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组培快繁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2
草莓无菌组培快繁技术草莓(FagariaananassaDuch)属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目前世界上栽培面积和产量在浆果类水果生产中仅次于葡萄,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果品,除可以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果酱、果酒和饮料等制品。
目前在育苗繁殖中,传统的匍匐茎无性繁殖方法因其病毒感染严重、品种退化、繁殖系数低、速度慢,已不能满足目前规模化生产的实际需求。
因此采用组织培养不但可以试验快繁,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求,还对一些繁殖系数较低、杂合的材料有性繁殖易分离、或从杂合的遗传群体中赛选能保持优良遗传性的植株,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通过草莓茎尖组织培养,对草莓进行试管苗快速繁殖试验。
一、母株选择建立无菌体系中,筛选母株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大量试管苗的质量问题。
母株应选择健康且已达到生育期的植株。
改善供试母环境条件也是外植体成活的一个因素,快繁用的母株必须保持在适于新梢继续萌发的条件下生长,这样才有利于外植体生长。
为此,必须有一个带补充光照装置的温室,以满足草莓生长需要,并调节光质和温度,从而影响植株代谢,进而影响植物及激素产生。
二、外植体处理草莓的组织培养以茎尖作为外植体效果比较好。
可从用分株、组织培养法所繁殖的植株上取材。
在接种前选择健壮无病的茎尖,采用70%无水乙醇消毒10秒,用无菌水冲洗1次,再用0.1%升汞消毒8分钟,用无菌水反复冲洗5次。
这种消毒方法污染率低,成活率高,恢复生长快。
三、培养条件切割已经灭菌的茎尖,使之长3mm,然后保持极性集中到芽诱导培养基上,经3-4周的培养后,外植体上分化出较多的嫩茎,这时可以将其切下进行继代培养。
当嫩茎长出3-4枚较大的叶片后,即可以将其切下进行生根诱导。
经过2-3周培养,就能形成带根系的再生植株,培养温度22-28℃每天光照8-12小时,光照强度2000-6000lux。
四、褐化问题在草莓组织培养中,从外植体接种到成苗,褐化现象经常发生,其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有:1.消毒:接种环境温度过高引起褐化死亡,这常在封闭式的环境内操作时发生,如在接种箱、无菌室内,应降低操作室环境温度,或缩短在高温环境中的操作时间。
草莓高效栽培技术草莓是世界广泛栽培的水果之一,经济价值十分显著。
然而传统草莓种植技术效率低下,出产率不高。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人员不断探索新的草莓栽培技术,使得草莓种植业生产效率大大提升。
本文将为您介绍草莓高效栽培技术。
一、草莓适宜的种植环境1.气候和光照:草莓适宜生长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适宜生长温度为12-25℃。
草莓对光照要求较高,不宜在阴暗环境下生长。
2.土壤要求:草莓喜欢生长在酸性土壤中,土壤pH值在5.5左右为宜。
另外,草莓喜欢松软、肥沃、透气性好的土壤。
3.水分要求:草莓需求充足的水分,但对积水和涝水耐受性较差,因此应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形来种植。
二、草莓高效栽培技术1. 草莓组培技术:组培技术是一种快速繁殖植物的方法,也是生产优质无病种苗的技术手段。
该技术将无病、高产、高品质的草莓母株,通过无菌培养技术进行繁殖,培养成无菌芽,进而进行离体繁殖。
草莓组培苗具有生长快、繁殖量大、品质优、抗逆性强等特点,是目前种植业上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一种新技术。
2. 植株密度调控技术:草莓种植密度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草莓的生长性状和生长强度。
在分蘖期间和出芽期间,应及时对草莓进行营养调控和灌水,控制植株数量和健康状态,以增加生产收益。
3. 株行距调节技术:草莓的株行距越小,可以增加单位面积上的草莓数量,进而提高草莓产量。
较为适宜的株行距为10-15厘米,可大幅度提高草莓产量。
4. 优质、高效的营养水肥管理:草莓喜欢在富含有机质、微生物、细菌、真菌等有机基质下生长,因此营养水肥管理对草莓的生长发育尤为重要。
应控制草莓钾、氮、钙等营养元素平衡供应,采用有机肥、水溶性肥等配合使用的方法缓释营养,以避免过度使用肥料对草莓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5. 病虫害防治:草莓的病虫害相对较多,同时受到的影响也较大。
应选用高质量无病种苗,健康互补的方式进行种植,加强草莓生长环境的卫生管理。
在草莓生长期间,对病虫害进行定期的防治和监控,及时发现并防止病害的发展,以确保草莓高品质的产量。
落叶果树 2023,55(5):25-29·试验研究· DOI: 10.13855/j.cnki.lygs.2023.05.0064个品种草莓茎尖组培快繁体系的构建王晓芳1,宗晓娟1,常元胜2,姜莉莉1,田中一久1,武冲1(1.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泰安271000;2.徂汶景区化马湾乡政府,山东泰安271042) 摘 要:以近年来生产上应用较广的草莓优良品种红颜、章姬、香野和粉玉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不同品种脱毒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以各品种的茎尖为外植体,研究了4个品种草莓茎尖的不定芽诱导、增殖及生根情况、移栽成活情况等。
研究表明章姬和香野最适宜的茎尖不定芽诱导和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0.5mg/L6-BA+0.1mg/LIBA;红颜和粉玉最适宜的茎尖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0.3mg/L6-BA+0.1mg/LIBA,不定芽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0.2mg/L6-BA+0.1mg/LIBA。
4个品种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培养基。
用蛭石进行移栽,成活率均超过95%。
关键词:草莓;红颜;章姬;香野;粉玉;茎尖分化;增殖;脱毒苗 中图分类号: S66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910(2023)05-0025-05收稿日期:2023-07-31基金项目: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CXGC2023A12,CXGC2023G08);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科研创新基金(GSS2022QN01)。
通讯作者:武冲(1983-),男,山东泰安人,副研究员,从事草莓育种及栽培研究。
E-mail:wuchongge@163.com作者简介:王晓芳(1981-),女,山东威海人,助理研究员,从事草莓栽培技术研究及推广工作。
E-mail:290939471@qq.comConstructionofrapidpropagationsystemforstemtiptissuecultureoffourstrawberryvarietiesWANGXiaofang1,ZONGXiaojuan1,CHANGYuansheng2,JIANGLili1,TANAKAKazuhisa1,WUChong1(1.ShandongInstituteofPolomogy,Tai’an,Shandong271000,China;2.HuamawanTownshipGovernmentofCuwenScenicArea,Tai’an,Shandong271042,China) Abstract:Asystematicstudywasconductedonthevirus-freetissuecultureandrapidpropa gationtechniquesofdifferentstrawberryvarieties,includingBenihoppe,Akihime,Xiangye,andFenyu,whichhavebeenwidelyusedinproductioninrecentyears.Usingthestemtipsoffourvarie tiesasexplants,theinduction,proliferationandrootingofadventitiousbuds,aswellasthesurvivalrateoftransplantingwerestudied.Themostsuitablemediumforinducingandsubculturingadventi tiousbudsfromstemtipsforAkihimeandXiangyewasMS+0.5mg/L6-BA+0.1mg/LIBA;ThemostsuitablemediumforinducingadventitiousbudsfromstemtipsofBenihoppeandFenyuwasMS+0.3mg/L6-BA+0.1mg/LIBA,andthemediumforsubcultureandproliferationofadven titiousbudswasMS+0.2mg/L6-BA+0.1mg/LIBA.Theoptimalrootingmediumforthefourvarietieswas1/2MSmedium.Survivalratesoftransplantingwithvermiculiteweremorethan95%. Keywords:strawberry;Benihoppe;Akihime;Xiangye;Fenyu;stemtipdifferentiation;pro liferation;virus-freevaccine 草莓种苗质量是影响草莓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1]。
2023年第19期现代园艺‘紫金四季’草莓组培快繁技术研究黄雅茹1,2,郭雨亭2,3,牛歆雨3,赵密珍2,王静2*(1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江苏南京210095,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江苏省高效园艺作物遗传改良重点试验室,江苏南京2100144,3西藏农牧学院植物科学学院,西藏林芝860000)摘要:以‘紫金四季’草莓为试材,其匍匐茎茎尖为外植体,进行诱导培养、伸长培养、增殖培养、培养条件的筛选研究。
结果表明,组培快繁技术中,先采用暗培养14d 后转入光培养,萌芽率更高,诱导培养基以6-BA 3.4mg/L+IBA 0.3mg/L 为最佳,萌芽率为52.77%;伸长培养基以6-BA 1.7mg/L+IBA 0.15mg/L 为最佳,生长速度中等,生长状态最佳;增殖培养基以6-BA 0.75mg/L 为最佳,综合来说,诱导生芽后经伸长培养再增殖培养效果最优。
关键词:紫金四季草莓;茎尖组培;快繁技术试验。
1.2外植体处理将采集的匍匐茎在碱性洗涤剂中浸泡20~40min 、自来水冲洗5~6次后,用流水继续冲洗30~60min ,再用蒸馏水冲洗2~3次,冲洗干净后转至超净工作台。
在超净工作台上,将匍匐茎用75%乙醇浸泡15s 、无菌水冲洗4~6次,再用0.8%次氯酸钠溶液消毒浸泡15min ,无菌水冲洗4~6次,无菌滤纸吸干;置于无菌培养皿中,在显微镜下用无菌刀片取匍匐茎茎尖生长点0.2~0.8mm 。
1.3试验方法1.3.1培养条件。
培养室内温度为24±2℃。
暗培养,无光照;光培养,培养瓶上部的光照强度为100~200μmol/m 2·s ,每日光照12~16h 。
1.3.2诱导培养。
‘紫金四季’外植体以诱导培养基(MS 固体培养基、6-BA 、IBA 、蔗糖3%、琼脂6~7g/L )为基础,以6-BA (3.4mg/L 、1.7mg/L 、0.5mg/L )、IBA (0mg/L 、0.3mg/L )不同浓度相互组合,对照组为6-BA 0.5mg/L ,光培养下生长;在确定最优诱导培养基后,再确定培养条件,处理1为经14d 暗培养后再转入光培养;处理2为直接光培养;28d 继代1次,第40d 统计生芽数。
草莓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作者:杨立群王平梁安兰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12期摘要把草莓的茎尖经过灭菌和剥取茎尖后接种到含有生长素(IBA)和细胞分裂素(6-BA)的MS培养基上,在合适的温度(23~28 ℃)与光照条件(2 000 lx)下每天培养13~15 h,经过反复接种可以快速扩繁,再经过生根和炼苗就可移栽成原种苗或无病毒苗。
关键词草莓;匍匐茎尖;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中图分类号 S668.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2-0108-01草莓是人类大量栽培的主要浆果植物之一,分布很广,其总产量在浆果类果树中仅次于葡萄,居世界第2位。
草莓果实柔软多汁,含丰富的糖、酸、维生素、矿物质,其中VC的含量之多超过桃、李、苹果、梨等。
草莓适于鲜食,也是加工果酱、果酒、果露的重要原料,草莓适应性强,南北方都可种植,栽培管理容易,生长周期短,结果快,成熟早,在调节果品市场供应上有重要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草莓质和量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为此,草莓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同时在栽培技术上也向着一年一茬苗的方式发展,以确保生产出高品质的草莓果实,也因此亟需提供大量的优质草莓种苗。
通过组织培养可以在短期内快速大量繁殖草莓种苗,研究人员在生产中已经做了大量的有关工作,证明组培快繁是切实可行的。
1 组培材料1.1 供试草莓材料选择生长健壮的草莓匍匐茎尖、单株心茎(各品种都可以)。
1.2 培养基茎尖诱导培养基为MS+6-BA 2.0 mg/L+IBA 0.1 mg/L;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IBA 0.1 mg/L;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1 mg/L。
上述培养基均添加3%蔗糖和0.7%琼脂,pH值5.8~6.3,培养温度为23~28 ℃,光照时间为13~15 h/d,光照强度为2 000 lx左右。
在每次接种时,打开超静态的同时,也要打开紫外线灯灭菌20~30 min,可以减少操作造成的污染。
草莓组培快繁技术
作者:庞传明李忠
来源:《山西果树》2015年第02期
摘要:简要介绍了草莓组培快繁技术流程及每个环节的技术要点,采用该技术草莓试管移栽成活率可达90%以上。
关键词:草莓;组织培养;移栽
文章编号:1005345X(2015)02005402中图分类号:S668.4文献标识码:B
草莓是结果快、成熟早、植株小、周期短、管理方便、病虫较少、加工容易、便于调控的一种果树。
在世界浆果类水果生产中,其栽培面积和产量仅次于葡萄。
草莓繁殖主要通过匍匐茎分株。
在长期无性繁殖中,易导致种苗退化,影响产量和品质。
应用离体培养技术可有效解决这一难题,现将草莓组培快繁技术简介如下。
1外植体的植入
春季当草莓匍匐茎长到10 cm以上时,于晴天早上10时以前,采取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茎尖(2~3 cm),迅速拿到实验室在流水下处理2~3 h,再用洁尔灭浸泡1 h,后用流水冲洗干净。
然后在超净台内用75%的酒精浸泡15~20 s,用无菌水洗3~5遍,再用0.1%的升汞浸泡8 min(升汞液中加1~2滴吐温),浸泡过程中要不断搅拌,最后再用无菌水清洗3~5遍后放在无菌滤纸上吸干水分。
在显微镜下剥取约0.2~0.5 mm的茎尖,接种到诱导培养基内(培养基配方为改良MS+6-BA 0.5 mg/L),放入培养室培养。
培养室光照14~16 h/d,光照强度1 800~2 000 lx,温度20~26 ℃(光照时段26 ℃左右,暗培时段20 ℃左右)。
2继代扩繁及生根培养
当外植体培养50~60 d后,茎尖长到1.5~2.0 cm时,开始转接于继代培养基(MS+BA 0.2 mg/L+NAA 0.05 mg/L)上培养,培养条件同前,继代培养周期为30~35 d。
连续扩繁几个周期,瓶苗增殖到一定数量后,开始进行生根培养。
生根选用苗高2 cm以上、具
庞传明等:草莓组培快繁技术
3~4片大叶的健壮株,接种到(1/2MS+NAA 0.2 mg/L)的生根培养基中,20 d后,根系长到1~2 cm时开始炼苗移栽。
3大棚炼苗移栽
大棚炼苗的最佳时间在4-10月份,此时棚内温度较高,地温也相对较高,光照时间长,最适合草莓组培苗的生长发育,易于成活。
3.1炼苗
将装有生根苗的培养瓶放入大棚内,进行闭瓶炼苗,约10~15 d。
此段时间每3 d增加一次光照强度,从5 000 lx一直增到10 000 lx,温度30 ℃左右,当瓶苗明显长高且有新叶长出,根系长到3~4 cm时开始开瓶炼苗2~3 d。
开瓶前大棚要消毒一次,以防大量污染。
开瓶后每瓶内迅速加少量水,以增加瓶苗的湿度和水分,同时还有一定的防菌作用。
3.2移栽
移栽前应先配制营养土和准备苗床。
将准备好的泥炭、沙、珍珠岩,按5︰1︰1的比例配好,用500倍液的多菌灵灭菌,然后用塑料布闷盖,灭菌2~3 d。
栽苗前把营养土铺好,厚度约10 cm左右,最后再用500倍液多菌灵把苗床浇透或直接将营养土装入72孔穴盘待用。
完成炼苗后把小苗从瓶内用镊子取出放入清水中清洗干净根系上附着的培养基,去掉小苗茎部发黄、发脆的老叶,然后将苗子放入1 000倍的多菌灵液中浸泡3~5 min。
尔后把小苗按30 cm×60 cm株行距栽入提前铺好的炼苗床上,最后浇透水,扣上小拱棚,并在小拱棚上搭上遮阳网。
若栽到72孔的穴盘中,也要放入小拱棚,开始驯化。
注意在取苗、洗苗、栽苗过程中必须轻取轻放,以防幼嫩根系和茎段折断影响成活率。
3.4移苗管理
移栽第1周不放风,在晴天上午10时左右到下午4时盖好遮阳网,保证光照强度不高于5 000 lx,湿度达到100%,温度25 ℃左右,以使其安全度过缓苗期。
第2周后开始慢慢增加光照强度,晚上开始通底风。
第3周时白天逐步开棚降低湿度,让其逐步适应外界环境,开始有新叶长出。
第4周时叶片开始长大变厚,浇水肥1次,打1次杀菌剂。
1个月后苗子可达到三叶一心,基本可以适应外界环境。
此法移栽成活率在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