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6-10KV线路过电流保护

4-6-10KV线路过电流保护

4-6-10KV线路过电流保护
4-6-10KV线路过电流保护

实验四、6~10KV线路过电流保护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过流保护的电路原理,深入认识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的二次原理接线图和展开接线图。

2、学会识别本实验中继电保护实际设备与原理接线图和展开接线图的对应关系,为以后各项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3、进行实际接线操作, 掌握过流保护的整定调试和动作试验方法。

二、预习与思考

1、参阅有关教材做好预习,根据本次实验内容,参考图5-1、图5-2设计并绘制过电流保护实验接线图,参照图5-3。

2、为什么要选定主要继电器的动作值,并且进行整定?

3、过电流保护中哪一种继电器属于测量元件?

三、原理说明

电力自动化与继电保护设备称为二次设备,二次设备经导线或控制电缆以一定的方式与其他电气设备相连接的电路称为二次回路,或叫二次接线。二次电路图中的原理接线图和展开接线图是广泛应用的两种二次接线图。它是以两种不同的型式表示同一套继电保护电路。

1、原理接线图

原理接线图用来表示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工作原理。所有的电器都以整体的形式绘在一张图上,相互联系的电流回路、电压电路和直流回路都综合在一起,为了表明这种回路对一次回路的作用,将一次回路的有关部分也

画在原理接线图里,这样就能对这个回路有一个明确的整体概念。图5—1表示6~10KV线路的过电流保护原理接线图,这也是最基本的继电保护电路。

从图中可以看出,整套保护装置由五只继电器组成,电流继电器3、4的线圈接于A、C两相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线圈回路中,即两相两继电器式接线。当发生三相短路或任意两相短路时,流过继电器的电流超过整定值,其常开触点闭合,接通了时间继电器5的线圈回路,直流电源电压加在时间继电器5的线圈上,使其起动,经过一定时限后其延时触点闭合,接通信号继电器6和保护出口中间继电器7的线圈回路、二继电器同时起动,信号继电器6触点闭合,发出6-10KV过流保护动作信号并自保持,中间继电器7起动后把断路器的辅助触点8和跳闸线圈9二者串联接到直流电源中,跳闸线圈9通电,跳闸电铁磁励磁,脱扣机构动作,使断路器跳闸,切断故障电路,断路器1跳闸后,辅助触点8分开,切断跳闸回路。

原理接线图主要用来表示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构成这套装置所需要的设备,它可作为二次回路设计的原始依据。由于原理接线图上各元件之间的联系是用整体连接表示的,没有画出它们的内部接线和引出端子的编号、回路的编号;直流仅标明电源的极性,没有标出从何熔断器下引出;信号部分在图中仅标出“至信号”,无具体接线。因此,只有原理接线图是不能进行二次回路施工的,还要其他一些二次图纸配合才可,而展开接线图就是其中的一种。

2、展开接线图

展开接线图是将整个电路图按交流电流回路、交流电压回路和直流回路分别画成几个彼此独立的部分,仪表和电器的电流线圈、电压线圈和触点要分开画在不同的回路里,为了避免混淆,属于同一元件的线圈和触点采用相同的文字符号。

展开接线图一般是分成交流电流回路、交流电压回路、直流操作回路和信号回路等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每一部分又分成若干行,交流回路按a、b、c的相序,直流回路按继电器的动作顺序各行从上至下排列。每一行中各元件的线圈和触点按实际连接顺序排列,每一回路的右侧标有文字说明。

展开接线图中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标号是按国家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标号来表示的。

1—断路器;2—电流互感器;3、4—电流继电器;5—时间继电器;

6—信号继电器;7—保护出口中间继电器;8-断路器的辅助触点;9—跳闸线圈。

二次接线图中所有开关电器和继电器的触点都按照它们的正常状态来表示,即指开关电器在非动作状态和继电器线圈断电的状态。

因此,所谓的常开(动合)触点就是继电器线圈不通电时,该触点

断开,常闭(动断)触点则相反。

图5—2是根据图5—1所示的原理接线图而绘制的展开接线图。左侧是保护回路展开图,右侧是示意图。从中可看出,展开接线图由交流电流回路、

直流操作回路和信号回路三部分组成。交流电流回路由电流互感器1LH 的二次绕组供电,电流互感器仅装在A 、C 两相上,其二次绕组各接入一个电流继电器线圈,然后用一根公共线引回构成不完全星形接线。A411、C411和N411为回路编号。

图5—2 6~10KV 线路过电流保护展开图

QS —隔离开关;QF —断路器;1LH 、2LH —电流互感器;1LJ 、2LJ —电流继电器; SJ —时间继电器;XJ —信号继电器;BCJ -保护出口中间继电器;TQ —跳闸线圈。

直流操作回路中,画在两侧的竖线表示正、负电源,向上的箭头及编号101和102表示它们分别是从控制回路(+)(-)的熔断器FU 1和FU 2下面引来。横线条中上面两行为时间继电器起动回路,第三行为信号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起动回路,第四行为信号指示回路,第五行为跳闸回路。

3.实验原理说明

1LH 1LHa

1LHb

A411

1LJ

C411

2LJ

N411

信号回路

保护出口电动分闸回路

信号继电器中间继电器回路时间继电器 回路

直流操作回路

路示意图

A相过流

C相过流公共线交流电流回路

保护表计

实验线路见图5-3,过电流保护的动作顺序如下:当调节单相自耦调压器和变阻器R,模拟被保护线路发生过电流时,电流继电器LJ动作(注:实验中交流电流回路采用单相式),其常开触点闭合,接通时间继电器SJ的线圈回路,SJ则动作,经过一定时限后,其延时触点闭合,接通信号继电器XJ和保护出口中间继电器BCJ的线圈回路,BCJ动作,常开触点闭合,接通了跳闸回路,(因断路器QF在合闸状态,其常开触点QF是闭合的)。于是跳闸线圈TQ中有电流流过,使断路器跳闸,切断短路电流。同时,XJ动作并自保持,接通光字牌GP,则光字牌亮,显示“6-10KV过流保护动作指示”。通过实验接线整定调试后,我们会深切体会到:展开接线图表达较为清晰,易于阅读,便于了解整套装置的动作程序和工作原理,特别在复杂电路中,其优点更为突出。

四、实验设备

五、实验步骤和要求

1、选择电流继电器的动作值(确定线圈接线方式)和时间继电器的动作时限。(例:设额定运行时的工作电流为3A,选择DL-24C/6型电流继电器,整定动作值4.2A;选择DS-22型时间继电器整定动作时限2.5S;也可根据老师要求进行整定。)

2、参照实验指导书中实验一和实验二的调试方法分别对电流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进行元件整定调试。

3、按图5—3过电流保护实验接线图进行接线。

4、将单相调压器,变流器,限流电阻,交流电流表等连接组成电流形成回路,将电流输出端接入电流继电器的线圈。

5、检查上述接线和设备,确定无误后,根据实验原理说明加入电流,进行保护动作试验,并认真观察动作过程,做好记录,深入理解各个继电器在该保护电路中的作用和动作次序。

六、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详见操作规程,希望每一位学生集中思想,注意观察,确保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图5—3 6~10KV线路过电流保护实验接线图

直流操作电源

数字式电秒表

I II III

QF

LJ

(a)模拟主线路(一相)交流电流回路

过电流保护

保护出口及主

断路器分闸

过电流保护

动作指示

信号继电器指

示灯回路

信号继电器复

归回路

直流回路

(b)

七、实验报告

1、本内容安装调试及动作试验结束后要认真进行分析总结,按实验报告要求及时写出过电流保护的实验报告。

2、叙述过电流保护整定,试验的操作步骤。

3、分析说明过电流保护装置的实际应用和保护范围。

4、通过本实验谈谈你对实际设备与原理接线图和展开接线图对应关系的认识。

5、书面解答本实验的思考题。

表5-1

kV输电线路方向电流保护设计

辽宁工业大学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论文)题目:35kV输电线路方向电流保护设计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102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签字) 起止时间: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续表 注:成绩:平时20% 论文质量60% 答辩20% 以百分制计算

摘要 电力是当今世界使用最为广泛、地位最为重要的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国民经济、人民生活乃至社会稳定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电力系统由各种电气元件组成,由于自然环境、制造质量、运行维护水平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电力系统的各种元件在运行中不可能一直保持正常状态。因此,需要有专门的技术为电力系统建立一个安全保障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就是继电保护技术。 本文主要对35KV输电线路方向电流保护进行分析与设计,对电气元件在最大运行方式和最小运行方式下的电流进行整定计算后,进行分析,判断是否需要安装方向元件,并在绘制方向电流保护原理图后进行仿真,最后达到安全稳定的保护电力系统运行的要求。 关键词:输电线路;方向元件;电流保护;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目录 第1章绪论 (4) 1.1输电线路电流保护概述 (4) 1.2 本文设计内容 (4) 第2章输电线路方向电流保护整定计算 (5) 2.1 方向电流Ι段整定计算 (5) 2.1.1 保护4、5的Ι段动作电流的整定 (6) 2.1.2 灵敏度校验 (7) 2.1.3 动作时间的整定 (7) 2.2 保护5、7、9方向电流Ⅱ段整定计算 (7) 2.3方向电流Ⅲ段动作时间整定计算及方向元件的安装 (8) 第3章方向电流保护原理图的绘制与动作过程分析 (9) 3.1绘制方向保护原理图 (9) 3.2动作过程分析 (9) 第4章 MATLAB建模仿真分析 (10) 第5章课程设计总结 (12) 参考文献 (13)

输电线路电流微机保护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实验二 输电线路电流微机保护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电力系统中微机型电流、电压保护时间、电流、电压整定值的调整方法。 2.了解电磁式保护与微机型保护的区别。 二、基本原理 1.试验台一次系统原理图 试验台一次系统原理图如图3-1所示。 2.电流电压保护基本原理 1)三段式电流保护 当网络发生短路时,电源与故障点之间的电流会增大。根据这个特点可以构成电流保护。电流保护分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简称I 段)、带时限速断保护(简称II 段)和过电流保护(简称III 段)。下面分别讨论它们的作用原理和整定计算方法。 (1) 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I 段) 单侧电源线路上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作用原理可用图3-2来说明。短路电流的大小I k 和短路点至电源间的总电阻R ∑及短路类型有关。三相短路和两相短路时,短路电流I k 与R ∑的关系可分别表示如下: l R R E R E I s s s k 0)3(+== ∑ 图3-1 电流、电压保护实验一次系统图

l R R E I s s k 0)2(* 23 += 式中, E s ——电源的等值计算相电势;R s —— 归算到保护安装处网络电压的系统等值电阻;R 0—— 线路单位长度的正序电阻;l —— 短路点至保护安装处的距离。 由上两式可以看到,短路点距电源愈远(l 愈长)短路电流L k 愈小;系统运行方式小(R s 愈大的运行方式)I k 亦小。I k 与l 的关系曲线如图3-2曲线1和2所示。曲线1为最大运行方式(R s 最小的运行方式)下的I K = f (l )曲线,曲线2为最小运行方式(Rs 最大的运行方式)下的I K = f (l )曲线。 线路AB 和BC 上均装有仅反应电流增大而瞬时动作的电流速断保护,则当线路AB 上发生故障时,希望保护KA 2能瞬时动作,而当线路BC 上故障时,希望保护KA 1能瞬时动作,它们的保护范围最好能达到本路线全长的100%。但是这种愿望是否能实现,需要作具体分析。 以保护KA 2为例,当本线路末端k 1点短路时,希望速断保护KA2能够瞬时动作切除故障,而当相邻线路BC 的始端(习惯上又称为出口处)k 2点短路时,按照选择性的要求,速断保护KA 2就不应该动作,因为该处的故障应由速断保护KA 1动作切除。但是实际上,k 1和k 2点短点时,从保护KA 2安装处所流过短路电流的数值几乎是一样的,因此,希望k 1点短路时速断保护KA2能动作,而k 2点短点时又不动作的要求就不可能同时得到满足。 图3-2 单侧电源线路上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计算图 为了获得选择性,保护装置KA2的动作电流I op2必须大于被保护线路AB 外部(k 2点)短路时的最大短路电流I k max 。实际上k 2点与母线B 之间的阻抗非常小,因此,可以认为母线B 上短路时的最大短路电流I k B max =I k max 。根据这个条 件得到:max B 12op k rel I K I = 式中,1 rel K ——可靠系数,考虑到整定误差、短路电流计算误差和非周期分

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习题答案

: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 序号:___________ 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习题 一、填空题: 1、常规距离保护一般可分 为、和三部分。 2、距离保护I段能够保护本线路全长的。 3、距离保护第Ⅲ段的整定一般按照躲开来整定。 4、阻抗继电器按比较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式 和式。 5、方向阻抗继电器引入非故障相电压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方向阻抗继电器和全阻抗继电器的整定值相同,___________继电器受过渡电阻影响 大,继电器受系统振荡影响大。 7、全阻抗继电器和方向阻抗继电器均按躲过最小工作阻抗整定,当线路上发生短路时, _______________继电器灵敏度更高。 8、校验阻抗继电器精工电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9、阻抗继电器的0°接线是指_________________,加入继电器的___________________。 10、助增电流的存在,使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保护范 围,可能造成保护的。 11、根据《220~50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的规定,对50km以下的线路,相间距离保护中应有对本线末端故障的灵敏度不小于的延时保护。 二、选择题: 1、距离保护装置的动作阻抗是指能使阻抗继电器动作的。

(A)最小测量阻抗;(B)最大测量阻抗;(C)介于最小与最大测量阻抗之间的一个定值;(D)大于最大测量阻抗的一个定值。 2、为了使方向阻抗继电器工作在状态下,故要求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等于被保护线路的阻抗角。最有选择;(B)最灵敏;(C)最快速;(D)最可靠。 3、距离保护中阻抗继电器,需采用记忆回路和引入第三相电压的 是。 (A)全阻抗继电器;(B)方向阻抗继电器;(C)偏移特性的阻抗继电器;(D)偏移特性和方向阻抗继电器。 4、距离保护是以距离元件作为基础构成的保护装置。 (A)测量;(B)启动;(C)振荡闭锁;(D)逻辑。 5、从继电保护原理上讲,受系统振荡影响的有。 (A)零序电流保护;(B)负序电流保护;(C)相间距离保护;(D)相间过流保护。 6、单侧电源供电系统短路点的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是。 (A)使保护范围伸长;(B)使保护范围缩短;(C)保护范围不变;(D)保护范围不定。 7、方向阻抗继电器中,记忆回路的作用是。 (A)提高灵敏度;(B)消除正向出口三相短路的死区;(C)防止反向出口短路动作;(D)提高选择性。 8、阻抗继电器常用的接线方式除了00接线方式外,还有。(A)900接线方式? (B)600接线方式? (C)300接线方式? (D)200接线方式 三、判断题: 1、距离保护就是反应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远近而确定动作时间的一种保护装置。() 2、距离Ⅱ段可以保护线路全长。() 3、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的数值随运行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4、方向阻抗继电器中,电抗变压器的转移阻抗角决定着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 5、阻抗继电器的最小精确工作电压,就是最小精确工作电流与电抗变压器转移阻抗值的乘积。() 6、在距离保护中,“瞬时测定”就是将距离元件的初始动作状态,通过起动元件的动作而固定下来,以防止测量元件因短路点过渡电阻的增大而返回,造成保护装置拒绝动作。()

过流保护电路设计

过流保护电路如上图所示。此电路是过流保护电路,其中100kΩ电阻用来限流,通过比较器LM311 对电流互感器采样转化的电压进行比较,LM311的3脚接一10kΩ电位器来调比较基准电压,输出后接一100Ω的电阻限流它与后面的220μF的电容形成保护时间控制。当电流过流时比较器输出是高电平产生保护,使SPWM不输出,控制场效应管关闭,等故障消除,比较器输出低电平,逆变器又自动恢复工作。 1.第一个部分是电阻取样...负载和R1串联...大家都知道.串联的电流相等...R2上的电压随着负载的电流变化而变化...电流大,R2两端电压也高...R3 D1组成运放保护电路...防止过高的电压进入运放导致运放损坏...C1是防止干扰用的... 2.第二部分是一个大家相当熟悉的同相放大器...由于前级的电阻取样的信号很小...所以得要用放大电 路放大.才能用...放大倍数由VR1 R4决定... 3.第三部分是一个比较器电路...放大器把取样的信号放大...然后经过这级比较...从而去控制后级的动作...是否切断电源或别的操作...比较器是开路输出.所以要加上上位电阻...不然无法输出高电平... 4.第四部分是一个驱动继电器的电路...这个电路和一般所不同的是...这个是一个自锁电路... 一段保护 信号过来后...这个电路就会一直工作...直到断掉电源再开机...这个自锁电路结构和单向可控硅差不多. 1 采用电流传感器进行电流检测过流检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通过变流器所获得的变流器次级电流经I/V转换成电压,该电压直流化后,由电压比较器与设定值相比较,若直流电压大于设定值,则发出辨别信号。但是这种检测传感器一般多用于监视感应电源的负载电流,为此需采取如下措施。由于感应电源启动时,启动电流为额定值的数倍,与启动结束时的电流相比大得多,所以在单纯监视电流电瓶的情况下,感应电源启动时应得到必要的输出信号,必须用定时器设定禁止时间,使感应电源启动结束前不输出不必要的信号,定时结束后,转入预定的监视状态。 2 启动浪涌电流限制电路开关电源在加电时,会产生较高的浪涌电流,因此必须在电源的输入端安装防止浪涌电流的软启动装置,才能有效地将浪涌电流减小到允许的范围内。浪涌电流主要是由滤波电容充电引起,在开关管开始导通的瞬间,电容对交流呈现出较低的阻抗。如果不采取任何保护措施,浪涌电流可接近数百A。 开关电源的输入一般采用电容整流滤波电路如图2所示,滤波电容C可选用低频或高频电容器,若用低频电容器则需并联同容量高频电容器来承担充放电电流。图中在整流和滤波之间串入的限流电阻Rsc是为了防止浪涌电流的冲击。合闸时Rsc限制了电容C的充电电流,经过一段时间,C上的电压达到预置值或电容C1上电压达到继电器T动作电压时,Rsc被短路完成了启动。同时还可以采用可控硅等电路来短接Rsc。当合闸时,由于可控硅截止,通过Rsc对电容C进行充电,经一段时间后,触发可控硅导通,从而短接了限流电阻Rsc。 3 采用基极驱动电路的限流电路在一般情况下,利用基极驱动电路将电源的控制电路和开关晶体管隔离开。控制电路与输出电路共地,限流电路可以直接与输出电路连接,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当输出过载或者短路时,V1导通,R3两端电压增大,并与比较器反相端的基准电压比较。控制PWM信号通断。 4 通过检测IGBT的Vce 当电源输出过载或者短路时,IGBT的Vce值则变大,根据此原理可以对电路采取保护措施。对此通常使用专用的驱动器EXB841,其内部电路能够很好地完成降栅以及软关断,并具有内部延迟功能,可以消除干扰产生的误动作。其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含有IGBT过流信息的Vce不直接发送到EXB841 的集电极电压监视脚6,而是经快速恢复二极管VD1,通过比较器IC1输出接到EXB841的脚6,从而消除正向压降随电流不同而异的情况,采用阈值比较器,提高电流检测的准确性。假如发生了过流,驱动器:EXB841的低速切断电路会缓慢关断IGBT,从而避免集电极电流尖峰脉冲损坏IGBT器件。 为避免在使用中因非正常原因造成输出短路或过载,致使调整管流过很大的电流,使之损坏。故需有快速保护措施。过流保护电路有限流型和截流型两种。 限流型:当调整管的电流超过额定值时,对调整管的基极电流进行分流,使发射极电流不至于过大。图4-2为其简要电路图。图中R为一小电阻,用于检测负载电流。当IL不超过额定值时,T1、截止;当IL 超过额定值时,T'1导通,其集电极从T1的基极分流。从而实现对T1管的保护

继电保护实验

实验一:微机型电网电流、电压保护实验 实验台工作原理及接线 实验台一次接线如图,它是单侧电源供电的输电线路,由系统电源,AB 、BC 线路和负载构成。系统实验电源由三相调压器TB 调节输出线电压100V 和可调电阻R s 组成;线路AB 和BC 距离长短分别改变可调电阻R AB 、R BC 阻值即可;负载由电阻和灯组成。A变电站和B变电站分别安装有S300L 微机型电流电压保护监控装置。线路AB 、BC 三相分别配置有保护和测量用的电流互感器,变比15/5。 图 电流、电压实验台一次接线 线路正常运行时:线电压100V ,2,8,15,28s AB BC f R R R R =Ω=Ω=Ω=Ω 实验台对应设备名称分别是: (1)1KM 、2KM :分别为A 变电站和B 变电站模拟断路器; (2)R AB 、R BC :分别是线路AB 和BC 模拟电阻; (3)3KM 、4KM :分别是线路AB 和BC 短路实验时模拟断路器; (4)3QF 、4QF :分别是线路AB 和BC 模拟三相、两相短路开关; 实验内容: 1、正确连接保护装置A 站、B 站的电流保护回路和测量回路,注意电流互感器接线。 2、合上电源开关,调节调压器电压从0V 升到100V ,根据计算得到: A 站=set A I I . 7 A ,=set A II I . 3 A ,=set A III I . 2 A ,t =I A 0 s , t =II A s , t =III A 1 s ; B 站=set B I I . 3 A ,=set B III I . 2 A ,t =I B 0 s ,t =III B s ,将整定值分别在S300L 保护监控装置A 站、B 站保护中设定。注:A 站保护配置电流I 、II 、III 段保护,B 站只配置电流I 、III 段保护。 3、正常运行:调节Ω=Ω=Ω=15,8,2BC AB s R R R ,分别合上1KM 、2KM ,使A 站、B 站投入运行,此时指针式电流、电压表及S300L 保护监控装置显示正常运行状态的电气量。

KV线路过电流保护实验

TKDZB-1型电力自动化及继电保护实验装置交流及直流电源操作说明实验中开启及关闭交流或直流电源都在控制屏上操作。 一、开启三相交流电源的步骤为: 1)开启电源前,要检查控制屏下面“直流操作电源”的“可调电压输出”开关(右下角)及“固定电压输出”开关(左下角)都须在“关”断的位置。控制屏左侧面上安装的自耦调压器必须 调在零位,即必须将调节手柄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底。 2)检查无误后开启“电源总开关”,“停止”按钮指示灯亮,表示实验装置的进线已接通电源,但还不能输出电压。此时在电源输出端进行实验电路接线操作是安全的。 3)按下“启动”按钮,“启动”按钮指示灯亮,只要调节自耦调压器的手柄,在输出口U、V、W处可得到0~450V的线电压输出,并可由控制屏上方的三只交流电压表指示。当屏上的“电压指 示切换”开关拨向“三相电网输入电压”时,三只电压表指示三相电网进线的线电压值;当“指示 切换”开关拨向“三相调压输出电压”时,三表指示三相调压输出之值。 4)实验中如果需要改接线路,必须按下“停止”按钮以切断交流电源,保证实验操作的安全。实验完毕,须将自耦调压器调回到零位,将“直流操作电源”的两个电源开关置于“关”断位置,最后,需关断“电源总开关”。 二、开启单相交流电源的步骤为: 1)开启电源前,检查控制屏下面“单相自耦调压器”电源开关须在“关”位置,调压器必须 调至零位。 2)打开“电源总开关”,按下“启动”按钮,并将“单相自耦调压器”开关拨到“开”位置,通过手动调节,在输出口a、x两端,可获得所需的单相交流电压。 3)实验中如果需要改接线路,必须将开关拨到“关”位置,保证操作安全。实验完毕,将调 压器旋钮调回到零位,并把“直流操作电源”的开关拨回“关”位置,最后,还需关断“电源总开关”。 三、开启直流操作电源的步骤为: 1)在交流电源启动后,接通“固定直流电压输出”开关,可获得220V、1.5A不可调的直流电 压输出。接通“可调直流电压输出”开关,可获得40~220V、3A可调节的直流电压输出。固定电 压及可调电压值可由控制屏下方中间的直流电压表指示。当将该表下方的“电压指示切换”开关拨 向“可调电压”时,指示可调电源电压的输出值,当将它拨向“固定电压”时,指示输出固定的电 源电压值。

输电线路三段式电流保护的构成及动作过程

输电线路三段式电流保护的构成及动作过程 来源:中电易展网时间:2011-10-27 14:11 阅读:236次 标签:断路器电流保护 (原理图) (展开图) 线路三段式电流保护的原理接线图及展开图如图所示。其中KA1、KA2、KS1构成第Ⅰ段瞬时电流速断;KA3、KA4、KT1、KS2构成第Ⅱ段限时电流速断;KA5、KA6、KT2、KS3构成第Ⅲ段定时限过电流。三段保护均作用于一个公共的出口中间继电器KOM,任何一段保护动作均启动KOM,使断路器跳闸,同时相应段的信号继电器动作掉牌,值班人员便可从其掉牌指示判断是哪套保护动作,进而对故障的大概范围作出判断。

用三相试验台作微机变压器差动保护比率制动曲线变压器 关键词:变压器,必备保护差动保护是许多电气设备的必备保护,变压器的差动保护由于有变比误差和星角变换问题,相对其他电气设备的差动保护较为复杂,常规的变压器差动保护为了保证星角接线方式的变压器保护差流的平衡,一般将星侧的CT接角形,而将角侧的CT接成星形。而现代的微机变压器差动保护已开始采用将变压器两侧CT均接成星形进入装置,由装置内部软件完成星角转换。做常规变压器差动保护制动特性时,可用一个三相试验台通过调整角度输出两相电流,模拟区内或区外故障两侧CT的同名相的电流加入装置,分别做每相的制动特性。如何用一个三相试验台做微机变压器差动保护比率制动曲线呢?下面以Y/△-11接线的两卷变压器为例进行说明。 假定变压器星侧二次电流为IH,角侧二次电流为IL。确定输入装置的CT电流极性为:当一次电流流入变压器时,装置的感应电流都为正极性电流流入装置(如图1),这样在正常运行或区外故障时,星侧流入装置的电流与一次同向,角侧流入装置的电流与一次反向,但又由于星角变换而使一次星侧电流滞后角侧30度,所以最后流入装置的二次电流为星侧超前角侧150度,向量如图2,进入装置后,软件通过以下计算完成转角:请登陆:输配电设备网浏览更多信息 图2图3 即星侧电流 通过以上转换之后,两侧电流大小未变,方向相反,但由于变压器变比和CT变比问题,进入装置的两侧电流大小不相等,所以还要加上平衡系数,最后计算差电流的算法为: 经过以上运算,可以得出,在区外故障和正常运行时,装置算得的差流为零。这就是国内微机变压器差动保护的算法。 由于星角变换由软件进行,所以在做单相比率制动特性时就不一样了。可以看到,如果在星侧加入A相电流I,而软件却计算出星侧: 这时,要做A相比率制动特性,首先要在角侧加入C相电流,方向与星侧所加A相电流相同,大小适当,平衡掉C相差流,否则C相总能使差动保护先动作。之后,在角侧A 相加入与星侧A相方向相反的电流,调整电流大小,就可以作出差动保护的比率制动特性曲线。B相和C相做法与此相同。以此类推,也可以得出其他星角接线方式的变压器的微机差动保护比率制动特性曲线的做法。 综上所述,用一个三相试验台在星侧加一相电流,在角侧加两相电流,调整适当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做星角接线变压器的微机差动保护的比率制动特性试验。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输电线路电流电压保护设计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输电线路电流电压保护设计

第1章绪论 (1) 第2章设计的原始资料 (2) 2.1题目内容 (2) 2.2课程设计的内容与技术参数参见下表 (2) 2.3 工作计划: (3) 2.4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 (3) 2.5保护方式的选取与整定计算 (3) 第3章输电线路电流保护整定计算 (4) 3.1保护3在最大、最小运行方式下的等值阻抗 (4) 3.2保护3在最小运行方式下G2退出运行,L2退出运行等值电路 (4) 3.3进行C母线、D母线、E母线相间短路的最大、最小短路电流的计算 (5) 3.4整定保护1、2、3的电流速断保护定值,并计算各自的最小保护范围 (6) 3.5整定保护2、3的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定值,并校验灵敏度 (7) 3.6整定保护1、2、3的过电流保护定值 (8) 第4章电流保护原理图的绘制与动作过程分析 (9) 4.1电流三段式保护原理图 (9) 4.2电流三段式原理展开图 (10) 第5章MATLAB建模仿真分析 (12) 5.1 MATLAB的概述 (12) 5.2 仿真设计 (13) 5.3仿真结果 (13) 5.4结果分析 (15) 第6章课程设计总结与心得 (16) 参考文献 (16)

第1章绪论 继电保护装置是指能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发生的故障或不正常远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它的基本任务是:(1)自动、迅速、有选择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2)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的条件,而动作于发出信号、减负荷或跳闸。一般情况下不要求保护迅速动作,而是根据对电力系统与其元件的程度经一定的延时动作于信号。目前,继电保护装置是以各电气元件作为保护对象的,其切除故障的范围是断路器之间的区段。反应整个被保护元件上的故障,并能以最短的延时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的保护称为主保护;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绝动作时,用来切除故障的保护称为后备保护。 电力系统对动作于跳闸的继电保护装置提出了四个基本要求,即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这四个基本要求是分析研究继电保护性能的基础,在它们之间,既有矛盾的一面,又有在一定条件下统一的一面。除了以上四个基本要求以外,选用保护装置时还应该考虑经济性。在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投资少、维护费用低的保护装置。 线路相间短路的电流电压保护有三种:第一,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第二,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第三,定时限过电流保护。这三种相间短路电流电压保护分别称为相间短路电流保护第Ⅰ段、第Ⅱ段和第Ⅲ段。其中第Ⅰ段和第Ⅱ段作为线路主保护,第Ⅲ段作为本线路主保护的近后备保护和相邻线路或元件的远后备保护。第Ⅰ、Ⅱ、Ⅲ段统称为线路相间短路的三段式电流电压保护。 第Ⅰ段称为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该段动作时间快但是不能保护线路全长。第Ⅱ段称为带时限电流速断保护,该段保护在任何情况下均能保护本线路的全长(包括线路末端),但是为了保证在相邻的下一个线路出口处短路时保护的选择性,必须和相邻的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配合。第Ⅲ段称为定时限过电流保护,该段保护主要是作为本线路主保护的近后备保护和相邻下一线路(或元件)的远后备保护。 本文主要内容是研究在母线短路时,保护1、2、3的第Ⅰ段、第Ⅱ段和第Ⅲ段的整定值,并检验它们的灵敏度确定它们是否能够保护线路。

三段式电流保护的设计(完整版)

学号 2010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课程设计 (2010届本科) 题目:三段式电流保护课程设计 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程及其自动化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教授 完成日期:年12 月26 日

目录 1 设计原始资料........................................................................................................................................ - 3 - 1.1 具体题目..................................................................................................................................... - 3 - 1.2 要完成的内容............................................................................................................................. - 3 - 2 设计要考虑的问题................................................................................................................................ - 3 - 2.1 设计规程..................................................................................................................................... - 3 - 2.1.1 短路电流计算规程.......................................................................................................... - 3 - 2.1.2 保护方式的选取及整定计算 .......................................................................................... - 4 - 2.2 本设计的保护配置..................................................................................................................... - 5 - 2.2.1 主保护配置...................................................................................................................... - 5 - 2.2.2 后备保护配置.................................................................................................................. - 5 - 3 短路电流计算........................................................................................................................................ - 5 - 3.1 等效电路的建立......................................................................................................................... - 5 - 3.2 保护短路点及短路点的选取..................................................................................................... - 6 - 3.3 短路电流的计算......................................................................................................................... - 6 - 3.3.1 最大方式短路电流计算 .................................................................................................. - 6 - 3.3.2 最小方式短路电流计算 .................................................................................................. - 7 - 4 保护的配合及整定计算........................................................................................................................ - 8 - 4.1 主保护的整定计算..................................................................................................................... - 8 - 4.1.1 动作电流的计算............................................................................................................ - 8 - 4.1.2 灵敏度校验...................................................................................................................... - 9 - 4.2 后备保护的整定计算................................................................................................................. - 9 - 4.2.1 动作电流的计算.............................................................................................................. - 9 - 4.2.2 动作时间的计算............................................................................................................ - 10 - 4.2.3 灵敏度校验.................................................................................................................... - 10 - 5 原理图及展开图的的绘制.................................................................................................................. - 10 - 5.1 原理接线图............................................................................................................................... - 10 - 5.2 交流回路展开图........................................................................................................................- 11 - 5.3 直流回路展开图....................................................................................................................... - 12 - 6 继电保护设备的选择.......................................................................................................................... - 12 - 6.1 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 12 - 6.2 继电器的选择........................................................................................................................... - 13 - 7 保护的评价.......................................................................................................................................... - 14 -

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习题答案42806资料

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习题答案42806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 序号:___________ 输电线路的距离保护习题 一、填空题: 1、常规距离保护一般可分 为、和三部分。 2、距离保护I段能够保护本线路全长的。 3、距离保护第Ⅲ段的整定一般按照躲开来整定。 4、阻抗继电器按比较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式 和式。 5、方向阻抗继电器引入非故障相电压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方向阻抗继电器和全阻抗继电器的整定值相同,___________继电器受过渡电阻影响 大,继电器受系统振荡影响大。 7、全阻抗继电器和方向阻抗继电器均按躲过最小工作阻抗整定,当线路上发生短路时, _______________继电器灵敏度更高。 8、校验阻抗继电器精工电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9、阻抗继电器的0°接线是指_________________,加入继电器的___________________。 10、助增电流的存在,使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保护范 围,可能造成保护的。 11、根据《220~50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的规定,对50km以下的线路,相间距离保护中应有对本线末端故障的灵敏度不小于的延时保护。 二、选择题: 1、距离保护装置的动作阻抗是指能使阻抗继电器动作的。

(A)最小测量阻抗;(B)最大测量阻抗;(C)介于最小与最大测量阻抗之间的一个定值;(D)大于最大测量阻抗的一个定值。 2、为了使方向阻抗继电器工作在状态下,故要求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等于被保护线路的阻抗角。最有选择;(B)最灵敏;(C)最快速;(D)最可靠。 3、距离保护中阻抗继电器,需采用记忆回路和引入第三相电压的 是。 (A)全阻抗继电器;(B)方向阻抗继电器;(C)偏移特性的阻抗继电器;(D)偏移特性和方向阻抗继电器。 4、距离保护是以距离元件作为基础构成的保护装置。 (A)测量;(B)启动;(C)振荡闭锁;(D)逻辑。 5、从继电保护原理上讲,受系统振荡影响的有。 (A)零序电流保护;(B)负序电流保护;(C)相间距离保护;(D)相间过流保护。 6、单侧电源供电系统短路点的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的影响是。 (A)使保护范围伸长;(B)使保护范围缩短;(C)保护范围不变;(D)保护范围不定。 7、方向阻抗继电器中,记忆回路的作用是。 (A)提高灵敏度;(B)消除正向出口三相短路的死区;(C)防止反向出口短路动作;(D)提高选择性。 8、阻抗继电器常用的接线方式除了00接线方式外,还有。 (A)900接线方式? (B)600接线方式? (C)300接线方式? (D)200接线方式 三、判断题: 1、距离保护就是反应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远近而确定动作时间的一种保护装置。() 2、距离Ⅱ段可以保护线路全长。( ) 3、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的数值随运行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4、方向阻抗继电器中,电抗变压器的转移阻抗角决定着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输电线路方向电流保护设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输电线路方向电流保护设计

电力系统机电保护课程设计论文 设计课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论文题目输电线路方向电流保护设计 学部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年月日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论文)的内容 输电线路方向电流保护设计 二、设计(论文)的要求与数据

1、设计技术参数: ,20,3/1151Ω==G X kV E φ ,12,1232Ω=Ω=G G X X L1=L2=60km,L3=50km,LB-C=40km, LC-D=50km,LD-E=20km,线路阻抗0.4Ω/km, 2.1=I rel K ,=∏ rel K 15.1=I ∏rel K , 最大负荷电流IB-C.Lmax=360A, IC-D.Lmax=210A, ID-E.Lmax=110A, 2、、统接线图如图: 三、课程设计(论文)应完成的工作 1、值电抗计算、短路电流计算。 2、整定保护4、5的电流速断保护定值,并尽可能在一端加装方向元件。 3、定保护5、7、9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电流定值,并校验灵敏度。 4、定保护4、 5、 6、 7、 8、9过电流保护的时间定值,并说明何处需要安装方向元件。 5、制方向过电流保护的原理接线图。并分析动作过程。 6、采用MATLAB 建立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

四、课程设计(论文)进程安排 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谷水清.电力系统继电保护[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2]贺家礼.电力系统继电保护[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3]能源部西北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二次部分).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1982 [4]方大千.实用继电保护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5]崔家佩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整定计算[M].北京:水利电 力出版社,1993 [6]卓有乐.电力工程电气设计200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7]陈德树.计算机继电保护原理与技术[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 [8]陈曾田.电力变压器保护[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9 [9]许建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2003

锂电池保护电路设计方案

锂电池保护电路设计方案 锂电池材料构成及性能探析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锂电池的材料构成,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主要取决于所用电池内部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这些电池内部材料包括负极材料、电解质、隔膜和正极材料等。其中正、负极材料的选择和质量直接决定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与价格。因此廉价、高性能的正、负极材料的研究一直是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的重点。 负极材料一般选用碳材料,目前的发展比较成熟。而正极材料的开发已经成为制约锂离子电池性能进一步提高、价格进一步降低的重要因素。在目前的商业化生产的锂离子电池中,正极材料的成本大约占整个电池成本的40%左右,正极材料价格的降低直接决定着锂离子电池价 格的降低。对锂离子动力电池尤其如此。比如一块手机用的小型锂离子电池大约只需要5克左右的正极材料,而驱动一辆公共汽车用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可能需要高达500千克的正极材料。 尽管从理论上能够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种类很多,常见的正极材料主要成分为LiCoO2,充电时,加在电池两极的电势迫使正极的化合物释出锂离子,嵌入负极分子排列呈片层结构的碳中。放电时,锂离子则从片层结构的碳中析出,重新和正极的化合物结合。锂离子的移动产生了电流。这就是锂电池工作的原理。 锂电池充放电管理设计 锂电池充电时,加在电池两极的电势迫使正极的化合物释出锂离子,嵌入负极分子排列呈片层结构的碳中。放电时,锂离子则从片层结构的碳中析出,重新和正极的化合物结合。锂离子的移动产生了电流。原理虽然很简单,然而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需要考虑的实际问题要多得多:正极的材料需要添加剂来保持多次充放的活性,负极的材料需要在分子结构级去设计以容纳更多的锂离子;填充在正负极之间的电解液,除了保持稳定,还需要具有良好导电性,减 小电池内阻。 虽然锂离子电池有以上所说的种种优点,但它对保护电路的要求比较高,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避免出现过充电、过放电现象,放电电流也不宜过大,一般而言,放电速率不应大于0.2C。锂电池的充电过程如图所示。在一个充电周期内,锂离子电池在充电开始之前需要检测电池的电压和温度,判断是否可充。如果电池电压或温度超出制造商允许的范围,则禁止充电。允许充电的电压范围是:每节电池2.5V~4.2V。

4-6-10KV线路过电流保护

实验四、6~10KV线路过电流保护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过流保护的电路原理,深入认识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的二次原理接线图和展开接线图。 2、学会识别本实验中继电保护实际设备与原理接线图和展开接线图的对应关系,为以后各项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3、进行实际接线操作, 掌握过流保护的整定调试和动作试验方法。 二、预习与思考 1、参阅有关教材做好预习,根据本次实验内容,参考图5-1、图5-2设计并绘制过电流保护实验接线图,参照图5-3。 2、为什么要选定主要继电器的动作值,并且进行整定? 3、过电流保护中哪一种继电器属于测量元件? 三、原理说明 电力自动化与继电保护设备称为二次设备,二次设备经导线或控制电缆以一定的方式与其他电气设备相连接的电路称为二次回路,或叫二次接线。二次电路图中的原理接线图和展开接线图是广泛应用的两种二次接线图。它是以两种不同的型式表示同一套继电保护电路。 1、原理接线图 原理接线图用来表示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工作原理。所有的电器都以整体的形式绘在一张图上,相互联系的电流回路、电压电路和直流回路都综合在一起,为了表明这种回路对一次回路的作用,将一次回路的有关部分也

画在原理接线图里,这样就能对这个回路有一个明确的整体概念。图5—1表示6~10KV线路的过电流保护原理接线图,这也是最基本的继电保护电路。 从图中可以看出,整套保护装置由五只继电器组成,电流继电器3、4的线圈接于A、C两相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线圈回路中,即两相两继电器式接线。当发生三相短路或任意两相短路时,流过继电器的电流超过整定值,其常开触点闭合,接通了时间继电器5的线圈回路,直流电源电压加在时间继电器5的线圈上,使其起动,经过一定时限后其延时触点闭合,接通信号继电器6和保护出口中间继电器7的线圈回路、二继电器同时起动,信号继电器6触点闭合,发出6-10KV过流保护动作信号并自保持,中间继电器7起动后把断路器的辅助触点8和跳闸线圈9二者串联接到直流电源中,跳闸线圈9通电,跳闸电铁磁励磁,脱扣机构动作,使断路器跳闸,切断故障电路,断路器1跳闸后,辅助触点8分开,切断跳闸回路。 原理接线图主要用来表示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构成这套装置所需要的设备,它可作为二次回路设计的原始依据。由于原理接线图上各元件之间的联系是用整体连接表示的,没有画出它们的内部接线和引出端子的编号、回路的编号;直流仅标明电源的极性,没有标出从何熔断器下引出;信号部分在图中仅标出“至信号”,无具体接线。因此,只有原理接线图是不能进行二次回路施工的,还要其他一些二次图纸配合才可,而展开接线图就是其中的一种。 2、展开接线图 展开接线图是将整个电路图按交流电流回路、交流电压回路和直流回路分别画成几个彼此独立的部分,仪表和电器的电流线圈、电压线圈和触点要分开画在不同的回路里,为了避免混淆,属于同一元件的线圈和触点采用相同的文字符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