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西北师范大学)全套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03 MB
- 文档页数:296
西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讲义:第二章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第二章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一、公共管理的管理学思想渊源二、公共管理的经济学思想渊源三、公共管理学的两个发展阶段四、各国的新公共管理实践五、对新公共管理的评析公共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除了时代条件和学科发展内在规律的作用外,还有着深刻的理论思想渊源,而各国公共管理的实践,更使公共管理学展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
本章将以探究公共管理学的理论渊源为开端,继而分析公共管理的学科发展历程、新公共管理思潮及其在各国的实践。
第一节公共管理学的理论渊源兼收并蓄、积极从其他学科吸收理论思想养分,是公共管理学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
行政学、政治学对公共管理学的传统影响自不待言,社会学、心理学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但最值得注意的是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理论思想影响。
可以说,正是企业管理学和当代经济学理论的“嵌入”,才使公共管理学有可能从公共行政学中脱颖而出。
因此,本节重点分析管理学和当代经济学理论对公共管理学的影响。
一、管理理论1.古典学派理论2.行为学派理论3.决策学派理论4.系统学派理论5.新管理主义理论第一,企业再造理论第二,虚拟企业第三,学习型组织二、当代经济学理论1.公共选择理论2.政府失败论第一,公共决策失效。
第二,政府工作机构的低效率。
3.代理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1)代理理论(2)交易费用理论第二节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公共管理的有关实践和具体研究都有很长的历史。
但是,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它的历史并不长。
1887年以前,公共管理仅处于前学科时期,公共管理特别是行政学长期附属在政治学之中,并没有独立出来。
以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一文的发表为标志,公共管理研究进入学科前期——行政学阶段。
从那时候算起,公共管理学至今也只有100多年的历史。
对于这段历史,有关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划分和描述。
一部分学者从理论视角人手对公共管理学作了划分。
第三章公共管理的主体【关键概念】公共管理主体:在公共事务管理的过程中,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按照一定程序,运用公共权力,提供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的公共组织和个人社会自治组织:一定范围内的社会成员为了维护和发展共同事业、共同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自主自愿组成,实行自治自律,并对其成员提供一定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不以营利、政治及宗教为目的的社会组织职业自治组织:由从事相同职业的社会成员组成,实现职业自治自律、协调组织成员内部关系以及组织成员与外部个人或组织之关系的社会自治组织行业自治组织:从事同类生产、经营及服务的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或由从事同类公益活动的事业单位以及符合一定条件的个人组成的,以保护和增进全体成员之共同利益的社会自治组织学术自治组织:由从事同类专业的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专家学者等专业人员以及有关团体组成的社会自治组织。
社区自治组织:由一定区域(即社区)内的居民组成的社会自治组织综合自治组织:由不同职业、行业或事业的组织和个人基于共同的需要、爱好、价值追求或信仰,为发展某一特定事业而自愿联合组成的社会自治组织。
事业单位: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线型结构:横向上,立法、司法、行政分开,各部门分化的线型结构,纵向上,权力逐级分配的金字塔形。
传统农业社会的治理主体就是横向和纵向线条交织的线型治理结构网络结构:多元社会治理主体在伦理关系、权力关系、法律关系三位一体的调整下,在信任与合作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开放的无中心的结构【思考与练习】简述公共管理主体的含义答:公共管理主体的内涵应该包括组织和个体两个层面。
所谓公共管理主体,就是指在公共事务管理的过程中,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按照一定程序,运用公共权力,提供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的公共组织和个人公共管理主体包括哪些组织答:政府、社会自治组织(各种职业自治组织、行业自治组织、学术自治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综合自治组织)、事业单位(不同于政党机关、国家机关、社会自治组织及企业的社会组织)如何理解社会自治组织答:所谓社会自治组织,是指一定范围内的社会成员为了维护和发展共同事业、共同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自主自愿组成,实行自治自律,并对其成员提供一定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不以营利、政治及宗教为目的的社会组织。
公共管理学课件(新版)第1章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公共管理学二O一O年三月三日主讲:孙健张志红等公共管理学第一章绪论:什么是公共管理第二章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第三章公共管理的主体第四章公共管理的职能第五章公共管理的过程第六章公共管理的绩效公共管理学第七章公共管理的责任与监控第八章公共管理中的政府角色第九章公共管理中的非营利组织第十章公共物品管理第十一章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第十二章公共管理的新策略一章绪论:什么是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学的内涵与研究方法公共管理成为独立学科的内在依据公共管理学是时代的产物公共管理学与中国的发展一节公共管理学的内涵与研究方法公共管理的涵义公共管理的构成要素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与方法一节公共管理学的内涵与研究方法(一)公共物品、公共事务1.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相对应的概念。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逊等人的观点,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非排他性的产品。
一节公共管理学的内涵与研究方法(一)公共物品、公共事务2. 公共事务所谓“公共事务”,是指涉及社会全体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际结果。
一节公共管理学的内涵与研究方法(二)管理、公共管理与公共管理学1.管理一般说来,可以把管理看作是在一定环境中,管理主体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而运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对管理客体加以调节控制的过程。
一节公共管理学的内涵与研究方法(二)管理、公共管理与公共管理学2.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组织为了实现公益目的,在公民的广泛参与、参加和制约下,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和法律的方法,对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一节公共管理学的内涵与研究方法(二)管理、公共管理与公共管理学3.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运用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部门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是关于促进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增进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