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生物一轮课时作业十五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教程
- 格式:doc
- 大小:218.50 KB
- 文档页数:7
课时21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二)二、思维拓展1、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例1:1的原因男性产生含X、Y两种等量的精子,女性产生一种含X的卵细胞;精卵受精结合机会均等;XX受精卵发育成女性,XY受精卵发育成男性。
2、色盲发病率男性患者高于女性的原因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只有两条X均带有红绿色盲基因才表现出色盲;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只要X上有红绿色盲基因就含表现出色盲。
3、伴性遗传病类型,特点判定依据4、遗传方式的判断与解题思路(1)解题思路判显隐性断常、性染色体验证遗传方式定基因型求遗传概率(2)典型遗传模式:双亲正常,女性后代患病,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双亲患病,女性后代正常,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课时21跟踪训练一、选择题(单选1~8题,多选9~11题。
)1.右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隐性伴性遗传,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A .1号B .2号C .3号D .4号2.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
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 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
若要通过一次杂交试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 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 1个体最好是 ( )A .野生型(雌)×突变型(雄)B .野生型(雄)×突变型(雌)C .野生型(雌)×野生型(雄)D .突变型(雌)×突变型(雄) 3.右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1×2→4和5,可推知此病为显性遗传病B 、只要6与9或4与7的关系,即可推知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C 、2号、5号的基因型分别为AA 、AaD 、4号和5号是直系血亲,7号和8号属于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4.如果科学家通过转基因工程,成功地把一名女性血友病患者的造血细胞进行改造,使其凝血功能恢复正常。
那么,她后来所生的儿子中 ( )A .全部正常B .一半正常C .全部有病D .不能确定5.果蝇的长翅(V )对残翅(v )为显性。
第15讲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考纲要求] 伴性遗传(Ⅱ)。
一、性别决定1.性别决定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性别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
2.与性别紧密关联的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其他的染色体称为常染色体。
3.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XY 型和ZW 型两种。
4.XY 型⎩⎪⎨⎪⎧雌性:XX同型雄性:XY 异型遗传图解:思考 为什么人群中男女比例接近于1∶1?提示 人属于XY 型性别决定类型,女性只产生一种含X 染色体的卵细胞,男性产生比例为1∶1的X 、Y 两种类型的精子,且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机会相等,故人群中男女比例接近于1∶1。
5.ZW 型⎩⎪⎨⎪⎧雌性:ZW异型雄性:ZZ同型遗传图解:二、伴性遗传1.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性状在遗传时与性别联系在一起,这类性状的遗传被称为伴性遗传。
2.红绿色盲遗传(1)基因位置:X 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2)基因型⎩⎪⎨⎪⎧正常者:X B X B、X BY 携带者:X B Xb患者:X b X b 、X b Y(3)遗传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女性只有X b X b 才表现为色盲,X B X b不表现为色盲;而男性只要X 染色体上带有色盲基因,就表现为色盲。
(4)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的婚配图解名师点拨 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都是控制性别的,如色盲基因。
②性别既受性染色体控制,又与部分基因有关。
③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又存在于正常体细胞中。
④ZW 型性别决定中雄性ZZ 同型性染色体,雌性ZW 异型性染色体,子代性别取决于卵细胞种类。
考点一 性别决定与染色体类型1.细胞内的染色体的类别及分类依据2.性别决定图解(XY型)(1)X、Y染色体的来源与传递有什么规律?答案男性的X染色体一定来源于其母亲,并传递给女儿,而Y染色体来自父亲,传递给儿子。
女性的两条X染色体分别来自母亲和父亲,且传递给子代无论男女。
(2)性别决定时间为受精作用时。
易错警示与性别决定相关的2个易错点(1)X、Y也是同源染色体。
换兑市暧昧阳光实验学校高三生物高考第一轮复习——性别决与伴性遗传【本讲信息】 一、教学内容高考第一轮复习——性别决与伴性遗传 二、导学常染色体以及性染色体的概念 性别决的概念以及类型 X-隐性遗传及其特点 X-显性遗传及其特点 Y-连锁遗传的特点 三、全面突破 知识点1:性别决(1)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的概念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决性别有关的染色体(性染色体),一类是与决性别无关的染色体(常染色体)。
例如:雌雄异体的生物决性别的方式叫性别决,雌雄同体的生物没有性别决。
(3)性别决的常见类型①染色体数目决性别:如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雄蜂; ②环境决性别,如后螠的性别决:受精卵→幼虫−−→−进入⎪⎩⎪⎨⎧−→−−→−−→−−→−中间性海底雌虫吻部雄性子宫雌虫吻部海底(雌性)【典型例题】例1. 下列有关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多数雌雄异体的动物有成对的性染色体 ②性染色体只存在于性腺细胞中 ③哺乳动物体细胞中有性染色体 ④昆虫的性染色体类型都是XY 型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内染色体组成以及关于性染色体的知识。
答案:B例2. 在人的精子的形成过程中,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期,细胞中可能有()A. 22对常染色体+XYB. 22对同源染色体C. 44条常染色体+XYD. 44条常染色体+XX解析:本题考查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考查了染色体的数量变化。
答案:D知识点2:伴性遗传(1)X-隐性遗传(以人类为例)总结:①双亲表现型正常,子代可患病(无中生有)②母亲患病,儿子一患病;女儿患病,父亲一患病(交叉遗传)③双亲患病,后代都患病④外祖父通过女儿将致病基因传给外孙⑤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2)X-显性遗传(如人类抗维生素D佝偻病)总结:①双亲表现型正常,子代都正常②儿子患病,母亲一患病;父亲患病,女儿一患病,(交叉遗传)③双亲患病,后代不一患病(有中生无)④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3)Y-连锁遗传特点:男性患者的男性后代都是患者,如外耳道多毛症。
第15讲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考纲要求] 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Ⅱ)。
一、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12.XY型性别决定(1)染色体的特点:雄性个体体细胞内除含有数对常染色体外,还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以XY表示;雌性个体体细胞内除含有数对常染色体外,还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以XX表示。
(2)生物类型:人、哺乳类、某些两栖类和许多昆虫。
3.写出性别决定图解[解惑] X、Y是同源染色体,但其上有非同源片段,如X染色体上有控制色盲和色觉正常的基因,而Y染色体上则没有这种基因。
[判一判]1.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是控制性别的( ×) 2.性别既受性染色体控制,又与部分基因有关( √) 3.性染色体仅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 4.ZW型性别决定:雄性含两个同型性染色体(ZZ),雌性含两个异型性染色体(ZW),子代性别取决于精子的种类( ×) 二、伴性遗传1.概念: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表现出与性别相关联的遗传方式。
2.类型、特点及实例(连一连)[解惑] 伴性遗传的理解(1)基因的位置:在性染色体上——X、Y或Z、W上。
(2)特点:与性别相关联,即在不同性别中,其一性状出现概率不同。
考点一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判断1.若已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则可用雌性隐性与雄性显性杂交进行判断。
若后代雌性全为显性,雄性全为隐性,则为伴X染色体遗传;若后代全为显性且与性别无关,则为常染色体遗传。
2.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未知的,则可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进行判断。
若后代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后代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易错警示伴性遗传中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正确书写(1)在基因型的书写中,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需标明其位于常染色体上,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则需将性染色体及其上基因一同写出,如X B Y。
一般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写在前,性染色体及其上基因写在后,如DdX B X b。
高考生物复习课下定时作业: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大纲人教版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人类表现伴性遗传的根本原因在于A.X与Y染色体有些基因不同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C.性染色体没有同源染色体D.基因通常只存在于一种性染色体上,在其同源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答案: A2.右图是人体性染色体的模式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位于Ⅰ区基因的遗传只与男性相关B.位于Ⅱ区的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的表现一致C.位于Ⅲ区的致病基因,在体细胞中也可能有等位基因D.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解析:位于Ⅱ区的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的表现不一致。
例如:X a X a与X A Y a婚配,后代女性全部为显性类型,男性全部为隐性类型;X a X a与X a Y A婚配,后代女性全部为隐性类型,男性全部为显性类型。
女性的体细胞中,有两个X染色体,所以位于Ⅲ区的致病基因在女性的体细胞中也有等位基因,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都存在性染色体。
答案: B3.根据下图所示的两个家庭的患甲乙病的情况分析,A家庭的Ⅱ1和B家庭的Ⅱ1婚配生一个两种病都不患的孩子的概率是A.5/9 B.8/9C.1/9 D.4/9解析:假设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家庭A、B情况都是有中生无,女儿无病,说明两种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且A家庭不患乙病,B家庭不患甲病。
A家庭的Ⅱ1是Aabb的概率是2/3,B家庭的Ⅱ1是aaBb的概率是2/3,两者婚配生一个两种病都不患的孩子的概率是:2/3× 2/3×1/2×1/2=1/9。
答案: C4.2011·广东湛江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F1雌、雄果蝇都表现为红眼,这些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F2中红眼雌性占1/2,红眼雄性占1/4,白眼雄性占1/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红眼对白眼为显性B.眼色遗传符合分离定律C.眼色和性别表现为自由组合D.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解析:由题知亲代为红眼和白眼,子代都是红眼,则红眼为显性性状,又因F2代红眼∶白眼为3∶1,故眼色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但雌雄个体中眼色的性状比例不同,故与性别有关。
广西2014年高考生物全程复习 6.7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课时提能演练(含解析)(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不一定相同B.杂合子自交后代有性状分离C.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一定按照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遗传D.Aa连续自交n次,则后代中杂合子的比例为(1/2)n2.(易错题)一对同卵孪生姐妹分别与一对同卵孪生兄弟婚配,其中一对夫妇头胎所生的男孩是红绿色盲,二胎所生的女孩色觉正常,另一对夫妇头胎所生的女孩是红绿色盲,二胎生的男孩色觉正常,这两对夫妇的基因型是( )A.X B X B×X b YB.X B X b×X B YC.X b X b×X B YD.X B X b×X b Y3.下列是人类有关遗传病的四个系谱图,与甲、乙、丙、丁四个系谱图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系谱图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B.丁系谱图中的夫妻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几率是1/8C.甲、乙、丙、丁都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甲、乙、丙、丁都不可能是红绿色盲症的系谱图4.(2012·百色模拟)下列有关性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B.在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双亲表现正常,不可能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女儿C.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5.某学习小组发现一种遗传病在一个家族中发病率很高,通过对该家族中一对夫妇及其子女的调查,画出了遗传图谱(见图)。
据图可以做出的判断是( )A.母亲肯定是纯合子,子女是杂合子B.这种遗传病的特点是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C.该遗传病的有关基因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D.儿子的致病基因也有可能来自父亲6.(预测题)某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型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第六章第三节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一、选择题1.(2009·广东理基)下图是一种伴性遗传病的家系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是显性遗传病,Ⅱ4是杂合体B.Ⅲ7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都不患病C.Ⅲ8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都不患病D.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解析:分析该遗传系谱图,由Ⅰ2患病,其女儿Ⅱ4患病及Ⅲ8患病,其母亲Ⅱ4患病可推知该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而Ⅲ6、Ⅲ7都不患病,所以Ⅱ4一定是杂合体;Ⅲ7无致病基因,与正常无致病基因男性结婚,后代也不会患病;Ⅲ8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只能把致病基因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子;伴X显性遗传病的特点是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答案:D2.(2010·浙江五校联考)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型性染色体决定雌性个体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比较普遍B.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C.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解析:A项叙述为XY型性别决定,这是自然界比较普遍的性别决定方式;在某些生物中,Y染色体比X染色体长些,如果蝇;X染色体既可以出现在雌配子中,也可以出现在雄配子中;有些生物没有性别之分,没有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区别。
答案:A3.下列有关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存在于所有生物的各个细胞中B.其基因表达产物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C.在体细胞增殖时从不发生联会行为D.在次级性母细胞中只可能含一条性染色体解析:无性别区分的生物体内没有性染色体;性染色体的基因在体细胞中也可以表达;体细胞增殖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行为;在减Ⅱ后期次级性母细胞中染色体加倍,存在两条性染色体。
答案:C4.以下家系图中最可能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Y染色体遗传病、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的依次是( )A.③①②④B.②④①③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解析:①③中出现“无中生有”,为隐性遗传病;①中女性患者的父亲表现正常,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③中女性患者后代中男性全部患病,女性正常,女性患者的父亲患病,可以判断为伴X隐性遗传病;④中患者全部为男性,为伴Y染色体遗传病;②中男性患者的女儿全部为患者,可以判断为伴X显性遗传病。
2014年高考生物知识点: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名词:1、染色体组型:也叫核型,是指一种生物体细胞中全部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
观察染色体组型最好的时期是有丝分裂的中期。
2、性别决定:一般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3、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做~。
4、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叫做~。
5、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它的遗传方式是与性别相联系的,这种遗传方式叫做~。
语句:1、染色体的四种类型:中着丝粒染色体,亚中着丝粒染色体,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
2、性别决定的类型:(1)XY型:雄性个体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XY),雌性个体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XX)的性别决定类型。
(2)ZW型:与XY型相反,同型性染色体的个体是雄性,而异型性染色体的个体是雌性。
蛾类、蝶类、鸟类(鸡、鸭、鹅)的性别决定属于“ZW”型。
3、色盲病是一种先天性色觉障碍病,不能分辨各种颜色或两种颜色。
其中,常见的色盲是红绿色盲,患者对红色、绿色分不清,全色盲极个别。
色盲基因(b)以及它的等位基因——正常人的B就位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的相应位置上没有什么色觉的基因。
4、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在写色觉基因型时,为了与常染色体的基因相区别,一定要先写出性染色体,再在右上角标明基因型。
):色盲女性(XbXb),正常(携带者)女性(XBXb),正常女性(XBXB),色盲男性(XbY),正常男性(XBY)。
由此可见,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只要他的X上有 b基因就会色盲,而女性必须同时具有双重的b才会患病,所以,患男>患女。
5、色盲的遗传特点:男性多于女性一般地说,色盲这种病是由男性通过他的女儿(不病)遗传给他的外孙子(隔代遗传、交叉遗传)。
色盲基因不能由男性传给男性)。
6、血友病简介:症状——血液中缺少一种凝血因子,故凝血时间延长,或出血不止;血友病也是一种伴X 隐性遗传病,其遗传特点与色盲完全一样。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6、遗传和变异3、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的1.染色体组型的概念(C:理解)。
2.性别决定的方式(C:理解)。
3.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C:理解)。
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染色体组型的概念。
(2)XY型性别决定的方式。
(3)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
2.教学难点(1)人类染色体组型的分组特点。
(2)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
教学过程【板书】概念染色体组型染色体的类型性别决定人类染色体的组型分析和伴性遗传性别决定——XY型性别决定的方式伴性遗传——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注解】一、染色体组型(一)概念:是指某一种生物体细胞中全部染色体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二)研究时间:有丝分裂中期(三)分析依据:着丝粒位置中着丝粒染色体(四)染色体分类亚中着丝粒染色体(着丝粒位置)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二、性别决定(一)基础:生物性别通常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二)染色体种类常染色体:雌雄个体相同的染色体性染色体:雌雄不体相同的染色体雄性:XY(异型)XY型雄性:XX(同型)(三)类型雄性:ZZ(同型)ZW型雌性:ZW(异型)(四)人类体细胞中染色体的表示:男性:44A+XY或22AA+XY女性:44A+XX或22AA+XX【例析】.人类的精子中含有的染色体是(C)A.44+XY B.23+X或23+Y C.22+X或22+Y D.44+XX(五)人类性别比接近1∶1的解释及应用:(1)解释①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分别含X和Y染色体,比例为1∶1;女性只产生1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
②男性的两种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结合机会约相等),形成的两种类型受精卵比例约为1∶1。
③含X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含XY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男性,所以人类性别比接近1∶1(生男生女的可能性各为1/2)。
(2)应用:在人类遗传病的概率计算中,生一个特定性别的孩子有时须再乘1/2。
课时作业(十五)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一、选择题1.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而提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假说,以下哪项不属于他所依据的“平行”关系( )A .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是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B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也有自由组合C .作为遗传物质的DNA ,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绕而形成的D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2.在果蝇中,长翅(B)对残翅(b)是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A)对白眼(a)是显性,位于X 染色体上。
现有两只雄果蝇甲、乙和两只雌果蝇丙、丁,这四只果蝇的表现型全是长翅红眼,用它们分别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如下:甲×丁 乙×丙 乙×丁↓ ↓ ↓长翅红眼 长翅红眼 长翅红眼、残翅红眼长翅白眼 长翅白眼、残翅白眼对这四只果蝇基因型的推断正确的是( )A .甲为BbX A YB .乙为BbX a YC .丙为BBX A X AD .丁为bbX A X a3.如图所示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设为D 、d)、乙(基因设为E 、e)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症。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甲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病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B .Ⅱ6的基因型为DdX E X e ,Ⅱ7的基因型为DDX e Y 或DdX e YC .Ⅲ13所含有的色盲基因只来自Ⅰ2D .Ⅱ7和Ⅱ8生育一个两病兼患的男孩的几率为1/84.(2012·西安质检)菠菜是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 型。
已知菠菜的抗霜与不抗霜、抗病与不抗病为两对相对性状。
用抗霜抗病植株作为父本,不抗霜抗病植株作为母A.B .抗霜性状和抗病性状都属于显性性状C .抗霜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抗病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D .上述杂交结果无法判断抗霜性状和抗病性状的显隐性5.果蝇中,正常翅(A)对短翅(a)为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 (B)对白眼(b)为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
现有一只纯合红眼短翅的雌果蝇和一只纯合白眼正常翅雄果蝇杂交,你认为杂交结果正确的是( )A .F 1代中雌雄不都是红眼正常翅B .F 2代雄果蝇的红眼基因来自F 1代的父方C .F 2代雄果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相等D .F 2代雌果蝇中正常翅个体与短翅个体的数目相等6.(2013·潍坊质量监测)下图为某家族甲(基因为A 、a)、乙(基因为B 、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症。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Ⅱ6的基因型为BbX A X aB .如果Ⅱ7和Ⅱ8生男孩,则表现完全正常C .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为红绿色盲症D .若Ⅲ11和Ⅲ12婚配其后代发病率高达237.(2013·孝感统考)果蝇的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
双亲中一方为红眼,另一方为白眼,杂交后代中雌果蝇与亲代中雄果蝇的眼色相同,雄果蝇与亲代雌果蝇的眼色相同。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亲代雌果蝇和雄果蝇的体细胞中都存在等位基因B .F 1雌雄个体交配,F 2中出现红眼果蝇的概率为3/4C .F 1雌雄个体交配,F 2中各种表现型出现的概率相等D .F 2雌雄个体的基因型不是与亲代的相同,就是与F 1的相同8.一位只患白化病的女性(致病基因为a)的父亲正常,母亲只患色盲(致病基因为b),则这位白化病患者正常情况下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A .aXB 或aY B .aX B 或aX bC .aaX B X B 或aaX b X bD .aaX B X B 或aaYY9.红眼长翅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设眼色基因为A 、a ,C .AaBb 、AaBbD .AABb 、AaBB10.如图是人类某一家族遗传病甲和遗传病乙的遗传系谱图(设遗传病甲与A 和a 这一对等位基因有关,遗传病乙与另一对等位基因B 和b 有关,且甲、乙两种遗传病至少有一种是伴性遗传病)。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乙病为伴性遗传病B .7号和10号的致病基因都来自1号C .5号的基因型一定是AaX B X bD .3号与4号再生一个两病皆患男孩的可能性为3/1611.纯种果蝇中,朱红眼♂×暗红眼♀,F 1中只有暗红眼;而暗红眼♂×朱红眼♀,F 1中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
其中相关的基因为A 和a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正、反交实验常被用于判断有关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类型B .反交的实验结果说明这对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C.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都是X A X aD.若正、反交的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都是1∶1∶1∶1 12.下图为甲病和乙病的遗传系谱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如果甲病为隐性遗传病,则Ⅲ9和Ⅲ11不可能表现正常,所以甲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假设乙病为显性遗传病,则Ⅰ1和Ⅰ2必须同时患乙病,该假设才成立C.图中乙病在男性中发病率大于女性,所以一定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如果乙病为常染色体遗传病,则Ⅰ1和Ⅰ2婚配所生子女患病的几率为5/8二、非选择题13.果蝇的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A—a在X染色体上,B—b在常染色体上)(1)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F1代全是红眼。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①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
②若F1代自交,则所得F2代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F2代的表现型有________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F2代的卵细胞及精子中具有A和a的比例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②雄性亲本产生的精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对雌性亲本测交,所得后代雌雄的比例为________。
后代中与母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占后代总数的______。
14.遗传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某生物兴趣小组对甲病(由基因A或a控制)和乙病(由基因B或b控制)两种单基因遗传病患者的家庭成员进行调查,经调查其家族系谱图如下,已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Ⅱ-6不携带甲病致病基因。
请回答:(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可以看出甲病遗传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Ⅲ-7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Ⅲ-7与Ⅲ-9婚配,生育子女中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__。
(3)如果要通过产前诊断确定Ⅲ-9是否患有猫叫综合征,常用的有效的检测手段是__________;若要检测正常人群中的个体是否携带乙病致病基因,通常采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Ⅲ-10个体含甲病致病基因的染色体上有若干隐性基因,假设这些隐性基因都在他的女儿中表达,可能的原因是(不考虑突变和环境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在群体中所形成基因型的种类不同,如图为果蝇XY染色体结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1)若控制某性状的等位基因A与a位于X染色体Ⅱ区,则该自然种群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型有______种。
(2)若等位基因A与a位于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B与b位于X染色体Ⅱ区上,则这样的群体中最多有______种基因型。
(3)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A与a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Ⅰ上(如图所示),则该种群雄性个体中最多存在________种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若干纯合的雌雄果蝇,已知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区段),请补充下列实验方案以确定该基因的位置。
实验方案:选取若干对表现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果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代(F1)中无论雌雄均为显性;再选取F1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观察其后代表现型。
结果预测及结论: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课时作业(十五)一、选择题1.C 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表现在:基因、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的完整性、独立性;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配子中二者都是成单存在;成对的基因、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都可自由组合。
2.C 根据乙×丁的杂交组合后代,既有长翅又有残翅,而亲代均为长翅果蝇,所以乙和丁控制翅形的基因型均为Bb ,又由于后代既有红眼又有白眼,而亲代均为红眼果蝇,故控制眼色的基因型乙为X A Y ,丁为X A X a ,所以乙的基因型为BbX A Y ,丁的基因型为BbX A X a ;再根据甲×丁杂交后代均为长翅,可推知甲果蝇中控制翅形的基因型为BB ,而甲果蝇为红眼雄性个体,所以甲果蝇的基因型为BBX A Y ;又根据乙×丙杂交后代只有长翅红眼,可推知丙的基因型为BBX A X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