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气体排放与全球气候变化77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9.22 MB
- 文档页数:77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也有对应的ppt版本)项目二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研究方向:●大气的结构及其特征●大气中的含碳化合物及其危害●温室气体与温室效应1.大气结构及其特征●大气是指在地球引力作用下聚集在地球外部的气体包层。
在环境科学中大气层称为大气圈,也称大气环境。
●大气层的成分:主要有氮气,占78.1%;氧气占20.9%;氢气占0.93%;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氦气、氖气、氪气、氙气和水蒸气。
1-1大气层的结构:按照大气温度、化学组成及其他性质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大气圈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逃逸层。
(1)对流层(2)平流层(3)中间层(4)热层(暖层)(5)外逸层(散逸层)对流层: 位于大气的最低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
其下界与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随地理纬度和季节而变化。
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公里,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公里,极地平均为8~9公里,并且夏季高于冬季。
对流层从地球表面开始向高空伸展,直至对流层顶,即平流层的起点为止。
它的高度因纬度而不同,在低纬度地区大约17至18公里,在中纬度的地区高10至12公里,在高纬度地区只有8至9公里。
在高纬度的地区,因为地表的摩擦力会影响气流,形成了一个平均厚2公里的行星边界层。
这一层的形成主要依靠地形而有所不同,而且亦会被逆流层的分隔而与对流层的其他部份分开平流层: 亦称同温层,是地球大气层里上热下冷的一层,此层被分成不同的温度层,当中高温层置于顶部,而低温层置于低部。
它与位于其下贴近地表的对流层刚好相反,对流层是上冷下热的。
在中纬度地区,平流层位于离地表10公里至50公里的高度,而在极地,此层则始于离地表8公里左右。
1-2大气污染:●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污染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