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基础知识及工作原理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7
锅炉基础知识及锅炉结构第一章锅炉基础知识第一节锅炉概述锅炉由“锅”和“炉”两个部分组成;“锅”是锅炉中盛水和汽的部分,他的作用是吸收“炉”放出来的热量,使水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和压力(热水锅炉),或者转变为蒸汽(蒸气锅炉)。
“炉”是锅炉中燃烧燃料的部分,他的作用是尽量地把燃料的热能释放出来,传递给锅内介质,产生热量供“锅”吸收。
锅炉的分类方法,大体有以下几种:1、按用途分类:有电站锅炉,工业锅炉和生活用锅炉等;2、按输出介质分类:有蒸汽锅炉、热水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等;3、按使用燃料分类:有燃油锅炉、燃煤锅炉和燃气锅炉等;4、按蒸发量分类:有小型锅炉(蒸发量小于20吨/时)中型锅炉(蒸发量20~75吨/时)大型锅炉(蒸发量大于75吨)等;5、按压力分类:有低压锅炉(工作压力小于等于2.5MPa)中压锅炉(工作压力大于等于3.8MPa,小于5.3MPa)高压锅炉(工作压力大于等于5.3MPa)等6、按锅炉结构形式分类:有水管锅炉(火包水)火管锅炉(水包火)等第二节锅炉参数表示锅炉工作特性的基本参数,主要有锅炉的出力、压力和温度三项。
1、锅炉出力锅炉出力又称锅炉容量,蒸汽锅炉用蒸发量表示,热水锅炉用供热量表示。
1.1 蒸发量蒸汽锅炉连续运行时每小时所产生蒸汽的数量。
用符号“D”表示,常用单位:吨/小时(t/h)。
锅炉马力(BHP),千瓦(Kw);1吨/时=64马力=628Kw1.2 供热量热水锅炉连续运行时每小时出水有效带热量,用符号Q“表示”,常用单位:万大卡/时(104kal/h),千瓦(Kw),英热单位/时Btu/h;1万大卡/时=0.01163 Kw=39.7英热单位/时2、压力垂直均匀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称为压力。
用符号“F”表示,单位是牛顿;垂直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称为压强,用符号“P”表示,单位是兆帕(MPa)。
在习惯上,常把压强称为压力,在工程技术上所提到的压力,实际上压强。
测量压力有2种标准:一种是以压力等于0作为测量起点,称为绝对压力;另一种是以当时当地的大气压作为测量起点,也就是压力表测出的压力数值,称为表压力或相对压力。
锅炉的工作原理引言概述:锅炉是一种将水加热转化为蒸汽或者热水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和家庭环境。
了解锅炉的工作原理对于正确使用和维护锅炉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锅炉的工作原理,包括燃料燃烧、热能传递、水循环、蒸汽产生和蒸汽排放等五个部份。
一、燃料燃烧1.1 燃料供给:锅炉通常使用煤炭、天然气、石油或者生物质等作为燃料。
燃料通过供给系统进入锅炉燃烧室。
1.2 点火和燃烧控制:燃料在燃烧室内点火,同时通过燃烧控制系统调节燃料供给和空气进入,以保持适当的燃烧条件。
1.3 燃料燃烧过程:燃料在燃烧室内与空气混合燃烧,产生高温燃烧气体,释放出大量热能。
二、热能传递2.1 烟气传热:燃烧产生的烟气通过锅炉内的烟管或者烟道,与锅炉外壳内的水管或者水壁接触,传递热能给水。
2.2 辐射传热:燃烧室内的火焰和烟气通过辐射作用,将热能传递给锅炉内的水管或者水壁。
2.3 对流传热:烟气和水之间的对流传热是通过烟气和水之间的物质流动实现的,烟气中的热能转移到水中。
三、水循环3.1 上水系统:锅炉通过上水系统将水从水源中引入锅炉内,补充锅炉内的水量。
3.2 循环泵:循环泵将锅炉内的水经过加热后,通过水管系统回流到锅炉内,形成水循环。
3.3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将锅炉内的水冷却,并排出冷却后的水,以保持水循环的稳定。
四、蒸汽产生4.1 饱和蒸汽:当水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产生饱和蒸汽,即水和蒸汽同时存在的状态。
4.2 过热蒸汽:通过进一步加热饱和蒸汽,可以使其温度超过饱和温度,产生过热蒸汽。
4.3 蒸汽质量控制:锅炉通过调节水的供给和热量的输入,控制蒸汽的温度和压力,确保蒸汽的质量和稳定性。
五、蒸汽排放5.1 排烟系统: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通过排烟系统排出,以降低环境污染。
5.2 烟气净化:为了减少烟气中的污染物排放,锅炉通常配备烟气净化设备,如除尘器和脱硫装置。
5.3 热能回收:锅炉烟气中的热能可以通过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回收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锅炉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性锅炉是一种将液体(通常是水)加热至产生蒸汽或者热水的设备。
它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用于供暖、发电、蒸馏和加热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锅炉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
一、锅炉的工作原理锅炉的工作原理基于热能传递和能量守恒定律。
当燃料(如煤、油、天然气等)在锅炉燃烧室中燃烧时,产生的热能通过传热面传递给工作介质(水或者蒸汽),使其升温或者沸腾。
锅炉主要由燃烧室、传热面、水循环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1. 燃烧室:燃烧室是燃料燃烧的空间,通常采用燃料喷嘴或者燃烧器将燃料喷入其中。
燃料与空气混合后,在适当的燃烧条件下发生燃烧反应,产生高温燃烧气体。
2. 传热面:传热面是将燃烧产生的热能传递给工作介质的部份,通常包括锅炉管道、炉墙和烟气余热回收器等。
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传热面与工作介质接触,将热能传递给工作介质。
3. 水循环系统:水循环系统是锅炉中水和蒸汽的循环流动系统。
它包括进水系统、蒸汽系统和排污系统。
进水系统将冷水引入锅炉,经过加热后转化为蒸汽或者热水,然后通过蒸汽系统或者热水系统输送到需要的地方。
排污系统用于排放锅炉中的污水和杂质。
4.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监测和控制锅炉的运行状态,保证锅炉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它通常包括燃烧控制、水位控制、压力控制和温度控制等功能。
二、锅炉的工作特性1. 热效率高:锅炉的热效率是指燃料转化为热能的效率。
锅炉的热效率高,能更充分地利用燃料的能量,减少能源浪费。
现代高效锅炉的热效率可达到90%以上。
2. 蒸汽产量大:锅炉的蒸汽产量是指单位时间内产生的蒸汽量。
蒸汽产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锅炉的功率和使用范围。
普通来说,锅炉的蒸汽产量越大,其功率越高,适合范围越广。
3. 压力稳定:锅炉的压力稳定性是指在工作过程中锅炉内部的压力变化情况。
压力稳定性好的锅炉能够保证供暖或者发电等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温度控制精确:锅炉的温度控制精确性是指锅炉在工作过程中能够精确控制工作介质的温度。
锅炉相关名词解释一、锅炉基本知识1.锅炉的定义和分类:锅炉是一种利用燃料或其他能源的热能,将水加热成热水或蒸汽的机械设备。
锅炉按用途可分为热水锅炉和蒸汽锅炉;按压力可分为低压、中压和高压锅炉;按结构可分为立式和卧式锅炉;按燃料可分为燃煤、燃油、燃气和电热锅炉等。
2.锅炉的工作原理:锅炉的工作原理是燃料在炉膛内燃烧产生热能,将水加热成热水或蒸汽。
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辐射和对流的方式传递给炉水,使其加热并蒸发成蒸汽。
蒸汽被输送到蒸汽管网或用户处使用,而热水则被输送到热水管网使用。
3.锅炉的主要组成部分:锅炉主要由锅筒(锅壳)、炉膛、燃烧器、水冷壁、对流受热面、烟气出口等组成。
锅筒是锅炉中装水的主要容器,炉膛是燃料燃烧的空间,燃烧器是将燃料送入炉膛并使其燃烧的装置,水冷壁和对流受热面是吸收和传递热量的部件,烟气出口是排放烟气的通道。
二、锅炉的安全附件和仪表1.安全阀:安全阀是锅炉的重要安全附件之一,用于控制锅炉内压力不超过规定值,防止锅炉超压引起爆炸事故。
安全阀有弹簧式和重锤式两种,弹簧式安全阀依靠弹簧的弹力来关闭阀门,重锤式安全阀依靠重锤的重量来关闭阀门。
2.压力表:压力表是用来测量锅炉内压力的仪表,通过压力表的读数可以了解锅炉内压力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
压力表必须经过定期校验才能使用。
3.水位计:水位计是用来测量锅炉内水位高低的仪表,通过水位计的读数可以了解锅炉内水位的变化情况,避免因水位过高或过低引起事故。
水位计必须保持清洁和准确。
4.温度计:温度计是用来测量锅炉内水温的仪表,通过温度计的读数可以了解锅炉内水温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调节燃料供应量和控制蒸汽流量,保证蒸汽温度的稳定。
温度计必须定期校验才能使用。
5.排污阀:排污阀是用来排除锅炉内的污垢和杂质的阀门,一般安装在锅筒底部或集箱底部。
排污阀分为手动和自动两种类型,手动排污阀需要人工操作,自动排污阀则根据水位变化自动开启或关闭。
涉及锅炉的知识点总结一、锅炉的工作原理1.锅炉的基本工作原理锅炉是通过燃料的燃烧产生热能,然后利用介质(如水或蒸汽)传递热能,以产生所需的蒸汽或热水。
通常情况下,锅炉根据燃料的不同分为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生物质锅炉等。
2.锅炉的热能转换过程锅炉的热能转换过程主要包括燃烧、传热和热能利用三个阶段。
燃料在燃烧时释放出燃烧热,并使锅炉内的介质温度升高,然后介质通过传热装置,将热能传递给水或蒸汽,最终产生蒸汽或热水,以供应工业生产或日常生活需要。
3.锅炉的热力循环锅炉的热力循环主要包括水循环和蒸汽循环两种。
水循环是指燃料燃烧后释放的热能使水被加热,并通过循环泵输送到锅炉各部位,完成传热和换热的过程。
蒸汽循环是指经过传热后的水汽化成蒸汽,然后被输送到使用地点,供工业生产或供暖使用。
4.锅炉的控制系统锅炉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燃料控制系统、风压控制系统、给水控制系统和蒸汽控制系统等。
这些控制系统通过自动控制设备,可以实现锅炉的自动启停、燃料供给、空气调节、给水控制和蒸汽排放等功能,以确保锅炉的正常运行。
二、锅炉的种类1.火-tube锅炉火-tube锅炉是一种常见的蒸汽锅炉,其特点是燃烧室和传热管在同一壳体内,燃料燃烧后的烟气通过传热管加热水,产生蒸汽。
火-tube锅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小型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供暖。
2.水-tube 锅炉水-tube 锅炉是一种以水为工质的蒸汽锅炉,其特点是传热管包裹在水中,燃料燃烧后的烟气通过传热管加热水,产生蒸汽。
水-tube 锅炉结构复杂,传热效率高,适用于大型工业生产和发电厂。
3.蒸汽锅炉蒸汽锅炉是一种用于产生蒸汽的锅炉,通常包括火-tube蒸汽锅炉和水-tube蒸汽锅炉两种。
蒸汽锅炉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发电厂,是重要的能源装置。
热水锅炉是一种用于产生热水的锅炉,通常包括燃气热水锅炉、燃煤热水锅炉和生物质热水锅炉等。
热水锅炉适用于供暖系统、城市供热和热水生产等领域。
锅炉基础知识第一章锅炉基础知识第一节概述一.锅炉的工作过程:锅炉是一种利用燃料燃烧后释放的热能或工业生产中的余热传递给容器内的水,使水达到所需要的温度(热水)或一定压力蒸汽的热力设备。
它是由“锅”(即锅炉本体水压部分)、“炉”(即燃烧设备部分)、附件仪表及附属设备构成的一个完整体。
锅炉在“锅”与“炉”两部分同时进行,水进入锅炉以后,在汽水系统中锅炉受热面将吸收的热量传递给水,使水加热成一定温度和压力的热水或生成蒸汽,被引出应用。
在燃烧设备部分,燃料燃烧不断放出热量,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热的传播,将热量传递给锅炉受热面,而本身温度逐渐降低,最后由烟囱排出。
“锅”与“炉”一个吸热,一个放热,是密切联系的一个整体设备。
锅炉在运行中由于水的循环流动,不断地将受热面吸收的热量全部带走,不仅使水升温或汽化成蒸汽,而且使受热面得到良好的冷却,从而保证了锅炉受热面在高温条件下安全的工作。
二.锅炉参数:锅炉参数对蒸汽锅炉而言是指锅炉所产生的蒸汽数量、工作压力及蒸汽温度。
对热水锅炉而言是指锅炉的热功率、出水压力及供回水温度。
(一)蒸发量(D)蒸汽锅炉长期安全运行时,每小时所产生的蒸汽数量,即该台锅炉的蒸发量,用“D”表示,单位为吨/小时(t/h)。
(二)热功率(供热量Q)热水锅炉长期安全运行时,每小时出水有效带热量。
即该台锅炉的热功率,用“Q”表示,单位为兆瓦(MW),工程单位为104千卡/小时(104Kcal/h)。
(三)工作压力工作压力是指锅炉最高允许使用的压力。
工作压力是根据设计压力来确定的,通常用MPa来表示。
(四)温度温度是标志物体冷热程度的一个物理量,同时也是反映物质热力状态的一个基本参数。
通常用摄氏度即“t℃”。
锅炉铭牌上标明的温度是锅炉出口处介质的温度,又称额定温度。
对于无过热器的蒸汽锅炉,其额定温度是指锅炉额定压力下的饱和蒸汽温度;对于有过热汽的蒸汽锅炉,其额定温度是指过热汽出口处的蒸汽温度;对于热水锅炉,其额定温度是指锅炉出口的热水温度。
锅炉基础必学知识点
1. 锅炉的基本构造:锅炉主要由炉膛、燃烧器、锅炉筒体、烟管、水管、给水系统、排烟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
2. 锅炉的工作原理:锅炉通过燃料的燃烧产生热能,将水加热为高温
高压蒸汽,然后利用蒸汽的热能传递给需要加热的设备。
3. 锅炉的分类:根据用途和工作压力的不同,锅炉可以分为工业锅炉
和民用锅炉;根据燃料的不同,锅炉可以分为燃煤锅炉、燃油锅炉、
燃气锅炉、电锅炉等。
4. 锅炉的热效率:锅炉的热效率是指锅炉将燃料的热能转化为有用的
热能的比例。
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5. 锅炉的安全问题:锅炉在运行过程中需注意安全问题,如水位控制、压力控制、温度控制、燃烧控制等,以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
6. 锅炉的维护与检修:锅炉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与检修,包括清洗、除垢、防腐等工作,以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7. 锅炉的能源节约:通过采用先进的锅炉技术和设备,优化锅炉运行
参数和工艺,采用节能措施,可以实现锅炉的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8. 锅炉的排放标准: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锅炉在工作过
程中排放的废气、烟尘、废水等污染物需要符合相应的排放标准。
9. 锅炉的故障处理:在锅炉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需要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故障诊断和及时处理,以恢复锅炉的正常运行。
10. 锅炉的环保技术: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锅炉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虑环保因素,采用低氮燃烧技术、余热回收技术等,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这些是锅炉基础必学的知识点,对于学习和了解锅炉有很大帮助。
锅炉的构成及工作原理锅炉是一种重要的热能转换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民用和发电等场所。
它通过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水或其他流体的蒸汽,从而完成能量转化。
本文将介绍锅炉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
一、锅炉的构成锅炉主要由炉膛、水冷壁、空气预热器、过热器、汽水分离器、蓄热器、引风机、鼓风机、除尘器、废气排放设备等组成。
1. 炉膛:炉膛是燃烧区域,是燃料燃烧和传热的场所。
炉膛的结构因不同类型的锅炉而异,一般可分为层燃式、室燃式、流化床式等。
2. 水冷壁:水冷壁是炉膛的外壁,由管子组成,内部通过循环水或其他介质来吸收燃烧火焰的热量,防止炉壁过热。
3. 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用于加热炉膛所需的空气,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它通过将废气和进入锅炉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使空气温度升高。
4. 过热器:过热器位于锅炉出口处,用于将蒸汽从饱和状态进一步加热,提高蒸汽的温度和有效压力。
5. 汽水分离器:汽水分离器用于将蒸汽中的水分离出来,保证蒸汽的干燥度。
它通过设置旋转分离板或雾化分离器来实现。
6. 蓄热器:蓄热器是一种热能储存设备,主要用于平衡锅炉的热负荷和供热系统的需求之间的差异。
它通过储存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多余热量,以供冷却期间使用。
7. 引风机:引风机用于将空气送入炉膛,提供燃料燃烧所需的氧气。
它通过排出废气来形成空气流动,实现炉膛内的正常燃烧。
8. 鼓风机:鼓风机用于增加炉膛内的燃气流量和压力,改善燃料的燃烧稳定性。
它通过增加空气流动压力来增强炉膛内的燃烧氧供应。
9. 除尘器:除尘器用于去除锅炉废气中的颗粒物、烟尘和灰渣等固体物质,净化废气排放。
10. 废气排放设备:废气排放设备用于将燃烧废气排放到大气中。
根据环保要求,一般还会设置烟囱和废气处理装置。
二、锅炉的工作原理锅炉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燃料燃烧、热能转换和热效率三个过程。
1. 燃料燃烧:燃料进入炉膛后,在适当的氧气供应下发生燃烧反应,产生高温燃烧气体和火焰。
不同类型的锅炉采用不同的燃烧方式,如层燃式锅炉采用固定层燃烧,流化床式锅炉采用颗粒燃烧等。
2024年锅炉安全操作常识____年锅炉安全操作常识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们对热能需求的增长,锅炉作为一种重要的热能设备,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操作不当或者设备本身的故障,锅炉事故时有发生。
为了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掌握锅炉安全操作常识。
以下将介绍____年锅炉安全操作常识,以供参考。
一、锅炉基本知识1. 锅炉的分类及结构:按照介质性质,锅炉分为水-tube锅炉和fire-tube锅炉;按照用途,锅炉分为工业锅炉和民用锅炉。
常见的锅炉结构包括壳体、炉膛、燃烧器、烟管、水管等。
2. 锅炉的工作原理:锅炉的工作原理是将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传递给水,使水发生升温、汽化产生蒸汽,并将产生的蒸汽输送到需要的地方供热或做功。
3. 锅炉的安全装置:常见的锅炉安全装置有压力表、水位计、安全阀、疏水阀、排污阀等。
这些安全装置可以监控和调整锅炉的工况,在必要时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
二、锅炉操作要点1. 操作前准备工作:在操作锅炉之前,应先检查锅炉的各项安全装置是否完好,确保无泄漏现象,检查燃料是否充足,确认周围无易燃、易爆物品,同时应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2. 启动操作:启动操作前,应先打开炉膛的检查门,检查炉膛内是否有异物,然后操作点火装置点火,并逐步开启进、排气阀,使炉膛内的温度逐渐升高。
3. 运行操作:锅炉在运行过程中,应时刻关注锅炉的压力、水位和温度等参数,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运行。
要及时调节燃烧量,保持适宜的燃烧状态,防止火势过大或过小。
4. 停止操作:在停止锅炉操作之前,应先关闭锅炉的燃烧器,然后逐步关闭进、排气阀,最后关闭锅炉的供水和排水阀。
确保锅炉内的燃料完全停止燃烧,并排出锅炉内的余热。
三、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1. 锅炉压力过高:当锅炉压力超过安全范围时,应立即关闭进气阀,排放炉内的余压,并检查并处理可能的故障原因。
2. 锅炉水位过低:当锅炉水位过低时,应先关闭进气阀,然后打开给水阀补充水量,注意控制给水的速度和水位的上升速度。
锅炉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性锅炉是一种将液体(通常是水)加热转化为蒸汽或者热水的设备。
它是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热能转换设备之一。
下面将详细介绍锅炉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性。
一、锅炉的工作原理锅炉的工作原理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
锅炉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热能,将热能传递给锅炉内的工质(通常是水),使其温度升高或者转化为蒸汽。
锅炉的主要组成部份包括炉膛、燃烧器、烟道、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空气预热器、除尘器等。
1. 燃烧系统:燃烧系统由燃料供应系统和空气供应系统组成。
燃料供应系统将燃料输送到燃烧器中,空气供应系统提供所需的氧气。
燃烧器中的燃料与空气混合后,在炉膛中燃烧产生高温燃烧气体。
2. 烟道系统:燃烧产生的烟气通过烟道系统排出。
烟道系统包括烟道、烟囱和风机。
烟道中的烟气在与锅炉内的工质进行热交换后,温度降低,通过烟囱排出。
3. 水冷壁系统:水冷壁是锅炉内部的一种冷却设备,用于吸收炉膛中高温燃烧气体的热量。
水冷壁由管子组成,内部通过循环水来吸收热量,保持壁面温度在安全范围内。
4. 过热器和再热器:过热器和再热器用于进一步提高工质的温度。
过热器将蒸汽加热至高温高压状态,再热器将蒸汽再次加热,提高其能量利用效率。
5. 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用于提高燃料燃烧的效率。
它通过将烟气中的余热传递给空气,使空气预热,减少燃料的消耗。
6. 除尘器:除尘器用于净化烟气中的固体颗粒物。
它通过过滤或者静电除尘等方法,将烟气中的灰尘和颗粒物去除,保护环境。
二、锅炉的工作特性1. 热效率高:锅炉的热效率是衡量锅炉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热效率高意味着锅炉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燃料产生热能。
现代高效锅炉的热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
2. 稳定可靠:锅炉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保持稳定的燃烧和热交换。
稳定可靠的锅炉能够提供稳定的热能输出,满足工业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3. 调节性能好:锅炉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热负荷的调节。
调节性能好的锅炉能够快速响应负荷变化,并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
一、锅炉的工作原理锅炉是一种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转化为蒸汽的内热交换设备。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燃烧器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水,使水加热并生成蒸汽。
蒸汽的压力和温度取决于锅炉的设计和操作条件。
蒸汽生成后,可以通过蒸汽轮机发电。
案例分析:在某火力发电厂中,锅炉通过燃烧煤炭产生热量,将水加热生成高温高压蒸汽,蒸汽推动蒸汽轮机旋转,最终通过发电机产生电能。
二、锅炉的结构组成锅炉主要由燃烧设备、受热面、炉膛、锅筒、炉墙、构架等部分组成。
1. 燃烧设备:包括燃烧器、煤斗、送风装置等,用于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水。
2. 受热面:包括水冷壁、省煤器、过热器、再热器等,用于吸收热量,将水加热生成蒸汽。
3. 炉膛:是锅炉的核心部分,用于燃烧燃料和产生热量。
4. 锅筒:是锅炉的主体,用于容纳水和蒸汽。
5. 炉墙:用于围护炉膛,防止热量损失。
6. 构架:用于支撑锅炉本体和附属设备。
三、锅炉材料选择锅炉材料选择要求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腐蚀性、强度和韧性。
常见的锅炉材料有钢、不锈钢、耐热合金等。
案例分析:在某锅炉制造厂,根据锅炉的工作压力和温度,选择了具有良好耐热性和耐腐蚀性的不锈钢材料,以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
四、热力分析热力分析是研究锅炉热能转换过程的科学。
主要涉及热效率、热量损失、热量传递等方面。
案例分析:在某火力发电厂,通过优化锅炉燃烧设备,降低了热量损失,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
五、安全与环保锅炉安全与环保是锅炉运行的重要指标。
主要涉及排放物处理、防爆、防腐蚀、报警系统等方面。
案例分析:在某锅炉厂,通过安装脱硫、脱硝设备,降低了锅炉排放物中的SO2和NOx含量,减少了环境污染。
六、操作管理锅炉操作管理是保证锅炉安全、经济、高效运行的关键。
主要涉及操作规程、培训、维护等方面。
案例分析:在某火力发电厂,制定了严格的锅炉操作规程,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确保锅炉安全运行。
七、维护与保养锅炉维护与保养是保证锅炉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
锅炉最常用知识点总结一、锅炉的基本概念锅炉是一种能够将水加热转化为蒸汽或热水,用来供暖、发电或工业生产等目的的设备。
在工业和生活中,锅炉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根据燃料的不同,锅炉可以分为燃煤锅炉、燃油锅炉、燃气锅炉、生物质锅炉等类型。
锅炉的主要部件包括锅炉本体、燃烧系统、送风系统、给水系统、蒸汽系统、排烟系统等。
二、锅炉的工作原理1. 锅炉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靠燃料的燃烧产生的热能,向锅炉内的水传递热量,使水蒸发成蒸汽或加热成热水。
在锅炉内部,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能通过锅炉壁传递给锅炉水,使水温升高,从而产生蒸汽。
2. 蒸汽通过管道输送到所需要的地方,例如发动机、加热器或其他设备。
蒸汽在使用后会冷凝成水,再通过给水系统回送到锅炉内继续进行循环。
三、锅炉的分类1. 按照用途分:工业锅炉、民用锅炉、电厂锅炉等。
2. 按燃料种类分:燃煤锅炉、燃油锅炉、燃气锅炉、生物质锅炉等。
3. 按压力分:低压锅炉、中压锅炉、高压锅炉。
四、锅炉的结构和主要组成部件1. 锅炉本体:由炉膛、燃烧系统、传热面等组成,是燃烧和传热的主要场所。
2. 燃烧系统:包括给燃料供给系统、空气供给系统、引风系统、排烟系统等。
3. 送风系统:主要用于输送燃料所需要的空气,保证燃料的完全燃烧。
4. 给水系统:包括给水泵、水箱、给水处理设备等。
5. 蒸汽系统:主要由蒸汽管道、阀门、蒸汽附件等组成,用于输送和控制蒸汽。
6. 排烟系统:用于排放燃烧后产生的废气。
五、锅炉的运行管理1. 运行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检查锅炉本体、燃烧系统、给水系统、蒸汽系统等各部件的运行情况,做好运行记录和统计各项指标。
2. 正常运行情况下的管理:保持锅炉的正常运行,注意燃料的供给、炉水的补充和排放、烟气的排放等。
3. 预防性维护:及时清理和更换锅炉内部、燃烧系统、给水系统等的各部件,防止长时间运行产生的磨损和故障。
六、锅炉的安全管理1. 锅炉的安全阀:用于在锅炉内压力超过设定值时,释放压力,保护锅炉和人员的安全。
锅炉原理必要知识点总结一、锅炉的基本概念锅炉是一种将水加热转化为蒸汽或热水的设备,它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包括工业、航运、发电等。
锅炉主要由炉膛、水壶、管道系统、烟囱等部分组成,通过将燃料燃烧产生高温热量,然后将热量传递给水,使水产生蒸汽或热水。
二、锅炉的分类根据锅炉的用途、结构和工作原理,可以将锅炉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 按用途分类:工业锅炉、民用锅炉、发电锅炉等;2. 按结构分类:水管锅炉、火管锅炉、内燃锅炉、核能锅炉等;3. 按工作原理分类:燃煤锅炉、燃气锅炉、油炉、电锅炉等。
三、锅炉的工作原理1. 锅炉的燃烧过程锅炉燃烧过程的基本原理是将燃料(如煤、油、天然气)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热量,然后将热量传递给锅炉中的水。
燃烧过程主要包括点火、燃烧和燃烧产物的排放几个阶段。
2. 锅炉的水循环系统锅炉的水循环系统是将水加热转化为蒸汽或热水的关键部分。
在水循环过程中,水经过给水泵输入到锅炉中,经过加热后产生蒸汽或热水,并通过蒸汽发生器或换热器输出到外部系统中。
3. 锅炉的蒸汽排放系统蒸汽排放系统是将产生的蒸汽引出锅炉,并输送到需要的地方。
在蒸汽排放系统中,需要考虑排放蒸汽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能效等因素。
四、锅炉的工作原理1. 锅炉的热力学基础锅炉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热力学定律的,主要包括焓平衡、燃烧平衡、热力平衡等基本原理。
在锅炉的设计和运行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些热力学基础,以保证锅炉的稳定、高效运行。
2. 锅炉的燃烧调节锅炉的燃烧调节是保证锅炉正常工作的关键。
通过控制燃料供给量、风量、氧量等参数,可以实现燃烧的稳定和燃烧产物的排放控制。
3. 锅炉的高效节能高效节能是锅炉设计和运行的重要目标。
采用有效的燃烧控制、节能技术和设备,可以降低锅炉的能耗,提高热效率,减少污染排放。
五、锅炉的安全性与环保1. 锅炉的安全设施锅炉的安全设施包括水位控制、压力控制、燃烧控制、排烟控制等多种设备和系统,主要用于保证锅炉运行安全可靠。
第一章锅炉的基本知识第一节锅炉的工作原理锅炉是能量转换设备,它是把燃料中的潜在能量,经过燃烧放出热量,经过传热作用传递给水,使水变成蒸汽(热水锅炉是将水加热变成一定温度的热水输出)的一种设备。
锅炉的最基本的部件是“锅”与“炉”两大部分,锅是锅炉设备中的汽水系统,是水变成气(或热水)的吸热部分,炉是锅炉设备中的燃烧系统,是油与空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高温火焰和烟气的放热部分。
“锅”与“炉”,一个吸热(油,气经燃烧放出热能,尽可能最大限度的被吸收),一个放热(使油,气最大限度的燃尽,把热能最大的释放出来),它们组成了一套完整的设备。
锅炉的工作包括以下三个过程:不断剧烈氧化燃烧的过程;火焰和高温烟气不断把热量传递给锅内水的传热过程;水在锅内不断流动循环,吸热生温的汽化,(热水锅炉达不到沸腾温度)的水循环过程及汽化过程。
这三个过程在锅炉内不断连续进行,是通过包括锅炉附属设备及仪表附件等二个工作系统来实现的。
这两个系统是汽-水系统和油(气)-风-烟系统。
图1-1汽-水系统是以受热面的锅炉本体为中心,与水泵,水处理设备等附属设备组成的工作系统,担负着向锅炉供水,吸取热量到输出蒸汽(或热水)的任务。
油-风-烟系统是以炉膛及燃烧设备为中心,与风机等附属设备组成。
这个系统在炉内形成燃料放热,然后将燃烧产物排除。
第二节锅炉的基本参数反映锅炉工作特性的基本参数,包括锅炉产生蒸汽的数量(蒸发量)和质量(压力,温度)两个方面的指标。
一.蒸发量锅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长期连续运行,每小时所产生的蒸汽的数量,称为这台锅炉的蒸发量。
蒸发量又称为"出力"或"容量",常用的单位是"吨/小时"(t/h)。
进口锅炉也有使用"马力"(HP)或"磅/小时"。
其关系是:1马力=15.65公斤/小时=34·5磅/小时额定蒸发量,是指锅炉采用设计的燃料品种,并在设计参数下运行,也就是在规定的蒸汽质量(压力、温度)和一定的热效率下,长期连续运行时,每小时所产生的蒸汽量。
锅炉专业运行岗位应知应会知识锅炉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热能设备,广泛应用于发电、供热、炼化等领域。
作为锅炉专业运行岗位的从业人员,了解锅炉的基本原理、运行操作技能以及相关安全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锅炉的基本概念、运行原理、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等方面介绍锅炉专业运行岗位应知应会的知识。
一、锅炉的基本概念锅炉是一种将液体(通常是水)加热为蒸汽的设备。
它由炉膛、水壶、烟管、空气预热器、烟囱等部分组成。
锅炉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燃料燃烧产生热能,通过炉膛的辐射和对流传热将水加热成蒸汽。
锅炉根据热能传递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燃油锅炉等。
二、锅炉的运行原理锅炉的运行原理是通过控制燃料的供应和烟气的排放来控制锅炉的燃烧过程和热量的输出。
在锅炉运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燃料的选择和供应:不同类型的锅炉适用于不同的燃料,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燃料,并确保燃料的供应稳定。
2. 燃烧过程的控制:要根据锅炉的负荷变化和燃料的特性,合理调整燃烧过程,保证燃烧的稳定和热量的输出。
3. 烟气的排放控制:烟气的排放对环境保护和运行安全都有重要影响,要根据相关的排放标准和规定,控制烟气的排放浓度和温度。
三、锅炉的操作技能1. 锅炉的启动和停止:锅炉的启动是指将锅炉从冷态逐渐加热到正常工作温度的过程。
在启动过程中,需要按照操作规程逐步进行,包括检查燃料供应系统、给水系统、排烟系统等。
停止是指将锅炉从正常工作状态停止到冷态的过程,需要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逐步进行。
2. 锅炉水处理:锅炉水处理是保证锅炉长期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包括给水预处理、锅炉内水质调节、锅炉排污和水质监测等。
3. 锅炉燃烧调节:锅炉的燃烧调节是根据锅炉负荷的变化调整燃料的供应和燃烧过程,保持燃烧的稳定和热量的输出。
需要熟悉燃烧调节系统的结构和原理,掌握燃烧调节的操作方法。
4. 锅炉安全运行:锅炉的安全运行是锅炉操作人员的首要任务。
包括熟悉锅炉的安全保护装置和安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应急处理和事故预防的方法。
锅炉基础知识及工作原理第一讲:锅炉的类别、参数及型号一、锅炉及其分类锅炉也称蒸汽发生器,是利用燃料或工业生产中余热的热能,将工质加热到一定温度和压力的换热设备。
锅炉用途广泛,型式众多,一般可按下列方法分类:1、按用途分类电站锅炉:大多为大容量、高参数锅炉,火室燃烧,热效率高,出口工质为过热蒸汽。
工业锅炉:用于工业生产和采暖,大多为低压、低温、小容量锅炉,火床燃烧居多,热效率较低;出口工质为蒸汽的称为蒸汽工业锅炉,出口工质为热水的称为热水锅炉。
船用锅炉:用作船舶动力,一般采用低、中参数,大多燃油。
锅炉体积小,重量轻。
机车锅炉:用作机车动力,一般为小容量、低参数,火床燃烧,以燃煤为主,锅炉结构紧凑,现已少用。
注汽锅炉:用于油田对稠油的注汽热采,出口工质一般为高压湿蒸汽。
2、按结构分类火管锅炉:烟气在火管内流过,可以制成小容量,低参数锅炉,热效率较低,但结构简单,水质要求低,运行维修方便。
水管锅炉:汽水在管内流过,可以制成小容量,低参数锅炉,也可制成大容量、高参数锅炉。
电站锅炉均为水管锅炉,热效率较高,但对水质和运行水平的要求也较高。
3、按循环方式分类自然循环锅筒锅炉:具有锅筒,利用下降管和上升管中工质密度差产生工质循环,只能在临界压力以下应用。
多次强制循环锅筒锅炉:也称辅助循环锅筒锅炉。
具有锅筒和循环泵,利用循环回路中的工质密度差和循环泵压力建立工质循环。
只能在临界压力以下应用。
低倍率循环锅炉:具有汽水分离器和循环泵,主要*循环泵建立工质循环,可应用于亚临界压力和超临界压力,循环倍率低,一般为1.25~2.0。
直流锅炉:无锅筒,给水*水泵压力,一次通过受热面产生蒸汽,适用于高压和超临界压力锅炉。
复合循环锅炉:具有再循环泵。
锅炉负荷低时按再循环方式运行,负荷高时按直流方式运行,可应用于亚临界压力和超临界压力。
4、按锅炉出口工质压力分类低压锅炉一般压力小于1.275MPa(13kgf/cm2)中压锅炉一般压力为3.825MPa(39kgf/cm2)高压锅炉一般压力为9.8MPa(100kgf/cm2)超高压锅炉一般压力为1.3.73MPa(140kgf/cm2)亚临界压力锅炉一般压力为16.67MPa(170kgf/cm2)超临界压力锅炉压力大于22.13MPa(225.65kgf/cm2)5、按燃烧方式分类火床燃烧锅炉:主要用于工业锅炉,其中包括固定炉排炉、倒转炉排抛煤机炉、振动炉排炉;下饲式炉排炉和往复推饲炉排炉等。
燃料主要在炉排上燃烧。
火室燃烧锅炉:主要用于电站锅炉,燃用液体燃料、气体燃料和煤粉的锅炉均为火室燃烧锅炉。
火室燃烧时,燃料主要在炉膛空间悬浮燃烧。
旋风(沸腾)炉:送入炉排的空气流速较高,使大粒燃煤在炉排上面的沸腾床中翻腾燃烧,小粒燃煤随空气上升并燃烧。
用于燃用劣质燃料。
多为工业锅炉,大型循环沸腾燃烧锅炉可用作电站锅炉。
6、按所用燃料或能源分类固体燃料锅炉燃用煤等固体燃料。
液体燃料锅炉燃用重油等液体燃料。
气体燃料锅炉燃用天然气等气体燃料。
余热锅炉利用冶金、石油化工等工业的余热作热源。
原子能锅炉利用核反应堆所释放热能作为热源的蒸汽发生器。
废料锅炉利用垃圾、树皮、废液等作为废料的锅炉。
其他能源锅炉利用地热、太阳能等能源的蒸汽发生器或热水器。
7、按排渣方式分类固态排渣锅炉:燃料燃烧后生成的灰渣呈固态排出,是燃煤锅炉的主要排渣方式。
液态排渣锅炉:燃料燃烧后生成的灰渣呈液态从渣口流出,在裂化箱的冷却水中裂化成小颗粒后排入水沟。
8、按炉膛烟气压力分类负压锅炉炉膛压力保持负压,有送、引风机,是燃煤锅炉主要型式。
微正压锅炉炉膛压力大于为2~5kPa,不需引风机,宜于低氧燃烧。
增压锅炉炉膛压力大于0.3MPa,用于蒸汽——燃气联合循环。
9、按锅筒布置分类锅炉锅筒数一般为一个或两个,锅筒可纵置或横置。
现代锅筒型电站锅炉都采用单锅筒型式,工业锅炉采用单锅筒或双锅筒型式。
10、按炉型分类锅炉炉型很多,有倒U型、塔型、箱型、T型、U型、N型、L型、D型、A型等,D 型、A型用于工业锅炉,其他炉型一般用于电站锅炉11、按锅炉出厂型式分类锅炉可作露天、半露天、室内、地下或洞内布置。
工业锅炉一般采用室内布置,电站锅炉主要采用室内半露天或露天布置。
12、按锅炉出厂型式分类可分为快装锅炉、组装锅炉和散装锅炉、小型锅炉可采用快装型式,电站锅炉一般为组装或散装。
第二讲:锅炉设备构成及其工作过程锅炉设备构成:锅炉由一系列设备构成,这些设备可分为主要部件和辅助设备两类。
大型自然循环高压锅炉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如下:1、炉膛:保证燃料燃尽并使出口烟气温度冷却到对流受热面能安全工作的数值;2、燃烧设备:将燃料和燃烧所需空气送入炉膛并使燃料着火稳定,燃烧良好;3、锅筒:是自然循环锅炉受热面的闭合件,将锅炉各受热面联结在一起并和水冷壁,下降管等组成水循环回路。
锅筒储存汽水,可适应负荷变化,内部设有汽水分离装置以保证汽水品质,直流锅炉无锅筒。
4、水冷壁:是锅炉的主要辐射受热面,吸收炉膛辐射热,加热工质,保护炉墙;后水冷壁管称为凝渣管,用以防止过热器结渣.。
5、过热器:将饱和蒸汽加热到额定过热蒸汽温度。
生产饱和蒸汽的蒸汽锅炉和热水锅炉无过热器。
6、再热器:将汽轮机高压缸排汽加热到较高温度,然后再送到汽轮机中压缸膨胀作功。
用于大型电站锅炉以提高电站热效率。
7、省煤器:利用锅炉尾部烟气的热量加热给水,以降低排烟温度,节约燃料。
8、空气预热器:加热燃料用的空气,以加强着火和燃烧;吸收烟气余热,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
9、炉墙:是锅炉的保护外壳,起密封和保温作用。
小型锅炉中的重型炉墙也可起支承锅炉部件的作用。
10、构架:支承和固定锅炉部件,并保持其相对位置。
锅炉的辅助设备及其作用如下:(1)燃料供应设备贮存和运输燃料。
(2)磨煤及制粉设备将煤磨制成煤粉并输入燃用煤粉的锅炉燃烧设备燃烧。
(3)送风设备由送风机将空气预热器加热后的空气输往炉膛及磨煤装置应用。
(4)引风设备由引风机和烟筒将锅炉排出的烟气送往大气。
(5)给水设备由给水泵将经过水处理设备处理后的给水送入锅炉。
(6)除尘除渣设备从锅炉中除去灰渣并运走。
(7)除尘设备除去锅炉烟气中的飞灰,改善环境卫生。
(8)自动控制设备自动检测、程序控制、自动保护和自动调节。
锅炉设备的工作过程:燃煤运到煤场后经煤斗和给煤机入磨煤机成煤粉并由一次空气携往燃烧器供燃烧,燃烧器喷出的煤粉与二次空气混合后在炉膛燃烧并释出大量热量。
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由炉膛经凝渣管,过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后进入除尘器,再由引风机送往烟筒排入大气。
给水由给水泵经给水管道送入省煤器。
给水在省煤器吸热后进入锅筒,并沿下降管经下集箱流入水冷壁。
水在水冷壁中吸收炉膛辐射热后形成汽水混合物流入锅筒。
汽水混合物在锅筒中经汽水分离装置后,蒸汽由锅筒上部送入过热器吸热形成过热蒸汽。
最后,过热蒸汽由过热蒸汽出口集箱输往汽轮机。
空气自送风机吸入后,由送风机送往空气预热器。
空气在空气预热器中吸收烟气热量后形成热空气,并分为一次空气和二次空气分别送往磨煤机和燃烧器。
灰渣经灰渣斗落入排灰槽道后用水力排除并送往灰场。
高压或超高压的锅炉装有再热器,再热器一般布置在过热器与省煤器之间,引自气轮机高压缸出口的蒸汽输入再热器,吸收热量后再送入汽轮机中压缸做功,以提高电站热效率。
第三讲:锅炉的参数与技术经济指标锅炉参数锅炉参数一般指锅炉容量、蒸汽压力、蒸汽温度和给水温度。
工业蒸汽锅炉的容量用额定蒸发量表示。
额定蒸发量表明锅炉在额定蒸汽压力、蒸汽温度、规定的锅炉效率和给水温度下,连续运行时所必须保证的最大蒸发量,常以每小时能产生以吨计的蒸汽量来表示,单位t/h。
热水锅炉的容量用额定供量表示,单位为kw(kcal/h)。
电站锅炉的容量也用额定蒸发量表示,单位为t/h。
锅炉蒸汽压力和温度是指过热器主汽阀出口处的过热蒸汽压力和过热蒸汽温度,对于无过热器的锅炉,用主汽阀出口处的饱和蒸汽压力和温度表示。
压力的单位为MPa(kpf/cm2),温度的单位为K或℃。
锅炉给水温度是指进省煤器的给水温度,对无省煤器的锅炉指进锅炉锅筒的水温,单位为K或℃。
工业蒸汽锅炉的给水温度为20℃、60℃、105℃三档。
电站锅炉的给水温度为(中压)150℃、170℃、(高压)215℃、(亚临界)260℃。
锅炉技术经济指标锅炉的技术经济指标通常用锅炉热效率、锅炉成本及锅炉可靠性3项来表示。
优质锅炉应保证热效率高,成本低及运行可靠。
1、锅炉热效率锅炉热效率是指送入锅炉的全部热量中被有效利用的百分数。
现代电站锅炉的热效率都在90%以上。
工业锅炉的热效率(包括热水锅炉)55%—87%。
热效率是锅炉的一项重要节能指标,在《工业锅炉质量分等标准》中有明确规定,一等品锅炉应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锅炉热效率应增加2%。
优等品锅炉应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其热效率应增加4%。
2、锅炉成本锅炉成本一般用成本中的一个重要经济指标钢材消耗率表示。
钢材消耗率的定义为锅炉单位蒸发量所用的钢材重量,单位为t/h。
锅炉参数、循环方式、燃料种类及锅炉部件结构对钢材消耗率均有影响。
锅炉蒸汽参数高、容量小、燃煤、采用自然循环、采用管式空气预热器及钢柱构架可使钢材消耗率增大;参数低、容量大、采用直流锅炉、燃油或燃气、采用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及钢筋混凝土构架可使钢材消耗率减小。
工业锅炉的钢材消耗率在5~6吨钢材·t/h左右;电站锅炉的钢材消耗率一般在2.5~5吨钢材·h/t范围内。
在保证锅炉安全、可*、经济运行的基础上应合理降低钢材消耗率,尤其是耐热合金钢材的消耗率。
3、锅炉可靠性锅炉可*性常用下列3种指标来衡量。
(1)连续运行时间=两次检修之间的运行时间(用小时表示)。
事故停用时间(2)事故率=————————————×100%运行总时间+事故停用时间运行总时间+备用总时间(3)可用率=————————————×100%统计时间总时间第四讲:锅炉型号1、工业锅炉型号中国工业锅炉型号按机械部部标 JB 1626——81的规定进行编制。
工业锅炉产品型号由三部分组成,各部分短横线相连。
第一部分分三段,分别表示锅炉型号(用汉语拼音字母代号)、燃烧方式(用汉语拼音字母代号)和蒸发量(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单位为 t / h ;热水火炉为供热量,单位为 MW;余热锅炉以受热面表示,单位为 m2 )。
快装式水管锅炉在型号第一部分用 K(快)代替锅筒数量代号。
快装纵横锅筒式锅炉用 KZ (快,纵)代号;快装强制循环锅炉用 KQ(快,强)代号。
第二部分表示工质参数,对工业蒸汽锅炉,分额定蒸汽压力和额定蒸汽温度两段,中间以斜线相隔,常用单位分别为 MPa 和℃、蒸汽温度为饱和温度时,型号第二部分无斜线和第二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