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故事-固伦和敬公主是谁?她是怎么死的?与她有关的诗文_1
- 格式:docx
- 大小:24.71 KB
- 文档页数:2
清朝固伦和孝公主⼀⼀半⽣富贵,半世哀伤“皇上,皇上,惇嫔娘娘⽣下了⼀个⼩公主,⼀个好可爱的⼩公主啊。
”“奴才们恭喜皇上了,吾皇万岁万岁!”“朕⼜添了⼀个⼩⼥⼉了,可喜可贺呀,哈哈哈……”乾隆皇帝满⾯春风,快步向惇嫔的宫中⾛去。
“果然是⼀个粉妆⽟琢地⼩公主,像朕,太像朕了。
”乾隆皇帝抱着这个初⽣的⼥婴,久久地凝视着……“惇嫔,你⽣下了这个⼩公主,就为朕为⼤清⽴了⼤功了,朕⼀定会好好重赏你的!”“⾂妾谢主隆恩!”躺在床上的惇嫔汪⽒笑了,她原以为⾃⼰⽣了个⼥孩,皇上会不⾼兴,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好事,⼼中不由得意万分。
看来在这宫中也不⼀定要“母凭⼦贵”啊!不久之后,乾隆下旨,册封惇嫔为妃。
“朕的⼩宝贝,笑⼀个,笑⼀个,哈哈哈。
”乾隆皇帝已经60多岁了,晚年得⼥使他兴奋⽆⽐,他对这个盼望已久的⼥⼉关怀备⾄,对她的爱早已远远超过了其他的⼦⼥。
“这件⾸饰真不错,赏给⼗公主,⼀定能让她⾼兴。
”“皇上有赏……”这位⼗公主就是惇妃所⽣的⼥⼉,乾隆皇帝的⼼头⾁。
⽆数的世间稀少的珍宝被送⼊惇妃的宫中,赏赐给⼗公主及她的母亲。
“有⼥万事⾜,谁能奈我何!”惇妃倚仗着⼥⼉,渐渐地任性起来了……“该死的奴婢,这点事都做不好,留你何⽤?”惇妃指着⼀名宫⼥,厉声斥责道……“奴婢该死,求淳⼩主饶恕。
”那名宫⼥跪倒在地上,连连哭着求饶……“哼,饶恕!来⼈啊,给我把这个贱婢,拖出去重重地打,狠狠地打…”惇妃⼀挥⼿,个执事太监,拖着那名宫⼥出去了!“惇⼩主,惇⼩主开恩啊……”那名可怜的宫⼥⼀路哀嚎……“啪,啪,啪……”“惇…⼩…”宫⼥已经被打得说不出话了……“亶告淳⼩主,那名宫⼥,她死了!”“什么,死了?”惇妃听了⼤惊失⾊,她知道⾃⼰闯下了⼤祸了……按照清宫的宫⼥制度,宫⼥都是在⼋旗内部挑选出来的,在宫⾥如果得到皇帝的宠幸,便能得到晋封,即使不能,到了⼀定年龄也要送回家中嫁⼈的,她们只是在宫中⼯作,⽽不是卖给帝王家的奴婢。
惇妃刚进宫时也是⼀名宫⼥,后来因貌美机智⽽得到乾隆皇帝的喜爱,从此飞上了枝头,做了凤凰。
固伦和敬公主的生母是谁?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简介乾隆第三女固伦和敬公主的生母是谁?固伦和敬公主(1731-1792),乾隆帝第三女,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雍正九年(1731年)五月二十四日生。
乾隆初封今位号;十二年(1747年)三月,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辅国公色布腾巴勒珠尔,因乾隆帝不忍爱女远嫁,破例准其留驻京师,其府邸为清代唯一一个固伦等级的公主府。
固伦和敬公主去世后葬于北京东郊,衣冠葬于今公主岭市附近其领地内。
孝贤纯皇后简介:孝贤纯皇后(1712年3月28日-1748年3月12日),乾隆帝元配妻子,富察氏,父亲是察哈尔总管李荣保。
皇后姿容窈窕却性格恭俭,平居冠通草绒花,不御珠玉。
乾隆对其“每加敬服,钟爱异常”。
乾隆十三年,随帝东巡,崩于德州舟次,乾隆深为哀恸,作《述悲赋》悼之。
皇后的去世对乾隆的情绪及个性造成相当大的影响,继而引起朝廷内外一场不小的风波。
乾隆帝对皇后的眷顾至死不渝,直至嘉庆元年86岁高龄仍去皇后陵墓追怀赋诗。
皇后生前所居的长春宫内,凡是她使用过的奁具、衣物等,全都保留,一切按原样摆放。
富察氏家族在乾隆朝宠贵无比,傅恒、福康安更是被乾隆封为郡王。
乾隆晚年时,将他做宝亲王时期曾经住过的重华宫变成了一个小的博物馆。
他令人将这里按照从前自己与皇后富察氏一起居住的房间原貌进行布置,周围摆着他未登基时用过的各种生活物品,以及祖父、父亲两代老皇帝赏赐的各种贵重的纪念品。
这显示出他幻想时间可以永远停止在那个美好的时代,让他能够长久地缅怀。
乾隆诗由多次由衷赞美和怀念富察氏姿容“窈窕”,这在其后妃中是绝无仅有的,足见其风姿绰约。
但做为一个有深度的男人,乾隆对女人的要求当然不仅是外表,他更在乎的是内涵和性格。
乾隆诗歌中对她有“绝伦轶巾帼”的褒扬,“绝伦”表示同类中独一无二的无可比拟者。
在乾隆帝心中,她是他的知音,因此他在诗中一再提到二人彼此相知亲密的情形:如“愁喜惟予共,寒暄无刻忘”、“山亭水榭间,并辇同舟所”、“一日不见如三月”、“深情赢得梦魂牵”、“忆昔室家赋琴瑟”等不一而足。
康熙帝养女固伦纯禧公主简介康熙帝养女固伦纯禧公主简介康熙帝养女固伦纯禧公主简介中文名称:固伦纯禧公主又名:和硕纯禧公主配偶:部台吉博尔济吉特氏班第墓地:通榆兴隆山出生日期:康熙十年十月二十八死亡日期:乾隆六年(1741年)十二月初七固伦纯禧公主(1671-1741),康熙帝之弟恭亲王常宁长女,母庶福晋晋氏,康熙十年十月二十八生,抚养宫中,为康熙帝养女,依照年龄排行为大公主。
康熙二十九年(1690)时年20岁,封为和硕纯禧公主,嫁给蒙古科尔沁部台吉博尔济吉特氏班第。
雍正元年(1723)二月晋封固伦纯禧公主,班第卒后,居京师(北京)。
乾隆六年(1741)辛酉病笃归旗,十二月初七日去世,时年70岁。
葬于通榆兴隆山。
历史小说《平淡是真--固伦纯禧公主》(一)有些人,生于平淡却经历辉煌;有些人,出身高贵却最终归于平淡。
还有一些人,平淡已成为了他们的气质,不论遭遇如何,始终都心如止水。
这是庸碌的表现吗,不。
这才是纷纭的人世间能够握紧的最沉实的。
在大清皇朝五十三位公主中(拥有"和硕公主"以上封号者),有这样一类人:她们虽然不是皇帝的亲生女儿,但同样拥有的高贵血统与出身,或者是亲王府的格格,或者是郡王家的千金。
她们因为是天子的养女,所以获得了"公主"的尊称。
这是她们的幸运吗?恐怕很难说,因为,在那些金尊玉贵的盛名背后,往往都是我们看不到的忧郁苦楚和心酸泪水--她们都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今天我们要来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位皇家女儿的故事,她就是康熙大帝唯一的养女--固伦纯禧公主。
《平淡是真--固伦纯禧公主》(二)养女(1671-1741):康熙十年(1671)辛亥十一月二十八日丑时生,康熙弟恭亲王常宁之第一女,其母为常宁庶福晋晋氏。
幼年抚养宫中。
康熙二十九年(1690)三月受封和硕纯禧公主,下嫁班第。
康熙三十一年(1692)诏设护卫长史,视贝勒制。
雍正元年(1723)二月晋封固伦纯禧公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固伦和敬公主丈夫是谁?固伦和敬公主子女有哪
些
导语:固伦和敬公主(1731年6月28日-1792年8月15日),乾隆帝第三女,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公主的丈夫色布腾巴勒珠尔是清顺治皇帝的义女固伦端敏公
固伦和敬公主(1731年6月28日-1792年8月15日),乾隆帝第三女,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公主的丈夫色布腾巴勒珠尔是清顺治皇帝的义女固伦端敏公主的额驸达尔汗亲王博尔济吉特班弟之孙,科尔沁左翼中旗扎萨克达尔汉亲王满珠习礼的玄孙。
(满珠习礼是孝庄文皇后的兄弟,而满珠习礼亲王的长兄吴克善的女儿就是后来被顺治帝降为静妃的皇后。
)班弟他骁勇善战,屡立战功,而顺治帝的孝惠章皇后、淑惠妃等也都来自这个家族。
色布腾巴勒珠尔最后在乾隆四十年出征云南金川时阵亡。
公主有一个儿子叫鄂勒哲特穆尔额尔克巴拜,此名是乾隆帝亲自替孙儿改的,意思为钢铁。
这孩子长大后娶的爱新觉罗氏为康熙帝第五子胤祺的曾孙女,即闲散宗室永雄的女儿。
而另一方面,色布腾巴勒珠尔有一女博尔济吉特氏,嫁给公主异母长兄永璜的长子绵德,至于博尔济吉特氏是否为和敬公主的亲生女儿则不能确定。
固伦和敬公主的府邸为王府建制,自外垣以内有正门、正殿、后寝、后楼及东西配房等。
随着历代承袭爵位的降低,府邸多有改建。
现主体建筑仍保留晚清风格。
公主的后人曾受封为贝子,所以和敬公主府又称达贝子府。
北洋政府时,这里是陆军部。
解放后为中央办公机关,目前主要建筑保存修饰完好。
生活常识分享。
固伦和敬公主的故事关于固伦和敬公主的传说故事固伦和敬公主,是清高宗乾隆帝的第三个女儿,排序长女。
是清朝乾隆帝诸多女儿中最长寿的人,也是最受乾隆帝宠爱的女儿。
乾隆帝为了自己的这个爱女,破了许多的例子。
诸如固伦和敬公主是清朝远嫁蒙古公主中,唯一一个留驻京城的公主。
也是唯一一个留驻京城,还能享受远嫁蒙古公主的待遇,得奉银1000两的人。
乾隆帝对自己这个女儿的宠爱毫不掩饰,为她一再破例,似乎也成为了常有之事。
也许很多人都会感到好奇,这个公主到底有什么地方与其他公主不一样?为什么她就能获得乾隆的诸多恩赏呢?固伦和敬公主这个人到底如何,在史料缺乏的今天我们不得而知。
所以我们也并不能知道,她到底有什么力量能得到自己父亲的全部宠爱。
但她获宠的最根本原因,我们还是知道的。
所谓爱屋及乌,这句话并不是空话。
而乾隆帝之所以对固伦和敬公主如此宠爱,就是因为爱屋及乌的原因。
固伦和敬公主的母亲,是乾隆帝最喜爱的女人,对自己心爱女人的骨血,与他人不同似乎也是一件极为正常的事情。
更何况这个女儿,还是她剩下的唯一血脉了。
固伦和敬公主的母亲是乾隆帝的原配妻子孝贤纯皇后,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富察氏。
孝贤纯皇后与乾隆的感情并不是吹出来的,说实话若是读两人的异常,你会发现他们两个人的生活很简单,就好似民间普通夫妻一般那样相亲相爱,相互扶持。
这是很难得的,帝王的感情能回归本真,抛却政治因素,本身就是其感情的至高表现了。
受限于现在许多电视剧的影响,许多人都认为乾隆就是一个多情的风流天子。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乾隆还有专情的一面,而他的专情对象就是自己的原配妻子孝贤纯皇后。
乾隆曾赞孝贤皇后:历观古之贤后,盖实无以加兹。
同时他把他治国的功劳也分给皇后一份:朕躬揽万几。
勤劳宵旰。
宫闱内政。
全资孝贤皇后综理。
皇后上侍圣母皇太后。
承欢朝夕。
纯孝性成。
而治事精详。
轻重得体。
自妃嫔以至宫人。
无不奉法感恩。
心悦诚服。
十余年来。
朕之得以专心国事。
有余暇以从容册府者。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康熙帝第六女固伦恪靖公主简介导语:固伦恪靖公主(1679-1735),康熙帝第六女,序齿为四公主。
母贵人郭络罗氏,康熙十八年(1679)己未五月二十七日寅时生。
康熙三十六年(1697),固伦恪靖公主(1679-1735),康熙帝第六女,序齿为四公主。
母贵人郭络罗氏,康熙十八年(1679)己未五月二十七日寅时生。
康熙三十六年(1697),十九岁,受封为和硕公主,嫁给博尔济吉特氏喀尔喀郡王敦多布多尔济。
康熙四十五年(1706)28岁时,受封为和硕恪靖公主;雍正二年(1724)46岁时,晋固伦恪靖公主。
雍正十三年(1735)三月去世,时年五十七岁。
康熙皇帝的九个女儿中(长大成人者),先后有七人嫁去了蒙古。
她们分别是:固伦纯禧公主、固伦荣宪公主、和硕端静公主、固伦恪靖公主、固伦纯悫公主、和硕温恪公主、和硕敦恪公主。
其中,皇六女固伦恪靖公主在康熙十八年(1679)己未五月二十七日寅时生,其母为贵人郭络罗氏,与十九子允礻禹同母。
康熙三十六年(1697)十一月受封和硕恪靖公主下嫁敦多布多尔济。
雍正元年(1724)二月晋封固伦恪靖公主。
雍正十三年(1735)三月去世,时年五十七岁。
恪靖公主的夫君是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第三代土谢图汗。
敦多布多尔济,博尔济吉特氏。
喀尔喀多罗郡王噶勒丹多尔济之长子。
康熙三十一年(1692)袭札萨克多罗郡王,康熙三十九年(1700)晋袭和硕亲王袭土谢图汗。
四十一年(1702)降郡王,雍正元年(1723)复封亲王。
乾隆八年(1743)闰四月去世。
和亲在清朝统治时期,清政府为了与蒙古保持亲密的关系,“联姻”作为一种最为行之有效的怀柔政策始终受到统治者所钟爱。
清朝满蒙之间。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康熙女儿固伦温宪公主为何这么年轻便死了?导语:固伦温宪公主是康熙的第九个女儿,在公主里排行第五。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固伦温宪公主简介。
固伦温宪公主出生于公元1683年,生母是德妃乌雅氏固伦温宪公主是康熙的第九个女儿,在公主里排行第五。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固伦温宪公主简介。
固伦温宪公主出生于公元1683年,生母是德妃乌雅氏,就是后来孝恭仁皇后,是雍正帝的同母妹妹。
固伦温宪公主从小就是由仁宪皇太后亲自抚养的,与皇太后感情非常好。
温宪公主聪明可人,深得祖母的疼爱,父亲康熙也十分的宠爱她。
当年康熙为各个公主分配猪鹅鸡等物时,五公主和六公主都只有四斤猪肉,而温宪足足有五斤猪肉,一只鸡,半只鹅。
可见当时温宪的待遇是比其他姐妹好很多的。
固伦温宪公主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人还十分的聪明。
后来在温宪公主的祭文上还有“聪慧夙成”、“性自悦乎诗书”这样的词眼。
要知道当时那个时期,女性册文和祭文上很少用“聪慧”这样的词。
康熙这么做,有抚慰皇太后的意思,更大的原因是因为温宪自身确实有这样的能力。
温宪公主在十八岁时就受封为和硕温宪公主,康熙逝世后,哥哥雍正帝追封温宪公主为固伦温宪公主。
温宪公主的丈夫是舜安颜,他是銮仪使叶克书之子,佟国维之孙。
舜安颜出生在满人中的一个大家族佟佳氏,是孝懿仁皇后的亲戚。
温宪公主也是康熙8个女儿中嫁的最好的,其他的大部分公主都是远嫁蒙古或者西藏。
但是不幸的是,温宪出嫁两年之后,就病逝了,时年20岁。
固伦温宪公主是怎么死的固伦温宪公主是康熙最宠爱的一个女儿,可是她非常不幸的,在自己20岁这个美好的年纪逝世了,那么固伦温宪公主是怎么死的呢?温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历史故事-顺治养女固伦端敏公主简介她是怎么死的?固伦公主,按照清朝的规矩,只有皇后的女儿才能称为固伦公主。
不过本文要说的固伦端敏公主,虽然也是尊贵无比的大清固伦公主,但却不是皇后的女儿,更不是皇帝的女儿。
固伦端敏公主的父亲是简亲王济度,他是顺治帝的堂兄。
母亲是嫡福晋蒙古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身份极为尊贵。
公元1653年,也就是清顺治十年,固伦端敏公主出生在朝阳门外大木仓胡同的郑亲王府邸内,她虽然不是济度的第一个女儿,却是他的第一个嫡女,因此很受宠爱。
虽然她的父亲和母亲,都拥有极为尊贵的身份,她自己也是正经嫡出贵女,但按理来说,怎么也不可能成为固伦公主。
固伦端敏公主被封为固伦公主,源于一个人,此人便是清顺治帝福临。
顺治帝的一生是极其压抑的一生,幼年时受摄政王压制,成年之后受诸王公限制。
身为皇帝,甚至连婚姻都不能自主。
他还未成年,他的母亲和王公大臣们,便已经为他选了科尔沁的女儿作为自己的嫡妻。
也许是反叛心里,也许是这位科尔沁的姑娘的确不讨顺治帝喜爱,总之第一位科尔沁皇后最终还是被顺治帝废了后位。
还没来得及高兴的顺治帝,在无法阻挡的情况下,再一次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位蒙古皇后。
对于这样的婚姻,反叛的顺治帝自然不会喜爱,所以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还没有进宫就已经遭到了自己丈夫的厌弃。
到了后来顺治帝迷恋上了董鄂妃,更是对皇后和后宫诸妃正眼都不看一眼了。
董鄂氏身子弱,极难有孕,偏偏顺治帝对其迷恋至极,这也就造成了顺治帝子嗣薄弱的情况。
虽然自己没有生下多少子女,但不妨碍顺治帝收养别人的子女,固伦端敏公主就是这样成为固伦公主,成为皇帝养女的。
被接入宫中之后,固伦端敏公主就一直被自己的养母兼姨母孝惠章皇后养在身边。
无论是自己的亲母,还是自己的养母,都是正经嫡妻,因此固伦端敏公主的身份极为尊贵,在宫里的日子也过的极为顺遂。
顺治朝收养养女,除了弥补自己儿女不足的遗憾之外,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政治原因,那就是与蒙古联姻所需。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乾隆最宠爱的公主是谁?固伦和孝公主简介导语:固伦和孝公主(1775年1823年),清高宗乾隆帝皇十女,母惇妃汪氏。
公主于乾隆65岁时出生,因性格活泼,善骑射,容貌类似父亲,深得乾隆宠爱固伦和孝公主(1775年—1823年),清高宗乾隆帝皇十女,母惇妃汪氏。
公主于乾隆65岁时出生,因性格活泼,善骑射,容貌类似父亲,深得乾隆宠爱。
后嫁于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为妻。
逝于道光三年,终年49岁。
据李朝史料记载,和孝公主在宫中号为“波罗公主”。
由于公主最为乾隆皇帝所钟爱,即使盛怒之时只要一见到公主怒气便解。
所以每当乾隆要责罚宦寺时,宫人就会送公主至皇帝处。
乾隆五十四年,公主出嫁,妆奁十倍於和嘉公主。
乾隆赏赐公主的器玩槪论其直殆过数百万金,另外特赐帑银三十万。
公主出嫁当日,大官手奉如意珠贝,拜辞於公主轿前,无虑屡千百。
首阁老阿桂虽然年老位尊,亦不能免。
乾隆一生共有十个女儿,其中有5个早亡,没有册封,当然更谈不上下嫁了,其中最小的女儿固伦和孝公主是乾隆最宠爱的,和孝公主生性活泼伶俐,长相也跟乾隆颇象。
而且乾隆老来得女,自是更加疼爱,在《清史稿·公主表》中记载:"主,高宗少女,素所钟爱,未嫁赐金顶轿。
"因此在和孝公主13岁时,便被破格册封为固伦公主,这也充分说明了乾隆对她的宠爱,因为按清朝法制所定:皇后所生之女才能被封为"固伦公主",品级与亲王相当,而妃、嫔所生或者由皇后收养的其他皇亲宗室之女,则只能封为"和硕公主",品级只相当于郡王。
而固伦和孝公主是一个妃子所生,乾隆帝因为疼爱她,才破格封其为固伦公主。
乾隆帝的其他四个女儿,分别为:第三女固伦和敬公主,乃生活常识分享。
固伦和静公主简介丈夫和母亲是谁怎么死的?固伦和静公主,是历史上一位极为特别的公主。
她生于公元1756年,也就是乾隆二十一年,父亲是清高宗乾隆皇帝,母亲是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光看魏佳氏孝仪纯皇后是谁,可能许多人都不知道。
但是若是提到令妃,想来大家就都有一个大致的印象了。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实际上就是闻名电视剧《还珠格格》中令妃的历史原型。
魏佳氏,本名为魏氏,是内管领魏清泰的女儿。
说是内管领,实际上就是皇家的奴才,所以孝仪纯皇后的诞生并不高。
魏氏到魏佳氏,实际上是汉族女抬旗后的惯有称呼,比如佟佳氏等。
孝仪纯皇后原属满洲正黄旗包衣,后被乾隆抬入满洲镶黄旗。
孝仪纯皇后,应当可以算得上是一位极为传奇的女子。
孝仪纯皇后原属内务府,所以应当并没有参选秀女的资格,所以后世人推想孝仪纯皇后初入皇宫,应当是以宫女的身份被选入宫的。
或许后来由于某些缘由,最终脱颖而出,脱去公主的身份,成为了皇帝的嫔妃。
一位女子,从一位宫女做到了皇后的位置,这种故事在小说中由其多。
但实际上在现实中,是极为困难的。
古代极为讲究诞生,就连婚姻嫁娶都讲究一个门当户对,可见阶级之分的严峻性。
孝仪纯皇后第一次以皇妃的身份消失在历史上时,只是一个小小的贵人,后来一路攀升,经令嫔、令妃、仪贵妃、令仪皇贵妃,最终成为了现在的孝仪纯皇后。
史书仅一句话就可以道尽这一系列阶段,但实际上真正处在其中的人,远没有那么简洁。
孝仪纯皇后是乾隆朝最大的赢家,虽然她远没有乾隆的原配得到乾隆真挚的爱恋。
但是至少她在乾隆朝很长一段时间都获得了乾隆持续而稳定的宠爱。
她一生为乾隆生下了四子二女,其中皇十五子永琰,更是受到乾隆器重,成为了乾隆之后大清的主宰。
固伦和静公主作为长期受宠的令妃的女儿,应当是极为受宠的。
历史证明她的确很受宠,但是又太过受宠了!为什么这样说呢?由于固伦和静公主身上有一件极为不符合常理的事情,那就是她的封号。
清太宗皇太极之前,对于皇家女儿,一向都是以格格相称的。
中国历史故事-固伦和敬公主是谁?她是怎么死的?与她有关
的诗文
固伦和敬公主生于公元1731年,也就是雍正九年。
固伦和敬公主的父亲是清高宗乾隆帝弘历,母亲是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固伦和敬公主,在乾隆的女儿中排位第三,因此也称三公主,但是因为早夭等各种原因,在她之前的几个公主都已经去世了,所以实际上她是排序长的。
固伦和敬公主的母亲,是乾隆帝继位喜爱的女人孝贤纯皇后,爱屋及乌之下,对于自己的这个女儿,乾隆帝是疼爱异常。
和敬公主的名字蒙古语为”耐日勒吐贺其杨贵“,在乾隆继位之初,就将其封为固伦和敬公主,可见对其的荣宠。
清朝的公主,长大成人之后,一般只有两个归宿,一个是嫁蒙古,一个是不嫁蒙古。
清朝建立之初,就倡导”满蒙一家亲“,更是在努尔哈赤时期,就已经与蒙古有了联姻的渊源。
联姻政策从努尔哈赤时期开始,每代皇帝都会用这一办法,巩固满洲和蒙古族之间的关系。
可以这样说,大清的公主接近九成,都是远嫁蒙古的结局。
据现在学者统计,清朝一共嫁了一百五十多位公主前往蒙古,世所罕见。
蒙古虽然并不是落魄之地,但是与京城的繁华相比,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说是苦寒之地。
最重要的是,嫁到蒙古之后,意味着与自己的亲人隔绝,从此将再难相见。
所以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公主是否远嫁蒙古,甚至可以作为判读其是否收到帝王宠爱的依据。
而固伦和敬公主,就是一干公主中没有远嫁蒙古的例外。
乾隆十二年,乾隆帝将自己的女儿固伦和敬公主嫁给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辅国公色布腾巴勒珠尔为妻。
虽然公主嫁的仍然是蒙古贵族,但是却被乾隆帝破例留在了京城。
面对自己从小娇宠长大的女儿,任何一个父亲都舍不得将其嫁到一个自己不能时常看见的地方。
更何况那个地方,并没有自己这儿来的富庶繁华。
所以将公主许配给色布腾巴勒珠尔后,在京城修建了一个公主府作为公主的宅邸。
这个想法并不是乾隆的一时兴起,早在乾隆刚刚为自己的女儿选定夫婿的时候,就已经存了要将自己的女儿留在京城的念头。
公主是乾隆十二年嫁给色布腾巴勒珠尔为妻的,但是公主府的动工却早在两年前。
早在乾隆十年的时候,就已
经开始为她修建公主府了。
固伦和敬公主的府邸,是清朝唯一一位具有固伦等级的公主府。
固伦和敬公主虽然留驻京师,但是她享受的待遇却一点也不比嫁到蒙古的公主少。
按照清朝的规定,只有嫁到蒙古的公主,才能享受1000的奉银,留在京城的公主只能享受400奉银。
先不说固伦和敬公主配给蒙古贵族,却能留驻京师,就说她留在京城之后,还能享受1000奉银,就足以见得乾隆对这个女儿的喜爱与不舍了。
固伦和敬公主的一生,要比清朝大多数公主过的好的多。
她是乾隆女儿中,活的最长寿的人。
生前受到乾隆的喜爱,死后也受到帝王荣宠。
公元1792年,也就是乾隆五十七年,固伦和敬公主去世,遗体葬于北京东郊的东坝镇附近,与色布腾巴尔珠尔合葬。
当时根据色布腾巴勒珠尔家族政治、经济地位上的需要,将和敬公主的衣冠埋于自己的领地,即今公主陵遗址。
《科尔沁固伦和敬公主额驸达尔汉亲王色布腾巴尔珠尔侍宴》—清高宗乾隆
世笃姻盟拟晋秦,宫中收养喜成人。
诗书大义能明要,妫沩丛祥遂降嫔。
此日真堪呼半子,当年欲笑议和亲。
同来侍宴承欢处,为忆前弦转鼻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