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资料】非霍奇金淋巴瘤
- 格式:pptx
- 大小:918.43 KB
- 文档页数:50
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理分类与临床治疗的新观点更新时间:2004-10-15 06:45:23 来源:zz作者:WEB可选字体【大中小】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理分类与临床治疗的新观点石远凯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北京,100021)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 ML)是一类独立疾病的总称,包括不同的病理类型,每一种病理类型有各自的形态学和免疫学表现、遗传学特征、特殊的临床特点和预后。
大致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 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 NHL)两大类,二者在发病率、生物学特性及临床经过等诸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一、ML的发病情况ML占全部恶性肿瘤的3%左右,其中80%为NHL,HL仅占1/5。
近20年来,全世界NHL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而HL则显著下降,1973-1994年间美国NHL年龄调整发病率升高了80%,平均每年升高近3%,已经升至恶性肿瘤的第五位,而HL的发病率则下降了16%,每年下降0.6%。
我国的情况也基本类似,以上海为例,1972-1974与1993-1994年间的标化发病率男性升高了33.3%,(由3.3/10万升至14.4/10万),每年上升1.5%,女性升高了66.2%(由1.8/10万升至6.0/10万),每年上升2.3%;而HL发病率则明显下降,男性由1.0/10万降至0.3/10万,下降了67.9%,每年下降4.4%,女性从0.6/10万降至0.3/10万,下降了52.2%,每年下降3.5%。
二、NHL病理分类的演进NHL的病理分类经历了漫长而比较曲折的历程。
70年代以前分类的基础是HE染色下的细胞形态学和组织病理学,以1966年提出的Rappaort分类为典型代表,它将NHL分为结节性、弥漫性、不能分类和复合型,这一分类比较简明,容易掌握,重复性高,病理类型和预后之间反映了一定的关系。
非霍奇金淋巴瘤【概述】非霍奇金淋巴瘤(淋巴肉瘤与网状细胞肉瘤)是一组具有不同的组织学变化、起病部位和临床所见的淋巴瘤。
此组淋巴瘤在临床症状、病理、扩散方式和对治疗的反应等方面都不同于霍奇金病,与成人的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在细胞分化方面也不同,多为分化极差的瘤细胞,在诊断时早期常已广泛扩散。
控制原发病的发展比较困难,疗效较差。
近年来由于放疗和联合化疗的进展,预后已有所改善。
儿童时期非霍奇金淋巴瘤较霍奇金病多见,平均年龄比急性白血病高,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约3∶1。
【诊断】这类肿瘤的诊断主要根据肿瘤生长的部位、短期迅速增长的病史和病理活检来证实。
纵隔淋巴瘤用X线检查,可见肿瘤阴影位于中央,向两侧发展,当其压迫气管造成呼吸道梗阻时,可立即进行放疗若肿瘤缩小,对诊断亦有帮助,胸水或腹水中检查出瘤细胞亦有助于诊断。
未合并白血病或无骨髓侵犯者,血象一般正常。
有广泛浸润者,血浆尿酸和乳酸脱氢酶增高。
凡有条件的应做T与B细胞分型。
【治疗措施】非霍奇金淋巴瘤以化疗为主,可采用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案,如COAP方案即长春新碱每次1~2mg/m2第1,8,15,22天静推;强的松40~60mg/m2/d口服;环磷酰胺600mg/m2,第1天;阿霉素30~40mg/m2第1天静注或第21天重复1次,也可将阿霉素换成柔红霉素或去甲氧柔红霉素(每次10mg/m2,连用2~3次)。
左旋门冬酰胺酶10.000IU(m2·d)静点或肌肉注射,连用10天,对Ⅲ~Ⅳ期病人,尤其合并骨髓浸润的病例效果尤佳。
此外尚可以博来霉素、6巯基嘌呤交替应用。
近年来国外推荐使用大剂量氨甲蝶呤(HD-MTX)每次3~7.5g/m2治疗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应用时需用甲酰四氢叶酸钙解救,同时应碱化尿液,保证充足的液量。
该法对减少中枢神经系统及睾丸、卵巢的并发症起重要作用。
新药的应用:①表阿霉素(epirnbicin)和吡喃阿霉素(THP-ADM):抗瘤谱和细胞毒性同阿霉素,但对心脏毒性比阿霉素小,脱发、胃肠道反应也轻,主要为骨髓抑制。
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分析【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瘤是恶性肿瘤,是一种起源于造血组织的实体瘤。
淋巴瘤可发生在躯体的任何部位。
国内以20~40岁占多数,男多于女,并以非霍奇金淋巴瘤占多数。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一种很不均一的恶性肿瘤,临床以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为典型表现,伴发烧、消瘦、盗汗等,中晚期常有肝、脾大,晚期有恶病质。
现将我院2020~2020年间诊治的2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式一样资料选取我院2020~2020年经病理学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患者2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4例,年龄25~75岁,中位年龄54岁。
低度恶性4例,中度恶性9例,高度恶性7例。
按恶性淋巴瘤国际分期,Ⅰ期22例,Ⅱ期41例,Ⅲ期21例,Ⅳ期16例。
诊断临床以慢性、进行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为要紧病症;不同部位的淋巴结肿大引发相应器官的压迫病症;随病程进展,可显现结外侵犯或以结外病变首发;部份患者有发烧、消瘦、盗汗、皮肤瘙痒等全身病症。
结合辅助检查能够确诊,其中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淋巴瘤的重要依据。
医治按病理分类的中高度恶性组应以化疗为主,即I、Ⅱ期也应化疗,必要时配合局部放疗,大体化疗方案为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或CO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恶性程度高者可别离或同时在化疗方案中加入博莱霉素、甲氨蝶呤,对病人减缓率及生存期均有提高。
20例患者中采纳CHOP方案化疗14例,CHOP协同放疗16例。
初医治效评判标准按1999年美国和欧洲淋巴瘤工作组制定的NHL疗效评判标准[3]评定,即肿瘤完全减缓(CR)、部份减缓(PR)、疾病稳固(SD)和疾病进展(PD)。
2结果疗效:近期完全减缓(CR))9例,部份减缓(PR)7例,疾病稳固3,疾病进展1例。
初医治效达完全减缓与瘤体切除后无观看指标者(无指标)预后较好,生存5年以上,明显高于部份减缓患者。
3讨论随年龄增加而发病增多,常以高热或各系统病症发病,无痛性进行性颈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者较霍奇金淋巴瘤(HL)少;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有远处扩散及常常原发累及结外淋巴组织偏向,大多进展迅速,易发生初期远处扩散。
非霍奇金淋巴瘤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方法,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非霍奇金淋巴瘤应该吃什么药。
*非霍奇金淋巴瘤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1.治疗的原则和策略 NHL的治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型,特别是内来源于B细胞的NHL除高度恶性外大多对化放疗敏感,缓解期较长,治愈率也较高;而T细胞来源的NHL除低度恶性外,虽然对放化疗敏感,但较难长期控制,生存率已较低。
但这只是就目前的常规治疗而言,高度恶性NHL由于增殖比较高,对化放疗敏感程度也高,如能通过骨髓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应用集落刺激因子,采取强化治疗,治愈可在相当程度上提高。
我们可以将治疗过程归纳为:①第1阶段尽可能除去肿瘤;②此后进入第2阶段重点使病体力各方面得到恢复,特别看重免疫和骨髓功能;③以后视情况再进行强化治疗;④治疗后同样还是需要不断提高病人的机体免疫状况。
而在治疗肿瘤即祛邪的同时,注意保护病人的机体特别是免疫和骨髓功能、肝肾功能也是十分重要的。
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①局部治疗不彻底,或在不成功的治疗后局部复发;②广泛侵犯重要脏器;③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给复发播散创造有利条件。
2.NHL治疗方式1)对于比较局限的肿瘤:特别是原发于某些脏器的结外NHL,可先进行手术和(或)区域性放射治疗,以后根据情况加用化疗或生物治疗。
对于多数Ⅰ、Ⅱ期B细胞淋巴瘤和Ⅰ期T细胞淋巴瘤这一模式均可取得较高的治愈率。
2)对于已有播散的Ⅲ:Ⅳ期B细胞淋巴瘤或有明显播散趋向的Ⅰ、Ⅱ期T细胞淋巴瘤先行化疗比较有利,在播散趋向得到一定控制后,再采取必要的手术或放疗加强局部或区域性控制。
对于有较大肿块(一般指肿瘤直径≥10cm或纵隔肿块超过胸腔横径的1/3)或空腔脏器如胃、肠等化疗后再放疗或手术可明显降低复发及发生穿孔、出血、梗阻等并发症的机会,常常是成败的关键。
3)对于第1次治疗失败或治疗后复发的病人:应考虑采取强化治疗加骨髓或造血干细胞移植。
原发于牙龈的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5岁,因牙龈反复出血疼痛3个月余,于2010年11月2日来院诊治。
患者近3个月余出现牙龈反复出血疼痛,逐渐加重,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口腔溃疡”,经局部用药,全身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未见好转。
15 d前出现右侧面颊部肿胀,偶有发热,最高达38℃,近期无体重下降。
我院以牙龈溃疡原因待查收院治疗。
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史10余年。
入院时轻度乏力,无其他不适。
入院查体:t 36.7℃,p 88次/min,r 16次/min,bp 108/70 mm hg,体重61 kg,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肝脾肋下未及,皮肤无黄疽及血疱,咽充血,扁桃体不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干、湿啰音;心律齐,未闻杂音;双下肢轻度浮肿,四肢活动不灵活。
专科检查:面部不对称,右侧面颊部肿胀,不红微压痛,皮温不高,触之稍硬有弹性,右侧后牙区不良修复体,周围牙龈组织红肿溃烂,触诊极易出血,质中等硬度,边界不清,微痛,余未见明显异常。
胸部增强ct检査显示肺部未见转移灶,纵膈未见淋巴结肿大。
心电图大致正常,喉镜检查诊断为咽炎,颈部彩超示颈部淋巴结未见明显异常。
腹软,未触及包块。
腹、盆腔b超均未见肿瘤情况,腹膜后未探及肿大淋巴结。
肝肾功能、血象均正常。
取部分肿物病理活检:弥漫性中等大小淋巴样细胞浸润,部分增生淋巴细胞有明显异型性,其间有散在的吞噬核碎片的巨噬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检查显示cd3及cd43弥漫性阳性,cd56(-),alk(-),cd45(-),cd8(-),ki-67 67%+细胞阳性,诊断外周t细胞淋巴。
诊断:外周t 细胞淋巴瘤,非特殊类型,ⅰ期。
确诊后先予局部6 mv-x线放疗(45-55 gy),同时予护肝治疗,放疗结束后开始行chop方案化疗(长春新碱,环磷銑胺,表柔比星,强的松)。
疗后患者出院,于当地医院定期复查,电话随访至今无瘤生存2年,未诉不适。
2 病例讨论淋巴瘤是一种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我国列于恶性肿瘤的第八位,在世界各地的发病率有很大差异。
淋巴瘤分类【导读】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简称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简称NHL)两大类,组织学可见淋巴细胞和(或)组织细胞的肿瘤性增生,临床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最为典型,肝脾常肿大,晚期有恶病质、发热及贫血。
淋巴癌是源发自淋巴组织的一种癌症,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组织及器官,譬如脾脏及扁桃腺﹐它也包括淋巴结﹝白血球的一种﹞以及豆状的淋巴结,它的功能是对抗病菌造成的感染。
淋巴瘤分二种:1、非何杰金氏淋巴癌﹝Non-Hodgkin Lymphoma﹞有两种类型:B细胞﹝B淋巴结﹞,T细胞﹝T淋巴结﹞以上每一种类型又分两种:(1)慢性淋巴癌-生长速度很慢(2)侵袭性淋巴癌-生长速度很快当医生讲解淋巴癌时,通常都会用这两种术语。
2.、何杰金氏淋巴癌它很像非何杰金氏淋巴癌,但还是有所不同。
譬如病人体内会生出一种不正常的细胞——名为李特-斯顿伯格细胞﹝Reed-Sternberg ﹞。
不同于非何杰金氏淋巴癌,此种癌细胞在体内扩散的顺序较有次序。
淋巴癌的分类:依病人的症状,淋巴癌亦可分为以下三类:A 没有症状的B 有以下症状的:发烧,发冷,盗汗(早上起床后发觉汗液浸透衣服),皮肤发痒及体重减轻。
C 淋巴癌从一个淋巴结直接扩散到一个器官。
比较病程及五年存活率的差异,淋巴癌可以区分为下述不同的型态:1、侵袭性淋巴瘤:属于此一类型的淋巴瘤包括:弥漫性大型B细胞淋巴瘤、Burkitt氏淋巴瘤、退化性大型T细胞淋巴瘤等、此类患者之五年存活率约在30-50%左右。
2、缓慢型淋巴瘤:此一类型的淋巴瘤包括:小淋巴球型、滤泡型、黏膜关联型、浆细胞型、外套细胞型、蕈状真菌病、CD30+表皮T细胞淋巴瘤等,此类患者之五年存活率约在50-70%左右。
3、高侵袭性恶性淋巴瘤:属于此一类型的淋巴瘤包括:周边T细胞淋巴瘤、淋巴母细胞淋巴瘤、肝脾T-rδ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T母细胞淋巴瘤等,此类患者之五年存活率约在30%左右。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什么是非霍奇金滤泡性淋巴瘤导语:什么是非霍奇金滤泡性淋巴瘤?对于非霍奇金滤泡性淋巴瘤相信许多的普通老百姓都会感到非常的陌生,可能只有学医的人才会对它了解一点。
在我什么是非霍奇金滤泡性淋巴瘤?对于非霍奇金滤泡性淋巴瘤相信许多的普通老百姓都会感到非常的陌生,可能只有学医的人才会对它了解一点。
在我国,非霍奇金滤泡性淋巴瘤是一种恶性肿瘤,对于它的治疗非常的复杂,可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治疗淋巴瘤的方法也在不断的增加,所以说患者朋友们一定要乐观的面对疾病。
非霍奇金滤泡性淋巴瘤在医疗上基本采用保守的治疗。
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什么是非霍奇金滤泡性淋巴瘤。
滤泡性淋巴瘤最常见的表现是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典型表现为多部位淋巴组织侵犯,有时可触及滑车上淋巴结肿大。
然而,任何器官均可涉及,可以发生结外表现。
大多数病人没有发热、盗汗、或体重减轻,约50%的病人IPI积分0~1分。
少于10%的病人有高的IPI积分(4~5)。
滤泡性淋巴瘤是对化疗和放疗最有效的恶性肿瘤之一。
另外约25%的病人可以发生自发缓解——经常是暂时的。
对于一个无症状的老年病人,开始观察等待可能是一个合适的处理方案。
对于极少数局限性滤泡性淋巴瘤,受累野的放疗将会产生极好的治疗效果。
对于需要治疗的病人,以前单药瘤可宁或环磷酰胺或联合化疗方案CVP或CHOP最经常被应用。
最近几年多个临床试验已证明利妥昔单抗联合含氟达拉滨方案或R-CVP或R-CHOP方案更有效,已作为一线治疗方案。
年老或体弱患者的一线方案可选择单药烷化剂(瘤可宁或环磷酰胺),但更推荐利妥昔单抗单药应用。
而且已经证明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能显着延长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