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卷
- 格式:docx
- 大小:26.41 KB
- 文档页数:9
第一次月考七年级语文(上册)试卷2(答题时间:120 分钟满分150 分)温馨提醒:请将答案工整地写在答题卡规定区域上,注意不要超出答题区域。
祝你考试成功!一、积累与运用(25 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5 分)(1)一切像刚睡醒的样子,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朱自清《春》)(2)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_____________,还有各种花的香,____________。
(朱自清《春》)(3)树叶却绿得发亮,______________ 。
(朱自清《春》)(4)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 。
(王湾《次北固山下》)(5)《次北固山下》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富有哲理,“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见于言外”,留传千古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6)《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7)《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8)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政府正在引导企业大力提高口罩产能产量,用于解决当前口罩不足。
B.溜洲岛的潮音,紫霄山的怪石,广化寺的钟声,让我听得如痴如醉。
C.为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市图书馆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D 扎实地做好疫情防控措施,是当前中小学复课复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7 分)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
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追述亲身经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挚.①(A.chè,B.zhì)爱与怀念,以及对自己甲(A.年少无知 B.少不更事)的追悔,读后令人伤感不已。
人教版语文初一上册第一单元考试题目及答案选择题1. 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排比的是()- 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D.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2. 下列诗句中,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的是()- 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C.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D.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3. 下列诗句中,描写了自然景物的是()- 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C.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D.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4. 下列诗句中,属于对比的修辞手法的是()- 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D.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5. 下列诗句中,描写了四季变化的是()- 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C.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D.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非选择题1. 将下面这句诗改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改写为:白云间,黄河远上,万仞山孤城一片。
2. 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美丽山河。
第一单元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着.落(zháo)枯涸.(hé)吝啬.(sè)润.湿(rùn)B.酝酿.(niàng)筋.骨(jīn)水藻.(zǎo)应.和(yīng)C.黄晕.(yùn)蓑衣(suō)暖和(nuǎn)贮蓄(zhù)D.渐沥.(xī)捉迷藏.(cáng)静谧.(bì)梦寐.(mèi)2.下列词语中有三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3分)山岛耸峙一截断茎披囊带笠倾盆瓢泼抖擞精神一年之季在于春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B.福州市民如愿以偿地观赏到了日环食奇观。
C.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
D.因为被评为“生态宜居城市”,使玉溪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白,字太白,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
B.《济南的冬天》作者是现代作家老舍,他的原名叫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茶馆》等。
C.刘湛秋的《雨的四季》一文通过对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感情真挚而浓烈。
D.朱自清的《春》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5.默写。
(5分)(1)春天像小姑娘,______________,笑着,走着。
(朱自清《春》)(2)曹操《观沧海》中极写大海吞吐日月、含蕴群星的壮阔气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大景与小景互相映衬,写出了江面的开阔。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必考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音形全正确的一项是()A.憎恶.(wù)惧惮.(dàn)惊骇.(hài)钦.佩不已(qīn)B.荒谬.(miào) 震悚.(sǒng) 哀悼.(dào )荒辟.(pì)C.取谛.(dì) 暑.名(shǔ) 絮.说(xù)烦燥.(zào)D.愧怍.(zuò) 掳.去(lǔ)滞.笨(zhì) 晌午(xiǎng)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鉴赏繁密云宵恍然大悟疲倦不堪B.决别秕谷捶打喜出望外浑为一谈C.荫蔽感概盔甲人声顶沸翻来覆去D.威慑狡猾粗犷油然而生小心翼翼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2017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马龙以目空一切....的气势击败所有对手,夺得冠军。
B.看起来这几个骗子配合得天衣无缝....,但还是被警察识破了他们的骗局。
C.如果我们再不注意保护动物,过不了多久,好多动物就会像恐龙一样销声匿...迹.。
D.这对热恋中的情侣一起发誓:即使海枯石烂....也永不变心。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B.济南交警董相勇捐肝救妻,谱写了夫妻二人在困境中相濡以沫。
C.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D.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
5、下列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排比,比喻)B.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反复,拟人)C.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拟人,比喻)D.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支。
好像躲雨人偶然避雨到人家的屋檐下,你总不好意思走吧?(比喻,反问)6、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生命,需要珍藏。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意有误的一项是()A.迸.溅bèng 绽.开zhàn 挑.逗tiǎo 伫.立zhùB.伶.仃líng 笼.罩lǒng 酒酿.liàng 条幅.fúC.沉淀.diàn 辉煌.huáng 琼.浆qióng 枯.槐kūD.凝.望níng 瀑.布pù盘虬.qiú花穗.suì2、下面各项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云宵感慨人声鼎沸花团锦簇B.严厉驾驶截然不同全神贯注C.脊梁跨进浑为一谈人迹罕至D.缠络暮名不求甚解废寝忘食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上课铃响后,同学们兴奋地坐在教室里,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新来的语文老师。
B.参加舞蹈表演的男女同学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
C.教师节这天,我班男生都争先恐后....地向校广播站投稿,表达对老师的赞美之情。
D.经过努力,张军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一中,心里异常兴奋。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省要全面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范围。
B.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C.我们不能否认做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应该关注自身的精神生活,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
D.广受好评的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不但提高了大众对经典诗词的鉴赏水平,而且唤起了人们对经典诗词的记忆。
5、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气宇轩昂、容貌高雅的喜鹊,常伫立在最高的枝头,喳喳的鸣叫略带金属质感,又不失婉转,闻之让人心悦。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喜鹊的气度不凡,表现了作者对喜鹊的喜爱、欣赏之情。
)B.淄博山水如画。
江苏宿迁市泗阳经济开发区学校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检测试题座位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一部分(22分)一、积累与运用1.请把下面这句话用正楷字抄写在方格中。
(2分)匹夫不可不慎取友2.阅读下文,完成(1)-(4)题。
(8分)初中生活的每一天,都会在微露的晨曦中悄然而至,在静mì的晚霞里飘然归去。
沐浴着晨曦,我们遨游书海,闻着文字间流淌着的水墨香,吟唱wǎn转的曲子,时而pái徊在崭新美丽的春天,时而流连于生命勃发的田野,时而抚摸温馨醉人的亲情,▲。
酝酿青春最芳香的情感,不断追寻灵魂深处的梦想。
经过时光的洗礼,使我们在课本里茁壮成长。
.(1)写出加点字正确的拼音。
(2分)沐浴(.▲....)...酝酿(..▲....).(2)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2分).静mì(...▲..).wǎn(.....▲...)转..(3).根据文中画“”线句子的语境,在横线处仿写一个句子。
(2分)▲.(4)画线句子有语病,把修改好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2分)▲.3.默写古诗词。
(8分)①树木丛生,▲。
(▲《观沧海》)②▲,江春入旧年。
(王湾《▲》)③▲,吾师也。
(《荀子.修身》)④差之毫厘,▲。
(《礼记.经解》)⑤一年好景君须记,▲。
(苏轼《赠刘景文》)⑥《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是▲。
4.综合性学习:(共4分)为了了解交友之道,学会如何交友,同学们分组收集了许多有关交友的名言、故事及经典名言。
(1)下面一组材料是某组同学在活动中搜集的关于交友方面的名人名言,请你用一句说出从中你明白的交友道理。
(2分)②近①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朱者赤,近墨者黑。
______孟子③门内有君子,门外有君子至。
______冯梦龙▲.(2)下面是对班上50名同学进行的调查统计,请你分析,并写出结论。
初一上册人教版语文第一单元考试题目与
解答
一、选择题
1.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你怎么回事? B:你怎么回事? C. 你怎么回事? D:你怎么回事?
解答:B.
2. 下列标点符号中,用于表示停顿、分隔的是()
A. ,
B. !
C. ?
D. ;
解答:D.
3. “少年强,则国强。
”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
A. 国家强大需要依靠年轻人
B. 年轻人的成长会使国家变得强大
C. 年轻人的力量是国家强大的基石
D. 年轻人应该努力使国家变得强大
解答:C.
二、填空题
1. “______,才能使人们对你刮目相看。
”(用一个成语填空)
解答:自强不息。
2.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中的“耕耘”是指()
解答:努力工作。
3.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告诉我们要()
解答:努力研究。
三、简答题
1. 请简述“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这句话的含义。
解答:这句话意味着青少年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和基石。
他们承载着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应该努力研究,锻炼自己的能力,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
2. 用简短的语言阐述“自强不息”的意义。
解答:自强不息意味着要不断努力,不放弃,坚持追求自己的目标。
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克服困难,才能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梦想。
以上是初一上册人教版语文第一单元考试题目与解答的内容。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温馨提示: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答案请写在答题卡上)一、积累运用(共27分)1、古诗文默写:(10分)(3)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5),江春入旧年。
(6)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7)《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词句:,。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1)风qīng qiāo qiāo________的,草软绵绵的。
(2)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hū péng yǐn bàn________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wǎn zhuǎn________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3)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huáng yùn________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3. 对下列病句的修改,错误的是( ) (3分)A.小明变化了早晨睡懒觉的习惯.(把“变化”改为“改变”)B.当我走到农贸市场时,看到一片热热闹闹的景象.(删掉“当”和“时”)C.展览室的桌子上厚厚的放着一叠植物标本.(把“厚厚的”调到“放着”后) D.我一进教室,看到的第一眼是一幅很大的地图.(把“一幅”和“很大的”颠倒过来) 4. 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依次找出来填入表中并改正。
(4分)繁花嫩叶暖和安适淅淅呖呖披蓑带笠顷盆瓢泼高邈深远呼朋引伴秋风箫瑟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
(6分)例句: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生命是生命是二、阅读与理解(43分)(一)阅读《春》中的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20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2023年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注意事项:1.注意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0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3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3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8分)(1)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2),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3)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
(《峨眉山月歌》李白)(4)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
(《次北固山下》王湾)(5)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6)《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名著选段,按要求(1)—(3)小题。
(8分)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
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gǔ惑。
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
他们也许要洪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1)将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菱.角(_______)②gǔ(_______)惑(2)文中有一个有错别字的词语,请你找出来并改正。
____改为____(3)本段文字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______》小引。
这本书最初在《莽原》杂记发表时,最初用的题目为《_____》。
在作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_____;我们记住了那位博学方正的私塾老师______。
3.综合性学习(7分)宣城市第六中学开展了“创制文化墙”的综合实践活动,七年级(7)班负责其中“感受节气美”的板块,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来参与解决。
(1)(活动我邀请)七(7)班拟定于本周五下午第三节课在奋飞楼西侧举行本次活动,想要邀请汪老师做相关创意指导,假如你是班长,请你代表全班给汪老师发个短信,邀请她来参加此次活动。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 分)一、基础知识综合。
(40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美景贮蓄着无穷的力量,能给人无尽的美的享受。
美景可以是朗润的春山、绿茵茵的小草;可以是温晴的济南的冬天,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暖和安适地睡着,让人看着便觉得有了着落;可以是热烈而又粗guǎng的夏雨,可以是使人静mì、使人怀想的秋雨。
文人墨客对美景的选择取决于内心,欣赏美景而心生感慨,于是写下至美篇章,经久传唱。
(1)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①贮蓄( ) ②着落( )(2)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③(粗guǎng)( ) ④(静mì)( )2.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拟修辞的是()(3分)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B.花儿羞答答地垂下头来。
C.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小明竖起耳朵听。
D.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3.小语同学对敬辞与谦辞特别感兴趣,学了《陈太丘与友期行》后,他模仿文中友人的口吻对陈太丘说了以下这段话。
话中画线的敬辞与谦辞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愚兄此次到寒舍拜访贤弟,感触颇多。
令郎元方虽年纪尚小,却甚有见识。
愚兄言语不周之处,还请见谅。
A.愚兄 B.寒舍 C.贤弟 D.令郎 E.见谅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3分)成熟的麦穗在阳光下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忙碌的蜜蜂在田野里采集花粉,那是在教我们;柔弱的水珠在四季轮回中滴穿穿石,那是在教我们。
A.谦虚勤劳坚韧B.谦让勤劳坚强C. 谦让勤俭坚韧D.谦虚勤劳坚强5.下列选项中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朱自清,字秋实,号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试卷七年级语文说明:1.全卷共三大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必须将学校、姓名、班别、学号按要求写在密封线左边空格内。
3.答题请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答在试卷上,但不能用铅笔或红笔。
4、本试卷设附加题,考生可答可不答;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能超过100分。
一、基础(20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8分)(1)老骥伏枥,□□□□。
烈士暮年,□□□□。
(曹操《龟虽寿》)(2)□□□□□,禅房花木深。
□□□□□,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绿树村边合,□□□□□。
(孟浩然《过故人庄》)(4)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则是无信;□□□□,□□□□。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1)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dǎo gào( )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从我身上来。
(2)突然间,我huǎng rán dàwù( ),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3)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juébié( )。
(4)我们俩xíng yǐng bùlí( ),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为一”。
的一项是()(3分)3.对下面病句的修改不正确...A.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语序不当,“讨论”和“听取”调换)B.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
(缺主语,删掉“使”字)C.建国64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革。
(主谓搭配不当,“改革”换为“提高”)D.昨天下午,我等了他整整一小时左右。
(前后矛盾,将“整整”改为“足足”)4.从下面备选词语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并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自然风景的话。
(80字以内)(3分)备选词语:粼粼烂漫摇摆珍宝花团锦簇美不胜收5.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冬去春来,乍暖还寒,人们在起床时发现窗外的世界陷入了茫茫雾海,这样的天气,广东人称为“回南天”。
回南天是一种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容易产生水珠。
“回南天”出现时,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墙壁甚至地面都会“冒水”,到处湿漉漉的,空气似乎都能拧出水来。
浓雾是“回南天”最具特色的表象。
据统计,回南天现象严重时可使能见度降至50米。
(1)“回南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2分)(2)“回南天”的主要特征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40分)(一)(10分)咏雪刘义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即.公大兄无奕女∕若即.若离B.未若柳絮因.风起∕前因.后果C.俄而雪骤.∕暴风骤.雨D.公大笑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未若柳絮因风起。
8. 选文暗示作者赞赏兄女的才气的句子是:“□□□□□□□,□□□□□□□□。
”(2分)的一项()(3分)9. 选出对文章分析不正确...A.本文只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客观地写出,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的意图是明显的,谁的语言好,谁的不好,可一望而知。
B.第一句15个字,涵盖内容相当多。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说到了。
C.文章语言简练、辞意隽永。
D.从“寒雪”“內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紧张、严肃且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气氛。
(二)(10分)阅读《散步》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10分)《散步》节选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他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她的眼顺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0、“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这句话的意思是( )(2分)A 、母亲老了,她信赖长大了的我,就像小时候我信赖她一样。
B 、母亲老了,没有自己的主见,就像小时候我没有自己的主见一样。
C 、生活的担子已经从母亲肩上转到了我的肩上,母亲信赖我,就像小时候我信赖她一样。
D 、母亲老了,只能听从我的安排,就像小时候我只能听从母亲的安排一样。
11、倒数第三段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语言、行动、心理、细节)描写方法。
(2分)12、文中画线句子反映了人物_______________的品质,体现了____________的家庭关系。
(3分)13、如何理解文中最后一句话中加点的内容?(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 (15分)母亲的痛张春熙①记忆告诉我,母亲常说痛。
从我幼年时就开始说。
②或许是因为母亲没有文化,或许是因为母亲想强调一件事情亲常说痛。
③母亲说痛的时候很多。
一日,母亲给了我一只碗,几分钱,要我去镇子的小店买芝麻酱。
我去了。
在返回来的路上,手捧着的碗里散发着扑鼻的酱香,我犹豫再三,到底是禁不住酱香的诱惑,用二拇指抹些许麻酱放进嘴里。
那时候家里穷,没有零食吃,我自以为偷食一点麻酱算不上什么过错,尽管如此,我仍有些忐忑不安,于是自作聪明,将碗旋转了几圈儿,把摸麻酱的手指印迹遮盖住了……岂料,母亲还是觉察到了,只讲了一句话:“你的手指会痛的。
”过了数日,在我的追问下,母亲替我揭了谜底:“我让你买那么一点儿芝麻酱,怎么可能旋转到碗边儿上去呢?”我羞红了脸……④我家邻居的院子里有一棵枣树。
枣儿熟了的季节,枣树上就像挂满了小红灯笼,十分好看也十分诱人。
然而,严格的家规管束着我,不曾摘一粒枣儿。
一日风雨过后,十几粒枣儿滚落到地上,多是些小个儿的、发蔫的。
我肚里的馋虫怂恿着我走过去拾了起来,回家交给母亲。
母亲看了我一眼,将枣儿洗了放进碗里。
不等我笑出来,母亲早已领着我向邻居的小院走去,边走边垂下眼帘,说:“吃了这枣儿,你的肚子会痛……”⑤母亲说“痛”的时候总是垂下眼帘,让我无法看清楚她的眼神——是冷峻,是生气,还是别的什么?但是,当我读小学的时候,终于透过一件事,自以为“读”懂了母亲的痛。
当时的小学课程里,有一门被称作写字课。
开始时是描“红模子”,让学生用毛笔在印好的红字上一笔一笔地描,从中体验写字要领。
老师在审阅时认为哪个字描得好,就在这个字上画个圈儿,以示褒奖。
我的“红模子”欠功力,老师给画的圈儿很少。
我每次将“红模子”交给母亲时,心里惴惴的,总有几分愧疚,几分担心。
母亲虽然不识字,但是圈儿多、圈儿少她心里还是有数的。
每当这时,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与责怪,便浮现在母亲的嘴角上,但是母亲总会迅速地咬咬嘴唇,似乎是将忧虑咬碎,将责怪咽进肚里。
母亲只是摸着我的头,说:“妈把油灯再挑亮点儿,儿子再练练。
”说完就去干活了。
其实,我真想让母亲数落我一顿,甚至打我几巴掌,因为我看见母亲微弯的后背,心里实在难过。
难过极了,自责重了,就萌生了一个愚蠢的想法——一天下课以后,我趁老师不在,偷偷用老师的红笔在我的“红模子”子上加画了几个圈儿……我吹着口哨往家走,当我高兴而又不安地将这张“红模子”捧给母亲的时候,母亲先是端详了一阵儿,少顷,混浊的眼里储满了泪水……晚饭以后,母亲对我说:“老师画的圈儿很随意,不可能也没必要一个个圈儿都封口。
可是,你画的圈儿很笨拙,而且,每个圈儿都封口……”母亲的话讲得很平静,没有重责,没有讥讽,我却觉得无地自容。
慌乱之中,我看到了母亲的眼神——严厉与信任、鞭策与希冀……⑥如同大浪淘沙,如同风吹烟去,多少儿时的事已经跟随岁月逝去了,唯有母亲的痛却让我刻骨铭心!及至她老人家早已辞世,我也年逾花甲,却仍然记忆犹新,如影相随,督导我未做“手痛”“心痛”的事。
而且也与后生晚辈讲起了“痛”——一日,我和老伴携儿孙去母亲的墓地探望,讲起了母亲与痛的故事。
孩子们似乎并不很在意,我也没有强加于孩子们只言片语。
但是,我分明看到母亲墓前的小树微微颔首俯身,我思忖,那是母亲在表达肯定和赞许之意,同时也含着深深的慰藉……14.请概括母亲说“痛”的两件事。
(4分)第一件:第二件:15.联系上下文,赏析下面句子。
(4分)“我分明看到母亲墓前的小树微微颔首俯身,我思忖,那是母亲在表达肯定和赞许之意,同时也含着深深的慰藉……”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分析其作用。
16.“我”真的读懂了母亲的“痛”了吗?“痛”在文中是什么意思?(4分)17.“我”在墓地时对儿孙们讲母亲与“痛”的往事,是单纯地追忆母亲吗?这的一项是()(3分)句话的理解不正确...A.不是单纯地追忆母亲,有对往事深深的内疚。
B.不是单纯地追忆母亲,有对儿孙们殷切的希望。
C.不是单纯地追忆母亲,因为有母亲在“我”心中的督导,“我”再也没有做“手痛”“心痛”的事,向母亲交一份令她欣慰的答卷。
D.不是单纯地追忆母亲,因为作者的母亲已去世很久了。
(四) 名著阅读(5分)我国现代作家冰心受泰戈尔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诗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