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法总论第四章:商事登记概论
- 格式:ppt
- 大小:3.12 MB
- 文档页数:75
商法总论结构第一章商法概述第一节商法的概念和特征一、商法的概念1、商法,是指调整有关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规定商事之法律”内容:商主体商行为2、商事关系是指商主体基于营利性目的而与他人形成的社会关系。
(1)平等商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
(2)商事主体基于营利目的而建立的。
3、形式意义上的商法和实质意义上的商法✧形式意义上的商法:民商分立的国家所制定的并冠以“商法典”之名的法律而言。
✧实质意义上的商法:一切以商事关系为规范对象的法律法规,形式上并不采用商法典,有的编入民法典,有的分别编入各种商事单行法。
✧实质意义上的商法分为:广义的商事法和狭义的商事法。
✧广义的商事法包括国际和国内商事法✧狭义的商事法,则专指商法中的商事私法二、商法的特征一、作为私法,兼有公法的性质准入规则、处罚手段、商事登记二、作为实体法,兼有程序法设立规则、交易规则、运行规则三、技术性区别于伦理性票据法证券法四、进步与变动性更改频繁五、国际性三、商法的基本原则反映一国商事法律的基本宗旨对于同类商事关系具有普遍性适用意义或司法指导意义对于统一的商法规则体系具有统领作用的根本规则。
(一)维护企业自由原则1、创业自由降低门槛2、企业自治(1)自主治理允许另行约定(2)自主经营废除越权无效原则(3)自主交易有限制3、行业自律行业自律是指市场参与者自己组织起来进行自我监管。
如证交所(二)提高交易效率1、交易定型化交易形态、客体定型化2、行权时限化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90日3、时效短期化票据请求权6个月“票据权利在下列期限内不行使而消灭:(二)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6个月;(四)持票人对前手的再追索权,自清偿日或者被提起诉讼之日起3个月。
(三)维护交易安全原则1、强制主义通过公法手段对商主体施以强行法规则设立条件、记载事项2、公示主义涉及利害关系人利益的营业事实必须公告分立公告、信息披露制度3、外观主义以交易当事人行为的外观为准,认定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股东资格、记载事项4、严格主义商事交易的当事人承担比一般民事责任更为严格的责任连带责任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举例:查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四)维护交易公平原则1、交易主体地位平等任何形态的商主体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其合法权益均受到法律保护保险合同的解释2、诚实信用原则商主体在从事商业活动时须以善意的方式行事,不得有欺诈行为或滥用权利。
第四章商事登记本章主要探讨以下问题:找谁登记?如何登记?不予登记的后果是什么?不登记的后果是什么?本章主要探讨:第一节商事登记制度概述第二节商事登记的程序第三节商事登记的种类第一节商事登记制度概述本节主要探讨以下问题:一、商事登记行为的概念与特征二、商事登记的立法体例三、商事登记的原则四、商事登记的意义一、商事登记行为的概念与特征(一)商事登记行为的概念商事登记是指商主体或商主体的筹办人,为了设立、变更或终止其主体资格,依照商事登记法规定的内容和程序,向登记机关提出申请,经登记机关审查核准,并将登记事项记载于登记簿的法律行为。
(二)商事登记行为的特征1、商事登记是导致商主体设立、变更或终止的法律行为2、商事登记行为是要式法律行为其行为内容、程序、形式等都由法律明确规定。
3、商事登记行为是公法性行为——直接体现国家干预经济(1)登记机关是公权力机关(2)登记主体的地位不平等义务不对等,登记申请人不履行登记义务所承担的责任是行政责任,如罚款(德国商法典)。
(3)登记规范的强制性必要记载事项。
二、商事登记的立法体例商法典+商事专门法商事专门法现代社会,用一部商法典或单行均不可能对各类商事主体的登记问题进行统一规定。
特别法优于普通法我国:《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等均有相关规定。
思考:是否需要统一的“商事登记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对商事登记制度缺乏统一认识。
在程序、内容、类别、效力等问题上,共性大于个性可以制定统一的《商事登记法》三、商事登记的原则思考:我国采取何种商事登记原则?1、放任设立原则2、特许原则3、核准原则4、准则原则5、严格准则原则我国《公司法》第6条规定:设立公司,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
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由公司登记机关分别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不得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公司必须报经批准的,应当在公司登记前依法办理批准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