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的直线传播》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9.25 KB
- 文档页数:8
光的直线传播教案光的直线传播教案「篇一」光的直线传播教案设计教学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 m/s。
过程与方法1.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2.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继学习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教学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来分析解释一些简单的光现象。
教学工具激光笔、水、果冻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神话中传说王母娘娘拆散了牛郎和织女的幸福家庭,他们化作天上的两颗星,只能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渡过银河相会一次,他们能否每年相会一次呢?大家想知道上述问题的答案吗?提问:漆黑的夜晚,我们什么也看不见;站在太阳下,紧闭双眼,仍什么也看不见。
这是什么原因呢?人们要看见东西,必须要有光,而且光必须进入人们的眼睛。
阳光使得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光使得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
本章我们将学习光的初步知识。
二、新课教学一、光源1、让学生举一些发光的东西,生活、生产中哪些物体可以发光?2、让学生阅读P34部分内容。
太阳、电灯、蜡烛、手电筒、火把、油灯、霓虹灯、钠灯、汞灯、氖灯、萤火虫同学们知道能发光的物体很多,那么上面的物体有何共同特征呢?归纳——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它可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3、分析(1)中哪些是光源,哪些不是光源?4、接着教师介绍人造光源的发展和使用。
二、光是如何传播的1、光在介质中是如何传播的?演示1:用小型激光器沿白纸板照射演示2:用小型激光器照射到水槽中的水中。
《光的直线传播》教案(精选6篇)《光的直线传播》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理解并把握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2)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在社会生活与生产中的一些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 次方)m/s。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看与试验,培育同学初步的观看力量和设计试验的力量;(2)经受“光是怎样传播的”探究过程,培育初步的科学探究力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领会颜色斑斓的光之美,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现象;(2)熟悉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3)引导同学应用“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解释一些简洁的自然现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同学意识到光的世界既奇妙漂亮,又有规律可循,而且利用这些规律能关心人们更好地熟悉自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通过试验,探究光在同种匀称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教学难点探究光在同种匀称介质中的传播。
【教学资源】(材料、工具)激光源、果冻一个、软橡皮管一根、带外形不同孔的纸板两张、蜡烛、大头针几枚、平面镜一面、白屏一张、水、玻璃杯等。
【教学过程】(过程、结构)一、新课引入①我们为什么可以观察物体?物体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
例如:阳光、日光灯、电视等。
②同学探讨:光线是如何传播的?二、新课教学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例如:同学举例上面的光源能分成几种类型?(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例如:自然与人造光源,热与冷光源等2.探究光的传播①引导同学应用桌面上的器材,通过开放性试验探究得出:光在空气、水、以及果冻这些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但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要发生偏折。
[问题一]同学们刚才发现了很多光沿直线传播现象,但是光总是沿直线传播吗?(先开放性分组试验,然后小组间沟通试验结果)方法一:用激光笔发出光束向滴了少量墨水的水中投射,可以发现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
方法二:用激光笔发出光直接照耀果冻,发觉光在果冻中沿直线传播。
人教版八上物理 4.1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概念;2.掌握光在同质透明介质中直线传播的原理;3.能够分析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二、教学内容1.光的直线传播概念;2.同质透明介质中光的传播原理;3.不同介质中光的传播规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出光的传播方式。
让学生思考,光是如何传播的。
2. 学习新知2.1 光的直线传播概念光的直线传播是指光在同质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这是由于光的特性所决定的。
2.2 同质透明介质中光的传播原理在同质透明介质中,光以直线传播的原理是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现象。
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到另一种介质中时,由于介质的密度不同,光的传播速度也不同,导致光线发生折射现象。
光线在折射时遵循斯涅尔定律,即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的比值。
2.3 不同介质中光的传播规律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主要包括:•光从光疏介质射入到光密介质,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到光疏介质,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 深入学习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相同角度的光线在不同材料中存在折射现象。
然后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使用光线箱、凸透镜等实验器材,验证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4. 拓展应用让学生思考,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找出一些示例,如光的折射在眼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的应用中。
5. 总结归纳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实验结果,总结光的直线传播的特点和原理。
引导学生归纳光在同质透明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并巩固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的理解情况。
可以通过口头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评估。
八年级物理光的直线传播教案八年级物理光的直线传播教案【精选4篇】教师需要在教学前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物理光的直线传播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八年级物理光的直线传播教案(精选篇1)设计理念:本节是在前面学生对光和影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对光是如何传播的进行的进一步探究。
主要内容是:通过合理的推测和进一步的实验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这一规律,并利用这一规律去解释影的形成原因。
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并通过实验分析、总结出光是直线传播的这一规律,以培养学生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和概括推理的思维能力;再引导学生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这一规律去解释影的成因,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我在教材已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射击、排队看齐这样一些应用光是直线传播规律的事例,以拓宽学生视野,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课程的情感。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积者和引导者。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动手进行探究,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以使学生的探究活动顺利进行。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光是直线传播的过程与方法1、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2、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3、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线传播的4、利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2、知道推测要有依据3、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教学重、难点会用多种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径教学准备教师演示:有关光是直线传播地图片和课件分组实验: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屏、空心弯管和直管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今天好多老师来听课啊,紧张吗?生:紧张或不紧张师:老师都有点紧张了,我们先来聊聊天轻松一下。
今天冷吗?生:冷或不冷师:比起前段日子要冷多了,大家都已经穿长袖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的直线传播》教案
下面是出guo为大家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的直线传播》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出guo教案栏目。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1. 能通过探究,归纳得出光的传播规律,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理解小孔成像、月食日食等现象。
2. 了解光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知道真空和空气中的光速,理解激光测距的原理。
3. 了解我国古代在光现象研究上的成就。
1.2过程与方法
4. 通过经历“光是怎样传播的”探究过程,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光现象与生活、自然现象密切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2.1 教学重点
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2 教学难点
培养提出问题、表述问题的能力。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6.1 引入新课
【师问】上手影、日偏食时,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墙上成像、日食与月食,这些现象都与什么有关。
【生答】这些现象都与我们这一届学习的内容有关。
【目的】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学生了解到的现象,通过提问究因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6.2 新知介绍
1、光源
【师问】通过图片展示,请问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生答】都可以发光。
【师归纳】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师问】月亮是光源吗?
【生答】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月亮,只是反射太阳光而已,并不是月亮本身发光的,因此月亮不是光源!
【目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
2、光的直线传播
1) 【师问】怎样表示光线?
【生答】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师问】是否看到了一条条光线?
【生答】没有。
光线是看不到的。
【师展示】给出常见、常用的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平行光线(太阳光)
3、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实例
1) 【师讲解】①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在不透光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了黑暗的部分就是物体的影子。
②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③日食的形成:月亮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在地球上的影子区域内即使在白天也不能看见太阳,就形成了日食。
④月食的形成: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亮的光线,在地球后方形成一个大影子区域,当月球处于这个区域时,太阳光不能直接照射到月球上就形成月食。
2) 【师问】同学们还知道发光面影的形成吗?.
【师讲解】本影周围还有一个能受到光源发出的一部分光照射的区域,是半影。
注意:A`B`之间的半影区叫伪本影区也叫尾影区。
【师问】什么情况下能射中靶心?应用了什么知识?
【生答】三点一线。
【师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地方应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生答】人们挖隧道时为了把隧道挖直利用激光准直来引导掘进机挖隧道,即让机器沿激光束来挖隧道;木匠瞅一瞅木头直不直;
站队成一直线等
【例题】
下列各种现象,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A.湖边的树在湖水中的“倒影”
B.路灯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
C.三棱镜分解白光
D.在平面镜前看到自己的像
【分析】
知识点:①光的折射现象是指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
②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有:凸透镜成像,用放大镜看物体;看到水中的鱼“变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被“折断”,海市蜃楼,彩虹等.
③影子的形成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解答:A、湖边的树在湖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路灯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正确;
C、三棱镜分解白光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故C错误;
D、在平面镜前看到镜中的“自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4、光速
1)【师问】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呢?
【生答】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
2)【师问】那么光传播的速度有多快呢?
【生答】极短的时间,肉眼无法辨别。
【师讲解】大量事实和实验表明:光传播也需要时间。
在真空中,光传播的速度是3×108米/秒。
3)【师问】那么光速在所有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一样吗?
【生答】不一样。
在真空中最快。
【师归纳】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师问】光和声音有什么不同呢?
【生答】光速比声速快。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声音需要介质。
课后小结
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8米/秒。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知道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108m/s.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清晨明媚的阳光照进教室,老师看到了同学们一张张的笑脸。
试想,如果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我还能看到吗?这是为什么呢?(夜晚没有光)即使在白天如果我们紧闭双眼,仍然什么也看不见,有是为什么?(光没有进入眼睛)对,其实我们的周围就是一个光的世界,同学们一定想知道光的奥秘,从本章开始,老师将带大家一起走入光的世界。
二、新课教学
1、讨论光源
那么,生活中的光都哪里呢?(太阳、电灯、蜡烛、手电筒、萤火虫……)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能发光)
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光源?多媒体展示几种光源,你能把它们作以简单的分类?(人造光源和天然光源)
讨论:月亮、自行车的尾灯是光源么?为什么?
2、研究光的直线传播
(出示激光手电)老师手中也是一个光源,它发出的光在远处有一个亮点,请大家猜测一下,光源发出的光是怎样传播的?(可能是直线传播的)他的猜想正确吗?生活中你见过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要想确切的了解光的传播规律,还得同学们自己用实验来研究,实验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多媒体展示):
(1)光可以在哪些物质传播?这些物质有什么特点?
(2)光在这些物质中传播有什么特点?
(3)光总是这样传播么?有没有条件限制?
下面请同学们分好小组,利用手边的器材自己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光可以在哪些物质里传播?能否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学生分别用水、果冻、玻璃等物质上台演示)
这些物质有什么共性?(透明的)这些透明的物质我们也给它叫做光的传播介质。
光的传播有什么规律?(沿直线传播)这说明刚刚我们的猜测是正确的。
光线:为了形象表示光的传播,我们通常用一个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我们叫光线。
光一定是沿直线传播么?
演示实验(多媒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
讨论:你又有什么发现?由此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1)影子的形成
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果遇到不透明的物质又出现什么情况?(影子)
多媒体展示影子的形成。
(2)日食、月食的成因(多媒体展示)
(3)小孔成像
4、光速
生阅读P36,回答:
(1)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2)为什么雷雨天气的时候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3)光年是什么单位?一光年和多少?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