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初中美术1.印象派的画家们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12.00 KB
- 文档页数:4
浙美版小学美术1.印象派的画家们教学设计目标1:初步了解印象派的艺术特点和基本技法。
目标2:通过欣赏、比较、分析了解印象派的艺术特点,通过判断选择练习加深对印象派作品的鉴赏力,再通过临摹练习进一步了解印象派的表现技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对印象派作品欣赏能力目标3:通过欣赏、判断、临摹印象派的作品开阔学生的眼界,感受艺术多元化,提升学生对生活美、自然美的感知力,逐步养成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2学情分析学情分析:经课前了解,学生对印象派的画家和作品很陌生,知之甚少,一个班大概只有3-4人听说过印象派。
绝大部分学生对印象派一无所知。
虽然学生在以前接触过一些色彩知识,也欣赏过一些绘画作品,对于印象派作品的感受和描述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对印象派作品分析和理解还是有一定难度。
针对学生的现有基础,要求课堂教学起点要低。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过看作品描述、看视频思考、作比较、问答、临摹体验、概括总结等环节来帮助学生掌握印象派的画家和印象派作品特色。
3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印象派的艺术特点难点:初步掌握印象派的表现技法。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有谁听说过“印象派”?“印象派”有什么样的特征?“印象派”对后世又有什么样影响?根据学生思考回答这堂课我们就带着这样的疑问一起去拜访一下印象派的画家们,来解开我们心中的疑惑。
引出课题《印象派的画家们》活动2【讲授】欣赏评述课件展示《印象派的画家们》。
想要了解印象派,我们就必须先来了解一幅与印象派关系密切的重要作品课件展示:莫奈的《日出印象》请学生谈对这幅画的第一印象,并说出理由。
《日出印象》与“印象派”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通过猜测、看书了解“印象派”的由来。
1、欣赏莫奈的卢昂大教堂组画(1)看视频(自然界一天的光线变化)提问:光照对景物的色彩有没有影响?什么样的影响?设计意图:通过看视频短片《一天的光色变化》直观了解光对色的影响,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印象派对画面色彩的处理依据。
(2)课件展示组画,介绍组画创作背景比较欣赏莫奈的卢昂大教堂组画(课件展示)提问:这四幅作品,你更喜欢哪一幅?为什么?提问:请同学们仔细比较这四幅作品,他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提问:画家反复地画同一个地方,是为了表现教堂本身呢还是为了表现教堂上丰富的色彩变化?提问:这四幅作品的色彩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能不能从笔触、边线、色彩方面来讲一讲。
第1课印象派的画家们一.教学目标1.了解印象派产生的时期,画派的主要画家及作品特点。
2.欣赏印象派画家的作品,进行笔法体验,感悟印象派作品光与色的关系变化。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情与思考。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期,也是转折期,开始出现两极分化。
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比较喜欢美术课的同学上课发言、工具准备、课前准备都做的很好,自然美术理论和技能就掌握的好。
但是也有个别学生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总是丢三落四,工具也不能带全,学习任务就无法完成。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在教学中尽量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前多备课,课后多了解,尽量做到能从学生的兴趣着手进行备课,同时也要多提醒,毕竟学生不带工具,是不能进行美术创作的。
三.重点难点1.了解印象派的主要画家及其绘画风格,体会印象派作品光与色的关系变化。
2.掌握印象派绘画的表现技法,尝试用印象派的理念去进行绘画创作。
四.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导入新课。
师: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美丽风景,看完以后告诉我,你们看到了什么景色?生:日出。
师:是的,日出。
那么我把画面定格在这张图片上,同学们看到了哪些颜色呢?生: 红色、黄色、深绿色、紫色……师:很好。
接下来,我要用这些颜色把日出的景色记录下来,首先我把目光瞄准了这块地方,我要留出一小块白色来代表太阳,在太阳的周围,图上淡黄色,接着涂上桔黄色、大红色……,就这样老师用手中的画笔记录了日出的瞬间印象。
有一位名叫莫奈大师也曾经画过这样作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你觉得它好看吗?生:……师:正向同学们的反映一样,在当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这幅近似速写的绘画作品叫做《日出印象》,它描绘了法国北部港口一个多雾早晨,画风有别于传统风景画细腻的表现手法。
在1874年公开展出时遭到古典学院派的批评和嘲笑。
一位叫勒罗瓦的艺术评论家写道:“糊墙花纸也比这海景更完整”并用“凭印象作画”来讽刺莫奈的作品及与莫奈作品风格相近的绘画为印象派。
第1课印象派的画家们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印象派产生的时期、画派的主要画家及作品的特点。
2.通过作品欣赏、知识讲解、笔法体验等一系列活动,感悟印象派作品光与色的关系,尝试运用丰富的笔触表现景物的色彩变化。
3.激发对自然、对生活的热情与理想。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印象派的绘画风格,体会印象派作品对光与色的感受。
难点:掌握印象派的表现技法。
三.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课前准备(学生)收集相关作品,准备好画油画的材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分成“光之队”,“色之队”,“影之队”。
活动2【导入】师生共玩光色游戏,导入新课。
(1)师神秘的说:“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让学生上来把各种光射到白板上,白板上瞬间出现色彩斑斓的颜色,引出课题半个课题《瞬间灿烂——》(2)l 9世纪下半叶在法国有一批画家,他们的绘画也注重对景物光和色的视觉感受,他们在画布上尽情演绎了光色之舞。
引出全课题:《瞬间灿烂——印象派画家们的光色之舞》。
活动3【讲授】引导欣赏,分析深人。
(1)出示莫奈《日出·印象》作品。
A.师:“请你谈谈对这幅画的初步印象是什么?”(生各抒己见)B. 师:要想了解这幅画,得从哪几方面深入?(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C.师根据学生各种问题总结问题:(板书)a.是谁画的?b.题目是什么?c.画面表现的是什么?d.这是什么画法?e.这种画派的画家们有哪些?(2)师一一讲解。
a.首先我要告诉你的是这幅画叫《日出·印象》,那画面表现了什么:一片朦胧的水上风光,云雾中涌出一轮光彩夺目的红日。
拂晓时分,一轮红橙色的太阳渐渐升起了,划破了浓浓的晨雾。
两三艘小船,慢慢地淡入到前景来,静悄悄的,似有意让远处的港都,在紫雾多躺一会儿。
朝阳,渲染了这天光水色,也把莫奈的画布染成了一首蒙眬的诗…直接戳点的绘画笔触描绘出晨雾中不清晰的背景,多种色彩赋予了水面无限的光辉,并非准确地描画使那些小船依稀可见。
这一作品的画法与传统的画法相比,是近乎速写式的,甚至显得有些草率,但是,它生动地描绘了融化在晨曦和朝雾中的光和色,准确地描绘了莫奈对日出时转瞬即逝的海港景色的鲜明印象。
印象派的画家们——浙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授课目标1.能够了解印象派的兴起背景和主要特点。
2.能够认识印象派的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3.能够运用印象派的画法,表现自然景色。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印象派的兴起背景和主要特点。
2.认识印象派的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2. 教学难点1.理解印象派运用的特殊光线和色彩,及如何表现自然景色。
2.运用印象派的画法,创作一幅自然风景画。
三、教学过程安排1. 导入1.1. 画家们的印象让学生展示自己最喜欢的画家,并分享他们的创作风格和代表作品。
1.2. 自然风景的印象展示印象派画家的代表作品,并引导学生感受他们所表现的自然风景的印象,如色彩、光线、气氛等。
2. 讲授2.1. 印象派的起源与特点1.印象派的兴起背景。
2.印象派的主要特点,如运用光影、色彩、笔触等表现自然和光的变化。
2.2. 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1.莫奈:《睡莲》、《印日出》等。
2.雷诺阿:《麦田的農夫》、《葡萄园中的女人》等。
3.德加:《舞蹈课》、《天使乐队》等。
3. 实践3.1. 创作自然风景画1.学生们自选一个自然风景对象,如树、水和山等,并观察其光影、色彩等变化,理解其印象。
2.在这些印象的基础上运用印象派的画法,绘制一幅自然风景画。
4. 评价评价学生们的作品,并分享和讨论作品的不同之处和印象。
5. 延伸引导学生们在生活中找到印象,并记录下来,以备后续创作参考。
四、教学资源1. 资源1:印象派画家的代表作品图片在课堂讲授中使用,以便学生理解印象派画法和印象的表现。
2. 资源2:绘画工具和材料让学生们绘制自然风景画,需要准备铅笔、彩铅、画笔、调色板、绘画纸等绘画工具和材料。
五、教学评估方法对学生们的实践创作进行评估,包括用色、构图、线条、笔触等因素,以及是否展现出了印象派的表现特点。
评估方法包括口头评价和打分评价。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印象派的起源和特点以及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引导学生们理解印象派画法和印象的表现,并通过实践创作自然风景画,进一步体现印象派的表现特点。
1.印象派的画家们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印象派产生的时期、画派的主要画家及作品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作品比较欣赏、知识讲解、笔法体验等一系列活动,感悟印象派作品光与色的关系,尝试运用丰富的笔触表现景物的色彩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对自然、对生活的热情与理想。
【学情分析】对于生长在农村的八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学习的基础积累。
但是,对中外美术史的认知还只是停留在一些个别感兴趣的人物上,在片面的词语中了解到传奇的人物故事及作品,对美术史上所记载的大部分的作品还是不知它们真正的价值。
同时,他们也很少有机会用眼睛与美术作品的直接对话,产生的感官的愉悦和心灵的满足,体验到作品中的美。
只是别人说好就好的“人云亦云”的阶段,只知画得很像就是好的审美直觉鉴赏能力。
所以,在印象派的画家们这一课的学习中,就必需围绕着学生的这一主体展开【教学活动】。
1、直觉观察,用高质量的作品图片引导学生用眼睛观察,用心比较、思考、探讨等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直觉欣赏把握作品,形成对印象派作品区别其它不同时期的价值理念,促进审美修养的提升。
2、引导学生在广泛的文化中学习美术的概念,在美术史中他们为什么会被“史册”所记载?他们对美术史有哪些全新的审美创造?教材分析本课是“欣赏·评述”课,教学内容安排一课时来完成。
教科书通过对印象派画家及作品的介绍、分析,了解印象派的产生时间、背景,画派的主要画家及作品的特点。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个层面:(1)印象派的概念;(2)印象派的主要画家;(3)印象派对自然光与色的感受;(4)印象派对自然光与色的表现技法。
教学中,让学生领略到印象派探索的原则和表现形式,分析光与色千变万化的依据,以及各个艺术家的作品风格特色。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印象派的绘画风格,体会印象派作品对光与色的咸受。
难点:掌握印象派的表现技法。
【教学过程】5.1 【教学活动】【导入】创设情景导入课题一、导入大家好!很高兴与大家一起走进美术的世界。
目标1:初步了解印象派的艺术特点和基本技法。
目标2:通过欣赏、比较、分析了解印象派的艺术特点,通过判断选择练习加深对印象派作品的鉴赏力,再通过临摹练习进一步了解印象派的表现技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对印象派作品欣赏能力
目标3:通过欣赏、判断、临摹印象派的作品开阔学生的眼界,感受艺术多元化,提升学生对生活美、自然美的感知力,逐步养成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2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经课前了解,学生对印象派的画家和作品很陌生,知之甚少,一个班大概只有3-4人听说过印象派。
绝大部分学生对印象派一无所知。
虽然学生在以前接触过一些色彩知识,也欣赏过一些绘画作品,对于印象派作品的感受和描述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对印象派作品分析和理解还是有一定难度。
针对学生的现有基础,要求课堂教学起点要低。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过看作品描述、看视频思考、作比较、问答、临摹体验、概括总结等环节来帮助学生掌握印象派的画家和印象派作品特色。
3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印象派的艺术特点
难点:初步掌握印象派的表现技法。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有谁听说过“印象派”?“印象派”有什么样的特征?“印象派”对后世又有什么样影响?
根据学生思考回答
这堂课我们就带着这样的疑问一起去拜访一下印象派的画家们,来解开我们心中的疑惑。
引出课题《印象派的画家们》
活动2【讲授】欣赏评述
课件展示《印象派的画家们》。
想要了解印象派,我们就必须先来了解一幅与印象派关系密切的重要作品
课件展示:莫奈的《日出印象》
请学生谈对这幅画的第一印象,并说出理由。
《日出印象》与“印象派”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
通过猜测、看书了解“印象派”的由来。
1、欣赏莫奈的卢昂大教堂组画
(1)看视频(自然界一天的光线变化)
提问:光照对景物的色彩有没有影响?什么样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看视频短片《一天的光色变化》直观了解光对色的影响,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印象派对画面色彩的处理依据。
(2)课件展示组画,介绍组画创作背景
比较欣赏莫奈的卢昂大教堂组画(课件展示)
提问:这四幅作品,你更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提问:请同学们仔细比较这四幅作品,他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提问:画家反复地画同一个地方,是为了表现教堂本身呢还是为了表现教堂上丰富的色彩变化?
提问:这四幅作品的色彩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能不能从笔触、边线、色彩方面来讲一讲。
设计意图:通过递进式设问,引发学生思考,主动去探究印象派作品的奥秘。
对比欣赏组画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光照对色彩变化的影响,体验不同时间段的光色变化所产生的视觉美感。
进一步了解印象派的观察方法和用色特点。
活动3【活动】比较,归纳
2、深入比较古典主义作品与印象派作品的区别,归纳印象派作品的艺术特点
(1)比较雷诺阿《游艇上的午餐》达维特《贺拉斯兄弟之誓》完成表格
印象派
古典主义
题材
自然景色、日常生活为主
神话、历史、文学故事为主
色彩
以光源色为主,色彩变化丰富,画面亮丽,运用冷暖色塑造形象。
以固有色为主,色彩相对单一,画面相对灰暗,用明暗塑造形体。
笔触
笔触痕迹明显,以小笔触为主,方向变化多端。
采用并置和重叠用色。
笔触不明显,过度细腻,画面平整光滑。
边线
边线以虚为主,分割不明确,画面浑然一体。
边线明确,形象肯定,造型严谨。
设计意图:利用表格形式从题材、色彩、笔触、边线四方面进行比较,比较目标明确,便于学生有的放矢地分析问题。
通过与古典主义比较欣赏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印象派的创作特点。
活动4【活动】判断练习
根据印象派作品艺术特点来判断印象派作品的真伪
请学生在4幅作品中判断哪几幅是印象派作品?请说明理由。
可以从题材、色彩、笔触、边线等特点来判断。
设计意图:通过判断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判断力,巩固已学知识。
活动5【活动】临摹体验
4、学生用油画棒选择莫奈作品的局部临摹
展示一幅莫奈的睡莲,请学生选择一个局部,进行临摹,
要求:观察莫奈作品的用笔用色特点,选择相应的色彩和相应的笔触进行临摹
教师示范讲解用笔用色
演示并置色彩效果,重叠色彩效果
设计意图:通过讲解示范用笔涂色,让学生直观了解“并置”与“重叠”的涂色效果,为学生临摹局部顺利开展作准备。
学生用油画棒在铅画纸上临摹
播放背景音乐,印象派音乐大师德彪西的作品《牧神午后前奏曲》
教师巡回辅导
展示学生作业
请学生作点评,哪些作品临摹的比较好,临摹出印象派的用笔用色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临摹练习,体验印象派的用笔用色,进一步加深对印象派艺术特色的理解。
活动6【活动】归纳总结
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拜访了印象派的画家后,请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印象派的艺术特征吗?(从题材、色彩、笔触、边线四个方面)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
印象派绘画特点:日常可见的题材,变化丰富的色彩,短小自由的笔触,含蓄隐约的边线。
印象派的画家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实践,拓展了绘画创作的题材,打破了写生与创作的界限,大大提高了色彩在绘画中的表现力,同时也开阔了大众对绘画的欣赏视野。
印象派那种开拓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归纳印象派的艺术特征,加深学生对印象派作品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呼应了课前的三个问题,使课堂首尾呼应,完整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