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名著阅读《傅雷家书》知识梳理和训练(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6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名著导读《傅雷家书》导读与练习题——《傅雷家书》——苦心孤诣的教子篇第一部分名著导读。
一、【作家作品】傅雷(1908——1966),字怒安,号怒庵,上海人,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傅雷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
翻译作品共三十四部,主要有罗曼.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邦斯舅舅》等名著十五部。
《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于1954年至1966年间写给其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共186封,其中大部分是写给出国在外并最终成为著名钢琴演奏家的大儿子傅聪的信件。
关《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写照。
【内容解读】《傅雷家书》中大部分是傅雷大儿子傅聪的信件。
第一,傅雷先生把儿子“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
傅雷先生跟儿子傅聪谈贝多芬,谈莫扎特,谈李斯特,谈肖邦,谈巴赫;谈他参加音乐会的感受,也谈儿子的演出及演奏;不仅如此,他还跟儿子谈文学,谈绘画,谈哲学,谈东西方文化。
第二,傅雷先生“极想激出”儿子的“-些青年人的感想”,让他这个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
通过书信,傅雷先生与儿子一起讨论艺术,研究乐曲的内涵,交流对事物的看法。
一封封家书犹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傅雷先生与儿子乐享其中。
第三,傅雷先生欲“借通信训练”儿子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思想”。
傅雷先生认为:“一个人的思想,不动笔就不大会有系统;日子久了,也就放过去了,甚至于忘了,岂不可惜!”为了这个缘故,他常常“逼”儿子多写信,“多写有内容有思想实质的信",并认为“这是很重要的‘理性认识’的训练”。
因为“一边写信整理思想,一边就会发现自己有很多新观念;无论对人生、对音乐、对钢琴技巧,一定随时有新启发",有助于今后的人生。
《傅雷家书》知识点《傅雷家书》是将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6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7000多字,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是父子的真情流露。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
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还以相当多的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艺术修养等。
可以说,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超脱小我,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让我们一起感受那份动人的舐犊之情!经典段落经典段落(一)理论与实践绝对不可分离,学习必须与现实生活结合,马列主义不是抽象的哲学,而是极现实具体的哲学,它不但是社会革命的指导理论,同时亦是人生哲学的基础。
就是一般人的学习,完全是为学习而掌心。
所以谈起理论来头头是道,什么唯物主义,什么辩证法,什么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等,能长篇大论发挥一大套,一遇到实际事情,一坐到办公桌前,或是到了工厂室,农村里,就把一切理论忘得干干净净……既然一切都在变,不变就是停顿就是死亡,那未来为什么是思念过去,自伤不已,把好好的眼前的阳光也毒害了呢?……经典段落(二)一位纯洁、正直、真诚和灵魂有时会遭到意想不到的磨难、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齿于人群的绝境,而最后真实的光芒不能永远淹灭,还是要为大家所认识,使它的光焰照彻人间,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尊敬和爱。
《傅雷家书》知识点梳理《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写给儿子的书信集,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7000多字。
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作者简介傅雷(1908-1966),字怒安,号怒庵,著名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
他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
主要著作:《傅雷家书》,译著《约翰・克利斯朵夫》《夏倍上校》《人间喜剧》等。
1932年,傅雷与家乡的未婚妻朱梅馥举行了婚礼,组成了家庭。
朱梅馥是个东方型而受过新教育的女性,她体贴、文静、好客,几乎集结了中国女性标准的美德。
他们两人性格上阴阳互补、刚柔相济,结合成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二人育有二子:长子傅聪、次子傅敏。
主要内容《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如何教育孩子,是一部很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篇,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傅雷家书》不是一本普通的家书。
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常这样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
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发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傅雷家书》知识点讲解与精选练习题一、《傅雷家书》简介《傅雷家书》是我国著名翻译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傅雷和他的夫人朱梅馥在1954年到1966年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
傅雷以自己的人生经验,从学习、工作、理财、婚恋等方面教育儿子如何学习艺术、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并给出了良师益友般的意见和建议。
封封家信,无不流露出父母对儿子的拳拳爱意与殷切期望,处处饱含着傅雷一家对艺术、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二、内容梗概作品主旨:《傅雷家书》是一部优秀的青年思想读物,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的深厚爱。
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都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内容速览:《傅雷家书》中的大部分是写给出洋在外并最终成为著名钢琴演奏家的大儿子傅聪的信件。
《博雷家书》体现了作为父亲的他对儿子的指导和期望,他写的信有多种作用:(1)把儿子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
傅雷先生跟儿子傅聪读贝多芬,读莫扎特,谈李斯特,读肖邦,谈巴赫;读他参加音乐会的感受,也谈儿子的演出及演奏。
不仅如此,他还跟儿子谈文学,谈绘画,谈哲学,谈东西方文化。
(2)傅雷先生“极想激出”儿子的“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他这个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
教育学上有一个“脑力激荡法则”.即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会产生思维碰撞,激发出新的思想火花。
傅雷先生希望通过自己对人生和艺术的理解,教育和引导儿子,激发儿子通过书信的方式畅谈在异乡的学习和生活之收获。
一方面及时发现儿子的各种问题,给予帮助和指导。
另一方面也希望从儿子的成长过程中获得新的思想、艺术和生活的感悟。
(3)傅雷先生欲“借通信训练”儿子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思想”。
傅雷先生认为:”一边写信整理思想,-边就会发现自己有很多新现念;无论对人生,对音乐、对钢琴技巧,一定随时有新启发。
部编八年级下册名著阅读《傅雷家书》练习附答案2知识梳理一、选择题1.《傅雷家书》《给青年的十二封信》都是书信体,应用“书信体”有何好处?结合具体内容和阅读感受,简要阐述。
2.填空《傅雷家书》是一位父亲的真情流露,傅雷通过家书对儿子的______和______方面进行了悉心的教导。
3.下面是一个父亲写给孩子的书信的片段,你觉得这个父亲有可能是傅雷吗?根据你对《傅雷家书》的阅读,说说你的判断和依据。
你出生的那一刻,你在宇宙洪流中,受到我们的邀请,欣然下车,来到人间,我们这个家,投在我们怀中。
每个瞬间都是一幅画,美好的,死亡那一刻也是如此。
你是从画上下来的,我们都是,我们为人之前都是在画中。
永恒是一幅无涯的壁画,我们是其中的一抹颜色。
4.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我自问: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说长道短),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
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1)《傅雷家书》是我国________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1954年至1966年。
(2)请结合选段,分析家书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3)傅雷在给儿子的另一封信中曾经说过: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从这两封信来看,这种“父子如朋友”的境界体现在哪里?_____________5.阅读名著《傅雷家书》,回答问题。
①傅聪在遇到打击时,傅雷在信中这样写道“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地解脱”,请你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八年级《傅雷家书》名著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练习一、选择题1.阅读《傅雷家书》,回答问题。
(1)据《傅雷家书》这部名著,补全下面的对联。
上联:《朝花夕拾》忆亲人师长下联:(2)《傅雷家书》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在傅聪长大成才的道路上,作为父亲的傅雷从做人的角度在哪些方面给予了儿子悉心指导?2.填空(1)一部展现苏俄广阔历史画卷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被称为理想主义与人生的教科书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__________,主人公保尔被疾病击倒后,________(填人名)作为党代表来到工地视察。
(2)《傅雷家书》中父亲与儿子________(姓名)论及艺术家的修养时,提到“________”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是做人的根本,必须从小培养。
3.名著阅读。
(1)《傅雷家书》中父亲与儿子________(姓名)论及艺术家的修养时,提到“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是做人的根本,必须从小培养。
(2)傅雷教导儿子“恩之不深,自然爱之不切;爱之不切,弹出来自然也不够味儿;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引不起兴趣”时,是以听(_____)(谁的音乐)为例子。
4.某班级开展名著阅读交流会,邀你参加,完成相应空格。
小明说:“在1954年至1957年的书信中,傅雷提到最多的外国作曲家是A________。
”小华说:“《红星照耀中国》中有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用温和文雅的英语和作者打招呼,他就是鼎鼎大名的B_______。
”5.根据要求填空。
6.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
他一生翻译(_____)国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30余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_____)的《欧也妮•葛朗台》、罗曼•罗兰的《_____》、丹纳的《艺术哲学》等。
7.摘抄1: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摘抄2: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选段出自《___________》,作品处处体现着铁深情,父亲关心儿子___________(填人名)的生活与成长,平常的语言中蕴涵着深邃的道理和厚重的文化。
《傅雷家书》知识点《傅雷家书》是将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6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7000多字,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是父子的真情流露。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
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还以相当多的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艺术修养等。
可以说,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超脱小我,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让我们一起感受那份动人的舐犊之情!经典段落经典段落(一)理论与实践绝对不可分离,学习必须与现实生活结合,马列主义不是抽象的哲学,而是极现实具体的哲学,它不但是社会革命的指导理论,同时亦是人生哲学的基础。
就是一般人的学习,完全是为学习而掌心。
所以谈起理论来头头是道,什么唯物主义,什么辩证法,什么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等,能长篇大论发挥一大套,一遇到实际事情,一坐到办公桌前,或是到了工厂室,农村里,就把一切理论忘得干干净净……既然一切都在变,不变就是停顿就是死亡,那未来为什么是思念过去,自伤不已,把好好的眼前的阳光也毒害了呢?……经典段落(二)一位纯洁、正直、真诚和灵魂有时会遭到意想不到的磨难、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齿于人群的绝境,而最后真实的光芒不能永远淹灭,还是要为大家所认识,使它的光焰照彻人间,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尊敬和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傅雷家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傅雷家书》习题1.傅雷教育儿子的信条是()A.艺术上要取得成就B.随遇而安C.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D.学业上取得成就2.傅雷用()来指导儿子的艺术修养A.教授钢琴B.听音乐C.书信的方式D.学美术3.下列不是傅雷翻译过的作品是()A.人间喜剧B.高老头C.欧也妮?葛朗台D.百年孤独4.《傅雷家书》这本书是一部()A.苦心孤诣的教子篇B.励志篇C.随笔D.传记5.傅聪最后成为了()大师A.翻译B.钢琴C.书法D.美术6.傅雷对儿子的指导,都像()一样提出建议和意见A.良师益友B.老师C.好朋友D.长辈7.傅雷说,世界上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A.艺术B.书籍C.书法8.下列哪一种不是傅雷的立身的原则()A.真理至上B.道德至上C.正义至上D.恋爱至上9.在悲惨的生活中,他还是终生不断地创作。
贫穷、疾病、妒忌、倾轧,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琐碎的困扰都不能使他消沉,乐天的心情一丝一毫都没受到损害。
他的心灵多么明智、高贵、纯洁。
他是()A.巴赫B.贝多芬C.莫扎特D.萧邦10.傅雷教儿子要会“理财”,所谓“理财”是指()A.生财B.克制C.清贫D.吝啬11.对于“青年京昆剧团”演出的《白蛇传》,傅雷认为()A.故事入情入理B.主题思想深刻、完整C.违背情理,有些场面简单可笑D.演员的演技很高12.傅雷认为优秀的演员应该是()A.浑身投入,忘其所以B.激情昂扬大起大落C.刻画人物惟妙惟肖D.既是演员,又是观众13.傅聪想离开华沙去苏联学习,傅雷的态度是()A.坚决支持B.斥责儿子,很不高兴C.随便,听从儿子的决定D.慎重考虑,理智决定14.1955年新年接到儿子的来信,傅雷非常喜悦、激动,哪个不是他快乐的原因()A.得到众人的夸奖、赞美B.欣赏艺术,尤其欣赏自己的孩子手和心传达出的艺术C.因为儿子替祖国争光而快乐D.儿子始终保持谦卑和坚强15.下列哪一项不是傅雷的性格特点()A.热爱祖国B.性格坚硬、刚烈C.软弱、怯懦D.热情、严肃二、填空题:(30分)16.《傅雷家书》是将我国著名的、傅雷写给儿子的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
(部编版)中考语文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作者简介傅雷,翻译家、教育家、文艺评论家及美学评论家。
他一生翻译作品和学术著作30余种,主要为法国文学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丹纳的《艺术哲学》等。
作品简介傅雷去世后,他的家人将他与儿子的来往书信辑录为《傅雷家书》,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间傅雷及其夫人朱梅馥写给两个儿子(傅聪和傅敏,主要是长子傅聪)的家信100多封。
该书曾荣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等奖,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名篇”,也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平凡又典型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
从信中可见一位对孩子严苛而又慈爱的父亲,文学与艺术修养俱佳的智者,怀有赤子之心且刚正不阿的爱国者傅雷。
书信内容提要※①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
尤其是生活和艺术追求: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②生活问题和成长问题: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提出意见和建议。
③艺术方面:用大量篇幅谈美术、音乐作品、表现技巧和艺术修养。
鼓励儿子多从诗歌、戏剧、美术等艺术门类中汲取营养,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家书是真情的流露,加上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使得这些文字生动优美,读来感人至深,我们也能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的道德和艺术修养。
阅读指导:选择性阅读1 兴趣选择:对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有一定修养或比较熟悉的人,会对《傅雷家书》中有关艺术的论述产生兴趣,会认真去读;相反,如果是对这些艺术很陌生的人,就可能对“谈艺”的部分略而不读。
2 问题选择。
无论是博览群书,还是读一部书,经常会有一个关注的焦点。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导读知识点及练习题《傅雷家书》、《苏菲的世界》、《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含答案)苏菲的世界》一句话书评】探索哲学的奇幻之旅作者】约斯坦·贾德,挪威作家、哲学家。
【作品特点】苏菲的世界》是一部小说,讲述了14岁女孩苏菲在一位神秘哲学家的指引下,踏上了一段探索哲学的奇幻之旅。
这部小说以幽默、诙谐的方式,介绍了从古希腊哲学到现代哲学的发展历程,使读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思想。
书中名言】①生命是一场旅行,不在于目的地,而在于沿途的风景和看法。
②我们必须先学会自己思考,然后才能思考别人的思想。
③如果你想要了解别人,就要先了解自己。
④人类的本质是自由。
作品简介】苏菲的世界》是一部以哲学为主题的小说,讲述了一个14岁女孩苏菲在一位神秘哲学家的指引下,踏上了一段探索哲学的奇幻之旅。
小说以幽默、诙谐的方式,介绍了从古希腊哲学到现代哲学的发展历程,使读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思想。
通过苏菲的成长历程,读者也能感受到人类思想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自由思考的重要性。
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哲学读物,更是一部富有想象力和奇幻色彩的文学作品,深受读者喜爱。
二、简答题1.《傅雷家书》的作者是谁?他给谁写的家书?这些家书中的内容有哪些?答:《傅雷家书》的作者是傅雷,他给儿子傅聪、傅敏等写的家书。
这些家书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才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2.《苏菲的世界》是一部以什么为主题的小说?它讲述了什么?答:《苏菲的世界》是一部以哲学为主题的小说,讲述了一个14岁女孩苏菲在一位神秘哲学家的指引下,踏上了一段探索哲学的奇幻之旅。
小说以幽默、诙谐的方式,介绍了从古希腊哲学到现代哲学的发展历程,使读者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思想。
2.傅雷是中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和文艺评论家。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1.下列有关《傅雷家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傅雷家书》中,傅雷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难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和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才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B.傅雷常常现身说法教导儿子,想随处给儿子“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使儿子成为他的影子。
C.《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写给儿子的家信摘编。
D.《傅雷家书》是一部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名著情节识记。
B.有误,傅雷想把儿子培养成“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不是“使儿子成为他的影子”;故选B。
2.名著阅读(1)《傅雷家书》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家书,他教育儿子的人生信条是()A.艺术上要取得成就。
B.随遇而安。
C.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D.做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生活上可以不拘小节。
(2)《傅雷家书》绝不是普通的家书,也是一部最好的艺术修养读物,傅雷希望傅聪以哪位著名音乐家为榜样,且是罗曼·罗兰笔下的()A.约翰·克利斯朵夫B.贝多芬C.莫扎特D.列夫·托尔斯泰【答案】(1)C(2)A【解析】(1)考查名著内容。
根据原文“亲爱的孩子:你并非是一个不知感恩的人,但你很少向人表达谢意。
朋友对我们的帮助、照应与爱护,不必一定要报以物质,而往往只需写几封亲切的信,使他们快乐,觉得人生充满温暖。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以没有时间为推搪不声不响呢?……沉默很容易招人误会,以为我们冷漠忘恩。
你很懂这些做人之道,但却永远不能以此来改掉懒惰的习惯。
人人都多少有些惰性,假如你的情性与偏向不能受道德约束,又怎么能够实现我们教育你的信条‘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可知,他教育儿子的人生信条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傅雷家书》知识梳理及练习题部编八年级语文下册名著《傅雷家书》知识梳理及练习题一、作者简介傅雷,字怒安,号怒庵,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工作,毕生翻译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作家的文学名著,译作达数百万言。
内容丰富,行文流畅,文笔传神,被誉为“傅雷体华文语言”。
主要译作有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多夫》、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伏尔泰《老实人》以及梅里美的小说等34部。
著有《傅雷家书》《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等。
二、内容简介《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加信,一共摘编了傅雷1954年至1966年6月的186封,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
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齐王,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操。
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
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不聪明”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
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中国的典范父母。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
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融入、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傅聪的爱却没有沦为那种庸俗的温情脉脉,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
三、主题思想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名著导读《傅雷家书》复习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傅雷和《傅雷家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
”这是傅雷对儿子的教诲。
B.《傅雷家书》收录了著名翻译家、教育家傅雷在1954年到1966年写给傅聪的家信,是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
这本书信集出版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C.傅雷在艺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信中常用大量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和艺术修养等。
D.《傅雷家书》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二、名著阅读阅读《傅雷家书》一则。
聪,亲爱的孩子。
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封信,很高兴,我们并没有为你前封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
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会有的。
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
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
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庸碌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才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我们只求心理相对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
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
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
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的;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舞你。
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傅雷家书》名著阅读练习(答案解析)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傅雷家书》名著阅读练习(答案解析)专项训练卷·一1、(2019·吉林初三期末)阅读《傅雷家书》,回答问题。
(1)[家书·内容]家书是真情的流露傅雷通过家书对儿子的和两方面进行了悉心的指导。
(2分)答案】生活艺术解析】《傅雷家书》是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
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多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和傅敏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
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2)[家书·人物]在《傅雷家书》中除傅雷和傅聪之外,母亲朱梅馥也令人印象深刻。
从她写给儿子的信和傅雷的描述中可见,朱梅馥是一个的母亲形象。
(2分)答案】隐忍、慈爱、有较高艺术文学修养、温和、正直(请根据经验酌情处理)解析】“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问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当然那是要靠你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
对于你的感情问题,我向来不参加任何意见,觉得你各方面都在进步,你是聪明人,自会觉悟的。
我既是你妈妈,我们是体戚相关的骨肉,不得不要唠叨几句,加以规劝。
”看出这位母亲告诉儿子如何处理自己的感情与事业的问题,让儿子明白着重点是那里。
其形象是:隐忍、慈爱、有较高艺术文学修养、温和、正直。
(3)[家书·争议]作家毕飞宇在《傅雷家书》序中写道:“对我对我们这一代作家来说傅雷是特殊的。
我致敬傅雷。
”但同时又说“我不愿成为傅雷的儿子。
备战2020年中考部编版《傅雷家书》名著梳理及其练习一.考点解读及其解题技巧◆考点剖析中考涉及的文体文学常识及名著阅读的试题,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考查:(1)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常识,外国作家的国别及作品;(2)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的出处及主要人物及性格;(3)新课标推荐的中学生必读的名著作品,掌握:作家,主要人物的姓名、绰号、性格及有关故事情节、作品思想方面的内容;(4)考查学生对名著的评价性阅读等,能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体验;.能对一些内容或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如对名著整体、名著中的一个人物、名著中的故事情节的评价等。
主要题型有:选择类题。
填空类题。
理解概括型、感悟评价型和语言运用型。
◆解题技巧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和思想的精华,阅读文学名著不仅能享受到优良的文学艺术熏陶,还能体悟人生经验与智慧,激发孩子们的人性情怀、精神理性和社会责任感。
对该知识点,要作具体而细致的复习,要做到梳理清楚,心中有“数”。
具体应做到:1.广泛阅读,熟悉推荐的十二部必读的文学作品,了解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
回目或梗概。
熟悉名著中的人物性格、字、绰号和典型语言。
2.精读一部分文学作品,精读可用勾画法、摘录法,从故事情节到人物形象都作一番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得出自己的心得与体会。
3.要做好读书笔记,写出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在阅读名著时,对名著中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等,甚至个别句子都要做好笔记,写感悟与体会可就整篇而言,也可抓住某一点去写。
4.名著阅读题覆盖面广、综合性强,我们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积累、较强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解答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题要抓住题旨,看清题目要求,选择恰当的方法,灵活作答。
5.掌握重点题型的的解析技巧:考试题型:(1)文学常识积累题中考试题中对文学常识内容的考查,目前都局限于课程标准所列出的12部(类)中外文学名著。
这类积累题可以给出作品中的人物,问这个人物出自哪部作品,还可以考作品的作者叫什么名字,是哪个朝代、哪个国家的,该作者还有哪些著作等。
《傅雷家书》知识点《傅雷家书》是将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6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7000多字,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是父子的真情流露。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
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还以相当多的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艺术修养等。
可以说,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超脱小我,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让我们一起感受那份动人的舐犊之情!经典段落经典段落(一)理论与实践绝对不可分离,学习必须与现实生活结合,马列主义不是抽象的哲学,而是极现实具体的哲学,它不但是社会革命的指导理论,同时亦是人生哲学的基础。
就是一般人的学习,完全是为学习而掌心。
所以谈起理论来头头是道,什么唯物主义,什么辩证法,什么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等,能长篇大论发挥一大套,一遇到实际事情,一坐到办公桌前,或是到了工厂室,农村里,就把一切理论忘得干干净净……既然一切都在变,不变就是停顿就是死亡,那未来为什么是思念过去,自伤不已,把好好的眼前的阳光也毒害了呢?……经典段落(二)一位纯洁、正直、真诚和灵魂有时会遭到意想不到的磨难、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齿于人群的绝境,而最后真实的光芒不能永远淹灭,还是要为大家所认识,使它的光焰照彻人间,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尊敬和爱。
一个人太顺利,很容易于不知觉间忘形的。
我自己这次出门,因为被称为模范组长,心中常常浮起一种得意的感觉,猛然发觉了便立刻压下地去。
但这样的情形出现过不止一次。
可见一个人对自己的斗争是一刻也放松不得的。
经典段落(三)这是需要冷静而强有力的智力,才能分析清楚的。
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后是能够想到而不是惊心动魄,能够从容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一个人难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就是要你把这件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经典段落(四)小时候,我在妈妈的辅导下一个字一个字地去读童话、寓言。
渐渐地,我长大了,开始读作文、看名著。
每当得到一本书,我都会高兴不已,如饥似渴地捧着书阅读;每当读到精彩语段时,我就十分佩服作者的文笔;每当看到一本本书上印着作家的名字和照片,我都羡慕不已。
因此,我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理想的种子:当一名作家。
无论男女,只有把兴趣集中在事业上,学问上,艺术上,尽量抛开渺小的自我,才有快活的可能,才会觉得活的意义。
经典段落(五)把自己的思想写下来,比着光在脑中空想是大不同的。
写下来需要正确精密的思想,所以与在纸上的自我检讨,格外深刻,对自己也印象深刻。
这也证明你的感受力极快。
但天下事有利有弊,有长必有短,往往感受快的不能沉浸得深,不能保持得久。
但你至少得承认,你的不容易“牢固执著”是事实。
我现在特别提醒你,希望你时时警惕,对你新感受的东西不要让它浮在感觉的表面,而要仔细分析,究竟新感受的东西和你原来的观念情绪表达方式有何不同。
这是需要冷静而强有力的智力,才能分析清楚的。
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后是能够想到而不是惊心动魄,能够从容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经典段落(六)一个人的思想,不动笔就不会有系统,日子久了,也就放过去了,甚至于忘了,岂不可惜,就为这个缘故,我常常逼你多写信,这也是很重要的:理性认识的训练。
我屡次要你生活正规化,学习规范化,不正规如何能持久?不持久如何能有成绩?如何能巩固已有的成绩?而且作品的了解与掌握,就需要长期的慢慢消化、咀嚼、吸收…经典段落(七)可是,当一名作家却不容易。
所以,我每天都会阅读书籍,写读后感,大量摘抄好词好句好段,写出生活的一点一滴。
我喜欢写作文,但始终不能驾驭文字,但我不沮丧,因为我相信:我会用自己手中的笔写出自己精彩的一生;用自己手中的笔写出自己的信仰、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愤怒;我会用自己手中的笔描绘出祖国的大好河山。
所以,我更不会放弃当作家这个理想。
经典段落(八)近时来常常想到人在大千世界,星云世界中是多么微不足道,因此更感到人自命为万物之灵,实在狂妄可笑。
常常在月光之下,独自在林中水边踏着绿茵,呼吸浓烈的草香与泥土味,或是借此舒散苦闷,或是沉思默想,过度的室内生活与书斋生活恰恰造成现代知识分子神经紧张与病态的原因,而萧然意远、旷达恬静,不滞于物,不凝于心的境界只有从自然中获得,你总是不能否认吧?经典段落(九)亲爱的孩子,八月二十日报告的喜讯使我们心中说不出的欢喜和兴奋。
你在人生的旅途中踏上一个新的阶段,开始负起新的责任来,我们要祝贺你,祝福你,鼓励你。
希望你拿出像对待音乐艺术一样的毅力、信心、虔诚,来学习人生艺术中最高深的一课。
但愿你将来在这一门艺术中得到像你在音乐艺术中一样的成功!发生什么疑难或苦闷,随时向一二个正直而有经验的中、老年人讨教,(你在伦敦已有一年八个月,也该有这样的老成的朋友吧?)深思熟虑,然后决定,切勿单凭一时冲动:只要你能做到这几点,我们也就放心了。
经典段落(十)你素来都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而且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
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礼貌。
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
手插在上衣袋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记!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正。
这种规律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
训练题填空题:1、《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
2、《傅雷家书》曾荣获“()”如何教育孩子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3、傅雷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他翻译的作品达()部,他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致力于法国文学的译介工作。
344、《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 )的.傅聪5、《傅雷家书》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6月的( )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七千多字。
1866、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 )——著名钢琴大师;( )——英语特级教师。
傅聪;傅敏7、《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傅聪、()的家信摘编。
写信时间为1954年至1966年六月。
傅敏8、在1954.3.24上午的一封家信中,傅雷表明了自己生活的准则,学问第一、()第一、真理第一。
艺术9、傅雷对儿子的指导,都像()一样提出建议和意见。
良师益友10、作为父母,傅雷夫妇不只重视对子女的思想、道德、情操、传统文化修养方面的教育,同样时刻关注着他们的起居、饮食、冷暖、开支等日常生活以及()生活的每一个细枝末节。
婚姻家庭11、()教授是傅聪留学波兰时的钢琴老师,是著名的学者,钢琴教育家。
杰维茨基12、《傅雷家书》在12月的家信中,傅雷说“毛选”中的()及()可多看看,因为这两篇文章可以帮助傅聪深切了解马列主义及辩证法,加强理智和分析能力。
《矛盾论》《实践论》13、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 ),不能()。
补赎、洗刷14、傅雷告诫儿子,过多的音乐能麻痹人的感觉,使表演缺少生气与新鲜感,从而损害自己的艺术,长此以往,大有成为钢琴匠,甚至()的危险。
奏琴的机器15、傅雷告诉儿子,想着过去的艰难,让你以后遇到困难时更有勇气去克服,不至于失掉信心!人生本是()。
没穷尽没终点的马拉松赛跑16、今日之下,你已经过掉了这一道骄傲自满的关,但我始终是中国(家)的门徒,遇到极盛的事,必定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格外郑重、危惧、戒备的感觉。
儒家17、一切做人的道理,你心里无不明白,吃亏的是没有事实表现,希望你从今以后,一辈子记住这一点()。
大小事都要对人家有交待18、不要再已经觉得疲倦的时候再force自己。
多留一份(),在长里看还是占便宜的。
元气19、关于感情问题,无论如何要克制,以前途为重,以()为重。
健康20 、年轻人往往()自己。
高估21、傅雷教导儿子待人要()、做事要()。
谦虚得体22、傅雷是一个()的父亲。
慈祥仁厚23、《傅雷家书》凝聚着对()的爱。
祖国和儿子24、傅雷通过()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指导。
书信25、这两封家书,是针对儿子()时而写的。
长大成人、留学海外26、写第二封信的目的是()提醒儿子在取得成功时要保持谦卑、不惧孤独27、人一辈子都在()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一潭死水。
高潮——低潮28、傅雷说,人总得常常强迫自己,不()就解决不了问题。
强迫29、傅雷说,世界上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
艺术30、傅雷通过书信训练傅聪的,不但是文笔,尤其是()思想31、傅雷教育儿子的信条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终为()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32、()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辛酸的眼泪33、《傅雷家书》是一部()。
苦心孤诣的教子篇34、傅雷教导儿子“恩之不深,自然爱之不切;爱之不切,弹出来自然也不够味儿;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引不起兴趣”时,是以听()(谁的音乐)为例子。
听莫扎特的音乐35、傅雷认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文学批评是()《人间词话》36、傅雷一生中任何时期,都没忘记对()的忠诚。
文学37、傅雷说,他最不赞成()。
自己责备自己而不表现38、可以概括第一封信的主题词是()。
坚强39、可以概括第二封信的主题词是()。
胜不骄,败不馁40、傅雷的长子是()。
傅聪二、选择题:1、可以概括第一封信的主题词是()A、开心B、努力C、坚强、D、胜不骄败不馁C2、傅雷希望儿子成为()的人A、严肃正直B、随和C、乐观坚强、敢于正视错误D、开朗C3、傅雷认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文学批评是()A、资治通鉴B、论语C、人间词话D、左传C4、傅雷教育儿子的信条是()A、艺术上要取得成就B、随遇而安C、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D、学业上取得成就C5、傅雷用()来指导儿子的艺术修养A、教授钢琴B、听音乐C、书信的方式D、学美术C6、傅雷翻译过的作品有()A、人间喜剧B、高老头C、欧也妮·葛朗台D、百年孤独ABC7、这本书是一部()A、苦心孤诣的教子篇B、励志篇C、随笔D、传记A8、傅聪最后成为了()大师A、翻译B、钢琴C、书法D、美术B9、傅雷是我国著名的()A、翻译B、钢琴C、书法D、美术A10、傅雷教育儿子要做一个()的艺术家A、德艺兼备、人格卓越B、技艺精湛C、随和D、谦虚A11、傅雷曾翻译过巴尔扎克的()A、人间喜剧B、战争与和平、C、复活D、朱安党人A傅雷教育儿子待人要(),做事要()A、谦虚、严谨B、严肃、认真C、随意随和D、德艺兼备A13、傅雷一生中任何时期,都没忘记对()的忠诚A、爱情B、朋友、C、文学D、艺术C14、傅雷说,他最不赞成()A、自己责备自己而不表现B、做错以后情绪不高C、做错以后若无其事D、自己责备而表现A15、《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A、傅聪B、傅敏C、傅作义D、傅雷A三、判断题:1、所谓冷静,不但表面的行动,尤其内心和思想都要做到这点,是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