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原理与应用讲第三章详解
- 格式:ppt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10
光的受激辐射——激光原理及应用第一章:激光概述1.1 激光的定义1.2 激光的特点1.3 激光的发展历程第二章:光的受激辐射2.1 受激辐射的概念2.2 激光的产生原理2.3 激光的放大原理第三章:激光器的工作原理3.1 激光器的类型3.2 气体激光器3.3 固体激光器3.4 半导体激光器第四章:激光的应用领域4.1 激光在工业中的应用4.2 激光在医疗领域的应用4.3 激光在科研领域的应用4.4 激光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第五章:激光技术的发展趋势5.1 激光技术的创新点5.2 我国激光技术的发展现状5.3 激光技术的发展前景第六章:激光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6.1 激光通信的基本原理6.2 激光通信的优势与挑战6.3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6.4 卫星激光通信的应用前景第七章:激光在材料加工中的应用7.1 激光切割与焊接7.2 激光打标与雕刻7.3 激光烧蚀与表面处理7.4 激光加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第八章:激光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8.1 激光手术与治疗8.2 激光诊断与成像8.3 激光生物传感器与检测技术8.4 激光在基因工程与药物研发中的应用第九章:激光在科研与探索中的应用9.1 激光光谱分析与计量9.2 激光加速与粒子物理研究9.3 激光在天文观测中的应用9.4 激光在地球与环境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第十章:未来激光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挑战10.1 激光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10.2 激光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与挑战10.3 激光技术在国防科技中的应用与发展10.4 激光技术在太空探索与星际通信中的潜在价值重点和难点解析1. 激光的定义与特点:理解激光的特定波长、相干性、平行性、亮度等特点,以及激光与普通光线的区别。
2. 激光的产生原理:掌握激光产生的基本过程,包括受激辐射、增益介质、光学谐振腔的作用。
3. 激光器的工作原理:了解不同类型激光器(气体、固体、半导体)的结构和工作机制,特别是半导体激光器的广泛应用。
第一章1、自发辐射:在没有外界影响时,它们会自发的从高能级E2向低能级E1跃迁,同时放出能量为hu的光子,这种与外界影响无关的、自发进行的辐射称为自发辐射。
2、受激辐射:如果原子系统的两个能级E2和E1满足辐射跃迁选择定则,当受到外来能量hu=E2-E1的光照射时,处在E2能级的原子有可能受到外来光的激励作用而跃迁到较低的能级E1上去,同时发射一个与外来光子完全相同的光子。
3、自发辐射和受激辐射的区别:①自发辐射是非相干光,受激辐射是相干光。
②自发辐射跃迁几率就是自发辐射本身,而受激辐射的跃迁几率决定于受激辐射系数与外来光单色辐射能量密度的乘积。
③当受激辐射系数B21一定时,外来光的单色辐射能量密度越大,受激辐射几率越高。
4、受激吸收:处于低能级E1的原子受到一个外来光子的激励作用,完全吸收该光子的能量而跃迁到高能级E2的过程,叫作受激吸收。
5、自发辐射、受激辐射、受激吸收之间的关系:在光和大量原子系统的相互作用中,三者之间三种过程是同时发生的。
A21n2dt+B21n2ρvdt=B12n1ρvdt(自发辐射光子数+受激辐射光子数=受激吸收光子数)6、自然增宽:在不受外界影响时,处于激发态的粒子会自发的向低能态跃迁。
也就是说,在自发辐射发光过程中,能量不断衰减,电偶极子的正负中心不再做简谐振动,从而导致光谱线有一定的宽度,叫做自然增宽。
(洛伦兹线型函数)7、均匀增宽介质和非均匀增宽介质的区别:均匀增宽:(1)自然加宽(普遍存在,但在固体工作物质中可忽略)—源于不确定性原理(2)碰撞加宽(存在于气体工作物质中)—源于气体分子碰撞导致的上能级粒子寿命变化(3)晶格振动加宽(存在于固体工作物质中)—源于固体中激光工作粒子在晶格附近的热振动。
非均匀增宽:(1)多普勒加宽(存在于气体工作物质中)——源于工作物质不断地运动而产生的多普勒频移(2)晶格缺陷加宽(存在于固体工作物质中)——源于固体加工时内部产生的晶格缺陷导致工作粒子所处状态不完全相同8、光谱线宽度:通常定义Δv=v2-v1,即相对光强为最大值的1/2处的频率间隔叫做光谱线的半(值)宽度,简称光谱线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