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双向细目表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1
(2)避免同一内容在不同题型中重复出现。
同一内容在不同题型中反复出现,是拟卷的一种失误。
运用双向细目表,可即刻反映出内容及分值和分布情况,是绝不可能出现同一内容重复考核的问题的。
(3)便于考前复习,提高考试及格率。
考试不是目的,而是检验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是通过考试促使学生对该门课程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掌握,并检验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况。
所以,考前复习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总结性的教学,不主张为了及格率而按考试卷的具体内容给学生进行复习,但是,如果按“双向细目表”帮助学生进行复习则是可取的,也是很有效果的。
“双向细目表”所涉及的是内容分布、题型分布、分值分布,而不涉及具体的考试题目,使得复习既有广泛性又有针对性,真正做到了提高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
(4)便于教学管理部门进行有效审核。
要对试卷进行审核,应在“双向细目表”基础上进行,否则只能是按教材的章节内容对试卷进行审核,这种既费时又费力的审核工作很难长期坚持。
总之,运用“双向细目表”进行拟卷,是规范出卷工作的一项基本方法,可以有效克服出卷中的盲目性,对规范教学、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命题的责任心、提高考核质量都有重要的意义。
三、制作双向细目表的程序如下:(1)列出大纲的细目表任何测验,都是针对具体的学科内容进行的。
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内容,不同知识内容在该科教学中的相对重要性有多大,不同知识内容所应实现的知能目标是什么。
这些都是测验设计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所以在编制细目表时,应先列出课标或大纲的细目表。
(2)列出各部分内容的权重应根据教学内容在整体学科中的相对重要性,分配相应的比重。
比重多以百分比表示。
这个分配的百分比例,既是教学时间、精力分配的比例,也是测验试题数量、考试时间、分数分配的依据。
这个比例,就是说的“权重”。
(3)列出各种认知能力(学习水平)目标的权重测验题不仅要对学科内容具有足够的覆盖率,也要涵盖所确定的学习水平目标,即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级目标,应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对六级不同目标合理权重。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双向细目表一、试卷编制的具体步骤1、进行总体构思,确定试卷的目标要求明确考试的目的(为什么考)和性质:是期前预备性(摸底、预测、分组)的,或者是期中形成性(评定)的;根据考试目的确定考试的内容、范围和要求(合格标准)。
2、拟订命题计划,设计多项细目表命题计划包括两项内容:一是编制试题的原则和要求,说明试题类型、编制试题和组配试卷的要求体考试内容中各部分试题的数量分布和所占比例。
根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教材、考试目的、性质与要求,设计好试卷多项细目表,这是3、选择题型,实施编制4、编选和审查试题,组编试卷5、检查、修改、试做、复核、调整、编制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二、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一)为什么在编制试卷时需要制定双向细目表原因之一:命题双向细目表是设计试卷的蓝图。
它使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原因之二: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命题双向细目表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型与难度之间的关系。
(二)什么是双向细目表所谓“双向细目表”,实际上就是教材内容和学习结果两个维度,其中一维反映教学的内容,另一维水平”这一维,普遍采用布卢姆等人关于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分类,即把学习结果或认知水平分为价”六种水平。
教材内容这一维则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加以确定。
双向细目表是在命题中根据考试的目的和要求制定的测试内容和目标的具体计划,并以图表形式详用以规范、指导编题和制卷。
案例1:高考文综Ⅱ卷政治试题双向细目表案例2:高三月考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马鞍山市二十二中学2010届高中教学质量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双向细目表(理科)高三数学第一次月考目的:检查前一阶段复习效果考试范围:第一次月考前已复习完成的内容,必修3和选修2-3中的概率和统计、排列组合、二程。
命题计划:按照2009年安徽省高考理科试卷的试题类型、试卷结构组配试卷;试卷中试题为第一建议:为了把握好试题方向,所命试题要以近两年的高考原题为参考依据,但是,为了考试公平,过四分之一,可以适当改编,或从各地模拟题中选择,还可以从教材中选择或改编题目。
新课标下的《知识内容及考试要求细目表》
注意:
连续四年(必考)
三年(几率较大)
隔年(10年已经考查过的内容11年不考)
近两年(暂时不考)
四年一次都没有考过的(考10分)
需特别注意的问题:
1.停表的使用和读数。
2.不单独考查电能表测量。
3.汽车挡风玻璃防水雾装置原理,汽车简单机械。
4.各版本(人教、沪粤、科教)叙述不一致的内容不考,如安全电压。
5.判断多次测量的目的:减小误差或总结规律。
6.电磁波只需知道概念,不考公式计算。
7.刻度尺不考估计值。
8.平面镜成像作图注意平面镜示意图画法。
9.量筒、烧杯示意图画法。
10.g若无说明取9.8N/Kg。
11.起重机、厨具所包含物理知识原理。
12.风力发电风速与功率关系,电学综合。
13.防核辐射、能源分类。
14.多项选择题有3个正确选项。
15.物理学史。
16.黑箱作图。
17.亚运会、十二五规划、新能源、环境、新兴材料。
18.以考试答题必备工具设计、进行实验探究。
19.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表。
双向细目表介绍双向细目表是一种命题蓝图设计,用于测量认识目标达成度的工具之一。
同时,它也是分析测量结果的重要工具。
该表格包括纵向列出的要考查的内容和横向列出的要考查的能力。
在知识与能力共同确定的方格内是考题分数所占的比例。
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六个层次是从研究过程的理解能力来划分的,适用于任何学科。
这六个层次分别是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每个层次都是前一个层次的基础。
没有识记就没有理解,没有识记和理解就难以应用。
双向细目表的制定需要考虑考查内容、时间和能力权重要求,以保证命题题目在内容上全面、准确,在能力目标分配上得当。
选拔性考试、国家考试是组织教育统计、测量专家和学科专家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编制双向细目表。
双向细目表是一个测量目标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关联表。
表格的纵向列出要考查的内容即知识点,横向列出要考查的能力。
在知识与能力共同确定的方格内是考题分数所占的比例。
这种命题双向细目表具有三个要素:考查目标、考查内容以及考查目标与考查内容的比例。
双向细目表可以是多维的,但一般使用双向细目表。
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关系的双向细目表是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其中,测验内容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创新等五个方面,而测验目标则分为一级和二级目标。
通过这种表格,可以清晰地了解每个方面的分数分配情况,以及每个目标的覆盖程度。
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题型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是一种更加详细的表格形式。
除了测验内容和测验目标外,还包括题型的分类,如选择题、简答题、证明题、应用题、分析题等。
通过这种表格,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每种题型所覆盖的测验内容和测验目标,以及它们的难度程度。
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则是一种更加细致的表格形式。
除了题型和测验目标外,还包括题目的难易度和认知度等方面。
通过这种表格,可以更加详细地了解每种题型所覆盖的难易度和认知度,以及它们与测验目标之间的关系。
反映题型与难度、检内容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则是一种更加全面的表格形式。
双向细目表近日,同事们忙着应对省教科院要求的"双向细目表",我虽没有学科命题任务,但还是对此有些好奇。
借此机会了解一下"双向细目表"。
1•什么是"双向细目表"?编制"双向细目表"是书面考试科学命题的一个关键环节。
所谓"双向细目表"(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关联表。
实际上就是教材内容和学习结果两个维度,其中一维反映教学的内容,另一维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教材内容"这一维则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加以确定。
"学习水平"这一维,目前普遍采用布卢姆等人关于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分类,即把学习结果或认知水平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种水平。
也有以三维目标形式呈现的如"知识与技能(积累了解理解分析综合应用欣赏评价)、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2.为什么要编制"双向细目表"?编制"双向细目表"是书面考试科学命题的一个关键环节。
书面考试是学习评价中最常用的一种类型。
规范的书面考试过程应包括明确考试目的、制定考试大纲、编制双向细目表、编拟试题、组合成卷、试测、施行及评分、分析考试结果等这些步骤。
双向细目表对测试内容的命制具有很好的计划作用,它既可以使测题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明确的标准,避免凭经验主观命题,又可以使测题对一门学科的内容有较好的代表性,从而保证测验的有效性。
有了"双向细目表",随意和盲目的命题过程就被科学的有计划的命题过程所代替。
通过查阅"双向细目表",可以清楚地知道前面检测了什么内容。
根据计划,也可明确今后还将检测些什么。
3.组织编制"教材多项细目"的意图?(1)促进教考和谐借鉴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编制"教材多项细目",引导教师进一步研读教材,实现"教""考"融合。
小学升初中科学学科双向细目表说明小学科学毕业检测试题是以教育部制订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和苏教版科学教材为依据命制试题。
旨在检验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等情况,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命题原则1、基础性原则:以现行苏教版教材为依据,以考查学生的科学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探究为主。
2、学科性原则:命题将以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和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3、灵活性原则:命题力求联系生活实际,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的结合,富有趣味,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要留心科学,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实践、善于探究。
命题方向1、重视对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主要突出基础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而不是单纯的记忆和背诵;重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2、体现科学探究的理念。
重在考查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和学生实验设计分析能力,重视对探究活动过程的体验和能力考核,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形成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3、难度与考试性质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适宜。
主要内容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知道、理解的知识点。
4、试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探究性,不设繁、难、偏、怪的试题。
命题内容1、我们长大了(1)了解人的生命周期。
(2)了解儿童身体发育的特点。
(3)了解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4)能对探究的问题做出初步的结论。
2、遗传和变异(1)知道遗传和变异现象。
(2)了解遗传、变异都是生物的特征之一。
(3)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4)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3、进化(1)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
能对收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呈现。
(2)理解环境为生物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
(3)知道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生物的生存。
(4)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5)关注一些和进化有关的问题。
一.双向细目表的作用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
它是命题的依据,是核检内容效度的依据,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如果我们的检测内容和要求与教学脱节,随意用一份试卷进行测试的话,测试结果就不能准确反馈教与学两方面的信息,就有可能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
为了改变测试命题的随意性,就要求教师用“双向细目表"规范各科测试。
各科各备课组在测试前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详细列出每次测试所要检测的知识点,然后根据“双向细目表”中所列的知识点,结合学生实际及考试区分度的要求进行命题.二.双向细目表的构成一般地,表的纵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内容即知识点,横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能力(既在认知行为上要达到的水平),在知识与能力共同确定的方格内是考题分数所占的比例。
因此,这种命题双向细目表具有三个要素:考查目标、考查内容以及考查目标与考查内容的比例.三、考察目标的不同层次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关于教学认知目标(见附件1)分为六个层次,即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这六个层次是相互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的递进的关系。
一般按照这六个层次来确定各科内容所要达成的考察目标。
(在实际操作中可按照课程标准中的知识技能目标区分或者直接简化为A、B、C三个等级。
例如数学新课标中以"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
)四、具体实施方法1.确定检测内容。
进行测试前,备课组全体教师根据测试的范围和教学目标,共同商定检测内容。
测试可分为形成性测试、终结性测试、水平测试、选拔测试等类型.2.填写“双向细目表”。
根据教学要求将检测内容编排入具体的题型内.教学大纲里对各类知识都有明确的要求,每年的中考也有考试要求的说明。
编排时应根据该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将其安排到适合的题型.填好“双向细目表”后,应该认真检查所列的考查内容是否全面、是否符合要教学要求、是否有不必要的重复等等。
3.按照“双向细目表”命题。
小学科学六年级毕业考试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一部分知识检测站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12分)1.水银有的性质,所以水银温度计能测量出体温的高低。
2. 、、等动物一般通过卵的孵化繁殖后代。
3.关于月球环形山的成因,目前人们普遍公认的观点是。
4.1969年7月,美国的载人飞船在月球上成功着陆,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第一个足印。
2010年10月1日,中国的探月卫星也发射成功,探测到的有关月球的数据将更加详实。
5.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是;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是。
6. 小学科学最后一篇课文中提到的当今世界存在的三个环境问题是、、。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1.()安全帽做成拱形,能提高抗撞击能力。
2.()人摇动发电机可以发电使电灯发光。
说明能量是可以转换的。
3.()为了保护丽水生物的多样性,最好能引进全国各地的动植物。
4.()要区分我和同学指纹的差异,最好把手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5.()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微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6.()柴火燃烧会发光发热,这些都是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人类消耗煤和石油会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
8.()夜空中的星星大多数是恒星,这些恒星永远存在不会消亡。
9.()工业废水只要经过沉淀就可以成为无害水回归自然环境了。
10.()家里过期药品最好送到附近的药店统一回收处理。
三.选择题(选择合适的序号填写在后面的括号里,共计18分)1.每个晴天的夜晚都可见星座移动,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浙江省夏天炎热冬天寒冷,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 地球公转B 地球自转C 星座绕地球公转2.不能影响电磁铁磁极方向的是()A 铁芯摆放的方向B电流的方向 C 线圈缠绕的方向3.班里的同学根据发际、眼皮、耳垂这三个性状的差异可以分成()A 3类B 6类C 8类4. 在载物台放好载玻片后,从目镜里看却是黑乎乎的,这是因为()A 显微镜没摆放平坦B 没有调节准焦螺旋C 没有调节反光镜5.下列现象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米饭烧焦变黑B 米饭被嚼碎C 米饭咀嚼多次有甜味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水结成冰B 铁块锻打成锄头C 植物光合作用制造出养料dAl l th i ng t hei 7.垃圾填埋场填满垃圾后,可以在上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