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汉语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3
初二语文下学期文言文模拟质量检测试卷1一、文言文1.文言文阅读【甲】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②其上。
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
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
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
逾石而往,有石泓,吕蒲被之,青鲜环周。
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鯈鱼。
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
然卒入于渴。
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③,可列坐而庥④焉。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予从州牧得之。
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⑤而盈。
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选自柳宗元《石渠记》)【乙】钴鉧潭在西山西。
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
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⑥门来告曰:“不胜⑦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⑧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⑨以缓祸。
”予乐而如其言。
则崇⑩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然11 。
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
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款?(选自柳宗元《钴鉧潭记》)【注释】①渴:指袁家渴,一泉水名。
②桥:建桥、架桥。
③箭:小竹。
④麻:同“休”,休息。
⑤酾(shī):疏导,分流。
⑥款:叩,敲。
⑦胜:承受。
⑧芟(shān):割草。
⑨贸财:以物变卖换钱。
⑩崇:加高。
11 潀(cóng)然:水声淙淙的样子。
⑩居夷:住在夷人地区。
(上述文章均为柳宗元被贬谪永州时所作)(1)参考《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的解释,谈谈“亟”字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亟”的义项:①jí急,赶快。
②qì(气),屡次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4)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上承郦道元《水经注》,而又有所发展。
2024北京大兴初二(上)期末语文学校组织寒假实践活动“年逢辰龙”,请你参加班级分组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1.第一小组同学搜集了与“龙”这个文化符号相关的材料,请阅读并完成(1)—(4)题。
(共8分)在古代的神话与传说中,龙是一种神异动物,蛇身、鳄首、蜥腿、鹰爪、蛇尾、鹿角、鱼鳞、口角有须、颚下有珠。
宋代罗愿在《尔雅翼》中也记载,龙具有各种动物的特征。
其实龙最初只是一个图腾。
没有人真正目睹过龙,但人们却听闻过许多灵异的传说,比如龙能隐能显,又能兴云致雨,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
于是,人们内心生发了对龙的兴.味和崇拜,龙遂演变成神圣的象征。
神话中的人类始祖伏羲、女娲,皆龙身人首,被称为“龙祖”;炎帝是其母感应“神龙首”而生,死后化为赤龙。
《史记》中记载汉高祖刘邦是其母与蛟龙所生,相貌“隆准而龙颜”,醉卧之时,有人“见其上常有龙此类说法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于是,龙后来成为皇权的象征,皇帝又称真龙天子,皇宫使用的器物也多以龙为装饰。
随着时代的发展,龙的造型也在不断变化。
汉代瓦当上的行龙,隋代赵州桥石栏板上的双龙,唐代铜镜背面的云龙,元代高足杯上的云龙,明代金冠上的升龙,清代皇帝玉玺上的蟠龙,当代的各式祥龙……不同时代龙的造型显示出不同的风采汉代雄健豪放,隋唐雄壮圆润,元代成熟稳健,明清繁复华丽,而当代的祥龙总是仰头挺胸、瞠目振鳞,尽显(xuān)昂之态。
龙的形象深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具有出类拔(cuì)不同凡响的文化象征,文人们也以龙创出许多成语,如龙凤呈祥、攀龙附凤、生龙活虎等。
(1)下列加点字读音和横线处根据拼音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潜.渊(qián)兴味(xīng)出类拔萃宣昂B. 潜.渊(qiǎn)兴味(xīng)出类拔粹宣昂C. 潜.渊(qián)兴味(xìng)出类拔萃轩昂D. 潜.渊(qiǎn)兴味(xìng)出类拔粹轩昂(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对“隆”的解释为:①山中央高起的地方,引申为“高”“升高”。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一.知识积累(16分)散文犹如文字的宝石,是心灵的花朵,是从灵魂的泉眼中涌出的汩.汩清泉。
在朱自清笔下,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爬上爬下,看到.那臃肿的背景、蹒.跚动作,这时“我”才觉察到,父亲悄悄变老了:在茅盾笔下,白杨精神以高尚、正义为魂魄,以伟岸、峻拔为外形,以粗犷豁达,不折不挠.的为风骨,它是西北大地生机的象征:在汪曾祺笔下,昆明的雨季明亮,丰满、浓绿,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内心深厚的昆明情结,就是这种的情结,让汪老在年近时,还几度千里迢.迢来到昆明,寻觅自己青年时代留下的足迹.1.上面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汩.汩(gǔ)蹒.跚(pán)不折不挠.(náo)千里迢.迢(tiáo)B.汩.汩(gū)蹒.跚(mán)不折不挠.(ráo)千里迢.迢(zhāo)C.汩.汩(gǔ)蹒.跚(mán)不折不挠.(náo)千里迢.迢(zhāo)D.汩.汩(gū)蹒.跚(pán)不折不挠.(ráo)千里迢.迢(tiáo)2.上面语段横线处填写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气概篷勃魂牵梦萦古希B.气概蓬勃魂牵梦萦古稀C.气慨蓬勃魂牵梦莹古希D.气慨篷勃魂牵梦莹古稀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秋日里,来趵突泉欣赏菊花的游人络绎不绝,公园外的车辆摩肩接踵....。
B.面对浩如烟海....的商品,我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C.小明在图书馆翻找了半天终于发现了心仪已久的小说,可谓妙手偶得....。
D.在航天强国的道路上,中国航天人殚精竭虑....,勇攀高峰,逐渐将梦想化作现实。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劳动课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B.纵观古今,每一个实现梦想的人,都会经历追梦、筑梦、圆梦三个阶段。
C.长期吃外卖快餐的人容易生病,是因为油盐聂入过度以及饮食结构不合理造成的。
初二语文人教版试卷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xxx分钟;出题人:xxx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A.鞠躬遗骸锐不可挡张皇失措B.狼藉烦躁荡然无存消声匿迹C.轩榭藩篱惟妙惟肖因地制宜D.归咎喷嚏铸剑为犁穿流不息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干什么呀!”他变了脸色,“你又不是老师,凭什么批评我?”B.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走通?但我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C.《说文解字》解释“雪”的含义时指出:“雪,凝雨也”。
也就是说,雪是由雨凝结而成的。
D.端午节有很多风俗:吃粽子呀、喝雄黄酒呀、挂艾草呀、赛龙舟呀……其中赛龙舟最受人们喜爱。
3.我常在这棵月宫仙桂上尽兴玩耍,冥思遐想,遨游在______的梦境中。
A.美好 B.曼妙 C.奇妙 D.美妙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食之不能尽其材B.蝉则千转不穷C.同舍生皆被绮绣D.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藤野先生》主要记叙了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经历,主要赞扬了他的一腔爱国之情。
B.《回忆我的母亲》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在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抒发了自己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思想感情。
C.《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
文章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使全文形成一种巨大的张力,字里行间洋溢着仰慕、崇敬之情。
D.《美丽的颜色》一文中,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话,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6.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开展“无烟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自我健康保护。
B.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C.人们常常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往往忽略自己拥有了什么。
D.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语文试卷(1班、2班)(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学号: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一、知识与积界(18分)。
以下各题均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选项序号填入下面的表格里。
1 2 3 4 5 6 7 8 91.红色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2分)A.颓唐(túi)憎恶(zēng)转弯抹角(mò)B.掳掠(luǒ)震悚(sù)锐不可当(dāng)C.拂晓(fó)支撑(chēng)沿溯阻绝(shuò)D.克扣(kè)滞笨(zhì)艨艟数百(chōng)2.红色多音字在所给词语中都读同一个音的一组是:(2分)A.差错差别差强人意B.散落散光烟消云散C.着数着急不着边际D.横行横肉飞来横祸3.字形全对的一组词语是:(2分)A.疏懒简漏连声喏喏 B.签订赚钱莫名其妙C.烦燥恶耗眼花瞭乱 D.幽闲荒缪情郁于中4.有三个错别字的一组词语是:(2分)A.雾凇沆砀风尘苦旅月明风清B.如履平地荡然无存张惶失措C.举著提笔重岩叠障大廷广众5.结合句意解释词语有误的一项是:(2分)A.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
辟头:正冲着头。
B.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编算:计划、盘算C.……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
塌败:塌陷破败。
D.父亲明明应该高兴,却露出尴尬的笑。
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
6.依次填入各句横线上恰当的一组词语是:(2分)(1)几小时的工夫,她一捧又一捧,________堆起了一个小小的坟堆。
(2)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世纪前的残酷历史_______在我们眼前。
(3)信客教地理__________,效果奇佳。
A.居然表现惟妙惟肖 B.竟然展现栩栩如生C.竟然呈现绘声绘色D.居然出现活灵活现7.解释文言语句中红色词语有误的一组是:(2分)A.不见曦月(日光)披发文身(画着文彩)B.属引凄异(连接)毳衣炉火(鸟兽身上的细毛)C.夏水襄陵(漫上)乘骑标枪舞刀于水面者(举)D.吞天沃日(用水淋洗)念无与为乐者(想到)8.重新排列下列语句,语意通顺合理的一项是:(2分)①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初二的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憔悴(cuì)畸形(jī)拮据(jū)B. 脊梁(jǐ)沮丧(jǔ)咀嚼(jué)C. 感慨(kǎi)恐吓(hè)沮丧(sàng)D. 谴责(qiǎn)亘古(gèn)拾级(shè)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震撼(hàn)崛起(jué)气概(gài)B. 崛起(jué)气概(gài)气魄(pò)C. 气概(gài)气魄(pò)气势(shì)D. 气势(shì)气魄(pò)气概(gài)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有误的一组是()A. 憔悴(qiáo cuì)畸形(jī xíng)拮据(jié jū)B. 脊梁(jǐ liáng)沮丧(jǔ sàng)咀嚼(jǔ jué)C. 感慨(gǎn kǎi)恐吓(kǒng hè)沮丧(jǔ sàng)D. 谴责(qiǎn zé)亘古(gèn gǔ)拾级(shí jí)4.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震撼(zhèn hàn)崛起(jué qǐ)气概(qì gài)B. 崛起(jué qǐ)气概(qì gài)气魄(qì pò)C. 气概(qì gài)气魄(qì pò)气势(qì shì)D. 气势(qì shì)气魄(qì pò)气概(qì gài)5.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憔悴(qiáo cuì)畸形(jī xíng)拮据(jié jū)B. 脊梁(jǐ liáng)沮丧(jǔ sàng)咀嚼(jǔ jué)C. 感慨(gǎn kǎi)恐吓(kǒng hè)沮丧(jǔ sàng)D. 谴责(qiǎn zé)亘古(gèn gǔ)拾级(shí jí)二、判断题1. 《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
2023北京二中初二(上)期末语文一、基础•运用。
(共14分)1.(4分)为了在学习和生活上更好地激励同学们,班级开展“学习榜样,逐光而行”的活动。
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ㅤㅤ读①(作者)《藤野先生》中的“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错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我感受到了作者汲取精神力量,继续用笔战斗的勇气;读②(朝代)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我感受到诗人虽被贬官,但仍坚守自我的那份旷达与倔强;读《愚公移山》中的“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我感受到了愚公契而不舍、坚定执着的精神。
(1)有同学对文段中画线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读音有疑问。
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抑扬顿错”应写成“抑扬顿挫”。
B.“深恶痛疾”的“恶”应读“wù”。
C.“倔强”的“倔”应读“juè”。
D.“契而不舍”应写成“锲而不舍”。
(2)有同学对文段横线处的作者和朝代不清楚,请你帮他填上正确内容。
2.(4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ㅤㅤ在浩瀚太空中,在广袤大地上,总有一抹抹亮色让人刻骨铭心、激扬奋进。
那是夜空中最亮的星【甲】那是中华大地上最耀眼的光。
抗疫战场,义无反顾,最美“逆行者”向险而行,书写责任与担当;无畏艰险,攀登珠峰,8848.86 米不仅是数字,更象征着中华民族勇攀高峰、不懈拼搏的精神;科技探索,星际穿越,“嫦娥”“北斗”,承载着中国乃至人类的智慧之光奋力向前【乙】这一个个壮举,让我们明白了:只有坚守责任与担当,不断钻研与探索,敢于拼搏和挑战,才能创造奇迹。
(1)在文段【甲】【乙】两处依次填入标点,正确的一项是A.分号省略号B.分号分号C.逗号分号D.逗号省略号(2)画线句作为这段文字的总结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
修改:3.(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初二下册文言文语文综合试卷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
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解释下面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怒而飞怒:________②去以六月息者也息:________③《齐谐》者,志怪者也志:_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②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这篇短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4)“野马”“尘埃”的运动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2.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
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不知其旨也(________)②然后能自反也(________)③教学相长也(________)④学学半(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②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B.文章以比喻开篇,形象地论证了实践的重要性,为下面的论证做铺垫。
C.文章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
D.“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运用排比,一气呵成,文气充沛。
(4)试结合现实的学习经验谈谈“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3.古诗文阅读钴鉧潭西小丘记柳宗元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
上海市语文初二上学期试卷及解答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雾霭矗立慷慨淋漓恹恹欲睡B. 诘难禁固锋芒毕露人声鼎沸C. 轩榭燥热妇人之仁妇人之见D. 殒落愧怍鞠躬尽萃颠沛流离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汉字字形的辨析能力。
选项A,书写完全正确,无错别字;选项B,“禁固”存在错别字,应为”禁锢”,指强力限制,故错误;选项C,“轩榭”存在错别字,此处应为”轩谢”,指以轩敞为特点的亭阁台榭一类建筑物,故错误;选项D,“殒落”和”鞠躬尽萃”均存在错别字,应分别为”陨落”(指高空运行物掉下来,多指恒星等)和”鞠躬尽瘁”(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故错误。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节日的夜晚,大家张灯结彩,兴致勃勃,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B. 经过这次旅行,我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C. 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D. 这部作品构思巧妙,匠心独运,让人读后深受启发。
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成语的正确使用。
选项A,“张灯结彩”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与句中“节日的夜晚”和“欢乐的气氛”相符,使用恰当;选项B,“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非人工所能为,也用来形容技艺的精巧和非同寻常,用于描述大自然的美景,使用恰当;选项C,“不耻下问”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虚心请教而不认为有失体面,但句中用于形容学生向老师请教,属于用错对象,使用不恰当;选项D,“匠心独运”指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与句中“构思巧妙”相符,使用恰当。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能否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是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 通过这次“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使同学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C. 各地中小学要完善和建立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
D. 有关部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噪音污染,确保考生安静迎考。
初二语文试卷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xxx 分钟;命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依次填入文段中横线处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爱心是 ,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 ,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 ,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 ,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①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②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③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④一片冬日的阳光A .④②①③B .②①③④C .①③④②D .③④②①2.下列诗句中与“莲”无关的一项是( )(2分) A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B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C .清塘饮水下藕根,春风带露沾侬衣。
D .花中君子来哪方?婷婷玉立展娇容。
3.下列句子不表判断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 .斯是陋室。
B .莲,花之君子者也。
C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 .是故谋闭而不兴。
4.选择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蹒跚(pán ) 愧怍(zuò吊唁(yàn ) 罄竹难书(qìn ɡ) B .嶙峋(xún ) 两栖(xī) 老妪(yù ) 风雪载途(zài ) C .荒谬(miù) 仄歪(zè) 阻遏(yè)毛骨悚然(sǒnɡ) D .尴尬(ɡān ) 潮汐(xī) 伧俗(chānɡ 在劫难逃(jié)5.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眼花嘹乱晨曦血腥闪烁 B .臭名昭著荒谬憧憬珐琅C.响彻云宵杀戮箱箧揣摩D.精疲力竭纳粹鞠恭铁锈6.选出下列词语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A.千锤百练矗chù立端详哽咽yànB.故弄悬虚祈qí祷惺忪绵亘gèngC.鳞次栉比雄踞jù黯淡风靡mǐD.万簌俱寂琐屑xuè矫健褴褛lǚ7.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没有错误的一组 ( )A.炽(zhì)热畸(jī)形管束(shù)杳(yǎo)无消息B.弥(ní)补诘(jié)责犀(xī)利粗制乱(làn)造C.匿(nì)名尴尬(ɡā)滞(chì)留文绉绉(zōu)D.迁徙(xǐ)绯(fēi)红瞥(piē)见气宇轩(xuān)昂8.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A.“代价”“出现”“清澈”“美丽”这四个词语词性相同。
初二汉语试卷(1—4单元)
一、基础题(共30分)
1、选出下列字形、注音全对的一项()(3分)
A、嘱咐(shǔfù)假装(jiǎzhuāng)请求(qǐng qiú)忠实(zhōng shí)
B、敏捷(mǐn jiã)创始(chuàng shǐ)佩服(pâi fú)驾使(jiàshǐ)
C、喝彩(hâcǎi)留心(liúxīn)毅然(yìrán)蓬松(pãng sōng)
D、依旧(yījiù)气概(qìgài)脱落(tuōluî)计较(jìjiào)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量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扎西拿着一()长长的绳子跑了过来。
(2)一()崎岖的小路通向远方。
(3)远远的,一()小鸟越飞越近了。
(4)两()牦牛在草原上急速奔跑着。
A、头条只根
B、只根条头
C、根条只头
D、条根头只
3、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
(5分)
长途泼涉恍然大物专心至志喜出望处不可思仪
改:
4、给下列两组字注音并组词。
(4分)
)赖()
重
)懒()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松鼠终于会不会过河?
B、猫爬树爬得快,跟它有锐利的爪子关于。
C、一说要打扫卫生,同学们总是争先恐后。
D、常常的处理办法是先给铁加热。
6、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4分)
(1)亲眼看到了这些,难道我们还要这样去做吗?(改成陈述句)
(2)旺堆把足球踢进了河里。
(改成被动句)
7、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4分)
(1)卓玛急急忙忙跑过来,告诉了我们一个(的确、确实)的消息。
(2)老师给我们讲解了这场比赛的(基本、根本)情况。
8、造句。
(4分)
(1)从来:。
(2)通过:。
二、阅读与理解(共45分)
(一)
它小,就能轻易地有笼子钻出身。
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
松的球儿。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在书架上,()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得来回摇动,跟着()到画框上去了。
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会立即()回笼里去。
1、以上两段文字选自冯骥才的《》。
(2分)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4分)
())
钻似
())
3、请找出以上两段文字中描写珍珠鸟外形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4分)答:。
4、请把下列描写珍珠鸟动作的相关动词分别填在上文中的括号内。
(6分)
飞、啄、落、撞、逃、站
5、请在上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分)
答:
(二)
两百多年前,美国有个科学家,叫富兰克林。
一个冬天的早晨,天空晴朗,阳光灿烂。
富兰克林拿着一个小包裹,来到一片雪地上。
这里的雪厚厚的,很干净。
富兰克林把小包打开。
啊!里边有这么多小绒布啊!红的、粉红的、深蓝的、浅绿的、白的、黑的……好多颜色呢。
他这是要干什么呢?
原来,他正在做一个有趣的试验。
他早就注意到,各种不同颜色的物体,发射和吸收阳光的能力是不同的。
他做这个试验,就是为了了解哪一种颜色反射阳光的能力最强。
于是,他把一块块绒布平铺在雪地上,等在那里进行仔细的观察。
结果怎么样呢?
富兰克林发现:黑色绒布下面的雪融化得最快;深褐色和暗红色绒布下面的雪融化得比较快;颜色越浅的绒布,下面的雪化得越慢;白色绒布下面的雪,几乎没有融化。
这个有趣的试验说明:黑色吸收阳光最多,反射最少;白色吸收阳光最少,反射最多。
于是,人们利用颜色的这个特性来改变环境,并且把它用到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去。
1、这几段文字选自课文《》,这篇文章的体裁是:(3分)
2、给下列家点字注拼音。
(3分)
包裹.()融.化()褐.色()
3、富兰克林做实验的环境是怎样的?(4分)
答:
4、文中两个问句处都用到了一种修辞方法是:(3分)
5、富兰克林做试验的目的是什么?(4分)
答:。
6、实验的结果怎么样?(4分)
答:。
7、富兰克林的试验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科学道理?(4分)
答:。
三、作文题(25分)
动物是我们人类生存的伙伴,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接触过很多的小动物,请以其中的一种小动物为内容,把你和这种小动物之间的真情实感很好的表达出来,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
附: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1、D
2、C
3、跋悟致外议
4、(zhîng)重量(chïng )重复赖(lài )信赖懒(lǎn)懒人
5、C
6、(1)亲眼看到了这些,我们不能再这样去做了。
(2)足球被旺堆踢进了河里。
7、(1)确实(2)基本
8、(1)她上课从来不迟到。
(2)通过这件事情,我学会了很多。
二,阅读与理解
(一)
1、《珍珠鸟》
2、(zuān)钻洞(zuàn)钻石(shì)似的(sì)似乎
3、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4、落、站、啄、撞、逃、飞
5、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二)
1、《颜色的力量》、说明文
2、(guǒ)(rïng)(hâ)
3、一个冬天的早晨,天空晴朗,阳光灿烂,一片厚厚的很干净雪地上。
4、设问
5、为了了解哪一种颜色反射阳光的能力最强。
6、黑色绒布下面的雪融化得最快;深褐色和暗红色绒布下面的雪融化得比较快;
颜色越浅的绒布,下面的雪化得越慢;白色绒布下面的雪,几乎没有融化。
7、黑色吸收阳光最多,反射最少;白色吸收阳光最少,反射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