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实验学校六年级科学《生物的启示》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 格式:ppt
- 大小:1.85 MB
- 文档页数:16
《生物》教案25《生物的启示》【教学内容】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5课【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和学习,认识什么是仿生,了解仿生过程,尝试仿生设计,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推动作用。
2、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做简单的观察实验,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3、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会自我评价、尊重他人的想法的相互合作的科学态度;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保持强烈的探究欲望和积极尝试不断反省的探究态度。
4、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什么是仿生,了解仿生过程,尝试仿生设计,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
教学难点: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能制作简单科学模型。
【教具、学具】学生准备:教师准备:实验材料:葱叶、纸、双面胶、剪刀等。
观察材料﹙新鲜葱叶,剪刀,苍耳,粘扣,蛋壳,铅笔﹚、分组实验材料(每组棋子若干,卡纸一张,钩码若干,木块、表格若干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播放《蜘蛛侠》片段。
学生欣赏,谈谈蜘蛛侠,从蜘蛛侠的秘密武器---吐丝,得出人们正是受到了蜘蛛的启示,根据蜘蛛的一些特性创造了蜘蛛侠这个科幻人物形象。
2、观察苍耳。
发现它的特征(有刺、刺前有小钩),猜想利用它能做什么(防身用,造这样的衣服扎手,小偷不敢偷),试一试能不能粘到衣服上(很容易粘在衣服上)。
谈话:有人受苍耳特性的启发完成了一项发明,他就是瑞士的乔治迈斯楚先生,利用它发明了尼龙搭扣(出示实物),想不到吧,一个不起眼的生物竟引起了一项发明!这就是生物带给人们的启示!(板书课题:生物的启示)生活中有很多受到生物的启示进行发明创造的例子,人们发明了哪些东西以及怎样发明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从生物中得到的启示。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活动一:葱叶的启示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找发现,班上交流。
《生物的启示》教学案例—、教材分析:《生物的启示》一课选自青岛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与环境。
《生物的启示》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主要让学生亲历仿生科学过程,唤起学生对身边生物性能的观察、研究和模拟。
本课教科书包括四个板块:活动准备、活动过程、自由活动、拓展活动。
其中,活动准备提示了课堂探究所必备的典型的实验材料:剪刀、袪码、鲜葱叶、纸、胶水、不同形状的树叶等,此部分属于学生课前探究性准备材料的过程。
自由活动分两部分:一是教科书展示了一幅猫头鹰在夜间展翅欲飞的美丽图片,学生提出:“如果人的眼睛具有猫头鹰眼睛的……”给学生留有科学预测的空间,激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寻求生物的性能,进行大胆的设想、仿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二是让学生根据观察所获得的信息填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拓展活动中提示了两个建议性活动内容:一是继续调查身边的仿生实例,了解人们是怎样模仿生物设计产品的;二是将水滴在新鲜的荷叶正面,观察有什么现象,认真研究其中的奥秘,设计仿生物品。
把仿生探究拓展到课夕卜,使学生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勇于尝试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实物奥秘的欲望,此部分属于课下对活动过程的延续。
二、教学目标:1、搜集整理信息资料;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愿意交流与合作。
3、通过本课的探究,了解仿生过程,使学生认识什么是仿生,尝试仿生设计,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
三、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仿生的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分组实验材料(放在支架上的蛋壳两个、新鲜的大葱三棵,铅笔二支,记录纸一张,圆筒纸一张,平板纸一张,螺母若干个)苍耳、尼龙搭扣【学具准备】查阅有矢仿生学的资料【本课探究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基础】观察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四、设计意图:本课有三个活动:活动一是葱叶和蛋壳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