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11
冷库常用知识
以下是一些冷库常用的知识:
1. 冷库的定义:冷库是指通过人工制冷的方法,使库内保持一定的低温,用于储存和保鲜食品、药品等易腐物品的设施。
2. 冷库的分类:按用途可分为生产性冷库、分配性冷库和零售性冷库;按库温可分为高温库、中温库、低温库和超低温库。
3. 冷库的制冷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组成,通过制冷剂的循环实现制冷。
4. 冷库的保温:冷库的墙壁、地面和天花板通常采用保温材料进行隔热,以减少冷量损失。
5. 冷库的温度控制:冷库内一般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可以实时监测和调节库内温度。
6. 冷库的湿度控制:对于一些对湿度要求较高的物品,冷库可能会配备除湿设备或加湿器来控制库内湿度。
7. 冷库的货物管理:冷库内的货物应合理堆码,保持通风良好,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8. 冷库的安全事项:冷库内要注意防火、防滑,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遵守相关操作规程。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什么是冷库-冷库定义及相关知识
冷库(cold storage),利用降温设施创造适宜的湿度和低温条件的仓库。
又称冷藏库。
是加工、贮存农畜产品的场所。
能摆脱气候的影响,延长农畜产品的贮存保鲜期限,以调节市场供应。
冷库的用途:
冷库是用人工制冷的方法让固定的空间达到规定的温度便于贮藏物品的建筑物。
冷库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厂、乳品厂、制药厂、化工厂、果蔬仓库、禽蛋仓库、宾馆、酒店、超市、医院、血站、部队、试验室等。
冷库概况:中国北方的冰窖是冷库的初级阶段。
北京的北海冰窖相传建于明代,至今已沿用四五百年。
19 世纪中叶,世界上第一台机械制冷装置问世,利用人工制冷设备控制低温取得成功。
从此冷库建筑在许多国家迅速发展,农畜产品从收获、加工到商品出售的各个环节全部实现了冷藏。
中国建造现代冷库始于20 世纪初。
目前各大、中城市已有相当数量的冷库,且其容量不断增大。
此外由于气调贮藏技术的发展,还出现了气调冷库。
能创造低压、高湿环境的减压冷库也正在研究设计中。
冷库分类:
(一)按冷库容量规模分
目前,冷库容量划分也未统一,一般分为大、中、小型。
大型冷库的冷藏容量在10000t 以上;中型冷库的冷藏容量在1000~10000t;小型冷库的
冷藏容量在1000t 以下。
(二)按冷藏设计温度分
冷库分为高温、中温、低温和超低温四大类冷库。
①一般高温冷库的冷藏设计温度在-2℃至+8℃;②中温冷库的冷藏设计温度在-10℃至-23℃;③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冷库相关知识点总结一、冷库的类型1. 根据温度分为:冷藏库和冷冻库。
冷藏库的温度一般在0℃至10℃之间,用于储存新鲜食品;冷冻库的温度一般在-18℃至-23℃之间,用于储存冷冻食品。
2. 根据结构形式分为:地面冷库、架空冷库、帆布冷库、集装箱冷库等。
地面冷库主要建在地面上,适合于较大的储存需求;架空冷库主要建在楼上,适合于小型商店或餐厅等;帆布冷库则是采用软质材料构建的移动式冷库,适用于临时储存需求;集装箱冷库则是利用货柜改造成的冷库,具有移动性和便捷性。
二、冷库的工作原理冷库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制冷设备将室内空气冷却到一定温度,然后通过风道、通风孔等方式进行循环流通,从而保持整个库房的温度和湿度在适宜的范围内。
冷库的制冷设备一般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控制系统等部分,通过这些设备的配合工作,可以实现冷库内部空气的冷却和循环。
三、冷库的环境要求1. 温度:冷库内部的温度一般需要控制在特定的范围内,根据不同的食品类型和储存需求,温度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2. 湿度:冷库内部的湿度也是需要进行控制的,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对食品的保质期和质量产生影响。
3. 通风:冷库内部需要保持一定的空气流通,以确保食品的新鲜度和卫生安全。
4. 卫生要求:冷库内部需要保持清洁整洁,防止食品受到污染和交叉感染。
四、冷库的管理和维护1. 温度监控:冷库内部的温度需要进行定期监控,以确保温度的稳定和符合要求。
2. 清洁消毒:冷库需要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工作,以防止细菌和霉菌的滋生。
3. 保养维护:冷库的制冷设备和配件需要定期进行保养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寿命。
4. 安全管理:冷库内部需要安装防火、防爆、通风等安全设备,以保障库房和食品的安全。
五、冷库的应用范围冷库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除了食品行业之外,还可以被用于医药、化工、电子等行业的储存需求。
在食品行业中,冷库主要用于储存和保鲜肉类、水果、蔬菜、冷冻食品等,以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冷库原理冷库是一种用于储存和保鲜冷藏品的设施。
它通过一系列的原理和技术来维持低温环境,延长冷藏品的保质期,并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1. 制冷循环原理:冷库通常采用制冷循环系统,其中核心组件是制冷剂。
制冷剂通过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等过程来吸收和释放热量,从而实现温度的降低。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热并蒸发成气体,从而使蒸发器内的温度下降。
然后,制冷剂经由压缩机进行压缩,升高其温度和压力,并流向冷凝器,通过冷凝器中的冷却介质散热并变成液态。
最后,制冷剂通过膨胀阀降低压力并再次回到蒸发器中,循环往复。
2. 绝热层原理:冷库的建筑结构通常包括墙体、屋顶和地板。
这些结构都需要具备良好的绝热性能,以防止外界热量的进入和冷库内部冷量的损失。
常用的绝热材料包括聚氨酯、聚苯板和玻璃棉等,它们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能够有效地减少能量的流失。
3. 温控系统原理:为了保持冷库内的恒定低温环境,冷库通常配备有温度控制系统。
温控系统通过自动调节制冷循环系统的运行,控制制冷剂的供应量和循环速度,以使冷库内部的温度维持在设定的范围内。
温控系统还可以监测和记录冷库内的温度变化,一旦温度异常超出设定范围,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 通风系统原理:冷库内部的空气流通也是保持冷库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通风系统通过空气循环和新鲜空气的进入,保持冷库内的湿度、氧气含量和二氧化碳浓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同时,通风系统还可以帮助排除冷库内的湿气和异味,提供清洁和卫生的环境。
冷库的原理和技术确保了冷藏品在储存和保鲜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质量,并对各类冷冻食品、药品、化学制品等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制冷循环、绝热层、温控系统和通风系统等综合原理的应用,冷库能够有效地提供符合需求的低温环境。
冷库知识全套1、什么是冷库采用人工制冷降温并具有保冷功能的仓储建筑群。
2.冷库的几种分类按照结构形式分o土建库(多层钢硅结构楼库)◊装配库(单层钢结构高货架冷库)O土建装配混合库(混合结构)按照生产性质分O生产型冷库(食品类生产加工企业自用库房)◊分配型冷库(物流性冷库)O零售型冷库(商超生鲜暂存库)O家用型冷库按照保温体系分O内保温冷库(保温位于结构框架室外一侧)◊外保温冷库(保温位于结构框架室内一侧)按照规模分◊大型冷库:100OO吨以上◊中型冷库:100OO-100O吨以内O小型冷库:100O吨以下按照库温分◊高温冷库:冷藏设计温度(-2~8。
C)◊中温冷库:冷藏设计温度(-10—23。
C)o低温冷库:冷藏设计温度(-23~-30°C)◊超低温冷库:冷藏设计温度(-30—80。
C)按照储藏货品分◊食品冷库o水果冷库◊蔬菜冷库◊药品冷库O其他类产品冷库3.土建库与装配库的优劣及适用性土建库:建筑耐久性、稳定性好,单位用地面积可以获得最大库容,便于分散出租,但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造价也越来越高,适合于散堆或码垛堆放方式及单位用地面积想获得更多的仓储面积的情况,以面积出租为主的市场冷库,一般适合农批市场分散出租。
装配库:主要建材工厂预制,相对于土建库质量更容易把控,施工周期少,但建筑物耐久性不如土建库,适合于以货架为存储方式,在单位占地面积上想获得最大存储单位(托),一般适合于三方物流及大型生产性企业。
4.冷库的地坪冻胀及防护措施地坪冻胀是指冷库地坪下的土层受冻胀鼓。
冷库所出现的冻胀现象与地坪隔热层厚度、冰点等温线的移动、土壤中水分的迁移、土质及含水率都有关系。
冷库地坪虽然铺设了一定厚度的隔热层,但并不能够完全隔绝热量的传递。
地坪冻胀也是冷库地面构造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防止地坪冻胀的方式o架空地坪(直接可靠,造价较高)◊通风地坪(有一定的局限性)o加热地坪(造价节省,施工要求高)多层冷库地质条件较差时建议架空,较好时可以考虑其他方式;单层冷库地质条件较差时建议加热或通风地坪,较差时可以考虑架空。
冷库囤货知识点总结一、冷库囤货概述冷库囤货是指将商品或原材料放置在冷库中储存一段时间的经济行为。
冷库囤货主要用于食品、药品、化工产品等易腐败、易变质的商品或原材料。
通过将这些商品或原材料放置在冷库中,可以延长其保质期,减少损耗,保持商品的质量和新鲜度,从而实现稳定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平衡。
二、冷库囤货的原理冷库囤货的原理是利用冷库内的低温环境,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条件,将商品或原材料冷藏或冷冻储存,以延长其保质期和生产周期。
冷库囤货可以有效地控制商品或原材料的新陈代谢,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减少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从而保持其品质和新鲜度。
三、冷库囤货的优势1. 延长保质期:通过低温冷藏或冷冻储存,可以有效地延长商品或原材料的保质期,减少损耗和浪费。
2. 保持品质:冷库囤货可以有效地控制商品或原材料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条件,以保持其品质和新鲜度。
3. 稳定供应:冷库囤货可以使商品或原材料在淡季得到储备,在旺季得到释放,实现需求和供应之间的平衡。
4. 节约成本:通过冷库囤货,可以减少商品或原材料的损耗和浪费,降低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
四、冷库囤货的适用范围冷库囤货适用于食品、药品、化工产品等易腐败、易变质的商品或原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肉类、水产品、蔬菜、水果、奶制品、冷冻食品、冰淇淋、冷饮、药材、化学药品、化工原料等。
五、冷库囤货的操作流程1. 商品或原材料的收货:冷库囤货的第一步是将商品或原材料从供应商处收货,此过程需要注意保持商品或原材料的新鲜度和品质。
2. 商品或原材料的检验:在收货后,需对商品或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温度、湿度、气味、病虫害等,以确保其符合贮藏要求。
3. 商品或原材料的分拣:分拣是指将收到的商品或原材料按照品种、规格、产地、质量等进行分类,并标明储存位置和储存条件。
4. 商品或原材料的储存:按照品种、规格、产地、质量等规定将商品或原材料放置在相应的冷库中,并设置合适的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
关于冷库的知识点总结冷库的知识点总结:1. 冷库的种类冷库可以根据其用途和结构分为不同的种类。
根据用途可分为食品冷库、医药冷库、化工冷库等;根据结构可分为地下冷库、地面冷库、船舶冷库等。
2. 冷库的工作原理冷库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来保持食品的新鲜。
通常使用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控制系统来实现对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压缩机负责压缩制冷剂,使其升温并流向蒸发器,蒸发器则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发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吸收了空气中的热量,从而达到降温效果。
冷凝器则将制冷剂重新压缩冷却后循环使用。
控制系统对冷库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监控和调整。
3. 冷库的设计和构造冷库的设计和构造需要考虑食品储存的特点和要求,以及环境条件、制冷设备等因素。
通常冷库内部由合适的保温材料构成,以减少温度的流失和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冷库的门封闭设施应该良好,以防止外界空气进入影响食品储存环境。
4. 冷库的管理和维护冷库需要定期清洁和消毒,以防止食品受到污染。
同时,冷库内的制冷设备也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冷库的温度和湿度也需要定期监控和调整,以保证食品储存环境的稳定性。
5. 冷库的应用冷库在食品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大型农产品集散地、食品加工厂、超市等场所。
另外,冷库也被应用于医药、化工、电子等领域,用来储存特定的产品或材料。
6. 冷库的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冷库在设计、制造和控制系统方面也在不断进步。
未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冷库将会越来越智能化、高效化,以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总之,冷库是一个在食品行业中非常重要的设施,它能够有效地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保证食品在储存期间的新鲜和安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希望通过上述知识点的总结,能够让人们对冷库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冷库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冷库干货知识冷库是一种用于储存和保鲜冷藏物品的设施,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
它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通等因素,为物品提供适宜的环境,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和使用寿命。
以下是一些关于冷库的干货知识,希望能为读者带来启发和帮助。
一、冷库的分类1. 按温度分:冷库可以分为低温冷库、中温冷库和常温冷库。
低温冷库通常用于储存冷冻食品、冷藏肉类和海鲜等,温度通常在-18℃到-25℃之间;中温冷库适用于储存乳制品、水果蔬菜和饮料等,温度通常在0℃到10℃之间;常温冷库则用于储存一般食品、药品和化学品等,温度一般在10℃到20℃之间。
2. 按用途分:冷库可以分为食品冷库、药品冷库、化工冷库等。
不同用途的冷库在设计和建设时需要考虑不同的因素,如食品冷库需要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药品冷库需要满足药品储存的特殊要求。
二、冷库的构造和设备1. 冷库的墙体:冷库的墙体通常采用夹芯板或聚氨酯板,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和强度,能够有效隔离外界温度。
2. 冷库的门:冷库门通常采用推拉门或卷帘门,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能够防止冷空气外泄。
3. 制冷设备:冷库的制冷设备通常采用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通过循环工作原理将热量从冷库内部排出,从而降低冷库内的温度。
4. 控制系统:冷库的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控制、湿度控制、空气流通控制等,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实现对冷库内环境的监控和调节。
三、冷库的运维管理1. 温度监控:冷库内部温度的监控是冷库运维管理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数据记录仪等设备实现对温度的实时监测和记录。
2. 温度调节:根据不同物品的储存要求,及时调整冷库的温度,确保物品的质量和安全。
3. 清洁卫生:定期对冷库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冷库内部的卫生和环境良好。
4. 维修保养:及时检查和维护冷库的设备,如制冷系统、门封等,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四、冷库的能耗管理1. 优化设计:在冷库的设计和建设中,应充分考虑节能因素,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和设备,减少能量损失。
冷库知识:如何控制和降低冷库成本北京航天同成伟业商贸有限公司控制和降低冷库的经营成本,在机器设备的运行管理中,要围绕"油、氨、水、电"做文章;在库房管理中,要严把"冰、霜、水、门、灯"五关;在质量管理中,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提高产品质量。
(一)合理调整制冷系统运行参数,提高设备效能。
制冷系统蒸发压力及温度和冷凝压力及温度是主要参数。
是进行操作与调整的重要依据,根据实际条件和系统变化,不断调整和控制运行参数,使其在经济合理的参数下运行,可保证机器设备和贮藏产品的安全,充分发挥设备效率,并节约水、电、油等。
1、防止蒸发温度过低A、蒸发温度与库房温度的温差增大,就会使蒸发温度过低,这会导致制冷系数下降,能耗增加。
据估算,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蒸发温度每降低1℃,则要多耗电1~2%。
另外,温差增大,还会使冷风机的除湿量增大,库房湿度减小,从而引起食品干耗增大,食品品质下降。
B、我国通常采用的蒸发温度。
蒸发温度与库房温度之差一般为10℃,果蔬冷库的蒸发温度一般设计为-1010℃左右,冻结物冷藏间为-28℃,冻结间为-33℃,而实际运行中,许多果蔬贮藏库的温差在15℃左右,而欧洲等经济发达国家,蒸发温度与库房温度之差一般为3~5℃。
C、引起蒸发温度过低的原因及解决办法(1)蒸发器(冷风机)过小设计时有问题,或实际贮藏品种与设计计划贮藏品种不同,热负荷增加,比如,拟贮藏苹果的冷库,用于贮藏蒜薹,由于一个产区的蒜薹采收期只有几天时间,无法做到同苹果那样每天的进货量按库容量的5%-15%,而是3~5天就要入满,因此,如要及时把温度降到适宜贮藏温度只能靠降低蒸发温度来实现。
应增加蒸发器蒸发面积或更换蒸发器。
(2)压缩机冷量过大库房负荷减小后,未及时减少压缩机的能量。
冷库的压缩机是根据制冷系统最大负荷匹配的,而果蔬冷库的最大负荷是发生在货物入库阶段,其它大多数时间,压缩机的负荷不足50%。
当入库结束温度降至适宜贮藏温度以后,系统负荷大大减少,如仍开启较大的机器,这样便形成了大马拉小车,温差增大,耗电量增大。
应根据库房负荷的变化减少压缩机开启台数或用能量调节装置减少工作缸数。
(3)蒸发器未及时除霜蒸发器盘管结霜使其传热系数变小,热阻增加,降低传热效果,制冷剂蒸发量减少,在压缩机能量不变的情况下,会导致系统的蒸发压力降低,相对应的蒸发温度降低,所以要及时除霜。
(4)蒸发器中有润滑油蒸发器中的润滑油会在蒸发盘管的管壁上形成一层油膜,同样会使传热系数变小,热阻增加,降低传热效果,制冷剂蒸发量减少,导致系统的蒸发压力降低,相对应的蒸发温度降低,所以应及时对系统放油,并利用热氨冲霜带出蒸发器里的润滑油。
(5)膨胀阀开启过小膨胀阀开启过小,系统供液量少,在压缩机能量不变的情况下,蒸发压力降低,导致蒸发温度降低。
应增加膨胀阀开启度。
2、防止冷凝压力过高冷凝压力升高,将会导致压缩功能增加,制冷量减少,制冷系数下降,能耗增加。
据估算,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冷凝压力所对应的冷凝温度每升高1℃,耗电量将增加3%左右。
一般认为较经济合理的冷凝温度比冷却水的出水温度高3~5℃。
引起冷凝器压力升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1)冷凝器选的过小。
更换或增加冷凝器。
(2)冷凝器投入运行台数少。
增加运行台数。
(3)冷却水流量不足。
增加水泵运行台数,加大水流量。
(4) 冷却水温度过高。
补充低温水(自来水或井水);利用冲霜水;保证冷却塔的冷却效果,冷却塔是在室外安装,由于风机的作用,会有大量的灰尘、树叶、昆虫等进入塔内,时间长了会造成冷却塔填料、管道等的堵塞,另外使用时间久了,布水器喷孔也会被杂物或水垢堵塞,影响冷却效果,因而需对冷却塔定期清洗,保持清洁。
当水温接近空气湿球温度时应关闭冷却塔风机减少电耗。
(5)冷凝器换热面积减少。
充足的换热面积是冷凝器换热效果的重要保障。
特别是采用压缩冷凝机组的制冷系统,因为这种机组的冷凝器兼有贮液器的功能,当冷凝器内液位过高时,严重影响冷凝器的冷凝效果,冷凝温度和压力升高,制冷压缩机耗电量增加,因此,操作时应注意液位变化,及时排放冷凝器中的冷凝液体,加注制冷剂时,严格控制加入量,确保冷凝器充足的换热面积。
(6)冷凝器布水不均匀。
当布水不均匀时,部分管子内水流量最大,部分管子内的水流量小,将使传热效率降低,冷凝温度升高。
良好的水流分布,应是水流沿管壁旋转流下,若水流从管子中间流下,则大部分水流起不到冷凝效果。
因此当布水器布水不均匀时,应更换布水器。
(7)冷凝器管道上有水垢。
冷凝器管道上的水垢导致热阻增大,传热系数降低,热交换效果下降,使冷凝温度上升。
改善水质,及时除垢。
(8)冷凝器中有空气。
冷凝器中的空气使系统中分压力增加,总压力升高,空气还会在冷凝器表面形成气体层,产生附加热阻,使传热效率降低,导致冷凝压力和冷凝温度升高。
应及时放空气。
3、防止排气温度过高排气温度过高,会使压缩机的润滑情况恶化,增加摩擦力,能耗增加;同时,排气温度过高还会使制冷剂气体与汽缸壁的热交换增强,导致压缩机效率下降。
引起排气温度过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1)压缩机汽缸冷却不良。
增加冷却水,改善冷却条件。
(2)压缩机吸气过热度太大,改善吸气管保温或增加蒸发器的供液量。
(3)吸气压力过低。
解决办法同"防止蒸发温度过低"。
(4)冷凝压力过高。
解决办法同"防止冷凝压力过高"。
(二)防止杂质进入制冷系统制冷系统是一个密封的循环系统,循环于系统的制冷剂要求干净无杂质,但在实际运行中是不可能完全干净,这与工作条件及加入系统的制冷剂不够干净等有关。
属于杂质的有:润滑油、空气、水等,这些杂质进入制冷系统对制冷装置的工作非常不利,应及时排除。
1、润滑油油进入系统后,由于油的粘度大,遇到污物和机械杂质易混合成为胶状物质,当其聚积在截面小的管路或阀门中时,易堵塞;油的导热系数远比金属小,当附着在热交换器壁面上时,将使传热恶化,引起冷凝温度升高和蒸发压力降低,排气温度上升,工作效率降低。
据有关资料介绍,冷凝器内表面有0.1MM的油膜,将使压缩机制冷量下降16.6%,用电增加12.4%。
为了避免和减少油进入系统,应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正确掌握压缩机加油量,在运行中有计划地从设备中定期防油。
2、水水进入系统会导致蒸发温度升高,以氨为制冷剂的制冷系统,氨中含有水分对锌铜、青铜以及铜合金(磷青铜除外)有腐蚀作用。
以氟利昂为制冷剂的制冷系统,氟利昂中含有水分,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允许含量0.0025%);由于氟利昂微溶入水,因此还容易在膨胀阀等处造成冰塞。
水进入系统的途径及预防措施:(1)安装或检修时未将空气抽空,或抽空不彻底。
安装或检修时将空气抽空,并安装干燥器。
(2)从不密封处进入。
不要有泄漏点,避免负压运转。
(3)油或制冷剂中有水分。
严格控制加入的油或制冷剂水分含量,另外,由于油是吸水的,长期敞开的贮油容器会吸收水分,应封闭油桶。
3、空气空气进入系统,会使系统中的冷凝水压力增加,总压力升高,空气还会在冷凝器表面形成气体层,产生附加热阻,使热传效率降低,导致冷凝压力和冷凝温度升高,冷凝压力每升高1kg/cm2,耗电量约增加6-8%。
另外空气的绝热指数(k=1.41)在于制冷剂绝热指数(氨k=1.28,氟利昂12k=1.13氟利昂22k=1.18,造成排气温度升高,应及时放空气。
(三)及时清除热交换设备上的污垢、结霜等,提高热交换设备传热效率1、及时清除蒸发器上的结霜蒸发器工作一段时间,就会在盘管上形成霜层,甚至会结成冰,因为冰霜的导热系统(冰1.9kcal/mh℃)比钢或铜的传热系数小很多,因此,蒸发器盘管上的冰霜会增加传热热阻,降低传热效果,影响降温速度,增加开机时间,耗电增加。
所以要根据蒸发器的结霜情况,及时除霜。
2、及时清除冷凝器上的水垢在水冷式冷凝器制冷系统中,由于水中含有矿物质,受热的作用,冷凝器运行一定时间后表现会形成水垢及沉积物。
由于水垢的导热系数很小(约0.2kcal/mh℃),这样就导致冷凝器管壁的传热热阴增加,使冷凝器的冷凝效果恶化。
有资料统计冷凝器水侧表面1.5mm的水垢会造成冷凝温度升高2.8℃,使制冷装置功耗增加9%左右。
此外结垢还会腐蚀设备,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
所以要经常清洗冷凝器,水垢厚度最多不能超过1mm。
(四)正确选择和使用润滑油润滑油对压缩机的功耗及制冷系统的经济性与安全性都有一定影响,对润滑油的正确使用,应引起足够重视。
1、正确选用润滑油。
润滑油应有适当的粘度,粘度太大,流动阻力大,摩擦功增加;粘度太小,摩擦面不能形成油膜,摩擦力增大,摩擦功也会增加。
2、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将会导致润滑恶化,摩擦功增加。
因此,当其温度升高时应及时冷却或提高冷却效果,以降低油温。
3、当润滑油与制冷剂相互溶解时,应保证回油顺畅,否则会导致压缩机缺油而损坏;同时也会因制冷剂中含油太多而使蒸发压力下降,最终导致制冷系数下降。
(五)保持压缩机处于完好状态压缩机运行一段时间后,可能出现零部件磨损或损坏,装配间隙变动,密封性能下降,过滤器堵塞等情况,这些都可能导致功耗增加。
因此,应当安排好大、中、小修理计划,加强平时的维修保养,以保证压缩机处于完好状态。
压缩机修理要求:小修理:压缩机累计运行700小时左右进行。
中修理:压缩机累计运行2000~3000小时进行。
大修理:压缩机运行一年进行。
(六)采用夜间或气温较低时段开机运行冷间负荷大部分时间低于设计负荷,因此,压缩机的运行降温并不是连续进行的,可能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夜间多运行的操作方式。
夜间运行外界气温低,冷却水温下降,冷凝压力和冷凝温度都随着降低,制取同样的冷量,压缩机的功耗减少,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此外,大部分地区都实行了昼夜不同的峰谷平电价,充分利用夜间较低的电价,也是企业减少电费开支,提高效益的重要方法。
二、冷库库房管理中的节能冷库是用于食品冷冻和冷藏,并保持一定低温的特殊建筑物,地坪、墙壁和屋顶都敷设有一定厚度的防潮气层和隔热层,以减少外界热量的传入,同时,为了减少吸收太阳的辐射热,冷库的外墙表面一般都涂成白色或浅色。
由于冷库建筑具有以上特点,所以,除了在设计和建筑施工要以严格的隔热性、密封性、坚固性和抗冻性来保证建筑质量外,在日常使用管理中,也应该根据冷库的特性,实行科学管理,保证安全生产,以达到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节约维修费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一)冷库门要关闭严密不跑冷冷库门是冷库的咽喉,工作人员进出,货物进出,甚至冷热空气的交换,都通过它,所以冷库门也是管理的主要部位。
热空气通过库门开启渗入库内,不仅造成热量增加,库温升高,而且大量的热湿交换,使冷风机或蒸发器排管结霜,导致库内温、湿度波动,影响产品贮藏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