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与我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批判性思维与我

批判性思维这门课程是近几年才在内地大学的教学中出现的,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新的领域,很难对其有非常深刻或者很权威的认识,大家都在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中。而在同类高校中,襄樊学院算是为数不多的开设这门课程的大学,我很幸运地进入孔明学院并且可以学习这门课程。

接触批判性思维以来,学习到的一些知识或者说对我“有作用”的知识,在无形之中改变了我,同时也引起我的一些思考,更加培养了我继续探索下去的兴趣。在此,我粗浅的谈一下我的认识和体会。

一.我的认识

学习批判性思维几个月,对其认识不再仅仅认为它是哲学的一个特殊分支。当然,初听这个名称认为很深奥,但是在不断学习中才会深切体会到它的实用性和必要性,那么,我就在思考和探索中有了自己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帮助我去学习。

1.首先,我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具有怀疑和批判性,可以教会我们如

何理智的去怀疑去反思。例如,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之下,我们很长时间都处于一种被动接收的状态,被灌输一些知识和理论。钱学森教授曾经问过:为什么中国培养不出大师级的人物?这一问引起了很多人的思考,确实是发人深省的一问。于是,我们开始反思开始质疑我们的教育模式,但是中国的特殊国情使得人才选拔确实存在很大的难度,而教育的改革也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因此需要逐渐的改进。

学习批判性思维后,我了解到苏格拉低的教学方法,它主要提倡老师应该以倡导为主,扮演“助产师”的角色去帮助和引导学生,而真正的理解思考和探索实践则主要靠我们自己去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同时也很好的锻炼了我们处理问题的能力。另外,老师在讲解问题的同时针对学生的问题可以采取诘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和老师一起探索思考最终得出答案,这样有意识的引导会使得学生思考问题的条理更清楚,思路更清晰,从而使我们的思考推理能力无形之中得到提高。

当然,这个方法的使用需要具备一些条件,接受者要具备一定的接收和分析能力,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做基础。我们不可能能让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去总结分析“守株待兔”的寓意,而是要通过老师以故事的形式讲解给他们,再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告诉他们:机会要自己去寻找和把握,不能因循守旧,把偶然当做必然,要动的创新。即使通过这样的方式使他们记住了,但真正的理解和吸收还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我们在借用苏格拉底教学方法培养能力的时候,并不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全盘否定,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做一些创新,如果能很好的认识到这一点,我觉得理智的怀疑与反思已迈卖出了成功的一步,仅仅在教育模式上的思考就已经有了创新。

2.其次,我认为批判性思维可以帮助并且教会我们如何做出决定。生活中,我们常

常会遇到一些问题,那么如何做选择如何做决定是我们必须学习并且应该掌握的。就我自身经历来说,选择报考孔明学院是在入校以前已经有的打算,尽管对于能否考进没有十足的把握,但是我还是很坚定的报了名。结果,我顺利地通过了笔试和面试。

在孔明学院学习之初我有些不适应,因为课程排的很满很紧而且课程门类很多,同时教育让我学得有点儿盲目没有方向感,很多同学都有跟我一样的感觉。其中有人选择了离开,申请回到原来的学院,而我坚定的选择了留下来。其实可供选择的结果具有清晰性,对我来说无非两种可能:要么回到外国语学院继续学习日语,如果能学的足

够优秀,就有可能做翻译或者进入外企从事与日语有关的行业;如果留下来,那么大一大二就要在进行通识教育时努力打好基础,在大三大四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一个专业,或者选修双学位和考研。这样分析之后,我选择了后者,也给自己今后的发展确定了大致的方向,我相信只要努力并且有合适的机遇,那么距离成功就会更进一步。

很明显,犹豫的结果具有清晰性和相关性,做出选择后一系列具体的目标实施计划都会制定出来,它们是具有相关性的。而我们的努力方向又与目标有了一致性,同时目标也是对我们努力的一个好的预见性。这种思维运用到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使得整个事件解决更有条理性,并且还能够将理论和实际很好的联系起来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样才是学习的比较高的境界。

3. 最后,我认为批判性思维可以帮助我们完善世界观,更理性的看待事物。

每个人的性格都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培养慢慢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每个人的生长生活环境不同,性格和观念的形成自然有很大的差异,在看待问题的观念上自然就会有很多的不同。在汶川地震中,有位老师叫范美忠,在危急时刻丢下学生独自逃生,被称为“范跑跑”,人们更多的是对他没有职业道德的斥责,但是仅仅这样看待这个问题是不全面不客观的。

人,首先作为独立的个体有生存的权利,在威胁生命的灾难来临时选择自救逃生是可以理解的行为,在惊慌下大脑不受意识支配的时候忘记喊学生一起逃走也情有可原,但是在事后发表的文章中和面对媒体时,他过分的强调自己的求生观念,甚至说出“连亲娘也不救”的有违道德伦理亲情甚至有违法律的一些过激得不负责任的话。

这些言论在社会上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影响。另外,作为人民教师,他有义务和责任去关心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可是他却强调没有义务去用自己的生命去救学生的生命,这让人不得不对人性道德深深的反思,同时也反应出不正确的世界观回带来怎样的不良后果。我们在分析事件时,不仅要全面看待要理性的分析,更要联系实际思考。“范跑跑”的行为是不符合职业道德的不负责任的,但也是人自救求生的本能的反应,试试他的言行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反而逃避责任,再加上媒体的大肆宣扬,就在整个社会上引起了很不好的轰动效应。

因此在对待问题问题时要理性分析,多角度分析,这样我们的世界观才会向着更接近真理的方向靠近。

二.我的体会

1. 我的生活。在高中学习到联系的普遍性,一直都是理论上的理解,但却没有很确

切的体会过,上次陪同学去买mp4的时候去了一个手机专卖店,顺便在那里面逛了一下,看了会儿手机。后来过了一段时间,我手机掉了,为了保持通讯畅通我不得不去买新的手机,买的正好是上次逛手机店时看到的那款。现在,我可以用瑞士数学家欧拉的图示法分析一下其中的关系:我的新手机在买来之前和我是全异关系,但是后来我买了这部手机它和我的关系就变成了种属,但是作为手机,新旧手机之间又是交叉关系,它们有着共同的一部分功能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这种分析可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会帮助我们很快的理清思路,分辨关系,但是用在手机这个实例上着实有点儿牵强,但是方法可以推广,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原则。当然,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如果能够用这种分析方法把“关系对当”,分层分步骤,那么事情在解决时效率和效果都会得到兼顾的。

2.我的学习。学习的范围很大,我还是就某方面来具体举例说明。在学习听讲时,会学会了抓重点各有选择性。作为文科生,不光要将文科方面知识学好,也应该学习相应的理科方面的知识,当然是有重点的,有选择的,比如高数,学习起来很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