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名单
- 格式:xlsx
- 大小:9.25 MB
- 文档页数:4
附件: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分组名单A组高校(共39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B组高校(47所)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大连海事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江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暨南大学西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C组高校(28所)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中华女子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民航大学华北科技学院防灾科技学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大连民族学院上海海关学院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公安海警学院*华侨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西南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塔里木大学注:带*的高校项目经费另行处理。
附件:韶关学院2017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拟立项一览表
(含推荐国家级、省级项目情况)
排序方案:依次按国家级、省级、校级排序,同级按创业实践、创业训练、创新训练排序,同类按第一评审组(生科、农业、食品、化学、医学)、第二评审组(物电、信工、数统、土木)、第三评审组(法学、外语、经管、美术、体育)、第四评审组(文学、政务、教育、旅地、音乐)排序;同组按分数从高到低排序;同分数按组中序和学院初评排序。
鱼知
水恩,乃幸福之源也。
鱼离不开水,人离不开亲人和朋友,当你处于逆境和灾难时,帮助你一臂之力,渡过难关的人,都是你的亲人和朋友。
吃水不忘挖井人,度过苦难,不能忘记援助过你的人。
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一个人要想获得幸福,必须懂得感恩。
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
实践教学开展情况及效果
一、实验课程建设及开课情况
在对原有的专业实验室进行升级改造的基础上,实验教学中心于2015年6月完成一期建设,投入使用以来,实验室开课率100%,至2018年7月,开课门数增至36门,开课学210382时。
此外,实验中心还为《电商4.0》培训、专业竞赛培训及专业竞赛以及科研与教学研究提供19342学时的课外教学实验实训,自投入使用来合计开课达229724学时。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中心服务专业的学生共申请并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5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21项。
三、学生参与创业园项目
中心服务专业的学生共有105人参与的33个创新创业项目入驻仰恩大学创业园,其中16人为项目负责人。
四、学生获奖情况
2015年实验教学中心建立以来,通过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励60项。
共有1200多名学生参加并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外经贸单证证书、基金从业资格证书、阿里巴巴电商人才证书等从业资格考试。
关于公布2018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名单的通知教高司函〔2018〕3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高校:
根据《关于报送2018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的通知》(教高司函〔2018〕14号)要求,118所部属高校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审核并上报了2018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现将各单位上报的39575项计划项目汇总名单予以公布。
其中,创新训练项目32807项,创业训练项目4769项,创业实践项目1999项。
各单位可登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网站()进行查询。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2018年9月18日。
2017年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申报评审结果公示一、教学研究项目(一)重大教研项目1、江浩:地方本科院校经济与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研究;2、向敏: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创新发展型职业核心能力研究与实践;3、张大勇:基于专业认证背景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改革研究;4、张炜: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新国学教育模式实践研究;5、沈晓燕:本科高校语言文字课程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二)重点教研项目1、葛跃:文化产业管理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究;2、刘峥: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理论模式与实践探索;3、谢东: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期公共数学课程教学改革。
(三)一般教研项目1、李艳:“5+X”中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2、裴培: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下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3、杨秋兰: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下音乐教育专业发展路径研究;4、王春颖:MOOC背景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及创新研究;5、黄春霞:皖北传统文化地方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6、孔丹丹:基于“双创”视角的微观经济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7、李文静: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二、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示范实习实训中心)1、吴文睿:亳州学院酿酒实验示范中心;2、崔璨:亳州学院-安徽轩昂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基地;3、张晴晴:中药制药技能虚实一体化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每校最多不超过1个,不占指标。
三、精品开放课程1、焦伟娜:普通话与教师语言;2、张超:多媒体课件制作。
四、教学团队1、唐利平:大学英语教学团队;2、张辉:亳州中医药文化翻译教学团队。
五、教学成果奖1、任群、张超:以竞赛为抓手,推进“互联网+”创新型软件开发技术人才的培养;2、张立驰、王锋:“志愿服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3、田晨旭、崔璨:高等学校英语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训练体系建构研究与实践;4、杨景宝、卢西庄:以赛促学、促教、促改——数学建模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