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氯MSDS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2
化学品中文名称:二氧化氯化学品英文名称: chlorinedioxide中文别名2英文别名技术说明书编码:分子式:学C1O2分子量:品65.5安全主要成分支纯品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明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M 本品具有强烈刺激性。
接触后主要引起眼和呼吸道刺激。
吸入高浓度可发生肺水 肿。
能致死。
对呼吸道产生严重损伤浓度的本品气体,可能对皮肤有刺激性。
皮肤接触或摄 入本品的高浓度溶液,可引起强烈刺激和腐蚀。
长期接触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分钟。
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CASNol49-04-4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危险特性:具有强氧化性。
能与许多化学物质发生爆炸性反应。
对热、震动、撞击和摩擦相当敏感,极易分解发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从上风处进入现常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
喷雾状水稀释。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氯气MSDS
1. 基本信息
- 产品名称: 氯气
- 化学名称: 二氧化氯
- 分子式: Cl2
- CAS号: 7782-50-5
- 外观: 绿黄色气体
2. 危险性概述
- 目标器官: 对呼吸系统、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 健康风险: 吸入氯气可导致喉头痉挛、肺水肿和死亡
- 火灾爆炸风险: 氯气与可燃物质接触可引发爆炸性反应
3. 急救措施
- 吸入: 立即将受害人移至新鲜空气处,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眼部接触: 立即冲洗受影响的眼睛,持续冲洗15分钟
- 皮肤接触: 立即将受影响的皮肤清洗干净,用大量流动水冲洗4. 泄漏应急处理
- 人身安全: 穿戴防护眼镜、手套和防护服
- 泄漏控制: 切勿直接接触泄漏处,使用专用泄漏应急剂将泄漏物吸收或收集起来
- 废弃物处理: 遵循当地法规,将泄漏物安全处置
5. 氧化潜能
- 氯气是强氧化剂,可与可燃物质发生剧烈反应,造成火灾和爆炸
6. 使用建议
- 密闭操作: 在使用氯气时确保操作环境密闭,并配备有效通风系统
- 防护设施: 使用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服
- 避免吸入: 尽可能避免吸入氯气,保持远离泄漏处
- 灭火措施: 使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
请注意以上信息为简要概述,具体细节请查阅氯气的安全数据表(MSDS)。
在使用和储存氯气时,请始终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和法律要求。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化学品标识危险性标志有毒!助燃!腐蚀!二氧化氯chlorine dioxideClO2CAS号:10049-04-4危险性理化数据危险特性外观与性状:淡黄色至微红色气体;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熔点/凝固点(℃):-59;初沸点和沸程(℃):11;爆炸极限[%(v/v)]:上限无资料;下限10;溶解性(mg/L):与水混溶;自燃温度(℃):10;分解温度(℃):>11(爆炸)。
气体。
跟可燃物质接触可能会引起火灾。
高压,遇热有爆炸危险。
会引起皮肤烧伤,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吸入有剧毒。
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对水生物有剧毒,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
健康危害现场急救措施咳嗽,头痛,呼吸困难,恶心,气促,咽喉痛,症状可能推迟显现。
由于本品的物理状态,在商业/工业场合中,认为本品不太可能进入体内。
发红,疼痛。
发红,疼痛。
皮肤接触:先用大量水,然后脱去污染的衣服并再次冲洗,给予医疗护理。
眼睛接触:先用大量水冲洗几分钟(如可能易行,摘除隐形眼镜),然后就医。
吸入:新鲜空气,休息。
半直立体位,给予医疗护理。
食入:禁止催吐,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立即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消防灭火介质可用:小火:干式化学灭火剂或二氧化碳;大火:喷洒水、水雾或普通泡沫。
禁用:不要在泄漏点或安全设备上用水直接喷洒,否则可能会导致结冰。
泄漏处理措施浓度(mg/m3)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MAC:未制定PC-TWA:0.3 PC-STEL:0.8 消防中心人民医院火警:119匪警:110急救:120。
化学品安全数据表MSDS编号:DGHXD-QAWJ-28-27 版本号:A1二氧化氯-Peroxyacetic acid一、化学物品与厂商资料化学品名称:二氧化氯-Peroxyacetic acid 供应商名称:广东XXX科技有限公司地址:广州市萝岗区广州开发区XXX 电话:8620-3207XXX二、主要组成及性状中英文名称:二氧化氯-Peroxyacetic acid 成分/组成信息:纯品 分子式:CLO2三、危险性概述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对皮肤黏膜有腐蚀性。
口服急性中毒可引起中毒性休克和肺水肿。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
燃爆危险:易燃,受撞击、摩擦,遇明火或其他点火源极易爆炸。
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min。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min,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如呼吸及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术。
就医。
食 入:饮水,口服生蛋清、牛奶或豆浆,禁止催吐。
如有不适感,就医。
五、燃烧性及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加热至100℃时即猛烈分解,遇火或受热、受震都可起爆。
灭火方法:用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六、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防腐蚀、防毒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接触。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限制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
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抗溶性泡沫覆盖,减少蒸发。
在专家指导下清除。
七、搬运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二氧化氯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二氧化氯化学品英文名称:chlorine dioxide技术说明编码:1574第二部分成分信息纯品■混合物□化学品分子式:ClO2分子量:67.46有害物成分:二氧化氯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害类别:无资料侵入途径:吸入、皮肤接触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强烈刺激性。
接触后主要引起眼和呼吸道刺激。
吸入高浓度可发生肺水肿。
能致死。
对呼吸道产生严重损伤浓度的本品气体,可能对皮肤有刺激性。
皮肤接触或摄入本品的高浓度溶液,可引起强烈刺激和腐蚀。
长期接触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具有强氧化性。
能与许多化学物质发生爆炸性反应。
对热、震动、撞击和摩擦相当敏感, 极易分解发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氯化氢。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 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
喷雾状水稀释。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二氧化氯化学品俗名:化学品英文名:chlorinedioxide英文名称2:chlorineoxide技术说明书编码:1574CAS号:10049-04-4分子式:ClO2分子量:67.45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生效日期: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吸入食入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性说明:防范说明:•预防措施:--•事故响应:--•安全储存:--•废弃处置:--物理和化学危险: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强烈刺激性。
接触后主要引起眼和呼吸道刺激。
吸入高浓度可发生肺水肿。
能致死。
对呼吸道产生严重损伤浓度的本品气体,可能对皮肤有刺激性。
皮肤接触或摄入本品的高浓度溶液,可能引起强烈刺激和腐蚀。
长期接触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
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环境危害: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误服者漱口,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强氧化性。
能与许多化学物质发生爆炸性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灭火方法: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
切断火源。
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切断气源,喷洒雾状水稀释,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
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二氧化氯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二氧化氯化学品英文名称:chlorine dioxide技术说明编码:1574第二部分成分信息纯品■混合物□化学品分子式:ClO2分子量:67.46有害物成分:二氧化氯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害类别:无资料侵入途径:吸入、皮肤接触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强烈刺激性。
接触后主要引起眼和呼吸道刺激。
吸入高浓度可发生肺水肿。
能致死。
对呼吸道产生严重损伤浓度的本品气体,可能对皮肤有刺激性。
皮肤接触或摄入本品的高浓度溶液,可引起强烈刺激和腐蚀。
长期接触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具有强氧化性。
能与许多化学物质发生爆炸性反应。
对热、震动、撞击和摩擦相当敏感, 极易分解发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氯化氢。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 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
喷雾状水稀释。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