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发展战略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14.72 KB
- 文档页数:2
天津机场登机口分配仿真与优化策略研究基于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航站楼的实地调研,重点研究在日常运行登机口分配存在的問题,以最大流理论建立模型和优化算法,通过系统仿真的手段,提出登机口分配优化策略和方案。
基于网络最大流理论和系统仿真的方法,由大量航班数据和机场的设施布局着手,考虑旅客步行距离、航空公司所属关系和运营等因素,提出可行有效的登机口分配优化策略。
标签:航站楼;登机口分配;机场仿真0引言近年来天津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速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距离其设计吞吐容量2500万还有很大差距,而且航班延误率偏高,天津机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瓶颈阶段,提高机场运行效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图论和系统仿真等基本理论为依据,采用数学模型与OR运算系统仿真模拟设计系统,根据现场调研、提出问题、明确流程、构建模型、验证系统、分析结果和优化系统的思路对天津机场核心资源登机口的分配优化进行研究。
1以最大流理论建立登机口分配模型此模型以旅客步行总距离最短,登机口设施使用率最大为优化目标,以邻近登机口允许机型限制、登机口航班停靠最小间隔限制、停机位允许机型限制为约束条件,假设有m个登机口,有n个航班,每个航班的登机口起用和停用时间已知(一般航班到港即停靠廊桥,在实际数据采集过程中,把航班到港、离港时间看成登机口起用和停用时间)。
1.1设计网络图按照航班到港、离港时间先后顺序,把每个航班看成网络图上的一个节点,时间间隔设定为30分钟,以箭线连接两个航班,方向指向时间晚的航班,表示这两个航班之间可以共用一个登机口。
每条有向线路的所有节点都是同一个登机口的组合。
下面选取2016年8月9日几个航班信息演示构建网络图如图1所示。
1.2进行计算从左侧开始按顺序进行标号,寻找一条到终点人数最多的路径。
然后在网络图上去掉已安排的节点和路线,继续以上步骤,直到所有节点被找到。
图2二次标号后的航班结合如图2进行二次标号,在节点上加上紧前节点的最大值,依次做到终点,选择累积标号值最大的節点,逆向找到旅客人数最多的路线,此时8-6-4-1为旅客流量最大的航班组合。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枢纽集疏运规划第一篇: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枢纽集疏运规划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枢纽集疏运规划(2009-2020年)一、概述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位于天津市区东部,距中心城区约13.3公里,占地面积约6.5平方公里。
作为天津重要的对外交通门户,随着滨海新区发展的战略提升,滨海国际机场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旅客吞吐量由2005年的213.7万人次增长到2008年的464万人次,年均增幅接近30%。
为加快实施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国家战略,着眼于未来发展,天津对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功能进行了优化和提升,提出“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的总体战略。
滨海新区作为城市重要的发展极,在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将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作为滨海新区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空间结构以及滨海新区定位的优化调整,将为机场的发展提供难得的发展契机,并必将使滨海国际机场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期。
为适应机场旅客和货邮吞吐量的快速发展,市规划局会同市交委、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等相关部门组织市规划院、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铁三院、市市政院等单位开展了机场集疏运交通系统的专项研究。
二、机场集疏运现状及问题分析目前,机场交通疏解的路网呈”T”型结构,主要依靠南北向的机场大道以及东西向的津汉公路进行疏解。
现状机场集疏运网络存在以下几方面主要问题:υ集疏港方向单一,缺乏与东部滨海新区核心区以及海河中游地区联系的直接联系通道。
υ相关的疏港通道道路交通负荷较大,特别是直接疏港道路津汉公路的承担多重功能,缺乏分流疏港通道的辅助道路以及疏港专用道路。
υ疏港方式单一,单一的道路集疏方式不能适应客流的变化以及不利于集疏效率的提高。
三、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定位与需求预测2008年9月28日,温总理在天津视察时强调指出:“要继续完善滨海新区港口、机场、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的规划,促进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和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发挥连接国内外、联系南北方、沟通东西部的枢纽功能。
谈临空经济与临空经济区的发展一、引言临空经济是指以航空产业为核心、集聚空港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链的全新经济形态。
随着航空交通的快速发展,临空经济愈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临空经济区作为临空经济的重要载体,也在本文中得到了充分的探讨和分析。
二、临空经济与临空经济区的概念解析临空经济是指以航空产业为核心,以商贸、金融、旅游等服务业为主体,以支撑航空产业发展的设计、制造、维修、物流等产业为支撑的经济形态。
临空经济的发展需要以现代化的航空产业为基础,以空港、航站楼、物流中心、科技园区等作为载体,建立支撑空港经济的完整产业链。
而临空经济区则是建立在空港周边的一种经济合作体系,旨在通过集聚产业,共享资源,形成区域特色风景线,提升空港的服务能力和综合优势。
三、临空经济及其发展模式1. 临空经济崛起的背景与意义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民用航空运输是国际贸易和旅游的重要手段,也是加速实现城市现代化、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目前全球范围内处于高速增长状态的航空运输市场,吸引着各国政府以及企业逐渐加强对空港、航空产业的投资和支持。
中国的航空业也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众多城市都在探索如何加快航空产业的集聚,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效益。
2. 临空经济发展模式(1)产业整合型模式主要通过整合相关产业链上下游,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发航空物流,丰富空港综合服务,减少运营风险。
(2)服务业聚集型模式通过集聚相关服务业,形成区域内市场竞争力,同时提升空港综合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旅客和商业机会,提升空港的形象和话语权。
(3)空港产城融合型模式以空港为核心,拓展相关产业链,吸引产业加入空港经济圈,进一步提高空港所在区域的商业价值和发展空间。
四、临空经济区的存在意义及其特点1. 临空经济区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临空经济区是以临空经济为核心,集聚产业要素的具体展示。
它可以通过空港物流、空港产业园区、科技园区、生态农业园等方式有效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各类资源,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财富。
天津机场空铁联运分析与对策①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龚陶然 胡蓉 赵静 孙玲 庄泽航摘 要:滨海国际机场对天津民航与京津冀机场群都起着重要作用,空铁联运的发展也十分明朗。
本文针对天津机场空铁联运现状,以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空铁联运发展历程为出发点,对滨海机场及其空铁联运进行SWOT分析,结合内外部机遇、挑战、优势和劣势的分析,提出相应建议——提高设施系统,注重服务品质,挖掘空铁联运潜力,增强竞争力;完善城市航站楼等建设,加强宣传,找准定位,打造形象。
京津冀区域高铁与机场连接相对已经十分完善,为发展空铁联运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空铁联运对航空运输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空铁联运也必将成为天津滨海机场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成为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空铁联运;天津滨海机场;SWOT分析中图分类号:F562 文献标识码:A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02.231 概述天津滨海机场空铁联运已经发展了六年,也经历了几次转型升级,但整体效果并不如京津冀区域其他机场。
现有报告大都是研究北京机场和石家庄机场空铁联运,并且空铁联运和天津机场各自的研究建树虽也不少,但缺少将两者有机结合的分析。
为弥补这部分的缺失及完善天津机场空铁联运,本文对天津机场空铁联运的发展历程及内外部境遇作出分析,改善其现状,发挥空铁联运的作用。
2 天津机场空铁联运发展历程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的空铁联运服务模式从2014年至今共经历了四个时代的改革,天津机场空铁联运服务模式的发展从最初的稚嫩逐步完善。
“空铁联运1.0”时代:2014年5月8日,北京南站城市候机楼投入使用,天津机场抓住空铁联运机会,推出了两种联运服务模式:“高铁+大巴”“高铁+地铁+免费专线”。
旅客在北京南站候机楼办理好值机手续后,选择服务模式便能直达天津机场。
2014年8月28日,滨海机场第二座航站楼T2正式投入使用,与此同时,天津地铁也建设了M2线可以直接抵达机场,“高铁+地铁”的联运模式标志着“空铁联运3.0”。
打造天津港国际航运中心的SWOT分析倪上09区域经济学专业09225020摘要:自天津滨海新区1994年开发开放以来,天津港的发展有了快速的发展,无论从基础设施还是投资环境来看,天津港已经具备打造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坚实基础,如何发挥好天津港枢纽港的作用,关系到我国北方甚至国家的对外开放战略。
本文从实际出发,客观了分析了天津港打造国际航运中心存在的优势劣势以及威胁与挑战。
从而为天津港将来的发展提出有价值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天津港;国际航运;SWOT自2006年起,国务院提出努力将滨海新区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目标。
近几年来,天津港充分发挥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载体作用,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天津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它通过与180个国家400多个港口通航,为中国内陆14个省市区共计500万平方公里的经济腹地提供了港口服务,并且在内地建成10个“无水港”,成为腹地用户开展对外贸易的首选港。
一、打造天津港国际航运中心的作用建设天津港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是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有效途径,将极大带动滨海新区航运相关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天津港集装箱枢纽港地位,促进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建设,推动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提升区域服务辐射能力的必然选择,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滨海新区的服务范围,增强区域辐射能力,提升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中国北方的经济发展;是构筑我国对外开放新优势的客观需要,有利于提升我国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为广泛参与全球竞争提供有力支撑。
因此,滨海新区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经济增长点的大势已形成,而天津港作为滨海新区的主要一部分区域,建设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对整体国家对外开放、北方地区经济发展、天津地区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影响作用。
二、打造国际航运中心的SWOT分析打造天津港国际航运中心已经势在必行,无论是从所处优良条件的时代下,还是港口的客观条件优势上,还是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上,天津港具备了打造国际航运中心的基础,但是,天津港的发展还面临着外在因素的影响,以下通过SWOT分析天津港打造国际航运中心的优势劣势以及威胁与挑战。
京津冀三大机场航线布局现状研究亓洋洋;韦薇;刘畅【摘要】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战略提出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以及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三大机场之间如何协作与分工成为民航业的发展重心,且机场的功能定位和服务市场的实现依托航线布局和航班计划的实施,因此,文章通过分析京津冀三大机场的运营现状以及国内和国际航线的布局特征,剖析现阶段区域机场在实现功能定位和服务市场的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研究表明:三大机场在国内航线布局有所差异;三大机场国内航线重复率较高;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仍需要大力发展其国际枢纽功能.【期刊名称】《物流科技》【年(卷),期】2019(042)009【总页数】5页(P66-70)【关键词】京津冀区域;民航协同发展;国内外航线布局;机场定位【作者】亓洋洋;韦薇;刘畅【作者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航空运输学院, 上海 201620;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航空运输学院, 上海 201620;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航空运输学院, 上海 2016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600 引言近年来,区域间机场的协同发展成为民航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京津冀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雄厚的民航基础成为我国机场建设的重中之重。
航线作为航空公司和机场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它的布局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机场和航空公司的市场发展趋势[1]。
因此,对京津冀三大机场的航线布局特点的剖析可以反映其航线市场的发展现状,明确三大机场协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从根本上确定三大机场发展的侧重点,并加快京津冀三大机场协同发展的进程。
2014年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战略[2]提出之后,国内学者对京津冀机场群的学术关注度有大幅度的提升(如图1所示),在2016年相关文献数量经过小幅波动后,2017年和2018年数量逐年上升并趋于稳定状态。
学者围绕京津冀机场群的研究呈现研究领域广泛的特征:(1)京津冀机场群与城市群发展机制(郝媛[3],2016;徐翀宇[4],2018年;张莉[5],2018年);(2)京津冀机场群协同发展评价与路径分析(董维忠[6],2014;刘涌[7],2015;牛占云[8],2018);(3)京津冀地区机场发展策略研究及运营效率评价(田宇鹏[9],2015;王茜[10],2017);(4)基于京津冀机场群一体化背景下北京新机场发展机遇与策略研究(陈晓珍[11],2014;;杨学兵[12]:2018);(5)京津冀客货运航线网络优化(左伟伟[13],2016;陈梵驿[14],2017;陈圣韬[15],2018;沈丹阳[16],2019);(6)京津冀机场其他方面研究,如临空经济区发展(孙莉[17],2016;曹允春[18],2017;蓝信昀[19],2018)、航空物流发展机制(陈树志[20],2017;尹纯建[21],2018)、陆侧交通一体化研究(苏亚男[22],2017)。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天津市通用机场布局规划
(2017—2030年)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天津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8.01.27
•【字号】津政函〔2018〕13号
•【施行日期】2018.01.2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乡规划
正文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天津市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17—2030
年)的批复
市发展改革委:
《市发展改革委关于报批天津市通用机场布局规划的请示》(津发改城市〔2018〕45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天津市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17—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
二、通用机场建设要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加强前期研究论证,严格按照国家和军队有关要求,履行通用机场建设程序。
合理确定通用机场建设规模和标准,坚持集约节约用地的原则,优先利用存量建设用地指标,保障通用机场建设。
通用机场设施要坚持经济、适用、绿色的原则,在确保运行安全的前提下,节约投资和降低运行成本。
三、各区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完善各项政策措施,依据《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做好通用机场建设及通用航空业的发展工作。
市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职责分工,密切协调配合,在政策实施、项目安排、资金保
障和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市发展改革委要发挥好加快天津民航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做好《规划》印发和组织实施工作。
天津市人民政府
2018年1月27日。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发展战略研究
发表时间:2016-03-30T17:21:42.4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作者:李彬艳
[导读] 天津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地处天津东丽区,距离天津市中心13公里,至天津港30公里,相隔北京134公里。
李彬艳
天津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在职研究生
摘要:本文采用SWOT方法进行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研究。
通过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环境分析。
以“成为滨海新区、环渤海区域、北方经济中心发展的航空引擎”和“让客户满意、让员工自豪、让社会认可”为使命,以“中国北方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大型门户枢纽机场”为愿景,目标“把天津机场建成文化先进、制度健全、流程合理、操作规范的品牌机场”,使天津机场真正北方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和大型门户枢纽机场。
关键词: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发展战略;STEEPLE模型
一、机场介绍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地处天津东丽区,距离天津市中心13公里,至天津港30公里,相隔北京134公里。
南至津北公路,西至东外环路东500米,北至津汉公路及京津高速公路,东至京津塘高速公路。
地理位置优越,具有较强的铁路、高速公路、轨道等综合交通优势。
基础设施完善,市政能源配套齐全。
天津机场多机场系统的二线机场。
自2014年以后天津机场2号航站楼8月28日启用,建设面积达11万平方米的机场地下综合交通中心也将同步投入使用,飞机、地铁、市内公交车、长途巴士、出租车、私家车6种交通方式可在天津机场任意换乘,旅客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以上任意交通方式从天津机场出发到达。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代理国内外客货运包机业务,并提供一条龙服务。
是国内干线机场、国际定期航班机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中国主要的航空货运中心之一。
天津机场主营业务包括:飞机起降服务、航空地面服务、广告业务、房屋场地租赁、停车场服务、省际包车客运、市内包车客运等。
天津机场现有跑道2条,第一跑道3600米,第二跑道3200米,飞行区等级4E级,可满足各类大型飞机全载起降。
航站楼面积达11.6万平方米,货库8.9万平方米,具有管制二次雷达、卫星通信终端、机场数据传输网络等先进的导航通信设备及完善的地面保障设施。
同时为各航空公司提供地面代理业务。
机场基地航空公司有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奥凯航空公司、厦门航空公司、银河货运有限公司等。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近年年递增态势,2014年天津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更是突破1200万人次,同比增长20.4%。
货物吞吐量随近四年增长,2014年天津机场货邮吞吐量达到23.3万吨,同比增长8.8%,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3.5个百分点,实现了快速发展。
天津机场以“成为滨海新区、环渤海区域、北方经济中心发展的航空引擎”和“让客户满意、让员工自豪、让社会认可”为使命,以“中国北方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大型门户枢纽机场”为愿景,目标“把天津机场建成文化先进、制度健全、流程合理、操作规范的品牌机场”。
二、战略分析
从宏观环境维度分析,影响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的发展的众多因素。
进一步了解其所处地位与发展空间的实际意义。
1、政治因素
中国是一个大国,这是不可否认的,无论是从人口、地域、还是各种资源的储藏量来讲,中国的确配得上这个称号。
中国正在崛起,在东亚地区,在联合国,中国的影响力正在与日剧增。
近年来尤其是在金融风暴中所展现的巨大力量,中国成为世界各国争相示好的对象。
中国的经济实力,军事力量不断加强,教育文化不断发展,对外交往,改革开放让中国展现出一个泱泱大国的风范。
但是,中国还不是一个强国,在资源丰富的头衔下,中国的人口使这个国家的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排行靠后,GDP也不是很高。
13亿人口中,农民仍占主要部分,司法体系,社保体制仍有欠缺的地方。
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只能说中国是一个大国,但还不是一个强国。
在2010年初的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李家祥局长对建设民航强国的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检释。
在《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构想》一文中,将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目标可分解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截止到2020年,此为全面强化基础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伴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航强国的构想初步成形;第二阶段从2020到2030年,为全面提升飞跃阶段,完成从民航大国到民航强国的质变。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也作为天津自贸区的一部分。
天津机场片区重点发展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端制造业和研发设计、航空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
天津滨海机场也在中国发展的浪潮中不断完善自己,不停的前进。
2、法律法规分析
(一)《民用机场管理条例》
2009年7月1日起实施的《民用机场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属国家颁布的行政法规,各地人民政府必须遵守执行。
(二)《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
2009年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2005-2020年)中,对华北地区的描述为:“提升和发挥天津、沈阳机场分别在滨海新区发展和东北振兴中的地位作用”。
(三)《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2015年04月08日。
天津机场片区43.1平方公里(含天津港保税区空港部分1平方公里和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1.96平方公里),天津机场片区重点发展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端制造业和研发设计、航空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挥天津港和滨海国际机场的海空联动作用。
3、经济分析
2014年天津生产总值15722.4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3年增长10.0%。
对外开放水平提升。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建设,为金融、贸易等领域制度创新和开发开放带来新的机遇。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674家,合同外资额228.20亿美元,增长10.1%;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88.67亿美元,增长12.1%。
全市实际利用内资3600.32亿元,增长15.4%。
天津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的
发展。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天津自由贸易园区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五大发展战略叠加下,天津机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
4、环境因素
天津环境良好。
四大直辖市之一,华北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
有优良的教育资源,如有民航大学,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提供专门人才输入。
天津也有很深的文化底蕴。
5、社会文化
人们购买习惯发生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人在意时间和舒适度,对于飞机这一舒适且快捷的交通工具的需求无疑是一种促进。
对机场的依赖度逐渐增加。
随着人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观念也在发生着改变。
“世界那么大,我想出去走走”旅游业的迅猛增长。
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也吸引越来越多外国人来访参观。
天津旅游业也同时带动了机场发展。
跨境游不断增多,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国际航班和出入境人数呈井喷式爆发增长趋势。
6、技术因素
天津机场现有跑道2条,飞行区等级4E级,可满足各类大型飞机全载起降。
航站楼面积达11.6万平方米,货库8.9万平方米,具有管制二次雷达、卫星通信终端、机场数据传输网络等先进的导航通信设备及完善的地面保障设施。
尽管中国在航空技术地位不高。
但天津配合自贸区天津机场片区重点发展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端制造业和研发设计、航空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挥天津港和滨海国际机场的海空联动作用,以寻求到技术上发展。
同时也注重与企业的技术联合,天津机场与携程旅行网首度合作京津空铁联运产品成功上线运行。
结论
结合PEST环境分析,我们发现天津机场面临机遇和挑战共存。
在2014年,旅客吞吐量年增200万,增速领跑全国干线机场的势头下。
更应该沉着冷静的去看待未来的发展,充分利用好各项政策优势。
维持客货运在机场航线航班的供给,结合自贸区对航班差异化的需求,加大货运航线开发力度,提高通关效率,减少货物操作环节,降低服务成本,提升服务水平,为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以提高机场管理能力,带动航空相关产业的发展。
发挥积极配合互动的能力,与铁路配合联运,全力打造首都北京的第二空中通道,与首都机场及北京第二机场错位协同发展。
将积极促使天津机场从一个拥有“线型”货运航线网络的基础设施性港口,转型升级为拥有“网状”货运航线网络的全球资源配置型港口,助力机场从单一的运输功能扩展到保税仓储、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和采购等业务,使天津机场真正北方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和大型门户枢纽机场。
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双城联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天津自由贸易园区设立三大战略,抓住发展的机遇。
充分发挥新建T2航站楼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的作用,大型门户枢纽机场和中国北方国际航空物流中心的企业愿景奠定坚实基础,为天津机场服务京津冀、实现大发展的发展目标夯实现实根基。
参考文献:
[1]杜西平,張銳鋼. 天津濱海新區統計年鑒[J]. 天津濱海國際機場業務情況(2008-2012年),2013:218
[2]杜西平,張銳鋼. 天津濱海新區統計年鑒[J]. 天津濱海國際機場業務情況(2009-2013年),201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