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简述
- 格式:docx
- 大小:17.43 KB
- 文档页数:4
系统工程的霍尔三维结构模型1. 引言系统工程是一种以系统思维为基础,通过整体观念和协同方法来解决复杂问题的工程学科。
在系统工程中,霍尔三维结构模型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和设计工具,用于描述和理解一个复杂系统的各个方面。
本文将对霍尔三维结构模型进行简述。
2. 霍尔三维结构模型的概述霍尔三维结构模型,也称为霍尔框架或霍尔图,是由美国系统科学家罗素·L·霍尔(Russell L. Ackoff)于1962年提出的。
该模型通过将一个系统分解为三个层次,并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来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复杂系统。
这三个层次分别是:•事实(Facts)•意义(Meaning)•决策(Choice)事实层次涉及到对现实世界中各种数据、信息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意义层次则进一步对事实进行分析和解释,从而获得对问题本质的更深入理解。
最后,在决策层次上,我们将根据前两个层次的分析结果来制定决策和行动计划。
3. 事实层次事实层次是霍尔三维结构模型的第一个层次,它涉及到对系统中各种数据、信息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在这个层次上,我们需要收集和整理与系统有关的各种事实,并将其转化为可供分析和处理的形式。
在系统工程中,我们通常会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术来收集和整理事实数据。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调查问卷、访谈、观察等方法来获取相关数据。
同时,还可以使用统计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来处理和分析这些数据。
4. 意义层次意义层次是霍尔三维结构模型的第二个层次,它进一步对事实进行分析和解释,从而获得对问题本质的更深入理解。
在这个层次上,我们需要通过对事实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找出其中的规律和原因,并从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在意义层次上,我们可以使用各种分析方法来揭示事实之间的关系。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因果图、影响图等工具来帮助我们理清问题的因果关系。
同时,还可以运用系统动力学、贝叶斯网络等方法来建立模型,从而对问题进行定量分析。
5. 决策层次决策层次是霍尔三维结构模型的第三个层次,它基于前两个层次的分析结果,帮助我们制定决策和行动计划。
分别简述系统工程和机电一体化工程的含义
系统工程和机电一体化工程是现代工程技术中的两个重要领域。
系统工程是一种综合性的、系统化的工程方法,包括对系统的设计、开发、实施、测试、维护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它不仅关注系统的功能、结构和性能,而且还关注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可维护性、可升级性、可扩展性和成本效益等方面。
系统工程是面向复杂系统的工程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如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医疗保健、信息技术、军事防卫等。
机电一体化工程是一种结合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综合性工程,以实现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为主要任务。
它涉及机械设计、电气设计、电子设计、自动控制、人机界面、计算机网络等多个学科领域,旨在实现机械、电气、电子和计算机之间的无缝连接,从而实现更高效、更安全、更可靠的工业生产。
总的来说,系统工程和机电一体化工程都是综合性的工程方法,都是为了实现更加高效、安全、可靠、经济的系统设计和运行。
两者的不同在于系统工程更加关注系统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而机电一体化工程更加关注机械、电气、电子和计算机的集成设计和实现。
《系统工程》复习打印一、名词解释1.系统:系统是由两个以上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结构与环境的整体。
2.系统工程: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系统思想与方法处理大型复杂系统的问题,不管是系统的设计或者组织的建立,还是系统的经营管理,都能够统一的看成是一类工程实践,统称之系统工程。
3.自然系统:自然系统要紧指由自然物(动物、植物、矿物、水资源等)所自然形成的系统,像海洋系统、矿藏系统等。
4.人造系统:人造系统是根据特定的目标,通过人的主观努力所建成的系统,如生产系统、管理系统等。
5.实体系统:凡是以矿物、生物、机械与人群等实体为基本要素所构成的系统称之为实体系统。
6.概念系统:凡是由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制度、程序等概念性的非物质要素所构成的系统称之概念系统。
二、推断正误1.管理系统是一种组织化的复杂系统。
( T )2.大型工程系统与管理系统是两类完全不一致的大规模复杂系统。
( F )3.系统的结构要紧是按照其功能要求所确定的。
( F )4.层次结构与输入输出结构或者两者的结合是描述系统结构的常用方式。
( T)三、简答1.为什么说系统工程时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答:系统工程是以研究大规模复杂系统为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是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某些思想、理论、方法、策略与手段等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有机地联系起来,把人们的生产、科研或者经济活动有效地组织起来,应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与电子计算机等技术工具,对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交换与反馈操纵等功能进行分析、设计、制造与服务,从而达到最优设计、最优操纵与最优管理的目的,以便最充分填发挥人力、物力的潜力,通过各类组织管理技术,使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协调配合,以实现系统的综合最优化。
系统工程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架设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现代数学方法与计算机技术,通过系统工程,为社会科学研究增加了极为有用的定量方法、模型方法、模拟实验方法与优化方法。
简述系统及系统工程的定义
系统是由一组相互作用的组件组成,以实现某种特定目标的整体。
系统工程是一种应用科学技术和管理原则与方法,从整体观念出发,通过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集成、系统验证和系统管理等活动,对系统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工程化处理,以满足用户需求并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
系统工程的定义可以进一步展开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从整体观念出发:系统工程强调对整个系统的整体性、一体性和相互关系的考虑。
不仅关注系统内部各个组件的功能和性能,还要关注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
2. 应用科学技术和管理原则与方法:系统工程借鉴了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在科学基础上运用先进的工程方法和管理原则,以提高系统的效能和可靠性。
3. 全生命周期的工程化处理:系统工程从系统的概念阶段开始,经过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构建、验证、交付和运营等一系列工程活动,对系统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
4. 满足用户需求并实现预期目标:系统工程着眼于最终用户的需求和期望,通过需求管理和目标管理等手段,确保系统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并实现预期目标。
总体而言,系统工程旨在对复杂系统进行科学、系统、全面的管理和控制,以确保系统能够在预定的时限、成本、质量要求下,满足用户需求并实现预期目标。
系统工程师的主要工作内容简述7篇系统工程师的主要工作内容(篇1)职责:1、负责24小时监控业务及系统运行状态;2、定期检查网络硬件及底层系统的运行情况;3、及时响应、诊断、定位、处理系统常见故障;协调问题解决;4、及时反馈故障情况和处理结果;5、收集记录系统运行异常现象及处理方案,认真填写工作日志。
任职要求:1、有半年以上IDC运维经验或者系统运维经验;2、有计算机系统硬件、网络相关设备基础;3、熟悉Linux服务器操作系统管理、用户权限管理、命令行操作;4、熟悉常用监控工具和中间件;5、工作严谨细致,踏实稳定;6、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系统工程师的主要工作内容(篇2)1、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计算机、信息技术相关专业;2、具有酒店、房地产、旅游相关企业1年以上IT工作经验;3、熟悉OA系邮件及流程审批系统维护管理,具备网络故障分析处理能力;4、英语听说读写流利。
系统工程师的主要工作内容(篇3)1.精通数字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基本理论,具有通信领域硕士及以上学位2.熟练使用matlab,C等软件工具3.精通一种无线通信物理层标准,如LTE/LTE+,WIFI,TDS/GSM,wimax,Bluetooth等4.参与开发过一款终端通信芯片产品5.参与过实验室系统测试,工信部认证测试,外场性能测试等6.熟练使用频谱仪,信号源,协议分析等仪表7.具备编码,文档等良好的工作规范8.参与过部门管理,项目管理等工作(针对应聘经理者)系统工程师的主要工作内容(篇4)职责:1、负责为公司确定符合业务需求的系统平台、技术路线和设计技术架构2、负责设计公司软件项目或产品的核心框架,并完成核心代码的设计3、参与公司软件项目或产品的需求分析和概要设计5、配合技术团队进行研发、设计,并对系统的高可靠性、高可扩展性、高安全性负责;6、参与技术团队建设与管理工作,组建培养技术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任职要求:1、本科及以上学历,计算机相关专业2、三年以上大规模分布式互联网产品架构设计与研发经验,精通系统架构设计与开发工作所涉及到相关软件语言及开发工具;精通分布式、缓存、消息、搜索等机制;熟悉大流量、高并发、高性能的分布式系统的设计及应用3、精通J2EE相关技术,精通B/S模式系统相关技术,熟悉J2EE规范,熟悉各种常用设计模式;4、精通Mysql/Oracle数据库,熟悉redis,mongodb等nosql数据库;5、技术视野广阔,具备优秀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和主动性强,具有钻研精神,充满激情,乐于接受挑战;思维严密、逻辑清晰,且责任心强。
1、○1系统的功能及其要素。
○2系统的环境及输入、输出。
○3系统的结构(框图表示)。
○4系统的功能与结构、环境的关系。
系统是由两个以上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结构和环境的整体。
2、说明系统的一般属性的含义,并据此归纳出若干系统思想或观点。
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最核心的特性,是系统性最集中的体现。
系统的构成要素和要素的机能、要素的相互联系和作用要服从系统整体的目的和功能,在整体功能的基础上展开各要素及相互之间的活动,这种活动的总和形成了系统整体的有机行为。
关联性。
构成系统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同时,所有要素均隶属于系统整体,并具有互动关系。
关联性表明这些联系或关系的特性,并且形成了系统结构问题的基础。
环境适应性。
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并与环境之间产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
环境的变化必然引起系统功能及结构的变化。
系统必须首先适应环境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使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比如:从综合系统的整体性和目的性,可归纳出整体最优的思想。
3、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是大规模复杂系统。
其复杂性主要表现在:○1系统的功能和属性多样,由此而带来的多重目标间经常会出现相互消长或冲突的关系。
○2系统通常由多维且不同质的要素所构成。
○3一般为人机系统,而人及其组织或群体表现出固有的复杂性。
○4由要素间相互作用关系形成的系统结构日益复杂化和动态化。
4、系统工程是从总体出发,合理开发、运行和革新一个大规模复杂系统所需思想、理论、方法论、方法与技术的总称,属于一门综合性的工程技术。
它是按照问题导向的原则,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应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基本方法。
系统工程是一门交叉学科。
由于系统工程处理的对象主要是信息,并着重为决策服务,“软科学”。
系统工程学是以大规模复杂系统问题为研究对象,在运筹学、系统理论、管理科学等学科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
5、系统工程方法解决问题时,系统工程工作的前提:需要确立系统的观点;系统工程的目的:总体最优及平衡协调的观点;系统工程解决问题的手段:综合运用方法与技术的观点;系统工程有效性的保障:问题导向和反馈控制的观点。
简答1.系统工程的定义:系统工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系统工程是指开发和改造系统的规划、计划、设计、研制、生产、安装、运行等阶段所涉及的思想、程序、方法等的总和。
狭义系统工程是指对系统进行分析、综合、仿真、优化等比较理性的技术。
2.系统工程的特点:(1)从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处理问题的基本原则方面,是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从整体性角度去分析、组织和管理它。
(2)从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角度来说,可以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系统,尤其是大规模复杂系统,复杂系统的研究更能体现系统工程的价值。
(3)从系统工程要解决问题的手段来看,是以软为主,软硬结合。
(4)从系统工程研究要达到的目的来说,是使系统达到“最优的开发、最优的设计、最优的管理和最优的运行”。
3.系统工程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系统工程的产生与发展除了在哲学、系统科学等方面获得思想方法的源泉以外,同时也因为分析和处理各类系统的相关理论和技术的诞生和成熟得到支持,如运筹学、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支持。
他的理论基础主要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
4.系统的定义:(1)系统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这些元素可以称为要素,部分或子系统(2)系统的元素之间存在着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关系或联系(3)系统是其所有元素与全部关系综合而成的有机整体,或称为有机统一体。
5.建立系统模型的目的:对研究对象进行有效地,定量定性的分析研究,掌握其发展规律,并得到有说服力的结果。
6.一个适用的系统模型具有的特征:(1)它是现实系统的抽象或模仿(2)它是由反映系统本质或特征的只要因素构成的工程(3)它集中表现了这些主要因素之间的关系7.霍尔系统方法是系统工程的三维结构模型,从时间、逻辑、专业角度论述如何解决系统工程问题。
三维结构是专业维、时间维、逻辑维。
时间维包括规划阶段、计划阶段、研制阶段、生产阶段、安装阶段、运行阶段和更新阶段。
逻辑维包括明确内容、确定目标、系统综合、系统分析、系统优化、系统决策和系统实施。
简述系统工程的霍尔三维结构模型霍尔三维结构模型是一种系统工程中常用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它是由心理学家罗伯特·霍尔提出的一种三维模型,用于描述和解释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这个模型对于我们理解和分析复杂系统非常有帮助,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揭示系统的内在机制,还可以指导我们进行系统设计和改进。
霍尔三维结构模型包括三个维度:组件、联系和环境。
组件维度描述了系统由哪些组件或部分组成,每个组件都有自己的特性和功能。
联系维度描述了这些组件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它们可以是信息传递、能量流动或者其他形式的相互作用。
环境维度描述了系统所处的外部环境,并包括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在霍尔三维结构模型中,组件、联系和环境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组件之间的联系决定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而环境对系统的影响则会导致系统的变化和演化。
通过对这些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理解系统的行为和特性,为系统的设计和改进提供指导。
在实际应用中,霍尔三维结构模型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软件工程中,我们可以将软件系统的不同模块作为组件,在模块之间建立联系,通过分析系统与用户需求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设计出满足用户需求且能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软件系统。
在工业中,我们可以将生产线的各个工站作为组件,在工站之间建立联系,根据产品需求和市场环境,设计出高效、灵活的生产线。
在城市规划中,我们可以将城市的各个区域、建筑物、交通系统等作为组件,通过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和与市民的互动,设计出舒适、便捷的城市环境。
总之,霍尔三维结构模型是系统工程中一个重要的分析和设计工具。
通过分析组件、联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深入理解系统的特性和行为,并从中获取指导和启示,以指导我们进行系统的设计和改进。
无论是软件工程、工业生产还是城市规划,都可以借鉴和应用霍尔三维结构模型,以构建更加高效、灵活和宜居的系统和环境。
第二章1.举例说明什么是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跨学科地考虑问题,运用工程的方法去研究和解决各种系统问题,以实现系统目标的综合最优化。
举例:三峡水利工程、企业的长远规划、新产品的开发、大型项目管理。
2.简述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
一般系统论、大系统理论、经济控制论、运筹学、哲学和社会科学、计算机科学、各门专业科学和工程技术。
3.系统工程与传统方法有哪些区别?(1)系统工程的思维方式是三维结构分析,即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度。
(2)系统工程的软科学性4.什么是系统分析?系统分析的组成要素有哪些?广义的解释认为系统分析就是系统工程,狭义的解释认为系统分析是系统工程的一项优化技术,或者是系统工程技术在非结构化问题决策中的具体应用。
系统分析是进行系统研究帮助进行有效决策的一种方法。
在若干选定的目标和准则下,分析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的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利用数量化方法分析制定可行方案,并推断可能产生的效果,以期寻求对系统整体效益最大的策略。
组成要素:目标、方案、指标、模型、标准、决策5.在系统工程中进行方案的提出和筛选时,备选方案一般应具有哪些特性?(1)强状性(2)适应性(3)可靠性(4)现实性6.试述系统工程的应用范围。
(1)自然对象的系统:宇宙、气象、灾害、国土、资源、农林渔业(2)人体对象的系统:生理、病理、脑、神经、心理、医疗(3)产业系统:技术发展、工业设备、网络系统、服务系统、交通控制、经营管理(4)社会系统:国际系统、国家行政、地区社会、文化、教育7.结合一个具体实例,说明系统工程方法论的思路、程序和方法。
以技术引进项目为例:(1)阐明问题①问题的性质和范围:提出者是生产经理;决策者是总经理;引起问题的原因是当前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下滑;涉及的相关部门有市场部和人力资源部②问题的目标:用企业3%-5%的流动资金引进技术,达到企业经济效益提升8%-10%的目标③环境和条件:即技术引进的各种约束条件,包括该企业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基础、资源和市场等。
系统工程原理
系统工程原理是一种跨学科的方法论,旨在通过分析、设计和管理复杂系统来实现预期的目标。
它综合了工程学、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以提高系统的功能性、可靠性、效率性和可维护性。
系统工程原理的核心思想是整体观念,即将系统视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组件或子系统,通过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来实现整体功能。
系统工程强调对系统的全面理解和综合设计,以满足用户需求和预期目标。
系统工程原理的主要步骤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集成、系统验收和系统维护等。
需求分析阶段主要是通过与用户沟通和交流,明确系统的功能、性能和约束条件等需求。
系统设计阶段则是将需求转化为具体的系统结构和模块设计,并进行系统测试和验证。
系统集成阶段是将各个模块和组件组合在一起,确保系统的相互兼容和协同工作。
系统验收阶段是对整个系统进行终端用户的实际使用测试和评估。
系统维护阶段是对系统进行常规性的维护和更新,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持续改进。
在系统工程原理的实践中,还有一些重要的原则和方法。
例如,需求的可行性和可行性研究能够帮助评估需求的可实施性和风险。
系统建模和仿真技术可以帮助理清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预测系统的性能。
风险管理和质量保证方法可以帮助发现和解决系统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和隐患。
总之,系统工程原理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方法论,用于分析、设
计和管理复杂系统。
它强调整体观念、全面设计和综合优化,以实现预期的系统目标。
简述中水系统工程所综合的工程技术内容中水系统工程是指将污水经过处理后,再利用于农田灌溉、工业用水等方面的一种系统工程。
它综合了多种工程技术内容,旨在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达到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目的。
中水系统工程的综合工程技术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污水收集与输送技术:中水系统工程首先要对污水进行收集和输送,确保污水能够顺利进入处理站进行处理。
在城市中,一般采用下水道网络进行污水收集与输送,其中包括大口径的主管道和小口径的支管道。
为了保证污水的流量和压力,还需要设计合理的泵站和泵机设备。
2. 污水处理技术:污水处理是中水系统工程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技术。
物理处理主要是通过格栅、沉砂池等设备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杂质;化学处理则通过加入化学药剂,使污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得到沉淀或氧化;生物处理则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技术,可以将污水处理成符合排放标准的中水。
3. 中水储存与分配技术:中水处理后需要储存和分配,以供后续利用。
储存主要通过建设中水储存池或水库来实现,以应对用水需求的波动。
分配则通过建设中水管网将中水输送到农田、工业区等用水地点。
为了保证中水的质量,还需要设计相应的过滤和杀菌设备,防止二次污染。
4. 中水利用技术:中水系统工程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中水的资源化利用。
中水可以用于农田灌溉、城市绿化、工业用水等方面。
在农田灌溉中,中水不仅可以满足作物的需水量,还能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起到一种肥水一体的作用。
在城市绿化中,中水可以减少自来水的使用量,降低水资源的消耗。
在工业用水中,中水可以作为冷却水或洗涤水使用,替代部分自来水的使用。
中水系统工程所综合的工程技术内容包括污水收集与输送、污水处理、中水储存与分配以及中水利用等方面。
通过运用这些技术,可以实现对污水的资源化利用,达到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目的。
中水系统工程在解决水资源短缺、改善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系统工程原理系统工程原理是指在系统工程领域中,系统工程师需要掌握的一系列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系统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包括工程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等。
系统工程原理的学习和应用对于系统工程师的工作至关重要,下面将从系统工程原理的基本概念、核心原理和应用方法进行介绍。
首先,系统工程原理的基本概念是指系统工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系统工程是一种以系统思维为核心的综合性工程学科,它将各种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术进行整合,以解决复杂系统问题为目标。
系统工程原理的基本概念包括系统思维、系统工程方法论、系统工程的基本特征等。
系统思维是系统工程的核心,它强调整体性、综合性和协同性,要求系统工程师能够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和设计。
系统工程方法论是系统工程师进行系统工程实践的方法和工具,它包括需求分析、系统建模、系统设计、系统集成、系统验证等一系列方法和技术。
系统工程的基本特征包括复杂性、动态性、多学科性、协同性等。
其次,系统工程原理的核心原理是指系统工程所依据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系统工程的核心原理包括系统思维原理、系统分析原理、系统设计原理、系统集成原理、系统验证原理等。
系统思维原理是系统工程的核心,它要求系统工程师能够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和设计。
系统分析原理是系统工程师进行系统需求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它包括需求获取、需求分析、需求建模等一系列方法和技术。
系统设计原理是系统工程师进行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它包括系统架构设计、模块化设计、接口设计等一系列方法和技术。
系统集成原理是系统工程师进行系统集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它包括系统组装、系统测试、系统调试等一系列方法和技术。
系统验证原理是系统工程师进行系统验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它包括系统验证计划、系统验证测试、系统验证评审等一系列方法和技术。
最后,系统工程原理的应用方法是指系统工程原理在系统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方法。
简述电子系统工程的七个阶段电子系统工程是一门研究、设计、开发和维护电子系统的工程学科,它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电子元件和芯片构建电子系统,实现特定功能和满足业务需求。
电子系统工程有着复杂而细致的流程,它可以分为7个阶段,包括:需求分析阶段、规划阶段、设计阶段、可行性分析阶段、实施阶段、测试阶段、培训阶段和维护阶段。
本文将对这7个阶段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是需求分析阶段,它是整个工程的基础,关乎系统建设的运行效果。
这一阶段的目的是确定项目的业务要求和客观条件,确定系统建设的范围和目标,理清系统的整体结构,完成有关用户接口的设计等。
在这一阶段,首先要确定系统的功能要求,明确系统的使用场景,确定项目相关的客观条件,包括技术、成本、时间和环境等要求,然后对系统进行整体把握,确定项目的组成部分,完成系统的架构和系统流程,以及有关用户接口的设计。
其次是规划阶段,它是确定系统建设项目的基础,主要是针对需求分析阶段的要求,进行全面而详细的规划,给出符合要求的解决方案,以便更好的执行工程建设项目。
在这一阶段,应该对系统的架构、系统流程、技术架构、系统组件进行详细的规划,并作出实施方案,为今后的研发和实施阶段提供依据。
接下来是设计阶段,它是实现系统功能的关键步骤,是系统工程的核心阶段。
在这一阶段,就应用程序的设计、软件的定义、芯片的选择、电路的设计以及其他相关工作进行详细的设计,从而使系统具有满足业务要求的性能。
在设计阶段,应该实施多层次的抽象、封装、模块化,将系统功能分解成可管理的独立模块,确定各个模块之间的数据通信协议和接口,以及模块间逻辑交互方式,完成系统可行性分析。
紧接着是可行性分析阶段,它是评估整个系统工程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阶段。
这一阶段要求对系统模块和系统功能进行细致的分析,确定功能间的数据交互、结构的运行机制、性能的控制要求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最终确定系统工程是否可以成功实施。
接下来是实施阶段,它是整个系统工程的核心环节。
系统工程简述
系统思想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古代。
中国古代著作《易经》、《尚书》中提出了蕴含有系统思想的阴阳、五行、八卦等学说。
中国古代经典医著《黄帝内经》把人体看作是由各种器官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整体,主张从整体上研究人体的病因。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在《论自然界》一书中指出:“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一切物质都是原子和空虚组成的。
他的《世界大系统》一书是最早采用系统这个名词的著作。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观点。
古代系统思想还表现在一些著名的古代工程中。
埃及的金字塔和中国的长城、大运河、都江堰以及《梦溪笔谈》中叙述的皇宫重建工程无不体现朴素的系统思想(见中国古代系统思想)。
古代系统思想常用猜测的和臆想的联系代替尚未了解的联系,是自然哲学式的。
16世纪,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在当时的条件下难以从整体上对复杂的事物进行周密的考察和精确的研究。
因此,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是把整体的系统逐步地分解,研究每个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排除臆想的东西。
这种方法后来被称为还原论和机械唯物论。
但是,在当时这种方法还是先进的。
它的进步作用曾得到恩格斯的肯定。
到19世纪,科学的系统思想才逐渐形成。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
指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以及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反映即概念,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
在这种变化中,前进的发展,不管一切表面的偶然性,也不管一切暂时的倒退,终究会给自己开辟出道路。
”恩格斯的这段话标志着科学的现代系统思想的产生。
系统思想在历史上的发展贯穿于从自然哲学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过程中。
系统工程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管理工程技术,涉及应用数学(如最优化方法、概率论、网络理论等)、基础理论(如信息论、控制论、可靠性理论等)、系统技术(如系统模拟、通信系统等)以及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种学科。
系统工程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基础思想、理论、策略、方法等从横的方面联系起来,应用现代数学和电子计算机等工具,对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交换和自动控制等功能进行分析研究,借以达到最优化设计,最优控制和最优管理的目标。
系统工程大致可分为系统开发、系统制造和系统运用等3个阶段,而每一个阶段又可分为若干小的阶段或步骤。
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是: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与系统的综合评价(性能、费用和时间等)。
系统工程的应用日趋广泛,至20世纪70年代已发展成许多分支,如经营管理系统工程、后勤系统工程、行政系统工程、科研系统工程、环境系统工程、军事系统工程等。
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系统思想和方法处理大型复杂系统的问题,无论是系统的设计或组织建立,还是系统的经营管理,都可以统一的看成是一类工程实践,统称为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基础思想、理论、策略和方法等从横的方面联系起来,应用现代数学和电子计算机等工具,对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交换和自动控制等功能进行分析研究,借以达到最优化设计,最优控制和最优管理的目标。
系统工程(Systems Engineering)是系统科学的一个分支,实际是系统科学的实际应用。
可以用于一切有大系统的方面,包括人类社会、生态环境、自然现象、组织管理等,如环境污染、人口增长、交通事故、军备竞赛、化工过程、信息网络等。
系统工程是以大型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按一定目的进行设计、开发、管理与控制,以期达到总体效果最优的理论与方法。
系统工程是一门工程技术,但是,系统工程又是一类包括了许多类工程技术的一大工程技术门类,涉及范围很广,不仅要用到数、理、化、生物等自然科学,还要用到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医学等与人的思想、行为、能力等有关的学科。
系统工程所需要的基础理论包括,运筹学、控制论、信息论、管理科学等。
系统的类型也有很多。
①自然系统与人造系统。
自然系统是主要由自然物所自然形成的系统。
人造系统是根据特定的目标通过人的主观努力所建成的系统。
②实物系统与概念系统。
系统工
程研究通常研究的是这两类系统的复合系统。
③动态系统与静态系统。
系统工程研究的是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和一定条件下具有某种程度稳定性的动态系统。
④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系统工程研究有特定的输入输出的相对孤立系统。
系统工程的应用领域十分广阔。
主要有:①工程系统:研究大型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制造和运行。
②社会系统:研究整个国家和社会系统的有关问题,如人口系统等。
③经济系统:研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目标体系、宏观经济政策、投入产出分析等。
④农业系统:研究农业发展战略、农业结构、农业综合规划等。
⑤企业系统:研究工业结构、市场预测、新产品开发、生产管理系统、全面质量管理等。
⑥科学技术管理系统:研究科学技术发展战略、预测、规划和评价等。
⑦军事系统:研究国防总体战略、作战模拟、情报通讯指挥系统、参谋指挥系统和后勤保障系统等。
⑧环境生态系统:研究环境系统和生态系统的规划、建设、治理等。
⑨人才开发系统:研究人才需求预测、人才结构分布、教育规划、智力投资等。
⑩运输系统:研究铁路、公路、航运、空运等的运输规划、调度系统、运输效益分析、城市交通网络优化模型等。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更加结合系统工程在国内工程管理中所起到重要作用,学好这门课,是更加理解工程管理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