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青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4月份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11
一、选择题(共25 题,每题 2 分)下边四幅图为四条河流入海口地点散布表示图。
读图,回答1~2 题。
1.图中甲图所示地域位于乙图所示地域的()A.西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D.东南方向2.海轮从甲图中河口驶往丁图中河口,其最短航线经过()A.直布罗陀海峡 B .麦哲伦海峡 C .苏伊士运河 D .巴拿马运河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 , 达成 3-4 题。
3.e 地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A.48 米B.98 米C.103 米D.152 米4.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① a 地适合利用橡皮舟漂流探险② b 地能够开垦为梯田, 发展栽种业③察看者在 c 地可直接观察到 d 地④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 能够有效利用土地资源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以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地形表示图, 图中等高距为200 米。
读图 , 达成 5-7 题。
5. 图中丁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A.680 米B.480 米C.980 米D.1080 米6. 甲、乙、丙、丁四地 , 地表水最丰富的是( )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7. 若甲地有河流, 则该河流在图示地区的最后流向是( )A. 西南B. 东北C. 东南D. 西北2015 年 10 月 16 日, 中国和印度尼西亚正式签订雅万高铁项目协议。
图为印度尼西亚部分地域表示图。
据此回答8-9 题。
8. 雅万高铁全长约为( )A.50 千米B.150 千米C.250 千米D.350 千米9. 雅万高铁的整体走向为( )A. 西北—东南走向B. 东北—西南走向C. 南北走向D.东西走向10 在图幅大小同样、比率尺不一样的两幅地图, 同一个城市可分别用点状和面状两种符号表示。
据中以下图判断 ,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甲图的比率尺比乙图大C. 甲图中的S 市城区面积比乙图大B.甲图反应的地区范围比乙图大D. 甲、乙两图中的铁路长度相等为了响应全民健身活动, 甲城镇设计了一条健身线路, 以以下图所示。
2018-2019学年度高二3月份月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下面四幅图为四条河流入海口位置分布示意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 图中甲图所示地区位于乙图所示地区的()A。
西北方向B。
西南方向 C. 东北方向 D. 东南方向2。
海轮从甲图中河口驶往丁图中河口,其最短航线经过()A. 直布罗陀海峡B。
麦哲伦海峡C。
苏伊士运河D。
巴拿马运河【答案】1. B 2. A【解析】本题组考查世界重要河流的位置,并借以考查学生对世界海陆分布大势的了解。
通过航线分析还可以考查世界重要的海峡知识,属于识记内容,难度不大。
【1题详解】根据图示河口形态及经纬度信息可以判断甲为亚马孙河,位于南美洲赤道附近,入海口位于大西洋西海岸;乙为黄河,注入渤海,位于北半球中温带,入海口在太平洋的西海岸。
据此可知,甲位于乙的西南方向,选C。
【2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甲为亚马孙河河口,丁为尼罗河,结合地图可知,从甲河口驶往丁河口的最短航线即要穿越大西洋,经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故选A.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3。
e地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 )A。
48米B。
98米 C. 103米D。
152米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a地适宜利用橡皮舟漂流探险②b地可以开垦为梯田,发展种植业③观察者在c地可直接观察到d地④该区域发展立体农业,可以有效利用土地资源A. ①②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答案】3。
D 4。
D【解析】【3题详解】图中等高距为50米,根据等高线数值变化和河流流向,可读出E点附近等高线为150米,图中E点附近等高线有河流流经,说明为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因此E点海拔高度高于150米,D正确。
【4题详解】图中A地位于陡崖处,坡度太陡,不适于乘橡皮舟漂流探险;图中B处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缓,可以开垦为梯田,发展种植业;图中C处和D处之间等高线,上疏下密,为凸坡,观察者在C处不能直接观察到D处;根据图中等高线可知,该地为低山丘陵,发展立体农业,可以有效利用土地资源,D正确.【点睛】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判断两点之间能否通视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看两点间有无山脊阻挡,无山脊阻挡则可以通视;二是看两点间是凸坡还是凹坡。
青阳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10月月考高二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下面两图分别为秦汉时期和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组合合理的是()。
A.草地减少—过度开垦B.耕地增加—草地退化C.荒漠扩大—水土流失D.森林减少—矿山开采2.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变化对图中大河下游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河流含沙量增大②河口海岸线后退③径流季节变化减小④通航能力下降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如下图所示。
完成3~4题。
3.下列有关区域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B.区域间具有一定的界线C.区域内具有明显的差异性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4.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
①行政区②政治文化区③热量带④干湿区⑤三江平原⑥山东省和青岛市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②⑥D.③④⑤5.不同地物在同一光谱波段上的反射率差异越大,越容易区分。
下图反映了甲、乙两类植物在生长期内两个波段上的反射率。
在遥感影像上区分这两类植物,应该选择生长期内哪一天的影像最合适( )。
A.第30天B.第75天C.第100天D.第130天进行交通规划时,需要分析区域的地质地形条件,地基土壤类型承载力越大、地形坡度越小,车辆的通行能力越强。
(注:叠加分析车辆通行能力的基本方法:平坦+岩石=容易;平坦+砂土=容易;中等+黏土=一般;中等+砂土=困难;中等+岩石=困难;陡峻+岩石=困难;陡峻+砂土=困难;陡峻+黏土=困难)读下图,回答6~7题。
6.下列车辆通行能力图,正确的是()。
7.可以对区域交通流量进行分析,并对路网规划进行预测的现代技术是()。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
青阳县第一中学(青阳中学老校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卷一、单选题(共30题,共60分)“克东腐乳——臭不可闻”、“克山土豆——全面”。
这是黑龙江省克东、克山两县在302省级公路边最吸引人的两个广告标语。
据此回答下列1- 2题。
1. 从广告标语中,充分说明了()A. 区域具有一定的界限B. 区域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C. 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D.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2. 由广告标语中,反映了两县的经济发展正处在()A.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B. 工业化阶段C.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D. 后工业化阶段读图,完成下列3-4题。
3. 成都和拉萨纬度相近,但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很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 海陆位置B. 地形C. 水源D. 土壤4. 成都平原素有“天府之国”之称,当地为保障农业高产稳产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 完善水利设施B. 发展立体农业C. 调整作物品种D. 扩大播种面积读图,完成下列5-7题。
5. 图中①处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主要是()A. 地形B. 水源C. 光照D. 土壤6.由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断②所在的省区,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有()A. 太阳能、水能B. 风能、石油C. 太阳能、石油D. 水能、天然气7. 图中③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A. 年降水量大、气温高B. 光照和热量条件好C.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D. 纬度低、相对高差大所谓“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8-9题。
8. “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实质是A. 经济增长停滞B. 劳动力价格提高C. 经济增长过快D. 国际竞争力降低9.巴西、阿根廷、马来西亚等国家要走出“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最现实有效的方法A. 实现产业升级、调整产业结构B. 大力发展高科技工业C. 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D. 通过各种方法,保持经济增长昌九一体化是江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青阳一中2019-2020学年度9月份月考试卷高二地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命题人:审核人第I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图中分别反映了两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读图完成1-2题。
1、甲国最有可能是当今的A.美国B.印度C.日本D.英国2、甲、乙两国相比A.甲国人口出生率低B.乙国劳动力资源丰富C.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D.乙国人口平均寿命短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政策在不断调整和变化:1980年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2013年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下图为我国未来基于不同人口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
读图,完成3-5题。
3.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B.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C.人口增长率持续下降D.人口增速开始减慢4.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政策的变化可能是基于①我国人口就业压力增大②我国老龄化问题开始凸显③社会养老负担加重④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增多⑤人口年龄结构不合理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A.②③⑤B.①②⑤C.②④⑥D.①③⑥5.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不同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全面放开二孩,将出现人口暴发式增长B.放开单独二孩,对人口增长变化影响大C.持续一胎政策,自然增长率将持续下降D.全面放开二孩,将改变人口增长模式下图为“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
读图完成6-7题。
6. R1区域常住人口数量较少,其主要原因是该区域()A.交通通达度低B.环境质量差C.地租昂贵D.服务设施差7. R3 区域主要属于()A.工业区B.商业区C.住宅区D.绿化区云南凭借自身的优势条件和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已逐渐成为我国的花卉产业带。
青阳一中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份月考高二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区域A.都有明确的界限B.不受人为因素影响C.具有肯定的区位特征D.内部的特定性质确定全都2.区域的特征有 ①整体性 ②差异性 ③独立性④开放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④图1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读图1回答3~6题。
3. 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海拔B.热量C.水分D.土壤4. 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A.广泛种植水稻B.雨热同期C.冬季河流结冰D.水运发达 5. 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 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 河流流向B.海陆位置C. 纬度位置D.盛行风向6. 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进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峻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C.生态破坏严峻、多旱涝灾难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峻7.图2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转移过程,其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I 阶段 II 阶段 III 阶段图2A.玩具制造B.汽车工业C.石化工业D.钢铁工业8.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有①劳动力因素 ②国际救济 ③内部交易成本(如投资环境) ④市场A .①②B .②③C .①②③D .①③④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消灭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潮湿的岩溶地区,土壤患病严峻侵蚀,基岩暴露,地表消灭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回答9~11题。
9.“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缘由主要是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10.“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缘由主要是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11.依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掩盖率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C.进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彻底退耕还林黄土高原地区开发历史悠久,在全国经济进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但近些年来人地冲突格外尖锐。
青阳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份月考高二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区域A.都有明确的界限B.不受人为因素影响 C 。
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D 。
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2.区域的特征有 ①整体性 ②差异性 ③独立性④开放性 A.①②B 。
②③C 。
③④D.①②④图1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1回答3~6题. 3. 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 。
海拔B.热量C 。
水分D.土壤4。
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A.广泛种植水稻B.雨热同期 C 。
冬季河流结冰 D.水运发达 5。
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 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 。
河流流向B.海陆位置C. 纬度位置 D 。
盛行风向6。
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A 。
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B 。
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C 。
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7.图2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转移过程,其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A 。
玩具制造B 。
汽车工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 8.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有40°30° 110°乙甲图1①劳动力因素②国际援助③内部交易成本(如投资环境)④市场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回答9~11题.9.“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
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10.“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滥伐森林 B。
过度放牧C。
开山取石 D。
环境污染11.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
安徽省青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5月月考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1-3题。
1. M和N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A. 2222千米B. 3333千米C. 4444千米D. 1823千米2. 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A. 一直向东B. 先东北再东南C. 一直向西D.先东南再东北3. 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 (60°N,80°E)B. (60°S,100°E)C. (30°S,100°E)D. (60°S,80°W)图a是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略图,图中公路(虚线)向偏北方向逐渐上升,桥梁下方河流水位为314 m。
图b是盘山公路常用的凸面镜,用于视线受阻的情况下观察对向车辆。
读图回答4~6题。
4.图中瀑布的落差可能是( )A.15 m B.17 m C.35 m D.37 m5.图中阴影区域的坡度大小,由东南向西北(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6.图中有必要设置凸面镜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
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
据此完成7—8题。
7.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
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A.用水便利B.土壤肥沃C.地势平坦D.植被缺失8.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读右图,a、b代表不同地点,读图回答9-10题。
安徽省青阳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份月考地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计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区域间有着从属关系 B.各区域是按照特定指标划分的C.各区域没有任何联系 D.各区域间有明确的界线2.图中各个区域( )A.从区域类型看属于功能区 B.空间尺度较小,描述内容较宏观C.面积、范围经常变化 D.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3.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130°EA.交通发达 B.单位面积产量高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面积广4.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中国的饮食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演变至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菜系及相应的饮食习惯。
一个地方饮食习惯的建立与许多因素都有关联,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地理环境。
结合下图,回答5~6题。
5.关于该地区农业生产与饮食习惯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区更适合发展水稻种植B.乙区域更适合发展苹果等林业生产C.该地区人们离不开牛羊奶酪和肉食D.该地区饮食为“饭稻羹鱼”“山珍海味”6.下列饮食习惯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山西人爱吃醋与该地区水土流失,土壤中钙较少有关②重庆人喜辣的食俗多与该区域冬季气候较同纬度气温更低、湿度更大有关③北方人喜爱咸是因为冬季寒冷干燥,新鲜蔬菜少,形成了腌制蔬菜的习俗④南方人喜爱甜食与南方多雨,水热条件好,盛产甘蔗有关A.①③ B.②④C.①② D.③④根据枸杞产量与气候条件的关系,把宁夏划分为枸杞的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种植区,从而为枸杞种植的合理布局提供了参考依据。
读图完成7题。
7.对宁夏枸杞种植区进行规划,所采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是( ) A.GPS技术 B.GIS技术 C.RS技术 D.数字地球8.车载GPS导航通过公共电信网络传给交通监控中心的信息是( )A.车载GPS所在的地理坐标 B.车载GPS规划的导航路线C.车载GPS所在道路的车流量 D.车载GPS所在车辆的违章信息9.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我国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地形 B.气候、水文 C.土壤、植被 D.植被、自然带10、下图为地震灾后城市重建选址地质因素分析示意图。
青阳一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高一地理试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总分50分)下表为四个国家某一年的人口变动数据,回答问题。
1.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四个国家中,最可能是发达国家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3. 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 )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多的休闲时间C.更高的收入D.更优的自然环境读右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
据此回答问题。
4.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 )A.① B.② C.③ D.④5.图中②国0~14岁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正确措施是( )A.15%鼓励生育 B.60%计划生育C.15%采取移民政策 D.60%鼓励人员出国读城市化进程和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
据此完成问题。
边缘地区乡村6.该国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时间为 ( )A .①B .②C .③ D. ④ 7.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 )A .埃及B .中国C .德国 D. 新加坡下表为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8~9题。
8.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A .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B .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C .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D .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 9.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环境人口容量不具有相对确定性B .环境人口容量就是合理容量C .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是13亿人D .环境人口容量的确定性是相对的,不确定性是绝对的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①②③④点中,交通通达度最高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11.对城市地租高低影响比较小的因素是()A.环境质量 B.交通通达度 C.土地肥力 D.距市中心的远近读几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图,回答12~13题。
青阳一中2017-2018学年度高二4月份月考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地球上的某点,其南侧是中纬度,北侧是低纬度,西侧为东半球,东侧为西半球,该点是( )A. 30ºN, 160ºEB. 30ºN,20ºWC.30ºS,20ºWD.30ºS,160ºE 读图A 和图B ,回答2-3题。
2.联通大西洋与地中海的是( )A .①海峡B .②海峡C .③海峡D .④海峡3.不.位于两大洲之间的海峡是( ) A .①海峡 B .②海峡 C.③海峡 D.④海峡读下列经纬线示意图,回答4—5题:4. 最接近大洲分界线的经线经过的地点是 ( )A.甲B.乙C.丙D.丁5. 图中四个地点中,有大片温带荒漠分布的是 ( )A.甲B.乙C.丙D.丁6. 以下不属于东亚的气候类型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7. 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 )A.日本海沿岸B.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C.本州岛中部地区D.海外基地8. 日本许多汽车行业的知名企业纷纷到美国投资建厂,是因为美国()A.国土辽阔,资源丰富 B.经济发达,汽车市场广阔C.生产成本低,规模效益大 D.汽车生产技术落后于日本9.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是()A.哈萨克斯坦B.吉尔吉斯斯坦C.塔吉克斯坦D.蒙古10. 中南半岛的地形分布特点是A.大山众多、平原少B.多高原、山地和盆地C.多平原,少山地D.山河相间分布、南北延伸11.东南亚最著名的矿产是()A.天然橡胶和油棕 B.煤矿和铜矿C.锡和金矿 D.锡和石油12.关于东南亚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马来群岛是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多雨②中南半岛上一年分为旱季和雨季,属热带季风气候③菲律宾群岛北部冬季吹东北风,夏季吹西南风④东南亚各地降水量差别很大,沿海多雨,内陆少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3. 有关中亚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五国全为内陆国②古代东西方陆路骆队商人和“丝绸之路”均经过这里③第二条“亚欧大陆桥”(连云港~鹿特丹)从中亚腹地通过④中亚五国中有4国同我国相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 中亚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降水稀少B.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C.高原沙漠广布D.深居亚欧大陆内陆15. 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一带的西南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B.反气旋的影响C.季风洋流的影响D.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移动读印度示意图,分析回答16—19题:16.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亚洲面积最大,耕地最多的国家②棉花主要分布在恒河及印度河流域③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④发展中国家中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③④17 .图示农作物分布是指( )A .小麦B .棉花C .黄麻D .水稻18. 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工业区是( )A .a 工业区B .b 工业区C .c 工业区D .d 工业区19. 位于恒河口附近,印度重要的海港和麻纺织工业中心为A.新德里B.加尔各答C.孟买D.班加罗尔 20 .某种气候6月至9月为雨季,10月至次年5月为旱季,该气候为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21.湄公河在中国境内被称为( )A .澜沧江B .怒江C .红水河D .雅鲁藏布江22. 下列河流中流入太平洋的是A.叶尼塞河B.恒河C.湄公河D.印度河23. 不属于南亚西北部印度(或塔尔)沙漠形成的原因是A.离海较远B.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内C.西南季风不易吹到D.古代原始森林遭到破坏24. 被称为“白金之国”的国家是A.埃及B.乌兹别克斯坦C.美国D.土库曼斯坦25. 西亚和北非地区的气候主要是A.热带雨林B.热带季风C.亚热带地中海D.热带沙漠26. 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是( )A.墨西哥湾B .波斯湾 C.孟加拉湾 D.北部湾27. 一艘从中东波斯湾开往我国运送石油的船只,最有可能经过的海峡是A.直布罗陀海峡B.白令海峡C.马六甲海峡D.莫桑比克海峡28. 有非洲第一大城市和世界著名古都之称的城市为()A.亚历山大B.阿斯旺C.突尼斯D.开罗下面一幅图是世界地图的一段纬度,P点以东是海洋,Q点以西是海洋,S和T之间是海域。
判断29-30小题。
29.S-T之间的水域是()A.台湾海峡 B.麦哲伦海峡 C.莫桑比克海峡 D.北海30.Q沿岸地区的自然带是()A.热带荒漠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热带草原带 D.热带雨林带死海位于以色列与约旦间,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湖泊,湖面海拔-422米,其盐度为一般海水的8.6倍,水中除了少量微生物外,其他生物都难以生存,岸边及周国地区也没有花草生长,故被称为“死海”。
它是世界上最深的咸水湖,冬无冰冻,湖面上常年雾气腾腾。
近年来,死海的面积在不断缩小,不久的将来,死海可能不复存在。
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31.下列湖泊成因与死海相同的是A. 坦噶尼咯湖B. 维多利亚湖C. 苏必利尔湖D. 里海32.有关死海的叙述合理的是A. 夏季湖泊水位最高B. 湖泊南部盐度大于北部C. 冬春湖泊补给河流D. 缩小的主要原因是干旱33.有关湖面浓雾的主要成因及运动规律表述合理的是A. 浓雾主要由沿岸寒流导致B. 白天湖心雾气较岸边浓重C. 浓雾主要因地形封闭形成D. 夜晚湖面雾气向湖心集聚34. 下列关于欧洲西部河流的特点与形成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河网较密,是因为陆地面积小;B、水量充沛,是因为降水量较多;C、无长河,是因为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的限制;D、航运便利,是因为平原面积广,河流之间多运河。
35. 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冰川无关的是()A、欧洲平原上低缓的波状丘陵;B、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的峡湾;C、阿尔卑斯山地两侧的湖泊;D、阿尔卑斯山脉峰峦挺拔,峰顶终年积雪36. 每年的冬半年,瑞典的旅游业有点特殊,游客在这里过夜的人数占总旅游人数的90%以上,而且往往第二天一早就离去,其原因是( )A.商业服务多在夜晚B.森林晚会吸引了游客C.游客观看这里的极夜现象D.到这里参加圣诞节活动37. 法国工农业主要生产地区是( )A.巴黎盆地B.马赛--福斯C.地中海沿岸D.洛林高原白尼罗河流经尼罗河上游盆地时形成的苏德沼泽,面积季节变化巨大,最小时约3万平方千米,最大时可超过13万平方千米。
沼泽航道较浅,水深变化大,水面布满漂浮植物,给航运造成了巨大的障碍。
为改善航运条件,20世纪80年代修建了琼莱运河(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8.苏德沼泽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 蒸发较弱B. 地下水位高C. 地形平坦D. 降水丰富39.苏德沼泽面积最小的时段是A. 2月—4月B. 5月—7月C. 8月一10月D. 11月一次年1月40.琼莱运河建成后A. 尼罗河上游盆地可耕地增加B. 埃及水资源减少C. 尼罗河输沙量减小D. 苏德沼泽水质改善二、非选择题(共40分)41. 下图是“亚欧大陆轮廓图”,图中箭头表示盛行风向。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据图判断,此时B地盛行风,太阳直射点位于半球,B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气候特征是。
(2)图中B、C、D三地基本处于同一纬度,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原因是。
(3)图中A与C相比,气候的性显著,具体表现在。
(4)此时,E地盛行季风,一艘油轮正从波斯湾驶向日本横滨港,油轮在北印度洋的航程中,航向与洋流的关系是。
42.读欧洲西部地区图回答。
(10分)(1)写出字母A、B、F所代表的海区名称A B F 。
(2) B海区沿岸各国畜牧业发达的主要自然因素是,该区居民在夏季喜爱到F 海区旅游的自然原因是。
(3) E国拟建一个大型的葡萄酒生产基地,应在该国的北部或南部建,其原因是。
(4) C国东北部和中部的新兴工业区,逐渐形成了以中小企业集聚的为独特的发展模式,形成了一个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在独立经营密切协作的基础上,实现了规模经济生产。
(5) D国工业区在20世纪50年代后开始衰弱,到60年代开始进行综合整治和规划,其整治的措施有;;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43.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0分)(1) B地与C地纬度相似,但气候类型却不一样,主要原因是。
(2) D处盐度比E处,主要原因是。
(3)F岛东侧为气候,其成因是。
44. 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材料一伊犁河流尚在天山北支婆罗科努山与南支哈尔克山之间,最后经哈萨克斯坦注入巴尔喀什湖,其入湖水量占到总入水量的75% -80%左右。
伊犁河为新疆径流量最丰富河流。
伊犁河谷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北道要冲。
材料二巴尔喀什湖是世界上极少数有咸淡湖水分别占半的湖,以湖泊中部的萨雷姆瑟克半岛以北的乌泽纳拉尔湖峡(宽约3.5公里)为界。
西部平均含盐量仅有1.48%0,东部平均含盐量则达到10.42%o。
材料三下图为伊犁河和巴尔喀什湖位置略图。
(l)结合材料一和二,分析巴尔喀什湖西部没有形成咸水湖的原因。
(4分)(2)根据伊犁河谷地区的优势条件,提出该流域的经济发展的方向。
(6分)2017-2018青阳一中高二4月考地理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1--5 DADAD 6--10 CBBAD 11--15 DBADD 16--20 DDCBC21--25 ACABD 26--30 BCDCA 31--35 ABDAD 36--40 CACAA二.非选择题(共40分)(41.42每空1分,43每空2分)41. (1) 西南南昼短夜长温和湿润(2) C 深居内陆(3)海洋温差较小,降水丰富且均匀(4)东北逆流42. (1) 波罗的海北海地中海(2)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牧草生长夏季地中海沿岸阳光明媚(3)南部接近原料地(4)工业小区(5)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科技,繁荣经济43. (1) B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为热带雨林气候;C位于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为热带草原气候。
(2)低位于河口地带(3)热带雨林气候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暖流影响。
44. (1)巴尔喀什湖东西狭长,中间为狭窄的水域,阻碍了湖泊东部和西部水体的交换(2分);巴尔喀什湖西部有伊犁河水的注入,伊犁河水量较大,稀释作用明显,而湖泊东部无淡水汇入。
(2分)(2)利用优越的边境口岸位置,发展物流业和边境贸易(2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2分);利用优质的农牧业产品,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