可以从文章的主题句入手。
主题句通常是对整个段落或文章的概括,包含了作者的主要观点或中心思想。
通过提炼主题句,我们可以得到文章的核心观点,为后续的总结提炼工作打下基础。
4.辨别关键论点除了主题句外,我们还需要辨别出文章中的关键论点。
这些关键论点通常是作者在文中阐述的重要观点,是论证的关键。
通过分析作者所使用的逻辑推理和论证手法,我们可以将这些关键论点提炼出来,并进行总结。
5.归纳总结观点在辨别出关键信息和论点之后,我们需要将其归纳总结,并将其表达出来。
在总结观点时,要注意简洁明了,抓住核心要点,避免冗长和模棱两可的陈述。
同时,要确保观点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避免偏离文章的原意。
6.使用适当的句式和表达方式在撰写总结提炼观点时,我们要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句式和表达方式,以确保读者能够快速理解和接受我们的观点。
可以使用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句式,使用常用词汇和短语,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晦涩的语言。
7.练习总结提炼观点为了提高总结提炼观点的能力,我们可以进行反复练习。
可以选择一些短文或段落进行总结,锻炼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和归纳能力。
通过多次练习,我们可以逐渐提升自己的总结提炼观点的水平。
8.结论总结提炼观点是学术写作和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技能,它要求我们能够理清文章的论点,并将其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
通过挖掘关键信息、提炼主题句、辨别关键论点、归纳总结观点等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
大学论文中如何撰写自己的观点和创新性思考在大学论文写作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展示创新性思考是非常重要的。
论文的核心就是研究或分析一个问题,并从独特的角度加以阐述,这要求作者能够自信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与众不同的创新性思考。
本文将介绍在大学论文中如何撰写自己的观点和创新性思考。
一、清晰陈述观点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是论文写作的首要任务。
为了确保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你的观点,以下几点是需要考虑的:1. 提炼观点:在开始写论文前,应该先对研究或分析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提炼出一个明确而具体的观点。
观点应当具有新颖性和相关性,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
2. 明确表达观点:在论文的开篇处,应该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可以通过直接陈述的方式,也可以通过问题引入或例子引用等方式来引出观点,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要确保观点能够清晰准确地被读者理解。
3. 用文字论证观点:在论证观点时,要通过合理的论据和有力的例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文字论证应当详细具体,同时要注重逻辑严谨性,以增加观点的说服力。
二、展示创新性思考在大学论文中,展示创新性思考是高质量写作的关键之一。
要想展示创新性思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寻找研究空白或争议问题:独立思考旨在发现研究领域中的空白或有争议的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或分析。
通过透彻研究已有的文献资料,可以发现既有研究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从而启发自己提出创新性的思考。
2. 提出新的观点或解决方案:基于对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尝试提出新的观点或解决方案。
这些观点或解决方案应当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并能够为研究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3. 结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创新性思考往往需要跳出狭隘的学科限制,将不同领域的知识结合起来。
通过综合运用各个领域的观点和方法,可以产生更加全面、深入和具有启发性的思考。
4. 提供对前人观点的批判性评价:创新性思考不仅要有自己的独特观点,还需要对前人观点进行批判性评价。
这种评价应该是建设性的,即在明确指出前人观点的不足之处的同时,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和证据,以加强论点的说服力。
议论文的观点提炼
时下通行给一段文字或一幅漫画叫学生作文,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这类作文写作的至关要点就是必须从文字和漫画所蕴含的真意去提炼观点进行写作,那么,怎样提炼出合符文意或画意的观点呢?下面谈谈常用的几种方法。
一、皮肉抽筋。
提炼材料作文的观点,应是材料本质的反映,核心的概括。
皮肉抽筋法就是全面分析材料,准确把握含义,摈弃皮肉,提取筋络,进而形成观点。
如:
有几个朋友结伴去旅行,在河滩躺下休息,肚子都很饿。
十来步远的地方摆着一桶牛奶和一筐面包。
但谁都不想吃亏,不想爬起去拿。
这时有人出了一个主意:谁先说话,就罚谁去拿,不一会,一群狗跑过去,见面包就啃。
大家眼巴巴地望着,都不着声。
狗又去喝牛奶,大家还是不着声。
狗吃饱喝足,互相咬了起来,把牛奶桶撞翻了。
奶桶滚到一个人的面前,牛奶溅到另一个人脸上,一只狗去舔牛奶,舔得那人怪痒的,忍不住,唤了一声。
所有躺沣的人顿时欣喜若狂:“嘻嘻,该你去拿!”可是,面包狼藉,牛奶桶倒在一边,拿什么呢?
大家都很饿很累,但都不愿意去拿食物。
其原因是怕吃小亏而让别人讨好,以至眼睁睁看着狗受用。
当一个人被迫去拿时,食物已被狗糟蹋殆尽,结果大家都得继续挨饿。
这样一抽筋,从原因和结果作分析,观点就提炼出来了:人人怕吃小亏,结果是大家一起吃了个大亏。
二、多向思维。
有些材料内容丰富,可提炼出多个观点,“横看成岭侧成峰”。
对这种材料应当用多向思维去审视,选择自己最易把握的观点进行立意和写作。
例如: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泯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对这则材料的思维方向不同,提炼出的观点也不相同。
1.顺向思维,从南郭处士弄虚作假去考虑,便会得出如下题目:《骗子终将露马脚》《钻空子不道德》《冒牌音乐家的可耻下场》《<南郭处士>读后感》等。
2.横向思维,从制度上去考虑,便会得出《官僚主义休矣》《应加强调查研究》《听其言要观其行》《改革大锅饭势在必行》《选拔人才者戒》《劝君莫学齐宣王》《不能让南郭先生再充下去》等题目。
3.纵向思维,从警诫后人的作用上去考虑,便会得出《不懂不要装懂》《冒充内行必然自讨苦吃》《钻空子之流者戒》《混饭吃的作风要不得》《要老老实实做人》等题目。
4.逆思思维,从面向未来,寻找出路方面去考虑,便会得出如下题目:《南
郭先生出路何在》《人贵有自知之明》《假如南郭先生不逃走》《不能完全归咎于南郭先生》《齐宣王应负失察之责》《齐泯王高明在哪里》《由两位齐王听竽所想到的》等等。
三、分析显义。
有些材料含意隐晦、深藏不露。
这就需要认真分析、仔细体味,努力发掘。
设疑引思和比较明意是两种常用方法。
有这样一则材料:爸爸是教师,平时爱喝酒,但只喝二元五角一斤的“土酒”,一个学生来看他,送他两瓶“董酒”,他一直舍不得喝。
妈妈将酒作为礼物送给了姑姑。
第二天,姑父特意带回一瓶。
对父亲说:“这酒很贵,怕你没尝过,你也尝尝吧!”爸爸很不高兴,将酒扔到门外,姑父走后,爸爸买了瓶董酒,一口气喝了五杯。
初读这则材料,如坠五里云雾中,难解主旨。
我们不妨设置如下疑问:1.爸爸喜爱喝酒,一向喝的是廉价酒,为什么学生送的优质价高的酒却舍不得喝,而收藏起来呢?2.当优质董酒被妈妈转送给姑姑,再被姑父送回,并说明原因后,爸爸为什么不高兴,把它扔到门外,自己却去买一瓶董酒,一连喝五杯呢?设疑思辨后就会逐渐明白:爸爸舍不得喝董酒,是因为它是学生赠送的,这说明爸爸珍视师生情谊,由此可以提炼观点:“师生情谊弥足贵”或“师恩深情价更高”,“岂可以价论友情”等。
爸爸之所以把董酒扔在门外,是因为它已几经转送,不再是象征师生纯真感情的酒了,而是姑父用以怜悯爸爸的“俗物”了。
这里可能有两层不理解:一是妈妈不理解师生情重,竞将董酒转送给亲友;二是姑父以为爸爸因为生活清贫,才舍不得喝价高的董酒。
殊不知,对于情志清高,个性刚烈的爸爸来说,同情和施舍,即使是真诚的也无异于伤害:误会和曲解,哪怕是善良的其实也等于侮辱。
通过这样设疑分析,材料的主旨就十分清楚了,作文的观点也很明白了。
四、迁延成旨。
有的材料义域狭窄或平淡,无法据之驰思骋神、构思出深刻而新鲜的立意。
这就需要迁延思维,开辟新奇的义域,创立新鲜的意境,提炼新颖的观点。
从运思走向看,立意的延展有反面联想式、侧面引申式、纵向发掘式。
例如有一幅漫画,是一只蜗牛伸着触角在艰难爬行,没有文字提示,要求从画意作文。
如果从正面去提炼观点,的确没有多少积极意义,只能批评。
嘲讽而已。
但是,从侧面去考虑,就可以提炼出“坚持前进。
终有进步”;“矢志不移,必达目的”等观点。
如果再从反面去联想,把蜗牛背负的看成“包袱”或“使命”,就可以提炼出如下观点:放下包袱,轻装前进;背负使命,探索前进。
这样迁延成旨,立意就新颖了。
有这样一则材料:许多人喝同一小溪的水,有的人用金杯玉盛着喝,有的人用瓷碗泥杯盛着喝,有的人干脆用手捧着喝。
于是用金玉之人觉得自己富贵了许多,用泥瓷之人觉得自己贫贱了许多,而用手捧水喝的人却痛快地说“好解渴呀”。
对这则材料,如果去讲如何对待富贵与贫贱,显然有违题旨。
我们必须纵深发掘其真意。
为什么同喝一溪水竟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喝水的目的在于解渴,前两种人不知“水味”,唯后一种人感到了水的甘甜解渴,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前两种人受物役而看重的是盛水喝的器具,不懂得生活的本质是“你喝的是水而不是盛水的杯”,真正的富贵是你享受到了生活的本质而不是为生活服务的凭借。
由此侧面一引申,联想到社会的物俗横流,一些人太看重名誉、地位、房子、车子、金钱、权力、美女等,忘记了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本质,因而被物欲吞噬,遭法律制裁和人民唾弃,再联想到不为名利得失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为国家和民族牺牲的先烈、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奉献的人们,观点就出来了:“勿受外物的役使”,“别忘了生活的本质”。
总之,材料论议文写作最首要的是提炼视点,同时提炼出的观点必须是材料主旨的体现,能概括材料的本质特征。
以上所讲的几种提炼观点的方法,自然也可以综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