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苷类香气成分分析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食品中香气物质的鉴定与分类食品中的香气物质是我们品尝美食时感受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食物散发出的香气,我们能够得到许多信息,例如食物的成熟程度、新鲜度以及烹饪技巧。
而食品中的香气物质的鉴定与分类,则是一个复杂且精密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食品中香气物质的鉴定与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食品中的香气物质主要来自于其中的挥发性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在食物中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有些由食材中天然存在的物质产生,有些则是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
为了鉴定和分类这些香气物质,科学家们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方法。
首先是气味分析。
气味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直接观察和感知的方法。
通过嗅闻食物的香气,我们可以得到直观的感受和了解。
然而,由于人的嗅觉对香气的感知有限,而且主观性较强,因此气味分析通常需要结合其他更为准确的方法。
其次是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中香气物质分析的方法。
通过将食物样品经过萃取和分离处理后,利用色谱柱对香气物质进行分离,并通过质谱仪鉴定物质的结构和组分。
这种技术的优势是分离效果好、准确性高、灵敏度高,可以对食品中的香气物质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
另外,电子鼻技术也是一种常用的香气物质鉴定方法。
电子鼻是通过模拟人类嗅觉系统的感知机制,利用一系列的传感器对食品样品中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检测和识别。
这种技术通过模式识别的方法,将检测到的信号与之前建立的香气样本库进行比对,从而确定香气物质的种类和含量。
电子鼻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效率较高等优点,因此在食品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对食品中的香气物质进行鉴定和分类时,我们常常将其按照来源和特性进行分类。
按照来源可分为天然香料和人工香料。
天然香料是指直接从天然植物或动物中提取的香气物质,如香草、柠檬等。
人工香料则是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得到的物质,例如合成香精油。
按照特性可分为单一香气物质和复合香气物质。
单一香气物质指的是只有一种特定的味道,例如薄荷香。
复合香气物质则是由多种不同的香气成分组成,例如巧克力的香气就是由多种化合物共同构成的。
茶业通报.1999,21(4),18-19茶叶中的糖苷化合物及对红茶香气的影响黄建琴(安徽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 祁门 245600)〔摘要〕 糖苷化合物是一类存在于鲜叶中的红茶香气前体物,本文在此就其种类分布和相关酶类,在红茶加工中的变化及对红茶香气的影响作了讨论。
〔关键词〕 糖苷化合物;红茶;香气〔分类号〕 S571.1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5768(1999)04-0018-02 茶叶品质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是香气。
关于红茶香气人们已作了大量研究。
目前已证实红茶香气种类约有300多种,这些香气成分一类是鲜叶中固有的游离态香气,另一类是由鲜叶多种香气前驱体经加工中酶促作用及热效应引起的物化作用转化而形成的特有香气成分。
因此,了解红茶主要香气成分的前体物质及其转化途径,对改善和提高红茶香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研究发现的糖苷化合物就是这样一类香气前驱体,本文在此就其种类分布和相应的酶类,在加工中的变化及对红茶香气的影响作一综述。
1 茶叶中的糖苷化合物茶叶中的糖苷化合物对茶叶的色、香、味有重要影响。
目前已发现的重要糖苷化合物有:①芳香醇糖苷,如苯甲醇-β-D-吡喃葡萄糖苷、β-樱草糖苷;②脂肪醇糖苷,如顺-3-已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③肌醇糖苷,如肌醇葡萄糖苷、肌醇半乳糖苷;④酚苷,如牡荆苷、皂草苷;⑤萜烯醇苷,主要是指萜烯醇分子上的羟基与糖环上半缩醛羟基缩合形成;⑥茶皂苷。
这些糖苷化合物有许多是香气的前体物,在红茶加工中经相应酶促水解,对红茶香气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2 茶鲜叶中糖苷类香气前体物〔收稿日期〕1999-09-14〔作者简介〕黄建琴(1964-)女,安徽祁门人,安徽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茶叶加工、生化及深加工技术研究。
近几年研究表明,红茶中的许多香气成分在茶鲜叶中是以与单糖或双糖结合以苷的形式存在的。
继Yano M.首次从茶叶中分离、鉴定出苯甲醇的香气前体结构为苯甲醇-β-D-吡喃葡萄糖苷之后[1],K obayashi A.、Guo W.等又从茶叶中分离,鉴定出顺-3-已烯醇、香叶醇、芳樟醇、苯甲醇、2-苯乙醇、水扬酸甲酯、芳樟醇氧化物Ⅰ、Ⅱ及Ⅳ的单糖苷和双糖苷形式的香气前驱体[2,3,4,5,6]。
香气成分分析及应用案例--青岛科标实验室
香气成分一般都含有发香团。
这些发香团是由某些特征原子或原子团构成。
不同香气成分是由不同的发香团构成,因此可产生不同的气味。
羟基、羧基、酯基、醛基、醚基、羰基、苯基、硝基、亚硝基、酰胺基、氰基、内酯等是最常见的发香团。
这些发香团主要构成了萜烯化合物(主要为单萜类,包括香茅醇、香叶醇、芳樟醇、橙花醇、α-萜品醇、薄荷醇、柠檬醇、香茅醇、蒎烯等)、脂肪族化合物(主要为醛类、酮类、酯类等)、芳香族化合物(主要有α-松油醇、苯甲醛、丁香酚、桂醇、香兰素、香芹酚等)等香气物质。
香气物质也称风味物质,是植物、食品、酒中不可或缺的成分,是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重要依据,是感官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其对嗅觉、味觉的感受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较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对其价值的判定。
香味物质组成复杂,一些含量微小的物质对特征香气的贡献较大,相反,一些含量较多的物质不一定对特征香气的贡献大。
如何快速、准去的分析香味物质的组成已成为科研难题。
青岛科标生物实验室通过对萃取头固定相筛选、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解吸附时间、色谱质谱条件的优化,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香气气味组成的分析方法。
化妆品中的香气成分研究与分析化妆品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香气则是化妆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无论是香水、洗发水还是面霜,都含有各种各样的香气成分。
今天,我们将深入研究和分析化妆品中的香气成分,了解它们的来源、分类和应用。
一、香气成分的来源化妆品中的香气成分主要来自于植物和化学合成两个方面。
1. 植物来源植物香气成分又称为天然香料,主要来自于植物的花、叶、果实、树脂等部位。
植物香气成分经过科学提取和精炼,成为了化妆品中的重要添加剂。
例如,玫瑰提取物常常被用于香水中,柠檬精油则常用于洗发水中。
2. 化学合成化学合成香料是通过化学反应合成的,它们可以模仿天然香料的味道,有时甚至更加持久和浓郁。
化学合成香料在化妆品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因为它们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气味,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比如,香水中的琥珀香、虎皮兰香等就是化学合成香料。
二、香气成分的分类根据香气成分的性质和特点,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花香花香是化妆品中常见的香气类型之一,来自于各种花卉的提取物或合成香料。
玫瑰香、茉莉香、百合香等都属于花香的范畴。
这类香气成分通常温暖而甜美,给人一种温馨浪漫的感觉。
2. 果香果香是较为常见的香气类型之一,来自于各种水果的提取物或合成香料。
苹果香、草莓香、柠檬香等都属于果香的范畴。
这类香气成分通常鲜爽宜人,给人一种清新活力的感觉。
3. 木香木香是一种较为稳重的香气类型,来自于木材的提取物或合成香料。
檀香、麝香等属于木香的范畴。
这类香气成分通常沉郁而持久,给人一种深沉神秘的感觉。
4. 草香草香是一种清新的香气类型,来自于草本植物的提取物或合成香料。
薄荷香、绿茶香等属于草香的范畴。
这类香气成分通常清凉宜人,给人一种清爽舒适的感觉。
5. 香辛料香香辛料香是一种辛辣而独特的香气类型,来自于香辛料的提取物或合成香料。
肉桂香、丁香香等属于香辛料香的范畴。
这类香气成分通常温暖且具有独特的调性,给人一种充满活力的感觉。
糖苷液相测定
糖苷液相测定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用于测定糖苷类化合物的含量和结构。
糖苷是由糖分子和非糖分子组成的化合物,常见的糖苷包括甘露苷、酮糖苷、葡萄糖苷等。
糖苷液相测定的原理是利用糖苷分子在特定条件下与其他试剂发生反应,产生可观测的物理或化学变化,从而实现对糖苷的定量或定性分析。
常用的糖苷液相测定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毛细管电泳法(CE)等。
在糖苷液相测定中,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条件,以使糖苷与试剂发生反应。
例如,可以利用酶或酶类似物来催化糖苷的水解反应,从而得到糖和非糖组分。
然后,通过色谱或电泳等分离技术,将糖和非糖分离开来,以便进一步测定。
最后,利用检测器对分离后的化合物进行检测和定量,通常使用紫外-可见光谱检测器或荧光检测器等。
糖苷液相测定具有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食品、药物、农业等领域的糖苷分析。
食品中香气成分的化学分析方法研究1.引言食品的香气成分对于人们的食欲和口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品质和口感要求的提高,研究食品中香气成分的化学分析方法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当前常用的食品香气分析方法并介绍最新的研究成果。
2.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GC-MS是目前最常用的食品香气分析技术之一。
该技术通过将食品样品中的香气成分通过气相色谱分离,再利用质谱进行物质的鉴定和定性分析。
通过GC-MS技术,可以准确地鉴定出食品中的各种香气成分,并分析其含量和组成。
例如,利用GC-MS技术可以鉴定出咖啡中的咖啡因、苯甲醛等香气成分,并且可以quantitatively衡量其含量,为食品加工及调味提供科学依据。
3.气相色谱-嗅觉测定法(GC-O)GC-O是一种利用人的嗅觉感知能力对食品中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的技术。
该方法在GC分离的同时,将分离出的香气成分通过与气相色谱联用的嗅觉检测器让人感知其香气特征。
GC-O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分析出食品香气中的复杂成分,并且能够将感知结果与化学分析结果相结合,更加准确地确定食品中的香气成分。
该方法常被应用于各类食品的香气分析,如咖啡、茶叶和香料等。
通过GC-O技术,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食品中复杂的香气组成,为开发更具有特色的食品提供指导。
4.电子鼻技术电子鼻作为一种人工嗅觉技术,利用电化学传感器模拟人鼻感知香气的原理,可以对食品中的香气进行分析。
电子鼻通过感知食品中的挥发性化合物,然后通过特定的算法进行分析和识别。
该技术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可以对香气成分进行快速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电子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如对奶制品、肉制品等进行质量控制和口感评价,为食品生产提供可靠的分析结果。
5.串联质谱-嗅觉联用技术(MS-O)GC-MS和GC-O结合,形成了串联质谱-嗅觉联用技术(MS-O)。
这种技术可以实现对食品香气成分的精准定性以及感官分析之间的关联。
食品中香气物质的萃取与特征分析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的品质要求不断提高,食品中的香气物质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香气物质是食品中使人们感到愉悦的味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食品的研发和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香气物质的萃取与特征分析进行探讨。
首先,食品中的香气物质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提取。
目前常用的香气物质萃取方法主要有溶剂萃取、蒸馏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
其中,溶剂萃取法是一种常见的传统方法,通过溶剂与食品中的香气物质接触并溶解,最后通过蒸发溶剂得到提取物。
蒸馏法则是利用香气物质的挥发性,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使其汽化并冷凝,然后分离提取。
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则利用超临界流体的特性,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实现物质的快速提取,对食品中的香气物质进行高效的分离。
然后,萃取到的香气物质需要进行特征分析,以了解其组成和特性。
常用的特征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色谱技术和质谱技术。
色谱技术主要包括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两种,通过分离和定量目标香气物质,进而确定其种类和含量。
质谱技术则是通过香气物质的质荷比分析,确定其分子结构和组成。
这些特征分析方法可以相互结合,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香气物质的特征分析还可以借助电子鼻和嗅觉感知来进行。
电子鼻是一种通过传感器感知气体中物质的装置,模拟人类嗅觉系统,利用传感器的信号来判断香气物质的种类和浓度。
嗅觉感知则是通过人类的嗅觉系统来对香气物质进行感知和辨别。
这两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定性和定量香气物质,并指导食品品质的判断和改进。
此外,香气物质的特征分析还可以结合计算机模拟和化学信息学等方法进行。
计算机模拟可以通过分子动力学等方法模拟香气物质在食品中的行为和相互作用,从而揭示其特性和变化的规律。
化学信息学则是通过建立化学数据库和模型,预测和评估香气物质的性质和活性。
这些方法的应用可以提高特征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最后,香气物质的萃取与特征分析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研究和认识食品中的香气物质不仅可以指导食品的研发和生产,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口感,更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享受。
食品芳香成分的分离与鉴定食物的芳香成分是让我们享受美食的关键之一。
无论是飘散在厨房的烤肉香气,还是餐馆里浓郁的咖喱味道,芳香成分都能够刺激我们的嗅觉,并激发我们的食欲。
然而,要准确地分离和鉴定食品中的芳香成分并非易事。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术,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芳香成分。
食物中的芳香成分主要是通过挥发性化合物来传播它们的香气。
这些化合物通常具有低分子量和较强的挥发性,使它们能够迅速散发出香气。
举个例子,大蒜中的芳香成分就是由硫化合物所组成的。
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挥发性化合物,因此它们的香气千差万别。
分离芳香成分的方法之一是蒸馏。
蒸馏是将混合物加热至其中一种成分挥发,并通过冷却和凝固将挥发的成分分离出来的过程。
在食品芳香成分的分离中,蒸馏通常用于提取浓缩香精。
将需要分离的食物与溶剂混合后,将混合物加热并使溶剂挥发,然后通过冷却和凝固将溶剂分离出来。
得到的溶剂中就含有了香精,可以在调味品、饮料等食品中使用。
除了蒸馏,萃取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萃取是利用溶剂将需要分离的成分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在食品芳香成分的鉴定中,常用的萃取溶剂包括醚类、醇类和酮类。
萃取的原理是基于溶剂对不同成分的亲和力不同,从而实现成分的分离。
通过多次萃取和溶剂的挥发蒸馏,可以得到香精的纯度较高的提取物。
此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芳香成分的鉴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一种将气相色谱和质谱相结合的方法,用于分析和鉴定混合物中的成分。
它通过将混合物分离成单个组分,并利用质谱对组分进行鉴定。
在食品芳香成分的鉴定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能够准确地分离和鉴定挥发性化合物,从而确定食物中的芳香成分的种类和浓度。
综上所述,食品芳香成分的分离与鉴定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运用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
蒸馏和萃取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挥发性成分的分离和提取,得到具有浓郁香气的香精。
食品科学中食品香气成分的鉴定与分析研究在食物的美味程度中,香气成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能够增强食物口感,也给人带来了愉悦的感受。
因此,对食品香气成分的鉴定与分析研究在食品科学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鉴定食品香气成分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
这项技术利用气相色谱将香气成分进行分离,并通过质谱仪进行鉴定。
通过这种技术,我们可以准确地确定食品中存在的香气成分,进而了解它们的特性与含量。
香气成分可以来源于天然食材,也可以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得到。
天然食材中的香气成分是食物香味的主要来源之一。
例如,水果中含有丰富的醇类、酯类和酮类物质,它们赋予了水果独特的香气。
通过GC-MS技术,我们可以确定不同水果中香气成分的差异,并进一步了解其形成机制。
而化学合成的香气成分则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
它们能够模拟天然食材中的香气,给人带来类似的感受。
然而,在应用化学合成香气成分时,我们需谨慎选择,并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以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除了GC-MS技术外,还有其他方法可以鉴定食品香气成分。
比如,以人为中心的感官评估方法,如嗅闻和味觉测试。
这些测试可以直接测量人类感官对食物的香气感知,从而评估出香气特征与质量。
在食品香气成分的分析研究中,还需要考虑到香气成分的挥发性与稳定性。
挥发性是指香气成分在食物中的释放程度,而稳定性则涉及到香气成分的持久性与抗氧化性。
这些因素对食品的香气质量影响巨大。
因此,研究人员需要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来评估这些因素,并探索如何提高食品香气的稳定性。
此外,食品香气成分的研究还与食品配方和加工方法密切相关。
不同的配方和加工方法会对食物中的香气成分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研究人员需要深入研究这些因素,以便更好地控制食品的香气质量。
综上所述,食品科学中食品香气成分的鉴定与分析研究对于提高食品的香气质量至关重要。
通过使用GC-MS技术及其他相关方法,我们可以确定食品中存在的香气成分,并了解它们的特性和含量。
河南烤烟烟叶中糖苷类物质的鉴定与分析王林;朱金峰;许自成;王远;姚倩;王蒙蒙;张景华【摘要】Nine main glycosidic flavor precursors from flue-cured tobacco leaves grown in Henan Province were identified and analyzed by using 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ioniza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 UPLC-ESI-MS/MS) .The chemical structures of 9 main glycosidic flavor precursors were determined by analysis of th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gram, they were ionol-β-D-glucopyranoside and its structural isomer, chlorogenic acid and its structural isomer, neochlorogenic acid and its structural isomer, cryptochlorogenic acid, rutin, kaempferol-3-rutin, respectively, and their content were determined.This research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improving aroma quality of tobacco leaves.%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 UPLC-ESI MS/MS),分析鉴定了河南烤烟叶片中9种主要的糖苷类香味前体物质。
化妆品中的香气成分研究近年来,人们对于化妆品中的香气成分越来越关注。
香气作为化妆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还能提升产品的吸引力。
本文将从香气成分的分类、来源、应用以及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香气成分的分类根据香气成分的来源和性质,可以将香气成分分为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两种。
天然香料是指从植物、动物或矿物中提取的天然物质,如玫瑰油、柠檬精油等。
合成香料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获得的香料,具有较低的成本和更多的选择性。
二、香气成分的来源1. 植物源香气成分植物是天然香气成分的重要来源之一。
许多花卉、果实、树木的芳香物质都可以被提取并用于化妆品中,如橙花精油、薰衣草精油等。
植物源香气成分具有天然、纯净的特点,广受消费者的喜爱。
2. 动物源香气成分动物源香气成分主要来自于动物的分泌物或副产品,如麝香、龙涎香等。
然而,由于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化妆品厂商转向使用合成的类似物代替动物源香气成分。
3. 合成源香气成分合成源香气成分由人工合成,种类繁多、价格相对较低,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中。
在合成源香气成分中,许多化合物都带有芳香的特点,如苯甲醛、水苏醛等。
三、香气成分的应用香气成分在化妆品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在香水中,香气成分是决定香味类型、持久度和层次感的关键。
其次,在护肤品和彩妆产品中,香气成分可以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同时还可以为产品的品牌形象增加独特的符号。
然而,香气成分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个体对香气的感受存在差异,某些人可能对某种香气过敏或产生不适感;另一方面,某些香气成分可能具有致敏性,对于敏感肌肤的人群来说,选择合适的香气成分显得尤为重要。
四、香气成分的研究进展1. 香气成分的提取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香气成分的提取技术得到了较大的进展。
传统的提取方法包括蒸馏法、浸泡法等,新兴的提取技术如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辅助提取等也被广泛应用。
这些新技术的使用使得香气成分的提取更加高效和环保。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学习糖苷的提取和鉴定方法。
2. 掌握糖苷的检测原理和操作步骤。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严谨的实验态度。
二、实验原理糖苷是一类重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
糖苷的提取和鉴定是研究天然产物的重要手段。
本实验通过提取植物样品中的糖苷,利用化学和光谱分析方法对其进行鉴定。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植物样品(如板蓝根、丹参等)、乙醇、盐酸、氨水、水、氯仿、正己烷、无水硫酸钠、硝酸银、碘化钾等。
2. 实验仪器:索氏提取器、旋转蒸发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超声波清洗器、电子天平、分析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1. 糖苷提取(1)称取适量植物样品,置于索氏提取器中。
(2)加入适量乙醇,回流提取3小时。
(3)将提取液过滤,收集滤液。
(4)将滤液旋转蒸发至近干,加入适量水溶解残渣。
(5)将溶液通过氯仿-正己烷(体积比1:1)萃取,弃去氯仿层。
(6)将水层通过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至近干,加入适量水溶解残渣。
2. 糖苷鉴定(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取适量样品溶液,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与标准曲线对照,确定样品中糖苷的含量。
(2)高效液相色谱法:将样品溶液进行色谱分析,与标准品色谱图对照,鉴定样品中糖苷的种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过测定样品溶液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得到标准曲线。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糖苷的含量。
2. 高效液相色谱法将样品溶液进行色谱分析,与标准品色谱图对照,鉴定出样品中存在的糖苷种类。
六、实验讨论1. 糖苷提取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提取溶剂和提取方法对提取效果有很大影响。
本实验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效果较好。
2. 在糖苷鉴定过程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适用于定量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定性分析。
3. 本实验成功提取并鉴定了植物样品中的糖苷,为后续研究糖苷的药理作用提供了基础。
一,游离态香气成分分析方法:用电子天平称取20.000克烟叶样品,然后转移至500毫升的索氏提取器中,加入300mL乙醚,在52摄氏度的水浴下连续浸提20小时。
乙醚提取液在40度水浴上旋转蒸发至10毫升,加入250毫升0.2mol/L PH值5.59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在另一100毫升的的烧瓶中加入40毫升的二氯甲烷溶液,同时蒸馏萃取2.5小时,结束后,在二氯甲烷萃取溶液中加入0.5mL内标液,混合均匀后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干燥2小时以上。
转移至浓缩瓶中,并用二氯甲烷清洗100毫升的烧瓶两次,每次20毫升,合并二氯甲烷溶液于浓缩瓶中。
在50℃条件下旋转蒸发至1毫升,转移至色谱瓶中待分析。
二,糖苷态香气分析方法:1,20克经过乙醚提取的烟叶样品完全晾干后转移至大三角瓶中,加入200毫升无水甲醇,室温下震荡过夜,上清液过滤,残渣再用150毫升甲醇提取4小时,合并两次甲醇提取液于500毫升的烧瓶中,减压45℃旋转蒸发至干,加入100毫升的纯净水溶解糖苷,让此水溶液依2.0mL/min的流速过XAD-2层析柱,先用200毫升的水洗去糖,有机酸,氨基酸等成分,然后用300毫升的甲醇洗下糖苷成分于500毫升的烧瓶中,减压45℃旋转蒸发至干,加入50毫升的纯净水溶解,再加入250毫升PH2.5的缓冲溶液,在另一100毫升的的烧瓶中加入40毫升的二氯甲烷溶液,同时蒸馏萃取2.5小时,结束后,在二氯甲烷萃取溶液中加入0.5mL内标液,混合均匀后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干燥2小时以上。
转移至浓缩瓶中,并用二氯甲烷清洗100毫升的烧瓶两次,每次20毫升,合并二氯甲烷溶液于浓缩瓶中。
在50℃条件下旋转蒸发至1毫升,转移至色谱瓶中待分析。
2,20克经过乙醚提取的烟叶样品完全晾干后转移至大三角瓶中,加入200毫升无水甲醇,室温下震荡过夜,上清液过滤,残渣再用150毫升甲醇提取4小时,合并两次甲醇提取液于500毫升的烧瓶中,减压45℃旋转蒸发至干,加入50毫升的纯净水溶解糖苷,再加入250毫升PH2.5的缓冲溶液,在另一100毫升的的烧瓶中加入40毫升的二氯甲烷溶液,同时蒸馏萃取2.5小时,结束后,在二氯甲烷萃取溶液中加入0.5mL内标液,混合均匀后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干燥2小时以上。
一,游离态香气成分分析方法:
用电子天平称取20.000克烟叶样品,然后转移至500毫升的索氏提取器中,加入300mL乙醚,在52摄氏度的水浴下连续浸提20小时。
乙醚提取液在40度水浴上旋转蒸发至10毫升,加入250毫升0.2mol/L PH值5.59的磷酸盐缓冲溶液,在另一100毫升的的烧瓶中加入40毫升的二氯甲烷溶液,同时蒸馏萃取2.5小时,结束后,在二氯甲烷萃取溶液中加入0.5mL内标液,混合均匀后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干燥2小时以上。
转移至浓缩瓶中,并用二氯甲烷清洗100毫升的烧瓶两次,每次20毫升,合并二氯甲烷溶液于浓缩瓶中。
在50℃条件下旋转蒸发至1毫升,转移至色谱瓶中待分析。
二,糖苷态香气分析方法:
1,20克经过乙醚提取的烟叶样品完全晾干后转移至大三角瓶中,加入200毫升无水甲醇,室温下震荡过夜,上清液过滤,残渣再用150毫升甲醇提取4小时,合并两次甲醇提取液于500毫升的烧瓶中,减压45℃旋转蒸发至干,加入100毫升的纯净水溶解糖苷,让此水溶液依2.0mL/min的流速过XAD-2层析柱,先用200毫升的水洗去糖,有机酸,氨基酸等成分,然后用300毫升的甲醇洗下糖苷成分于500毫升的烧瓶中,减压45℃旋转蒸发至干,加入50毫升的纯净水溶解,再加入250毫升PH2.5的缓冲溶液,在另一100毫升的的烧瓶中加入40毫升的二氯甲烷溶液,同时蒸馏萃取2.5小时,结束后,在二氯甲烷萃取溶液中加入0.5mL内标液,混合均匀后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干燥2小时以上。
转移至浓缩瓶中,并用二氯甲烷清洗100毫升的烧瓶两次,每次20毫升,合并二氯甲烷溶液于浓缩瓶中。
在50℃条件下旋转蒸发至1
毫升,转移至色谱瓶中待分析。
2,20克经过乙醚提取的烟叶样品完全晾干后转移至大三角瓶中,加入200毫升无水甲醇,室温下震荡过夜,上清液过滤,残渣再用150毫升甲醇提取4小时,合并两次甲醇提取液于500毫升的烧瓶中,减压45℃旋转蒸发至干,加入50毫升的纯净水溶解糖苷,再加入250毫升PH2.5的缓冲溶液,在另一100毫升的的烧瓶中加入40毫升的二氯甲烷溶液,同时蒸馏萃取2.5小时,结束后,在二氯甲烷萃取溶液中加入0.5mL内标液,混合均匀后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干燥2小时以上。
转移至浓缩瓶中,并用二氯甲烷清洗100毫升的烧瓶两次,每次20毫升,合并二氯甲烷溶液于浓缩瓶中。
在50℃条件下旋转蒸发至1毫升,转移至色谱瓶中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