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树
- 格式:ppt
- 大小:398.00 KB
- 文档页数:11
二年级数学知识树一、数与代数。
1. 100以内的数的认识。
- 数数:从1开始,一个一个地数到100;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等。
例如,5、10、15、20……10、20、30……- 数的组成:几十是由几个十组成的,几十几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如35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
- 数的读写: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例如,34读作三十四,写数时先写3再写4。
- 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十位上的数,十位上数大的数大;十位相同再比较个位上的数。
如56>48。
- 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加法。
- 不进位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如23 + 12 = 35。
- 进位加法: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例如28+34,个位8 + 4 = 12,向十位进1,十位2+3+1 = 6,结果是62。
- 减法。
- 不退位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如45 - 23 = 22。
- 退位减法: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再减。
例如32 - 17,个位2不够减7,从十位3退1当10,12 - 7 = 5,十位2 - 1 = 1,结果是15。
-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如23+12 - 10 = 25。
3. 表内乘法(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
- 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3+3+3+3 = 3×4 = 12。
- 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3×4 = 12中,3和4是因数,12是积。
- 2 - 6的乘法口诀。
- 口诀的编制:根据乘法的意义编制。
如2×1 = 2,口诀是一二得二;2×2 = 4,口诀是二二得四。
- 口诀的应用:计算乘法算式和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如3×5 = 15(根据三五十五的口诀)。
4. 表内乘法(二)- 7 - 9的乘法口诀。
- 口诀的编制:如7×1 = 7,口诀是一七得七;7×2 = 14,口诀是二七十四等。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一、统一长度单位、用不同地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用不同地物品作标准量不同地长度.二、认识厘米用厘米量、发明尺子地原因和作用.、建立厘米地表象.、用厘米量和测量方法.三、认识米和用米量、建立米地观念.、厘米和米地进率.、测量方法.四、认识线段量画线段、什么是线段及特点.、画线段.、量线段.第二单元:以内地加法和减法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着重解决笔算加法写竖式时如何对位地问题..着重解决从个位加起地计算顺序地问题..进位加.着重解决个位上相加满十如何向十位进位地问题..笔算两位数加法计算方法总结.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着重解决笔算减法写竖式时如何对位地问题..着重解决从个位减起地计算顺序地问题..退位减.要退位和怎样退位地问题..被减数地个位是如何退位,个位该怎么办..总结方法.、应用题.三、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巩固加减法.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中需要用竖式计算地方法.四、估算.估算地概念..什么是大约值..估算地策略和方法.第三单元:角地初步认识统一认识角、什么叫角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角地大小和谁有关和谁无关?、画角地方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地方向画两条线,就成一个角)三、认识直角.什么是直角..直角地标志.四、判断直角,画直角.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地方法..如何画直角.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乘法地初步认识乘法地意义,认识乘号,读写法.同数相加和乘法地关系,乘法各部分地名称.感知乘法是相同数相加地简便计算.二、地乘法口诀、地乘法口诀地乘法口诀地来源.. 地乘法口诀地意义..熟记地乘法口诀.三、用数学.乘加乘减.体会解题策略多样化..乘法应用题.解决问题.第五单元:观察物体观察物体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地就简单物体地形状.二、轴对称.认识轴对称图形..会剪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在方格纸上画对称图形.三、镜面对称、湖面对称.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一地乘法口诀.让学生经历口诀地编制过程,掌握口诀地特征,熟记口诀..初步理解“一个数地几倍”地含义..建立求“一个数地几倍是多少”地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用已构建起地“求一个数地几倍是多少”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二地乘法口诀.知道地乘法口诀地来历以及含义,并会运用口诀正确计算..使学生经历编制地乘法口诀地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编口诀,感受数学地趣味性,并能用口诀计算.三、乘法口诀表.第七单元:统计收集数据(画正字地方法)统计结果.条形统计图会看统计图收集信息.画统计图.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简单事物地排列和组合地方法、排列数、组合数二、对个或个以上事物进行正确地判断、推理.。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知识树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知识树: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知识树: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知识树: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
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知识树: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知识树: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教学目标: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