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得]公共课复习经验和参考书目.doc
- 格式:doc
- 大小:60.00 KB
- 文档页数:6
2023考研经验【3篇】2023考研经验篇一公共课复习方法首先是公共课,公共课全国统考。
一、英语英语方面:完型填空,阅读,翻译,作文,每一项的分数都不能少,考研英语考察综合能力,不可能说你阅读好就够了,英语尽早开始复习,因为它并不是一个短时间就可以提高到很高分数的科目,除非你英语本来就非常好,或者很有天赋。
我的英语没有上65分,所以我的经验只是参考,在考研当中,我真的非常推荐英语黄皮书,做了全套,这本书接近真题,也很权威,在英语方面非常专业。
具体怎么复习英语,同学们可以上网看看之前历届学姐学长的高分经验,多看看,找到适合你自己的方法。
二、政治政治:政治从三四月开始,看一看知识点肖秀荣的知识点精讲精练,只是作为辅助复习,政治的重点复习从九月十月再开始,因为每年政治热点不同,早期准备理论知识,后期准备政治热点,老肖的肖四肖八肖一千,还有石磊,TWB,各种名师的题目我都做过,考完以后才发现还是老肖的靠谱。
最好是买全套的肖秀荣的书籍,跟着他的书籍走,任汝芬的书可以买着看看,但不要以他的书为主,课程视频可以多下几个机构的,找自己喜欢看的。
冲刺班什么的不推荐,一些机构就会吹牛,买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足够,实在担心可以买些其他卷的预测书籍,但是主线还是要以肖秀荣的书为主。
1000题最少做两遍,大纲可以看一两遍,个人觉得没什么用,太枯燥了。
政治的复习要点就是:①、要理解,不要死记硬背;(那么多也背不完)②、跟着肖秀荣的书,前言部分他也写了建议,好好根据自己的情况复习。
专业课复习方法最重要的教育学专业课,北理教育学考试代码为633,它与所谓333和311有些许的不同,同学们在早期开始就要选好复习书目,根据这两年的大纲,主要书目: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陈孝彬高洪源主编:《教育管理学》、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王炳照等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张斌贤主编,王晨副主编:《外国教育史》、至于20xx年的大纲,同学们要及时关注学校官网看有没有增减的内容。
(注:建议再买一本王利明编写的 《民法》教材,是屮国人大出版社出版《民事诉讼法新论》章武生主编《民事诉讼法学》 江伟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复习重点)高等教育出版社《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复旦大学诉讼法学专业考试科目: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722法学概论 ④844诉讼法学复旦大学诉讼法学专业考研参考书目:法学概论参考书:《屮国法律概论》张光杰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民法总论》 王全弟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法理学导论》 张光杰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诉讼法学参考书:谢佑平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复习重点) 陈光中主编 屮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复习方法:关于政治和英语的复习方法,我在这里就不谈了,因为这两门是公共课, 网上关于这方而的经验Z 谈很多,而且比我自己的复习方法好多了,所以我这里 主要针对复旦人学诉讼法专业的复习方法来谈谈我自己的经验体会。
法学概论复习方法:法学概论考的比较全面,儿乎每门法律课程都会涉及到,因此复习量比较大。
但 是这些科H 的分值是有主次的,考的比较多的科H 是法理学,民商法,刑法和诉 讼法,其他的比如行政法,法制史,国际法考的分值都比较少,所以复习的时候 要侧重法理学和民法。
其实法学概论考的内容非常基础,不会有很难很偏的题, 所以复习的吋候一定要侧重基础知识的了解常握,如果吋间充裕的话最好能把名 词解释和书上的条条框框都背下来。
总体来说,我的复习方法是先把书完整仔细 地看一遍,此时不要求记忆,以理解为主,看第二遍时候把书上的名词解释和简 答题抄在笔记本上,然后把书抛开,背笔记,这样虽然很花时间,方法也比较笨, 但确实很有用,血且据我所知,很多人都是这样复习的,其实抄的过程本身就是记忆的过程,因为抄一遍印象会很深刻的。
最后还要看第三遍,看这遍的ri的是把还不理解的问题弄懂,把笔记本上遗漏的问题补充完整,我觉得完成这三遍就差不多了。
虽然总体的复习方法是这样的,但并不是说每门法律课都要这样做一遍,对于法理学,民法和刑法这三门课程可以采用这个方法,而对于法制史只需要背名词解释,因为历年的考题都没有出过法制史的简答题和论述题。
数学高等数学(上下册)60%,概率论30%,线性代数10%辅导书陈文登的《数学复习指南》李永乐和李正元合著的《数学复习全书》《经典400题》用来拔高《660题》李永乐《数学(数学一)历年试题解析》清华·李永乐&北大·李正元《考研数学单项选择题解题方法与技巧》陈文灯王莉《全真模拟经典400题》+《最后冲刺超越135分》(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高数2、线性代数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3、概率姚孟臣的FLASH《考研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讲义(基础篇·提高篇)》姚孟臣第一轮:课本高数——同济5版。
当然3版、4版均可。
概率——浙大3版。
权威教材,经典中的经典。
线代——清华3版。
居余马主编。
(这本书比同济的那本不知好到那里了,当然是针对KY说的。
同时这本书也配有习题解答。
)小结:如果能把浙大和清华的书上考纲范围内的每一个题都做通了,根本不需要看任何辅导书,听任何辅导课,这两部分考试绝对满分。
18年考试没有任何一题能跳出这两本书,无论是题型还是难度。
[如果你对数学的知识很陌生,老实去看看,基础将决定一切]第二轮李永乐《复习全书》、陈文灯《复习指南》(两本本任选其一,使用该书时是巩固知识点的最佳时期,在学习的过程一定要严格用笔写出具体步骤,而不是“看”。
如果时间充裕,建议反复使用2-3遍,对照第一遍的笔记进行复习,速度可以快很多)基础好的人:陈文灯《复习指南》基础不好的人:李永乐《复习全书》PS:没有使用陈文灯《复习指南》的人,一定要借来看看文灯对高数总结的“不管三七二十一思维定势”(★★★★),此内功心法独特,值得借鉴!《线性代数辅导讲义》(06版白底红字)“线代王”李永乐-新华出版社•新浪。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浙江大学出版社;《考研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讲义(基础篇•提高篇)》北京大学姚孟臣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三轮《全真模拟经典400题》+《最后冲刺超越135分》(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400题一定要在复习完第二轮再使用!最另类最实用的一本题典,从小题到大题,每一题都柔和了2~3个知识点,精心设计,它前面提到做3遍并不为过,个人建议这些题一定要做2遍,到时候做真题,就会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畅快][135分可以为400题中暴露的缺漏进行巩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里面的线代部分,我就是看这本的时候将线代全盘贯通]考研数学习题集粹与练习题集(做了一遍看了一遍10.1——11.1)陈文灯主编第四轮《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试题编制实例分析》(第2版) [此书让有志于拿高分的朋友参阅,不足点是引申题没有详细的解答,此书很不幸没有再出版,但hjbbs能找到]各种版本的《历年真题解析》[由于在各种参考书中都会引用经典真题进行讲解,所以在这个阶段才做真题并不会嫌晚,数学真题的作用在于找临场的感觉,考试时间的安排,考前几天仍然看真题的策略也是可取的]第五轮[这个阶段无非就是保持状态,继续补缺漏,而合工大的试题应该说质量上是比较过关的,难度也适中。
考研公共课复习资料推荐绪论考研公共课复习是考研生备战考试的重要一环。
公共课包括政治、英语、数学等科目,复习资料的选择直接影响考生的备考效果和成绩。
本文将为广大考研生推荐一些优质的复习资料,帮助考生高效备战考试。
政治政治是考研公共课中比较重要的科目之一,复习政治需要系统掌握相关知识点和内容。
以下是一些推荐的政治复习资料:•《政治学原理》:该书详细介绍了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涵盖了国家、政治制度、政党等相关内容,是政治学复习的经典教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该书系统概括了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和历史发展,对于理解中国现代政治具有较大帮助。
•《政治常识》:该书列举了一些政治常识和实际问题,适合考生巩固知识点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英语英语是考研公共课中的一门主要科目,考察考生的英语语法、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以下是一些推荐的英语复习资料:•《大学英语四级词汇》:该书整理了四级词汇,并提供了相关的例句和练习题,适合考生拓展词汇量和复习词汇考点。
•《英语语法大全》:该书详细介绍了英语的基本语法规则和常见错误,适合考生弥补语法知识的不足。
•《英语阅读理解训练》:该资料提供了大量的英语阅读理解题目和答案,帮助考生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和答题速度。
数学数学是考研公共课中的一门重要科目,考察考生的数学基础和解题能力。
以下是一些推荐的数学复习资料:•《高等数学》:该教材是考研数学复习的必备,全面介绍了高等数学的各个分支和重要概念。
•《线性代数》:该教材详细讲解了线性代数的基本理论和应用,适合考生复习线性代数考点。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该教材介绍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和统计方法,对于考生备考数学统计题目有很大帮助。
小结以上是我为考研生推荐的一些公共课复习资料。
当然,复习资料的选择要结合自身情况和考试要求。
希望考生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资料,认真备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加油!。
考研过来人谈公共课的复习心得英语篇阅读是关键本人英语一向都不好,4、6级都是考研前才混过的,但最后英语成绩自己还算满意。
对基础不是很好的研友,相信这些经验还是可以借鉴。
如果你像我考研时一样,英语以过线为第一目标的。
那外语复习只有两件事情要做,研究真题的阅读和背大纲单词,其中研究真题阅读更重要,它占分重,和背单词、英译汉也相关。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单词背了就忘的经历,开始的时候我也是,准备先把单词背一遍再说,找了本单词背了有半个月,结果发现一无所获,背过的单词在阅读中根本还是不认识。
最后接受了所谓的在阅读中背单词的方法(忘了从哪儿看的了),找来真题的阅读,每天仅作一篇,把阅读分为3遍来读:1.先不用词典,按考试时的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都说考研的文章15分钟一篇就行)读完,不认识的单词就猜(刚开始的时候估计会比较痛苦,越到后面就越轻松,推荐从94年的开始,我记得那年的题些文章短、生词也相对少),把答案记下来,这时千万别对答案。
2.重新再读一遍,可以用词典,不认识的词就查出来记在别处(一定不要图方便记在单词旁边,真题是要反复看的东西,记在旁边,下次再检验的时候,就要受影响。
对了,答案也不要写在题旁边),这次阅读时不要看对难句的分析,做完后记下答案,这时也别对答案。
3.把记下的不认识单词进行记忆(就算是词汇学习了,真题的阅读已经基本涵盖了考研的重点词汇),这样至少在短期内,这篇文章对你没有生词。
这样再进行最后的精读,参阅注解对难句进行分析,时间可以用得长些,确保对文章的每个部分都充分理解,这时再做一遍题,记下答案。
最后对答案,并把3次做的答案进行比较,很可能3次的答案有出入。
不用说,第一次的结果才是自己的真正水平。
一般做错题,有3种原因:1.单词不认识(词汇错误);2.单词认识但句子不懂(语法错误);3.对出题者的意图理解错误或一些潜在的意思没读出来(整体把握错误)。
第一遍阅读,3种错误都可能犯;而第二遍,只会有错误2、3;第三遍就只有错误3了。
考研科目备考经验一、考研英语高分备考经验1、2-5月:突破词汇和长难句1、词汇2、长难句&语法2.1 田静2.2 刘晓燕2.3 唐静2.4 唐迟2、6-8月:突破阅读,掌握答题技巧01 唐迟02 商志03 张剑3、9-11月:冲刺拔高,开启作文4、11-12月:模拟考试,掌握考场心态二、考研数学高分复习经验1、考研数学名师分析01 张宇02 汤家凤03 李永乐04 王式安05 李林06 杨超07 武忠祥08 余丙森09 方浩2、《汤家凤 1800 》《张宇 1000 》《李永乐 660 》《李林 880 》分析01 李永乐《数学基础过关660题》02 汤家凤:《接力题典1800》03 李林《精讲精练880题》04 张宇《1000题》3、数学一复习建议1、基础阶段(5-7月)2、强化阶段(7-9月)3、真题阶段(9-11月)4、模拟冲刺阶段(11-12月)4、数学三复习建议(我闺蜜的复习过程,仅供参考)1、基础阶段2、关于刷题3、强化阶段4、冲刺模拟阶段三、考研政治高分复习经验1、强化阶段2、关于政治刷题3、关于时事4、冲刺肖四肖八一、考研英语高分备考经验1、2-5月:突破词汇和长难句对于考研英语的备考,2-5月属于筑基阶段,属于打基础和修炼内功的阶段,很基础,很枯燥,但非常重要。
首先,英语的核心在于词汇和长难句,只要把词汇和长难句搞定了,英语后续复习就简单很多。
这一阶段具体应该怎么复习才是最有效的呢?1、词汇词汇的复习可以说是贯穿整个考研过程的,但前期筑基阶段的系统复习非常重要。
考研词汇就那么多,如果能够把过去20年的真题拿过来进行词汇切片,就可以查出每个词汇大约出现多少频次,除去一些a/the等基础词汇外,各个词汇的词频就会很清晰了。
如果我们能够把高频词汇、中频词汇全部背熟,低频词汇背诵绝大部分,那词汇部分基本问题就不大了。
再配上一定的语法知识、长难句技巧和阅读技巧,英语想拿80分可能有点困难,但60分的保底分应该问题不是很大(不要小看60分,英语60分基本上可以保障你读99%的学校不会被卡单科线)。
考研的备考资料推荐的教材和参考书籍《考研的备考资料推荐的教材和参考书籍》在备考考研的道路上,选择合适的教材和参考书籍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推荐一些值得关注的教材和参考书籍,帮助您更好地准备考研。
一、公共课教材和参考书籍1. 政治- 教材推荐:《政治学教程》(李文亮、吴立宗编著)- 参考书籍:《政治学》(Andrew Heywood著)2. 英语- 教材推荐:《考研英语真题精讲》(李悦编著)- 参考书籍:《新视野大学英语》(高晓松等编著)3. 数学- 教材推荐:《高等数学》(同济大学数学系编著)- 参考书籍:《线性代数》(Howard Anton著)4. 综合素质- 教材推荐:《综合素质面试》(贺丽华编著)- 参考书籍:《考研复试英语面试》(李军编著)二、专业课教材和参考书籍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教材推荐:《计算机组成与结构》(郭炜编著)- 参考书籍:《计算机网络》(谢希仁著)2. 管理学- 教材推荐:《管理学原理》(Robbins/ Coulter著)- 参考书籍:《组织行为学》(Stephen P. Robbins著)3. 化学- 教材推荐:《无机化学》(崔爱华编著)- 参考书籍:《有机化学》(John McMurry著)4. 经济学- 教材推荐:《宏观经济学》(Mankiw著)- 参考书籍:《微观经济学》(Paul Krugman/ Robin Wells著)三、备考建议在选择教材和参考书籍时,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专业要求进行调整。
以下是备考的一些建议:1. 提前规划:考研备考是一个长期过程,提前规划好学习时间和计划至关重要。
2. 知识点重点突破:根据历年考研真题,重点突破考试重点知识点,确保深入理解。
3. 多维度学习:选择多本不同版本的教材,结合参考书籍,从不同角度学习,拓宽知识面。
4. 模拟考试:定期进行模拟考试,检验自己的水平,熟悉考试形式。
5. 寻求辅导:如有困难,寻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不要孤军奋战。
最近有好多小朋友问我关于公共课的复习经验,但其实我的公共课考的不是特别好,最后排名是因为专业课分数特别高提上去的,所以我的经验仅供参考,大家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英语1.复习前期大约三到六月重点学习考研单词以及学语法基本每天就是听朱伟老师一个单元的恋恋有词,然后记单词。
记单词的确是个痛苦的过程,我是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记的,一直到临考试最后一天。
每天都会背单词(三到六月一天时间基本都用来学新单词、复习老单词;七到十月每天记两个小时;最后几个月每天记一个小时)。
因为我的英语比较差,我的四级是考了两次,第二次443分(大家可以自行体会),所以在英语上下来很大功夫。
语法课我听得是何凯文,买的资料也是何凯文的长难句。
长难句这本书不错,但是何凯文的课讲的一般,废话有点多,适合当做消遣。
如果时间比较紧张的话,可以看田静的语法和长难句,虽然趣味性不高但是干货比较多。
2.七月份开始正式接触真题中的阅读,专硕考英语二,但是英语二的真题很少实在是太宝贵了,所以我先拿英语一练得手。
一周做两篇,千万不要刷题,而是真正的去好好利用它,榨干真题身上每一点利用价值。
第一次做英语一真题大家一定要做好心里建设,因为你可能错的惨不忍睹。
我的做题顺序一般是这样:第一遍模拟考场,计时做题,不查词典,各种做题技巧都用上,到时间就停笔;第二遍通读全文,这个过程用时最长,首先第一步需要把整篇文章当做长难句来分析,分析每一个句子的结构。
第二步是找出所有不会的单词,把它们记录下来,我当时是专门买了一个单词本来记录自己做题时遇到的不会的单词。
第三步是通篇翻译,翻译不仅仅是过一下脑子,而是真正在纸上写出来,可能有的同学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其实不是,这一步是提升综合能力的关键步骤。
第四步是选一位自己喜欢的阅读老师跟着网课听一遍关于这篇文章的分析。
个人比较推荐唐迟阅读,不得不说唐叔真的是一个很有魅力的男人,而且他的课干货满满,很少说废话,他的思维导图很有用,可以关注一下他的微博和公众号里面有不少。
研究生公共基础课复习资料研究生公共基础课复习资料研究生公共基础课是研究生阶段的重要学习内容,它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知识基础,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术研究和专业发展。
为了顺利通过这门课程,研究生们需要准备充足的复习资料。
一、课程概述与重点研究生公共基础课程通常包括数学、英语、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
这些学科旨在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学术能力和研究水平。
在复习过程中,学生应该首先了解每门课程的概述和重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二、参考书目与教材针对每门课程,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建议和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参考书目和教材。
在选择教材时,学生应该结合自己的学习风格和目标进行考虑。
一些学生可能喜欢系统、详细的教材,而另一些学生则更喜欢简洁、重点明确的参考书目。
不同的学习材料可以相互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复习方法与技巧在复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和技巧来提高学习效果。
首先,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复习进度,合理分配每门课程的复习时间。
其次,学生可以通过做练习题、解析例题、参加讨论等方式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此外,参加相关的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也是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四、网络资源与学术平台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术平台。
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查找相关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等资料,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课程内容。
另一方面,学生还可以加入学术社交平台、学术论坛等,与其他研究生进行交流和讨论,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
五、注意事项与考试技巧在备考过程中,学生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和技巧。
首先,学生应该重视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和理解。
其次,学生可以参加模拟考试,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提高应试能力。
此外,学生还应该注意复习的节奏和时间分配,避免过度压力和疲劳。
六、学习心态与自我调节在复习过程中,学生应该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
公共课复习经验和参考书目
考研终于结束了,从北京回到学校,看到结果,打电话回家……有-•种全身力气都耗尽的感觉。
总算结果还是好的,想起身边没有考好的同学,想起自己走过的那些路,真有一•种后怕的感觉。
刚刚开始准备考研的时候,在论坛上看到很多师兄师姐的经验,受益良多。
论坛上的许多师兄师姐都让我特别感动,现在将我的一些想法写下来,希望略尽绵薄之力。
1、信心
信心是支撑你走过整个历程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真正的信心是建立在对自己的客观认识的基础上的。
我木科学的是计算机,对金融的东西接触得很少,在出国/工作/保研/考研中的选择也经历了千折百转,最后心中难解的北大情节将我带到了这里。
我大学四年的学习是比较认真的,所以数学和英语的基础都不错,对政治也没有什么恐惧感。
唯一比较担心的就是专业课了,所以我选择了金融数理分析方法,因为是第一年考,所以大家都是平等的,哪里知道最后考出来竟然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幸运儿,想来真正后怕。
刚刚开始准备的时候,在论坛上看了很多文章,我都把它们打印出来,经常看看,鼓舞自己。
特别要感谢的是roselin,每当我没有信心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她,可以从一个文科转向管理工程与科学(文转理),可以想见有多么大的困难,那么我又有什么借口给自己呢?
但是,信心需要对自己正确而客观的分析,问自己儿个问题:我的基础怎么样?我想考上的欲望有多强烈?我能做出多大的牺牲?我能负担自费的费用吗?如果没考好,我怎么办?我考光华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2、时间
考研是一件需要大量投入时间的苦力活,但是并不是盲目的投入就能取得好效果。
现在还有9个月的时间,是足够的了。
所以大家不要心急,因为除了极少数的人之外,很少有人能9个月时间都保持高效的学习。
常常有人开始得太早,却后继乏力,最后最重要的10, 11, 12三个月状态很疲软,斗志也不高,冲刺效果不好,这样复习的效果就大打折扣。
但是开始得晚往往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很多人常常问现在开始晚不晚,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personal的问题。
首先,你的基础怎么样?其次,你能抛开一切,专心投入么?再次, 你能承担后果么?
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都要全心投入,保持高效是最重要的,并不是说人家一天学12 个小时,我一天学10个小时就一•定不好,要按照自己的生理规律来,不要弄得太疲倦,心理压力木来就很大了,如果过于疲劳,就会很容易感冒生病的,岂不是得不偿失?
合适的时间加上合适的计划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管怎样安排计划,“重发”是很重要的—点.以下是我的计划表:
注:
1从左到右,优先级下降。
2均衡的复习策略,通过频率的提高降低遗忘率。
如果整月只复习一门课,下个月又看另一门,感觉效果不会很好,所以要有阶段性的目标,比如9月完成专业课第一轮复习,1 0月和11月完成专业课第二轮复习,12月完成专业课第三轮复习,同时进行其他科目的复习。
目标还要具体到多长时间看完一本书,看到什么程度。
3在阶段性目标的指导下要有细化的每口计划,我将一天分为三个单位时间,每天早上开始的时候安排一下每个单位时间干什么,晚上结束的时候检查一下计划完成结果怎样。
注意每天要留出一点余量,以应付那些不期而至的事情。
4计划定了,就应该严格按照计划去做,但计划又应该体现一种动态性的特点,即应该阶段性的作出调整,实际的速度,复习掌握的情况,是否有新的辅导书要看都可以作为调整计划
的依据。
3、下面我就分科目说说自己的经验,希望能够对大家有用。
一、政治
2、报班与押题
11月的时候上了一个两天的冲刺班,觉得大部分老师都挺不负责任的,哲学和毛概的老师还行,其他简直不值一提,很庆幸没有上强化班。
至于押题,上一次考试的时候陈先奎押中了很多大题,所以去年陈先奎的辅导班火爆,我报的冲刺班他也来讲了一个晚上,上了课之后对此人亳无好感,就觉得他不可靠,果然今年一道题都没押中。
所以说政治最主要还是靠自己好好看书,不要迷信老师讲课和押题,甚至连参考书中还有很多错误和不一致的地方,唯一可信的是考试中心的资料。
其实复习政治并不是死记硬背,
而是重在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并且联系实际,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各科目特点小结
哲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最基木的概念要弄清楚,重要原理的要点要背下来,因为论
述题是先原理再分析。
政治经济学:重在基木概念,原理,考查易混淆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形成阶段,代表著作,重要文献和其中的重要观点易考。
邓小平理论:和国家当前政策紧密联系,考杏运用它来分析现实生活热点问题的能力,注意联系实际。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考杏各种标识性时间(时间,性质,意义等),联系形式与政策。
题目越出越活,要注意跨学科联系起来理解。
二、英语
1、所用书目
2、阅读方法总结
• 一口气读完文章,精神要集中
•仔细阅读题干和选项,没看憧的地方要格外小心
•有模糊的地方,回原文去找,答案一般是原文改写
•不要给文章添加附加含义
• 题点
主题题型:文章讲什么,一般每段都提到,出现细节词不是解,中心词是解(太泛或局部不是解)
细节题型:I门I原文定位,照抄原文不是解,原文改写是解。
Suggest题型:不是原文有的,而是可以从原文推断的。
中心:第2段第1句;最后一段最后一句(容易出题);but后面(容易出题);两段都涉及的内容
总的来说,感觉英语还是靠基础,基础不太好的朋友一定要早•做准备。
三、数学
1、所用书目
2、注意事项
8月日己第一遍复习数学,报了一个强化班,晚上上课,作为白天复习的休息还是很好的:),老师讲课也讲的很好,:)
数学还是要多做题,感觉我做题还是不够多,而且因为真题都做得很好,后来就有点大意了, sigh,吆时候都不能大意呀!尤其最后的一段时间,1 2月份容易丢掉数学,建议还是保持一定的训练,这样考试的时候才有状态,毕竟是15 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