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疾病的急性期有80%的阳性率病
壳抗原(VCA)
IgM 抗体急性期阳性率最高,急性
期可首先出现,并很快达高滴定度,
是传单患者急性期诊断的重要指标,
以后在数周内消失。IgG抗体在发病
两星期达高峰,以后以低水平存在持
续终生,虽不能作为近期感染指标,
但可用作流行病学调查。
淋巴细胞决定抗原(LYDMA)
EBV特异性抗原: 潜伏感染: EBV核抗原(EBNA)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 )
Epstein和Barr于1964年 从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 (Burkitt’s lymphoma) 细胞培养中最早发现
主要侵犯B细胞
EBV生物学性状
EBV属疱疹病毒γ亚科,外层有囊膜, 囊膜内是核衣壳,它是20面体,有160个 壳粒,最内层为大分子的双链DNA。
试验中以甲醛化马红细胞代替嗜异性凝集 试验中的绵羊红细胞,以牛红细胞抗原取 代牛红细胞。
是诊断本病最常用的快速筛选试验。
抗原antigen
抗体antibody
EB病毒核抗原(EBNA) 在疾病早期出现,并长期存在
膜抗原(MA)
抗膜抗体是病毒的中和抗体,
其高峰出现虽然较晚,但以后可
持续终生
早期抗原(EA)
若效价在1:64以上则可疑为传单,结合临床及异型淋 巴细胞的出现,具有诊断价值;
效价在1:224以上则可诊断为传单。
少数病例(约10%)嗜异性抗体出现时间较晚或持续时 间过短,而且接受皮质类固醇治疗后该反应可消失,故 阴性者不能排除此病。
然而,在其他某些疾病如血清病、病毒性肝炎、风疹、 结核病患者,也可呈阳性反应,此时应进一步作鉴别吸 收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