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羊繁殖障碍的因素及处理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提高母羊繁殖力的具体措施1. 选取优质母羊:选取健康、繁殖力强、母性好的母羊作为繁殖群体的基础。
根据品种特性和繁殖目标,选择具有良好遗传背景和繁殖潜力的优质母羊,以提高下一代的遗传品质和繁殖力。
2. 合理配种:根据母羊的体况、年龄和繁殖历史,合理选择配种的时间和方法。
对于体况较差或年龄较大的母羊,可以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进行配种,以提高成功率和繁殖效果。
3. 营养合理:给予母羊充足、均衡的饲料和营养物质,以提高母羊的营养状况和体能。
在配种前后,特别是怀孕期间,给予母羊额外的营养补充,以满足其对营养的增加需求,促进胚胎的良好发育和健康生长。
4. 疾病预防和控制:及时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预防和控制母羊常见的传染病和寄生虫感染。
定期检查母羊的健康状况,及时诊断和治疗患病母羊,以保证其生产和繁殖的健康。
5. 管理细致:建立科学的养殖管理制度,规范母羊的管理和繁殖操作。
对配种、妊娠、分娩、断奶等重要环节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母羊顺利完成繁殖过程。
6. 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为母羊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和舒适的生活条件。
保持饲料、饮水和空气的清洁和充足,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减少环境应激对母羊繁殖的影响。
7. 合理判断产羔时间:根据母羊的繁殖历史、体况和孕期的情况,合理判断产羔时间,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和管理。
及时处理难产和其他分娩问题,保证母羊和幼羔的生命安全。
8. 加强饲养管理技术培训:提高养殖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加强饲养管理技术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养殖员对母羊繁殖特点和繁殖管理的认识和掌握,以提高母羊的繁殖效益。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母羊的繁殖力,提高单位面积的出栏量和经济效益。
也能够促进健康良性的羊群繁殖发展,提高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2021年第10期(总第239期)临床金鉴口色淡白,体温38.5℃,呼吸20次/min,触诊瘤胃软而空虚。
诊为脾胃气虚型瘤胃弛缓。
按方药一和方药四治疗,服药3 d,痊愈。
5.2 案例二2019年6月2日,泾川县唐家村赵某一头6岁枣红色公牛来诊。
主诉:因过食冰冻草料,该牛已病4 d。
检查:患牛体温38℃,食欲、反刍减退,饮欲废绝,粪稀软,触压瘤胃空虚,瘤胃蠕动减弱、次数减少、轻微膨气,耳、嘴、四肢凉,口色青白。
诊为寒湿困脾型前胃弛缓。
取方药二,服药3剂,基本痊愈。
5.3 案例三2020年8月25日,泾川县荔堡镇高马村马某一头4.5岁、约350 kg黄色母牛来诊。
主诉:该牛于4d前吃草减少,近2 d食欲废绝,反刍停止,有时喝一两口水,粪软,尿少。
检查:患牛体温38.3℃,心跳60次/min,呼吸30次/min,被毛粗乱,口色淡白,耳、鼻凉,瘤胃蠕动音少而弱、仅1次/min,触诊腹壁有紧张感,瘤胃内容物较多而软。
诊为虚寒型前胃弛缓。
先用方药四,3剂,再服方药六,3剂,后患牛出现食欲,下半夜吃草饮水,粪变稠,尿量增多,精神好转,口色稍红润,瘤胃蠕动基本正常。
5.4 案例四2020年10月27日,泾川县高坪镇家一头2.5岁300 kg红安格斯母牛来诊。
主诉:该牛反刍减少,饮、食欲欠佳,他医曾用陈皮酊200 ml;、反刍健胃散300 g治疗未见好转,饮、食欲更差;检查发现:体温38.5℃,心跳60次/min,呼吸23次/min,口色淡白,鼻镜湿凉,瘤胃蠕动次数减少、有轻度胀气、内容物较软,粪稀。
诊为气滞型前胃弛缓。
方药一连服3剂,配合消气灵60 ml灌服,输液2次促反刍液800 ml。
患牛病情好转,吃草增多,粪仍稍稀,鼻镜湿润,瘤胃蠕动音长而有力,反刍持续15 min,后追访,该牛恢复正常。
6结语平凉红牛脾胃虚弱是最常见的一种消化机能障碍病,要从饲养管理上预防改善,有条件者给牛投喂青贮饲料和青干草,同时补饲精料,加强运动,冬春季节注意圈舍保暖。
提高母羊繁殖力的具体措施
1. 精选优质种母羊:选择质量优良、健康强壮、繁殖能力强的母羊作为种羊,确保后代遗传优质基因。
2. 改善饲养管理: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和饲养方式,确保母羊的营养充足、饲喂合理,注重饲料的品质和种类。
3. 合理进行配种:选择合适的公羊与母羊进行配种,根据母羊的生理状态、年龄及羊群的需求,合理安排配种时间和配种次数。
4. 适时进行驱虫:定期检查母羊的身体状况,及时进行驱虫,减少寄生虫对母羊健康和繁殖能力的影响。
6. 做好分娩后的护理工作:分娩后,及时为母羊提供温暖、干燥和舒适的环境,提供适宜的饲料,加强对新生羔羊的护理,提高成活率。
8. 合理安排育种休息期:为了避免过度疲劳和休养不足,合理安排母羊的育种休息期,提高母羊的繁殖效率。
9. 加强养殖技术培训:提高饲养人员的养殖技术水平,学习先进的养殖管理经验和技术,加强对母羊繁殖的科学理解和操作能力。
10. 优化群体管理: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对母羊进行个体化管理,及时记录母羊的生产状况和繁殖能力参数,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通过采取上述具体措施,可以提高母羊的繁殖力,提高繁殖效益和经济效益。
母羊不孕症的原因及对策一、原因1.生殖器官发育异常遗传及其他原因造成母羊生殖器官畸形。
2.衰老体弱随着母羊的衰老,子宫、卵巢和其他生殖器官也发生萎缩,性机能随之减退或停止。
3.子宫疾病由于分娩、助产、子宫脱、阴道脱、胎衣不下、腹膜炎、胎儿死于腹中等导致细菌感染而引起子宫黏膜的炎症,从而造成不孕。
4.卵巢疾病卵巢疾病的临床表现为卵巢机能减退、不全及萎缩。
特征是发情周期延长或者长期不发情,发情的外表象征不明显,或者出现发情征状,但不排卵。
卵巢萎缩则不发情。
5.营养不良饲料单一,数量不足,品质低劣,饲料中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含量少,造成母羊机体瘦弱,从而造成不孕。
6.管理不当母羊长期在潮湿、寒冷的圈舍内,缺乏经常性运动;外界气温突然改变,光照不足;突然改变母羊生活条件等,对母羊生殖机能产生影响。
7.膘情过肥,运动不足母羊脂肪大量蓄积,引起卵巢发生脂肪性浸润,致使卵巢机能减退,导致不孕。
8.配种年龄过早母羊的配种年龄宜在12月龄~18月龄,或者体重达到成年母羊体重的70%~80%。
有些养殖户往往要求提前配种,结果因为母羊未达到体成熟,其卵巢发育不全,卵子数量少、质量差,所以受孕率低。
9.配种不适时研究表明,卵子排出后,其受精能力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生产中,往往母羊一发情,养殖户就要求立即配种,而此时卵子并未排出,而精子在子宫中的寿命有限,所以待卵子排出后到达受精部位时,精子已经死亡或失去受精能力,从而导致不孕。
二、防治1.生殖器官畸形和年老体弱的母羊一般没有治疗价值,一经确诊,应育肥宰杀。
2.子宫内膜炎净化清洗子宫,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0.1%~0.2%雷佛奴尔灌入子宫腔内,然后用虹吸法排出灌入子宫内的消毒液,每日1次,连做3次~4次。
可在冲洗后给母羊子宫内注入磺甘油3毫升或投放土霉素(0.5克)胶囊抑菌消炎。
用青霉素80万单位、链霉素50万单位,肌肉注射,每日早晚各1次。
3.卵巢疾病可选用如下激素:乙烯雌酚1毫克~2毫克,肌肉注射;或用孕马血清200单位~1000单位,肌肉注射;或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00单位~1000单位,肌肉注射,亦可间隔1天~2天,再重复注射1次;或用三合激素2毫升,皮下注射。
母羊生小羊难产的原因有哪些,羊难产怎么
办?
难产不仅能造成胎儿死亡,而且还会影响母羊的生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母羊生小羊难产的原因有哪些,羊难产怎么办,供养羊的朋友们参考。
一、羊难产的原因有哪些
羊难产是由于母体或胎儿异常所引起的胎儿不能顺利通过产道
的分娩性疾病。
引起难产原因很多,包括母羊异常引起的难产和胎儿异,常引起难产两种。
母羊异常引起的难产有:阵缩及努责微弱,阵缩及努责过强,阴门及阴道狭窄,子宫颈狭窄,骨盆腔狭窄,子宫扭转等,但常见于阴门及阴道狭窄。
胎儿异常引起的羊难产常见有:胎头姿势不正、前肢姿势不正、后肢姿势不正几种。
胎头姿势不正又可分为胎头侧转、胎头下弯和胎头后仰等。
二、羊难产怎么办
①对于较轻微的产道开张不全、较轻的胎儿胎势异常和产力不足及胎儿稍大,助产者可用消毒过的手或器械配合母羊努责向外牵引胎儿。
②对于因产力不足或努责、阵缩微弱而引起的难产,可给母羊注射催产素、垂体后叶素等药物。
还可采用辅助加压的方法进行治疗,即在羊努责时,助产人员双手搂住羊腹,配合努责,按压腹部,以增加羊努责的力量。
③对于因胎位、胎向、胎势异常而引起的难产。
用消毒过的手或器械,在子宫内将胎儿矫正成正常胎位、胎势、胎向,然后再行牵引助产。
④对于因严重的产道开张不全、产道狭窄、胎儿畸形或过大、胎儿矫正困难而引起的难产,应实施剖腹产手术。
母羊繁殖障碍的因素及处理措施
作者:李彬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5年第20期
[摘要] 母羊繁殖障碍症是新疆地区广大农村、养殖场养殖中常见的病症,具有危害性高等特点,给广大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导致母羊繁殖障碍的因素众多,只有采取多种防治手段,结合养殖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出有效的处理措施,才能够有效克服母羊繁殖障碍,提升经济效益。
[关键词] 母羊繁殖障碍影响因素处理
[中图分类号] S858.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10-0237-01
引言
作为新疆地区重要的家畜品种,羊无论是在经济性还是在食用性方面都表现出色,经过多年的繁育以及推广,已经形成具有新疆特色的畜牧品种。
掌握母羊繁殖过程中的养殖特性,明确母羊繁殖饲养管理技术要点,针对母羊繁殖障碍的因素进行有效的处理,可以有效提升新疆地区羊群的整体质量,繁育出更多优质的羊群。
1 引起母羊繁殖障碍的因素
1.1 环境气候性不育
母羊的繁殖机能与环境因素息息相关,温度。
湿度、光照时间等环境因素的变化都可能会造成母羊繁殖障碍。
环境温度对于母羊的繁殖往往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作用,对于繁殖母羊来说,最佳温度是10-15摄氏度,母羊分娩的适宜温度为 7- 24 ℃。
如果在此过程中温度波动较大,那么就会造成热应激或冷应激,引起母羊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影响胚胎的发育以及成长。
而对于新疆地区来说,昼夜温差以及冬夏温差大,夏天温度最高可以38-40°C,夜晚温度15-20°C,冬季温度可达到-25°C,温度波动极大,这对于母羊的繁殖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1.2 管理利用性不育
母羊管理利用性不育多与饲料总量匮乏、质量不足、营养成分以及矿物质严重不均衡等因素有关。
如果母羊在妊娠期不能摄入足够的营养,那么势必会造成胚胎发育不良,导致出生羊羔的初生重偏小和免疫力低下,易患病。
同时也会造成母羊的奶水不足,促乳素分泌过多,导致其在使血液中水平较高,影响母羊产后的正常发情。
同时羊圈以及母羊的定期清洁工作也极为重要,如果不能够及时有效地对羊圈以及母羊进行清洁、消毒,那么势必会造成寄生虫、病菌等滋生,对于母羊的繁殖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1.3 繁殖技术性不育
对于羊品种来说,由于母羊的发情症状不如其他家畜表现那么明显,如果养殖户不能及时准确地挑选出发情母羊而错过母羊的发情周期,那么势必会造成漏配和错配,导致母羊的不育。
对母羊进行人工授精时候,如果育种员输精操作技术不规范、公羊精液的处理(采精、验精和输精)环节不当、配种器械的清洗和消毒不彻底等,上述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会使母羊空胎。
以上都是造成母羊繁殖技术性不育的因素。
2 解决母羊繁殖障碍的有效措施
2.1 科学饲养,精心管理
良好的饲养环境是有效降低母羊繁殖障碍的重要措施。
应该做到羊舍的清洁舒适与通风良好,在冬季做好保温防寒,夏季做好降温防暑,有效克服新疆地区温差变化较大对于母羊繁殖造成的影响。
在气候较低的环境下,可以在羊圈周围搭上塑料大棚或者是有条件的可以通土暖气,进而保证圈舍的温度不至于过低,同时在大棚的顶端开设排气孔,以提升圈舍内部的空气质量。
圈舍应该选择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壤干燥、采光良好的地区,且该地区应该远离高压电线、公路、铁路以及人口密集的地区。
在圈舍采光较好的侧面预留10m2左右的通风、采光以及排水良好的空间。
母羊在妊娠后期要加强管理,防止拥挤,并且保证母羊的营养摄入。
2.2 按规程进行饲养
对于母羊繁殖过程中饲养来说,应该采取少量多次的饲养方式,保证母羊始终处于最佳的生理状态。
每天应该喂养3-4次,喂养间隔时间以4-5小时为最佳。
饲喂青贮饲料要采取由少到多逐渐增加的方式,不断提升母羊的采食量,有效提升草料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出草料的作用。
新鲜的草料要及时喂食,从而避免其大量堆积在一起产生异味或者变质,造成母羊的厌食。
在冬季的时候,普通草料中的能量和蛋白质较难满足母羊的生长需求,需将精料与切碎的块根饲料搅拌均匀后作为草料对母羊进行补饲,同时也可以在草料中加入维生素以及矿物质。
2.3 提高母羊繁殖技术水平
根据母羊繁殖实际,严格制定母羊的发情鉴定、妊娠检查以及配种的流程以及注意事项,母羊繁殖技术操作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
做好妊娠后期母羊的接产、助产准备,及时对产后母羊的病情进行治疗。
畜牧部门大力宣传母羊繁殖的相关知识,积极推广先进的母羊繁殖技术,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准确地对母羊进行发情鉴定,配种时机把握恰当,在母羊的发情盛期进行输精配种,避免漏配、错配等现象的发生,进而提高母羊的繁殖率。
2.4 加强疫病防制工作
为了有效避免母羊繁殖少患疾病,应该每天定期进行消毒。
要求有兽医防疫人员,每隔10-12小时按时对于羊圈舍进行消毒清理,从而及时杀灭羊圈中残留的各类病菌。
对于圈舍进行系统的通风、消毒。
注重对于母羊圈舍的饲槽、水槽进行消毒,最后对圈舍进行全面的消毒,要求不低于三天一次的频度进行消毒。
做好疫病的防控,可以将各类疾病扼杀在摇篮之中。
参考文献
[1]陈鑫发.解决母羊繁殖障碍的有效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3,(12).
[2]权凯,黄炎坤.引起母羊繁殖障碍的因素[J].黑龙江动物繁殖,2005,(12).
[3]葛善勇,邵智骅,江喜春.肉羊繁殖力的影响因素及综合技术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