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设施与设备第一章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5
第一章物流设施与设备概述一、物流设施与设备的种类物流设施与设备是贯穿于物流系统全过程中各作业环节的技术支撑要素。
1、物流基础性设施——具有公共设施性质,多由政府投资建设,战略地位高●物流网络结构中的枢纽点各种交通枢纽和国家物质储备基地●物流网络结构中的线:铁路、公路、航道、输送管道、航空线路等●物流基础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基础信息服务,为企业信息交换和政府行业决策提供依据2、物流功能性设施多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所拥有是完成物流功能性服务的基本手段●存放货物的节点:各种仓库和货栈,货物在这些节点停留时间较长●组织物质运动的节点:流通仓库、流通中心、配送中心、流通加工中心等●物流载体各类货物运载工具3、物流技术装备各项物流活动所需的机械设备、器具等是可供长期使用的实物形生产资料●仓储设备各种配送中心及仓库存取货物的设备●起重设备用于货物的升降、移动、搬运、装卸等作业的设备●输送机械按规定线路连续或间歇运送散粒状或成件货物的搬运设备●流通加工设备主要是切割机械和包装机械●集装单元器具主要指集装箱和托盘●工业搬运车辆指工厂、码头、仓库中使用的叉车、跨运车、牵引车等二、物流设施和设备在现代物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物流系统的物质技术基础作为物流系统的生产力要素,构成真正意义上的“流”●物流系统的重要资产是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贯穿于物流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制造—检验—装配—包装—运输—装卸—储存—销售●物流技术水平高低的标志是提高物流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三、现代物流设备的发展方向●大型化、高速化设备容量、规模、能力、运行、识别、运算速度大大提高●实用化和轻型化安全可靠性高、自动化程度高、外形重量小●专用化和通用化设备向专用化、通用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如专用起重机、集装箱)●自动化和智能化自动化立体仓库、AGV、自动驾驶系统、自动调度系统等●成套化和系统化以计算机为中心组成物流设备集成系统,自动完成各种信息的处理,将搬运、配送、装卸、分拣等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四、我国物流设施设备现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整体规模不足运输网络相对密度低●大型综合货运枢纽、物流基础或配送中心缺乏影响物流集散和效率●运输结构矛盾突出各种运输方式分工不合理,市场交叉严重,盲目竞争●物流技术装备落后运载工具与器具、包装标准不统一,影响装卸、运输、仓储效率物流设备管理本章主要内容:一、现代物流设备管理概述二、物流机械设备的配置三、物流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四、物流机械设备的更新与技术改造§9-1 现代物流设备管理概述一、现代物流设备的特点1、设备社会化程度高Δ设备结构复杂、零部件多、产品分布面广;Δ寿命周期内的环节多,相互影响和制约。
物流设施与设备教案第一章:物流概述1.1 物流的定义与功能1.2 物流的分类与流程1.3 物流的重要性与发展趋势第二章:物流设施2.1 仓储设施2.1.1 仓库的类型与功能2.1.2 仓储设备的选择与运用2.2 运输设施2.2.1 运输工具的类型与选择2.2.2 运输设施的配置与管理2.3 配送设施2.3.1 配送中心的类型与功能2.3.2 配送设施的配置与优化第三章:物流设备3.1 货架系统3.1.1 货架的类型与选择3.1.2 货架系统的安装与维护3.2 搬运设备3.2.1 搬运设备的类型与选择3.2.2 搬运设备的操作与维护3.3 自动化设备3.3.1 自动化设备的类型与功能3.3.2 自动化设备的配置与维护第四章:物流信息系统4.1 物流信息系统的定义与功能4.2 物流信息系统的构成与分类4.3 物流信息系统的运用与优化第五章:物流设施与设备的维护与管理5.1 物流设施与设备的维护策略5.2 物流设施与设备的管理方法5.3 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安全与环保第六章:仓库管理与库存控制6.1 仓库管理的任务与流程6.2 库存控制的方法与策略6.3 仓库管理与库存控制的信息系统第七章:运输管理7.1 运输计划与调度7.2 运输成本控制与优化7.3 运输管理与信息技术的应用第八章:配送中心的运营与管理8.1 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与运作流程8.2 配送中心的物流设备与管理8.3 配送中心的绩效评估与改进第九章:物流设施与设备的技术创新9.1 物流技术的发展趋势9.2 自动化与智能化物流设备9.3 物流技术创新的挑战与机遇第十章: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安全与法规10.1 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安全管理10.2 物流行业的法规与标准10.3 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安全法规遵循第十一章: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11.1 绿色物流的概念与重要性11.2 绿色物流实践案例分析11.3 可持续发展在物流设施与设备中的应用第十二章:供应链管理12.1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则12.2 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12.3 供应链管理中的物流设施与设备选择第十三章:国际物流与海关事务13.1 国际物流的基本流程13.2 海关事务处理与物流13.3 国际物流中的设施与设备应用第十四章:应急物流14.1 应急物流的概念与特点14.2 应急物流的策划与实施14.3 应急物流设施与设备的选择与应用第十五章:物流项目管理15.1 物流项目的类型与特点15.2 物流项目的规划与管理15.3 物流项目中的设施与设备考量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物流的定义、功能、分类、流程及重要性。
第一章物流设施与设备概述1.单选题(1)流通加工机械主要有切割机械与(C)两大类A.自动分拣机械B.装卸搬运机械C.包装机械D.仓储机械(2)下列属于包装机械的是(A)A.干燥机械B.千斤顶C.连续运输机D.牵引车(3)下列属于仓储机械的是(A)A.提升机B.铁道货车C.叉车D.牵引车2.多选题(1)物流基础性设施包括(ABD)A.交通枢纽B.交通运输线C.存储性结点D.物流信息平台(2)物流功能性设施包括(AC)A.存储性结点B.交通枢纽C.流通性结点D.物流信息平台(3)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地位与作用是(ABCD)A.物流系统的物质技术基础B.物流系统中的重要资产C.涉及物流活动的每一个环节D.物流设施与设备的水平高低是物流技术水平高低的标志第二章包装设备1.单选题(1)防震包装又称(A)A.缓冲包装B.密封包装C.防水包装D.非密封包装(2)产品包装机械的基本结构主要有(B)A.六个方面B.七个方面C.五个方面D.三个方面(3)下列各项中属于包装自动生产线特点的是(D)A.技术含量低B.设备以单机为主C.不能通用D.包装自动化第三章仓储设施与设备1.单选题(1)仓库最基本的功能是(A)A.储存和保管功能B.配送和流通加工功能C.信息传递功能D.分拣功能(2)属于封闭式货架的一种,具有防尘.防湿.避光作用的货架是(C)A.托盘式货架B.层格式货架C.抽屉式货架D.橱柜式货架(3)主要用于物流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场合,通常可根据物品特性来选择的输送机类型是(B)A.重力式B.动力式C.滚轮式D.滚筒式(4).适用于存放储存期较长的中小件活物的货架是(B)A.托盘货架B.阁楼式货架C.悬臂式货架D.移动式货架(5)AGV是指(C)A.货架B.叉车C.自动导向车D.巷道堆垛机2.多选题(1)仓库根据营运形态进行分裂,包括(ABC)A.自用仓库B.营业仓库C.公用仓库D.流通仓库(2).下列货架中属于新型货架的是(BCD)A.橱柜式货架B.旋转式货架C.阁楼式货架D.臂挂式货架(3).要选择最适用的货架类型,从经济及效率的观点,应综合考虑下列(ABCD)因素A.物品的特性B.存取性C.出入库量D.搬运设备(4)巷道堆垛机由(ABCDE)部分组成A.起升机构B.运行机构C.电器设备D.载货台E.机架(5)自动化高层货架仓库的优点(ABD)A.提高仓库空间利用率B.提高了仓储作业效率C.货架安装要求精度高,施工比较困难,施工周期长,一次性资金投入大D.有效地衔接生产与库存,加快物资周转,降低成本第四章流通加工设备1.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能表现流通加工意义的是(D)A.降低产品档次B.降低产品的成本呢C.减少运量D.使各种运输方式达到最佳组合(2)关于冷链设备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A.有效地控制物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温度B.运输工具的还贷C.运输更加方便D.物品储存的方法(3)流通加工大多是对物品进行(B)A.深层次加工B.浅层次粗加工C.精细加工D.成品加工第五章自动分拣设备1.单选题(1)自动分拣机只适于(A)的商品A.包装规则B.袋装C.超薄D.超高(2)把商品从主输送机上托起,而将商品引导出主输送机的结构形式是(B)分拣机A.挡板式B.浮出式C.倾斜式D.滑块式(3)分拣出的商品离开输送机,再经滑道到分拣系统的终端,这一过程称为(D).A.合流B.分拣信号输入C.分拣和分流D.分运P962.多选题(1)自动分拣系统的优点包括(ABCD)A.能连续分拣货物B.大批量地分拣货物C.分拣误差率极低D.分拣作业基本实现无人化(2)自动分拣系统一般由(ABCD)组成A.控制装置B.分类装置C.输送装置D.分拣道口(3)自动分拣系统不受(ABC)条件限制,可以连续运行.P96A.气候B.时间C.人力D.货物形状第六章装卸搬运设备1.单选题(1)(B)是以垂直位移为主的实物运动形式.A.搬运B.装卸C.运输D.传送(2)(A)是以水平位移为主的实物运动形式A.搬运B.装卸C.运输D.传送(3)千斤顶在使用时,其顶升高度不要超过螺杆或活塞总高度的(A)A.3/4B.3/5C.1/2D.2/3(4).特别适合于大悬挂跨度和大起重量的平面范围物料输送的起重机是(B)A.单梁起重机B.双桥起重机C.桥式起重机D.龙门起重机(5)手动葫芦的起重量一般不超过(B)吨.A.15B.10C.5D.3(6).带式输送机主要用于(B)输送A.液体B.散料C.碎块D.气体(7).步行式叉车的操作速度一般限制在(A)以下。
物流设施与设备第一章物流设施与设备概述【学习目标】●了解物流设备与设施的概念和种类,了解物流设施与设备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理解机械设备的基本组成,掌握机械传动的类型、基本原理和特点。
一、物流设施设备的基本概念●物流设施设备就是指进行各项物流活动和物流作业所需要的设备与设施的总称。
它既包括各种机械设备、器具等可供长期使用、并在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物质资料,也包括运输通道、货运站场和仓库等基础设施。
●物流设施设备是组织物流活动和物流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是物流服务水平的重要体现。
●物流设施包括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管道及港口、货运站场和通讯等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和通过能力直接影响着物流各环节的运行效率。
二、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分类●(一)物流基础性设施●物流基础设施是在供应链的整体服务功能上和供应链的某些环节上,满足物流组织与管理需要的、具有综合或单一功能的场所或组织的统称。
物流基础设施一般由国家或地区政府投资建设,具有战略地位高、辐射范围大、投资规模大的特点。
(一)物流基础性设施●1.物流网络结构中的枢纽点,如全国或区的铁路枢纽、公路枢纽、航空枢纽港、水路枢纽港,国家战略物流储备基地:粮食储备库、辐射全国或区域的物流基地等。
●2.物流网络中的线,如输送管路、公路、铁路、航道等。
●3.物流基础信息平台,由计算机硬件设备、有线网络设备、无线网络设备和信息自动采集设备组成,其任务是为企业的物流活动与物流信息系统提供基础信息服务,如交通状况信息、交通组织与管理信息、城市商务信息、经济地理信息、资金信息等。
(二)物流功能性设施1.以存放货物为主要职能的节点,货物在这种结点上停滞时间较长。
如储备仓库、营业仓库、中转仓库、货栈等,●2.以组织物资在系统中运动为主要职能的节点,如流通仓库、流通中心、配送中心流通加工点等。
●3.物流系统中的载体:包括货运车辆、货运列车、货机、货运船舶等。
(三)物流技术设备物流技术装备主要包括进行各项物流活动的所需的机械设备、器具等。
●物流技术装备可以长期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其原来的实物形态。
1.仓储设备●仓储设备是指在储存区进行作业活动所需要的设备器具,主要用于各种配送中心、仓库存取货物,有货架、堆垛机、叉车、室内搬运车、出入库输送设备、分拣设备、提升机、AGV、搬运机器人及计算机管理和监控系统等,仓储设备可以组成机械化、半自动化、自动化的储仓,完成对物料的堆垛、存取、分拣、货物进仓与出仓等作业。
●2.输送机械设备●输送机械是指按照规定路线连续或间歇的运送散状或包装物品的搬运设备。
主要有带式输送机、斗式提升机、埋刮板输送机、螺旋输送机、悬挂输送机、架空索道等。
输送机械设备是现代物流系统中完成物料搬运的重要设备。
3.起重机械●起重机械的作用是将重物提升、降落、移动、放置于需要的位置。
起重机械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料搬运设备。
起重机械包括:简单起重机、臂架类起重机、桥架类起重机等。
●4.流通加工装备●流通加工是指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它是商品流通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弥补生产过程加工程度的不足、更有效地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要、更好地衔接产需、促进销售的一种高效、辅助性的加工活动。
完成流通加作业的专用机械设备称为流通加工装备,主要有切割机械、包装机械等。
切割机械有金属、木材、玻璃、塑料等原材料切割机械;包装机械有充填机械、罐装机械、捆扎机械、裹包机械、贴标机械、封口机械、清洗机械、真空包装机械、多功能包装机械等设备;另外还有混凝土搅拌、运输机械等设备。
5.集装单元化装备●集装单元化装备主要有托盘、集装箱和其他集装单元器具。
货物经过集装单元器具进行集装和组合包装后,提高了搬运活动性,货物随时处于准备流动的状态,便于储存、装卸搬运、运输等环节的合理组织,便于实现物流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
●6.工业搬运车辆●工业搬运车辆主要指在工厂、码头应用极为广泛的叉车、跨运车、牵引车等搬运设备。
第二节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发展概况一、国外发达国家物流基础设施的发展情况●(一)国外各国公路的发展情况●从19世纪末到本世纪30年代,是各国公路的普及阶段。
从30年代到50年代,是各国公路的改善阶段。
从50年代到80年代,是各国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高速发展阶段。
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是各国公路综合发展阶段。
(二)托盘的使用●目前,世界范围内多数国家托盘使用量大,使用频率高,使用范围广。
据统计,美国拥有15~20亿个托盘,有80%的商品贸易由托盘运载;在日本拥有约7~8亿个托盘;在欧洲每年有2.8亿个托盘在企业间循环。
物流业刚起步不久的我国也拥有上亿个托盘,并且社会生产、流通的大多数行业都不同程度地大量使用托盘。
(三)叉车的生产和使用●2007年,全球叉车销量达到90.7万辆,同比增长10%。
消费量按地区构成情况如下:欧洲占世界叉车市场份额约为40%;其次为北美(美国+加拿大)市场,约为21%;中国所占市场份额已超过11%;而日本占比不超过10%;世界其它地区比重则接近16%。
●从全球叉车市场按地区构成情况来看,欧洲是最大的叉车消费市场,占世界叉车市场份额比较稳定,约为40%;其次为北美(美国与加拿大)市场,其市场份额有所下滑,07年约为21%;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第三大叉车消费市场,表观消费量(销量+进口量¡ª出口量)占全球市场份额逐年增加,现已超过11%;而日本叉车需求占全球市场份额也出现下降走势,预计其07年消费量占比不超过10%;世界其它地区叉车需求比重则不断提高,目前已接近16%。
(四)仓库●美国2000年的仓库面积达65亿平方英尺,约6亿平方米,比1999年增长了6%。
配送中心是越建越大,企业所管理的仓库的面积也越来越大,如:美国Hallmkk公司建立了多达120个巷道的立体仓库。
日本的企业自动化物流系统在世界上发展最快,其销售的自动立体仓库在经历了1991年1814座的高峰后,尽管近年来日本经济低迷,在2000年仍销售1032座,其中91%在日本国内。
(五)无人搬运系统(AGVS)●无人搬运系统(AGVS)又被称为激光自动导引车系统(Automatic Guided V ehicle System)、无人搬运车系统、自动导引车系统,它有若干辆沿导引路径行驶、独立运行的AGV组成。
AGVS 在计算机的交通管制下有条不紊地运行,并通过物流系统软件而集成于整个工厂的生产监控和管理系统中。
无人搬运主要用于装配、生产和配送过程中的物料运动,适用于包括汽车、航天和军工、食品和饮料、造纸、新闻和出版、塑料和原材料等不同的行业。
●仓储业是AGV最早应用的场所。
1954年世界上首台AGV在美国的Mercury Motor Freight公司的仓库内投入运营,用于实现出入库货物的自动搬运。
1974年,瑞典的V olvo Kalmar轿车装配工厂与Schiinder-Digitron公司合作,研制出一种可装载轿车车体的AGVS,并由多台该种AGVS组成了汽车装配线,从而取消了传统应用的拖车及车等运输工具。
由于工厂采用AGVS 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许多西欧国家纷纷效仿V olvo公司,并逐步使AGVS在装配作业中成为一种流行的运输手段。
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与机器人技术密切相关的计算机。
电子、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外掀起了智能机器人研究热潮,其中各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和军事价值的移动式机器人受到西方各国的普遍关注二、近几年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的发展概况(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很快(二)我国物流总体需求增长,产业发展变化快,物流装备业正形成产业集群模式。
2007年中国物流装备业发展有以下几大特点●1.工业车辆需求大●2.托盘产量高速增长,托盘共用系统得到全球关注,托盘产业链逐步形成●3.工业货架行业产量快速增长●4.中国自动化仓库建设步伐加快,物流自动化装备得到普及应用●5.物流装备租赁取得实质发展●6.中国物流装备业开始大量出口,占据国际市场●7.RFID技术开始在物流业得到应用与发展●8.物流信息化向更加专业化方向发展●9.物流运输装备取得快速发展,专业配套设备市场广阔●10.我国造船业蓬勃发展●11.物流装备专业服务理念初见端倪●12.系统整体解决方案需求越来越大三、我国物流技术发展展望●自动化物流系统是集光机电信息技术为一体的系统工程,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它具有了更广阔的内涵,物流自动化装备主要包括:自动化立体仓储系统、自动输送系统、自动导引系统、ACVS机器人作业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多媒体实时监控系统、计算机模拟的其他系统及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等,这些自动化物流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机械工程技术条码技术和无线标识模拟仿真、图像识别、网络通讯、数据库系统、数据采集实时监据无线通讯、红外通讯、激光定位、激光导引、电磁导引、惯性导航机器人等技术。
四、物流装备技术的发展趋势●现代物流技术装备目前已呈大型化、高速化、实用化、多样化、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模块化及绿色化等趋势。
六、物流设施与设备在现代物流中的地位与作用●1.物流设施与设备是物流系统的物质技术基础;●2.物流设施与设备是物流系统的重要资产;●3.物流设施与设备涉及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4.物流设施与设备是物流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第三节常用机械传动系统简介●一、机械设备的基本组成●任何机械设备,不论其用途,性能如何,仅从各部分完成职能的角度来分析。
其主体结构都由动力部分、传动机构、执行机构和控制系统等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1.动力部分●动力部分是机械设备动力的来源,为执行部分提供需要的动力。
作为动力部分的原动机有电动机、内燃机、气(液)压动力装置等。
●2.执行部分●执行部分处于整个传动路线的终端,完成机械预期的动作,其结构形式取决于机械本身的用途,如水泵的水轮、卷扬机的卷筒等。
●3.传动部分●传动部分介于动力部分和执行部分之间,是连接动力部分和执行部分的桥梁,将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传递分配给执行部分。
常用传动装置有机械传动装置、液(气)压传动装置、电气传动装置等。
机械传动装置是目前机械设备中最主要和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传动装置,机械传动能得到较精确的传动比,传递动力较大,变速范围宽,可以往任何方向传动,但工作条件要求苛刻,制造成本较高。
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应用日趋广泛。
液压传动传递功率大,传动平稳,工作安全可靠,很有发展前途,缺点是传动比不够精确。
气压传动多用于小型机械工具中。
电气传动是项新技术。
●4.控制部分●控制部分的作用是控制机械的其他基本部分,使操作者能随时实现或终止预定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