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164.50 KB
- 文档页数:8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初一语文本试卷共23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一部分〔26分〕1.依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静( mì) ▲ ②gōng ▲ 喜③近在(zhǐ) ▲ 尺④〔qiè色〕▲ 而不舍2.下边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一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①老师朗颂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同学的,爱国情怀犹然而生。
〔《往事依依》〕②鸟儿在我们的头顶上回翔,铃兰花和玫瑰花同沿着平滑的船舷翻滚的珍珠似的浪花溶合在一起,分辩不清了。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②晴空一鹤排云上,▲。
〔▲《秋词》〕③▲,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④纤纤擢素手,▲。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⑤▲,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⑥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⑦▲,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⑧子曰:“▲,▲。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4.对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它集中体现了汉语言的独特魅力。
请依据课文《端午日》中赛龙船比赛给人们带来无限乐趣的情景,补写出下面对联的上联。
〔3分〕上联:▲;下联:除夕夜放爆竹妙趣横生。
5.名著阅读。
〔5分〕(1)《当“海盗〞去》和《“海盗〞生活》中都有很多的环境〔景物〕描写,如“空中一丝风也没有。
正午的炎热使得鸟儿都噤了声,大自然进入了昏睡之中……〞〔《当“海盗〞去》〕;“大自然摆脱了睡意……一条小绿虫子从一片带露水的叶子上爬过来……〞〔《“海盗〞生活》〕。
它们的作用是否相同?请谈谈你的理解。
〔2分〕【答】▲(2)请仿照下面示例,依据《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内容,从所提供的标题中任选一个,用几句话介绍它的情节,并简要写出你的思索〔可评价人物,可叙说启发〕。
一、积累运用(20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迈进了中学已四个月了。
在这片沃()土上,我们眺望繁星漫天,凝眸( )夕阳余辉;líng( )听悦耳的朗朗书声,醉心bān( )斓的文学风景。
在这片沃土上,我们与贾里交朋友,向田晓菲学习……让我们爱上语文,播撒希望。
2.默写(6分)(1),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2),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3)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4)最是一年春好处,。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5)绿树阴浓夏日长,。
(高骈《山亭夏日》)(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
”(《论语》)3.名著阅读: 《汤姆•索亚历险记》回答问题。
(4分)(1)《汤姆•索亚历险记》是国(国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
(2分)(2)作品中主人公汤姆在想去当海盗之前还计划做什么?(2分)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勤奋努力、独立思考、积极探究。
C.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D.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5.爷爷听力不好,在广告上看到一款高级助听器,购买需要汇款1486元。
汇款单上有一栏要求汇款金额(大写),请你帮忙写一下。
(2分)人民币(大写)元整。
6.下面是打乱的三副对联,请你运用你所学过的对联知识匹配,配出两副来即可。
(2分)东风吹出千山绿四面荷花三面柳九天日月开新运万里笙歌乐太平春雨洒来万象新一城山色半城湖①②二、理解阅读(40分)(一)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7-8题。
(6分)清江引秋怀张可久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7. 作者是抓住哪些意象(景物)来写“秋怀”的,创设了一幅怎样的图景?(3分)答:8.“芭蕉雨声秋梦里”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曲简要分析(3分)答:(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规范、工整、美观)(4分)翻开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我们仿佛走进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语文世界:打开文学之门,liú( )览新鲜的景物,探求未知的天地;《往事依依》会让你想起juān( )刻在心头的金色记忆;朱自清等名家为你展示了一幅幅四季景色的美丽画卷,徜徉其间,你一定会感到心kuàng( )神怡;伽利略等科学家qiè( )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愚蠢的皇帝赤身裸体参加游行大典的滑稽的故事,让我们回味无穷……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实验初中的香柚树下,走来了一群十二三岁的少年。
B.只要穿上这种衣服,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是聪明人?哪些是傻子?C.别人没想到的事,你想到了;别人想到的事,你做到了。
D.“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2分)A.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
B.阅读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列夫·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感触很多。
C.是否高度重视人才,是泰州成为“全国最具潜力的十座城市”之一的原因。
D.1月11日晚,在年度最佳男运动员奖的评选中,林丹击败张继科等人获奖。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不久前,俄罗斯南部城市伏尔加格勒接连发生了两起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事件。
B.毕业在即,现在想来,美好的小学时光犹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了。
C.他的学习成绩非常出色,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D.封建思想在旧社会人们的脑海里是根深蒂固....的。
5.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6分)(1) ,谬以千里。
(2)不识庐山真面目,。
(3)“”,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4)学而不思则罔,。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题(附答案)最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题(附答案)一、基础运用(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酝酿(liàng)应和(hâ)。
着落(zháo)截然不同(jiã)B.静谧(nì)粗犷(XXX)感慨(kǎi)恍然大悟(huǎng)C.姊妹(zǐ)倜傥(dǎng)绽开(zhàn)混为一谈(hǔn)D.澄清(chãng)一霎(shà)侍弄(shì)美不胜收(shâng)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XXX绝别翻来复去B.化妆瞭亮鉴赏人生鼎沸C.渊博确凿和蔼喜出望外D.绅士分岐心绪油然而升3.老师想让同学们简单了解一下书法作品的书体特点,特意选了几幅XXX的书法作品。
请你选择作品与书体赏析有误的一项是(______)一)(二)三)(四)A.第一幅是隶书,蚕头雁尾,古朴厚重。
B.第二幅是行书,收放结合,潇洒飘逸。
C.第三幅是小篆,圆劲均匀,平衡对称。
D.第四幅是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4.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B.校庆这一天,同砚们打扮得花团锦簇来迎接校友们返校。
C.我们虽然不必发起不求甚解的立场,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立场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D.该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机床制造业一些有实力的集团为向国外市场渗透,采取了更加咄咄逼人的收购策略。
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分析:使用了比喻的手法,把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一连串的比喻形象生动地体现了春雨细密缠绵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XXX的喜爱之情。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期末试卷及答案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期末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积累运用:(共30分) 1.根据注音将汉字写在下面田字格内,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
(4分) chōng liáo zhù qiè 憬眼花乱蓄而不舍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是()(2分) A.昨天的作业太多了,全班只有二三十人完成。
B.灌木、小树、嫩枝、树皮……等等一切能吃得到而且吃得下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
C.我很想知道你今天为什么会迟到。
D.“没问题!”小明爽快地说,“一放学,我们就去。
”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2分) A.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
B.巍峨的埃菲尔铁塔,雄伟的凯旋门,庄严的巴黎圣母院,这些名胜古迹令人乐不思蜀。
C.部分同学意志不坚定,经营者随机应变地逃避检查,是黑网吧难根除的主要原因。
D.泰州坡子街一到夜晚,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4.根据提示补全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1―6每题1分,第7题2分)①但愿人长久,。
②青山有幸埋忠骨,。
③ ,江春入旧年。
④ ,回清倒影。
⑤东隅已逝,。
⑥“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⑦古代诗文中不乏描写春天美景的名句,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
,。
5.名著阅读。
(6分)当刚才那只“大密苏里号”在阳光下干活,累得大汗淋漓的时候,这位离了职的艺术家却在附近的阴凉下,坐在一只木桶上,跷着二郎腿,一边大口大口地吃着苹果,一边暗暗盘算如何再宰更多的傻瓜。
这样的小傻瓜会有许多。
每过一会儿,就有些男孩子从这经过;起先他们都想来开开玩笑,可是结果都被留下来刷墙。
(1)上面一段话出自这部作品,是19世纪后期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作家)的作品。
(2分) (2)请列举除选段外的情节,谈谈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苏教版语文七上期末试卷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注意书写规范、端正。
(3分)安恬.()hài 人听闻()zhào祸()2.根据课文填空(8分)①中庭地白树栖鸦,。
王建《十五夜望月》②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③稻花香里说丰年,。
辛弃疾《西江月》④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⑤山光悦鸟性,。
常建《题破山峙后禅院》⑥,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⑦,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八则》⑧树叶儿绿得发亮,。
朱自清《春》3.对对联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副对联:上联是: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弃之可惜:下联是:,量力而行。
请用你所学的对联知识对出下联。
(2分),量力而行4.李红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同学张民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哩。
”李红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
”随即将纸团拾起来,扔进教室外的垃圾箱。
李红该怎样说才得体。
张民的言外之意是:。
(3分)5.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使生活色彩斑斓`,特别是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它能使你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感情。
为了表达对文学的热爱之情,七年级一班的学生准备在学校礼堂利用本周三的班会课开展“我爱文学”的读书报告会,每个人汇报课外阅读文学作品的情况。
①请你根据参加过的语文实践活动的体验,给这次活动设计一个方案。
②给这次活动出一个通知。
(两题任选一题)(4分)二.阅读理解(50分)(一)阅读课文《夏》的选段,回答5—8题(7分)好象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
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火红的太阳烘烤(照射)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潮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系列试卷一、语言积累与应用20分1.假如你是文字编辑,请从下列八个词语中至少找出四个错别字下加横线,把它依次改正过来,规范的写在田字格里。
4分①谈笑风生②明察秋豪③忍俊不禁④多姿多采⑤眼花嘹乱⑥自名得意⑦轻飞慢舞⑧不可思异2、按课文内容填空。
6分①.子曰:“不愤不启,。
”《论语》八则②.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③.但愿人长久,。
苏轼④.悬泉瀑布,,,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⑤.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⑥.月色。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鲁迅·社戏3、试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句子。
2分①.1月1日的元旦,我们学校举行了多才多艺的活动来庆祝新年的到来。
②.一辆黑色的汽车,突然慢慢地停了下来。
4、课外积累2分课外,你一定收集了一些名言警句和对联。
请各写一句关于“学习”的名言和对联。
5、交际活动4分①张林同学在放学路上遇到了喜欢玩电脑游戏的同学李晓东。
李向他借钱去网吧,张林不想借,又不想伤害朋友。
假如你是张林,怎样说才好呢?②你们小组要办一份文学小报,请你给它取一个好名字,并写一段创刊词,介绍办报的意图和报纸的特色等。
字数不超过100字。
6、名著阅读2分你一定认真阅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你认为汤姆·索亚是一个怎样的少年,试用两三个词语来概括,并举书中一个具体的事来说明不能举课本中的事例二、阅读与理解50分一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期末考试试卷
一、基础知识:(30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浩淼()憧()憬澄()清滑稽()自xǔ()zhǐ()尺páng()礴归xǐng()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3分)茫无崖际()赅人听闻()根深缔固()色采缤纷()相题并论()永往直前()3、默写课文:(5分)⑴海日生残夜,。
⑵山朗润起来了,,。
⑶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⑷但愿人长久,。
⑸四
面湖山归眼底,。
⑹晴空一鹤排云上,。
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⑻我寄愁心与明月,。
⑼山尖全白了,。
4、修改下列病句:(4分)⑴通过这段时间的刻
苦锻炼,使我的体育成绩提高了许多。
⑵我们应该努力
完成一切人民交给我们的任务。
5、依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内容:(2分)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清风,如果
我是春雨,。
6、校园内种植了一片绿草地,但常遭践踏,学生会决定在草地边插上一块告示牌。
请从下列告示语
中选出最恰当的一句写在告示牌上。
()(2分)A、践
踏草地,罚款10元。
B、在草地上行走,绝不是好学生!
C、绿色是生命之源,请加以爱惜吧!
D、小草也有生命,
情爱护每一棵小草!7、填空,完成词语:(4分)潜移化而不舍塞顿开无动于。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调和(tiáo hé)调和(tiáo hé)调和(tiáo hé)B. 奔腾(bēn téng)奔腾(bēn téng)奔腾(bēn téng)C. 翻滚(fān gǔn)翻滚(fān gǔn)翻滚(fān gǔn)D. 沉默(chén mò)沉默(chén mò)沉默(chén mò)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提高了,但是老师还是不满意。
B.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C. 他一边唱歌,一边跳舞,观众们为他鼓掌。
D.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节约用水、用电。
3. 下列词语中,与“教育”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培养B. 指导C. 指挥D. 指点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像一块磁铁,吸引了我。
B. 那个男孩像一只猴子,跳来跳去。
C. 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
D. 那条河像一条银带。
5. 下列词语中,与“骄傲”意思相反的一项是()A. 自卑B. 自信C. 谦虚D. 傲慢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坚持,什么是努力,什么是奋斗。
C. 小明喜欢画画,喜欢音乐,喜欢运动。
D. 那座山高高的,绿绿的,远远的。
7. 下列词语中,与“友谊”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友爱B. 友情C. 友善D. 友好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朵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B. 这本书就像一个好朋友,陪伴我度过了许多寂寞的时光。
C. 那只鸟在枝头欢快地唱歌。
D. 那条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9.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个湖就像一面镜子,倒映着天空的美丽。
苏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一、积累运用:共30分1.根据注音将汉字写在下面田字格内,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
4分juān dì shùn hài刻根深固间人听闻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是 2分A. 爸爸哈哈一笑:“不做小事的人,怎么干得成大事!”B. 他是六、七十岁的老人,非但身体不强健,并且是有病的。
C. 课文《社戏》节选自《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D. 按照我国传统习俗,为了让邪魔鬼祟不敢登门骚扰,便在家里影壁后面竖起的天地杆上贴一张红纸:“姜太公在此”。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2分A.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毅然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到祖国艰苦创业的这一感人故事令很多人历历在目。
B. 湖北荆州的十余名大学生在两名小孩落水的紧要关头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采用结人梯的方式救人,不过令人痛心的意外还是夺走了其中三人年轻的生命。
C. 初一13班文明志愿者在自己的岗位上一视同仁地劝阻购买零食者,赢得了同学们的普遍认可。
D. 校园金秋合唱节的组织工作井然有序,保证了活动的成功圆满。
4.根据提示补全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1—6每题1分,第7题2分1安不忘危,。
2 ,登高必自卑。
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4东风不与周郎便,。
5至于夏水襄陵,。
6“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7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对四季景色各有所爱,请任意写出一个你所熟悉的将不同时节景色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的完整的诗句:,。
6.名著阅读、专题与实践活动。
11分初一1班最近开展了以“亲近图书,热爱文学”为主题的“读书周”活动。
1同学们分小组合作编辑了一份份“小小文学手抄报”,请你为他们制定出“最佳文学报”的评价标准不少于两点:2分2请按要求做一个简要的读书卡片:5分读书卡片书名《汤姆?索亚历险记》作者文学类书中人物至少两人,主人公除外印象最深的情节简介30字左右3在读书交流会上,同学们发现经历了无数冒险故事的“顽童”汤姆?索亚与狼的形象特点是有不少相似之处的,你能说出哪几点呢?这些特点值得我们提倡吗?为什么?4分二、阅读理解与赏析:共60分一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第7题。
苏教版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积累运用(共20分)(一)积累(共10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拼音写在文后方格内。
(2分)四季景色色彩斑l án (▲)、美不胜收。
色彩明丽、诗意àn ɡ(▲)然的《春》是一曲‚新、美、力‛的赞歌,《济南的冬天》的水藻.(▲)得意地向我们展示着终年zh ù (▲)蓄的绿色,《三峡》充溢着对大自然的叹服和赞美之情,《夏》用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赞美作者心目中黄金的季节。
2.默写。
(6分)(1)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
(2)辛弃疾《西江月》中从嗅觉和听觉角度来写夏夜之景的句子是: , 。
(3)晴空一鹤排云上, 。
(4)请写出描写春雨的连续的两句古诗: , 。
3.选出对名著《男生贾里全传》、《汤姆·索亚历险记》相关内容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学校要组织一场智力大奖赛,陈应达不愿参加,贾里模仿英语老师的音调给陈应达打了一个电话。
陈应达虽然勉强参赛,但这次比赛却以班级失败告终。
B .期中考试后,部分同学很是悲观,整个班也似元气大伤,庄静恰巧收到了地处远郊的风村小学的邀请信。
为帮助同学调整情绪,班委决定排一出戏去风村小学献演。
C.汤姆和哈克意外地遇上了一场谋杀案,当法院要审理那场凶杀案,把大家所公认的凶手波特绳之以法时,汤姆克服恐惧,告发了印第安人乔,印第安人乔却当场逃走了。
D .汤姆由于蓓琪和他怄气而与好友乔•哈泼一起离家出走,和哈克一起坐筏子到一个小岛上去当“海盗”。
镇上的人以为他们在河里淹死了,在为他们举行葬礼的那天,他们三人 (二)运用(共7分)4.下列语段有好几处语病,请你选择4~6处用规定的符号在原文上直接修改。
(4分)换用号增补号删除号调位号11月9日下午,常州市中小学民族精神月活动暨《好书伴我成长》征文表彰大会在少年宫小剧场隆重召开。
表彰大会在花园中学气势磅礴的双龙齐飞中打开序幕,在少年宫合唱队的精彩演出中落下维幕。
据悉,我市在2004年以来每年认真开展‚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开创了效果明显、参与面广、活动深入等特色。
5.金秋时节,桂花飘香,你漫步于公园,恰逢邻居正在道旁攀折桂花,说是要带回家美化居室。
面对邻居违反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你会提出怎样的劝说?(3分)你的劝说: 6.图徽设计贵在富有创意,用简单的图形寄寓深刻的含义。
右图是《读者》杂志的徽标,画面是一只绿色的小蜜蜂。
请用简洁的文字对其含义加以说明。
(3分) 二、阅读理解 (共40分)(一)阅读课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选段,回答 7~11题。
(共14分)②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
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
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6分钟之后,也可能在6个月之后,6年之后。
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③我对此完全赞同。
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
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
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④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⑤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⑥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
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
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内容。
(2分)8.说一说文中画线句中“推敲”一词的语境义。
(2分)9.有人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作者是否同意这一观点,然后举一事例来证明作者的想法。
(4分)10.请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
(3分)【】A.要产生创造性思维一是要精通各种知识,二是要有探求新事物、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并能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B.作者在分析创造性思维的要素之后,又用设问法提出要进一步分析的问题。
C.作者引用某心理学专家小组的研究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这是用对比的修辞手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D.作者摆出典型的创造型明星的事例是为了证明“非凡的灵感”,往往是由于“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而获得的。
11.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尝试着用文中的观点分析池田菊苗发现味精的原因。
(3分)味精的发明,纯属一种偶然。
1908年的一天,日本帝国大学的化学教授池田菊苗在品尝海带黄瓜片汤时,发现汤的味道特别鲜美。
‚也许海带里有奥妙。
‛职业敏感使他细细研究起海带来。
半年后,池田菊苗教授从海带中成功提取出谷氨酸钠——味精的主要成分这一化学物质。
这天黄昏,旅店外面响起汽车喇叭声。
老板米勒看到从车上下来一位满头白发的瘦小老妇,另一人则是个40岁左右的男子。
米勒正准备上前寒暄几句,突然发现老妇是个盲人,手中的一根小锁链紧拴在男子的脖子上。
老妇伤心地喃喃道:‚鲁卡,别怪妈妈心狠,欠下的债总是要还的。
‛男子连声应道:‚妈妈,我不会再逃了……‛米勒呆怔了一会儿,马上做了丰盛的晚餐,让伙计送到盲妇房间,自己则陪那个叫鲁卡的男子喝起酒来。
‚鲁卡先生,你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对你?‛对方淡淡地笑了笑。
‚既然您不愿说,我也不多问了。
‛米勒倒上酒,‚你们明天去哪里?需要我帮助吗?‛鲁卡说:‚我想打听去吉斯西图的路。
听说那里很偏僻,不然的话,我今天也不会走错方向,带着这位老妇来这里住宿了。
‛‚什么,这位老妇?‛米勒的心像被什么猛击了一下,他紧紧盯着鲁卡,惊愕地追问,‚他不是你的母亲吗?‛‚不是,我和她非亲非故。
‛鲁卡只好道出实情:几天前,他送一个朋友从公司出来,朋友离开时喊了他的名字,被一个拄着手杖的老妇听到了,她浑身触电般一震,冲他喊起来:‚鲁卡!你真的是鲁卡么?‛没等他回答,老妇扔下手杖扑了上来,紧紧抓住他,悲愤交加地说:‚你这个孽种,今天我终于找到你了,快跟我回去……‛‚老太太,放开我,你认错人了!‛‚不,我儿子的声音还听不出来么?‛鲁卡很生气,可是当他看到面前这个老妇是个盲人时,他怔住了,而老妇由于激动过度,突然昏倒,一只干瘦的手仍然紧拽着他的衣角。
‚我赶紧把她送到医院。
老人醒来后,一直紧紧抓着我。
通过她伤心的责骂,我才知道,老人有个儿子也叫鲁卡,10年前以做生意为名,骗了很多人的钱后不知去向。
债主们决定一起去警局报案,她得知后流着泪央求大家:‘我明天就去找这个孽种,哪怕他躲到天边,我也要把他找回来,让他把钱一分不少地还给大家。
’‛‚为了寻找儿子,整整十年,老人一个又一个城市地找,过着流浪者的生活,不知吃了多少苦,双眼也失明了!我也是有母亲的人,这事我怎能忍心不管呢?‛鲁卡说到这里,不禁流下了泪。
米勒被震撼了,半晌,喃喃道:‚为了这位可怜的母亲,你承认自己就是他儿子,并随他一起回去?‛‚米勒先生,我这么做绝不是出于怜悯。
‛看着垂下头的米勒,鲁卡一脸正色地说,‚知道吗?这位母亲在我心中像乞力马扎罗山一样高大!她让我明白了什么叫母爱如山,什么叫信念和毅力。
不找到孽子绝不回头,只为了做人最简单的道理,欠下的债总是要还的……‛‚先生,你是一个善良的人。
‛米勒唏嘘着用商量的口气说:‚眼下正值风沙季节,到吉斯西图还有一段很远的路。
要不这样,明天一早你就回去,留下这位老妇,我会好好照料她的。
‛鲁卡摇摇头:‚我要亲自把老人送回去,了解一下她儿子的情况。
希望能尽快找到。
‛‚都10年了,能找到吗?‛‚我想一定能!人心不是长不出绿草的荒漠,更不是冷酷的石头。
‛鲁卡笑笑,眼中充满自信,‚如果他知道母亲为了他,背负着这笔道义之债,在这世上流浪了10年,他一定会为他的行为后悔!‛‚不错!‛米勒哽咽起来,嗫嚅着说,‚如果鲁卡那个混蛋知道,他一定会无地自容,也一定会自首的。
‛第二天早上,鲁卡带着‚母亲‛继续上路,米勒也早早起来了,他没有再劝阻,只是在胸前画了个十字,目送着渐渐远去的车影。
就在鲁卡把‚母亲‛平安送到家的第三天,从当地警局传来消息,逃亡在外10年的真正的鲁卡带着一笔钱,主动投案自首了!他就是通古斯小镇的旅店老板米勒!(选自2010年第15期《读者》,作者:吴作望,有删改)12.请结合全文内容说一说母亲寻找儿子的目的是什么,母亲最终又寻找到了什么。
(4分)13.通古斯小镇的旅店老板米勒竟然就是老妇的亲生儿子鲁卡,这一结尾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说一说文章中哪些句子暗示了小说结尾是在“情理之中”的。
(3分)14.请联系上下文,说说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
(3分)15.“第二天早上,鲁卡带着‘母亲’继续上路,米勒也早早起来了,他没有再劝阻,只是在胸前画了个十字,目送着渐渐远去的车影。
”此时的米勒肯定是百感交集,假如你就是文中的米勒,此时,你会想些什么?(3分)16.本文主题积极,阅读完全文,你有哪些感悟?(3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略无..阙处()(2)重岩叠嶂.()(3)乘奔.御风()(4)哀转久绝.()1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2分)19.下面两段文字所描绘的对象都是山,请指出各自写法上的主要特点。
(4分)材料一: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材料二: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20.初中生活的画卷徐徐打开,阅读、交友、运动、畅想、实验……生活中的人、事、景,总能带给我们一份快乐,一丝感动。
请以“带给我快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按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