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4、25课时 免疫和计划免疫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79.50 KB
- 文档页数:5
《免疫与计划免疫》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人体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2、初步理解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及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
3、区别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
4、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5、说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举一反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联系生活,运用观察、推理、归纳的方法分析实例。
3、情感目标通过免疫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确立积极预防传染病意识,认同计划免疫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1、描述人体三道防线的工作机理,理解人类是如何抵抗疾病的。
2、了解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抗体和抗原的关系。
3、说出免疫的概念及功能。
三、教学难点:1.理解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抗体和抗原的关系。
2.培养学生对免疫科学不断追求与探索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问题引入提问: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的特点是什么?什么是病原体?导入: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大量的病原体存在,而我们却能够健康地生活着,这是为什么?吃同样的鱼、虾,多数人安然无恙,而有人却出现全身发痒等过敏反应,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得过天花的人,不再被传染?要解决这些问题,学习了今天的新知识就知道了其中的原因。
二、以一些生活现象为材料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一)、下面请看“资料分析”的投影并思考下面的问题、并自己去讨论或者找资料、看书来解决下列问题:1、为什么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会很快死亡?这说明了皮肤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如果是将细菌涂在损伤的皮肤,又会出现什么结果?2、病菌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侵入人体内?人体的哪些组织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细胞?伤口化脓,脓是怎样形成的?是由哪些东西组成的?感染病菌后的皮肤红肿后,有时候为什么会自然痊愈?3、人体内不断地产生新细胞,同时有不断地产生衰老、死亡的细胞,为什么这些死亡、衰老的细胞没有在人体内堆积起来呢?为什么接种过水痘疫苗或者出过水痘的人能够抵抗水痘病毒的侵袭?设计目的:让学生自主性学习,在阅读书本中获得知识,在讨论中学会学习。
第二节免疫和计划免疫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2.初步理解抗原和抗体的概念及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区别人体的特异性疫(后天)和非特异性免疫(先天)。
3.描述免疫的功能;4.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用免疫的知识解释一些人体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识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免疫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确立“对传染病积极预防”的思想重点和难点:特异性免疫和免疫概念。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
2、学生将自己的预防接种卡带来。
教学过程:预习先行自主学习自学课本P75-80页内容完成下面问题:1、人们的生活环境中虽然有大量的病原体,但有的人却没有生病,原因是人体有____功能。
2、人体的三道防线分别是什么:①;②;③。
3、了解抗体、抗原的概念然后指出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促进了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
4、免疫是人体的一种,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和进入体内的物质,或人体本身产生的细胞和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5、计划免疫是根据某些的发生规矩,将各种安全有效的,按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接种,已达到、和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6、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和破伤风这三种传染病。
教学过程设计:教师导入:我们人类生活在一个具有很多病原体的环境里,但为什么我们没有时刻患病呢?学生:我们人类有抵抗力。
教师:人类对疾病的抵抗力是人体免疫的一个部分,随着人类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发现免疫不仅包括人体对疾病产生的抵抗力,还包括其他的内容。
请同学们判断以下的哪些现象与免疫有关?展示:药物过敏、骨折、肾移植前要寻找与之相“匹配”的肾脏、贫血、艾滋病病人、风湿性关节炎、肝癌。
学生:(能判断部分内容,但教师不给评价,等到学完本内容后,再讨论,进行评价。
)一:人体的三道防线教师:我们先来讨论与我们密切相关的抵抗力,为什么我们有抵抗力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资料1、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把一种致病的念球菌涂在健康人的皮肤上,2个小时候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念球菌都被消灭了。
免疫和计划免疫一.【学习目标】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4.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
学习重点和难点:免疫的概念及类型,以及免疫对人体的主要作用二.【学习过程】(一)预习检测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预习检测1.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们能阻挡大部分病原体进入人体,并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作用。
和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人体的前两道防线都是针对多种病原体起防御作用,因此称为。
和组成,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使它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这种病原体叫。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只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这种免疫称为。
,人们利用这一功能识别和,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物质,以及人体自身产生的和等,以维持人体健康。
,其病原体是,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和。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人体的三道防线(1)阅读书P79页资料分析,完成教材上的讨论题。
(2)小组讨论总结完成下表:【学习任务二】免疫的功能看书P82页图8-10免疫的功能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的免疫功能可以总结为哪三项?2.免疫的功能是否总是对人体有益?【学习任务三】计划免疫1.阅读P83页回答:什么是计划免疫?并完成下列表格2.引起艾滋病的原因有哪些?你应该如何对待患有艾滋病的病人?(三)交流展示学生展示本组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利用都媒体课件纠错、强调和补充。
三【抽测达标】1.下列皮肤的作用中,属于免疫作用的是()A.防止细菌侵入B.防止水分蒸发C.感受外界刺激D.调节体温2.人体内可以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的是()A.呼吸道黏膜B.淋巴细胞C.抗体和抗原D.吞噬细胞3.下列现象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唾液的杀菌作用B.接种百白破疫苗C.白细胞吞噬病菌D.皮肤的屏障作用4.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作用是()A.杀菌作用B.清扫异物C.吞噬病菌D.保护作用5.溶菌酶有杀菌的作用,是因为它能够()A.阻止多种病菌的呼吸 B.阻止多种病菌的消化C.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 D.吞噬多种病菌6.下列为非特异性免疫的是()A.接种卡介苗和牛痘 B.半岁内婴儿不易患天花C.泪液、唾液的杀菌作用 D.患过天花的人不再患天花7.免疫细胞主要是()A.淋巴细胞 B.吞噬细胞 C.红细胞 D.腺细胞8.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A.淋巴结对病原菌的过滤B.皮肤对痢疾病原菌的屏障作用C.患过天花的人对天花病毒具不感染性D.人体唾液中的溶菌酶使大肠杆菌死亡9.天花病毒对人体来说是()①抗原;②抗体;③传染源;④病原体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0.爱滋病是由什么引起的?()A.病菌 B.病毒 C.寄生虫 D.肿瘤细胞11.为了防止爱滋病传入我国,我国政府决定停止进口国外一切血制品,这是采取______________的预防措施。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免疫的概念、特点和功能,理解计划免疫的原理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免疫的概念、特点和功能2. 计划免疫的原理和意义3. 国家免疫规划政策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免疫的概念、特点和功能,计划免疫的原理和意义。
2. 难点:免疫调节机制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免疫过程和计划免疫的实践案例。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免疫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性,引出本课主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免疫的概念、特点和功能。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免疫的原理和作用,重点阐述计划免疫的意义。
4. 案例分析:展示国家免疫规划政策的实践案例,让学生了解其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的作用。
5.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关注免疫调节机制,讨论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预防措施。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感染病原体的人群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免疫与计划免疫的重要性。
2.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理解和看法。
3.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免疫实验,加深对免疫原理的认识。
4. 评价反馈: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免疫与计划免疫的原理和作用,重点阐述其在预防传染病方面的应用。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计划免疫在实践中的重要性。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教版八班级生物下册- 免疫与方案免疫导学案八班级生物下册- 免疫与方案免疫导学案一、预习导引1. 了解疾病预防的方法有哪些?2. 什么是免疫?免疫有哪些类型?3. 什么是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它们有什么区分?4. 什么是方案免疫?方案免疫的目的是什么?5. 了解不同疫苗的种类及其应用对象。
二、探究导学1. 什么是免疫?免疫是机体针对外来入侵物质,通过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等一系列机制,或者通过接种免疫疫苗而发生的一种防备反应。
免疫可以分为无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种。
2. 什么是无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无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对任何入侵物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抵制力,它主要由皮肤、黏膜和自然免疫细胞等参与。
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对特定抗原产生的免疫反应,它主要由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个方面组成。
3. 什么是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它们有什么区分?主动免疫是机体免疫系统对于抗原产生免疫反应,自身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的过程。
被动免疫是通过从外部猎取免疫相关物质,例如抗体、淋巴细胞等,来达到免疫爱护的目的。
主动免疫是长久的,被动免疫是短暂的。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 什么是方案免疫?方案免疫的目的是什么?方案免疫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某些传染病的发生。
方案免疫的目的是削减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和免疫力。
5. 了解不同疫苗的种类及其应用对象。
常见的疫苗有不活化疫苗、减毒活疫苗、亡疫苗、次单位疫苗、DNA疫苗等。
这些疫苗可以预防包括百日咳、破伤风、脊髓灰质炎、麻疹、风疹等疾病。
三、小结归纳免疫是机体对抗外来入侵物的一种防备反应,可以分为无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免疫可以通过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两种方式实现,其中主动免疫是机体自身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被动免疫是通过外部猎取免疫物质来达到免疫爱护的目的。
方案免疫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疾病的发生,可以有效削减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常见的疫苗类型有不活化疫苗、减毒活疫苗、亡疫苗、次单位疫苗、DNA疫苗等,可以预防多种传染病。
免疫与计划免疫
一、学习目标
✧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了解器官移植与免疫的关系;
✧2、理解掌握人体的三道防线;
✧3、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4、认识计划免疫的意义。
二、基础知识梳理
1、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和
它们不仅能够大多数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作用。
呼吸道粘膜上的,具有清扫异物的作用。
2、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和。
3、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和。
①抗原:。
②抗体:。
③防御过程:。
三、技能训练
1
2、根据教材漫画,归纳免疫的三大功能。
四、反馈提升
1、人体某种免疫过程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B.该过程能抵御多种病原体
C.图中细胞①表示淋巴细胞
D.该过程不是人体先天就有的
2、王某在体检时,发现体内没有乙肝抗体,遵照医嘱及时注射了乙肝疫苗。
其
注射的乙肝疫苗和产生的免疫方式分别属于()
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B.抗原,特异性免疫
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D.抗体,特异性免疫
3、通过“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实验可知,生活环境中有大量的病原体
存在,但我们能健康地生活,这缘于人体有自我保卫的三道防线。
下列结构属于第三道防线的是()
A.皮肤B.吞噬细胞C.黏膜D.脾脏
4、根据免疫的定义判断,下列属于抗原的是()
①流感患者体内的流感病毒②接种到健康人体内的乙肝疫苗③自身免疫
器官产生的免疫细胞④移植到烧伤患者面部自己腿部的皮肤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第一章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了解器官移植与免疫的关系。
2﹑理解掌握人体的三道防线。
3﹑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后天)和非特异性免疫(先天)。
4﹑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5﹑认识计划免疫的意义。
重点、难点:1﹑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和免疫的概念。
2﹑计划免疫的目的。
导学过程:阅读课本P75—P80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 ______ _______ 。
它们不仅能阻挡________ 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____ ___ 、___ _____、和________ 等)还有________ 作用。
呼吸道粘膜上有________ ,具有清扫异物的作用。
2.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杀菌物质中的________,能破坏许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________。
分布在________ 和_______中的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______________。
3.抗体是由细胞产生的。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是。
4.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类在________中逐渐建立起来的________功能,其特点是人人________就有,对________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特异性免疫是人体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________功能,其特点是只针对________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5.计划免疫是根据某些传染病的____________ 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________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二)合作探究1、自主探究-------免疫的功能:阅读课本p78-----79页的文字和图片,然后交流:1)免疫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体对的抵抗力。
现在一致的看法是:免疫是人体的一种,人体依靠它能识别和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和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八年级下册《免疫和计划免疫》第二课时导学案设计1.描述免疫的概念、免疫三个方面的重要功能。
2.说出计划免疫及其重要意义、疫苗所针对的传染病。
学习重点:1.免疫的含义及功能。
2.计划免疫的重要意义。
学习难点:1.免疫的三方面功能。
2.过敏反应的病因。
学法指导:启发引导法、多媒体演示法资料链接:科学动画:免疫的功能学习过程:目标1一、自主学习:1、免疫的含义〔1〕早期认识:免疫是指人体对病原体的。
〔2〕现在观点:免疫是人体的一种,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和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和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2、免疫的功能〔1〕正常功能①自身稳定:清除体内、和的细胞。
②防备爱护:反抗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③免疫监视:、和体内产生的异样细胞〔如〕。
〔2〕异样反应①在进行器官移植时,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对产生不同程度的排斥。
②过敏反应当反抗抗原侵入的功能过强时,进入体内的某些和会引起过敏反应。
二、合作沟通:免疫的功能看书P78页图Ⅷ-8免疫的功能示意图,谈谈免疫是否都对人体有益。
目标2一、自主学习:计划免疫〔1〕概念:依据某些________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______,根据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______,以达到_______、______和_______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地进行_________,简称为计划免疫。
〔2〕疫苗通常是用_______的或_______的病原体制成的________,将它接种于人体后,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______,从而提高对____________的反抗力。
〔3〕疫苗防病原理:杀死或减毒的病原体〔抗原〕→抗体〔4〕计划免疫意义是什么?〔请标在课本上〕二、合作沟通:计划免疫阅读P79页完成下表:接种月龄制品名称预防疾病诞生2月3月8月三、目标检测:1、判断。
〔1〕免疫对人体既有爱护作用,有时也有不利的因素。
〔〕〔2〕医学上器官的移植,往往失败,从免疫学上看,是由于免疫系统对异体器官的排斥作用。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生物教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目录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植物的生殖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第五节生物的变异第三章生物的进化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第二章用药和急救第三章了解自己增进健康第一节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第二节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1、指导思想: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主要突破口,使生物教学更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需求,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及其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2、教学内容的设置:全期教材共分6个章节,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及生物的进化、传染病和免疫,用药和急救、了解自己、增进健康。
与上一个学期相比,增加了观察与思考,科学、社会、技术栏目,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
3、科学探究活动的安排:倡导探究性学习是生物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
设计并安排好科学探究活动,是教材贯彻落实这一课程理念的关键之所在。
在总结前三册经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继续加大科学探究的力度。
从数量和类型上看,八年级下册共有探究活动28 个,有关探究活动的栏目类型包括: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探究、模拟探究、调查、设计、技能训练、课外实践等。
本册书共有“探究”(包括模拟探究)4个。
与前三册相比,这些探究活动的设计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性,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要求也较高。
例如,关于扦插材料的选择和处理,探究的问题由学生提出;用什么植物进行扦插也由学生自己决定;制订探究计划时需要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扦插的植物成活所需要的水分、土壤、温度等条件,还需要设计对照或对比实验,设置重复组等;实施探究计划过程中还需要综合运用七年级所学知识,对扦插技条进行适当的照料,并坚持认真观察;对观察到的现象需要自己设计表格进行记录,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学习目标1.重点:能说出免疫的概念和人体的免疫功能。
2.知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3.知道计划免疫的意义。
预习检测1.区别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组成皮肤和黏膜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作用原理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的作用。
如: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能够清洁异物溶菌酶能够破坏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血液和组织器官中的吞噬细胞能够将侵入的病原体吞噬消化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
一定的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动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特点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所以叫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其特点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2.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免疫器官包括3. 抗原是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例如: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异种动物血清、异型细胞、异体组织等。
知识点二:免疫的功能1.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2.免疫具有三个方面的功能:(1)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2)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3)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知识点三:计划免疫1.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相关疫苗,按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人群接种,使人体获得对这些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控制、消灭传染源。
2.为预防结核病,刚出生的婴儿需要接种卡介苗。
3.出生三个月的婴儿接种百白破疫苗,能够预防知识点四:艾滋病1.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存有于血液、精液、泪液、乳汁和尿液中。
(1)传染源是艾滋病患者和带病毒者。
(2)传播途径有(3)易感人群:当前尚无艾滋病疫苗,人人皆有可能感染。
第二节免疫和方案免疫课题:免疫和方案免疫课型:新授课时:主备:初审:终审人:备课时间:上课时间:【学习目标】: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及三道防线。
〔重难点〕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重难点〕3、说明方案免疫的意义。
【学习过程】:生活中有些人常常出现过敏现象,器官移植时为什么要“匹配〞器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你能找到答案。
一、预习先行自主学习自学课本P75-80页内容完成下面问题:1、人们的生活环境中虽然有大量的病原体,但有的人却没有生病,原因是人体有____功能。
2、人体的三道防线分别是什么:①;②;③。
3、了解抗体、抗原的概念然后指出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促进了的吞噬作用,将抗原去除。
4、免疫是人体的一种,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和进入体内的物质,或人体本身产生的细胞和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5、方案免疫是根据某些的发生规矩,将各种平安有效的,按学的免疫程序,有方案的给儿童接种,已到达、和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6、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和破伤风这三种传染病。
二、互动探究合作求解〔一〕小组讨论,找出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7、第一道防线由___和___组成,它们具有___和___作用,此外还有作用。
8、第二道防线是由_____和____组成,它们分别有和_______作用。
9、第三道防线主要由___和____组成,其作用分别是和。
10、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生来就有的,因为对都有防御作用,所以叫做〔又称为〕。
而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人出生以后才产生的,通常只对或有免疫作用,因此叫〔又称为〕。
11、大家来谈一谈免疫都有哪些功能?〔二〕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下面这些问题,结合本节知识想想是为什么?12、人们成常说保持个人卫生,如勤洗手,勤洗澡等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这是为什么?13、为什么出过水痘的人不会再受水痘病毒的侵袭呢?14、为什么有些人在出过鱼虾后会出现过敏,过敏反响的出现是表示你的免疫能力下降了吗?三、系统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了解了免疫的有关知识。
八、25(新授课)第二节免疫和计划免疫第二课时孙晓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概述免疫最初的含义和现在比较一致的看法。
2.阐述免疫三个方面的重要功能。
3.说出计划免疫及其重要意义。
4.说出常见疫苗所针对的传染病。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免疫的功能示意图的观察、分析,理解免疫的含义和功能。
2.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学生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免疫对人体的利和弊,学会一分为二地辩证地看问题。
2.通过了解自己儿童时期接种疫苗的情况,体会出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及国家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关心。
教学重点1.理解免疫的含义及功能。
2.举例说明计划免疫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免疫的含义和功能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简单实用的课件。
2.编写并发放预习提纲。
学生准备:1.阅读教材,完成预习提纲2.准备自己的接种证,收集与本节相关资料,设计好展示内容。
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创设情景:你知道被评为“2009年感动中国的人物”“暴走妈妈”陈玉蓉的感人事迹吗?当一个病人因肾脏功能衰竭而急需肾移植时,医生是否可将任何一个健康人捐献的肾脏移植给病人呢?通过思考、回答,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三、免疫的功能1.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2.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3.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四、计划免疫同步训练:1.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免疫是人体对“自己”和“非己”的识别B.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C.免疫不能在人出生后获得D.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2.下列关于免疫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B.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C.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D.免疫总是对人体有益3.人体内发生的哪种变化不会引起免疫反应()A.红细胞死亡B.肿瘤细胞出现C.血糖浓度升高D.植入异体肾脏4.进行器官移植的人都必须服用免疫抑制剂,否则移植不易成功,免疫抑制剂主要抑制病人体内产生的()A.特殊糖类B.特殊脂类C.特殊白细胞D.特殊蛋白质5.下列疾病中通过接种疫苗能够预防的是()A.遗传病B.佝偻病C.侏儒症D.传染病6.下列属于计划免疫的是()A.患过天花的人,以后不再得天花B.给患者注射青霉素C.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D.口服碘丸预防甲状腺肿7.天花病人痊愈后,一般不会再得天花,这种免疫是()A.非特异性免疫B.特异性免疫C.计划免疫D.无法确定8.计划免疫的原理是()A.预防接种能消灭体内的细菌B.预防接种能增强人的抵抗力C.预防接种能提高人的兴奋性,加强新陈代谢,提高抗病力D.疫苗接种到健康人的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免疫力9.约二百多年前,很多人死于天花这种传染病,天花病人皮肤会长出很多大小水泡。
八年级生物免疫与计划免疫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1、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学生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结合学生打预防针的亲身经历,使学生深刻的认识到党和国家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为提高人口素质进行计划免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1、人体的三道防线的组成及其功能,2、区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教学难点:1免疫的概念。
2免疫对人体的主要作用。
学习过程:课前自学一:免疫的功能(根据下列问题,阅读和观察课本57-58页文字和图片,进行理解和记忆)1、免疫最初的概念? 什么是免疫? 免疫的三个功能是什么?课前自学二:计划免疫:(阅读课本58-59页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并理解和运用。
)1、什么是疫苗?2、什么是计划免疫?知识梳理:免疫的功能:1、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自己”和“非已” 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细胞和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2、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人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免疫的功能:(1)(防御保护)(2)(自我稳定)(3)(免疫监视)3、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在医学上被称为。
计划免疫:1、疫苗通常使用和或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疫苗主要有、、三种。
2、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将各种安全有效的,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
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和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简称为。
【巩固练习】(先独自做,后小组交流、明确答案、组长讲解疑惑、准备展示。
时间大约10分钟)1、按照现代免疫概念来划分,下列物质中能引起免疫反应的是:()A、给失血过多者输入同型血中的血细胞B、因遭受强烈打击体表而受损伤的红细胞C、自身新生成的红细胞D、移植的外来器官2、下列不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A、先天性心脏病B、风湿热C、类风湿性关节炎D、癌症3、烧伤病人常采用自身的皮肤进行植皮治疗,不植入外来皮肤是因为()。
人教版八班级生物下册- 免疫与方案免疫导学案导学案一免疫与方案免疫一、学问梳理1. 免疫的概念是什么?2. 免疫有哪两种类型?3. 免疫的主要特点是什么?4. 什么是主动免疫?什么是被动免疫?二、学习重难点1. 把握免疫的概念和类型。
2. 理解免疫的主要特点。
3. 理解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的区分。
三、学习方法1. 独立思考:依据已有的学问,思考免疫的概念和类型,并进行总结。
2. 归纳整理:将学到的学问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自己的学习笔记。
四、课堂练习1. 免疫是人体对抗病原体的一种生理反应。
免疫有两种类型,即自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2. 免疫的主要特点是特异性、记忆性和耐受性。
3. 主动免疫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引起人体产生免疫反应,从而获得免疫力量。
被动免疫是指从外部直接获得抗体,而不需要通过自己的免疫系统产生。
第1页/共4页五、拓展延长1. 什么是获得性免疫?获得性免疫分为哪两种类型?2. 为什么有些人对某种疾病具有抵制力,而有些人则简洁感染?3. 为什么需要进行方案免疫?导学案二免疫与方案免疫一、学问梳理1. 免疫的概念是指人体对抗病原体的一种生理反应,包括自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种类型。
2. 免疫的主要特点是特异性、记忆性和耐受性。
3. 主动免疫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引起人体产生免疫反应,从而获得免疫力量。
被动免疫是指从外部直接获得抗体,而不需要通过自己的免疫系统产生。
二、学习重难点1. 把握免疫的概念和类型。
2. 理解免疫的主要特点。
3. 理解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的区分。
三、学习方法1. 独立思考:依据已有的学问,思考免疫的概念和类型,并进行总结。
2. 归纳整理:将学到的学问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自己的学习笔记。
四、课堂练习1. 免疫是指人体对抗病原体的一种生理反应。
免疫有两种类型,即自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2. 免疫的主要特点是特异性、记忆性和耐受性。
3. 主动免疫是通过人工手段引起人体产生免疫反应,从而获得免疫力量。
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学习目标】1.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
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重点和难点】人体的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一)免疫系统二者关系:1、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共同完成人体总的防御功能。
2、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不可分开,相辅相成。
(二)讨论:1.免疫是人体的一种,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成分,从而和进入体内的物质,或人体本身产生的细胞和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2.你认为大面积烧伤患者应该住普通病房还是无菌病房呢?为什么?3.生活中常见狗、牛受伤了,会不断的用自己的舌头舔伤口,过一段时间伤口愈合了,这是怎么回事?4.什么叫抗原?什么叫抗体? 抗原.抗体之间有什么关系?5.为什么患过一次水痘病的人永远不会再得这种病了?6.水痘抗体能消灭天花病毒吗?(三)计划免疫1.什么是疫苗?2.计划免疫是根据某些的发生规矩,将各种安全有效的,按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接种,已达到、和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3.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预防、和破伤风这三种传染病。
(四)艾滋病1.艾滋病于1981年在美国发现,它的病原体是(英文缩写)。
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二.能力展示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体内存留时间有长有短B.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C.能破坏和排斥所有病原体D.是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的2.人体内可以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的是()A.呼吸道黏膜B.抗原C.皮肤D.吞噬细胞3.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的是()A.溶菌酶和肝脏B.血液和消化液C.淋巴细胞和淋巴器官D.皮肤黏膜4.下列各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患过天花的人对天花病毒具有不感染性B.白细胞能吞噬细菌C.皮肤对各种病原体有屏障作用D.溶菌酶能破坏多种病菌细胞壁5.为烧伤病人植入他人的皮肤往往不易成活,从免疫角度看,这种植入的皮肤属()A.抗原B.抗体C.传染源D.疫苗6.能产生淋巴细胞的器官是()A.脾B.肺C.肾D.心脏7.人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的作用是()A.杀菌作用B.吞噬作用C.清扫作用D.保护作用8.下列哪一项不能称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A.皮肤角质层防止细菌入侵B.呼吸道黏膜能黏附细菌,形成痰排除体外C.消化道中部分病菌被杀死D.血液中的细菌被吞噬细胞消灭9.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是()A.抗原→淋巴细胞→抗体B.抗原→胸腺→抗体C.抗原→脾脏→抗体D.抗原→淋巴结→抗体10.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黏膜分泌物具有杀菌作用B.唾液中溶菌酶溶解病菌C.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D.患过天花的人以后不会再患天花11.完成连线A.疫苗①预防的疾病B.卡介苗②脊髓灰质炎C.百白破③肺结核D.糖丸④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二、材料分析肆虐全球的甲型H1N1病毒.学习了免疫和传染病的有关知识后, 请回答:(1)在免疫学上,侵入人体的的甲型H1N1病毒被称为______。
神木县第五中学导学案
1、下列皮肤的作用中,属于免疫作用的是从()
A、防止细菌侵入
B、防止水分蒸发
C、感受外界刺激
D、调节体温
2、下列哪一项不能称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A、皮肤角质层防止细菌入侵
B、呼吸道黏膜能黏附细菌,形成痰排除体外
C、消化道中部分病菌被杀死
D、血液中的细菌被吞噬细胞消灭
3、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是()
A、抗原→淋巴细胞→抗体
B、抗原→胸腺→抗体
C、抗原→脾脏→抗体
D、抗原→淋巴结→抗体
4、下列免疫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接触过麻疹病人的人不会再患麻疹
B、接种过卡介苗的人不得肺结核
C、患过天花的人不会再患天花
D、眼泪中的溶菌酶能杀死细菌
5、下列现象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唾液的杀菌作用
B、接种百白破疫苗
C、白细胞吞噬病菌
D、皮肤的屏障作用
6、天花病毒对人体来说是①抗原;②抗体;③传染源;④病原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课后小结】(5分钟完成,学生谈收获,教师汇总知识)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而且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并称非特异性免疫(人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有防御作用)。
第三道防线叫做特异性免疫(出生后产生,通常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病原体侵入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抗原。
【板书】
题目:免疫和计划免疫
一、人体的三道防线:
1、皮肤和黏膜
2、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3、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二、抗原与抗体的关系
三、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联系
【作业】15分钟 2017年月日星期第24次
、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
A.皮肤的屏障作用B.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C.溶菌酶的杀菌作用D.患过天花的人不再患天花
、人体皮肤的屏障作用和体液(含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
A.体液免疫B.细胞免疫C.特异性免疫D.非特异性免疫、人们成常说保持个人卫生,如勤洗手,勤洗澡等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出过水痘的人不会再受水痘病毒的侵袭呢?
【教后反思】
神木县第五中学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