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78.50 KB
- 文档页数:15
大棚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大棚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是指在大棚环境下,采用科学的栽培管理方法,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和其他有害物质,以生物防治、有机肥料等方式进行蔬菜生产的一种技术。
这种技术不仅能够保证蔬菜的质量和安全,还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是一种环保、健康的生产方式。
本文将介绍大棚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的具体方法和优势。
一、大棚选择大棚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大棚。
大棚的选址要尽量远离污染源,避免大气污染和水源污染。
大棚的结构要坚固耐用,能够承受风雨,保证蔬菜生长的安全。
大棚的材料要选择透光性好、保温性能优秀的材料,例如玻璃或者特制的塑料薄膜。
二、土壤处理大棚蔬菜的土壤处理很重要,要先将大棚内的土壤清理干净,去除杂草和病虫害,然后进行土壤消毒。
土壤消毒可以使用高温蒸汽消毒、化学消毒剂等方法,彻底杀灭病菌和害虫,保证土壤的无公害。
还可以施加一些有机质,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为蔬菜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三、种子选择与播种在大棚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中,种子的选择非常重要。
要选择无公害、无污染的种子,避免使用转基因种子和含有激素的种子。
种子的质量也要有保证,可以选择一些正规的种子公司购买。
播种时要注意控制数量,保证适量的密度,避免蔬菜过密造成病虫害的滋生。
四、施肥管理大棚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强调有机肥的使用,可以使用动物粪便、秸秆、腐熟的堆肥等有机物质进行施肥。
有机肥料对土壤和植物的生长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施肥时要注意控制好施肥量,避免施肥过多造成土壤酸化和植物根系腐烂。
五、水肥一体化在大棚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中,水肥一体化是一种常见的管理方式。
通过现代农业技术,可以利用滴灌、喷灌等方式进行蔬菜的灌溉,同时在灌溉水中加入适量的有机肥料,实现水肥一体化。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还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养分流失,既节约了资源又保证了蔬菜的生长需求。
六、生态虫害防治大棚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强调对虫害的生态防治。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是一种以自然、环保和健康为基础的蔬菜生产方式。
它与传统的蔬菜生产方式不同,它不用化学肥料、农药和生长调节剂,利用传统的有机肥料来提高土壤肥力,利用自然光和气体交换来促进植物的生长,从而保证了蔬菜的品质和食用安全性,对人体健康亦有提升。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种:在选种上,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情况,选择适合当地生长条件的蔬菜品种。
同时,也要选择优质的无污染种苗。
二、土地准备:使用传统的有机肥料为土壤肥力提供充足的营养,同时,要注意在深耕、压实和灌溉上的科学应用,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
三、灌溉: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采用雨水灌溉和滴灌,不使用叶面或土壤施肥。
四、病虫害防治:使用天然草本杀虫药和枯木粉末作为病虫害的预防措施。
在蔬菜生长过程中,要注重发现和处理病虫害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五、采收和处理:在蔬菜采收过程中,要注重质量控制,保证蔬菜在采收和后续处理过程中不受到任何污染或损伤。
同时,采收后要经过严格的检测,以保证蔬菜的质量和安全性。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应该将自然、环保和健康三个方面都考虑到,从选种到收成,从防止虫害到采摘和处理,都应该严格遵守该技术的规范和要求。
这种技术的应用,无疑能为我们提供更加健康、安全和自然的蔬菜,也能更好地保护环境,促进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无公害生产-蔬菜的无公害生产技术无公害蔬菜是指没有受有害物质污染的蔬菜,也就是说在商品蔬菜中不含有某些规定不准含有的有毒物质。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无公害蔬菜已成为蔬菜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影响蔬菜无公害生产的主要污染源有两个。
一是农药;二是工业三废。
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基本技术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应选择在远离工厂医院等污染源5公里以外的区域,距离交通主干道700米以上,灌溉水质和大气质量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良好的周边环境无污染的大气和清洁的水源是种植无公害蔬菜的基本条件。
2、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应摆脱对农药的依懒心里,对病虫害的防治要以农业措施为主,药物防治为辅,细化栽培技术。
(1)深翻耕地,进行日光曝晒,可杀灭部分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虫。
(2)种子消毒,采用温汤浸种,可杀灭覆着在种子表面的病菌。
(3)选用抗病能力强,丰产性能好的品种。
(4)控制温度和湿度对于节能日光温度和塑料大棚这一点显得优为重要,不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会给病菌创造滋生漫延的条件,因此,在节能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中,应尽可能采用暗灌技术并做好日常通风透气工作。
(5)培育壮苗、提高抗病能力。
(6)清理田间杂草,对于病株要连根拔除,防治病害传染。
(7)实行轮作,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8)提倡多使用腐熟农家肥,减少化肥用量。
3、科学用药:化学药剂仍是目前人们防治蔬菜病虫害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它又是造成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在使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时应学会科学用药。
(1)注意日常田间病虫害观测,掌握最佳防治期。
(2)对症用药,是什么病用什么药,不要乱打预防药。
(3)能局部用药就不要全部打药。
(4)打药时要按农药使用说明使用,不可过量用药。
(5)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6)采收时应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部隔期。
4、科学施肥:无公害蔬菜施肥要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杜绝施用硝态氮肥。
为了使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不超标,还应做到以下几点:(1)不单一施用氮肥,技术人员要根据各种蔬菜品种对肥料的需求和土壤肥力状况进行科学的配方施肥,合理配施氮、磷钾和钙、镁、铁、锰等微量元素。
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是指采用生态友好的方式,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和转基因技术,利用自然的生态系统和适宜的栽培技术种植蔬菜的方法。
这种栽培技术可以保证蔬菜的品质安全,减少环境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土壤管理技术1.选择适宜的土壤:无公害蔬菜栽培需要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通气性好的土壤,避免选择沿街道或工业区域周围的土地,以防污染源对蔬菜的污染。
2.有机肥的应用:无公害蔬菜栽培中,应充分利用有机肥料,如堆肥、腐熟的畜禽粪便等,进行土壤改良。
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
3.合理施肥:无公害蔬菜栽培中要注意合理施肥,根据不同的蔬菜品种和生长阶段的需求进行施肥,避免过量施肥和低效施肥。
可以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有机肥料,如复合肥料和微生物菌肥料等。
二、病虫害防治技术1.选择抗病虫害品种:无公害蔬菜栽培中,应选择具有抗病虫害能力的蔬菜品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可以通过选育抗病虫害品种和使用合适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来降低病虫害的危害。
2.生物防治:无公害蔬菜栽培中,可以运用生物防治技术来控制病虫害。
如释放寄生性或捕食性天敌来控制害虫的数量,使用生物农药来防治病害,如利用茶多酚来防治番茄叶霉病。
3.规范化管理:无公害蔬菜栽培中要加强规范化管理,包括定期巡视、清除杂草和病虫害的残留物、及时采摘病虫害植株等。
同时要注意隔离种植不同的蔬菜,避免病虫害的交叉传播。
三、生态环境保护技术1.保护生态环境:无公害蔬菜栽培应保护生态环境,禁止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避免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要加强对农田周围生态环境的保护,如种植花草树木、建立人工湿地等。
2.水资源管理:无公害蔬菜栽培要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浪费。
可以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减少水耗量和水资源的污染。
3.处理农田废弃物:无公害蔬菜栽培后要及时处理农田废弃物,如落叶、秸秆等。
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摘要:伴随着国家发展速度的加快,人类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空气质量下降以及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都给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带来种种危机感,所以,培育出优良无公害蔬菜是对人类最大的贡献!采取无公害蔬菜生产栽培技术措施,使基地环境、生产流程和蔬菜质量达到无公害的标准要求。
主要是抓好“三关”,抓好“六大环节”。
关键词:优良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标准要求中图分类号:s63 文献标识码:a无公害的蔬菜是指以无公害蔬菜生产和栽培技术生产为标准的安全、没有污染、优质、营养型蔬菜,同时,残留在蔬菜中的农药、重金属、硝酸盐、亚硝酸盐或者其它的对人体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要控制在法定允许的限量范围内,符合国家的标准规定。
1 无公害蔬菜的栽培技术要明确三关的含义。
三关指生产基地的选择与改善、种植过程无害化,蔬菜残留毒物检测。
重要的就是如何把握这三关;抓好产地环境、品种的选择,培育出茁壮的蔬菜育苗,栽培健身,病虫害的防治和质量检测是发展无公害蔬菜的必不可少的6大环节。
总而言之,就是采用没有公害的蔬菜生产技术措施,使蔬菜的各项指标达到无公害的标准要求。
不论是生产过程还是基地环境,尤其是最终的产品质量都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无公害标准要求。
2 田间种植和管理在田间的管理主要注意的6点如下:2.1由于土壤的类型不一样,所以种植的蔬菜就要有所区分,要因地制宜!2.2精细翻新土地,更新土壤中的微量元素,通过个别的方法去掉土壤中的有害杂质。
2.3固定的种植,不同的品种,要求也有所不同,但是共同点就是合理的密植。
2.4中耕、除草和培土。
2.5搭建棚架,修整枝杈,疏果。
2.6小拱棚和大棚的温湿度管理。
3 灌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1 三大基本原则3.1.1 土壤一般分为2种沙土壤和粘土壤,在东北绝大数土壤属于粘土壤,要注意深沟排水,低洼的地方需要勤浇小水,同时,为防止水患及时排水。
3.1.2 根据天气和蔬菜的生长状况进行灌溉晴天和燥热的天气需要多加灌溉,阴天以及气温较低的天气减少灌溉甚至不浇灌。
无公害生产-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几项技术措施无公害技术是蔬菜生产技术发展的方向,现介绍以下几项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措施:一、防虫网隔离技术防虫网隔离是指覆盖薄膜和遮阳网,也称为防虫网室,网内与网外隔离,使体形较大的害虫不能进入网内危害蔬菜作物。
通过防虫网覆盖栽培,可使蔬菜农药用量较大幅度的下降,蔬菜的食用安全性大大提高。
夏秋季节叶菜类、果菜类、瓜类、豆类蔬菜均可采用防虫网覆盖栽培。
二、色板诱杀技术色板(黄、蓝板)诱杀技术是利用某些害虫成虫对黄、蓝色具有强烈趋性的特性,对害虫进行物理诱杀的技术。
其防治对象主要是同翅目的蚜虫、粉虱、叶蝉等,双翅目的斑潜蝇、种蝇等,缨翅目的蓟马等。
黄板常用于诱杀粉虱、斑潜蝇和蚜虫等;蓝板则用于诱杀蓟马等。
一般每亩地可均匀悬挂规格为25厘米×30厘米的诱虫板30片,或25厘米×20厘米诱虫板40片。
黄板可使蚜虫的虫口密度降低20%-40%。
诱虫色板不仅可以杀死大量成虫,直接减轻害虫危害,还可对害虫进行预测预警,确定准确防治时间。
三、昆虫性诱剂技术昆虫性诱剂诱杀害虫是通过诱芯内的人工合成性信息素化合物缓释至田间,引诱雄蛾进入诱捕器内。
应用昆虫性诱剂诱杀害虫,既可降低田间虫卵量,有效控制下一代的发生,减少田间药剂防治次数,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同时专一性强,对目标害虫种类外的其他昆虫无影响,能较好地保护自然天敌种群,更好地发挥其对害虫的控制潜能,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安全。
该技术还可用于目标害虫的监测预警工作。
四、杀虫灯诱杀技术利用害虫的趋光、趋波、趋色、趋性等特性,将杀虫灯光波设定在特定范围内,近距离用光,远距离用波,加以害虫本身产生的性信息引诱成虫扑灯,再配以特制的高压电网触杀,使害虫落入专用虫袋内,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
目前农业生产上推广应用较多的杀虫灯为频振式杀虫灯。
蔬菜生产上一般在4月中旬装灯,10月下旬撤灯。
每天的开灯时间一般为晚上9时至次日凌晨4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