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课程标准介绍优秀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63 MB
- 文档页数:38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王辉Email:**********************南京特院特教与学前学院第一部分前言●《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简称¡°课标¡±,下同)是新时期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培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智力与发展性障碍学生身心发展和特殊教育的基本规律,促进学生的自身协调发展,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课标设计借鉴了当前国际社会智力与发展性障碍的最新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培智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吸纳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体现了培智教育的鲜明特色。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在培智学校就读的所有学生。
●根据培智学校教育的特点,本课标为综合文本,不再单独分册编写。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体现了保障儿童教育权利,实现教育平等的课程性质。
课标提供了兼顾智力与发展性障碍儿童全面发展和显著个别差异的教学内容,从智能发展、社会适应和生活实践三个方面,按照学生接受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过程来规划教学目标系统。
课程设置目的在于提高智力与发展性障碍儿童的独立生活能力,促进其平等参与社会,使他们拥有尊严、获得幸福、实现人生价值,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理念与特色●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采用以儿童为主体,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借鉴了智力/发展性障碍研究的新理念●课程借鉴了国内外关于智力与发展性障碍研究的新成果。
我国1987年首次颁布了与国际社会一致的智力障碍概念和标准;2006年在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时,我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的《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确定了新的智力残疾的概念和标准。
这一概念表述为:¡°智力残疾是指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水平,并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
此类残疾是由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障碍,使个体活动和参与受到限制,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有限和间歇的支持¡±。
目录123研制基础研制说明课标解读教学实施4研制基础1针对轻度智力残疾儿童的《全日制弱智学校(班)教学计划(征求意见稿)》及1990-1993年间编写的教材开展教学。
1987-1993年2《中度智力残疾学生教育训练纲要(试行)》为依据针对中、重度智力残疾学生开展教学。
1994年10月3教育部颁发了《课程方案》以后,各地区如火如荼地开展课程改革,课程整体呈现出生活化和功能性的倾向,“适应生活”成为培养目标的核心,课程设置和课程模式体现出丰富的地区和校本特色。
2007年2月研制思路功能性课程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部分或者全部代替传统的一般性课程;它强调通过独立生活技能、职业技能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的教育促使学生成长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公民。
功能性课程关注个人在日常生活领域,包括家庭、社区、工作场所、休闲和学校环境中所需要的技能和行为的发展,强调学生所学的一定要与学生的家庭和社区生活实际相联系,为学生未来自食其力做准备。
研制说明劳动与技术教育应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以操作学习、设计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活动,其内容主要包括劳动实践、技能练习、工艺制作、简易设计、技术试验、职业体验等。
教育部在2003年颁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的实践课程,基本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四个方面。
《培智学校劳动技能课程标准》突出劳动知识的普及、劳动技能的训练和适应能力的培养,因此与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的课程指导纲要相比,提高生活技能学习的比重,降低技术学习的比重,弱化对技术的理解、感悟与创造,强调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与普教课标的关系课标解读框架结构•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第一部分前言课程性质实践性生活性综合性开放性课程基本理念关注学生生活需求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突出学生实践体验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促进学生综合康复课程设计思路学段划分目标制定内容安排开放性是指劳动技能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等具有开放的特点。
培智学校学前教育课程标准解读讲义简介本讲义旨在解读培智学校学前教育课程的相关标准,帮助教师、学生和家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标准。
通过本讲义的研究,您将了解培智学校学前教育课程的核心内容和要求,为学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指导。
学前教育课程标准概述培智学校学前教育课程标准是根据国家教育政策和学校自身特点制定的。
该标准旨在培养学前儿童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标准涵盖了学前教育的各个领域,包括语言与沟通、大运动与小运动、社会与情绪发展、艺术与创造力等。
标准解读语言与沟通语言与沟通是学前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标准要求学生能够听说读写,并能运用语言进行有效的沟通。
教师应通过游戏、故事以及日常情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学生还应该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大运动与小运动大运动与小运动是学前教育中的关键发展领域。
学生应该通过锻炼和体育活动,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
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各种体验和机会,以发展他们的大运动和小运动技能。
社会与情绪发展社会与情绪发展是学前教育中重要的目标之一。
学生应该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表达情感。
教师应该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鼓励学生与同伴互动,培养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
艺术与创造力艺术与创造力的培养是学前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生应该有机会参与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应该提供创造性的活动和材料,激发学生的艺术天赋。
总结培智学校学前教育课程标准是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制订的,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标准涵盖了语言与沟通、大运动与小运动、社会与情绪发展、艺术与创造力等各个领域。
教师应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并促进他们的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