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素材变式
答案
【解题思路】根据物质的性质区分不同物质。(1)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氧气不能。可用燃着的木条或澄清石灰水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2)酒精易挥发,有特殊气味,有可燃性,水无色、无 臭,没有可燃性,故闻气味或点燃都可以区分水和酒精。(3)碳酸钙不溶于水,碳酸钠易溶于水,故加水可区分。(4)稀盐 酸和稀硫酸中酸根离子不同,可加入含Ba2+的溶液,稀硫酸能与之反应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稀盐酸不能。(5)氧化钙 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几乎无热量变化,可加水区分。
教材素材变式
4 [科粤九上P25习题1、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焦炭用于冶炼金属
B.用红磷制作烟花
C.用铜丝制电线
D.液氢作火箭燃料
答案
4.C 焦炭用于冶炼金属,利用了焦炭的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A错误;用红磷制作烟花,利用了红磷的可燃性,属于化 学性质,B错误;用铜丝制电线,利用了铜的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C正确; 液氢作火箭燃料,利用了液氢的可燃性, 属于化学性质,D错误。
教材素材变式
3 [人教九上P9表1-1]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碳酸易分解 B.铝呈银白色 C.氢气难溶于水 D.氧气无色无味
答案
3.A 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所以碳酸易分解属于化学性质,A正确;铝呈银白色,属于物质的颜色, 氢气难溶于水,属于物质的溶解性,氧气无色无味,属于物质的颜色和气味,物质的颜色、气味、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 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B、C、D错误。
答案
6.(1)小 小 (2)a 外焰 物理 (3)水雾 浑浊 水和二氧化碳 化学 【解题思路】(1)用小刀可切下一小块蜡烛,说明石蜡的硬度小;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2)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 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a处最先烧焦。可得出结论: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 高。从蜡烛火焰中引出白烟,白烟是石蜡蒸气遇冷形成的固体小颗粒,该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3)将 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 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可得出结论:蜡烛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