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第五单元课文原文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4
九年级上册五单元一、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
1. 单元主题与目标。
- 本单元是古代白话小说单元。
主题多围绕着封建社会的世态人情展开,通过精彩的故事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 学习目标包括:了解古代白话小说的特点,如语言半文半白、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等;学会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体会小说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如对封建礼教、黑暗社会现实的批判等。
2. 课文内容。
- 作者施耐庵。
故事讲述了杨志押送生辰纲去往东京,在途中(黄泥冈)被晁盖、吴用等用计夺取的经过。
- 情节结构:开端是杨志押送生辰纲,他小心谨慎,处处防范;发展是晁盖、吴用等人定计,扮作贩枣商人与卖酒的白胜等在黄泥冈等待时机;高潮是杨志等人被吴用等人用计麻倒,生辰纲被劫;结局是杨志无奈逃走,晁盖等人成功得手。
- 人物形象:- 杨志:他精明能干,武艺高强,对押送生辰纲的任务十分上心,如他要求军健们辰牌起身,申时便歇,并且不许在黄泥冈松林里休息,怕有闪失。
但他又急功近利、粗暴蛮横,对手下的士兵非打即骂。
- 吴用:足智多谋,他精心策划了整个劫取生辰纲的计划,利用了天时(酷热天气)、地利(黄泥冈的地形)、人和(众人的巧妙配合)。
- 作者吴敬梓。
描写了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他那喜极而疯的形象。
- 情节结构:开端是范进进学后想参加乡试被胡屠户辱骂;发展是范进瞒着丈人去参加乡试,回来后家里已经饿了两三天;高潮是范进得知中举后,喜极而疯,众人想办法救治;结局是范进清醒后,胡屠户及众人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 人物形象:- 范进:是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
他二十岁开始应考,一直考到五十四岁才中举,中举前穷困潦倒,逆来顺受,对胡屠户的辱骂也不敢吭声;中举后则欣喜若狂,这一变化深刻地揭示了科举制度对人的精神的扭曲。
- 胡屠户:欺贫爱富、趋炎附势。
公输公输盘替楚国制造云梯这种器械,制成后,准备用它攻打宋国。
墨子知道这件事后,从鲁国出发,走了十天十夜,到达了楚国的都城郢都,去见公输盘。
公输盘说:“先生您有什么见教吗?”墨子说:“北方有个侮辱我的人,希望依靠您的力量杀了他。
”公输盘很不高兴。
墨子说:“请允许我奉送给你十金(作为杀人的报酬)。
”公输盘说:“我坚守道义决不杀人。
”墨子站起身来,拜了两拜,说:“请允许我说明我的来意。
我在北方听说您制造了云梯,要用它攻打宋国。
请问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有多余的土地,却没有足够的人民,发动战争去杀害缺少的人民,却去争夺多余的土地,不能算这是明智;宋国没有罪而要去攻打它,不能说这是仁爱;明知这样做不智不仁却不去劝阻,不能说这是尽忠;去谏诤了然而没有成功,不能说这是尽力;你遵守道义不杀少数人却杀多数人,不能说这是明白事理。
”公输盘被说服了。
(理屈辞穷,心里不服。
)墨子说:“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公输盘说:“不行,我已经把造云梯的事对楚王说过了。
”墨子说:“为什么不向王引进我呢?”公输盘说:“好吧。
”墨子拜见楚王,说:“假如现在有这么一个人,舍弃自己华丽的车子,却想去偷邻居的破车;舍弃自己锦绣衣裳不穿,却想去偷邻居的粗布衣服;放着自己的好饭好菜不吃,却想去偷吃邻居粗劣的食物。
大王认为这是什么样的人呢?”楚王说:“这个人一定是患有偷盗的毛病了。
”墨子说:“楚国的土地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五百里。
这就好像华丽的车子同破车子相比。
楚国有大湖,犀兕(sì)麋鹿到处都是,长江汉水里的鱼鳖鼋(yuán)鼍(tuó)多的天下无比,宋国就像人们所说的没有野鸡兔子鲋鱼的地方。
这就好像好饭好菜和粗劣的食物相比。
楚国有高大的松树梓树楩树楠树樟树(名贵木材),宋国却连多余的木材都没有。
这就好像华美的衣服和粗布衣服相比。
我认为大王派官吏攻打宋国,这种做法就和这个患偷盗病的人的情况一样。
”楚王说:“你说得对呀!虽然如此,不过公输盘给我制造云梯,我一定要攻下宋国。
破立结合有理有据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驳论艺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典型的驳论文。
其在驳论过程中,做到了破立结合,有理有据,值得同学们在写驳论文时借鉴。
一、驳论证
文章开篇列举对方提出的种种事实论据,然后借“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引出对方论点。
对方的这个论点,是通过事实论证归纳出来的。
而这些事实论据又都是真实的,如何反驳才能令人信服呢?请看课文第三段: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
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细品这一段,不难发现,作者采用了驳论证的方法,即承认对方列举的论据是事实,但这个事实并不能推导出“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这个结论,只能得出“中国人失掉了他信力”,从而使对方的论点轰然倒地。
二、立论点
作为一篇驳论文,在驳倒对方论点后,势必要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
本文亦如此。
在驳倒了敌论“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后,作者先后提出了两个观点:一是“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这是针对对方的论证只能得出“中国人失掉了他信力”后,对这一观点的危害性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二是“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是针对对方论点,提出的与之相反的观点。
接下来作者运用充足的从古至今都不乏这样的人的事实论据,有力地论证了自己所立观点的正确性。
1。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本单元所选课文是先诸子散文。
它们产生于春秋末至战国时期,当时社会发生急剧变动,针对这种情况,各种流派提出了各自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阅读这些课文,有助于我们认识古代社会,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学习本单元要加强诵读,注意把握各篇文章的思想观点,了解它们各自的论述方式和语言风格。
17 公输《墨子》公输盘①为楚造云梯②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③闻之,起④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⑤,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公输盘:战国初鲁国的巧匠,又写作公输般或公输班,有人说他就是传说中的鲁班。
②云梯:攻城用的器械,因其高而称为云梯。
③子墨子:指墨翟。
前一个“子”是其学生对他的尊称;后一“子”字是当时对男子的尊称。
④起:动身,出发。
⑤郢(yǐng):楚国都城,在今荆州江陵西北。
⑥何命焉为:(有)什么见教呢?焉为:表达疑问语气。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①者,愿借子杀之②。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③。
”公输盘曰:“吾义④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⑤。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⑥?荆国⑦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⑧,不可谓智。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⑨。
知而不争⑩,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⑾。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⑿胡⒀不已⒁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臣:汉以前对一般人也可自称“臣”。
②愿借子杀之:希望借助您去杀了他。
子,对男子的尊称,相当于您。
③请献十金:允许我奉送(给您)十金。
请,和下文“请说之”的“请”大致相当于今天说的“请允许我”。
金,量词,先以二十两为一金。
④义:坚守道义。
⑤说之:解说这件事。
⑥何罪之有:有什么罪呢?⑦荆国:楚国的别称。
⑧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损失不足的而争夺有余的。
意思是牺牲百姓的生命去争夺土地。
最新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电子课本Word版第一单元1沁园春雪2雨说3星星变奏曲4外国诗两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雨的诉说第二单元5敬业与乐业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7傅雷家书两则8致女儿的信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演讲: 微笑着面对生活第三单元9故乡10孤独之旅11我的叔叔于勒12心声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青春随想第四单元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5短文两篇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好读书读好书第五单元17智取生辰纲18杨修之死19范进中举20香菱学诗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金钱, 共同面对的话题第六单元21陈涉世家22唐雎不辱使命23隆中对24出师表25词五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第269页: 后记1《沁园春·雪》毛泽东(1936年2月)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译文词语注释1.北国: 指我国北方.2.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惟余,只剩.莽莽,这里是无边无际的意思.3.大河上下: 指黄河的上上下下.4.顿失滔滔: 指黄河因结冰而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5.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 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色的大象在奔跑.蜡象, 白色的象.原, 作者自注指秦晋高原.6.天公: 指天.“欲与天公试比高”、“人定胜天”是作者坚守不渝的雄心壮志.7.须: 等到.8.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 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象.红装, 原指妇女的艳装, 这里指红日照耀着大地.素裹, 原指妇女的淡装, 这里指白雪覆盖着大地.9.分〔fèn〕外妖娆: 格外艳丽多姿.10.折腰:鞠躬, 倾倒.这里有称颂、赞美的意思.11.秦皇汉武: 指秦始皇嬴政和汉武帝刘彻.12.文采: 和下文的“风骚”, 本指辞藻.这里用文学才华概括广义的文化, 包括政治、思想、文化在内.风骚, 原为《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也可指《诗经》和《楚辞》.13.输: 和下文的“逊”, 都是差, 失的意思.14.文采:和下文的‘’风骚“, 本指辞藻.这里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15.唐宗宋祖: 指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16.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天骄, “天之骄子”的省略语.意思是天所骄纵宠爱的人.汉时匈奴自称.后来也泛称强盛的少数民族或其首领.在这里特指成吉思汗.17.成吉思汗: 元太祖铁木真.建立了横跨欧亚大帝国的蒙古征服者.18.射雕:《史记·李广传》称匈奴善射者为“射雕者”.有用射雕来称赞人武艺高强.雕,一种凶猛的鸟,飞得又快又高,不易射中.19.俱往矣: 都已经过去了俱: 都.20.数风流人物: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无产阶级革命者等.数, 数得着、称得上的意思.郑愁予《雨说》原文(雨说: 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等待久了的鱼塘和小溪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雨说, 我来了, 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我来了, 我走得很轻, 而且温声细语地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我来了, 雷电不喧嚷, 风也不拥挤当我临近的时候你们也许知悉了可别打开油伞将我抗拒别关起你的门窗, 放下你的帘子别忙着披蓑衣, 急着戴斗笠雨说, 我是到大地上来亲近你们的我是四月的客人带来春的洗礼为什么不扬起你的脸让我亲一亲为什么不跟着我走, 踩着我脚步的拍子?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雨说: 我来了, 我来的地方很遥远那儿山峰耸立, 白云满天我也曾是孩子和你们一样地爱玩可是, 我是幸运的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第一样事, 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君不见, 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第二样事, 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只要旗子笑, 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 大地的希望就有了雨说, 我来了, 我来了就不再回去当你们自由地笑了, 我就快乐地安息有一天, 你们吃著苹果擦著嘴要记着, 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 就是我祝福的心意作者介绍郑愁予, 现代诗人.原名郑文韬, 祖籍河北宁河, 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 长城内外.抗战期间, 随母亲转徙于内地各地, 在避难途中, 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1949年随父至台湾.毕业于新竹中学.1956年参与创立现代派诗社.1958年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曾在基隆港务局任职.1968年应邀参加爱荷华大学的“国际写作计划”, 1970年入爱荷华大学英文系创作班进修, 获艺术硕士学位.重要诗作包括《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郑愁予诗选集》《郑愁予诗集Ⅰ》《燕人行》《雪的可能》《莳花刹那》《刺绣的歌谣》《寂寞的人坐着看花》等14种.诗集《郑愁予诗集Ⅰ》被列为“影响台湾三十年的三十本书”之一.诗人在80年代曾多次选为台湾各文类“最受欢迎作家”, 名列榜首.曾获青年文艺奖(1966)、中山文艺奖(1967)、中国时报“新诗推荐奖”(1968)及“国家文艺奖”(1995).作品已有八种欧、亚文字译介.诗人思维敏捷, 感慨殊深, 融合古今体悟, 汲取国内外经验, 创作力充沛.他的诗作以优美、潇洒、富有抒情韵味著称, 意象多变, 温柔华美, 自成风格.他的成名作《错误》(1954)在台湾首次发表时, 因为该诗的最后一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 是个过客”, 一时间整个台湾岛都在传诵“达达的马蹄”之声.郑愁予1986年, 台北《文讯月刊》(第22期)举行问卷调查, 我被读者送到“最受欢迎作家”诗类之首, 也是所有文类作家中得票最多的人.问卷说, 读者遍及各地区、阶层、行业以及生活形态迥异的“族群”.之后, 《文学家》杂志与台湾大学生问卷, 结果几乎相同.《文讯》的问卷并列出小说票数最多的人是张爱玲.另一由洪范书店出版的《随身读》系列, 以销数论, 我与鲁迅相埒;这种穿越中国新文学史的选择, 说明了广大的文学读者, 已超越了流行与时尚.台北《中国时报》与花旗银行合选的“影响台湾三十年的三十本书”, 《郑愁予诗集》是惟一被选入的诗集.今年台北《联合报》选出50年代的30部文学经典, 《郑愁予诗集》列为诗类“前茅”.电脑选举, 得票第一.90年代初期, 香港政府审定的高中国文教科书选用我的两首诗, 也是惟一的新诗.台湾自去年(1997年)起, 在重新审定的高三国文课本里选用新诗, 包括我的作品, 我的诗进入了中学教室, 也给我带来一些新鲜的怀旧和责任感.鉴诸诗集流传如此广, 既与诗评关联不大, 则诗中气质所表现的“无常观”必是原因之一, 便不能不正视佛家最简要的义理.原来“气质”非常近似佛经中讲说的“心”, 悲悯之心即是“菩提心”.据《大乘观无量寿经》说, “菩提心”是“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我对诗的至诚与深注是无可疑问的, 然而我独缺回向发愿的心志.换言说, 之作为一个单纯诗人的现实是小乘自我密封的行事, 只在一隅默默“修行”;所谓的纯诗人, 原是对广大读者群的背义.江河《星星变奏曲》原文江河诗人在静谥的深夜遥望星空, 闪烁的星星勾起了他“柔软”的温情与朦胧的憧憬.谁不愿意生活像诗一样浪漫, 心灵像飞一样自由?只有经历过心灵劫难的人, 才更能体会到这种诗意人生与精神自由的弥足珍贵.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 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谁不愿意, 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谁不喜欢春天, 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 谁还会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谁愿意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谁愿意, 看着夜晚冻僵僵硬得像一片土地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 喜欢火涌出金黄的星星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外国诗两首面对大自然, 诗人有唱不完的歌.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敏锐地捕捉到两种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 发出“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而在俄国田园诗人叶赛宁的笔下, 夜是那么静谧、美好, 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蝈蝈与蛐蛐济慈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 就有一种声音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飘荡,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 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 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大地的诗歌呀, 从来没有停息:在寂寞的冬天夜晚, 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 从炉边就弹起了蝈蝈的歌儿, 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 人们感到那声音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夜叶赛宁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夜来临, 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大河银星万点,小溪银波微漾.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也闪着银色光芒.夜来临, 四下一片寂静,大自然沉浸在梦乡.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梁启超《敬业与乐业》原文阅读作者:梁启超加入日期: 10-07-19敬业与乐业梁启超..我这题目, 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 断章取义造出来.我所说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 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 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 可惜被後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 倒变了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 「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 凡做一件事, 便忠於一件事, 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 一点不旁骛, 便是敬.业有什麽可敬呢?为什麽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 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 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 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 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 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 从俗人眼里看来, 有高下;事的性质, 从学理上解剖起来, 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 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 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 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 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 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 所以我们对於各种职业, 没有甚麽分别拣择.总之, 人生在世, 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 不劳作便是罪恶.至於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 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 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 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 「做工苦, 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 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 诸君扯直耳朵来听, 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 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 还不是一样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 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廔气的那一秒钟止, 除了睡觉以外, 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 不是淘神, 便是费力, 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 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 莫过於无业游民, 终日闲游浪荡, 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 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 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 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 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 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 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麽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 总有许多层累、曲折, 倘能身入其中, 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 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 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 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 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 好像赛球一般, 因竞胜而得快感.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 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 省却无限闲烦闷.孔子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 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 说道: 「其为人也,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 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我生平受用的有两句话: 一是「责任心」, 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的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 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今天所讲, 敬业即是责任心, 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如此, 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课文作者:雨果一百年前的今天, 一颗巨星陨落了.但他是永生的.他走的时候有长寿的岁月, 有等身的著作, 还挑起过最荣耀的、也是最艰巨的责任, 即培育良知, 教化人类.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 受到过去的诅咒, 受到未来的祝福.先生们, 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在他弥留之际, 一边有同时代人和后代的欢呼和赞美, 另一边有对他怀有深仇大恨的旧时代洋洋得意的嘘叫和仇恨.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 他是一个世纪.他行使过一个职能, 他完成过一个使命.很显然, 他生来就被选定从事这件借助他在命运的法则和自然的法则中最高尚的愿望所完成的事业.他活过的八十四年, 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君主政体和曙光初现的革命时代.他出生的时候, 路易十四还在统治, 他死的时候, 路易十六已经戴上了王冠.所以, 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晖, 他的灵柩投射着大深渊最初的微光.位先生, 在大革命前, 社会的建筑是这样的: 下边, 是人民;人民的上面, 是由神职人员代表的宗教;宗教的一边, 是由法官代表的司法.而在那个阶段的人类社会, 人民是什么?是无知.宗教是什么, 是不宽容.司法是什么?是没有公正.于是, 伏尔泰啊, 你发出厌恶的呐喊, 连将是你永恒的光荣!(爆发出掌声)于是, 你开始和过去打一场可怕的官司. 你为人类的诉讼案辩护, 驳斥暴君和凶神, 你胜诉了.伟大的人物, 你要永远受到祝福!(新的掌声)伏尔泰直接面对这种轻薄无聊、凄惨忧郁的社会, 独自一人, 眼前是各种力量的联合, 宫廷、贵族、金融界;这只不自觉的力量, 是盲目的一大群人;这批无恶不作的法官, 他们媚上欺下, 俯伏于国王之前, 凌驾于人民之上(喝彩);这批虚伪、狂热、阴险兼而有之的神职人员, 伏尔泰, 我再说一遍, 独自一人对这个社会一切丑恶力量的大联合, 对这个茫茫的恐怖世界宣战, 他接受战斗.他的武器是什么?这武器轻入和风, 猛如雷电――一支笔.(鼓掌)他用这武器进行战斗, 他用这武器战胜敌人.伏尔泰战胜了敌人.他孤军奋战, 打丁响当当的一仗, 这是一次伟大的战争.是思想反对物质的战争, 是理性反对偏见的战争, 正义反对非正义的战争, 被压迫者反对压迫者的战争, 是仁慈的战争, 温柔的战争.伏尔泰具有女性的温情和英雄的怒火, 他具有伟大的头脑和浩瀚无际的心胸.(喝彩)他战胜了古老的法典、陈旧的教条, 他战胜了封建君主、中古时代的法官、罗马天主教式的神甫.他把人的尊严赋于黎民百姓.他教导人、安抚人、教化人.他为西尔旺和蒙巴伊斗争, 如同他为卡拉斯和拉巴尔斗争.他承受了一切威胁、一切侮辱、一切迫害、污蔑、流亡.他不屈不挠, 坚定不移.他以微笑战胜暴力, 以嘲笑战胜专制, 以讥讽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 以坚毅战胜顽固, 以真理战胜愚昧.我刚才用过两个字, 微笑, 我说一下.微笑, 就是伏尔泰.各位先生, 我们要这样说, 因为, 平静是进位哲学家伟太的一面, 平衡的心态在伏尔泰身上最终总会重新确立.不论他正义的愤怒多大, 总会过去, 恼羞成怒的伏尔泰总会让位于心平气和的伏尔泰.于是, 从这深邃的双目里露出了微笑.这是睿智的微笑.这微笑, 我再说一遍. 就是伏尔泰.这微笑有时变成放声大笑, 但是, 其中蕴涵有哲理的忧伤.对于强者, 他是嘲笑者;对于弱者, 他是安抚者.他使压迫者不安, 使被压迫者安心.以嘲笑对付权贵: 以怜悯安抚百姓.啊!我们应为这微笑感动.连微笑里含有黎明的曙光.它照亮真理, 正义, 仁慈和诚实;它把迷信的内部照得透亮, 这样的丑恶看看是有好处的, 它让丑恶显示出来.它有光, 有催生的能力.新的社会, 平等、让步的欲望这叫做宽容的博爱的开始, 相互的善意, 给人以相称的权利, 承认理智是最高的准则, 取消偏见和成见, 心灵的安详, 宽厚和宽恕的精神, 和谐, 和平, 这些都是从这伟大的微笑中出来的.各位先生, 只有希腊、意大利和法兰西享有以人物来命名时代的特权, 这是文明最高的标志.在伏尔泰之前, 只有以某些国家领袖的名字来命名时代的先例;伏尔泰比国家领袖更重要, 他是思想的领袖.到伏尔泰, 一个新的纪元开始了.我们感到, 从今以后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文明过去曾服从武力, 文明以后将服从思想.权仗和刀剑已经折断, 光明将取而代之, 也就是说权威变成自由.再也没有别的最高权力, 人民只有法律, 个人只有良心.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 进步的两个方面很清楚的显示出来, 这就是: 做一个人, 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 我们要恪尽职守.让我们转身望着这个死者, 这个生命, 这个伟大的精神.让我们在这令人肃然起敬的墓前鞠躬.让我们向这个人讨教, 他有益于人类的生命在一百年前已经熄灭, 但他的作品是不朽的.让我们像其他强有力的思想家讨教, 向卢梭、向狄德罗、向孟德斯鸠讨教.让我们与这些伟大的声音共鸣.要制止人类再流血.够了!够了!暴君们.啊!野蛮还在, 好吧, 让哲学抗议.刀剑猖狂, 让文明愤然而起.让18世纪来帮助19世纪;我们的先驱哲学家们是真理的倡导者, 让我们祈求这杰出的亡灵;让他们面对策划战争的君主王朝, 公开宣布人的生命权, 良心的自由权, 理性的最高权威, 劳动的神圣性, 和平的仁慈性.既然黑夜出自王座, 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全体一致的经久不息的欢呼.从四面八方高呼: “维克多.雨果万岁!”)傅雷家书两则1954年10月2日聪, 亲爱的孩子.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信, 很高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 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 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 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 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 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 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 惟有庸碌的人, 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 方能廓然无累, 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 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 就好了.太阳太强烈, 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 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 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国外这几年, 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 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 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 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 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 做将来的借鉴, 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 正视错误, 用理智分析, 彻底感悟, 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 越来越坚强的.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 〔创伤, 覆灭〕, 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 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 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 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 对你有些启发作用, 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 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1955年1月26日早预算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 我们都当作等待什么礼物一般的等着.果然昨天早上收到你来信, 而且是多少可喜的消息.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 一定会禁不住涕泗横流的.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 莫过于欣赏艺术, 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其次, 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想到你将来一定有更大的成就, 没有止境的进步, 为更多的人更广大的群众服务, 鼓舞他们的心情, 抚慰他们的创痛, 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能够把不朽的大师的不朽的作品发扬光大, 传布到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去, 真是多神圣, 多光荣的使命!孩子, 你太幸福了, 天待你太厚了.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 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 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 众人的掌声、拥抱, 名流的赞美, 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 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 只要你能坚强, 我就一辈子放了心!成就的大小、高低, 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 一半靠人力, 一半靠天赋, 但只要坚强, 就不怕失败, 不怕挫折, 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 生活上的, 技术上的, 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 扶掖你.还加上古今的名著, 时时刻刻给你精神上的养料!孩子, 从今以后, 你永远不会孤独的了, 即使孤独也不怕的了!赤子之心这句话, 我也一直记住的.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 会创造一个世界, 创造许多心灵。
17.公输《墨子》公输盘(bān)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yǐng),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yuâ)。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zhâng),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xiàn)我于王?”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yú)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荆有云梦,犀兕(sì)麋(mí)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yuán)鼍(tuó)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zhì)兔鲋(fù)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楩(pián)楠豫章,宋无长(zhàng)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diã)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yù)有余。
公输盘诎(qū),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gǔ)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17.公输
《墨子》
公输盘(bān)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yǐng),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
公输盘不说(yuâ)。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zhâng),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
子墨子曰:“胡不见(xiàn)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
”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yú)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荆有云梦,犀兕(sì)麋(mí)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yuán)鼍(tuó)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zhì)兔鲋(fù)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楩(pián)楠豫章,宋无长(zhàng)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
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diã)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yù)有余。
公输盘诎(qū),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gǔ)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
楚王曰:“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
18.《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9.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
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20.《庄子》故事两则
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