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上册段考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208.50 KB
- 文档页数:10
2010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阶段测试试卷(2010年11月)(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出卷:初二备课组)一、文言文(30分)(一)默写:(6分)1、昨夜江边春水生,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3、______________,失于盛年,犹当晚学,4、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三十而立,5、应愁晚泊喧卑地,_________________。
6、纵被东风吹作雪,_________________。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7、一日暴.之__________ 8、今夫以之为数.,小数也_________9、宁.有益乎__________ 10、迄.无佳文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0分)黄生借书说(节选)“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为一说,使与书俱。
11、本文作者是清朝的诗人______;“说”的文体特点是______。
(2分)1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2分)(1)余幼好.书,家贫难致好(2)而其.归书也必速其1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2分)为一说,使与书俱。
14、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写序号:文中“其切如是”是指______(A.故有所览辄省记 B.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C. 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的情形;看到这样的情形作者感情是______(A.既悲伤又痛恨 B.既同情又庆幸 C.既惋惜又可怜)。
(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18题:(10分)闵子骞①兄弟二人,母死,其父更娶,复有二子,子骞为其父御②车,失辔③,父持其.手,衣甚单。
2010年下学期八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卷同学们注意:1.满分100分,时量120分钟;2.将答案写于答题卷上亲爱的同学:这学期又学了不少知识吧,展示自己的时候到了,你可要冷静思考,沉着答卷,工整书写哟!祝你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24分)(一)单项选择题。
(共8分,每小题2分)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镂lòu空寒噤jìn 风雪载zǎi途B.伧cāng俗归咎jiù束sù手无策C.繁衍yǎn 脊jǐ椎气息奄yǎn奄D.追溯sù绮yǐ丽穷愁潦liáo倒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雄姿因势象形大廷广众B.案牍物竟天择长途跋涉C.赃物重峦叠嶂张皇失错D.荒谬草长莺飞巧妙绝伦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敌阵,横渡长江。
(2)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起来;但完全消失,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
(3)在……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A.冲破冷漠掩护B.突破淡薄掩护C.突破冷漠遮掩D.冲破淡薄遮掩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努力,他对自己能否取得竞赛的第一名很有信心。
B.为了更生动地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本届世博会组委会独创了“城市最佳实践区”。
C.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增强。
D.一进入体育场,大家就看到五颜六色的彩旗和欢呼声。
(二)按原文默写。
(共8分,每空1分)5.(1)常有高猿长啸,,空谷传音,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三峡》)(2),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3)衣沾不足惜,。
(《归园田居》)(4)气蒸云梦泽,。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孟子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望岳》中意思与之相近的诗句是:,.(三)按要求答题。
填入上联,使之构成对偶句式。
(2分)9、《水浒》写武松打虎之前,有这么一段话:“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饿,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大旗在门前,上面写着五个大字:‘三碗不过岗。
’”从现代商品经济观点来看,“三碗不过岗”是绝妙的广告词。
它究竟蕴含了酒店主人怎样的用心?请回答两点。
(2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45分)(一)(12分)我曾经三次到周庄,每一次都乘船游镇,然而每一次留下的印象都不一样。
第一次到周庄,正是仲春,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________着,石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
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刚刚下过一夜小雪,积雪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_________,阳光已经穿破云层抚摸大地。
在耀眼的阳光下,古镇上到处可以看到斑斑积雪,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边的石阶上,一滩滩积雪反射着阳光,一片__________,令人目眩。
(A)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在阳光下,积雪正在融化。
到处可以听见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桥的栏杆和桥洞在淌水。
小河的石河沿上。
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从石缝中渗出来。
(B)细细_____________,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1、选段横线处应填人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覆盖笼罩晶莹谛听B.笼罩覆盖明净聆听C.覆盖笼罩明净聆听D.笼罩覆盖晶莹谛听2、解释词语(4分)参差: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如诉如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别用一个词概括两次游周庄的印象(2分)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画曲线句子是以哪种感觉来写周庄的景物的(2分)A处______________ B处_________________5、选段没有用到的修辞手法是:( )(2分)A.比喻B.拟人C.夸张D.排比(二)家书(12分)延叔喝完第一杯酒,雪花就柳絮般飘落下来。
初二语文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五大题,共计28小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
2、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一、语文听力测试(13分)答题提示:认真听录音,每小题读两遍,然后根据要求完成1—5题。
1.听读词语,选出读音不正确的一项()(2分)A.造诣恪守庸倦即物起兴B.煞白不啻荫庇返璞归真C.逾越洗濯磐石长吁短叹D.蜕化联袂隽永偃旗息鼓2.听读诗句,选出停顿不正确的一项()(2分)A.中军置酒饮归客,愁云惨淡万里凝。
B、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听读下面一则通知,选出和听到的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A、这次会议的时间为6月22日9:00。
B、开会地点是宁波市新兴大酒店3楼5号会议室。
C、参加会议的对象是各县(市)、区教育工会主席或常务副主席一名。
D 、此次会议名称为:县(市)、区教育工会主席会议。
4.听读下列一则新闻,选出和听到的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A、6月3日当天,各地旅游团队入世博园人数约15.5万,约占参观者总数的37%。
B、6月3日全天共有4278名志愿者为参观者服务。
C、6月3日,上海世博园内突尼斯馆和巴西馆分别因空调维修和场馆装修闭馆,利比亚因为国家馆日闭馆。
D、在夏季,严重心脏疾病患者不宜前往人流拥挤的地方。
冠心病和高血压等疾病患者进入世博园参观应根据身体情况,量力而行。
5.听读下列一则新闻,选出和听到的内容相符的一项是()(3分)A、美国地质学家萨姆·博尼斯表示,5月30日危地马拉城出现的一个深100米的塌陷洞,是自然因素造成的。
B、据估计,30日出现的这个塌陷洞直径18米,深60米,它显然受到热带风暴“阿加莎”的影响。
C、危地马拉城和它的地下排水设施所在的位置,地表以下深达数百米的地层的主要成分是浮石填充物(过去火山爆发产生的堆积物),这些填充物已经形成坚硬的岩石。
D、热带风暴“阿加莎”带来的暴雨,也增加了危地马拉城地下排水管道的负担,导致不断变大的地下洞穴最终坍塌。
2010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综合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一部分阅读(60分)一、文言文阅读(共28分)(一)默写(每题2分,共10分)1.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2.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八千里路云和月。
4._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
5.青山绿水,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理解(1+2分,共3分)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昏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A.首曲子全篇无一语提及“思”的内容,却被誉为“秋思”之祖。
B.“小桥流水人家”,动静结合,只用6个字却写出了三种意象。
C.“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句写出了游子思乡。
D.这这首曲子的作者是元朝的马致远,其代表作有《汉宫秋》,《窦娥冤》。
(三)阅读下文完成8—11题(共7分)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肉,乃去。
8.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3分)有好事者船.载以入__________ 稍近益.狎__________ 驴不胜.怒__________9.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
(2分)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从驴子被虎吃的角度谈谈文章带给你的启示。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共8分)驴车尚书戴简恪公敦元,官刑部尚书。
2010年秋季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试题在腊梅飘香的时节,本学期即将结束,你一定很想知道你本学期学业上的长进吧,愿你在这份试卷上尽情展示你的学识,谱写你青春的梦想!一、积累与运用(20分>(友情提示:请你用正楷或规范的行楷填写。
凡是默写填空的内容,每写错一字扣0 5分>1.古诗文默写(8分,每小题2分>(1>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长歌行-汉乐府》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pUpYBbl0Y(3>苏轼《浣溪沙》中运用典故表达人不要在年老的时候感叹时光流逝、为衰老自悲的诗句是: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pUpYBbl0Y(4>陶渊明写桃花林优美景色的语句是:夹岸数百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pUpYBbl0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SpUpYBbl0Y2阅读下面这段话,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每小题2分>上海世博园的中国馆,独树一帜__________,举世zhǔ_______目。
它具有中国古建筑风格。
(经天纬地、博大精深、高深莫测)_____________的中国建筑文化,在古代以中国为中心,以汉式建筑为主,传播到日本、朝鲜、蒙古和越南等国,形成了(别开生面、别具一格、别具匠心>____________的东方建筑风格。
上海世博园的中国馆为中国在人类文明史上续写了又一辉煌篇章。
SpUpYBbl0Y(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独树一帜( > 举世zhǔ________目(2>根据语境,从括号里选取恰当的词语填人语段中的横线上。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2010年秋期末检测试卷八年级语文(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基础知识(40分)亲爱的同学们: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心境平静,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思考,你就会感到试题并不难,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请相信自己。
同时请你认真书写,规范答题。
(全卷总分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请把握好时间。
)一、语言运用与积累。
(共33分)1.下列加线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3分)A、蹒跚(pán)愧怍(zuò)吊唁(yàn)罄竹难书(qìnɡ)B、嶙峋(xún)两栖(xī)老妪(yù)风雪载途(zài)C、荒谬(miù)仄歪(zè)阻遏(yè)毛骨悚然(sǒnɡ)D、尴尬(ɡān)潮汐(xī)伧俗(chānɡ)在劫难逃(jié)2、下列名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鞠躬遗骸锐不可挡张皇失措B、狼藉烦躁荡然无存消声匿迹C、轩榭藩篱惟妙惟肖因地制宜D、归咎喷嚏涛剑为犁穿流不息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运用正确的是()(3分)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B、王小明同学心直口快,对有缺点的同学总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来。
C、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简直是画蛇添足。
D、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塞翁失马,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A、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B、2003年10月16日,我们靠自己力量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这是中国人永远值得纪念和骄傲的日子。
C、我们要确保安全生产,防止万无一失。
D、近段时期以来,小王电脑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将序号依次写在横线上:(3分)①我对一只空中的蝴蝶说,啊,好大的浪呀。
2010-2011学年度(上)八年级语文半期考试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A卷100分B卷50分A卷(共100分)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题3分,共9分)1、下列选项中注音不正确的是()A.那时就极严重地诘(jié)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
B.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pī)雳,全体都震悚(sǒng)起来。
C.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chāi)使也交卸(xiè)了。
D.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xuè)便往往触他之怒。
2、下列句子书写完全正确的是()A.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
B.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宵,响遍山谷。
回音在倾泻的雨中缭绕不决。
C.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D.可是假如是月明风轻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
3、句中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她虽然占领了全床,但也有情有可原的地方,于是我开始退让她。
B.那年夏天,他高考落榜,母亲又生病,真是祸不单行啊。
C.小红长得低眉顺眼、乖巧伶俐,很逗人喜欢。
D.圆明园,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煞是美丽。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每题3分,共9分)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2010年—2011年度初二年级阶段考试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5分)1、选择所给注音有错误的一组()(3分)A、矜持(jīn)披挂上阵(guà)序幕(xù)笼罩(lǒng)B、邻近(lín)水泄不通(xiâ)掩映(yìng)秧苗(yāng)C、淘汰(tài)世人瞩目(zhǔ)障碍(zhàng)搅拌(jiǎo)D、承诺(nuî)矢志不移(shī)迂回(yǘ)遗传(yí)2、下加点字形和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睿.智(ruì) 愚昧.(mâi) 污.蔑(wū) 恕.不可遏B、弥.留(mí) 喝.彩(hâ) 扶掖.(yâ) 重蹈.复辙C、陨.落(yǔn) 亵.渎(xiâ)佣.碌(yōng) 强聒.不舍D、灵柩.(jiù) 骈.进(pián) 暑.光(shǔ) 登峰.造极3、所给读音组词没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A、曲(qǔ)歌曲乐曲弯曲B、降(jiàng)降落投降空降C、相(xiàng)相片宰相洋相D、累(lâi)劳累积累拖累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同学们观看了电影《焦裕禄》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B、某厂研制新产品的技术人员,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奋战,终于试制成功了。
C、不管气候条件怎样恶劣,他都坚持下来了。
D、经过大家的努力,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显著地提高了。
5、下面是《做人》这首小诗的前两节。
请顺着文意续写一节。
(3分)做花一样的人/不一定艳丽娇媚/但必须芬芳四溢做树一样的人/不一定枝繁叶茂/但务必挺拔秀颀6、依次填入下列文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让我们对所有的苦难心存感激,因为,生命_____,思想______,意志______。
①总是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②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③总是在残酷和无情中坚强A.②③①B.③②①C.①②③D.②①③7、下面宣传语中四字短语之间衔接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点燃激情,传递梦想,凝聚爱心,支援灾区(街头横幅)B.保护草坪,请勿踩踏,爱护花木,请勿采摘(公园告示牌)C.反对邪教,关爱家庭,珍惜生命,崇尚科学(社区标语牌)D.润肺化痰,止咳平喘,护喉利咽,生津补气(药品广告)8、下面是福州市“城市名片”对联征集活动的获奖作品,其下联空格处应填入的词语是()(3分)上联:商贸繁荣两塔擎天光禹城下联:三山载福育榕城A、人杰地灵B、四季如春C、人文鼎盛D、海西明珠9、打电话正成为人们交往的重要方式。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14周考试试卷八年级语文试卷温馨提示:1、本试卷七大题,共计28小题,试卷包含试题(分第Ⅰ卷、第Ⅱ卷)和答题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试时,请将第Ⅰ卷和第Ⅱ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相应位置上,作答在试题上无效,只收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20分)一、语文听力测试(8分)答题提示:第一卷的1—4题读一遍,答案写在答题卷的相应题号上;第二卷的11—12题读两遍,答案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考生可以边听边答题,录音只播放一次。
1、听读词语,选出读音不正确的一项()(2分)A、凝重矜持风度翩翩B、瞩目肆虐大相径庭C、转舵籼稻矢志不移D、恬雅衣钵夜不能寐2、听读一则天气预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26日至28日是湖北有史以来强度最强、范围最大的一次降雨过程,省内共有20个县市出现暴雨,8个县市出现大暴雨。
B、此次降雨造成部分居民房屋倒塌和农作物受灾,受灾的农作物有133.23千公顷。
C、目前,丹江口水库水位达到150.24米,已启动防汛救灾三级预案。
D、灾害发生后,省民政厅迅速派出3个工作小组深入十堰、襄樊、仙桃和天门等地核查灾情,协助和指导救灾。
听读主持人对邓亚萍的访谈,回答3—4题3、根据对话内容,下列不是主持人所提的问题的一项是( )(2分)A、食品安全问题,奥运村的食品通过什么途径来的?B、奥运村的方方面面情况怎么样?C、奥运村吃得怎么样?D、奥运村的安保戒备是比较高的,如何平衡安全性与村民的舒适性呢?4、下列与邓亚萍回答内容不符的一项是()A、奥运会运动员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专门聘请曾经服务过八届夏奥会和五届冬奥会的国际饮食公司制作餐品。
B、北京奥运村专门配备了犹太餐、清真餐、印度餐等餐品。
C、食品安全问题,从生产基地,到种植、加工、运输,到奥运厨房,到运动员吃,整个过程都有监控,D、虽然在奥运历史上没有发生过悲剧,但我们还是把奥运村安保措施放在很重要的地位。
2010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上册段考试卷打开你的思维,发挥你的才智,来进行这120分钟的愉快之旅吧。
当你打开试卷,你就是这里的主人。
只要心境平静,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思考,你会感到试题并不难。
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请相信自己!加油!第Ⅰ卷积累·运用( 28 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4分)1.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2分)A. 震悚.(shǒng)荒谬.(miào)溃.退 (guì) 锐不可当.(dǎng)B. 要塞.(sāi)瞥.见(piē)惊骇. (gài) 歼.灭(qiān)C.俨.然(yān)幽咽.(yàn)诘.问(jí)差.使(chà)D.阡.陌(qiān)举箸.(zhù)寒噤.(jìn) 仄.歪(zè)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A.半山腰的松柏根深蒂固....,才显得枝繁叶茂。
B.这次的成功,让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我们还要不断学习,以免重蹈..覆辙..。
C.这个人的出现吓了他们一跳,于是锤声戛然而止....,钳中夹着的铁块也失落在地。
D.他得知自己的罪行已被揭发,面对前来拘捕的警察,不由得义愤填膺....。
3、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A ①对偶②排比③ 拟人B ①排比②夸张③拟人C ①排比②对偶③ 反问D ①夸张②对偶③反问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小说《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其中主人公是一位干瘦的老头,叙述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时期。
B、雨果是法国作家,他愤怒谴责了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并焚掠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敬意和同情。
C、《老王》一文通过写作者与老王的交往,反映了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以及他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D、《背影》是朱自清写的一篇表现父子之爱的抒情散文,语言生动流畅。
5、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2分)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以容忍他人删改后的下联:,。
6.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2分)A、学习委员猜测,新来的语文老师大概是二十三四岁左右。
B、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C、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D、我们要注意找出并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
7、默写(9分)(1)日暮乡关何处是?(崔颢《黄鹤楼》)(2)《春望》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3) 汉乐府《长歌行》中,与“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意思相近的句子是:,(4)《陋室铭》中描写环境幽美的句子是:,(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动态美景的千古名句是,8、名著阅读。
( 3分)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初中阶段你读过不少中外名著吧?现请你从《骆驼祥子》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任选一部,谈一谈阅读这部小说大致的印象以及感受最深的一点。
名著:《》(1分)①作者:主人公:( 1分)②感受最深:( 1 分)二、语言实际运用和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4分)(1)新华网北京4月1日电(记者周婷玉)“我们会铭记先烈的遗志,我们将传承民族的精神。
勿忘国耻,珍惜和平……”200余名青少年代表1日齐聚于长城脚下庄严宣誓。
“全国青少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系列活动在激昂的宣誓声中启动。
这次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系列活动主要包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网上知识竞答,从4月1日开始,到8月15日结束,活动网址为;“民族魂”“血铸中华”等千家网站发起第四届“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清明节网上献花活动;另外还有《长城》个性化专用邮票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专题邮品发行和邮展活动等。
9.用一句话概括新闻要旨(25字内)。
我的概括:。
( 2 分)10.网上向我们提供了下列供选择的花,请你从中任选一种花献给烈士,并附上简短的留言。
(留言要能体现你所选的花的意旨,50字以内)(2分)网上供选的花有:玫瑰、荷花、菊花、康乃馨、葵花、君子兰、马蹄莲、杜鹃、梅花、牡丹我选送烈士。
我给烈士的留言:第Ⅱ卷理解·感悟( 42 分)一、现代文阅读(23分)(一)(12分)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过铁道,要()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着上面,两脚再向上();他肥胖的身子向左(),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1、在语段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这些细腻的动作描写,有何作用(4分)12、选段中写父亲的外貌,先后写了“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对其用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因为才替祖母办丧事,黑色有哀悼的意思。
B.家景惨淡,父亲老境颓唐,“黑布”刚好反映了家境困顿。
C.着力刻画父亲生活方式古板,表明我要继承这种家风。
D.黑色色调暗淡阴沉,与全文气氛一致。
13、选文中两次写到“我”流泪,其感情分别是:(2分)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背影》一文中,写父亲的语言不多,任选一句,简要分析朴实的话语中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情。
(2分)(1)“我走了,到那边来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进去吧,里边没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这段文章的中心意思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11分)①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
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
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都又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
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②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车还没到,不然真掉进了火坑。
⑧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我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
④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
原来要去北京的得到了上海的票,去上海的得到了北京的票。
⑤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
他初到北京的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有饿着。
不仅银行大厅里的太空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
⑥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
干什么都可以赚钱。
带路可以赚钱,看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可以赚钱。
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都可以赚钱。
⑦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第二天,他在建筑工地装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不见泥土而又爱花的上海人兜售。
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六次,净赚了五元钱。
一年后,凭“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
⑧在常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商店楼面亮丽而招牌较黑,一打听才知道是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不负责洗招牌的结果。
他立即抓住这一空当,买了人宇梯、水桶和抹布,办起一个小型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
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个打工仔,业务已由上海发展到杭州和南京。
⑨前不久,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
在北京车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只啤酒瓶,就在递瓶时,两人都愣住了,因为五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车票。
16、整体感知:(1)请选择最恰当的一项作为小说的标题( )(2分)A.偶遇 B.换票的悲剧 C.换票 D.成功与失败(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2分)17、小说描写了两个打工者的两次相遇,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2分)第一次相遇:第二次相遇:18、通读全文,简要概括两个人的性格特点。
(2分)成功者:拾破烂的人:19、品读小说⑥至⑧段,写出自己的感悟。
(3分)二、古诗文文阅读(19分)(一)诗歌赏析:(共4分)望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
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____________气势。
(2分)2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二)古文阅读《桃花源记》(15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2.本文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组织材料,细读文章,完成文章结构图。
(2分)——访问桃花源——23、解释加点词的古今义(4分)①阡陌交通..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24、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欲.穷其欲.与天公试比高B、初极狭,才通.人阡陌交通.C、便舍.船屋舍俨然D、渔人甚异之.水陆草木之.花25、有些成语出自本文,写出其中的一个(1分):__________ ______26、翻译下列句子(2分)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