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与汗腺分泌(自用)
- 格式:ppt
- 大小:2.35 MB
- 文档页数:15
《皮肤与汗液分泌》教案一、引言人类是目前世界上最聪明的生物。
我们知道许多的科学道理,了解许多自然的奥秘,但是我们对自己的了解又有多少呢?我们从小就对自己的身体充满了好奇。
今天我们终于有机会在一起以科学的眼光来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体了。
今天我们的话题就从人体最外层的皮肤开始。
我们随时可以看到、摸到的皮肤,你对它究竟了解多少呢?我想每个人可能都会有一大堆问题亟待解决。
比如:我们在淡水和海水中游泳时,体内的水分为什么不会有大的变化呢?皮肤常年暴露在外接触许多细菌,为什么不腐烂变质呢?人体的肤色为什么不同?头发是怎样长出来的?长”青春痘”的原因?......这些问题都与皮肤的结构密切相关。
二、进入新课(1)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覆盖在人体表面。
你认为它是由哪些组织,以什么方式构成的呢?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有依据,表达思想时要注意逻辑性,要条理清楚。
注意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根据皮肤所在的位置和功能特点可以确定,最外层应当是复层上皮。
用手揪动手背的皮肤,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你有什么感觉?这些说明了什么?皮肤有一定的弹性;与肌肉的连接不是很紧密;皮肤的颜色会发生变化;皮肤有感受疼痛、温度、压力等外界刺激的能力。
出示皮肤结构图(也可以用模型或复合投影片等教具)。
教师讲解:皮肤分表皮层和真皮层。
皮肤上还长有附属物,如:毛发、指甲、汗腺等。
在真皮层下面还有皮下组织与皮肤下方的肌肉相连接。
(2)表皮又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
用复合投影片效果较好。
学生观察后回答:角质层属于什么组织?细胞排列有何特点?具有什么功能?人体的皮肤并没有因为每天皮屑的脱落而变薄,这又是为什么呢?教师讲解生发层的再生功能(生理性再生和补偿性再生)。
使学生体会皮肤的再生是对环境的一种主动性适应。
(在这里可以通过我国医疗领域的某个科学成果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思考题:皮肤大面积烧伤的患者为什么容易死亡?生发层细胞中还可以看到有一些黑色素细胞。
人体皮肤出汗的原理人体皮肤出汗是一种生理现象,它通过汗腺分泌汗液,从皮肤排出体内多余的热量和废物。
汗液的排泄可以帮助人体调节体温,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
人体皮肤出汗的原理涉及到神经反射、荷尔蒙调节和细胞运输等多个层面的机制。
首先,人体皮肤出汗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体温调节。
当环境温度升高或人体活动剧烈时,体内的温度会上升。
为了维持恒定的体温,人体会调节出汗来散发热量。
这是通过体温控制中枢下丘脑中的汗腺分泌中枢来实现的。
下丘脑中的热敏感神经元会感知体温的变化,并向脑干发出信号。
脑干通过交感神经系统向身体的汗腺发送信号,刺激汗腺分泌汗液。
这样,汗液的蒸发可以帮助体温降低,达到散热的目的。
其次,自主神经系统在人体皮肤出汗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自主神经系统是负责调节体内各种生理功能的系统,包括汗腺的分泌。
自主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个部分。
交感神经系统刺激汗腺增加汗液分泌,而副交感神经系统则减少汗液的分泌。
当人体处于紧张、焦虑或运动状态时,交感神经系统会被激活,导致大量的汗液分泌。
而在放松、休息或睡眠状态下,副交感神经系统占据主导地位,汗液分泌减少。
此外,人体通过汗腺分泌的汗液中还包含了多种废物和代谢产物。
除了水分外,汗液还含有电解质、尿素、尿酸等物质。
这些废物和代谢产物是通过身体细胞的代谢活动产生的,带有一定的毒性。
通过出汗,这些废物和代谢产物可以排出体外,减轻肾脏等器官的负担,维持身体内部环境的平衡。
最后,细胞运输也是人体皮肤出汗的一个重要机制。
汗腺位于皮肤深层,并与深层组织和血管系统相连。
当汗腺被刺激时,汗腺细胞内的离子通道会被打开,将细胞内的离子(如钠离子)转移到汗腺内。
随着细胞内离子的转移,水分也被引入汗腺,并结合跨膜输送蛋白等分子被排出体外。
这样,通过细胞内离子和水分的运输,汗液得以形成和排出。
总结起来,人体皮肤出汗的原理是通过下丘脑中枢的调控、自主神经系统的激活和细胞运输的协同作用来实现的。
皮肤的温度感知和调节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除了作为人体的保护屏障,它还承担着控制体温的重要功能。
皮肤能够感知外部温度并通过多种机制进行调节,以保持身体在恒定的温度范围内。
本文将探讨皮肤的温度感知和调节机制。
一、皮肤的温度感知皮肤的温度感知是通过感受器来实现的。
人体皮肤中分布着大量的感受器,其中最主要的是冷热感受器和痛觉感受器。
冷热感受器位于皮肤的表层,它们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能够感知到微小的温度变化。
当环境温度升高时,冷感受器会向大脑发送信号,刺激体内的降温机制;而当环境温度下降时,热感受器会向大脑发送信号,刺激体内的保温机制。
二、皮肤的温度调节皮肤的温度调节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机制实现:1. 汗腺分泌调节:汗腺是皮肤的特殊结构,它们能够分泌透明的液体汗液。
当体温升高时,汗腺会分泌大量的汗液,并将其释放到皮肤表面,通过蒸发将热量带走,从而降低体温。
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出汗。
2. 血管调节:皮肤内存在大量的血管,通过调节这些血管的舒张和收缩,可控制血液的流动情况和分配,进而影响体温的调节。
当体温升高时,血管扩张,通过皮肤表面将热量散发给外界;而当体温下降时,血管收缩,减少散热,保持体温。
3. 毛发调节:人体皮肤上分布着大量的毛发,毛发能够通过肌肉的收缩和松弛来改变角度,进而影响空气在皮肤表面的流动。
这种调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空气对皮肤的饱和度,从而调整体温。
4. 神经控制:皮肤的温度调节还受到神经系统的控制。
大脑会接收到来自冷热感受器的信号,并通过神经网络向皮肤发出指令。
这些指令可以影响到汗腺的分泌、血管的收缩和扩张,以及毛发的调节。
总结: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不仅仅是外貌的保护屏障,更是体温调节的重要器官。
通过感受器的感知和多种机制的调节,皮肤能够准确地感知外界温度,并根据需要对温度进行调节。
这些机制包括汗腺的分泌调节、血管的收缩和扩张、毛发的调节以及神经系统的控制。
通过这些调节机制,皮肤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提供舒适的感受和健康的环境。
春季的“颜面再发性皮炎”什么是性病?皮肤解剖知识2008-04-12 11:30:05| 分类:皮肤基础知识|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一、皮肤1、皮肤的组成: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以及皮肤附属器组成。
2、皮肤的附属器包括:毛发与毛囊、皮脂腺、汗腺和指(趾)甲等。
3、皮肤的重量: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其重量约占体重的16%。
4、皮肤的面积:新生儿约为0.21m2。
成年人约为1.5~2m2。
5、皮肤的厚度:因人而异,不用的部位厚度也不一样,通常约为0.5~4mm(不包括皮下脂肪层)。
6、表皮的厚度:通常是0.1mm。
7、表皮的分层:根据表皮的分化阶段和特点,由深至浅分为五层,分别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
二、毛发1、毛发种类:通常分硬毛与毳毛两种,硬毛又分为长毛和短毛。
①长毛:如头发、胡须、阴毛和腋毛等。
②短毛:如眉毛、睫毛、鼻毛、外耳道短毛和向躯干、四肢较粗的短毛。
③毳毛:面部、颈部、躯干及四肢等汗毛。
2、毛发分:毛干、毛根和毛球。
三、皮脂腺1、皮脂腺的分布:除掌跖、指趾屈侧外,其余的部位均有皮脂腺。
2、皮脂腺的成分:是多种脂类的混合物,其中主要含有角鲨烯、腊脂和甘油三酯。
四、汗腺1、汗腺:分外泌汗腺(小汗腺)和顶泌汗腺(大汗腺)。
2、外泌汗腺的分布:除唇红区、包皮内侧、龟头、小阴唇及阴蒂外,均有外泌汗腺。
3、外泌汗腺的功能:主要是调节体温,也参与皮肤表面脂腊的形成。
成分中水分占99%,固本成分占1%。
4、顶泌肝腺的分布:主要分面于腋窝、乳晕、脐窝、外生殖器和肛周。
5、顶泌汗腺的功能:它是一种退化的腺体,其分泌物没有特别的功能,是人的第二性征之一。
五、甲1、甲的成分:主要是角蛋白。
2、甲的功能包括:保护作用、协助手指完成许多精细动作等。
皮肤与汗液分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说出皮肤的结构和功能(2)说明汗液的形成以及对人体的意义(3)理解皮肤的排泄功能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皮肤结构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学习切实体会皮肤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增加生活常识和技能。
(3)通过课堂中开展的活动,培养快速处理信息,灵活进行口头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皮肤结构和卫生保健的学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充分认识生物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教学重点1、皮肤的结构2、汗液的形成和分泌教学难点汗液的分泌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新鲜的猪皮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举例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知识,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复习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1、通过泌尿系统以尿液形式排出。
2、通过呼吸系统以气体形式排出。
3、通过皮肤以汗液形式排出。
引出皮肤是一种排泄器官问:皮肤是怎样排汗的呢?皮肤的结构有哪些呢?新课:皮肤与汗液分泌出示问题:1、为什么皮肤常年暴露在外接触细菌而不腐败变质?2、皮屑脱落为什么不会使皮肤变薄呢?3、为什么可以用动物的皮肤熬成皮冻?4、有的同学脸上为什么会长小豆豆?这些问题都与皮肤的结构有关,我们随时都能看到、摸到自己身上的皮肤,你们到底对他了解多少呢?学生亲自体验:请用手揪动皮肤,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感觉?这些说明了什么呢?(学生体验:了解皮肤有弹性,皮肤颜色变红与皮肤中血管有关,能感觉到疼痛、压力等刺激。
)以上仅仅是我们的一种体验,皮肤到底有什么结构呢?下面我们通过观察皮肤的结构示意图详细的了解皮肤的结构。
二、观察皮肤的结构:(出示皮肤的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1、皮肤有哪些结构?皮下组织属于皮肤的结构吗?2、表皮细胞有什么特点?表皮中有血管和神经吗?真皮呢?3、皮肤有哪些附属物?4、推测各部分的功能。
(教师分发答题单,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讨论,将讨论结果填写在答题单上。
教师参与讨论过程,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提问,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归纳:皮肤的结构包括表皮和真皮两部分,皮肤还有附属结构,如毛发,指甲,皮脂腺,汗腺等。
汗腺工作原理汗腺是人体皮肤上分布广泛的一种特殊细胞,它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
汗腺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汗液的生成、分泌和排泄三个过程。
一、汗液的生成汗液是由汗腺内部的特殊细胞合成的。
当人体处于高温环境或进行剧烈运动时,体温会升高,这时汗腺就会被刺激,开始生成汗液。
汗腺细胞会摄取体内的水分和溶解在体内的盐分、尿素等废物,经过细胞内的代谢作用,产生一种混合液体,即汗液。
二、汗液的分泌汗腺生成的汗液经过管道输送到皮肤表面。
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血液中的水分和溶解物质通过汗腺细胞的细胞膜进入到汗腺的管道中;另一方面,汗腺细胞会主动分泌一些电解质和有机物质,如钠离子、氯离子、乳酸等,这些物质都会被混合在汗液中。
同时,汗腺细胞还会分泌一些特殊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汗液的排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汗液的排泄汗液通过汗腺的管道输送到皮肤表面后,被排泄到外界。
当汗液接触到皮肤表面时,由于皮肤表面的温度较低,汗液中的水分会被蒸发,从而带走体内的热量,起到散热的作用。
同时,汗液中的盐分和废物也会随着水分的蒸发而残留在皮肤表面,形成汗水。
总结起来,汗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汗腺细胞的合成、分泌和排泄过程,调节人体的体温。
当人体处于高温环境或进行剧烈运动时,汗腺会被刺激,开始生成汗液。
汗腺细胞会将体内的水分和废物合成汗液,并通过管道分泌到皮肤表面。
汗液在皮肤表面蒸发时,带走体内的热量,起到散热的作用,同时残留在皮肤表面的盐分和废物形成汗水。
汗腺工作原理的研究对于了解人体散热机制以及调节体温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研究汗腺的工作原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高温环境,提高体温调节的效率,保护人体健康。
此外,汗腺的工作原理也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通过调节汗腺的分泌功能,可以治疗某些疾病,如多汗症等。
汗腺作为人体散热的重要器官,其工作原理的研究对于人体健康和医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汗腺的生成、分泌和排泄过程,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的散热机制,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医疗保障。
皮肤与汗腺的功能(1)皮肤的功能:皮肤是人体上最大最重的组织。
成年人皮肤的总面积有1.5~2平方米,重量约占人体体重的15%。
皮肤的构造极为复杂,由外往里依次是表皮、真皮和包含着汗腺、皮脂腺及神经末梢的皮下结缔组织。
皮肤除具有多种感觉功能之外,对于保护身体免受外界损伤、新陈代谢、调节体温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①皮肤的感觉功能主要有触觉、痛觉、冷觉和热觉等。
细分起来,皮肤的各种感觉又是比较复杂的,如触觉中又有触觉和压觉之分。
②当外界物体接触我们的皮肤时,如果接触很轻微,不引起皮肤变形,所产生的感觉是触觉。
如果接触较重,引起皮肤变形,所产生的感觉是压觉。
有毛的皮肤触觉比较敏感,这是因为在毛囊周围感觉神经末梢较丰富的缘故。
在没有毛的皮肤上触觉是由皮肤里的触觉感受器——触觉小体来感受的。
人体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手指尖和舌尖,最迟钝的部位是背部和小腿。
③痛觉也比较复杂。
如果外界刺激比较轻微,往往会引起痒的感觉,刺激继续加重就会产生痛觉。
④皮肤上有冷感受点和热感受点,冷点比热点要多一些,估计在全身皮肤上有冷感受点25万个,有热感受点3万个左右。
一般来说,当外界温度在45℃以下时,产生温热的感觉,超过45℃时就会有烫的感觉,这是由于痛觉神经开始兴奋的缘故。
(2)汗腺的功能:汗腺是位于皮肤里的一种小腺体。
由一根直径为0.3~0.4毫米、长5~6毫米的小管子构成。
小管子在皮肤里边卷曲成团,活像一个小毛线球,这就是汗腺的腺体,是主管分泌汗液的。
肝腺小管的里边一端是一个盲端,外边的一端开口在皮肤表面,开口像一个小漏斗,叫汗孔。
汗液就是从这里排泄出来的。
人类的汗腺非常发达,全身有200万~500万个之多。
在每个汗腺的周围都有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汗液里的水分及其他成分都是从血液里渗透出来的。
当天气炎热或进行剧烈运动时,遍布全身、数量众多的汗腺加紧分泌,多时一天可产生5~10千克汗水。
①散热,调节体温。
当外界温度接近或超过皮肤温度时,辐射、传导、对流的散热方式都不太灵了,这时身体散热的主要形式就是出汗蒸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