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第十一届力学架构大赛(技术培训)
- 格式:pps
- 大小:12.58 MB
- 文档页数:61
工程力学竞赛策划书3篇篇一《工程力学竞赛策划书》一、竞赛背景工程力学是一门研究物体机械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对于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激发学生对工程力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工程力学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特举办本次工程力学竞赛。
二、竞赛目的1. 检验学生对工程力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3. 促进工程力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4. 为优秀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选拔参加更高层次竞赛的选手。
三、竞赛主题“力学之美,创新无限”四、竞赛组织1. 主办单位:[主办单位名称]2. 承办单位:[承办单位名称]3. 协办单位:[协办单位名称](如有)4. 成立竞赛组织委员会:负责竞赛的组织、协调、宣传等工作。
主任委员:[主任委员姓名]副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姓名]委员:[委员姓名]五、竞赛时间和地点1. 竞赛时间:[具体日期]2. 竞赛地点:[详细地址]六、参赛对象全校相关专业的学生。
七、竞赛内容1. 理论知识竞赛:考查学生对工程力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实践操作竞赛:通过设计实际工程力学问题,考查学生的力学分析、计算、设计和实验能力。
八、竞赛流程1. 报名阶段:发布竞赛通知,明确报名时间、方式和要求。
学生自愿报名,填写报名表格并提交相关材料。
报名截止后,对报名学生进行资格审查。
2. 培训阶段:根据竞赛内容,组织专家进行培训讲座,介绍竞赛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提供相关学习资料和参考书籍,供学生自主学习。
3. 竞赛阶段:理论知识竞赛: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时间为[X]小时。
实践操作竞赛: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力学分析、计算、设计和实验,并提交报告。
4. 评审阶段:组织专家对理论知识竞赛和实践操作竞赛的作品进行评审。
评审标准包括正确性、创新性、合理性等方面。
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
5. 颁奖阶段:在闭幕式上举行颁奖仪式,为获奖学生颁发证书和奖品。
工程力学竞赛策划书3篇篇一工程力学竞赛策划书一、活动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力学在现代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工程力学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决定举办一场工程力学竞赛。
二、活动目的1. 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工程力学知识和技能的平台。
2. 加强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工程力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参赛对象全体在校大学生四、活动时间和地点[具体时间]、[具体地点]五、活动组织1. 主办单位:[主办单位名称]2. 承办单位:[承办单位名称]3. 协办单位:[协办单位名称]六、活动流程1. 报名阶段:[报名时间],参赛者需在规定时间内将报名材料发送至指定。
2. 培训阶段:[培训时间],组织参赛者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工程力学基础知识、竞赛规则等。
3. 初赛阶段:[初赛时间],参赛者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初赛试题,试题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等。
根据初赛成绩,选拔出[X]支队伍进入决赛。
4. 决赛阶段:[决赛时间],进入决赛的队伍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际工程力学问题的设计和制作,并进行现场展示和答辩。
根据设计方案、制作质量、展示效果和答辩表现等,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5. 颁奖典礼:[颁奖典礼时间],举行颁奖典礼,对获奖队伍进行表彰和奖励。
七、奖项设置1. 一等奖:[X]名,奖金[X]元,荣誉证书。
2. 二等奖:[X]名,奖金[X]元,荣誉证书。
3. 三等奖:[X]名,奖金[X]元,荣誉证书。
4. 优秀奖:[X]名,奖金[X]元,荣誉证书。
八、活动预算总预算为[X]元,具体如下:1. 场地费用:[X]元2. 培训材料费用:[X]元3. 奖品费用:[X]元4. 其他费用:[X]元九、注意事项1. 参赛队伍需遵守竞赛规则,如有违反,将取消参赛资格。
2. 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如有抄袭,将取消参赛资格。
3. 参赛队伍需按时提交报名材料和作品,逾期将不予受理。
工程力学竞赛策划书3篇篇一《工程力学竞赛策划书》一、竞赛背景工程力学是一门涉及众多工程领域的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学生对工程力学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力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特举办此次工程力学竞赛。
二、竞赛目的1. 提高学生对工程力学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力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促进工程力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三、竞赛主题探索工程力学之奥秘,展现创新实践之风采四、竞赛时间[具体时间]五、竞赛地点[具体地点]六、参赛对象全校在校学生七、竞赛内容1. 理论知识竞赛:考查学生对工程力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技能竞赛: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3. 创新设计竞赛: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求学生设计并制作一个与工程力学相关的创新作品。
八、竞赛形式1. 个人赛:学生以个人形式参加竞赛,完成理论知识竞赛和实验技能竞赛。
2. 团体赛:学生以团队形式参加竞赛,完成创新设计竞赛。
1. 报名阶段([报名时间])发布竞赛通知,公布竞赛内容、竞赛形式、竞赛时间和竞赛地点等信息。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填写报名表格,发送至指定。
竞赛组委会对报名表格进行审核,确定参赛名单。
2. 培训阶段([培训时间])竞赛组委会组织参赛学生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工程力学基本理论、实验技能和创新设计方法等。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介绍工程力学的前沿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
3. 竞赛阶段([竞赛时间])理论知识竞赛:采用笔试形式,考查学生对工程力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
实验技能竞赛:采用实验操作形式,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创新设计竞赛:采用作品展示和答辩形式,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基于协同育人理念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探索摘要: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作为专业目录的特设专业之一,由于开设时间短,“重理论、轻实践”现象仍存在,势必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在调查城市地下空间新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基础上,广东工业大学利用区域经济发展优势,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地下空间工程师”为目标,整合校内外各种教学资源,实施“协同育人”教学改革与创新。
构建了“四年不断线”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多层次”实践教学平台、“工程模拟与实战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多样化”科技活动和创新实验,将创新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协同育人;实践教学;工程能力;创新能力近年来,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全面推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这给新兴的城市地下空间专业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1]。
进入21世纪,随着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和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综合症”日益突出,如土地资源紧张、生存空间拥挤、交通严重堵塞、环境污染加剧等系列问题。
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成为“解决城市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2-6]。
2002年,中南大学开设了我国首个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本科专业,2022年1月12日于西南交通大学成立了土木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城市地下空间专业教学指导小组,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逐渐步入正轨。
第一届教指委会议就教学质量标准、课程体系、教材和实践教学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迫切需要根据专业特点,构建新型实践教学体系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现代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迅猛发展的需要。
广东工业大学于2022年正式招收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本科生,在协同育人和实践教学改革方面开展了大量有益探索与创新[7-11]。
一、“協同育人”理念下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一)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建设背景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2年)》中属特设专业(专业代码081005T),是教育部为适应新时期城市建设人才特殊需求而设置的新兴专业。
第六讲MIDAS桥梁结构模型入门讲授人:黄祖慰打开软件;另存到一个指定的文件夹(自己创立的新文件夹,目的是使用方便);开始操作:在主菜单中选择工具>单位体系在长度栏中选择mm在力栏中选择N点击确认按钮选中菜单系统在主菜单中选择工具>用户指定>工具条。
在工具条目录中将节点、单元、特征打钩对单元工具条上的蓝色部分用鼠标指定后若放到自己所需的位置。
使用相同的方法可以排列使用相同的方法可以排列节点工具条和特性工具条点击工具条对话框结束按钮以改进后的桥梁教学模型作为例子一、定义材料此次分析的桥梁模型材料的力学参数为:顺纹弹性模量E=1.0 103MPa、顺纹抗拉强度σ=30MPa。
主菜单中选择模型>材料和截面特征>材料点击添加那妞,调出材料数据对话框输入材料名称桐木类型选择:用户自定义规范:无输入弹性模量1e+3泊松比这里取0.25单位换算9.8*0.3/1000000 牛/立方毫米在容重处直接输入9.8*0.3/1000000其他不考虑,若找到准确数据可填点击确认按钮材料定义完毕材料定义完了可以通过编辑对材料的属性进行修改二、定义截面主菜单中选择模型>材料和截面特征>截面点击添加,一次添加以下截面添加时输入截面名称,选择截面类型,点击用户,输入杆件参数截面类型有:杆号,名称,类型,截面形状1,横梁,用户,T型2,纵梁,用户,箱型3,拉条,用户,实腹长方形截面4,主梁竖杆,用户,箱型5,横断面竖杆,用户,H型6,下横联杆件,用户,矩形具体软件对话框如下:截面定义完毕:三、建立模型建立节点单元节点号(开);自动对齐(开);选择正视图点击模型、节点、建立节点(节点起始号这一栏始终不管)输入:坐标0,0,0 复制次数6 距离在DX上填100 点击适用,如下图所示点击复制移动节点按钮用选择节点号为2-6的节点输入项目如下图输入框所示,点击适用便可生成8-12节点建立单元:建立纵梁:点击菜单、模型、单元、建立单元在建立单元的对话框里面选择单元类型为一般梁/变截面梁材料选择桐木截面选择纵梁截面选择纵梁一次点击1,2;2,3;3,4;4,5;5,6;6,7;节点建立起纵梁单元建立主梁竖杆:打开建立单元的对话框,方法同上,只需把截面改成主梁竖杆,依次分别点击节点2,8;……6;12;建立竖杆按照上述方法建立起拉条复制主梁:在单元建立的对话框里面形式:复制等间距:DY:170 复制次数选择1用选择已经建立了的全部单元和节点点击适用,主梁即复制好,点击视图即可显示出上图。
摘要基于作者进行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辅导和赛后阅卷评分工作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以及所在单位的参赛情况,结合自身从事的力学教学工作,谈谈对力学竞赛和力学教学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力学竞赛竞赛辅导教学改革创新能力CMCZ and Some Considerations on Mechanics Teaching //Zhang JiqiaoAbstract Based on the writer's competition coaching of CMCZ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is competition,as well as the writer's practical teaching and the competition situation of his school, the writer talks about his thinking on this competition and mechanics teaching.Key words mechanics competition;competition coaching;teac-hing reform;creative abilityAuthor's address School of Civil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510006,Guangzhou, Guangdong,China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源于1986年5月北京大学武际可教授在呼和浩特市召开的《力学与实践》编委会上的提议,当时定名为“全国青年力学竞赛”,从1996年第3届开始,更名为“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以下简称力学竞赛)。
2006年6月,教育部高教司发函,委托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力学学会和周培源基金会共同主办,使得该力学竞赛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最高层级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之一。
广东工业大学
第十一届力学架构大赛
高架跨江大桥模型的制作和加载试验
参赛作品的组成
设计说明书的要求
结构模型的要求
加载方式
评分方法
失效条件
历届纸质参赛作品回顾
结构模型设计制作经验及要点
作品的要求
设计说明书
完整作品包括两个部分:
结构模型
设计说明书要求
内容
设计特色
计算书方案的构思
造型和结构体系模型特色
方案图
结构整体布置图主要构件详图方案效果图
结构选型
计算简图
内力分析
承载能力估算
设计说明书要求
格式封面
目录
正文章节编号、图文并茂
纸型A4纸打印,字体为小四字体,1.5倍行距,除封面外内容不超过4页。
注明《广东工业大学第十一届力学架构大赛》
作品名称
参赛学院
参赛队员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
设计说明书一式五份应在提交模型作品同时交到竞赛组委会,逾期作自动放弃理论方案评审处理。
电子版本则以班级队伍名称命名于当天寄到指定邮箱。
三级目录:1 1.1 1.1.1
结构模型总体要求
符合设计及加载要求
与设计说明书一致
名字应健康向上、突出特点
模型制作材料要求
白卡纸150g/张(790mm ×1090mm )
棉线
白乳胶
由组委会统一提供,若材料不够,只可向组委会购买
对材料进行加工、组合用颜料对模型作美术装饰
用白乳胶黏合自行添加、使用任何其他材料
√√
×
模型制作工具由各参赛队自备
模型尺寸要求
桥面长度两端横杆之间的距离应不少于桥墩外侧的距离 桥面高差做成拱形桥面时,桥面最大高差不超过50mm) 桥面宽度不小于150mm,在跨中加载处不超过200mm 模型净跨度不小于800mm,此范围内净高度不小于100mm
同时,中部300mm 范围内净高度不小于200mm
支座及加载条件
加载在两水平等高的平台间进行,加载台只提供竖向支承,不提供水平方向支承。
模型不受其他装置固定。
承载平台位于模型跨中位置,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预留放置加载钢板(可从模型中间穿过)的空间,满
足安装加载装置的要求。
加载装置为一根厚度为6mm、宽度为60mm的钢板,
放在跨中的桥面上,两端用相距200mm的吊杆与下面
的加载装置相连,用砝码放置于托盘上加载。
位移测量装置安装于加载钢板上。
加载方式
模型作品及加载装置安装由参赛队员完成,位移测试装置由工作人员安装,并由参赛队员确认。
加载由参赛队派代表在裁判的监督下进行。
加载时队员身体不能接触模型和已加载上的砝码。
每一次加载,裁判会在队员手离开该级最后一个砝码后开始计时,模型在10秒钟内没有失效即加载成功,可以进行下一级加载。
砝码一经加上,不能再取出及更换。
第一级加载质量不小于20kg(含加载装置),以后每级荷载增加梯度不小于5kg,封顶荷载为50kg。
加载时须注意安全,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
作品的要求和比赛规则
加载装置
位移测量圈
作品的要求和比赛规则评分方法
荷重比得分计算公式:
南开大学始于19781973成立
19841983全国重点学科是(2001)是(2001)
报批(大气)教授178
(最早在该领域建立的首批学科点之一。
1981获环境化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环境化学
博士学位授予权。
教育部历届高等学校"环境科学
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主要成员之一。
为国际环境毒
理学与化学学会亚太地区执委;
UNITWIN/Toyota/UNESCO环境管理教席主持人单位。
)荷重与自
重比值
80%设计说明10%模型工艺构思造型10%
作品的要求和比赛规则
失效条件
模型尺寸不符合规定要求
模型无法正确安装就位、无法按规定的加载测量方
式进行加载和测量
模型跨中加载点处的竖向位移超过规定的限值
(20mm),或跨中加载点处的水平位移超过规定
的限值(15mm )
模型在加载过程中出现主要构件脱落、结构或构件失
稳、结构变形过大和破坏等经评委确认的情况
评审委员会认为超出正常允许情形的其他失效情况
广东省首届结构设计大赛部分作品回顾
失效模式:拉杆强度破坏。
省赛第一名:华南理工大学四季木棉
失效模式:荷载封顶,未破坏。
省赛第二名:华南农业大学龙的传人
失效模式:下弦受拉变形大,最大挠度超限。
省赛第九名:广东工业大学土木军团
广东工业大学第八届力学架构大赛
部分作品回顾
广工第八届力学架构大赛第1名05建筑1B队
广工第八届架构大赛第2名06土木5班(国防生)
广工第八届力学架构大赛第3名05给排水1C队
广工第八届力学架构大赛第6名06土木提高B队
中南地区第三届结构设计大赛
部分作品回顾
中南地区第三届结构设计大赛第1名武汉大学
中南地区第三届结构设计大赛第2名三峡大学
中南地区第三届结构设计大赛第3名华中科技大学
中南地区第三届结构大赛二等奖华南农业大学
中南地区第三届结构大赛二等奖华南农业大学
中南地区第三届结构大赛三等奖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第十届力学架构大赛部分作品
总分第一名华南理工大学二队蒙皮结构
总分第二名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一队
总分第三名广州大学代表队三角形空心截面
总分第四名华南农业大学一队双重桁架
总分第五名07土木提高班
总分第六名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二队
总分第一名华南理工大学桁架结构
总分第二名广东工业大学队桁架和框架结构
下弦施加了预应力??
总分第三名华南农业大学队桁架和蒙皮支撑
总分第四名华南农业大学队桁架和蒙皮结构
总分第五名广州大学队三角形截面
广东工业大学队自重:364g ,加载50kg
广州大学队对比广大被超的原因侧向框架节点加强有木有!如侧向桁架,斜撑有木有!!玩对称,整体失稳伤不起!!!
外国友人队蜂窝结构模型自重:585g
47号蒙皮结构未进前八名
内部一窥
破坏瞬间
空气湿度95%!
拍不到唯一号码牌,数据不明。
对比上届大赛的第二名
主压杆失稳。
桥面材料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