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总复习(1-6年级知识点归纳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100.00 KB
- 文档页数:41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青岛版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点整理一年级上册一、10以内数的认识1.数数2.1-10各数的读写、组成3.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于号。
知道它们的含义,用会这三种符号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
能正确描述数的大小。
4.初步认识0的意义。
二、分类与比较1.指定标准和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比较事物的大小、多少、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
三、10以内数的加减法1.加法。
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学会加法算式的读法,会进行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
2.减法。
认识减号,理解减法意义,算式读法、计算。
3.认识一图四式4.加减法之间的关系5.连加连减四、认识图形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图形的分类五、11-20各数的认识1.数数、组成、读写、顺序、比大小2.加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3.解决问题六、图形与位置七、20以内进位加法1.计算2.解决问题,看图列式八、统计实践活动一年级下册一、100以内数的认识1.数数2.读数、写数3.数的组成4.数位的意义5.数位的顺序和数的大小比较6.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二、认识钟表1. 认读“整时”和“半时”,辨认“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三、方位与图形1.感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2能借助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他三个方向。
四、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1.两位数加减一位数2.两位数加减整十数3.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4.解决问题五、人民币的认识1.认识各种面值人民币2.元、角、分的认识3.换算4.简单计算六、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1.加减法(进位、不进位、退位、不退位)的口算、笔算2.带小括号的运算3.加减混合运算4.解决问题七、长度单位1.认识厘米、米2.建立长度表象3.1米=100厘米4.用尺子测量5.估量八、统计九、总复习二年级上册一、乘法的初步认识1.乘法的意义2.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3.算式读写4.看图列示、解决问题二、表内乘法(一)乘法口诀2.用乘法口诀计算3.看图列示、解决问题三、角的初步认识1.角的认识2.认识直角、锐角、钝角3.做角、画角智慧广场1.数图形、数角四、表内乘法(二)乘法口诀2.用乘法口诀计算3.看图列示、解决问题神奇的小棒1.摆小棒(几个几)五、除法的初步认识1.除法的两种意义2.除法算式每部分名称3.除法算式读写4.被除数是“0”的除法算式计算六、认识方向1.分东南西北2.描绘物体方向3.看平面图我喜欢的地方运用方向画喜欢的地方七、表内除法1.用乘法口诀求商2.列竖式的方法计算3.倍的认识4.乘除、乘加、乘减混合运算5.解决问题、看图列示智慧广场八、总复习二年级下册一、有余数的除法1.认识“有余数的除法”2.有余数的除法计算(竖式)3.解决问题二、万以内数的认识1.千以内数的认识数数数位表组成数的读写2.万以内数的认识数数数位表组成数的读写数的顺序比大小估数求近似数3.整千数、整百数加减法三、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1.认识毫米、分米、千米,建立表象2.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3.简单的计算、比大小4.解决问题四、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2.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竖式,进位、退位)3.估算,认识约等于4.验算的方法5.解决问题五、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1.计算2.解决问题六、图形与拼组1.长方形、正方形特点2.图形的拼组3.七巧板七、混合运算1.连加连减、加减混合2.带小括号(加减)的混合运算3.解决问题八、时分秒的认识1.认识表盘2.时针、分针、秒针与大格、小格之间的关系3.建立时间概念4.1时=60分,1分=60秒5.解决问题九、统计1.认识、填写统计表2.统计图3.解决问题十、总复习三年级上册一、克、千克、吨的认识1.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中小小学史伟丽第一单元分数乘法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分数和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4、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5、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6、一个数乘真分数(比1小的数)积比原数小;一个数乘比1大的假分数(比1大的数)积比原数大。
7、真分数的倒数都是假分数,都比1大;假分数的倒数是真分数或1,比1小或等于1。
第二单元可能性1.概率=获胜的情况数除以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数。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1、比较量=单位“1”的量×分率;2、单位“1”的量=比较量÷对应分率;分率=比较量÷单位“1”的量3、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变号变倒数)。
4、一个数除以比1大的数商会比原数小,一个数除以比1小的数商会比原数大。
第四单元认识比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2、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3、比的前项相当于除式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比号相当于除号相当于分数线:比的后项相当于除式的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比值相当于除式的商相当于分数的值。
4、两个数的比可以用比号连接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5、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是比的基本性质。
第五单元圆1.圆的各部分名称:圆心决定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直径。
2.圆的特征:在同圆或等圆当中,半径直径的长度都相等,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用字母表示d=2r;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3.扇形,圆心角4.圆的周长计算公式c=3.14d或c=2*3.14*r5.圆的面积计算公式:s=3.14r*r6.环形的面积:s=3.14R*R-3.14r*r第六单元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1.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整数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对分数同样适用。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读数、写数1.数位表是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有1个十在十位写1,有2个十在十位写2,有几个一在个位写几。
(即: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
)例如:十五写作15,它的十位是1,表示1个十;个位是5,表示5个一。
2.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1、2、3、4……16、17、18、19、20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19、18、17 ……5、4、3、2、1、0单数:1、3、5、7……15、17、19(每隔2个)双数:2、4、6、8、10……18、20(每隔2个)3.两位数(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10个一就是十,1个十就是10个一。
例如:15里面有(1)个十和(5)个一,15里面有(15)个一。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
第二位是:十位。
个位上的一颗珠子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一颗珠子表示:1个十。
(3)先读11、12、13、14、15,再写出来。
例如:15,读作:十五,写作:15读作是大写:汉字;写作是小写:数字4.数字“0”,可以表示一个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
5.由一个数字(0除外)组成的数叫一位数,由两个数字组成的数叫两位数,最小的一位数是1,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两位数是10.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算式计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比较大小和第几1.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同样多、多、少。
2.例如给数字排队:5、7、8、1,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3.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如: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15;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13。
4.“比”字的用法:看“比”字的后面是谁,比几大1就是要在几的基础上加1,比几小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减1.如:比5小2的数是(3),5-2=3;比4多3的数是(7),4+3=7.5.几和第几。
青岛版小学数学总复习目录第一部分常用的数量关系---------------------------1 第二部分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 第三部分常用单位换算-----------------------------2 第四部分基本概念------------------------------3 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 ----------3 第二章度量衡------------------------------------16 第三章代数初步知识------------------------------17 第四章空间与图形--------------------------------20 第五章简单的统计-------------------------------24【常用的数量关系】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 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 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 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 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 a×a×a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b:宽)周长=(长+宽)×2;C=2(a+b) 面积=长×宽;S=a×b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V=abh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 ;S=ah ÷2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8、圆形(S:面积,C:周长,π:圆周率,d:直径,r:半径)(1)周长=π×直径=2×π×半径;C=πd=2πr(2)面积=π×半径×半径;S= π9、圆柱体(V:体积,S:底面积,C:底面周长,h:高,r:底面半径)(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πdh=2πrh(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10、圆锥体(V:体积,S:底面积,h:高,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2、和差问题的公式:已知两数的和及它们的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差应用题,简称和差问题。
青岛版小学数学总复习目录第一部分常用的数量关系---------------------------1 第二部分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 第三部分常用单位换算-----------------------------2 第四部分基本概念------------------------------3 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 ----------3 第二章度量衡------------------------------------16 第三章代数初步知识------------------------------17 第四章空间与图形--------------------------------20 第五章简单的统计-------------------------------24【常用的数量关系】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 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 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 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 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 a×a×a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b:宽)周长=(长+宽)×2;C=2(a+b) 面积=长×宽;S=a×b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V=abh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 ;S=ah ÷2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梯形(A=πr2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8、圆形(S:面积,C:周长,π:圆周率,d:直径,r:半径)(1)周长=π×直径=2×π×半径;C=πd=2πr(2)面积=π×半径×半径;S= π r29、圆柱体(V:体积,S:底面积,C:底面周长,h:高,r:底面半径)(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πdh=2πrh(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10、圆锥体(V:体积,S:底面积,h:高,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2、和差问题的公式:已知两数的和及它们的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差应用题,简称和差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一.分数乘法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能约分的先约分)。
二.可能性有些时间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不确定时间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三.分数除法(1)分数除法转化为分数乘法计算。
(2)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它的倒数(整数看做分母为1的分数)。
(3)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四.比(1)前项:后项(读作前项比后项);两个数相除又叫作两个数的比;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作比值。
(2)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3)黄金比:较长部分与整体的比是0.618:1(即较长部分/整体=0.618:1)本章计算基本知识点是化简比和求比值;难点是解有关比的应用题,在解此类题时,一定要把份数与它相对应的量找对。
五.圆(1)圆心(O),半径(r),直径(d),周长(C),面积(S),圆周率(π)(2)公式:r=d÷2 C= πd =2πr S= πr2 =2π(d/2)2 (3)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
(4)圆周率=周长/直径≈3.1425926535...(通常计算时,取值3.14)本章做题时,一定要看明白是求周长还是面积,区分清楚半径和直径。
基础知识点是直接用公式计算;难点是通过半径,灵活运用公式计算所求量。
六.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后算中括号,最后算大括号;如果符合运算定律,可以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灵活运用乘法的分配律及其逆运算。
七.百分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作百分数,也叫作百分比或百分率。
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在原来的分子后面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例如:1/4=25/100=25%,读作百分之二十五。
百分数就是分母是100的分数;计算时,求百分率或百分比,分母不是100的,需通过通分改写成百分数的形式。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一.万以上数的认识计数单位:个(一),十,百,千,万,十万……都是计数单位。
青岛版小学数学总复习目录第一部分常用的数量关系---------------------------1 第二部分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 第三部分常用单位换算-----------------------------2 第四部分基本概念------------------------------3 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 ----------3 第二章度量衡------------------------------------16 第三章代数初步知识------------------------------17 第四章空间与图形--------------------------------20 第五章简单的统计-------------------------------24【常用的数量关系】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 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 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 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 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 a×a×a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b:宽)周长=(长+宽)×2;C=2(a+b) 面积=长×宽;S=a×b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V=abh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 ;S=ah ÷2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梯形(A=πr2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8、圆形(S:面积,C:周长,π:圆周率,d:直径,r:半径)(1)周长=π×直径=2×π×半径;C=πd=2πr(2)面积=π×半径×半径;S= π r29、圆柱体(V:体积,S:底面积,C:底面周长,h:高,r:底面半径)(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πdh=2πrh(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10、圆锥体(V:体积,S:底面积,h:高,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2、和差问题的公式:已知两数的和及它们的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差应用题,简称和差问题。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手抄报内容加数+加数=和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
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
(一)熟记表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二)知道以下规律1、加法(1)两个数相加,保持得数不变:如果相加的这两个数有一个增大了,则另一个数就要减小,且一个数增大了多少,另一个数就要减少多少。
(2)两个数相加,其中的一个数不变,如果另一个数变化则得数也会发生变化,且加数变化了多少,结果就变化多少。
(3)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不变。
2、减法(1)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保持减数不变:如果被减数增大,结果也增大且被减数增大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则结果也减小,且被减数减小多少,结果也减小多少。
(2)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被减数不变:如果减数增大,结果就减小,且减数增大了多少,结果就减小多少;如果减数减小,则结果增大,且减数减小了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
(3)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的数不变:被减数增大多少,减数就要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多少,减数也要减小多少。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认识钟表:会认读整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这三种时间。
首先认识时针、分针时针:粗短分针:细长认识整时技巧: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就是1时。
1:00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时。
2:00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
6:00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8时。
8:00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2就是12时。
12:00注意:分针指在12附近,时针马上指着准确的数字,此时是“大约”几时整。
在练习拨针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
时针和分针并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微偏了一点,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大约是几时”。
第一学期期末数学复习材料第一单元:大数知多少1、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这些计数单位所在的位置叫做数位:个位、十位、百位……是(数位)。
在解决一些填空和判断题时,一定注意进行区分,如:在数位顺序表中,第九位是(亿位),它的计数单位是(亿);个、十、百、千……都是数位。
(错误,这些是计数单位)2、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这里需要注意相邻二字。
3、读数:“读大数,先分级;高位起,依次读;亿万级,同个级;读完后,加个字;末尾0,都不读;连续0,读一个”。
都要写成汉字的形式,不要汉字和数字掺和。
如:30503050305 读作:三百零五亿零三百零五万零三百零五21000102010 读作:二百一十亿零十万二千零一十4、写数:“写大数,高位起;找亿万,分好级;亿万级,同个级;位不足,0补齐。
”如:三千零五亿零五十万零五十先写亿级的3005,再写万级的0050,最后写个级的0050,合起来就是:3。
5、数的改写与求近似数的区别:相同点:都要写成用“万”或者“亿”做单位的数。
不同点:数的改写大小不变,用=连接;求近似数大小变化,用≈连接。
如:87330000=8733万8733200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只看千位上的数字),大约是873万,而不是800万或者900万。
6、拓展平台关于数字编码:身份证编码中倒数第二位是性别码,男单女双。
这类问题要把所提供的信息读明白后再完成,如:某学校四年级八班学号为12号的学生的编号为40812,请你为五年级二班学号为9号的学生设计编码(50209),不要写成(5209)。
第二单元:线和角(1) 线段有两个端点,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
读作:直线AB或直线BA。
因此能度量。
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
读作:线段AB或线段BA。
因此不能度量。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青岛版数学1-6年级目录一年级上一、快乐的校园 10以内数的认识二、妈妈的小千世界分类与比较三、走进花果山 10以内数的加减法实践活动找找周围的数四、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五、海鸥回来了 11-20各数的认识六、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七、小小运动会 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八、我换牙了统计实践活动大蒜有几瓣九、雪山乐园总复习一年级下一、南极小客人――100以内数的认识南极小客人(1)南极小客人(2)二、下雨了――学看钟表学会看钟表三、农夫与牧童――方位与图形认识东西南北认识平面图形实践活动:奇妙的回形针四、绿色行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五、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认识人民币购买文体用品六、大海边――10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两位减加两位数的笔算(不退位)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进位)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退位)两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实践活动:小小信息员七、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认识厘米认识米八、我们的鞋码――统计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九、儿童的乐园――总复习100以内的数数的运算钟表和长度的单位人民币的认识方位与图形、统计 1二年级上第一单元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相同数连加计算相同数乘法计算 1和0的乘法计算第二单元看杂技――表内乘法(一)2和5的乘法口诀 3和4的乘法口诀第三单元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角和直角锐角和钝角实践活动我们身上的小秘密第四单元凯蒂学艺――表内乘法(二)6的乘法口诀 7的乘法口诀 8的乘法口诀 9的乘法口诀第五单元森林里的故事――乘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简单的除法计算 0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除法的综合应用第六单元小桥流水人家――方向与位置认识东南西北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实践活动我喜欢的地方第七单元制作标本――表内除法(一)用 2 ~ 5的乘法口诀求商(一)用 2 ~ 5的乘法口诀求商(一)用 6 ~ 9的乘法口诀求商倍的认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第八单元亲近大海――统计与可能性分类统计认识可能性吗第九单元休闲假日――混合运算乘加、乘减混合运算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第十单元过年――总复习过年――总复习二年级下第一单元野营――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第二单元手拉手――万以内数的认识千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比较大小与近似数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第三单元甜甜的梦――千米、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毫米和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第四单元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三位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估算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一次进位或退位)加减法飞验算第五单元田园小卫士――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连续进退位的加减法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用万以内的加减法解决问题第六单元做鸟巢――图形与拼组长方形、正方形与多边形的认识平面图形的拼组第七单元去姥姥家――混合运算连加、连减、不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带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问题2第八单元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时与分的认识秒的认识第九单元我锻炼、我健康――统计分段统计第十单元奥运在我心中――总复习三年级上第一单元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克、千克的认识吨的初步认识克、千克、吨的认识练习课第二单元富饶的大海――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数是一位数的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一次进位)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连续进位进位)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练乘乘加、乘减第三单元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辨别方向认识路线平移和旋转第四单元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一)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二)除法验算第五单元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图形的周长图形的周长练习课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正方形的周长计算第六单元奇妙的变化――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认识几分之几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第七单元摸名片――统计与可能性统计与可能性实践活动:变废为宝第八单元回顾整理――总复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克、千克、吨位置与变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分数统计与可能性三年级下第一单元采访果蔬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商中间膜末尾有0的除法用含有除法的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第二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对称第三单元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整十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和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进位)乘除混合运算较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用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实际问题第四单元我家有新房子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面积的意义和面积的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和周长的应用公顷和平房千米实践活动:点击双休日3第五单元走进天文馆――年、月、日 24时计时法年、月、日第六单元家居中的学问――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比较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第七单元小教练――统计平均数(一)平均数(二)实践活动:饮水情况调查第八单元回顾整理――总复习复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复习小数的初步认识和对称复习年、月、日和统计四年级上第一单元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万以上数的读法万以上数的写法万以上数的比较和改写整完、整亿数近似数拓展平台:数字编码第二单元泰山黄金周――计算器计算器第三单元扬帆奥运――三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积的变化规律含有乘法的三步混合运算综合应用荡秋千第四单元我跟爸爸学设计――平行与相交平行与相交修建隧道的原理第五单元农田里的数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除法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除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笔算除法商不变规律拓展平台:找因数和倍数第六单元长大我们也去航天――统计统计第七单元回顾整理――总复习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四年级下第一单元黄河掠影――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第二单元高速山东――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交换律和分配律第三单元繁忙的工地――角与三角形的认识角三角形第四单元蛋的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大小比较和小数的性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名数改写求小数的近似值综合应用:饮食与健康第五单元走进商场――观察物体4观察物体第六单元奇异的克隆牛――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的加减法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第七单元小篮球队――统计统计五年级上第一单元三峡工程(一)――小数乘法小数乘法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数小数的连乘、连加、连减把整数乘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第二单元图案美――对称、平移和旋转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第三单元三峡工程(二)――小数除法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混合运算与解决问题第四单元珍惜动物――简易方程方程的意义用形如x ± a = b 的方程解决问题用形如ax = b 或x÷a = b 的方程解决问题用形如ax ± b = c的方程解决问题用形如ax ± bx = c的方程解决含两个未知数的问题第五单元水产养殖场――多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认识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第六单元团体操表演――因数与倍数2、5的倍数特征 3的倍数特征质数与合数分解质因数第七单元获“联合国人居奖”的都市――统计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五年级下第一单元中国的热极――认识正、负数认识正负数第二单元校园科技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分数的基本性质第三单元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一)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约分同分母分数的连加和连减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第四单元走进军营――方向和位置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路线第五单元关注污染――分数加减法(二)通分及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第六单元爱护眼睛――统计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第七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和体积单位容积和容积单5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有趣的溶解现象第八单元下跳棋――可能性六年级上第一单元小手艺展示――分数乘法分数乘整数一个数乘分数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分数乘法解决稍复杂问题――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倒数第二单元布衣兴趣小组――分数除法分数除法――分数除以整数分数除法――一个数除以分数解决问题――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解决问题――分数乘除混合运算以及相关问题解答第三单元人体的奥秘------比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比的综合训练比的应用第四单元完美的图形――圆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环面积的计算第五单元中国的世界遗产---------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两步分数乘法问题和简便运算稍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用方程解第六单元我们长大了――统计众数中位数第七单元可能性第八单元山东假日游――百分数(一)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转化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六年级下第一单元山东假日游――百分数(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纳税和折扣利息第二单元冰激凌盒有多大――圆柱和圆锥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第三单元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成正比例的量成反比例的量用比例解决问题第四单元快乐足球――比例尺认识比例尺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应用比例尺画图第五单元奥运奖牌――统计扇形统计图的认识灵活用统计图表描述数据回顾整理――总复习数与代数数的认识数的运算量的计量比与比例式与方程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的认识与变换统计与可能性策略与方法6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义务教育教科书教材目录一逛公园——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下雨了---认识钟表三丰收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四牧童---认识图形五绿色行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六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七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八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九我换牙了——统计十儿童乐圆---总复习电子课本材书图片知识点总结一、认识钟表★1、钟面上有什么?①时针:粗短。
分钟:细长②12个数字,从1—12③一共有12个大格★2、读时间分针时针重合是12时,分针时针在一条直线上是6时。
整时:分针指到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半时:分针指到6,时针指在两个数的中间,走过几就是几时半。
大约几时:分针接近12,时针接近几,就是大约几时。
其中,分针如果在12的左面,表示快到,也就是快到几时;分针在12的右面,表示刚过,也就是刚过几时。
★3、易错时刻:快到6时,6时刚过,11时半、1时半,画钟表的大约几时,注意分清是快到还是刚过的情况二、100以内数的认识★1、10个十是100,读作一百。
100是由10个十或100个一组成,它是一个三位数。
2、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二个二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百十个(右边)第三位第二位第一位★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当计数器上个位或十位一颗珠子都没有时,就写0占位。
5、用计数器表示一个数时,计数器各数位上的珠子数和这个数的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字相对应。
★6、只有个位的数是一位数,如5、7、2;最大的一位数是9。
有个位、十位的数是两位数,如32、20;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
有个位、十位、百位的数是三位数,如100。
100是最小的三位数。
★7、一个数,个位上是几,表示有几个一;十位上是几,表示有几个十。
反之,这个数有几个一,个位上就是几;有几个十,十位上就是几。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分数乘法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 25+25+25+25=()×()25+25+25+25+25=()×()=()2、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两个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的乘积做分子,分母与分母的乘积做分母,能约分先约分。
整数乘分数:分子与整数的乘积做分子,如果整数能与分母约分,先约分再计算。
【例】计算:2126×391449×3143、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例】12×25表示()。
一千克大饼52元,买910千克大饼需要多少元?4、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两数互为倒数乘积是1;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例】A和B互为倒数,则A5×B3=()。
A×43=B×1123=1,则6A=(),22B=()判断:任何数都有倒数。
()5、【规律】:【分数乘法比较乘积大小】:一个数乘真分数(比1小的数)积比原数小;一个数乘比1大的假分数(比1大的数)积比原数大,一个数乘假分数积可能比原数大可能等于原数。
【例】:78×1.02 ○78 12.4×0.05 ○12.4 98×1314○98 2314×12.4 ○12.4【例】:当43×a>43时,则a应();当43×a<43时,则a应()。
【倒数大小】:真分数的倒数都是假分数,都比1大;假分数的倒数是真分数或1,比1小或等于1。
【例】判断:假分数的倒数一定小于1。
()得数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求真分数或假分数的倒数把这个数的分子与分母交换位置,求带分数的倒数要先把带分数转化成假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位置;对于整数求倒数,只需让整数做分母,分子是1即可;对于小数求倒数,有两个方法一法是:先把小数转化成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位置,二法是用1除以这个小数所得商就是这个小数的倒数。
青岛版小学数学总复习目录第一部分常用的数量关系---------------------------1 第二部分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 第三部分常用单位换算-----------------------------2 第四部分基本概念------------------------------3 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 ----------3 第二章度量衡------------------------------------16 第三章代数初步知识------------------------------17 第四章空间与图形--------------------------------20 第五章简单的统计-------------------------------24【常用的数量关系】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 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 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 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 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 a×a×a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b:宽)周长=(长+宽)×2;C=2(a+b) 面积=长×宽;S=a×b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V=abh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 ;S=ah ÷2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梯形(A=πr2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8、圆形(S:面积,C:周长,π:圆周率,d:直径,r:半径)(1)周长=π×直径=2×π×半径;C=πd=2πr(2)面积=π×半径×半径;S= π r29、圆柱体(V:体积,S:底面积,C:底面周长,h:高,r:底面半径)(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πdh=2πrh(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10、圆锥体(V:体积,S:底面积,h:高,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2、和差问题的公式:已知两数的和及它们的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差应用题,简称和差问题。
一 、百分数(二)1、单位“1”:分数的前面的,是、占、比、平均后面的。
2、知总求分用乘法,部分=总体×部分所占的分数。
知分求总用除法,总体=部分÷部分所占的分数。
3、“多”用(1+),“少”用(1—)。
4、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几分之几):(大—小)÷单位“1”。
5、折扣: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叫做折扣。
通称“打折”。
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例如商品现在打八折 :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80﹪,八折=810 =80﹪;商品现在打六五折: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65﹪,六五折=6.510 =65100=65﹪。
6、成数:几成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例如:这次衣服的进价增加一成:这次衣服的进价比原来的进价增加10﹪,一成=110 =10﹪;今年小麦的收成是去年的八成五:今年小麦的收成是去年的85﹪,八成五=8.510 =85100=80﹪。
7、纳税:税额=营业额×税率 营业额=税额÷税率8、利息: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利率=利息÷时间÷本金×100%二 圆柱和圆锥(一)圆柱1、圆柱的形成:圆柱是以长方形的一边为轴旋转而得到的。
圆柱也可以由长方形卷曲而得到。
(两种方式:1.以长方形的长为底面周长,宽为高;2.以长方形的宽为底面周长,长为高。
其中,第一种方式得到的圆柱体体积较大。
)2、圆柱的特征:(1)底面的特征: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作底面。
圆柱的底面是完全相等的两个圆。
(2)侧面的特征:围成圆柱的曲面叫做侧面。
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3)高的特征 :圆柱的高是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一个圆柱有无数条高,他们的数值是相等的。
4、圆柱的切割:①横切:切面是圆,表面积增加2倍底面积,即S 增 =2πr ²,体积不变。
②竖切(过直径):切面是长方形(如果h=2R ,切面为正方形),该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高,宽是圆柱的底面直径,表面积增加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即S 增=4rh ,体积不变。
青岛版小学数学总复习目录第一部分常用的数量关系---------------------------1 第二部分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第三部分常用单位换算-----------------------------2第四部分基本概念------------------------------3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 ----------3第二章度量衡------------------------------------16第三章代数初步知识------------------------------17]第四章空间与图形--------------------------------20第五章简单的统计-------------------------------24【常用的数量关系】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 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 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 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 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 a×a×a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b:宽)周长=(长+宽)×2;C=2(a+b) 面积=长×宽;S=a×b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V=abh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 ;S=ah ÷2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8、圆形(S:面积,C:周长,π:圆周率,d:直径,r:半径)】(1)周长=π×直径=2×π×半径;C=πd=2πr(2)面积=π×半径×半径;S= π9、圆柱体(V:体积,S:底面积,C:底面周长,h:高,r:底面半径)(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πdh=2πrh(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10、圆锥体(V:体积,S:底面积,h:高,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2、和差问题的公式:已知两数的和及它们的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差应用题,简称和差问题。
(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13、和倍问题的公式:已知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我们通常叫做和倍问题。
和÷(倍数-1)= 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14、差倍问题的公式:差倍问题即已知两数之差和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求出两数。
差÷(倍数-1)= 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小数+差=大数)15、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16、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17、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利息税)【常用单位换算】(一)长度单位换算1 千米=1000 米;1 米=10 分米;1 分米=10 厘米;1 米=100 厘米;1 厘米=10 毫米(二)面积单位换算:1 平方千米=100 公顷;1 公顷=10000 平方米;1 平方厘米=100 平方毫米 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三)体积(容积)单位换算:1 立方米=1000 立方分米;1 立方分米=1000 立方厘米; 1 立方分米=1 升;{四)重量单位换算:1 立方厘米=1 毫升;1 立方米=1000 升 1 吨=1000 千克;1 千克=1000 克;1 角=10 分;1 年=12 月;1 千克=1 公斤 1 元=100 分(五)人民币单位换算: 1 元=10 角;(六)时间单位换算:1 世纪=100 年;【大月(31 天)有:1、3、5、7、8、10、12 月】;【小月(30 天)有:4、6、9、11 月】【平年:2 月有28 天;全年有365 天】; 1 日=24 小时;【闰年:2 月有29 天;全年有366 天】1 分=60 秒;2 1 时=60 分=3600 秒;【基本概念】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自然数、负数和整数(1)、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 表示。
0 也是自然数。
1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任何一个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 1 组成。
0 是最小的自然数,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的数叫做负数,“-”叫做负号。
|(3)整数正整数(1、2、3、4、)零(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整数(-1、-2、-3、-4)2、零的作用(1)表示数位。
读写数时,某个单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0 表示。
(2)占位作用。
(3)作为界限。
如“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界限”。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整数a 除以整数b(b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 a 能被 b 整除,或者说 b 能整除 a 。
!(1)如果数 a 能被数b(b ≠0)整除,a 就叫做 b 的倍数,b 就叫做a 的约数(或a 的因数)。
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如:因为35 能被7 整除,所以35 是7 的倍数,7 是35 的约数。
(2)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例如:10 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如:3 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 3 ,没有最大的倍数。
(4)个位上是0、2、4、6、8 的数,都能被 2 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 整除。
(5)个位上是0 或 5 的数,都能被 5 整除,例如:5、30、405 都能被 5 整除。
(6)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 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 整除,例如:12、108、204 都能被 3 整除。
(7)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 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 整除。
(8)能被 3 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 整除,但是能被9 整除的数一定能被 3 整除。
(9)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
例如:16、404、1256 都能被 4 整除,50、325、500、1675 都能被25 整除。
(10)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
)例如:1168、4600、5000、12344 都能被8 整除,1125、13375、5000 都能被125 整除。
(11)能被 2 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 2 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 也是偶数。
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12)一个数,如果只有 1 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100 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13)一个数,如果除了 1 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例如4、6、8、9、12 都是合数。
(14)1 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 1 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如果把自然数按其约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15)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15=3×5,3 和5 叫做15 的质因数。
(16)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例如:把28 分解质因数。
(17)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
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例如:12 的约数有1、2、3、4、6、12;18 的约数有1、2、3、6、9、18。
其中,1、2、3、6 是12 和1 8 的公约数,6 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18)公约数只有 1 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①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②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③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④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⑤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 时,这两个合数互质,如果几个数中任意两个都互质,就说这几个数两两互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