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辖区现有健身器材统计表
- 格式:xls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2
关于宁波市社区居民休闲健身设施的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09.7.5-2009.8.12调查地点:宁波市调查人员:李策、马宇昊、陈旭、章艺航、张天昊调查过程:在调查时间内,广泛地实地考察了宁波大小居民社区的健身器材的各方面情况(包括维修状况,使用状况等),并对居民进行了采访,以了解更深入的情况。
➢实地考察部分由于篇幅所限,考虑社区情况大体分布后,选取了15个典型社区作为报告对象,为方便表示,用编号代替(常青藤小城、BOBO城、双东坊社区、龙柏社区、万安社区、汪弄社区、范江岸社区、城市阳光、柳锦社区、锦江年华、北岸琴森、桃源社区、郎关社区、锦地水岸、明江新都分别以1-15号代替)。
设施丰富程度(5分为满分,下同)社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丰富程度 5 5 4 3 3 3 3.5 3.5 2.5 3 4 3 2 3 2考核标准:5分为满分,有基本休息区得一分,有基本休息区且环境较好得两分,有较为丰富的健身器材(如漫步机,双杠等)得三分,有一个大型运动场所(乒乓房、篮球场等)得四分,有三个(含)以上的大型运动场所得五分。
在调查中发现:健身器材的丰富程度基本上与小区的规模相符,最为常见的即成套的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相符的健身设施。
而大型小区则有两种分化:1.新建的大型居民小区往往拥有游泳池,健身房等高级娱乐健身场所。
2.而较老的大型社区新建的娱乐健身场所则趋向于建设露天篮球场,乒乓房等。
经询问与分析,我们找到了初步原因:新建大型小区入住的用户多处于中高收入人群,与之适应的需要收取一定费用的高级健身场所更能满足居民的需求,而老社区居民的需要则是开放式,大众化的健身场所。
另外,老社区周围的学校较多,使得老社区中学生居民的意见取得了较为重要的地位,相对于游泳池而言,开放式的露天篮球场更适合老社区,现实无疑也证明了这一点。
维修保养状况社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保养状况 4 5 4 5 3 4 4 3 3 2.5 3 3 3 3 4考核标准:器材破损严重,不能能够正常使用得1分,器材外观毁坏较重,不影响最低限度的正常使用得2分,器材外观破坏,仍能完全正常使用得3分,外观有一定破损得4分,外观完好,几无磨损得5分。
知识文库 第19期216西宁市社区健身器材使用现状调查分析薛晓晖1 彭雪峰2社区体育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增进邻里感情,促进社区繁荣发展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社区中的各种健身器材为居民进行社区体育活动提供了便捷,使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体育锻炼,提高了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感受到体育健身的乐趣,但是如何有效的利用健身器材,健身器材在社区的使用效果如何,值得认真深入地研究,这有利于社区体育的发展。
1.研究目的以文献资料法为基础,对西宁市10个社区中的300名居民进行健身器材的配备情况、使用情况,居民参与社区健身的年龄结构、锻炼时间、锻炼地点的选择以及对社区健身器材的满意程度等问题的问卷调查。
2.研究对象西宁市10个社区中的300名居民。
3.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了大量关于社区体育和健身器材相关的文献,得出社区人群对健身器械的基本使用情况以及居民对社区健身器材的大致满意程度。
随机调查法:通过对社区中300名社区居民进行调查,得出社区居民对健身器械的实际使用情况、健身器材的配备情况、锻炼时间及满意度。
4.研究结果与分析在实际调查中,通过对现场进行锻炼的社区居民观察并统计记录发现,对于健身设施的使用100%的人员均选用两种以上器材进行多项组合锻炼,但其中能够按照健身器材安装排列的顺序,遵循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大关节到小关节的顺序进行锻炼或按照热身、中等强度的锻炼,最后放松整理这三个步骤进行锻炼的只占一少部分,大多数人随意性较大。
4.1已有体育健身器械的情况对西宁市4个区中的10个社区进行体育健身器械使用情况调查,其结果为:已有健身器械的社区为8个,占被调查社区的80%。
没有放置健身器械的社区的主要原因有:上级部门投入资金不够,该社区没有足够的场地空间以及有关领导不够重视。
4.2居民使用器械健身时间及频率通过对西宁市社区300名居民利用健身器械时间和频率的调查结果来看,社区居民利用器械健身的高峰是在6:oo~8:oo 和19:00—21:oo 这两个时间段,占68%以上。
徐汇区华泾社区健身器材调查第一篇:徐汇区华泾社区健身器材调查徐汇区华泾社区健身器材调查我们小区的健身中心有如下器材:双杠一副;单杠高、中、低三副;太空漫步机两个;转体扭腰器两个以及上肢牵引器两个。
由于我们社区毗邻位育中学(徐汇区体育馆),并且直线距离不足500米就有大型的篮球场、网球场和游泳馆,所以在社区锻炼的大部分是老年人和大人带着的孩童。
青少年和中年人,运动强度大的基本上都去体育馆或者体育场进行运动锻炼,所以器材的损坏率不高。
听在锻炼的老伯伯、老奶奶说,这些器械使用至今,就坏过一个上肢牵引器,由于下雨使器械生锈脱落。
锻炼者随即向居委会反映,第二天就有专门的检修人员把它重新换了一个新的。
可见社区对于居民的健身活动十分重视,也反映出华泾社区健身器材的维修、返修率不高。
但是器械过少、适合老年人锻炼的小幅度、小强度、低难度的器械数量不够,都是老年人居民所抱怨的问题。
而且也没有专人进行器械的擦拭与养护,好几次我都看到锻炼者自带餐巾纸在锻炼前进行擦拭,特别是在雨后,不进行清洁根本无法进行锻炼。
由于每天锻炼时段的不同,我特地分别在早上、中午和晚上三个时间段去做人数的调查。
早上健身器材的使用率很高,全是一些老年人在锻炼,打从5点多就开始了。
有时某些器械甚至出现了排队的现象。
中午吃过饭后,那里只坐着三两老头在树荫底下下棋,几乎没有在利用器械锻炼者。
晚上的锻炼人数可谓最集中,老年人吃晚饭出来散步、健身,小孩儿由大人领着出来同小朋友们玩耍、打闹,器材全被占用。
并且在此次调查中,我也发现不少问题:健身中心缺少供人们休息的凉亭或庇荫处;活动范围小、器材有限;缺少专门人员的指导;器材更新率极低。
总的来说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社区体育设施略有不足。
(二)现有体育设施的后期维修和管理问题凸现。
(三)社区体育资源不能共享。
小区周边毗邻位育中学和徐汇区体育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位育中学长期不对外开放,徐汇区体育馆也是经常举办种种活动、比赛,不能保证一定的开放时间。
通知
各区文体局:
按照市创卫办有关做好“创城”问题统计工作的要求,请各单位配合做好相关统计工作,完成附件内容填报,并于6月11日上报市体育局群体处。
一是单双杠下方是硬质地面的(应铺设沙质地面);二是各宣传栏内无体育健身宣传内容的(应添加体育健身宣传内容);三是健身器材路径无使用说明的。
附件:1.单双杠下面未铺设沙质地面统计表
2.宣传栏问题统计表
3.无使用说明健身器材路径统计表
沈阳市体育局
2018年6月8日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无使用说明健身器材路径统计表。
附:
全民健身基础数据统计表
制表单位:商都县体育局(盖单)
审核领导:吕生宝
制表人:赵大海
2012年10 月11日
表一
行政区划统计表(一)
表二
行政区划统计表(二)
表三
单项体育协会统计表(一)
表四
单项体育协会统计表(二)
表五
人群体育协会统计表(一)
表六
人群体育协会统计表(二)
表七
社会体育指导员(公益)情况统计表
表八
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情况统计表
表九
盟市体育设施建设情况统计表盟市:
表十
旗县(市、区)体育设施建设情况统计表旗县(市、区):商都县
表十一
苏木乡镇体育设施建设情况统计表旗县(市、区):商都县
表十二
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情况统计表旗县(市、区)社区:商都县
表十三
嘎查村体育设施建设情况统计表旗县(市、区)苏木乡镇:商都县
表十四
健身活动站点情况统计表。
各街道健身路径统计表单位:
注:表格不够可自行复制。
各街道室外游泳池统计表单位:
注:表格不够可自行复制。
各街道室内泳池统计表单位:
注:表格不够可自行复制。
各街道健身俱乐部统计表单位:
注:表格不够可自行复制。
各街道娱乐中心统计表单位:
注:表格不够可自行复制。
各街道健身会所统计表单位:
注:表格不够可自行复制。
各街道各类体育馆、房、室统计表单位:
注:表格不够可自行复制。
各街道田径场统计表单位:
注:表格不够可自行复制。
各街道运动场统计表单位:
注:表格不够可自行复制。
各街道健身广场统计表单位:
注:表格不够可自行复制。
城区体育场地(含设施器材、社会体育指导员配备情况)登记表填写说明1.单位名称:指直接管理体育场地的单位全称。
2.地址:指体育场地的具体位置,街道门牌号码应填写完整。
例:XXX路XX号或XXX路XX号X幢X层(室内场地要写明第几层)。
3.单位电话:指体育场地所在单位的电话号码。
4.负责人:指单位分管领导负责人姓名。
5.填报人:指单位具体填表人姓名。
6.填报人电话:指单位具体填表人联系电话。
7.所属街道办:体育场地所在街道办事处辖区。
8.所属居委会:体育场地所在居委会辖区。
9.主管部门:指按隶属关系确定的上级业务主管部门。
10.场地名称:指体育场地冠以的名称。
(1)综合体育场(馆):先作整体登记,然后逐项登记里面所包含的各单项体育场地。
其中“设备器材材质”和“数量”在此一行可不填;(2)单一体育场(馆):单项体育场地。
如乒乓球场地。
11.场地规格:(1)场地类型:指场地的体育项目用途。
例:篮球场,羽毛球场,游泳场等。
(含运动场内的)(2)场地面层:指场地地面材质的类型。
可填地板、塑胶、水泥、草地、土地和其它(其它标明)。
(3)观众席位:指固定看台实际容纳的观众座位数。
(4)室内(外):体育场地是室内还是在室外(露天)。
室外不露天的标明。
(5)有无配备灯光:指体育场地(馆)是否配备的灯光照明设备。
如篮球场是否为灯光球场。
(6)有无更衣室:如体育馆、健身馆、游泳馆等。
(7)有无沐浴室:如游泳馆等。
(8)备注:如场地维修更新记录(指体育场地(馆)每次维修更新的时间、部门等信息)等。
12.场地规模:(1)标准/非标准:具体参照各类标准体育场地参数。
非标准指未达到标准体育场地要求,但又可供长期开展体育健身活动,较为固定的室内外体育场地。
如室外的健身路径、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包括中小学校中的石头乒乓球台)。
因羽毛球、乒乓球正式比赛只能在室内进行,所以室外的羽毛球场、乒乓球台只能在非标准体育活动场地中来反映;全民健身路径需5件器械以上为一个活动场地。
社区全民健身设备情况汇报近年来,社区全民健身设备的建设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作为社区的重要公共设施,全民健身设备的建设对于提升居民的健康水平、促进社区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我所在社区全民健身设备的情况进行汇报,以期能够更好地了解设备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设备建设提供参考和改进。
首先,我所在社区的全民健身设备主要分布在社区公园和广场等开放空间。
设备种类齐全,包括有氧器械、力量器械、伸展器械等,能够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健身需求的居民。
设备数量较为充足,基本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的健身需求。
同时,设备的品质也较为可靠,大部分设备都经过了定期维护和检修,使用起来安全可靠。
其次,社区全民健身设备的使用情况良好。
每天清晨和傍晚是设备使用的高峰时段,很多居民都会选择到公园或广场进行健身锻炼。
特别是老年居民和儿童,他们会在这些设备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健身活动,有助于促进身体健康和社交交流。
社区居民对全民健身设备的认可度较高,普遍认为这些设备的建设对于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是设备的更新换代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健身需求的不断变化,部分设备已经过时,需要进行更新换代,以满足居民更多元化的健身需求。
其次是设备的规划布局问题。
有些设备在布局上存在一定的拥挤现象,导致居民在使用时不够舒适,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设备的布局。
最后是设备的维护问题。
虽然大部分设备都进行了定期维护,但仍有一些设备存在着使用寿命较短、易损坏的情况,需要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建议社区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全民健身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定期进行设备的检修和更新,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同时,还可以根据居民的健身需求,对设备的布局进行优化和调整,提高设备的使用舒适度和便利性。
另外,可以开展一些健身指导和培训活动,帮助居民更科学地使用健身设备,增强健身效果。
城区市民健身地图场地设施信息表(左家塘街道)
(左家塘街道)城区市民健身地图场地设施信息表
(左家塘街道)城区市民健身地图场地设施信息表
(左家塘街道)城区市民健身地图场地设施信息表
(左家塘街道)城区市民健身地图场地设施信息表
城区市民健身地图场地设施信息表(东塘街道)
城区市民健身地图场地设施信息表(砂子塘)
填报说明:1、单位,填写设施所在单位名称,如XXX设计院,xxx局。
2、场地设施项目,如篮球场2片。
3、来源,市建设、区建设,企事业单位建设,私人建设等。
城区市民健身地图场地设施信息表(砂子塘)
填报说明:1、单位,填写设施所在单位名称,如XXX设计院,xxx局。
2、场地设施项目,如篮球场2片。
3、来源,市建设、区建设,企事业单位建设,私人建设等。
城区市民健身地图场地设施信息表(砂子塘)
侯家塘街道城区市民健身地图场地设施信息表
高桥街道城区市民健身地图场地设施信息表
继续阅读。
榆次区居民社区健身器材使用状况调查1 前言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问题,随之出现了很多花钱买健康的人群。
为了使人们能有一个良好的健康意识和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
本文重点对健身器材的使用状况进行调查,因为在调查中发现通过健身器材进行体育锻炼的人群最多。
故本文对榆次区居民区健身器材的使用现状及居民对所在社区的健身器材设施的满意度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和关注。
针对榆次区居民区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进行理性的审视,并对所发现的有关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从而促进城市社区体育建设的健康发展和良性运行。
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榆次区居民区健身器材的使用状况,凋查对象为随机选取榆次区居民区不同年龄段的200名居民。
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本文通过大同大学图书馆资料、中同知网、百度网等搜集、查阅关于居民区使用健身器材的相关论文20余篇,著作10余部,同时收集了榆次区体育主管部门发布的关于健身器材安置和使用情况的部分信息作为基础,为本研究的续写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2.22问卷调查法采用随机抽样的原则对榆次区2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问卷189份,有效问卷178份,有效率达89%。
2.2.3访谈法对所调查居民区内的街道干部及其负责人,以及参与锻炼的居民进行访谈,从而全面地了解榆次区居民区健身器材在使用中所存在的问题。
2.2.4数据统计法本文采用Excel2003对回收的178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处理。
2.2.5逻辑分析法运用逻辑分析法对得到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归纳和逻辑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3.1榆次区居民区参加体育锻炼居民的基本情况3.1.1年龄调查从表1调查可知,年龄段在46-65的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总人数的62.9%,16-25岁的居民占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15.7%,26-35岁的居民占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12.4%,36-45岁的居民占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9%。
薛家湾镇南区社区体育设施现状调查任海波(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薛家湾南区的体育设施现状进行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该地区目前存在体育设施场所占地面积少、室内外体育设施分布不均匀、体育设施项目比较单一、部分收费场所价格不合理、教练水平低以及缺乏有效的公共体育设施管理体制和维护制度.研究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目前体育设施现状:一是呼吁政府投资,建立更多的体育设施场所;二是体育设施消费场所建立合理的消费模式;三是提升体育教练的水平;四是建立公共体育设施管理体制和定期维护制度.关键词:薛家湾;体育设施;现状调查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4)12-0155-041 引言市居民最密切互动的体育设施是最有效的社区体育设施,社区体育的发展是中国进入21世纪,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1-2].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和研究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相比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公共体育设施薛家湾南区的总量不高,健身薛家湾困难仍然困扰着南区.在公共服务社会满意度调查,居民满意度与社区体育设施是最低的.因此,南区薛家湾的研究质疑社区体育设施现状,并通过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应对规划建设的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遵循“背景-实证研究与分析-战略”方面的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国内发展和建设的经验和成就绘画,以实地调研为指设施存在,从规划层面,实施和管理水平,探索社区体育设施问题的开发建设重点解剖薛家湾南区普遍问题与社区体育的深层次问题[3].据国家2005年颁布的“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第七条应在城市和社区被认为那里的人口规模,社会经济,气候,民族和传统习惯等特点,并考虑社区体育设施的城市服务半径,合理确定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布局.为了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提高城市服务,为当地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城市环境和体育文化,为拥有体育热情的居民,对体育感兴趣的居民促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为此,本文针对薛家湾南区社区的公共场所体育设施的现状进行调查,旨在为进一步完善政府薛家湾镇设施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提供理论依据.2 研究对象与方法2.1 研究对象薛家湾镇南区工12个社区的100名居民做为调查对象.2.2 研究方法2.2.1 文献资料法在撰写论文之前,通过赤峰学院的电子图书馆阅读了大量的关于社区体育设施的相关文献,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2.2.2 问卷调查法本次调查问卷涉及的具体调查内容包括薛家湾镇南社区体育设施的用地标准、体育设施的种类、体育设施的分布、体育设施的使用情况以及体育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现状.针对本次调查问卷的情况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调查问卷100份,其中有效问卷99份,有效率99%.2.2.3 访谈法通过与薛家湾镇南社区居民面对面的交谈来了解他们对南社区体育设施的利用情况和南社区目前体育设施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他们希望的改进的方法.3 结果与分析3.1 薛家湾镇南区社区体育设施现状调查3.1.1 薛家湾镇南区社区体育设施占地面积调查从表1可以看出,在薛家湾镇南区的12个社区中,基本每个社区都具有一定面积的体育设施场所,通过访谈了解到薛家湾镇南区是薛家湾镇的新区,所以新建设的小区相对而言比较集中,而且小区属于中高挡型的小区,同时还建设有社区广场等,配有一定体育设施,仅有2个社区的体育设施占地面积在300平米以下,这两个社区所管辖的小区及街道建筑年代比较早,所以体育设施的面积相对较小.而南区的大部分社区的体育设施所占用地集中在300-500平米之间,约有5个,将近占南区所有社区数的一半,有3个社区在南区的社区中所管辖的小区和街道属于新建的,而且小区建设的相对较高端,拥有的体育设施场所为500-100平米,仅两个社区拥有休闲广场,体育设施面积在1000平米以上,这两个社区所管辖的区域是近年来新建的.由此可见,在薛家湾南区社区的体育设施占地面积相对较小.3.1.2 薛家湾镇南区社区体育设施种类调查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目前薛家湾南区社区的体育设施相对比较单一,目前12个社区中,基本每个社区都建设有健身器材场地,因为健身器材已经成为生活和小区中的一部分,是人们休闲和锻炼的场所;仅有3个社区设有篮球场,而且每个社区仅有一个篮球场;设有乒乓球场地和羽毛球场地的社区比较多,由于乒乓球和羽毛球在社区活动中所占用的场地面积较小,而且也是人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因此在12个社区中有6个社区设有乒乓球场地,10个社区设有羽毛球场地.休闲广场仅有两个,休闲广场的体育活动多为广场舞、旱冰、太极等各类活动,以及供人们散步.整体来看,目前薛家湾镇南区体育设施相对比较单一,而且由于场地的限制所能开展的的体育项目也是十分有限的.从表3可以看出,在薛家湾镇南区的12个社区中,目前室内开展的活动相对较少,体育设施的种类也相对较少,仅有3个社区拥有室内的乒乓球活动场地和羽毛球活动场地,桌球场地和棋牌室的场地相对较多,棋牌室的活动参与者多为老年人,基本上每个社区都拥有一个,而桌球在12个社区中有8个社区拥有室内的桌球场地,仅两个社区拥有综合活动室,跆拳道、瑜伽、健美操等活动的练习和参与均在综合活动室内参加所以综合活动室出现杂、乱、挤的现象.可见在薛家湾镇南区社区的室内体育设施场地也相对比较少,而且体育设施的种类比较单一.从图1可以看出,目前所调查的薛家湾镇南区中南社区的室内外体育设施场地分布情况来看,在南区大部分体育设施是在室外,室内的体育设施场地仅占体育设施总场地的22%,而且目前南区没有室内的滑冰场,网球场、篮球场等.由此可见薛家湾镇南区的体育设施场地分布不均匀,室内的体育设施场地少,而室外的体育设施场地多.3.1.3 薛家湾镇南区体育设施场地覆盖面调查情况从表4可以看出,目前休闲广场和综合活动室所覆盖的范围比较大,是由于在南区的12个社区中,比较少,所以其他社区的居民也会来参加一些体育运动,所以覆盖面相对比较广,但是由于可容纳的人数有限.3.1.4薛家湾镇南区体育设施开放和收费情况通过调查和走访发现,目前薛家湾镇南区的12个社区中的所有的体育设施场所处于全部开放的状态.从图2可以看出,目前薛家湾镇南区的体育设施场所大部分地区是免费的,居民可以自由的参加,仅有35%的体育设施场所收取费用,其中近15%的体育设施的费用在每小时10—20元之间,12%的体育设施的费用在20—50元,这类设施一般诸如综合活动室,但是该类型的场所通常会提供换衣间、休息室、茶水等,有9%的体育设施场所的费用在50元以上,该类场地除包含一般服务外,还有专门的体育教练提供指导服务.但是消费类的体育设施场所在薛家湾镇相对比较少.3.1.6 薛家湾镇南区社区体育教练基本情况调查图3为目前薛家湾镇南区体育教练的水平,从图3可以看出,目前薛家湾镇南区多数教练都没有级别,没有级别的教练占65%,其中二级的约为23%,一级的约为12%,目前薛家湾镇南区还没有国家级的教练,从教练水平调查可以看出,目前薛家湾镇的体育教练水平普遍处于低端的水平.图4为教练参加培训的情况,从图4可见,目前薛家湾镇南区的的教练参加培训的仅占28%,而其他的72%均未参加过培.3.2 薛家湾镇南区居民对目前体育设施使用的满意度调查从表5可以看出社区居民中56.3%的体育锻炼者认为体育设施场地非常不够用,20%的人认为体育设施场地不够用,仅有13.3%的人认为体育设施场地基本够用,约有10.4%的人认为体育设施场地够用,由此可见,从多数人的意见来看目前薛家湾镇南区体育设施场地处于不够用的状态;从目前薛家湾镇南区体育设施的投入使用情况来看83%的体育设施已经在使用中,在访谈中居民表示其余的17%也并非完全未投入使用,由于天气、故障等问题不能保证随时开放.对收费的体育设施场所的收费进行调查后,从表6可以看出,半数以上的人认为体育设施场所的消费水平较高,21.5%的人认为可处于基本可以接受的状态,16.3%的人认为,体育设施场所消费属于非常高的水平,绝不会花钱去购买如此高的消费活动,仅有11.4%的人认为,目前的体育设施场所消费还处于可以接受的水平.3.3 薛家湾镇体育设施场所管理和维修情况从表7可以看出,针对薛家湾镇南区现有的公共体育设施维修情况来看,半数以上的人认为公共设施诸如健身器材基本处于不维修或管理的状况,访谈中有人表示小区刚成立,安装商议后,无人问津,现已瘫痪,无法使用,无人维修.3.4 薛家湾镇南区社区体育设施中存在的问题第一体育设施所占场地少;第二体育设施相对单一;第三部分体育设施场所收费高;第四体育教练水平较低;第五管理和维修服务较差.4 结论和建议4.1 结论目前薛家湾镇南区的的体育设施中存在体育设施场所占地面积少、室内外体育设施分布不均匀、体育设施项目比较单一、部分收费场所价格不合理、教练水平低以及缺乏有效的公共体育设施管理体制和维护制度.4.2 建议4.2.1 政府投资政府应该加大投资力度,建设一些公共的体育馆和体育场所,来满足广大体育锻炼者的需求,政府的投资既能解决体育设施场地缺乏的问题,又能体现政府对体育事业的重视,同时适当的门票收费能够解决一部分资金的问题.4.2.2 经营机构建立合理的消费模式体育设施场所会馆应该根据顾客的需求建立收费模式,既能解决顾客的难题,同时也避免了长多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同时降低收费标准,改进服务标准,建立合理的体制,让体育锻炼会所真正运转起来.4.2.3 提升体育教练的水平政府应该举办相关的培训,让薛家湾镇南区的教练能够掌握最新的技术,改进单一、乏味的教学模式,同时教练自己也应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更多的教学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利用到教学活动中,让居民对体育活动越来越感兴趣,让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4.2.4 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社区管委会或者文化局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体制,对于开放的公共的体育设施场所形成一整套有序的管理办法,既保证居民能够参加体育活动锻炼,又保证体育设施能够正常的服务居民;其次应该建立顶球维修检查的制度,确保出现问题的设施能够及时维修,保障居民的正常使用,同时定期的维护能够延长体育设施的寿命.参考文献:〔1〕林彬.大连市部分社区居民体育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0(05).〔2〕姜雨.烟台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现状调查分析[J].高师理科学刊,2011(3):85-88.〔3〕王良民.域外社区体育之审视[J].浙江体育科学,2002,24(10):21-24.〔4〕廖军.论高校体育与城市社区体育[J].怀化学院学报,2004(5):123.〔5〕李艾芳;李海娜,王冰冰.居住社区体育设施规划设计的策略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02).〔6〕郑皓怀,钱锋.国外社区体育设施的发展建设初探[J].建筑学报,2008(1):43-45.〔7〕周建军.“社区”概念辨析[J].住宅科技,1995(10):21-25.〔8〕王兵.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协调发展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9.〔9〕李相如.城市社区建设.社区体育与全民健身工程[J].体育文化导刊,2004(10).〔10〕付先锋.北京市青鸟健身俱乐部产品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2010(5).〔11〕芦军志.广州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影响因素与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7):55-59.〔12〕庄永达,陆亨伯,郑建岳.浙江省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配套调研[J].浙江体育科学,2005(1):17.〔13〕杨凯,郑州市城市社区体育服务现状调查及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86-188.〔14〕罗汉礼,彭雄辉.城市社区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J].体育学刊,2004(1):36.〔15〕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R].北京:国家体育总局,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