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灯的使用操作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2
紫外灯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紫外灯是一种常见于实验室、酒店、餐饮场所等地的灯具,具有杀菌、杀毒等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因此,在使用紫外灯时,需要了解一些安全操作和保养规程,以确保我们的生命和健康安全。
一、紫外灯的种类按照波长分,紫外灯可分为UV-A、UV-B和UV-C三种。
其中,UV-A波长在320-400纳米之间,可穿透空气、玻璃、塑料、纸张等物质,对人类的皮肤和眼睛有一定的危害。
而UV-B波长在280-320纳米之间,直接照射人体皮肤会引起晒伤、皮肤癌等问题。
UV-C 波长在100-280纳米之间,能杀死大多数病菌和病毒,但也会损伤人体皮肤和眼睛。
因此,在选择紫外灯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场所安全要求,选择波长合适的紫外灯。
二、紫外灯的安全操作为了保证紫外灯的使用安全,我们需要遵守以下安全操作规程:1.正确安装将紫外灯固定在吊灯或支架上时,需要确保它的夹具牢固。
灯具管的一端安装在夹具上,另一端插入灯座,然后旋紧固定螺丝。
2.注意防护在使用紫外灯时,要保证人体与灯距离在1米以上,以避免紫外线对人体的影响。
同时,在使用紫外灯时,要注意保护眼睛和皮肤,尤其是对于UV-C紫外灯,需要正确佩戴护目镜和手套。
3.正确使用在使用紫外灯时,需要根据具体场合和需要,设置适当的照射时间和照射距离。
不要长时间直视或靠近紫外灯,以避免对眼睛造成损伤。
在照射干物品时,需要确保物体表面干燥,以避免紫外线的散射和反射对眼睛、皮肤的伤害。
4.正确关灯在关闭紫外灯时,需要先关闭电源开关,等待数分钟,使灯管的残余电荷消失,再进行拆卸和保养。
三、紫外灯的保养规程为了延长紫外灯的使用寿命和确保紫外灯的使用安全,我们需要遵守以下保养规程:1.定期清洁使用紫外灯一段时间后,表面会留下一些灰尘和污垢,会影响紫外线的发射效率。
因此,需要定期清洁紫外灯的表面。
清洁时,可以使用软布蘸洗涤剂轻轻擦拭,不要使用化学物品,以避免对灯具产生腐蚀和损伤。
紫外灯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规范干净区紫外灯的管理、加强紫外灯的平安正确使用,确保其灭菌功能。
4.1 紫外灯的安装:
4.1.1 选择波长2540埃左右的紫外灯为干净区灭菌灯。
4.1.1 一般于空间6~15立方米安装一只,灯管距地面2.5~3米为宜。
4.1.2 紫外灯的使用环境为室内温度10~15℃,相对温度40~60%。
4.1.3 紫外灯得掌握装置应安装在干净区入口处门外,便于操作员在室外操作。
4.2 紫外灯的操作管理:
4.2.1 紫外灯天照耀的时间为4小时,详细时间为22:00至次日凌晨2:00,由门卫室晚班值班人员负责操作。
4.2.2 生产人员在紫外灯关掉10分钟后方可进入干净区。
4.2.3 紫外灯管的清洁,应用巾蘸取无水乙醇擦拭其灯管,并不得用手直接接触灯管表面。
4.2.4 紫外灯使用完毕由使用者填写《干净区紫外灯灭菌操作记》。
4.3紫外灯的使用状况和时间应填写“紫外灯的使用管理记”并由使用者签名,累积使用超过2000小时(或依据厂家说明书时间为准)后应当更换。
4.4紫外灯有特别状况应准时反映给生产部,必要时进行更换。
4.5房间内存放着药物或原辅包装材料,而紫外灯开启后对其有影响和房间内有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时,此房间不得开启紫外灯。
4.6紫外灯灭菌只能作帮助性灭菌工具,必需采纳75%乙醇周擦拭一次。
6相关表单
干净区紫外灯灭菌操作记
紫外灯预确认记
紫外灯安装确认记。
紫外线灯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的广泛,人们逐渐意识到紫外线光线可以被
应用于多个领域,例如空气净化、水处理以及杀菌消毒等。
紫外线灯
是一种利用紫外线杀菌消毒的设备,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带来安
全隐患。
下面是紫外线灯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帮助用户正确、安全地
使用紫外线灯。
一、紫外线灯设备概述
紫外线灯设备是一种利用紫外线杀菌消毒的设备。
紫外线灯设备一
般由灯管、电源、开关、外壳等组成。
根据紫外线灯的光谱范围不同,一般可以分为UVA、UVB、UVC三种类型。
UVA波长为320nm至400nm,可透过玻璃、塑料等物质,用于溶
解某些化学物质、漂白、测定类药物等。
UVB波长为280nm至320nm,可引起晒伤、光皮肤病和刺激眼睛,但对紫外线杀菌消毒作用较弱。
UVC波长为200nm至280nm,能够杀死大多数微生物以及病毒。
但由于其对人体有较大危害,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不应该直接暴露于UVC紫外线下。
紫外线灯操作规程
1.目的:规范紫外线灯的使用,加强紫外线灯的管理,确保灭菌功能。
2.范围:本程序适用公司所有紫外线灯的消毒使用管理。
一.操作规范:
1.对物品表面的消毒:
(1)照射方式:最好使用便携式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移动照射,也可采取紫外灯悬吊式照射;对小件物品可放紫外线消毒箱内照射。
(2)照射剂量和时间:现有车间内对场地和设备进行照射2H-4H。
2.对室内空气的消毒:
直接照射法:在室内无人条件下,可采取紫外线灯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
采用室内悬吊式紫外线消毒时,室内安装紫外线消毒灯(30W紫外线灯)的数量为平均每立方米不少于1.5W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
3.生产前提前1H,打开通风设施进行抽风,排出产生的臭氧气体。
4.填写《空气消毒记录》。
二.注意事项:
1.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的清洁,一般每两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并及时填写《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2.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
房间内应保持清洁于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1-2H。
3.用紫外线消毒物品表面时,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
4.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5.紫外线灯管使用时间超过2000H后,必须进行更换。
紫外灯使用操作规程一、紫外线消毒灯的要求1.紫外线消毒灯在电压220V、环境相对湿度为60%、温度为20℃时,辐射的253.7nm紫外线强度(使用中的强度)应不低于70uW/c ㎡。
2.应定期监测消毒紫外线灯辐照强度,当辐照强度降低到要求值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3.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即由新灯的强度降低到70uW/c㎡的时间(功率≥30W),或降低到原来新灯强度的70%(功率<30W)的时间,应不低于1000h。
紫外线灯生产单位应提供实际使用寿命。
二、使用方法1.在室内无人状态下,采用紫外线灯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消毒。
灯管吊装高度距离地面1.8m—2.2m。
安装紫外线灯管的数量为平均≥1.5W/m³,照射时间≥30min。
2.采用紫外线消毒器对空气及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其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应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
3.消毒时对环境的要求:紫外线直接照射消毒空气时,关闭门窗,保持消毒空间内环境清洁、干燥。
消毒空气的适宜温度20℃-40℃,相对湿度低于80%。
三、紫外线消毒注意事项1.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每周用酒精布巾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等时,应随时擦拭。
2.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当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3.采用紫外线消毒物体表面时,应使消毒物品表面充分暴露于紫外线。
4.采用紫外线消毒纸张、织物等粗糙表面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且两面均应受到照射。
5.采用紫外线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及空气中悬浮粒子多时,应加大照射剂量。
6.不应使紫外线光源直接照射到人,必要时戴防护镜和穿防护服进行保护。
7.不应在易燃、易爆的场所使用。
8.紫外线强度计,每年至少标定一次。
紫外灯使用维护操作规程一、紫外灯简介紫外灯是一种特殊的光源,可以释放紫外线,常用于杀菌、消毒、光固化等领域。
在使用紫外灯时,需要注意安全,同时对其进行适当的维护,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二、紫外灯使用注意事项1.紫外灯应远离易燃物品,避免引发火灾。
尤其在紫外灯使用时,周围不应有可燃气体存在。
2.使用紫外灯时,应戴防护眼镜,避免直接注视紫外光线,以免对眼睛造成损伤。
3.紫外灯使用过程中,应与其他光源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降低紫外线的照射效果。
4.在使用紫外灯时,应保持环境温度适宜,避免因过高温度而损坏紫外灯。
5.紫外灯使用时,应避免频繁开启和关闭,以免对紫外灯的寿命造成影响。
1.定期清洁紫外灯:紫外灯使用一段时间后,表面会积聚灰尘和其他污物,影响紫外线的照射效果。
定期使用干净柔软的纱布或棉布,搭配清洁剂进行清洁。
注意不要使用太多的清洁剂,以免对紫外灯造成损坏。
2.定期检查紫外灯的电路连接情况:确保电路连接良好,不松动,以免影响紫外灯的正常运行。
3.定期检查紫外灯的灯管情况:检查灯管是否有损坏、发黑、发黄等情况,如有问题及时更换,以保证紫外灯的使用效果。
4.定期清理紫外灯反射镜或聚光器:反射镜或聚光器如果积聚了灰尘和脏物,会导致紫外线的散射,影响紫外灯的照射效果。
定期进行清理,保持其干净,并确保没有损坏。
5.定期检查紫外灯的电源电压:检查紫外灯的电源电压是否正常,确保其在额定电压范围内工作,以免因电压过高或过低而损坏紫外灯。
四、紫外灯故障排除方法1.紫外灯无法正常启动:检查电源是否正常接通,电源电压是否正常,灯管是否损坏或老化。
2.紫外灯亮度不足:检查灯管是否需要更换,检查反射镜或聚光器是否有灰尘或脏物影响。
3.紫外灯发出异味:关闭紫外灯,并检查是否有灰尘或污物积聚在灯管或反射镜上,及时清理并通风换气。
4.紫外灯温度过高:检查紫外灯周围环境温度是否适宜,电源电压是否超过额定范围,灯管是否老化,及时采取措施降温或更换灯管。
紫外操作规程
《紫外操作规程》
一、概述
紫外操作是一种常见的卫生防护措施,能够有效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保障工作环境的卫生安全。
为了确保紫外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制定一套规范的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二、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在进行紫外操作之前,要确保室内所有人员已经撤离,室内没有任何动物和植物。
关闭所有的门窗,确保室内环境处于密闭状态。
2. 开启设备:将紫外操作设备连接电源,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要求打开紫外灯。
3. 安全防护:在进行紫外操作时,人员必须穿戴防护服、口罩和护目镜,以避免紫外光对人体的伤害。
4. 操作时间:根据紫外操作设备的要求,设定适当的操作时间。
一般情况下,操作时间为15-30分钟。
5. 关闭设备:操作结束后,先关闭紫外灯,再断开电源,确保设备处于关闭状态。
三、安全注意事项
1. 避免直接暴露在紫外光下,以免对皮肤和眼睛造成伤害。
2. 使用紫外操作设备时,要确保设备和使用环境的清洁卫生,避免对设备进行重复污染。
3. 注意设备的使用寿命,及时更换老化的紫外灯管,以确保设备的操作效果和安全性。
四、紫外操作的应用范围
紫外操作在医疗卫生、食品加工、实验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保障工作环境的卫生安全。
总之,《紫外操作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卫生防护措施,有效的操作规程能够保证紫外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为工作环境的卫生安全提供保障。
修 订 版: 批准日期: 执行日期:变更原因及目的: 目 的:建立一个紫外灯使用的标准操作规程。
范 围:适合车间提取干燥工序。
责 任:紫外灯操作人员实施负责。
内 容:1、紫外灯的使用范围:1.1 包括生产车间洁净区和质量科无菌操作等使用的紫外灯。
1.2 房间内存放有药物或原辅包装材料,而紫外灯对其又有影响时,此房内不得开紫外灯。
2、紫外灯的使用时间:2.1 每天上班前30min 为紫外灯照射时间。
2.2 如遇特殊情况紫外灯照射时间可延至1h (如每逢星期一照射时间可延长)。
2.3 对较易染菌的操作步骤或待处理的物料较易染菌时,在操作前4h 紫外灯照射30min.3、紫外灯的使用注意事项:3.1 使用紫外灯时,注意观察紫外灯是否正常,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反映给车间、必要时进行更换。
3.2 固定的紫外灯照射不到的房间死角或设备内部,可用流动紫外灯照射。
3.3 因紫外线灯的寿命短,一般为1000h ,超过期限时功率下降,效率也下降;所以要定期对紫外灯作杀菌强度检测,进行空气灭菌效果记录。
3.4 使用紫外线灯灭菌时,要对其使用情况和时间填写“紫外灯使用记录”,并由使用者签名;超过期限的紫外线灯要及时更换。
紫外灯使用标准操作规程颁发部门 生产部接收部门 生效日期 文件编号 SOP-03-16 起草人 起草日期 文件版本 第1版 审核人 审核日期 文件页数共2页批准人批准日期分发部门 设备部、生产部、质量部紫外灯使用记录SOP-03-16-a科室紫外灯规格型号空间容量m3紫外灯数量日期开放时间关闭时间累计时间(分钟)使用人备注。
第1篇一、目的为确保紫外线灯的使用安全、有效,防止紫外线对人体造成伤害,特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紫外线灯的单位和个人。
三、操作规程1. 紫外线灯安装(1)根据房间体积和用途选择合适的紫外线灯功率,一般按照1.5W/m³计算。
(2)安装高度距离地面1.8—2.2米,安装数量应均匀分布,便于监测。
(3)采用悬吊式或移动式灯管,确保灯管安装距离均匀。
2. 紫外线灯使用(1)使用紫外线灯时,应关闭门窗,人不得在室内,以免引起损伤。
(2)室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
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延长照射时间。
(3)一般情况下,每天消毒2次,每次照射1小时,并及时记录。
(4)照射消毒后,房间需及时开窗通风换气。
3. 紫外线灯管理(1)每周用70%-80%酒精擦拭灯管一次,保持灯管的透明度,避免灰尘和油污阻碍紫外线透过。
(2)紫外线灯使用应进行日常监测、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监测和生物监测。
(3)日常监测包括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名。
(4)对新的和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应进行照射强度监测,新灯管的照射强度不得低于90uW/cm²,使用中灯管不得低于70uW/cm²。
凡低于70uW/cm²者应及时更换灯管。
(5)照射强度监测应每6个月监测一次,累计时间超过1000小时后,灯管强度大于70uW/cm²时,每季度监测一次,所有监测均有记录。
4. 紫外线强度监测(1)监测要求:测定电压(220±5)V,温度20-25℃,相对湿度<60%,指示卡应有消毒产品安全评价报告,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2)监测方法:开启紫外线灯5分钟,将指示卡置于紫外线灯下垂直距离1m处,有图案一面朝上照射1分钟,关闭灯管,观察指示卡色块的颜色,将其与标准色块比较,读出照射强度。
(3)结果判定:普通30W直管型紫外线灯,新灯管的辐射强度应符合90uW/cm²,使用中紫外线灯照射强度70uW/cm²为合格。
紫外灯的使用操作规程
1. 目的:建立紫外灯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2. 范围:适用于洁净区及生物检定室紫外灯的使用管理。
3. 职责:实验室操作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 程序:
4.1 紫外灯使用范围
4.1.1 紫外灯使用范围包括传递窗内和控制区、洁净区。
4.1.2 房间内存放有药物或原辅包装材料,而紫外灯对其又有影响,此房不得开紫外灯。
4.1.3灯管启动时,加温至稳定状态需数分钟,端电压较高。
关闭后若立即重开,常常较难启动,且易损坏灯管并减少灯管使用寿命,故一般不宜频繁启动。
4.2 紫外灯的使用时间
4.2.1 安装有紫外灯的区域在使用前30min应开启紫外灯照射。
操作人员进入洁净区时应提前10分钟关掉紫外灯。
4.2.2 如遇特殊情况紫外灯照射时间可延至40min (如每逢星期一照射时间可延长)。
4.2.3 对较易染菌的操作步骤或待处理、较易染菌的物料,在操作前用紫外灯照射30min。
4.2.4填写紫外灯使用记录。
4.3紫外线对工作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有一定的要求:在20℃以上,照射强度较稳定;在5~20℃之间,随温度的上升照射强度增加;相对湿度60%以下时,杀菌能力较强,湿度增至文件类型:操作规程75%时,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性降低,湿度增至90%时,杀菌力衰退30%~40%。
5. 相关文件:
无
6.相关记录:
PCR实验室紫外消毒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