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下盖注射模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415.78 KB
- 文档页数:19
电连接器外罩注射模设计王巍;马田【摘要】通过对电连接器外罩塑件的结构特点和工艺分析,阐述了注射模具总体结构和设计过程,并对浇注系统、抽芯机构、成型零件和推出系统等系统结构进行了重点分析,详细介绍了模具工作过程.经生产验证,模具结构合理,动作可靠稳定,塑件质量满足要求.【期刊名称】《模具制造》【年(卷),期】2014(014)005【总页数】4页(P60-63)【关键词】薄壁壳体;注射模;抽芯;潜伏浇口【作者】王巍;马田【作者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北方科技学院辽宁沈阳 110136;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辽宁沈阳 1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20.66注射模结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塑件的质量和成本。
如何在保证塑件质量的前提下,使模具结构简单、紧凑,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已成为塑料模具设计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1]。
本文以壳体塑件注射模为例,重点阐述了浇注系统、抽芯机构和成型零件等模具各系统结构的设计方法。
图1所示为电连接器外罩塑件,用于航空某电连接器外罩,起防护作用。
外形轮廓呈“凸”字形,尺寸为40×39×16(高)mm,所有转角处均有圆角过渡,最小圆角半径为R0.5mm,总体精度为MT5。
塑件外部一侧有1个长为3mm、直径ϕ2.5mm圆形凸台,在下方有三角形凸台且侧面有1个异形阶梯孔和2个异形侧凹,在塑件另一侧有1个梯形侧凹。
塑件内腔结构复杂,设计有加强筋及隔板以增加壳体强度,中间有1个22×6mm方孔,精度较高需要与其它零件配合。
根据塑件的结构和尺寸,设计注射模。
由于塑件四周壁厚为1.2mm,底部厚1.5mm,塑料熔体在模腔中的冷却速度加快,在很短时间内就会固化。
因此,必须以很高的注射压力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料温较高、流动性好的树脂高速压入型腔,这使得成型过程极为复杂,成型难度加大。
塑件材料为黑色30%玻璃纤维增强PA66(GFRPA66),常用于高刚性和尺寸稳定性的机械部件护罩,电子电器工业应用,机械和电气零件,收缩率为0.3%。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塑料端盖注射模设计塑料端盖注射模设计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品种和功能的塑料的出现,塑料产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密切。
塑料模具设计对生产与生活也越来越重要。
本次毕业设计的课题为塑料端盖注塑模具设计,主要在对塑件从材料上进行工艺分析,确定分型面及型腔数;完成浇注系统的设计,浇口采用侧浇口;抽芯机构采用斜导柱实现塑件的侧孔成型;脱模机构采用顶杆推出。
同时通过合理地选择注射机并对注塑压力、最大注塑量、锁模力、开模行程等相关方面进行校核,进一步保证设计的合理型,并设计温度调节系统和阐述模具装配等方面。
本次设计完成了塑料端盖的生产,此次设计不仅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而且运动可靠生产成本低。
最重要的是适用于人们的生活中。
关键词:端盖注塑模具;分型面;注塑模具;注射机Plastic end cap injection mold design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different varieties and function plastic appearance in our lives, plastic productions have closer to our daily lives. Plastic mold design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the production and life.The topic of this graduation design for the plastic end cover injection mold design, mainly i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olding for plastic parts are made from the raw material analysis, forming characteristics, parting surface selection, the design of the gating system, cooling system design, the core and cavity structure design, launch reset structure design, design of side core-pulling mechanism and the design of steering mechanism and other aspects detailed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of the end cover injection mold process.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rational selection of the injection machine and check the injection pressure, the maximum injection quantity, clamping force, mold opening stroke and other related aspects, further ensuring reasonable design, and design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and elaborated the mold assembly.This design completed the production of plastic end cover, it not only has simple structure, but also has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the movement is reliable low production cost.The most important it is suitable for people's life.Key Words:cover injection mold;lateral core-pulling;parting surface;injection mold;injection machine主要符号表公P 公称压力 0P 注射压力v 公最大注射量 S 收缩率v q 体积流量 'α锁紧块的斜角α斜导柱倾斜角 S 机开模行程max S 最大收缩率 S 模具制造公差z δ模具制造公差 c δ模具磨损量3h 传热膜系数 d 斜导柱直径S 抽抽芯距 []σ材料的许用应力max H 模具最大闭合高度 min H 模具最小闭合高度P 导滑槽施加的压力 Q 总模具型腔的总热量i t 流道中各段流程的厚度 A 塑件包紧型芯的侧面积L 斜导柱的有效工作长度 i L 流道中各段流程的长度p 塑件对型芯产生的单位正压力[]δ为脱模板中心允许的最大变形量1F 斜导柱与滑块之间的摩擦阻力2F 导滑槽与滑块之间的摩擦阻力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主要符号表 (III)1绪论 (V)1.1塑料的发展 (1)1.2塑料模具发展 (1)1.2.1国内外注塑模具的发展现状 (1)1.2.2国内外注塑模具的发展趋势 (2)1.3本文主要设计内容 (2)2 塑件材料及工艺的分析 (4)2.1PA1010基本特性 (4)2.2PA1010成型工艺分析 (4)2.3塑件结构分析 (4)2.4塑件尺寸及精度分析 (5)2.5塑件表面质量分析 (5)2.6塑件厚度分析 (5)2.7塑件的体积和质量 (6)3 塑件在模具中的布局 (7)3.1型腔数目的确定 (7)3.2型腔的分布 (7)3.3分型面设计 (7)3.3.1分型面的分类 (7)3.3.2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7)4 浇注系统的设计 (9)4.1浇注系统设计的组成及要求 (9)4.2主流道设计 (9)4.3分流道设计 (10)4.3.1分流道设计要点 (10)4.3.2分流道的形状和尺寸 (11)4.3.3分流道的表面粗糙度 (11)4.4浇口设计 (11)4.4.1浇口的作用 (12)4.4.2浇口的截面形状和尺寸 (12)4.4.3浇口位置的选择 (13)4.5冷料穴的设计 (13)4.6拉料杆的设计 (14)5 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15)5.1成型零件的结构形式及设计 (15)5.1.1凹模结构设计 (15)5.1.2型芯结构设计 (16)5.2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16)5.2.1影响塑件尺寸精度的因素 (16)5.2.2模具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17)6 结构零部件设计 (18)6.1注射模架的选取 (20)6.2垫块的设计 (20)6.3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 (20)6.3.1导柱的设计 (20)6.3.2导套设计 (21)7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设计 (22)7.1斜导柱的设计 (22)7.1.1斜导柱的形状及技术要求 (22)7.1.2斜导柱的倾斜角 (22)7.1.3斜导柱的长度 (22)7.1.4斜导柱的受力分析与直径计算 (23)7.2滑块的设计 (24)7.3导滑槽的设计 (24)7.4滑块定位装置 (25)7.4.1滑块定位装置的作用 (25)7.4.2结构形式 (25)7.5楔紧块 (25)7.6成型斜顶杆的设计 (22)8 推出机构设计 (23)8.1推出方式的选取 (23)8.2推出力计算 (23)8.3推出机构设计 (24)8.3.1推杆推出机构设计 (24)8.3.2推出机构导向与复位 (29)9 注射机的型号和规格选择及校核 (27)9.1初选注射机规格 (27)9.2注射机工艺参数校核 (27)9.2.1最大注射量的校核 (27)9.2.2注射压力的校核 (28)9.2.3锁模力的校核 (28)9.3注射机安装部分与模具相关尺寸校核 (28)9.3.1喷嘴尺寸校核 (28)9.3.2定位圈尺寸校核 (29)9.3.3最大最小模厚校核 (29)9.3.4开模行程校核 (29)10 冷却系统的设计 (30)10.1冷却装置设计要点 (30)10.2冷却回路布置 (30)11 模具的分析及保养 (31)11.1模具的经济效益分析 (30)11.2模具的保养 (30)12 结论 (31)参考文献 (37)致谢 (33)毕业设计(论文)知识产权声明 (39)毕业设计(论文)独创性声明 (40)1绪论1.1塑料的发展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为素有“工业之母”美誉的模具工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模具材料的应用在模具制造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设计(论文)题目路由器散热底盖的注塑模设计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姓名:林煊专业班级:模具设计与制造(3)班学号:2007101328指导教师:朱俊杰2010年5月28 日摘要本论文主要阐述了路由器散热底盖的注射成型工艺的详细过程,对类似的塑料制品的成型方法及模具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通过某生产企业的实际塑胶产品,利用实体模型测量产品的尺寸,对实体进行建模,并对塑件的模具进行设计,包括塑件成品的设计、工艺参数的分析与计算、工作部分的设计、模具结构的设计和加工方案的制定,其中重点介绍了模仁的设计与注塑模具的设计与计算,本文主要运用CAD及其UG4.0模块来完成整个设计工作。
从中学习到了许多的模具设计的知识和对在校所学知识的深化,设计的整个过程实现了无纸化,有利于提高模具的生产效率和节约了生产成本,并大大缩短了生产的周期。
【关键词】模具的设计;路由器散热底盖;AutoCAD;UG4.0;塑件。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router DeGai heat of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the detailed process of similar plastics molding method and the mold is of certain reference to the 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enterprise's actual by using solid model, plastic products, to the size of the measurement products, and the model of the mould design, including product design, plastic craft parameter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the working parts of the structure design, mold design and processing projects, including mainly introduces cavities and design of the injection mould design and calculation, this paper mainly using CAD and UG4.0 module to complete the whole design work. Learn to many of the mould design knowledge and on the knowledge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design, realized the paperless,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save the mold production cost, and shorten the production cycle[keywords] Mould design, Routers DeGai heat, AutoCAD, UG4.0, plastic.目录第一章.前言 (5)1.1国内模具相关技术发展和现状 (5)1.1.1国内模具市场现状 (5)1.1.2国内模具的发展前景 (5)1.3毕业设计选题的意义 (6)1.4毕业设计任务 (7)1.5路由器散热底盖模具的设计流程 (7)第二章.塑件成品、注塑模具设计与构型 (8)2.1概述 (8)2.2模具设计环境和应用软件 (8)2.2.1.UG4.0 (8)2.2.2. 其它软件AutoCAD2004和燕秀工具箱 (8)2.3零件的三维图和二维工程图建模 (8)2.3.1零件的立体图建模 (8)2.3.2零件的二维工程图绘制 (9)2.4零件的基本数据 (10)2.4.1零件工艺性分析 (10)2.4.2零件材质 (10)2.4.3零件结构分析 (11)2.4.4零件体积与质量 (11)第三章.工艺参数分析与计算 (14)3.1模流分析 (14)3.1.1浇口的选择 (14)3.2成型方案 (14)3.3.1模架概述 (14)3.3.2模架的分类 (15)3.3.3模架的选择 (15)3.4注塑机 (16)3.4.1注塑机的选择 (16)3.4.2最大注塑量校核 (16)3.4.3合模力及注塑面积和型腔数的校核 (17)3.4.4模具与注塑机安装部分相关尺寸校核 (17)第四章.工作部分的设计 (18)4.1分型面的设计 (18)4.1.1分型面的设计原则 (18)4.1.2分型面的设计 (18)4.2模芯尺寸选定 (18)4.3分模 (19)第五章.模具结构设计 (20)5.1浇注系统 (20)5.1.1主流道和分流道的设计 (20)5.1.2冷料穴设计 (21)5.2顶出系统 (21)5.3冷却及排气系统设计 (22)5.3.1排气系统的设计 (22)5.3.2冷却装置设计 (22)5.4复位机构设置 (23)5.5模具立体图、定模部分图和动模部分图 (24)第六章.加工工艺方案制订 (25)6.1凹模工艺方案 (25)6.2凸模工艺方案 (26)6.3模具安装和试模 (27)第七章.总结 (27)7.1模具设计难点与特色总结 (27)7.2存在问题与解决设想 (27)【参考文献】 (29)致谢 (30)第一章.前言1.1国内模具相关技术发展和现状1.1.1国内模具市场现状1.高档次产品缺乏目前国内的模具制造企业相当一部分为民营企业或个体户,受资金、场地、技术、信息交流等诸多因素的局限,相当一部分是依靠传统设备和手工加工制造完成,以至难以形成规模,只能生产一些中、低档模具,很难引进先进的制模技术及先进的制模设备。
第一章绪论大学三年的学习即将结束,毕业设计是塑料模具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以前所学的知识及所掌握的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采用模具的生产技术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
在完成大学的课程学习、同时也要学会应用。
在做毕业设计时,不但巩固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原理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方面的知识,而且对机械制造、加工的工艺有了一个系统、全面的理解,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在校模具陈列室里,老师的帮助和讲解下,并亲手拆装了一些典型的模具实体,明确了模具的一般工作原理、制造、加工工艺。
并在图书馆借阅了许多相关手册和书籍,设计中,将充分利用和查阅各种资料,并与同学进行充分讨论,尽最大努力搞好本次毕业设计。
在设计的过程中,将有一定的困难,但有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努力,相信会完满的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由于学生水平有限,而且缺乏经验,设计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肯请吴老师指正。
1.1选题背景及意义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
无论是工业产品还是家电产品,大多数应用模具成型。
因此,产品对模具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普及。
其产品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塑料模具是利用其特定形状去成型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塑料制品的工具,它对塑料零件的制造质量和成本起着决定性影响,所以对塑料模具的设计要求还是比较高的,从产品的角度讲,能生产出尺寸精度、外观、物理性能等各方面均满足使用要求的优质产品;从模具使用的角度讲,要求效率高、自动化并且操作简单;从模具制造角度讲,要求模具结构合理,制造容易,成本低廉。
模具设计过程一般是设计收缩率、毛坯尺寸、型腔布局,然后进行分模,创建型芯型腔、滑块和镶块、添加模架和标准件,最后设计浇注系统,冷却系统和建腔,生成材料清单和模具图。
在现代塑料制品的生产中,合理的加工工艺,高效的设备,先进的模具是必不可少的三项重要因素。
尤其是塑料模具对实现塑料加工工艺的要求,塑料制品使用要求和造型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
基于Pro-e某型号路由器下盖注塑模具工艺设计与优化摘要本次毕业设计是根据任务书给定的要求,对一个某型号路由器下盖的塑件制品进行设计与优化,并且对该塑件运用CAD、Pro/E等计算机软件进行三维建模设计并绘制相关图纸。
然后再通过软件建立注塑模具三维模型设计并绘制相关的图纸。
同时还需绘制模具中的一些主要零件和装配的图纸。
由于,零件侧面有孔,因此,使用的脱模方式为侧抽芯机构的侧向脱模。
本设计选用的注塑模具的结构为一模二腔的型腔分布。
并详细设计了以及解释了模具的浇注系统、脱模机构、分型面以及冷却方式等。
本次设计具备的优点很多,例如: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和紧凑;在生产时,工作比较的稳定并且具有较高的精度;在出现故障时,维修比较的方便、简单;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本次设计使用了Pore软件对零件和模具进行三维模型的创建,并绘制所以图纸,最后对进行设计与校核模具的各种重要的参数,从而完成整个设计。
在本次设计中合理的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塑件以及模具的三维建模能够及时的发现设计中不合理以及错误的地方,然后快速的进行改正。
关键词:Pro/E;路由器下盖;注塑模具;模具设计;塑料成型。
IABSTRACTThis graduation design is to design and optimize the plastic part of the lower cover of a certain router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given in the task book, and to use CAD, Pro/E and other computer software to carry out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design and draw relevant drawings for the plastic part. Then the software is used to build 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l design of the injection mold and draw the relevant drawings. At the same time, some main parts and assembly drawings in the mold should be drawn. Due to the hole in the side of the part, the demoulding method used is the lateral demoulding of the side core pulling mechanism. The structure of the injection mold selected in this design is the cavity distribution of one mold and two cavities. The gating system, demoulding mechanism, parting surface and cooling method of the mould are designed and explained in detail. This design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relatively simple and compact structure; During production, the work is relatively stable and has high precision. In case of failure, the maintenance is relatively convenient and simple; It has a long service life.In this design, Pore software is used to create three-dimensional models of parts and dies, and all drawings are drawn. Finally, various important parameters of dies are designed and checked to complete the whole design. 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software in 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of plastic parts and moulds in this design can find out the unreasonable and wrong places in the design in time, and then correct them quickly.Keywords: Pro / E; router lower cover; injection mold; mold design; plastic molding.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前言 (1)1.1选题背景和意义 (1)1.2注塑模具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1)1.3主要研究内容 (2)第2章对塑件成型工艺进行分析 (4)2.1对塑件的结构进行分析 (4)2.2对塑胶制品的结构和要求进行分析 (5)2.2.1 对塑料制品的结构进行分析 (5)2.2.2 对零件尺寸精度进行分析 (5)2.2.3 对表面质量进行分析 (5)2.3对零件的体积与质量进行计算 (5)3.1选择与设计注塑模具的分型面 (8)3.1.1确定分型面的形式 (8)3.1.2分型面选择的原理 (8)3.1.3选择与设计模具的分型面 (9)3.1.4 设计模具的三维分模 (9)3.2模具型腔的布置 (10)3.3设计模具浇注系统 (10)3.3.1 浇注系统的组成 (11)3.3.2 设计模具主流道 (11)3.3.3 模具分流道设计 (13)3.3.4 对浇口进行设计 (13)3.3.5 冷料穴的和拉料杆的设计 (15)第4章设计成型零件以及校核主要参数 (16)4.1校核注射机注射量 (16)4.2注射机锁模力校核 (16)4.3型腔型芯结构设计 (17)4.3.1 型腔型芯的概念 (17)4.3.2 模型腔的形式 (17)III4.4成型零件的尺寸计算与校核 (21)4.4.1计算模具型芯尺寸 (22)4.4.2计算模具型腔尺寸 (23)4.5模具排气方式设计 (24)4.6设计注塑模具的脱模机构 (24)4.6.1设计推杆 (24)4.7机构类型的选择 (25)4.8计算抽芯机构 (26)4.8.1 计算抽芯距S (26)4.8.2计算抽芯力 (26)4.8.3 计算斜导柱的直径 (27)4.8.4 设计斜导柱滑块机构 (28)4.9设计模具调温系统 (29)第5章选择模架以及校核相关参数 (31)5.1对模架进行选择 (31)5.2校核模架尺寸的主要参数 (32)5.2.1校核模架顶出 (33)5.2.2校核安装高度的尺寸 (33)5.2.3 校核注塑机开模行程 (33)第6章指标点分析 (35)6.1注塑模具的背景分析 (35)6.1.1 发展概况和应用背景 (35)6.1.2 关键技术和实用功能 (35)6.2注塑模具的国际发展趋势分析 (35)结论 (36)附录1 (37)附录2 (38)参考文献 (39)致谢 (41)2第1章前言1.1 选题背景和意义注塑模具的发展是基于金属压铸成型技术,属于一种现代化的生产工具,亦可将其称现代的工业之母。
摘 要塑料成型制品是以塑料为主要结构材料经成型加工获得的制品, 又称塑料制 件,简称塑件。
塑料成型制品应用广泛,特别是在电子仪表、电器设备、通信工 具、生活用品等方面获得大量应用。
如各种受力不大的壳体、支架、机座、结构 件、装饰件等;建筑中所大量使用的各种塑料管材、板材以及门窗异型材;塑料 中空容器和各种生活用塑料制品等。
作为塑料制品的主要生产基础工艺装备的塑 料模具,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模具技术也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 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在模具行业发展迅猛。
模具行 业为推动我国的经济生活各领域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随着我国进入“十二五” 快速发展时期,在机械、汽车、家电、电子信息和建筑建材等领域对塑料模具的 强烈市场需求推动下,塑料模具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其中复杂、高精度、多功 能复合型模具成为未来模具行业发展的重点。
我国从改革开放开始,对国外先进 技术的消化吸收, 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在整个制造领域的成功应用更是大大地推动 了模具行业的飞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在模具行业取得长足进步, 新材料、 新工艺、 先进加工设备不断出现。
模具零件的标准化、 专业化和商品化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如今世界模具工业的发展速度超过了新兴的电子工业,已实现了模具专业化、标 准化和商业化,因而深受赞誉。
模具又因其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材料消耗 低、 生产成本低而获得广泛应用, 与其他加工制造业所无法比拟的。
当然近年来, 我国模具行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已经驶入发展快车道。
尤其我国模具工业 在政府十分重视及关怀下,并提出相应的优惠政策进行模具技术开发,在模具工 业中大量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努力提高模具设计和制造水平,取得显著的经济 效益。
本文设计的内容是底板注塑模具。
塑件的材料为聚丙烯(PP)。
根据地板的 结构形状特点以及现有的注塑成型工艺,为实现塑件的快速成型、脱模,采用点 浇口的浇注方式。
摘 要注射成型时塑料成型的一种重要方法,它主要适用于热塑性塑料的成型,可 以一次成型形状复杂的精密塑件。
本课题就是将路由器下盖作为设计模型,将注 射模具的相关知识作为依据,阐述塑料注射模具的设计过程。
通过对路由器下盖成型工艺的正确分析,设计了一副一模一腔的塑料模具。
模具中决定塑件几何形状和尺寸的零部件称为成型零件。
成型零部件再工作时直 接与塑料接触,在一定的温度下承受熔体的高温和高压,因此必须要有合理的结 构、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较好的耐磨性、正确的几何形状、较高的尺寸精度和较 低的表面粗糙度。
重要零件的工艺参数的选择与计算,推出机构与浇注系统以其 它结构的设计过程。
设计成型零部件时,应根据塑料的特性、塑件的结构和使用要求,确定型腔 的总体布局,选择分型面,确定脱模方式,设计浇注系统等,然后根据加工工艺 和装配工艺的要求进行成型零部件的结构设计,计算成型零部件的工作尺寸。
关键词: 塑料模具;注射成型;分型面Abstract:Injection molding plastic molding is an important method, which is mainly applied to the thermoplastic plastic molding, molding can be a complex shape of precision plastic parts. This topic is to router under cover as a design model, the injection moldrelated knowledge as a basis, elaborates the design process of plastic injection mold.The router to lower cover forming the correct analysis of the technology, design a pair of a model of a cavity of the plastic mold. Mold plastic parts in geometry and dimensions of the parts called molding parts. Molding parts to work directly with the plastic contact, in a certain temperature to melt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so there must be a reasonable structure, high strength and rigidity, good wear resistance, the correct geometry, high size precision and low surface roughnes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ocess parameter selection and calculation, the agency launched and gating system to other structural design process.Design of molding part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lastics, plastic parts of the structure and use requirements, identify cavity overall layout, choice of parting surface, determine the release mode, design of gating system, then according to the machining process and assembly process for forming components of the structural design, calculation of the working dimensions of molding parts.Key words: Plastic mold ;Injection molding;Parting surface前 言模具是工业生产中使用极为广泛的重要工艺装备,采用模具生产制品及零 件,具有市场效率高,节约原材料,成本低廉,保证质量等一系列优点,是现代 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发展方向。
塑料制品已进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电器的很大部分都采用塑料制品。
塑料以其密度小、 机械性能好等优点独领风骚, 未来的世界必将是塑料的世界,而模具是塑料工业的基石。
本次毕业设计,在XXXX老师的精心指导下,通过对路由器下盖注射模的 设计,深入学习了Proe的工作原理,为今后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次设计历时5周,进程如下:第一二周、弄清自己的具体工作,设计所要 达到的要求。
计算数据,确定每个零件用什么材料、热处理。
第三周、用 Proe 对产品进行开模,完成三维造型。
第四周,对各个零件出工程图,整理资料并编写设计说明书;第五周、交指导教师审阅,并作修改,最后定稿。
最后,由于水平有限,加之经验不足,疏漏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 位老师指正。
第 1 部分 设计内容及设计目的1.1本次设计内容:复读机后盖注射模具,对产品(图1)设计一副注射模具。
图11.2本次设计的目的:1、掌握注射模设计的一般方法。
2、了解注射机的工作原理。
3、了解模具加工方法。
4、进一步掌握设计的一般方法,熟练设计的一般过程。
5、基本掌握proe和cad机械绘图软件。
第 2 部分 模具设计2.1、产品工艺性分析2.1.1、材料性能ABS是一种热塑性塑料,具有线性结构非结晶型。
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且具有良 好的电性能,特别是高频绝缘性能较好,耐电弧性好,加工时的热稳定性好。
2.1.2 ABS成型条件注射机类型:柱塞式、螺杆均可密度 :1.03~1.05g/cm 3收缩率 :0.003~0.008预热 :80~85°C料筒温度:前段 150~170°C中段 165~180°C后段 180~200°C喷嘴温度:170~180°C模具温度:50~80°C注射压力:60~100Mpa成型时间:注射时间 : 20~90s高压时间 : 0~5s冷却时间 : 20~120s总周期 : 50~220s2.2 注射机型号的确定一个产品的质量为25克,根据以下公式,选择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K G 公≥NG 件+G 废式中 K=0.8N 为型腔数量G 公为注射机公称注射量G 件为产品重量G 废为各部分冷料的质量=5.628g 由于根据设计要求和加工的经济性取N=1,通过proe得到G废G 公≥(25+5.628)×1.25=38.285(g)也就是说注射机的注射量要大于 38.285 克。
参照《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 册》选择公称注射量为60㎝ 3 的注射机,机型为XZ60/40,也就是说这台注射机 的公称注射量为大约为60克。
XZ60/40注射机参数如下:螺杆直径: 30㎜理论注塑容量:60㎝ 3注射压力:180Mpa锁模力:400KN模板行程:250mm模具厚度: 最大250㎜最小 80㎜顶出行程:70 ㎜喷嘴: 球半径R10孔直径D3定位孔直径:D800 +0.06顶出(中心孔)直径:D50下面校核各部分参数: 1、注射量KG 公 =0.8×60=48(g)NG 件+G 废=1×25+5.628=30.628(g)很明显 KG公>N G件+G废,符合条件2、注射压力校核P公=180MPa产品要求注射压力P注在70~100MPa之间3、锁模力校核F≥K P m A式中 F——注射机额定锁模力(KN)P m——型腔的平均计算压力(MPa)K——安全系数,取1.1~1.2A——塑件及浇注系统等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C㎡ 通过计算得 A =9492mm 2 ≈94.8 C㎡F =400KNK P m A =1.2×35×10 6 ×9492×10 6 =398664N 所以F >K P m A,符合条件4、模板安装尺寸500×500的最大安装尺寸完全可以安装200×200的模具5、模具厚度所设计的模具厚度为170㎜,小于模具的最大厚度200mm。
第 3 部分 确定模具基本结构经过分析,该零件成型必须采用双侧向外抽芯,而该零件为外壳类零件,要求外 表面光滑,无明细痕迹,可选用点浇口形式。
点浇口去除浇口留下的痕迹在制品 外表面,产品为路由器下盖可以接受。
因此必须采用双分型面注射模,又称为三 板式注射模具,它增加了一个可移动的中间板(又名浇口板)。
在开模时由于定距 拉环的限制,中间板与定模座板做定距离的分开,以便取出这两块板之间流道内 的凝料,而利用推杆将型芯上的塑件脱出。
综上,选择双分型面注射模具,点浇口进料,采用斜导柱在定模、滑块在动 模的斜导柱抽芯机构,推杆一次顶出。
第 4 部分 模具结构设计4.1 确定型腔数目及配置本产品从最大注射量和经济性考虑,宜采用单型腔。
该产品成型面积较大, 形状复杂,为了使产品每个部分得到稳定相同的压力,因此应该让型腔与流道之 间的距离尽可能短,使塑料熔体快速均匀充满每个部分,使模具整体达到平衡稳 定。
4.2选择分型面一副模具根据需要可能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型面, 分型面可能垂直于合模 方向或者倾斜于合模方向。
分型面的形状有平面、斜面、阶梯面和曲面。
分型面应尽量选择平面,但为了适应塑件成型的需要和便于塑件脱模,也可以采用三种分型面。
后 三种分型面虽然加工比较困难,但型腔加工比较容易。
分型面的选择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分型面应便于塑件的脱模。
为了便于塑件的脱模,当以初步确定塑件脱模方 向后,分型面应选在塑件外形轮廓处,即通过该方向上塑件的截面最大,否则塑 件无法从型腔中脱出。
(2)分型面的选择应有利于侧向分型与抽芯。
如果塑件有测孔或侧凹时,应尽可 能将型芯设在动模部分,以便于抽芯。
(3)分型面的选择应保证塑件的质量。
为了保证塑件的质量,对有同轴度要求 的塑件,应将有同轴度要求的部分设在同一模板内。
(4)分型面的选择应有利于防止溢料。
(5)分型面的选择赢有利于排气,为了排气,一般分型面应尽可能与熔体流动 的末端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