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谐振动的能量要点
- 格式:ppt
- 大小:574.00 KB
- 文档页数:15
简谐振动的能量要点简谐振动是物体在一些平衡位置附近以固定频率来回振动的运动方式。
它是一种理想化的振动模型,常用于描述弹簧和摆钟等物理系统的振动特性。
在简谐振动中,振动物体的能量一直保持着恒定。
以下是关于简谐振动能量的几个重要要点:1.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转换:在简谐振动中,振动物体的能量主要由势能和动能组成。
当物体从平衡位置偏离时,会产生弹性势能。
随着物体向平衡位置回归,弹性势能转变为动能。
两种能量形式之间的转换是周期性的,能量在势能和动能之间交替转换,始终保持总能量不变。
2.势能的表达式:简谐振动的势能可以用一个二次函数来表达。
对于弹簧振子,势能与物体偏离平衡位置的平方成正比。
势能函数可以表示为U(x) = (1/2) kx²,其中k是弹簧劲度系数,x是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量。
3.动能的表达式:振动物体的动能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
动能可以表示为K = (1/2) mv²,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v是物体的速度。
由于简谐振动中物体的运动速度是周期性变化的,动能的最大值等于势能的最大值。
4.总能量的守恒:在简谐振动中,总能量一直保持恒定。
振动物体的总能量可以表示为E=U+K,其中U是势能,K是动能。
由于振动物体在势能和动能之间交换能量,总能量以恒定的方式改变,但总能量的值始终保持不变。
5.振幅和能量关系:振动物体的振幅是指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量。
振幅越大,物体在振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和最大加速度也会增大。
根据动能的表达式K = (1/2) mv²可以看出,振幅的增加会导致动能的增加,从而增加振动物体的总能量。
6.能量的周期性变化:简谐振动的能量以周期性的方式变化。
在振动周期的不同阶段,势能和动能的值会交替变化。
具体来说,在最大位移点,势能达到最大值而动能为零;在通过平衡位置时,势能为最小值而动能最大。
这种能量的周期性变化特性与简谐振动的周期性变化是紧密相关的。
⼤学物理第九章振动第9章振动本章要点:1. 简谐振动的定义及描述⽅法.2. 简谐振动的能量3. 简谐振动的合成物体在⼀定位置附近作周期性的往返运动,如钟摆的摆动,⼼脏的跳动,⽓缸活塞的往复运动,以及微风中树枝的摇曳等,这些都是振动。
振动是⼀种普遍⽽⼜特殊的运动形式,它的特殊性表现在作振动的物体总在某个位置附近,局限在⼀定的空间范围内往返运动,故这种振动⼜被称为机械振动。
除机械振动外,⾃然界中还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振动。
今⽇的物理学中,振动已不再局限于机械运动的范畴,如交流电中电流和电压的周期性变化,电磁波通过的空间内,任意点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的周期性变化,⽆线电接收天线中,电流强度的受迫振荡等,都属于振动的范畴。
⼴义地说,凡描述物质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在某个数值附近作周期性变化,都叫振动。
9.1 简谐振动9.1.1 简谐振动实例在振动中,最简单最基本的是简谐振动,⼀切复杂的振动都可以看作是由若⼲个简谐振动合成的结果。
在忽略阻⼒的情况下,弹簧振⼦的⼩幅度振动以及单摆的⼩⾓度振动都是简谐振动。
1. 弹簧振⼦质量为m的物体系于⼀端固定的轻弹簧(弹簧的质量相对于物体来说可以忽略不计)的⾃由端,这样的弹簧和物体系统就称为弹簧振⼦。
如将弹簧振⼦⽔平放置,如图9-1所⽰,当弹簧为原长时,物体所受的合⼒为零,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物体所在的位置O就是其平衡位置。
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如果把物体从平衡位置向右拉开后释放,这时由于弹簧被拉长,产⽣了指向平衡位置的弹性⼒,在弹性⼒的作⽤下,物体便向左运动。
当通过平衡位置时,物体所受到的弹性⼒减⼩到零,由于物体的惯性,它将继续向左运动,致使弹簧被压缩。
弹簧因被压缩⽽出现向右的指向平衡位置的弹性⼒,该弹性⼒将阻碍物体向左运动,使物体的运动速度减⼩直到为零。
之后物体⼜将在弹性⼒的作⽤下向右运动。
在忽略⼀切阻⼒的情况下,物体便会以平衡位置O为中⼼,在与O点等距离的两边作往复运动。
图中,取物体的平衡位置O为坐标原点,物体的运动轨迹为x轴,向右为正⽅向。
高中物理之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知识点回复力使振动物体回到平衡位置的力(1)回复力是以效果命名的力。
性质上回复力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等,它可能是几个力的合力,也可能是某个力或某个力的分力。
如在水平方向上振动的弹簧振子的回复力是弹簧在伸长和压缩时产生的弹力;在竖直方向上振动的弹簧振子的回复力是弹簧弹力和重力的合力。
(2)回复力的作用是使振动物体回到平衡位置。
回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
(3)回复力是是振动物体在振动方向上的合外力,但不一定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理解(1)平衡位置是振动物体最终停止振动后振子所在的位置。
(2)平衡位置是回复力为零的位置,但平衡位置不一定是合力为零的位置。
(3)不同振动系统平衡位置不同。
竖直方向的弹簧振子,平衡位置是其弹力等于重力的位置;水平匀强电场和重力场共同作用的单摆,平衡位置在电场力与重力的合力方向上。
简谐运动的动力学特征F回=-kx ,a回=-kx/m,其中k为比例系数,对于弹簧振子来说,就等于弹簧的劲度系数。
负号表示回复力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反。
也就是说简谐运动是在跟对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力作用下的振动。
弹簧振子在平衡位置时F回=0。
当振子振动过程中,位移为x时,由胡克定律(弹簧不超出弹性限度),考虑到回复力的方向跟位移的方向相反,有F回= -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所以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
简谐运动的能量特征振动过程是一个动能和势能不断转化的过程,总的机械能守恒。
振动物体总的机械能的大小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振动的能量越大。
习题解析1.(多项选择)某时刻的波形图.图是一个弹簧振子的示意图,O是它的平衡位置,在B、C之间做简谐运动,规定以向右为正方向,图是它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t=2s时刻,它的位置在O点左侧4cm处B.t=3s时刻,它的速度方向向左C.t=4s时刻,它的加速度为方向向右的最大值D.它的一个周期时间为8s2.在简谐运动中,振子每次经过同一位置时,下列各组中描述振动的物理量总是相同的是()A.速度,加速度,动能B.加速度,回复力,位移C.加速度,动能,位移D.位移,动能,回复力习题演练答案1.根据振动图像可知是从经过B向左计时,T=8s,因此从B 到O要0.25T即2s,其位置应该为X=0cm,故A错;T=3s 时,质点在O到C图中,所以它的速度方向向左;t=4 s时刻,质点在C处,位移向左最大,所以回复力与位移方向相反,即它的加速度为方向向右的最大值,C对;以上分析表明BCD正确。
分析简谐振动的受力和能量变化简谐振动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运动形式,它具有周期性、匀速和可逆的特点。
在简谐振动中,物体受到的力和能量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本文将分析简谐振动的受力和能量变化,并探讨其特点和影响因素。
简谐振动的受力主要来自恢复力和阻尼力。
恢复力是指物体由于偏离平衡位置而产生的力,与偏离量成正比。
根据胡克定律,恢复力的大小与偏离量的乘积成正比,方向与偏离量相反。
恢复力的表达式可以用F=-kx表示,其中F为恢复力的大小,k为恢复力常数,x为物体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量。
当物体偏离平衡位置时,恢复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使物体向平衡位置回复。
阻尼力是指简谐振动中由于摩擦等因素产生的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阻尼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成正比,方向与物体的速度相反。
阻尼力的表达式可以用F_d=-bv表示,其中F_d为阻尼力的大小,b为阻尼系数,v为物体的速度。
阻尼力的作用是减小运动的振幅,使振动逐渐衰减和停止。
简谐振动的能量变化包括动能和势能的变化。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可表示为K=1/2mv^2,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在简谐振动中,物体在最大位移处速度最小,在平衡位置处速度最大,因此动能随时间的变化呈周期性波动。
当物体偏离平衡位置时,动能增加;当物体达到最大位移处时,动能减小至零。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发生变化而具有的能量,可表示为U=1/2kx^2,其中U为势能,k为恢复力常数,x为物体的位移量。
在简谐振动中,势能随时间的变化也呈周期性波动。
当物体偏离平衡位置时,势能增加;当物体达到最大位移处时,势能减小至零。
在简谐振动中,恢复力与阻尼力的合力决定了物体的运动规律。
当阻尼系数较小或为零时,物体的振动呈现出理想的简谐运动,振幅保持不变,持续振动;当阻尼系数较大时,物体的振幅不断减小,振动逐渐衰减和停止。
除了受力的影响,简谐振动的频率和周期还受到质量和恢复力常数的影响。
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可以用f=1/T表示,其中f为频率,T为周期。
机械振动
需要特别注意的要点:
一.振动及描述振动的物理量:
1.位移x: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动质点所在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其最大值等于振幅。
无论质点从什么位置开始振动,其位移总是以平衡位置为初位置。
二.简谐振动的特征:
1.动力学特征:F=-kx
2.运动学特征:x、v、a均按正弦或者余弦规律发生周期性变化(v和a变化趋势相反)
3.能量特征: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振幅A不变
三.简谐振动的两个典型模型-------弹簧振子与单摆
弹簧振子是一种忽略摩擦、弹簧质量的理想化的模型。
对弹簧振子来说,弹簧振子的劲度系数、振子的质量确定了,其振子的周期和频率也就确定了。
无论是在地球上、其他星球上,或者是在完全失重的人造卫星中,T和f均不变,完全由系统本身的性质决定。
简谐振动的振幅与能量简谐振动是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研究简谐振动时,我们不可避免地需要了解振幅与能量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详细探讨简谐振动的振幅与能量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中的物理原理。
简谐振动是指某个物体或系统在恢复力的作用下,围绕平衡位置做往复振动的现象。
而振幅则是指在振动过程中物体或系统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偏移量。
振幅的大小与能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简谐振动的能量表达式。
对于一个简谐振动系统,其能量由两部分组成:势能和动能。
势能可以表示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或其他势能形式,而动能则与振动的速度有关。
简谐振动的势能与振幅的关系可以通过势能函数来说明。
通常情况下,简谐振动的势能可以用 1/2kx^2 表示,其中 k 是弹性系数,x 是振幅。
从这个表达式可以看出,势能与振幅的平方成正比,即振幅越大,势能越大。
接下来,我们来研究简谐振动的动能与振幅之间的关系。
动能可以表示为振动系统的质量和速度的函数。
在简谐振动中,速度与位移之间存在着相位差,且满足正弦或余弦函数的关系。
根据简谐振动的定义,振动系统在平衡位置的速度为零,而在最大位移时速度最大。
因此,动能与振幅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即振幅越大,动能越大。
综上所述,简谐振动的振幅与能量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
振幅越大,势能和动能的大小都会增加,整体能量也会增加。
而振幅越小,对应的能量也会减小。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的分析是在不考虑阻尼和外力等因素的理想情况下得出的结论。
在实际情况中,振幅与能量的关系可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阻尼力的存在会使能量逐渐减小。
总之,简谐振动的振幅与能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振幅的大小决定了势能和动能的大小,从而影响整个振动系统的能量。
研究振幅与能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简谐振动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