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临床路径表单
- 格式:docx
- 大小:11.01 KB
- 文档页数:2
脑出血临床路径突发头痛或伴或不伴意识障碍,并伴有局灶症状和体征者↓急诊头颅CT证实脑内出血改变↓基底节区(壳核≥30ml,丘脑≥15ml),小脑(≥10ml或直径≥3cm,或合并明显的脑积水),脑叶(≥40ml),脑室出血(重症全脑室出血)急请脑外科会诊→行手术治疗的转脑外科进一步诊治↓不手术的转内科ICU继续治疗,病情平稳转入普通病房(ICU治疗略)↓重整医嘱,●一般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鼻饲(昏迷或有吞咽困难者在发病第2-3天即应鼻饲,给予高纤维、高能量饮食);保持尿便通畅;观察病情;缓解疼痛;卧床休息,床头抬高20-30度;减少探视,避免声光刺激和情绪激动;预防并发症(电解质紊乱、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采取勤翻身、肢体被动活动、气垫床等措施预防褥疮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康复治疗:早期将患肢置于或固定于功能位,如病情允许,危险期过后,应及早进行肢体功能、语言障碍及心理的康复治疗。
●控制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血脂异常。
●药物治疗:调控血压(不要急于降压,先降颅压再决定是否降压,>180/100mmHg应降压,降压幅度不宜过大,血压过低应升压)、降低颅内压(脱水、抬高床头、镇痛、镇静)、止血药物(一般不用)、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不能进食的液体量1500-2500ml、补液、补钠、补钾)、对症治疗(镇静、镇痛、治疗高热、防治继发感染)、神经营养剂、监测神经功能和生命体征。
●7天左右复查肾功能、离子、血常规等及其他异常指标,7-10天复查1次头CT,病情变化随时复查头CT,必要时脑外科会诊,若病情平稳可行头MRA或CTA协助评价血管情况。
↓血肿显著吸收且无明显感染等并发症者预约出院。
各级医疗机构医院脑出血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出血( ICD-l0:16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出现头痛,伴或不伴意识障碍,并伴有局灶症状和体征者。
2.头颅CT证实颅内出血改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维持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定,防治感染。
2.控制血压。
3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4.控制体温。
5.防治癫痫。
6.必要时外科手术。
7.早期康复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4-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161脑出血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尿常规;( 2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 3 )头颅CT、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心肌酶谱、血脂,骨髓穿刺(继发于血液系统疾病脑出血者)。
(七)选择用药。
1.脱水药物:甘露醇、呋塞米等。
2.降压药物:可选用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尼群地平、硝苯地平等。
3.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无感染者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
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4.缓泻药。
5.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药物。
6.继发于出血性疾病的脑出血酌情应用止血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胰岛素、抑酸剂等对症治疗药物。
(八)监测神经功能和生命体征。
1.生命体征监测。
2.NIH卒中量表和GCS量表评分。
(九)出院标准。
1.患者病情稳定。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脑出血临床路径令狐采学(2016年版)一、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I6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15年)1.急性起病。
2.伴有局灶症状和体征者(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常伴有头痛、呕吐、血压升高及不同程度意识障碍。
3.头颅CT或MRI证实脑内出血改变。
4.排除非血管性脑部病因(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15年)1.一般治疗:监测命体征,维持呼吸循环稳定,检测控制体温。
2.加强血压管理,避免血肿扩大3.控制血糖水平。
4.脑出血病因检查及治疗。
5.防治并发症: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控制痫性发作,预防深静脉血栓。
6.选择适宜药物治疗。
7.必要时外科手术治疗。
8.早期营养支持及康复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
标准住院日为10-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61脑出血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1200)(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谱、凝血功能、血气分析、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头颅CT 、胸片、心电图。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自身免疫抗体、肿瘤指标、出凝血指标等;(2)头颅MRI,MRV、CTA、MRA或DSA。
(七)选择用药。
1.脱水药物:甘露醇、高渗盐水、甘油果糖、速尿和白蛋白等。
2.降压药物:根据患者血压情况选择静脉降压药物或口服降压药物。
3.抗菌药物:遵循抗生素使用原则,根据患者情况及药敏结果选择适宜抗生素药物。
4.缓泻药。
5.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药物。
6.继发于出血性疾病的脑出血酌情应用止血药,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胰岛素、抑酸剂等对症治疗药物。
脑出血临床路径脑出血-临床路径脑出血临床路径表单适用于对象:第一确诊为脑出血(icd-10:i6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8-14天时住院第1天(急诊室至病房或轻易至间卒中单元)□查问病史与体格检查(包含nihss评分、gcs评分及bathel评分)□健全病历□医患沟通交流,交代病情主□监测并管理血压(必要时升压)必须□气道管理:预防误吸,必要时经鼻诊插管及机械通气疗□掌控体温,可以考量低温化疗、冰帽、冰毯工作□预防病毒感染、症候群性溃疡等并发症□合理采用水解药物□早期脑疝积极主动考量手术化疗□记录诊治意见长期医嘱:□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一级护理□高盐低脂饮食□安静卧床□监测生命体征□依据病情下发轻临时医嘱:□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点□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医心肌酶五音、心肌功能、血气分析、襄助感染性疾病筛查□头颅ct、胸片、心电图□根据病情挑选:头颅mri,cta、mra或dsa,骨髓外科手术、血型(例如手术)□根据病情下发病危通告□神经外科诊治主□入院传教及护理评估必须□恰当继续执行医嘱护□观测患者病情变化理工作住院第2天□主治医师验血,书写上级医师验血记录□评价神经功能状态□评估辅助检查结果□稳步预防并发症□必要时多科诊治□已经开始康复化疗□须要手术者转回神经外科□记录诊治意见长期医嘱:□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一级护理□高盐低脂饮食□安静卧床□监测生命体征□基础疾病用药□依据病情下发临时医嘱:□复查异常化验□复查头ct(必要时)□依据病情须要□恰当继续执行医嘱□观测患者病情变化住院第3天□主任医师验血,书写上级医师验血记录□评价神经功能状态□稳步预防并发症□必要时诊治□康复化疗□须要手术者转回神经外科长期医嘱:□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一级护理□高盐低脂饮食□安静卧床□监测生命体征□基础疾病用药□依据病情下发临时医嘱:□异常化验复查□依据病情须要下发□恰当继续执行医嘱□观测患者病情变化1病□无□有,原因:情1.变2.异记录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第4-6天□各级医生查房□评估辅助检查结果□评价神经功能状态□继续防治并发症□必要时相关科室会诊□康复治疗长期医嘱:□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一~二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安静卧床□基础疾病用药□依据病情下达临时医嘱:□异常检查复查□复查血常规、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必要时复查ct□依据病情需要下达□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第7-13天□通知患者及其家属明天出院□向患者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预约复诊日期□如果患者不能出院,在“病程记录”中说明原因和继续治疗的方案长期医嘱:□神经内科疾病护理常规□二~三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安静卧床□基础疾病用药□依据病情下达临时医嘱:□异常检查复查□必要时行dsa、cta、mra检查□明日出院□正确执行医嘱□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第8-14天(出院日)□再次向患者及家属了解病出院后注意事项,出院后化疗及家庭保健□患者办理出院相关手续,出院主要用药工作重点医嘱出院医嘱:□通告出院□依据病情给与出院猛猛及建议□出院猛猛□恰当继续执行医嘱主要□观测患者病情变化护理工作□出院带药服用指导□特殊护理指导□告知复诊时间和地点□交待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嘱其定期门诊复诊病情□无□有,原因:变异1.记录2.护士签名医师签名□并无□存有,原因:1.2.□并无□存有,原因:1.2.主要护理工作病情变异记录护士签名医师签名□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严格执行医嘱□肢体、吞咽功能评价□患者宣教□无□有,原因:1.2.□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严格执行医嘱□肢体、吞咽功能评价□患者宣教□无□有,原因:1.2.□出院带药服用指导□特殊护理指导□告知复诊时间和地点□交待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嘱其定期门诊复诊□无□有,原因:1.2.3。
脑出血急性期临床路径表患者姓名:患者年龄:住院号:病房床号:入院时间:出院时间:纳入路径时间:实际住院天数:主管医师:主管护士:脑出血临床路径(1)适用对象:第一诊断:脑出血(无手术指征者)姓名:___________性别:_______年龄:_______住院号:_________门诊号:_________ 住院日期:_______年___月___日出院日期:_______年___月___日标准住院日:_____天项目入院第1天(□急诊□门诊)诊疗工作□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制定诊疗计划□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完成大病历目标初步诊断、评估病情、选择治疗方案辅助检查□血常规□急诊生化□血凝五项□头颅CT □快速血糖□血脂项目□心电图□生化入院评估1、全身情况评估:2、√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意识障碍GS评分(分)□书面病重(或病危)通知入院诊断西医诊断:□脑梗塞□合并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Ⅰ型□Ⅱ型)□合并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合并高脂血症□其它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口中脏腑辨证分型:中经络:□肝阳上亢□风痰阻络□肾虚血瘀□阴虚风动□气虚血瘀□痰热腑实中脏腑:闭证:□风火闭窍□痰火闭窍脱证:□元气衰败治疗中医治疗中药:辨证使用中药汤剂□中风1号□眩晕1号□星蒌承气汤□补阳还五汤□镇肝熄风汤□安宫牛黄丸□参附汤□其他中成药:静脉用药□醒脑静注射液 20ml qd 口生脉针 20ml qd □参附针 50ml qd特色治疗□开天门□自体血紫外线照射充氧回输治疗□中药熏蒸及外洗西医治疗1、一般处理:□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心电监测2、降颅压治疗:口甘露醇注射液口速尿针口甘油果糖注射液3、降压治疗:口硝苯地平控释片口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口替米沙坦片口贝那普利片口硝酸甘油针4、脑保护治疗:口脑蛋白水解物针2支口尼莫地平片5、并发症的防治:口奥美拉唑针口复方氨基酸口水溶性维生素口氯化钾针合并症处理饮食□流质饮食□低盐饮食□低脂饮食□糖尿病饮食□鼻饲饮食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基础护理□口腔护理□防压疮护理□防跌倒□其它监测□神志口瞳孔□SaO2 □BP 口呼吸□心率□出入量活动□卧床休息□室内活动□户外活动教育√饮食调护√氧疗√排痰√心理护理病情告知□告知签字备注执行人(医师)签名:执行人(护士)签名:脑出血临床路径(2)填表日期:_______年___月___日住院号:______________住院第二、三天目标明确诊断、评估治疗效果、必要时根据检查结果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诊疗工作□上级医师查房□确定诊断□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辅助检查□头颅CT □血生化及血常规□经颅多普勒□颈动脉彩超病情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意识障碍GS评分(分)增加诊断西医诊断:中医诊断:辨证分型:治疗中医中药:辨证使用中药汤剂(□急则治标□标本兼治□补虚固本)□中风1号□眩晕1号□星蒌承气汤□补阳还五汤□镇肝熄风汤□安宫牛黄丸□参附汤□其他中成药:静脉用药□醒脑静注射液 20ml qd 口生脉针 20ml qd □参附针 50ml qd 特色治疗□自体血紫外线照射充氧回输治疗□开天门□中药熏蒸及外洗西医1、一般处理:□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心电监测2、降颅压治疗:口甘露醇注射液口速尿针口甘油果糖注射液3、降压治疗:口硝苯地平控释片口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口替米沙坦片口贝那普利片口硝酸甘油针4、脑保护治疗:口脑蛋白水解物针2支口尼莫地平片5、并发症的防治:口奥美拉唑针口复方氨基酸口水溶性维生素口氯化钾针合并症及处理措施饮食□普食□流质饮食□低盐饮食□低脂饮食□糖尿病饮食□鼻饲饮食活动□卧床休息□室内活动□户外活动护理工作护理级别:□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其它: □随时观察患者情况□保持肢体功能位置□指导功能锻炼□训练床上大小便、协助一切生活所需健康教育健康宣教、饮食调理病情变异□无□有原因:知情告知□住院告知签字执行医师签名:_______________ 执行护士:_________________脑梗塞临床路径表(3)填表日期:_______年___月___日住院号:______________住院第4、5天目标明确诊断、评估治疗效果、必要时根据检查结果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诊疗工作□上级医师查房□确定诊断□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辅助检查病情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意识障碍GS评分(分)增加诊断西医诊断:中医诊断:辨证分型:治疗中医中药:辨证使用中药汤剂(□急则治标□标本兼治□补虚固本)□中风1号□眩晕1号□星蒌承气汤□补阳还五汤□镇肝熄风汤中成药:静脉用药醒脑静注射液 20ml qd 口生脉针 20ml qd □参附针 50ml qd 特色治疗□自体血紫外线照射充氧回输治疗□开天门□中药熏蒸及外洗西医1、一般处理:□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心电监测2、降颅压治疗:口甘露醇注射液口速尿针口甘油果糖注射液3、降压治疗:口硝苯地平控释片口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口替米沙坦片口贝那普利片口硝酸甘油针口硝普钠针4、脑保护治疗:口脑蛋白水解物针2支口尼莫地平片5、并发症的防治:口奥美拉唑针口法莫替丁氯化钠注射液口复方氨基酸口水溶性维生素口氯化钾针合并症及处理措施饮食□流质饮食□低盐饮食□低脂饮食□糖尿病饮食□鼻饲饮食活动□卧床休息□室内活动□户外活动护理工作护理级别:□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其它:□随时观察患者情况□语言功能锻炼□指导功能锻炼□吞咽进食护理健康教育健康宣教、饮食调理、指导床上功能锻炼病情变异□无□有原因:知情告知□住院告知签字执行医师签名:_______________ 执行护士:_________________脑出血临床路径表(4)填表日期:_______年___月___日住院号:______________住院第6-9天目标评估治疗效果、必要时根据检查结果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尽早进行康复治疗诊疗工作□上级医师查房□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指导患肢功能锻炼辅助检查复查头颅CT、凝血四项,必要的化验、检查项目进行复查、心电图病情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意识障碍GS评分(分)增加诊断西医诊断:中医诊断:辨证分型:治疗中医中药:辨证使用中药汤剂(□急则治标□标本兼治□补虚固本)□中风1号□眩晕1号□星蒌承气汤□补阳还五汤□镇肝熄风汤中成药:静脉用药醒脑静注射液 20ml qd 口生脉针 20ml qd □参附针 50ml qd 特色治疗□自体血紫外线照射充氧回输治疗□开天门□中药熏蒸及外洗□针灸治疗西医1、一般处理:□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心电监测2、降颅压治疗:口甘露醇注射液口速尿针口甘油果糖注射液3、降压治疗:口硝苯地平控释片口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口替米沙坦片口贝那普利片口硝酸甘油针4、脑保护治疗:口脑蛋白水解物针2支口尼莫地平片5、并发症的防治:口奥美拉唑针口复方氨基酸口水溶性维生素口氯化钾针合并症及处理措施饮食□流质饮食□低盐饮食□低脂饮食□糖尿病饮食□鼻饲饮食活动□卧床休息□床上功能锻炼护理工作护理级别:□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其它:□随时观察患者情况□心理与生活护理□指导功能锻炼□排痰护理(有效咳嗽、排痰技巧、定时扣背。
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路径表单(5)时间
住院第17日
(术后第16天)
住院第18日
(术后第17天)
住院第19日
(术后第18天)
住院第20日
(术后第19天)
住院第21日
(术后第20天)
主要诊疗工作
o 临床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o 完成病程记录
o 临床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o 完成病程记录
o 临床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o 完成病程记录
o 临床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o 完成病程记录
o 确定患者能否出院
o 向患者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复查日期o 通知出院处
o 开出院诊断书
o 完成出院记录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o 一级或二级护理
o 术后普食或继续肠道内营养
长期医嘱:
o 一级或二级护理
o 术后普食或继续肠道内营养
长期医嘱:
o 一级或二级护理
o 术后普食或继续肠道内营养
长期医嘱:
o 一级或二级护理
o 术后普食或继续肠道内营养。
脑出血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I61)(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15年)1.急性起病。
2.伴有局灶症状和体征者(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常伴有头痛、呕吐、血压升高及不同程度意识障碍.3.头颅CT或MRI证实脑内出血改变。
4。
排除非血管性脑部病因(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15年)1。
一般治疗:监测命体征,维持呼吸循环稳定,检测控制体温。
2。
加强血压管理,避免血肿扩大3。
控制血糖水平。
4。
脑出血病因检查及治疗。
5.防治并发症: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控制痫性发作,预防深静脉血栓。
6。
选择适宜药物治疗.7。
必要时外科手术治疗。
8。
早期营养支持及康复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
标准住院日为10—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61脑出血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
1.必需检查的项目:(1200)(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心肌酶谱、凝血功能、血气分析、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头颅CT 、胸片、心电图。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自身免疫抗体、肿瘤指标、出凝血指标等;(2)头颅MRI,MRV、CTA、MRA或DSA。
(七)选择用药。
1。
脱水药物:甘露醇、高渗盐水、甘油果糖、速尿和白蛋白等。
2.降压药物:根据患者血压情况选择静脉降压药物或口服降压药物。
3.抗菌药物:遵循抗生素使用原则,根据患者情况及药敏结果选择适宜抗生素药物。
4.缓泻药。
5.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药物。
6.继发于出血性疾病的脑出血酌情应用止血药,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胰岛素、抑酸剂等对症治疗药物。
脑出血临床路径一、脑出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脑出血(ICD10:I61. 902)皮质下I61.0脑叶I61.1脑半球未特指部位I61.2小脑I61.4(二)诊断依据根据《神经病学》第二版(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5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有长期高血压病史,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起病,发病突然,血压明显升高,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升高的表现,有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脑膜刺激征,可伴有意识障碍,应高度怀疑脑出血。
头颅CT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三)治疗方案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2-4周,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大小便通畅,预防和及时治疗褥疮、泌尿道和呼吸道感染等;2.控制血压;3.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4.控制体温;5.癫痫发作的预防和处理:如出现癫痫发作,应给予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等一线抗癫痫药处理;6.手术治疗:适应症:大脑半球血肿30ml以上、小脑半球血肿10ml以上者,在患者家属的要求和同意下,可作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原发性脑室出血可考虑脑室引流治疗。
禁忌证:症状较轻、病情稳定者;7.早期康复治疗。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4-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61. 902脑出血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所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尿、大便常规2.血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凝血功能3.胸片、心电图4.头颅CT(七)选择用药1.脱水药物2.选择口服缓泻药3.抗菌药物4.抑酸药物5.胰岛素(八)辨证论治中医诊断要点主症:神志恍惚、迷蒙,甚至昏迷或昏聩,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
发病特点:大多数急性起病。
好发年龄:好发于50岁以上。
具有两个以上主症,结合年龄、诱因、先兆症状等方面的特点即可确定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