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LTE通信网数据业务专题优化讲解
- 格式:docx
- 大小:477.69 KB
- 文档页数:20
TD-LTE网络优化项目工作思路TD-LTE网络优化流程TD-LTE网络优化包括优化项目启动、单站验证、RF优化、KPI优化和网络验收等环节。
单站验证是指保证每个小区的正常工作,验证内容包括正常接入、好中差点吞吐量在正常范围。
RF优化用于保证网络中的无线信号覆盖,并解决因RF原因导致的业务问题。
RF优化一般以簇为单位进行优化,RF优化主要参考路测数据,RF分区优化时,各个区域之间的网络边缘也需要关注和优化。
KPI优化包括对路测数据的分析和对话统数据的分析,用于弥补RF优化时没有兼顾的无线网络问题。
通过KPI优化,解决网络中存在的各种接入失败、掉线、切换失败等与业务相关的问题。
TD-LTE和2G/3G网络优化的比较TD-LTE网络优化与2G/3G优化思想相通,同样关注网络的覆盖、容量、质量等情况,通过覆盖调整、干扰调整、参数调整、故障处理等各种网络优化手段达到网络动态平衡,提高网络质量,保证用户感知。
TD-LTE与2G/3G系统不同,导致系统优化中重选、接入、切换等各种过程涉及参数不同。
TD-LTE系统的干扰与2G/3G系统的干扰来源也有较大不同,需要通过不同手段规避。
TD-LTE的小区容量会随着小区覆盖增大逐步减小,优化需关注覆盖与容量间的平衡。
LTE性能严重依赖于SINR,吞吐量会随SINR变差迅速降低。
由于同频组网,为提高LTE性能,主服务区范围比2G/3G要求更严格。
TD-LTE网络优化内容TD-LTE优化内容主要包括PCI优化、干扰排查、覆盖优化、邻区优化、系统参数优化。
PCI优化PCI干扰容易出现掉线、下载速率慢等问题。
PCI优化需要遵循以下三大原则:PCI复用至少间隔4层以上小区,大于5倍的小区半径;同一个小区的所有邻区列表中不能有相同的PCI;邻区导频位置尽量错开,即相邻小区模3后的余数不同。
干扰排查根据干扰源的不同,干扰分为两大类。
一类为内部干扰,包括GPS跑偏、设备隐性故障、天馈系统故障等。
TD-LTE速率优化1.概述当前LTE网络大力建设与业务推广,LTE网络及业务逞直线上升趋势,但随之带来的问题也日益明显,无线环境的多样化、复杂化,主要呈现在LTE网络用户下载速率。
本着为用户着想,网络为用户更好服务的中心原则,让LTE网络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感受,本文主要围绕无线方面、容量方面、系统调度算法以及新功能等专门给出速率优化方案,切实保障LTE网络质量,提高LTE网络用户使用感受,提升LTE网络用户感知。
2. 优化思路基于无线方面和容量方面TD-LTE速率提升,无线主要包括覆盖优化、干扰排查、邻区优化、PCI优化,容量包括双载波、双频网等。
系统调度包括设备类、网络参数、传输带宽等。
新功能包括Comp、UL Multiuser MIMO、TM3/8、ELC等2.1 无线类无线环境直接影响小区各方面性能指标,在日常分析中应重点关注覆盖、干扰,此外邻区和PCI等在分析中也会经常涉及到。
2.1.1 覆盖优化1)弱覆盖2)过覆盖3)重叠覆盖优化方法:✧明确主覆盖小区,理顺切换关系✧调整下倾角、方位角、功率等手段以明确问题区域的主服小区✧通过天线调整或功率调整降低其他小区在该区域的覆盖场强✧导频污染严重的地方,可以考虑采用双通道RRU拉远来单独增强该区域的覆盖,使得该区域只出现一个足够强的导频✧新建站点加强覆盖2.1.2 干扰排查在TD-LTE网络系统里面,上行干扰和下行干扰不仅仅影响小区速率,小区在第一步随机接入的时候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干扰处理也是日常优化中重中之重。
1)TD-LTE上行干扰主要有GPS故障引起、TIMEOFFSET参数设置不一致引起、阻断器、杂散干扰、互调干扰、谐波干扰、FDD干扰、广电干扰等等排查方法:✧对于阻断器一般会引起大面积干扰,可以提取受干扰小区干扰指标并结合mapinfo初步确定干扰位置通过扫频排查✧GPS故障引起的干扰通常会影响周边很多小区,可以通过干扰指标提取结合设备告警信息通过闭塞故障小区观察干扰是否消失排查✧Timeoffset要求F频段设置为700000,D频不做要求但相同频段的所有小区参数必须一致,可以定期做参数一致性检查。
19TDLTE常见优化案例分析一、引言19TDLTE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中的一种,以其高速、低延迟和大容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无线通信网络中。
然而,在实际部署和应用过程中,19TDLTE网络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进行优化处理。
本文将分析一些常见的19TDLTE优化案例,以期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二、覆盖问题优化覆盖问题是19TDLTE网络中常见的优化问题之一。
在弱覆盖或无覆盖区域,用户将无法正常连接到网络。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优化:1、调整基站天线角度和高度,增强信号覆盖范围。
2、增加基站数量或功率,提高网络覆盖能力。
3、使用微小区和射频拉远技术,扩大覆盖范围。
4、对于室内覆盖问题,可以部署室内分布系统或使用小型基站。
19TDLTE网络中的干扰问题主要来自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的干扰以及网络内部之间的干扰。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优化:1、合理规划频谱资源,避免与现有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冲突。
2、使用干扰协调和抑制技术,如频谱感知、动态频谱分配等。
3、对于网络内部干扰,可以通过优化基站和用户的调度策略来减少干扰。
四、容量问题优化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和业务需求的增长,19TDLTE网络的容量逐渐成为制约网络发展的瓶颈。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优化:1、引入高频段和更大带宽的频谱,提高网络容量。
2、使用多天线技术,如MIMO和Beamforming,提高频谱效率和容量。
3、优化用户调度和资源分配策略,提高网络整体容量。
4、引入内容分发网络(CDN)等技术,减轻网络负载。
19TDLTE网络性能问题主要包括速率低、延迟大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优化:1、分析网络参数配置是否合理,如CPRI参数、发射功率等。
2、优化无线链路质量,通过调整天线角度、高度等方法改善信号质量。
3、引入QoS(Quality of Service)保障机制,确保不同业务需求的网络质量。
TD-LTE网络优化介绍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贾亮亮1.网络优化的原因与目的1.1 网络优化的原因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现网本身没有优化到位,需进行网络优化。
另一方面,基础设施、障碍物、基站、用户数量及需求发生变化,导致无线环境发生变化。
加之,无线信道的多径衰落等特性。
导致网络质量下降。
1.2 网络优化的目的目的:保证网络顺畅快捷,用户感知度良好(无线指标:切换、E-RAB 建立成功率RRC连接建立成功、覆盖等),达到提升运营商的品牌形象。
使用户获得价值最大化,达到覆盖、容量、价值的最佳组合。
通过网络优化使用户提高收益率和节约成本。
2.网络优化流程2.1 优化基本思想优化基本思想:与TDS基本一致。
同样关注网络的覆盖、容量、质量等情况,通过覆盖调整,干扰调整,参数调整,故障处理等等各种网络优化手段达到网络动态平衡,提高网络质量,保证用户感知;2.2 TDL与TDS优化的主要差异与TDS的主要差异:TD-LTE与TD-SCDMA系统的RRM算法不同,导致系统优化中接入、切换等各种过程涉及参数不同;同时,TDLTE 系统的干扰与TD-SCDMA系统的干扰来源也有较大不同,需要通过不同手段规避;2.3优化的大致流程3.优化过程本来一个科学的优化体系是:建设期-单站优化-簇优化-片区优化-全网优化-成熟期。
3.1 RF优化3.1.1 RF问题的表现形式及产生原因RF问题的表现形式有:(1)覆盖空洞:UE无法注册网络,不能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2)覆盖弱区:接通率不高,掉线率高,用户感知差;(3)越区覆盖:孤岛导致用户移动中掉话,用户感知差差。
RF问题产生的原因:(1)无线网络规划结果和实际覆盖效果存在偏差。
(2)实际站点位置与规划中的理想的站点位置的偏差导致。
(3)覆盖区无线环境变化。
(4)工程参数和规划参数间的不一致。
(5)增加了新的覆盖需求。
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在系统接收带宽内,两个时隙上相应的小区参考信号的每个RSRE接收功率的线性平均。
TD-LTE网络优化指导书覆盖优化责任部门:审核:批准:2013 -08发布2013 -09实施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发布目录1目的与范围 (3)2RF优化基本流程 (3)2.1RF优化流程图 (3)2.2RF优化基本资料收集及准备 (5)2.2.1RF优化目标 (5)2.2.2Cluster优化区域划分 (5)2.2.3基站信息数据的收集及基站信息表的制作 (6)2.2.4待优化区域的地图 (7)2.2.5RF优化工具的完备性检查 (7)2.2.6站点告警获取 (8)2.2.7测试路线的选择 (8)3RF常见问题和分析方法 (9)3.1覆盖分析 (9)3.2干扰问题分析 (11)3.3参考信号污染分析 (12)3.4切换问题分析 (12)3.5RF优化其他问题分析 (13)4RF优化常用方法 (14)4.1覆盖优化常用方法 (14)4.2下行功率优化 (16)4.2.1下行功率分配基本原理 (16)4.2.2参数确定准则 (19)4.2.3协议规定的PDSCH的功率分配原则 (20)4.2.4P A、P B各种组合下功率的利用率 (23)4.2.5下行功率参数设置 (23)1目的与范围本指导书规定了LTE无线网络RF优化的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用以指导现场工程师在执行RF优化项目时的规范操作。
文档中所列为LTE无线网络RF优化工程项目进展时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在具体项目实施中需要工程师结合实际情况灵活执行。
本指导书总体说明了下行覆盖优化的基本流程,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天馈优化(RF 优化);一部分是下行功率优化。
在实际项目中应该根据项目本身的特点和所处阶段决定采取那种优化方案,一般两种优化方案混合使用,下面将分别对这两种优化方案进行介绍。
2RF优化基本流程2.1RF优化流程图一旦规划区域内的所有站点安装和单站验证工作完毕,RF 优化工作随即开始。
某些情况下项目组为了赶进度,部分站点完成之后就要开始RF 优化。
论述TD—LTE业务面时延优化前言业务面指标反映了移动通信用户的直观感知,对业务面指标的优化,可以预先解决用户感知不好的问题,减少用户投诉。
本文首先对业务面TCP时延的优化流程进行梳理,并对TOP N小区定位、问题定界、容量确认、基站告警处理、传输问题排查、参数优化等环节展开分析,最后通过实际案例印证分析流程的准确性和可实施性。
1.业务面指标介绍业务面指标反映了移动通信用户的直观感知,业务面指标差则容易引发客户感知差等问题。
因此对业务面指标的优化,可以预先解决用户感知不好的问题,减少用户投诉。
业务面指标与无线指标不同,其统计节点是参考OSI七层网络模型中的应用层和传输层消息。
而这些指标在RAN侧是统计不到的,RAN侧只能统计到PDCP层。
TCP时延作为要的业务面指标,其统计节点为:统计TCP建链时三次握手过程中的TCPACK的时间点减去TCPSYNACK的时间点。
根据XDR 规范,TCP时延是在S1-U口统计,其时延包括空口时延和ENB到核心网的传输时延。
2.业务面时延优化流程首先进行TOP N小区筛选和问题定界,如果属于RAN侧问题,则检查基站告警,否则排查传输问题。
之后对小区参数进行核查,预调度参数设置是否准确,核实无误后安排现场测试,并进行天馈倒换、分析基站日志。
如果是属于无线问题,则调整覆盖解决干扰,否则执行基站问题排查,并最终完成时延问题优化。
那么面指标优化过程主要内容有:TOP小区筛选、问题定界、告警处理、参数优化、基站侧问题解决和无线侧优化等几个重要步骤。
3.业务面指标优化方法3.1TOP小区筛选TOP小区筛选可以从两个数据源来筛选:一个是大数据平台,可以直接统计出TCP层业务面指标,但是由于是在S1-U口采集的数据,因此统计出来的TCP 层时延还包括了基站侧到核心网侧的传输时延;另外一个是RAN侧统计的用户面时延,统计的是PDCP层时延,使用RAN侧OMC统计出的用户面时延,就是完整的空口业务面时延,不包括传输侧时延。
数据业务专题优化5.8.3.1 GPRS网络无线侧优化从网络拓扑结构角度,无线侧部分侧重于BSS部分,包括无线空口、Abis、G-Ater、GP 等网络单元。
基与优化的最终目标—EGPRS的指标提升以及提升用户感知,可以将现有影响EGPRS 性能众多的因素进行分解和划分,总的说来,可以分成容量资源的优化、无线环境的优化、EGPRS参数优化、核心网优化以及数据业务终端和上层应用优化等内容。
如下图所示:优化前期对网络性能进行完整的评估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制定比较合理的优化目标;同时可以对网络的现状和潜在的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为后期的网络优化方案制定提供有效的参考。
通常在网络性能调查的时候,可以分成三个方面:KPI指标收集和分析。
OSS KPI主要包括数据业务质量、移动性能指标、无线、GP、Gb/Iu_PS的拥塞情况;外场DT和CQT测试。
基于外场的测试在获取无线环境信息的同时也可以反映用户终端的实际感知度,主要包括无线信号强度、C/I、CS/MCS的分布情况、时隙分配情况、BLER、RLC层吞吐率、小区重选和路由区更新的频繁程度;核心网侧的信令跟踪和分析。
主要分析Gb、Iu_PS、Gn、Gi侧信令,分析用户行为情况。
综上所述,数据业务端到端优化无线侧工作内容概述如下:1、GPRS优化评估测试在项目开始前期将根据局方提供的路段和测试点进行GPRS优化评估测试,以此对现网中数据业务的性能进行初步了解,借此辅助项目中后期对于GPRS的优化,并根据后期复测情况体现优化效果。
测试包括DT和CQT测试。
测试项目包括EDGE下载速率,FTP下载速率以及WAP首页显示时延等。
GPRS优化过程一个重要的环节:测试优化,GPRS网络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通过主动测试来发现并解决,通过实地的测试可以更好的优化GPRS网络,提升GPRS网络服务质量,如下图:2、测试问题点分析处理GPRS是承载在GSM网络之上的,因此它也和GSM网络优化有着共同之处――无线环境优化。
TD-LTE网络优化指导书掉话优化责任部门:审核:批准:2013 -08发布2013 -09实施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发布目录1引言 (3)2基础知识 (3)2.1“连接”与“掉话”的概念 (3)2.2正常的连接释放 (4)2.3异常的连接释放(掉话) (5)3DT/CQT常见掉话原因分析 (7)3.1弱覆盖 (7)3.2切换失败 (8)3.3邻区漏配 (10)3.4越区覆盖 (11)3.5系统设备异常 (13)3.6干扰 (14)3.7拥塞 (16)4话务统计掉话数据分析 (17)4.1掉话相关的KPI (17)4.2全局掉话率偏高问题分析(Top N) (18)4.3小区(簇)掉话率偏高问题分析 (19)5掉话问题的分析流程 (20)6典型掉话案例分析 (21)6.1弱覆盖导致的掉话 (21)6.2切换失败导致的掉话 (21)6.3邻区漏配导致的掉话 (22)1引言编写本文的目的:1. 整理了与TD-LTE系统中与保持性(掉话)相关的基本概念、信令流程、所涉及的参数。
2. 指导TD-LTE网络维护、优化过程中,与掉话相关的问题分析和定位(解决)。
2基础知识知识点:1、掉话的定义2、掉话后UE、eNodeB的操作2.1“连接”与“掉话”的概念本文所提及的“保持性”,指的是“连接”的“保持性”,更狭义地,是指“RRC连接”的“保持性”。
因此,本文所称的“掉话”,具体是指UE异常退出RRC_CONNECTED状态导致的连接中断。
图0-1NAS和AS的几种状态移动性管理(EMM)连接管理(ECM)无线资源控制(RRC)上图给出了从开机到进入激活(数据传输)状态过程中,从不同角度来看的“状态”的变化情况。
从EPS移动性管理(EMM)的角度来看,在UE成功附着之前,都认为是未登记(Deregistered)状态,直至UE发起、并成功登记。
对于EPS连接管理(ECM)来说,只有在激活态时,UE才会跟EPS是连接的,其余时间,UE处于和EPS的空闲状态。
数据业务专题优化5.8.3.1 GPRS网络无线侧优化从网络拓扑结构角度,无线侧部分侧重于BSS部分,包括无线空口、Abis、G-Ater、GP 等网络单元。
基与优化的最终目标—EGPRS的指标提升以及提升用户感知,可以将现有影响EGPRS 性能众多的因素进行分解和划分,总的说来,可以分成容量资源的优化、无线环境的优化、EGPRS参数优化、核心网优化以及数据业务终端和上层应用优化等内容。
如下图所示:优化前期对网络性能进行完整的评估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制定比较合理的优化目标;同时可以对网络的现状和潜在的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为后期的网络优化方案制定提供有效的参考。
通常在网络性能调查的时候,可以分成三个方面:KPI指标收集和分析。
OSS KPI主要包括数据业务质量、移动性能指标、无线、GP、Gb/Iu_PS的拥塞情况;外场DT和CQT测试。
基于外场的测试在获取无线环境信息的同时也可以反映用户终端的实际感知度,主要包括无线信号强度、C/I、CS/MCS的分布情况、时隙分配情况、BLER、RLC层吞吐率、小区重选和路由区更新的频繁程度;核心网侧的信令跟踪和分析。
主要分析Gb、Iu_PS、Gn、Gi侧信令,分析用户行为情况。
综上所述,数据业务端到端优化无线侧工作内容概述如下:1、GPRS优化评估测试在项目开始前期将根据局方提供的路段和测试点进行GPRS优化评估测试,以此对现网中数据业务的性能进行初步了解,借此辅助项目中后期对于GPRS的优化,并根据后期复测情况体现优化效果。
测试包括DT和CQT测试。
测试项目包括EDGE下载速率,FTP下载速率以及WAP首页显示时延等。
GPRS优化过程一个重要的环节:测试优化,GPRS网络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通过主动测试来发现并解决,通过实地的测试可以更好的优化GPRS网络,提升GPRS网络服务质量,如下图:2、测试问题点分析处理GPRS是承载在GSM网络之上的,因此它也和GSM网络优化有着共同之处――无线环境优化。
GPRS的数据业务好于GSM网络的同时,也对无线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无线环境的优化在GPRS网络中也显的尤为重要。
结合无线DT/CQT测试,我们对无线环境优化提出以下优化思路:1)覆盖优化。
改善CQT测试点的信号覆盖,避免弱覆盖影响测试指标;解决DT测试中的弱覆盖路段,避免出现由于弱覆盖或越区覆盖导致的接收电平低,无法获得较好的载干比,占用不了高编码的问题;2)小区重选优化。
通过优化调整增强CQT测试点主控小区,避免发生小区重选影响测试指标;通过合理的小区重选和路由区更新,提高DT中FTP&WAP图铃下载速率;3)频点资源优化。
通过优化调整,使得GPRS使用比较干净的频点,从而增加载干比,提高测试时的编码占用方式;4)无线参数优化。
通过相关无线参数调整,提高GPRS网络的整体性能。
5)根据测试数据从无线角度配合核心侧对存在问题的测试点进行分析,分别从干扰,容量以及移动性方面对问题点进行分析以及处理,并及时进行复测验证效果。
3、数据业务资源分配评估调整根据CS域以及PS域相关话务统计在不影响话音业务的前提下对数据业务资源进行相应调整,保证PDCH资源充足,并且在忙时PDCH预清空流量比不会提高,进而提升包括FTP,EDGE下载速率等与空口数据传输速率相关性能。
网络资源的优化主要是对PDCH,Extra Abis,Gater和GPU资源的优化,通过对相应资源的分析,对出现瓶颈限制的接口进行相应调整,从而提高网络速率。
GPRS网络,尤其是EDGE网络对无线资源及网络资源配置要求较高,为配合数据业务的大力推广,必须给EDGE网络合理的配置,预计数据流量发展趋势,适当超前预留资源。
因此,我们对资源配置优化提出以下优化思路:1)通过日常话务报告分析,进行小区PDCH信道复用度的计算,筛选出复用度过高活过低的小区(复用度合理范围为0.15-1.2);2)对PDCH复用度过高的小区,结合实际情况和测试情况进行PDCH增配,对PDCH复用度过低的小区,结合实际情况和测试情况进行PDCH减配;3)利用半速率、信道均衡、覆盖等手段解决数据、话音争抢无线信道的问题;4)通过日常话务报告统计分析,结合现场测试结果,对额外Abis时隙配置不足的基站进行扩容;5)通过日常话务报告统计分析,对全网流量进行分地区、分时段统计分析,了解其增长情况,并对增长趋势做出预判,做出资源扩容规划;6)对长期存在Gater拥塞的BSC进行Gater扩容,对长期存在GPU高负荷的BSC进行GPU扩容;7)对Gater/GPU存在资源负荷不均的BSC进行资源均衡优化。
资源评估流程4、RADIO-STATUS/LLC-DISCARED/FLUSH等关键事件分析与优化RADIO-STATUS:由于无线链路原因,导致手机与网络失去联系。
LLC-DISCARED:由于网络原因(设备、或者无线环境等),导致部分LLC数据包被丢弃。
FLUSH:在数据业务中,由于无线环境差的原因,MS进行小区重选。
SUSPEND:在数据业务中,突然的来话、位置更新、来短消息,都要中断数据业务。
RESUME:数据业务被语音业务中断结束后,要继续恢复数据业务。
以上五个网络事件都会影响到2G/3G用户的业务性能,直接影响到客户的感知度。
因此,我们要对以上5个事件在Gb/IuPS口进行统计,定位发生以上事件较多的小区,通过参数调整来优化。
5、小区重选性能分析MS在空闲模式下时不区分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进行小区重选的规则是相邻小区C2值大于服务小区C2值5秒钟以上时,MS将重选到相邻小区,以获得更高质量的网络服务。
当MS在使用数据业务时,小区重选的规则也相应有所改变:相邻小区的C2值大于服务小区C2值与相邻小区CRH的总和5秒钟以上时,MS将重选到相邻小区以获得更高质量的网络服务。
由于GPRS在传递数据时也是不断在移动的,或者用户不运动时也会因为所处位置在无绝对主导的服务小区时,由于无线环境的多变性,会使小区的信号电平发生波动,也一样会发生小区重选;但GRPS用户发生小区重选时,用户的数据业务会中断大约2到4秒的时间,过多的重选会降低用户的GRPS下载速率,为了提升用户使用GPRS时的真实感受,我们应当尽可能的减少这部分不必要的小区重选。
向优化人员提供关于区域内小区重选的时延、失败原因的报告,供优化人员全面把握网络运行状况。
小区重选时延直接关系到跨SGSN接入的快慢。
通过判断路由区更新时延快慢进一步分析网络情况,为优化提供参考。
小区重选成功率直接关系到用户跨SGSN重选是否成功。
通过判断路由区更新成功率高低方便对数据业务失败的问题定位。
按小区统计小区重选次数可以快速找出重选次数最多的源小区和目的小区,并可以在GIS 中渲染出源小区和目的小区的地理位置和重选次数,更形象直观的看出小区重选情况,从而快速找出问题小区,进一步分析网络问题进行优化,改善网络质量。
6、其他方面优化1)参数优化参数核查主要是GPRS优化中常用参数的核查,另一方面,当网络出现有规律的疑难问题时,可以对其一定的区域进行新参数的试验优化及推广,如下图:合理地调整参数,尤其是GPRS相关参数,对数据网络整体质量的提升是相当重要的,对与参数优化,我们提出以下优化思路:对测试区域的所有小区进行统计筛选(通过过滤Cell.csv),关注下面几点:是否打开EDGE;是否开了跳频(如果开跳频,GPRS频点最好单独跳频);初始化编码是否过低;允许最大的MCS编码是否为9;根据存在问题进行宏观调整;根据网络负荷适当打开测试区域的NACC&P(SI)参数,减少小区的重选时间,加强数据传输的连续性;打开上行TBF扩展模式可有效提高WAP测试项目指标;通过PAN_MAX,PAN_DEC,PAN_INC等重选参数的优化调整,改善测试指标。
2)话务调整通过对超忙小区与周边较闲小区的话务调整(小区负荷分担、小区分层、切换参数、小区重选参数等),减少超忙小区争抢资源问题严重的现象,能够有效的提高PDCH分配成功率,从而提高用户感受;语音忙时相应提高半速率门限,尽可能减少话音业务与数据业务争抢资源的情况,PDCH分配成功率有较大提升,时隙满足率也会明显改善,GSM和GPRS的信道资源争夺情况下PDCH 预清空次数也会减少。
GPRS用户可以得到更多的网络资源,传输性能得到改善,因此用户感受也会明显提高。
3)硬件传输优化硬件、传输优化是我们网络优化的基础,GPRS硬件问题一般在MFS、GPU以及小区硬件(载频板、合路器等)中考虑,而传输问题主要是Abis链路的传输问题。
针对硬件及传输,我们提出了以下优化思路:通过天馈调整,改善信号覆盖和重选问题;通过话务统计和测试分析,对存在载频问题的小区更换其载频;关注日常BTS告警信息,对第二条传输存在告警的BTS进行及时优化,使时隙配置能够发挥作用;实时关注有无GPU吊死、Gater链路不可用等情况,并及时处理。
4)降低共享因子共享因子的下降意味着单个终端用户的可分配带宽提高,用户可感知的速率会相应提高。
在前期PDCH分配成功率提高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对现网中一个PDCH所能承载的TBF数进行调整,从而降低同一时间占用同一PDCH的用户数量,提高每一个用户的下载速率。
5)提高时隙利用率保证数据业务性能最重要的基础是可用信道数目、及其分配原则。
与语音业务相比,差别在于语音只需要一个时隙的TCH信道,而数据业务尽量选择多个连续的物理信道。
在保证语音业务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空闲的信道是连续的,这就是单时隙分配策略,提高GPRS Throughput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能让手机获得连续的多个时隙,提高时隙利用率。
6)小区数据业务价值评估站点的功能是有差异的,部分站点用于吸收话务,部分站点仅用于满足覆盖需求,这与用户的分布极为相关,正因如此,相对于数据业务而言,不同小区的数据业务价值也是不同的,而大部分的收入可能只是由小部分数据业务价值较高的小区产生,为此,针对这部分小区,我们需要进行更多的投入,并在日常优化中重点保障。
7)IP流程分析(以下图为例)在MXBSC173和MXBSC172的BSC边界上均出现了流量热点,在这一点上是不合理的,因为这两个BSC属于不同的LAC区频繁的路由区更新以及小区重选将大大降低用户数据业务的使用感受。
建议调整上述问题区域的BSC边界和LAC区,尽量让数据业务热点不在边界上出现以提高用户感受。
8)日常指标优化TBF上下行建立成功率为网络的重要指标,它较好的体现了网络为用户提供的服务质量。
从目前网络情况开看,中国移动近期EGPRS网络建设速度较快,EGPRS用户、数据业务流量都呈较快增长趋势,各类GPRS商用业务增长较快,这些对TBF上下行建立成功率例都有较大影响,这就需要对EGPRS网络进行实时监控,确保EGPRS网络运营正常,才能提高TBF建立成功率,保证用户使用数据业务的良好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