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时事热点题型总结精选文档
- 格式:docx
- 大小:66.59 KB
- 文档页数:10
【中考物理】重难题型强化:信息、热点、时事1.阅读信息,回答问题。
大国重器——“深海一号”能源站“深海一号”能源站是由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能源站由上部组块和下部船体两部分组成,组成后的总重量超过5万吨,最大排水量达11万吨.合成后的能源站在3艘大马力拖轮的共同牵引下,从山东烟台出发,先后穿越渤海、黄海和东海,到达南海陵水海域,在16根锚桩-锚链的拉力下,稳稳地固定在海上。
2021年9月6日,“深海一号”大气田全面投产,能为粤港琼等地每年供应3×109m3深海天然气,可以满足大湾区四分之一的民生用气需求。
(1)吊起能源站上部组块的泰山吊有大量的滑轮组,这是利用了滑轮组可以,又可以改变的特点。
(2)牵引着能源站的3艘大马力拖轮在海上并行时,拖轮之间的海水流用下有碰撞风险。
=4×107J/m3)答案:(1)省力力的方向;(2)变大变小;(3)受到平衡力;(4)1.2×10172.阅读信息,回答问题。
祝融号“打卡”火星2021年6月11日,国家航天局公布了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一系列“火星大片”,其中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是“着巡两器合影”——火星车通过自己车底分离出的相机,拍摄了自己和着陆平台的同框照(如图甲),成功“打卡”火星.再一次,中国航天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地外星球探索史诗时刻。
祝融号火星车是天问一号的巡视器,与着陆平台、环绕器共同组成天问一号.准备着陆时,环绕器调整姿态和轨道,与装有着陆组合体的气动外罩分离;气动外罩进入火星大气层后,利用大气摩擦减速,并在一定高度处打开降落伞进一步减速;下降到预定高度后,着陆平台抛掉降落伞和气动外罩,启动其底部的反冲火箭减速至预定高度实现悬停,选择安全的着陆点后依靠反冲火箭稳稳地落在火星表面,最后释放出火星车。
(1)如图甲为火星车和着陆平台的同框照,如要成像更大些,火星车应适当 (填“增大”或“减小”)分离相机到着陆平台的距离。
中招物理命题热点总结《中招物理命题热点总结》一、整体感受中招物理命题啊,给我的整体感觉就是它像是一个大拼图,每个知识点都是一块小拼图块。
初看的时候眼花缭乱,摸不清头绪,但当你把这些热点都梳理清楚后,就仿佛能看到这个拼图完整的样子了。
二、具体收获1. 力学部分。
这可是个大块头。
压力与压强经常是考点。
回想起来才发现,很多题目会以生活实际为背景,像往雪地里面行走,是滑雪板面积大比较轻松,这就是压强在生活中的体现呢。
还有浮力,往往结合物体的浮沉条件,比如一个金属块在不同液体中的浮沉情况,让你计算浮力大小或者判断液体密度。
这里的规律就是要牢记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这个公式要用熟。
2. 电学部分。
电路的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必须掌握牢固。
例如在有多个用电器的电路中,根据某个灯的亮暗情况判断电路的故障是短路还是断路。
还有电学的计算,欧姆定律和电功率公式的运用也很关键。
我记得有个题是给出某个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让求实际功率,就需要先算出电阻,再根据实际电压算出实际功率。
三、重要发现光学部分也不能忽视。
光的折射和反射规律在命题中出现得还挺频繁的。
现在想想,那些关于看向水中物体的位置啊,潜望镜的原理啊,都是和这个有关系。
就像水中的鱼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这就是光的折射造成的错觉。
还有一个重要发现是热量的计算,在涉及到不同物质混合温度变化的题目中,一定要分清热量是吸收还是放出,利用比热容公式准确计算。
我有次在考试中就是忘记了这种正负号的区别,导致整道题失分,这是个血的教训啊。
四、反思我反思自己在学习物理时,有时候会过于注重理论公式的记忆,却忽略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就像平时背熟了机械效率的公式,但碰到实际的滑轮组题目时,就不会准确判断哪些力是有用功,哪些是额外功。
这让我明白,我们不能只是机械地学习,而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物理知识。
还有就是做题的速度和准确性的平衡问题。
有时候为了快快做完题目,一些关键的条件就看漏了,然后得出错误的答案。
社会热点初中物理知识汇总(一)神七发射过程中包含的初中物理知识1、火箭刚点火发射时,发射台周围冒出大量"白气",场面非常壮观.这"白气"是现象.因为发射台下面有一个水池,当火箭点火时,火箭向下喷出大量的高温气体.由于水的,在吸收热量和质量都相同的情况下,温度不容易变化,水先吸热成水蒸气,,后放热成小水珠,形成"白气",水起到降低温度、保护发射台的作用。
2、火箭从静止变运动,速度从小变大,原因是3、当火箭将飞船送上轨道后,火箭与飞船分离,失去动力的飞船能绕地球飞行是由于。
4、飞船绕地球做曲线运动是由于受到地球引力作用。
因为。
5、飞船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是转化为;飞船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是转化为。
在飞行过程中机械能是。
6、飞船返回舱在返回大气层中,由于跟空气摩擦,返回舱外表温度非常高,为了保护宇航员,返回舱外表应该用的材料做,且应有良好的隔热性能。
7、飞船返回舱在下降过程中,由于跟空气摩擦,一部分能转化;为了保护宇航员,在靠近地面的的高空,飞船返回舱打开降落伞减速,在靠近地面时,飞船返回舱启动发动机向喷燃气。
原因,重力势能动能是。
由于跟空气摩擦,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能总量减小。
8、在地面附近将拿在手中的钢笔放开,钢笔会沿竖直方向落下,这是因为钢笔作用,且重力方向是的;而在轨道上飞行的宇航员将拿在手中的钢笔放开,钢笔却悬浮在空中,这是因为钢笔处于状态。
9、神七飞船上宇航员与地面指挥中心之间的通话是通过进行的,因为空中没有空气,不能传声,而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10、翟志刚在出舱活动时,要和安全带固定,否则一旦离开飞船,他将由于继续向远离飞船方向飞行,无法自动回到飞船中,请你设计一种能让航天员自动返回的宇航服。
(二)体育项目中包含的初中物理知识1、足球比赛是观众喜爱看的比赛体育项目。
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在运动员抬脚猛射下,从静止变运动,这是。
上期假期学习初三物理复习专题资料(第十四次:热点题补充部分)A、社会热点题补充:1、“嫦娥”题型:①载着“嫦娥一号”的火箭在穿越大气层时速度越来越快,则火箭受到的推力____自身重力.②“嫦娥一号”在进入奔月轨道后,中途发动机点火进行轨道修正,这说明力可以___________.③地月间距为3.8*105km.“嫦娥一号”卫星到达月球上空200km的工作轨道后,如果指令从地球发出,到达卫星至少需要______s.④按照“嫦娥奔月”计划,我国将在2012年发射首颗”登月探测器”,携月球车一起登上月球.由于月球没有大气其昼夜温度差可达330℃,所以月球车的零件应使用热胀冷缩较____(明显或微弱)的材料制成,零件之间应_______(留有缝隙或紧密结合);月球表面的土壤远比地球上的要松软,使得在月球上行走比在地球上容易打滑一些,月球车的车轮表面应做得_____(光滑或粗糙);月球车可使用_____(汽油机或柴油机或电动机)驱动,行进速度最快为可达5cm/s,即____km/h,当前方3m处有障碍探测器就会发出预警, 障碍探测器不能利用____(激光或电磁波或超声波)的反射来工作。
2、奥运题型:①吉祥物(福娃):如图是福娃小运动健将在进行奥运比赛,请你观察图片想象运动时的情景提出两个物理问题并解答。
②全民健身:为迎接08奥运加强全民健身运动如图是几位同学正在进行运动的情景请找出与同学们运动有关的两个物理现象,并指出其对应的物理知识。
③场馆设施:(1)、为北京奥运而建造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透明薄膜“外衣”上点缀了无数白色的亮点被称为镀点,它能改变光线的方向,将光线挡在场馆之外,其主要作用是:()A反射太阳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反射太阳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折射太阳光线,遵循光的折射定律D折射太阳光线,不遵循光的折射定律(2)、08年奥运会安保工作中将采用人脸识别系统,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1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照片,通过信号线传递给计算机识别。
中考物理专题考点归纳总结物理是中考科目中一项重要的学科,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重点掌握各个专题的考点。
本文将对中考物理涉及的专题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一、机械与能量专题1. 运动的描述与研究-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速度与加速度的图像表示- 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2. 动力学- 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物体的重力、摩擦、弹力等力的分析- 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及斜面问题的解法3. 动能、势能与机械能守恒- 动能、势能的概念与计算-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性系数的计算4. 机械功与功率- 功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单位- 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单位- 滑坡问题中的功与功率计算二、光学专题1. 光的传播与反射- 光的传播方式及光在介质边界的反射规律- 镜面反射与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与特点- 光的入射角、反射角与折射角之间的关系2. 光的折射与光的全反射- 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比较- 光的全反射现象及其在光纤通信中的应用3. 球面镜与成像- 凸透镜和凹透镜成像规律- 球面镜成像的特点及计算方法- 光的色散现象与彩色图像的形成4. 光学仪器与眼睛的调节- 显微镜、望远镜和放大镜的原理与特点- 眼睛的结构与光的调节过程- 远视、近视和散光的原因与矫正方法三、电学专题1. 电流与电路- 电流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单位- 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与计算- 电流计的使用与判断电路连接方式2. 电压、电阻及欧姆定律- 电压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单位- 电阻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单位- 欧姆定律的理解与应用3. 并联电阻与串联电阻- 并联电阻的计算及特点- 串联电阻的计算及特点- 求解复杂电路中的电阻、电流和电压4. 电功率与电能- 电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单位- 电能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单位- 电力与电能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四、能量与环境专题1.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动能、势能与内能的转化关系- 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能源转化与利用中的能量转化关系2. 光能与电能的转化- 光电效应及光电池的原理与应用- 光能与电能的转化效率分析- 太阳能的利用与发展前景3. 能源与环境保护- 化石燃料的燃烧与环境污染- 可再生能源的概念与应用- 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这些专题是中考物理考试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这些考点的归纳总结,考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备考。
物理时事知识点总结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各种新技术的涌现,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演进。
物理学的研究不仅关乎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还对社会和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当今世界,有许多物理学相关的时事新闻备受关注,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些在物理学领域引起广泛关注的时事知识点。
1. 引力波探测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的一种物理现象,是由质量巨大物体加速运动产生的扰动。
在2015年,科学家们终于成功探测到了引力波,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发现震惊了整个物理学界。
引力波的发现不仅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还为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手段。
由于引力波的探测需要极其精密的设备和技术,因此引力波探测成为物理学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
2. 等离子体核聚变核聚变是一种在太阳等恒星内部普遍发生的核反应过程,也是人类一直期待实现的能源利用方式。
通过核聚变反应,可以将氢、氦等轻元素转变为更重的元素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在过去的一年里,科学家们在等离子体核聚变的研究上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不仅有新的实验设备被建造,而且一些理论上的突破也为未来实现核聚变能源提供了新的思路。
3. 神秘的暗物质暗物质是一种被认为占据宇宙中绝大部分质量的物质,然而它并不与我们所熟知的物质相同,因此被称为“暗物质”。
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探索暗物质的性质和存在形式,然而至今为止暗物质仍然是一个神秘的谜团。
在最近的研究中,一些关于暗物质的新发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也为我们对宇宙的认识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4. 量子计算机的发展量子计算机被认为是下一代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方向之一,因为它具有传统计算机无法比拟的运算速度和计算能力。
在过去的一年里,量子计算机的研发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技术挑战。
量子计算机的发展对整个信息技术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它备受人们关注。
5. 物理学在医学和生物学中的应用物理学不仅仅是一门研究自然规律的基础科学,它还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九年级物理中考热点专题复习一、全球多国爆发甲型H1N1流感2009年3月底至4月中旬,墨西哥、美国等地接连暴发甲型流感病毒疫情。
甲型H1N1流感是(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人或猪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症状:与感冒类似,出现发烧、咳嗽、疲劳、食欲不振等;传播快:人体对新变异病毒没有天然抗体;传播方式:打喷嚏、咳嗽和物理接触;易感人群:多为青壮年,而非老人和儿童;预防:充足睡眠、勤于锻炼、勤洗手、室内保持通风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治疗:感化早期用达菲有效考点:传染源、病原体、传播途径、传染病类型、预防传染病措施二、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副主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市和乡村的互动核心思想:城市是人创造的,它不断地演进演化和成长为一个有机系统。
人是这个有机系统中最具活力和最富有创新能力的细胞。
人的生活与城市的形态和发展密切互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有机系统与地球大生物圈和资源体系之间相互作用也日益加深和扩大。
人、城市和地球三个有机系统环环相扣,这种关系贯穿了城市发展的历程,三者也将日益融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马德里竹屋和生态气候树:竹屋是马德里南部的一片社区民居建筑,用一层竹皮包裹,创造出原生态的氛围,还可以很好地调节光线,为建筑物提供了一层温度、声音和视觉的屏障,能有效隔绝冬季的雨雪、冷风和夏季的高温;生态气候树内部中空,可以用作公共广场,它可以通过先进的环境科技手段来改善外部的气候环境。
从空中俯瞰瑞士馆,其轮廓是一个想象中的未来世界的轮廓。
设计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充分展现了如何开创性地结合自然和高科技元素。
它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最外部的幕帷主要由大豆纤维制成,既能发电,又能天然降解。
印度馆设计师之一Naidu表示,古色古香的印度馆其实内含高科技元素。
印度馆使用的建筑材料大部分均为可再利用材料。
建筑设计中大力推行低能耗的手工材料,鼓励重复利用。
中考物理时事热点
中国的中考是非常重要的考试,它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进入高中或者进入更好的中学。
物理也是其中一门必考科目。
以下是最近几年的物理时事热点。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备受瞩目。
而与传统汽车不同的是,新能源汽车采用了电力驱动,更加环保。
因此,中考的物理试卷也开始涉及新能源汽车的知识点,考察学生对这种新型产品的了解程度。
人造肉
在过去的几年中,人造肉因其环保和健康的特性而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而人造肉的制作需要应用很多相对于传统肉食而言更高级的科学知识,其中就包括了一些与物理学相关的知识点。
因此,人造肉也成为了中考物理试卷中的一道热门题目。
量子通信
量子通信是未来通信领域的重要方向,它的核心是利用量子纠
缠特性来保证通信的安全性。
虽然目前这项技术还没有被广泛应用,但是随着科研水平和技术的提高,许多科技公司已经开始投入到这
项领域当中。
在物理试卷中,量子通信也是一个非常热门的知识点
和考点。
总结
以上是当前物理领域的一些热门话题,它们反映了人类在不断
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对于科技领域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对于学生
们而言,了解这些时事热点和新兴科技,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
素养,还可以帮助他们在中考中更好的应对物理试卷,取得更好的
成绩。
初中物理热点题型解析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题型,而掌握这些热点题型的解法,对于提高我们的物理成绩和理解物理知识至关重要。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一些常见的初中物理热点题型。
一、力学部分1、浮力问题浮力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考试中的热点题型。
例如:“一个物体浸没在水中,排开液体的体积为 100 立方厘米,求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对于这类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浮力的计算公式:F 浮=ρ 液 gV 排。
其中,ρ 液表示液体的密度,g 是重力加速度(通常取 98N/kg 或10N/kg),V 排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在上述例子中,已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V 排= 100 立方厘米=00001 立方米,水的密度ρ 液= 1000 千克/立方米。
则物体受到的浮力F 浮= 1000×10×00001 = 1N 。
2、压强问题压强的计算和应用也是常考的热点。
比如:“一个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边长为 10 厘米,质量为 5 千克,求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
”解决压强问题,我们需要用到压强的公式:P = F/S 。
其中,P 表示压强,F 是压力,S 是受力面积。
在此题中,物体的重力 G = mg = 5×10 = 50N ,因为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压力等于重力,即 F = 50N 。
正方体的底面积 S = 01×01 = 001 平方米。
所以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 P = 50÷001 = 5000Pa 。
二、电学部分1、欧姆定律的应用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核心定律之一,相关题型频繁出现。
例如:“电阻 R1 =10Ω,R2 =20Ω,串联在电源电压为 6V 的电路中,求通过 R1 的电流。
”对于串联电路,总电阻 R 总= R1 + R2 ,电流 I = U/R 总。
先计算总电阻:R 总= 10 + 20 =30Ω ,则电路中的电流 I =6÷30 = 02A ,因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通过 R1 的电流也是 02A 。
中考物理时事热点题型总结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2018年中考物理时事热点题型总结2017年11月30日,中国4500米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将正式验收交付;2018年3月30日凌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再次发射重量级火箭;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能源公交应用在各地加速推进;天琴座流星雨23日光临地球。
在这些热点时事的背后,其实蕴含了很多的物理知识点,比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能源的分类、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等,赶紧来看看和这些热点相关的考试题型吧!热点一2017年11月30日,中国4500米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将正式验收交付热点链接“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简称“深海勇士”,是中国第二台深海载人潜水器,它的作业能力达到水下4500米。
潜水器取名“深海勇士”,寓意是希望凭借它的出色发挥,像勇士一样探索深海的奥秘。
本次海试中,“深海勇士”号4次完成4500米级下潜,其中最大下潜深度为4534米。
同时,开展了海底科考应用作业,地质取样5份,用机械手抓取了29种生物。
为什么把下潜深度设计为4500米?专家解释,4500米基本覆盖了中国主要海域和国际海域资源可开发的深度。
“深海勇士”号总设计师胡震说,4500米深度已经覆盖整个南海的探测、下潜开发等方面需求。
此外,国际深海研究热点问题,如海底热液硫化物、海底冷泉等,约为3000米深度,也在"深海勇士"号的下潜范围内。
相比更深的深度,承受4500米水压也可以让潜水器的运行难度和成本大大降低,提高科考的性价比。
从1000米、4500米、7000米到万米级,中国已形成全海深潜水器能力。
胡震介绍,中国正在实现潜水器的谱系化,“深海勇士”号是整个深海作业体系中的一个环节。
不同型号的载人和无人潜水器,在深海作业中各有侧重、相互配合,可以更高效地帮助我们去探索海洋、开发海洋、保护海洋。
设题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命题示例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简称“深海勇士”,是中国第二台深海载人潜水器,它的作业能力达到水下4500米。
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在海水中匀速竖直下潜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深海勇士”号所受海水的压强逐渐变大B.“深海勇士”号的重力小于浮力C.“深海勇士”号的重力大于浮力D.“深海勇士”号所受浮力逐渐变大【解析】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A正确;匀速下潜过程中,深海勇士号处于平衡状态,所受重力等于浮力,故B、C错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故D错误。
【答案】A热点二2018年3月30日凌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再次发射重量级火箭热点链接军报记者西昌3月30日电2018年3月30日01时5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三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
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第七、八颗组网卫星。
卫星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飞行,经轨控和相位捕获后,进入工作轨道。
后续将进行集成测试,并与此前发射的六颗北斗三号卫星进行组网运行。
按照计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2018年底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此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和配套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分别由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
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69次飞行。
设题点1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命题示例2018年3月30日01时5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三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
在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有关能量转化分析正确的是()A.火箭的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变大B.火箭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火箭的重力势能不断变大,动能一直不变D.火箭的机械能守恒【解析】在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火箭的速度变大,动能变大;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变大,所以火箭的机械能变大。
【答案】A设题点2力的相互作用命题示例(多选)2018年3月30日01时5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三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尾部向下喷气,喷出的气体反过来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上的推力B.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C.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空气,火箭虽然向下喷气,但也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D.卫星进入运行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仍然存在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解析】火箭升空利用的是喷出的气体对火箭的反冲作用,不是空气的反冲作用,故A正确,B错误;火箭离开大气层后仍然会受到气体的反冲作用,仍可以获得前进的动力,故C错误;卫星进入轨道后,仍受到地球的吸引,同时卫星也对地球有一个吸引力,故D正确。
【答案】AD热点三新能源汽车热点链接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能源公交应用在各地加速推进。
4月20日,“我的公交我的城”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在天津举行。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新能源公交的使用可以降低汽车尾气污染,从而保护环境。
设题点能源的分类命题示例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南昌市部分公交车和出租车已经使用天然气来代替柴油或汽油。
天然气是(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与煤气相比,其优点之一是天然气有较大的(填“热值”或“比热容”)。
【解析】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会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所以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与煤气相比,其优点之一是天然气的热值较大。
【答案】不可再生热值热点四天琴座流星雨23日光临地球热点链接在美丽的银河西岸,有一颗知名的亮星织女星,它和周围的一些小星一起组成了天琴座。
每年的4月16日至30日,这一星座的流星雨将在苍穹闪亮登场。
多种证据表明,天琴座流星雨的母体是一颗编号为“撒切尔”的彗星,其绕太阳公转一圈需要415年。
据了解,天琴座流星雨是人类观测历史最悠久的流星之一,最早的观测记录距今已有2600多年,其显着特点是,持续时间长,持续时间最长可达32小时,也就是说,在一天多的时间内,都能看到不少的流星。
设题点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命题示例下列实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炎热的夏天,沙滩被太阳光晒得发热B.冬天,坐在火炉旁会感到很暖和C.流星进入大气层时,流星与大气摩擦生热,会产生一条带火的“尾巴”D.子弹壳里的火药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将弹头推出去【解析】炎热的夏天,沙滩被太阳光晒得发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故A错误;冬天,坐在火炉旁会感到很暖和,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故B错误;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是陨石和空气摩擦生热的过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C错误;子弹壳里的火药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对子弹头做功,将弹头推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正确。
【答案】D2018年1月25日,渝贵铁路开通运营,渝贵铁路全长347公里,初期最高运营时速200千米;2018年1月26日,韩国庆尚南道密阳市一家医院发生火灾,目前已造成39人死亡、151人受伤。
此次火灾为韩国近十年来发生的死亡人数最多的火灾。
这些看似和物理学科没有关系的时事热点但是却包含了很多的物理知识,并很有可能出现在中考物理当中,以速度的计算、密度及其应用等知识点出现!热点一渝贵铁路开通运营2018年1月25日,渝贵铁路开通运营,渝贵铁路全长347公里,初期最高运营时速200千米。
贵阳至重庆的铁路旅行时间从10小时缩减至2小时左右。
渝贵铁路是我国西北、西南至华南地区快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兰渝、贵广铁路共同构成高标准、大能力、快速度的铁路通道,增强了我国西南纵向连接华南地区铁路纽带的传输作用。
速度的计算命题示例2018年1月25日,渝贵铁路开通运营,渝贵铁路全长347公里,初期最高运营时速200千米。
按这个速度行驶,火车跑完全程需要多长时间?【解析】知道火车行驶的速度和路程,根据求出行驶的时间。
【答案】由可得火车行驶的时间。
热点二韩国密阳市一家医院发生火灾热点链接2018年1月26日,韩国庆尚南道密阳市一家医院发生火灾,目前已造成39人死亡、151人受伤。
此次火灾为韩国近十年来发生的死亡人数最多的火灾。
据韩国媒体援引当地消防部门最新统计报道,遇难者主要集中在火灾医院大楼的一层和二层,其中多为重病患者和行动不便老年患者,死者中包括3名医护人员。
消防部门介绍,火灾中大部分遇难者死于烟雾窒息。
设题点密度及其应用命题示例2018年1月26日,韩国庆尚南道密阳市一家医院发生火灾,死伤人数约190人。
消防部门介绍,火灾中大部分遇难者死于烟雾窒息。
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尽量贴近地面爬行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密度大小的影响因素:物质的种类、温度、气压、状态。
一般情况下,物质不同,密度不同。
在相同条件下,温度升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0~4℃的水除外)。
【答案】发生火灾时,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上浮,会分布在房间上方,所以为了避免吸入燃烧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应该贴近地面爬行。
3月24日晚上20点30分,人们迎来了2018年的“地球一小时”,上海东方明珠、巴黎铁塔、台北101大楼……世界多地地标建筑纷纷熄灯恢复“素颜”;2018年3月30日01时5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三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
从这些时事热点中你能发现那些物理知识有发现电能及其转化、机械能及其转化吗热点一2018年“地球一小时”3月24日晚上20点30分,人们迎来了2018年的“地球一小时”,上海东方明珠、巴黎铁塔、台北101大楼……世界多地地标建筑纷纷熄灯恢复“素颜”。
2007年起,人们响应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号召,通过在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当地时间晚上八点半,用熄灯的方式表达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
电能及其转化3月24日晚上20点30分,人们迎来了2018年的“地球一小时”,上海东方明珠、巴黎铁塔、台北101大楼……世界多地地标建筑纷纷熄灯恢复“素颜”。
这些灯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将能转化为能。
【解析】电灯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光能,部分转化为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