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陆丰市长带队进驻制毒村
- 格式:doc
- 大小:110.00 KB
- 文档页数:3
现阶段毒品犯罪形势和对策郑岸贤12本治二201231011402512013年12月29日凌晨,3000全副武装警力悄无声息地进入广东省汕尾市博社村,海陆空全方位立体对该村的毒贩进行抓捕。
到第二天,一共被带走182名参与制毒销毒的人员以及充当保护伞的国家公务人员。
这声惊雷,成为了广东省“雷霆扫毒”行动中的高潮。
而在这场举世瞩目的行动中,一共侦破毒品案件18923宗,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20403人,打掉各类制贩毒团伙320个,捣毁制毒厂点361个。
缴获毒品总量14.1吨,环比上升280%,其中冰毒6.3吨、氯胺酮5.6吨,缴获各类易制毒化学品320多吨;缴获毒资人民币15946万元、运毒汽车461辆;暗访整治娱乐场所797家;查处各类吸毒违法人员9.72万名,其中依法强制隔离戒毒4.74万名。
从以上的数字来说是可喜的,但在另一方面,又凸显出了我国现阶段毒品犯罪形式的严峻性和紧迫性。
作为全国31个(不包括港澳台)的一份子,广东省就已经查处如此多的犯罪分子以及如此多的毒品,那全国又该是一个怎样惊人的数字?众所周知,毒品犯罪是全球性的社会公害,在当今的世界,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够避开它的浩劫。
20 世纪80年代初,在国际毒品消费市场特别是欧美毒品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刺激下,世界范围内的毒品犯罪出现了新的高峰。
毒潮步步渗透,撞开了中国的国门。
自毒品从我国的西南边陲云南、广西涌入,随后四川、广东出现了毒品泛滥,接着,毒潮不断向全国渗透蔓延。
而此次陆丰博社村的全村制毒案,将使村子里的不少人家出现“老无所养”“终无人送”的情景出现!而那些毒品泛滥的地方,同样会出现这样情况,要是不加以控制,将使整个国家,整个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地步!一、毒品犯罪的现状现状一,截止2013年6月底,广东省广东登记吸毒人员373500人,占全国吸毒人员的六分之一。
全省吸毒人员全国第一,制毒犯罪全国第一,毒品集散全国第一。
现状二,广东省已经成为制销毒的集散地和中心地带,从陆丰的案件中可以看出,每年从广东省流出的毒品数量之大和在全国范围的传播之广。
广东“第一大毒村”陆丰博社村老弱妇孺全参与制毒贩毒警方海陆空全方位抓捕南方都市报2013年12月29日,广东公安、武警及边防等多警种“海陆空”立体围剿陆丰市三甲地区制贩毒“第一大毒村”—2013年12月29日凌晨,广东公安、武警及边防等多警种出击,在警用直升机、边防快艇的配合下,通过“海陆空”立体围剿陆丰市三甲地区制贩毒“第一大毒村”—省公安厅评价,此次行动是广东省有史以来打击毒品犯罪用兵规模最大、抓捕对象最多、打击震慑效果最好的一次标志性战役,对解决陆丰汕尾全省乃至全国制贩毒突出问题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行动直升机快艇全方位立体抓捕12月29日凌晨3点40分,由全省五市公安局抽调的精英加上武警、边防部队联合组成的109个抓捕小组,接近博社村外围,坐镇一线指挥的省公安厅副厅长郭少波做了最后部署,并向指挥中心汇报行动概况。
凌晨4点整,副省长、省公安厅长李春生一声令下,"雷霆扫毒’汕尾统一收网行动按原计划开始执行!”所有抓捕小组快速进入博社村,完成对各个目标的包围。
50名边防警力从甲西新寨陆路包抄博社村南面海域,同时在海上,一艘边防大艇拖带两条“大飞”(快艇)在博社海湾巡防,做好拦截海路接应脱逃准备。
两架警用直升机在博社村上空盘旋,进行空中管控。
通往博社村的各条道路已被交通管制,一张“海陆空”全方位立体抓捕网牢牢罩住博社村。
捷报频频传到前线指挥部,4点06分,9名犯罪嫌疑人被擒获;4点17分,19名犯罪嫌疑人被擒获……2号、3号大毒枭落网,并在其家中查获大量毒品……一抓捕小组冲进一间民宅,却被一股浓烈的刺鼻的盐酸气息呛住,整个房间除了卧室其余都用来生产冰毒,一桶桶污浊、褐色的半成品把房间塞得像个酱油作坊,一盆盆的冰毒正在结晶,两台用于发电的柴油机正在高速运转。
清晨6点,收网行动战果卓着,基本完成预期目标,警方共打掉18个特大制贩毒犯罪团伙,抓捕网络成员182名,捣毁制毒工场77个和1个炸药制造窝点,缴获冰毒2.925吨、K粉260公斤、制毒原料过百吨、枪支9支子弹62发。
广东“制毒第一村”现状--三年村里少了近三千人
马世鹏
【期刊名称】《小康(中旬刊)》
【年(卷),期】2016(000)006
【摘要】针对陆丰的禁毒工作,陆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黄贤嘉表示,目前追逃是"摘帽"最主要的工作,另一方面政府也在鼓励当地人转产转业,以根除深层次的经济原因,但这是一个长期工作。
村委会的办公室里,两块52寸的液晶屏闪烁着画面,记录整个村庄公共空间的风吹草动。
连接屏幕的,是安装在村庄各处的43个高清摄像头,它甚至可以识别进出车辆的车牌号。
这是广东省陆丰市甲西镇博社村,一个被监视下的村庄。
2013年12月29日,广东警方动用三千警力,对该村进行一场大清剿。
由此,广东"制毒第一村"
【总页数】2页(P76-77)
【作者】马世鹏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近三年广东省无线电测向运动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J], 罗杰
2.广东“制毒第一村”何以成为“法外之地” [J], 刘刚
3.关注整本书阅读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以广东省近三年中考名著阅读题为例谈中考名著阅读命题趋势 [J], 范翠玲4.关注整本书阅读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以广东省近三年中考名著阅读题为例谈中考
名著阅读命题趋势 [J], 范翠玲
5.近三年广东中考数学试卷变化的分析 [J], 张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东汕尾制毒村事件作文篇一广东汕尾制毒村事件嘿,你知道广东汕尾制毒村那事儿不?这事儿啊,真的是让人惊掉下巴!曾经那个平静的村子,咋就变成了制毒的窝点呢?也许是金钱的诱惑太大了,大到让人迷失了心智,走上了这条犯罪的不归路。
想象一下,原本应该充满着欢声笑语,邻里和睦的村庄,却弥漫着毒品制造带来的乌烟瘴气。
那场景,就像恶魔降临,把原本美好的一切都给吞噬了。
我就在想啊,那些参与制毒的人,他们难道就没有想过后果吗?也许一开始他们觉得能赚快钱,能过上好日子,可这是真正的好日子吗?这不是把自己和家人都往火坑里推吗?再说了,村子里的其他人呢?他们可能一开始也被蒙在鼓里,等发现的时候,是不是心里又害怕又无奈?这村里的风气,就这么被一小撮人给带坏了,难道不可悲吗?制毒这事儿,危害可太大了!不仅毁了自己,还连累了整个村子的名声。
好好的一个村子,变成了人人谈之色变的地方,这值得吗?咱可不能被金钱冲昏了头脑,不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啊!不然,等待着的只能是法律的严惩,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篇二广东汕尾制毒村事件哎呀妈呀,广东汕尾制毒村这事儿,真的是太让人震惊了!你说这好好的一个村,怎么就搞起制毒这种伤天害理的事儿呢?我觉得吧,可能是有些人太贪心了,总想着一夜暴富,却不想想这背后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想想看,村子里那些制毒的人,他们可能一开始只是觉得这是个来钱快的法子,也许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犯罪,在害人。
但这能成为借口吗?当然不能!制毒带来的危害,那可真是数都数不清。
先不说对那些吸毒的人的身体和家庭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就说这村子,本来山清水秀的,结果被搞得乌烟瘴气,名声也臭了。
这不是自己把自己的家乡给毁了吗?我就想问问那些制毒的人,你们赚着这种黑心钱,晚上能睡得着觉吗?难道不怕遭报应吗?不过呢,这件事也让我们反思,为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教育没到位?还是监管有漏洞?这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也许,我们应该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法制教育,让大家都知道,违法犯罪的事儿,坚决不能干!不然,等待着的就是法律的制裁,到时候哭都没地儿哭去。
汕尾陆丰13名毒枭被判死刑5人被立即处死6月26日上午8时30分,陆丰市“6.26”国际禁毒日公开宣判大会在陆丰市人民体育场举行。
汕尾市中级人民法院、陆丰市人民法院对卓燕欣等38名毒品犯罪人员进行公开宣判。
13名毒枭被判处死刑,其中5人被执行死刑、8人被判死缓。
陆丰市委副书记、市长邱晋雄主持大会,汕尾市委常委、陆丰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郑佳和汕尾市副市长、公安局长杨志明作了讲话,陆丰市人民法院院长吴焕义对毒品犯罪分子进行宣判。
汕尾和陆丰有关领导,陆丰市法院、市检察院、公安局等市直(垂直)各单位干部职工,甲子、甲西、甲东、东海、城东、内湖、河西和河东镇党政领导班子和村(社区)支部书记、主任,陆城中学师生和群众一万多人参加宣判大会。
铁腕治毒陆丰争取明年底前“摘毒帽”陆丰的毒品问题由来已久,陆地面积仅1681平方公里的陆丰市,制造了全国约1/3的冰毒,毒情严重程度堪比金三角地区。
2011年7月,陆丰第二次被国家禁毒委戴上“国帽”,列为禁毒重点整治地区。
2013年底在“雷霆扫毒”行动中被警方端掉的“最牛制毒村”博社村,就位于陆丰市境内。
陆丰市委书记郑佳在宣判大会上表示,自2013年6月以来,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禁毒部门和督导组的大力支持帮助下,陆丰市重拳出击,攻坚克难,全力以赴开展禁毒整治,特别是以省公安厅2013年“12.29”“雷霆扫毒”收网行动为契机,借势发力,乘势而上,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禁毒人民战争,全面综合整治毒品问题,取得阶段性成效。
据统计,2013年6月以来,陆丰全市共立案办理毒品案件484宗,破获357宗,抓获犯罪嫌疑人668名,捣毁制造毒品窝点、利用麻黄草提炼麻黄碱简易工棚共213个,打掉团伙64个,缴获冰毒3329.039千克,液态冰毒4875.194千克及其他毒品、制毒工具和原配料等一大批。
郑佳在讲话中表明陆丰市委、市政府禁绝毒品的鲜明立场和坚定决心,称不达目的、绝不收兵。
广东“制毒第一村”何以成为“法外之地”作者:暂无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上半月》 2014年第2期刘刚地处粤东的海边小村博社,0.54 平方公里,1.4万多人口。
这个弹丸之地,如何一步步沦为“制毒第一村”?2013 年12 月29 日凌晨4 时,月光下的博社村一片静谧。
几声犬吠打破了宁静,在随后不到3 分钟的时间里,急促的脚步声遍及全村,数千名全副武装的武警、特警已严密封锁博社村每条巷道、路口,并将制毒团伙的房子团团围住。
直升机在空中盘旋轰鸣,边防快艇也在海边集结封堵。
清剿行动持续两个小时,警方抓获18 个特大制贩毒犯罪团伙,包括博社村制贩毒“开山元”等在内的182名犯罪嫌疑人,缴获冰毒近三吨。
广东警方的通报说,近三年,陆丰冰毒占全国的份额已经超过三分之一,在陆丰“三甲地区”(甲子镇、甲西镇和甲东镇)涉毒第一大村———博社村,20%的家庭直接或间接参与制贩毒,已经形成“家族式运作,产业化经营,地方性防护”的局面。
两成家庭参与制毒1 月6 日正午,在离海边不过2.5 公里的博社村,可以闻到海的咸味。
但过去的几年中,由于提炼麻黄素,整个村庄都常年笼罩在一股化学药品气味中。
在博社村村口的垃圾堆放处,当年还曾立过一个落款为“村委会”告示牌,写着:“严禁乱倒制毒垃圾!”进村的村道两侧,林立着约两百栋新建的四五层小楼,外表装饰极为豪华。
而在村子的西南,则和其他粤东村庄无异,是挨得密密麻麻古朴老宅,豪宅大多大门紧闭。
面对笔者的登门询问,村民几乎都一脸警惕地立刻关闭大门,而路遇的村民们也大都摆摆手,默默走开。
上了年纪的村民告诉笔者,整个博社村都姓蔡,是一个老祖宗,迁自福建莆田,原本四房,三房早年外迁,村里只剩下大房、二房和四房三个家族,各房之内走得比较近。
64 岁村民老蔡说,村里大房势力最大,这次涉毒被抓的人员中,也以大房的家族为主。
根据陆丰政法系统的信息,“三甲地区”制造冰毒的技术最初由台湾传入,工艺不断演进,从繁到简,成本越来越低。
拿什么拯救陆封第一毒村2014.01.06 总第678期编辑:魏巍惊心动魄的剧情加上暗含现实关照的题材,使得扫毒影视剧俘获了大量观众,而近日在广东陆丰“第一大毒村”博社村上演的一部现实中的扫毒大片,同样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此次行动声势之浩大,为近年所罕见,据媒体报道,抓获了182名犯罪嫌疑人,缴获3吨冰毒、23吨制毒原料。
乡村变“毒村”,让很多人感到汗颜,而在法治社会里,“制毒村”又凭什么能够招摇“成长”?[详细]凤凰视点“制毒村”撕开了乡村沦陷的现实民国时期,一些学者和新闻记者面对着农村的凋敝,不禁哀叹:农村破产。
而博社村的情形,破产已经不足以形容,只能说是沦陷了。
在此次广东警方的统一行动中,不仅是异地出警,而且甚至启用了直升机。
过去,人们对乡村的印象无非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过去人们对乡村的印象无非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写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这几乎成为绝大多数中国人对于乡村的梦想与梦像。
现在,“制毒村”颠覆了固有认知,将沦陷的乡村呈现在世人眼前然而这部扫毒大片所呈现的乡村景象,则颠覆了人们的固有认知。
民国时期,一些学者和新闻记者面对着农村的凋敝,不禁哀叹:农村破产。
而博社村的情形,破产已经不足以形容,只能说是沦陷了。
所谓破产者,主要是指经济上的贫穷。
而沦陷,则意味着,这一地区在道德上全面倾覆。
制毒贩毒行为,在世界各地都存在。
但终究是一种见不得光的行为。
但在博社村这么大的一个社区,制毒贩毒几乎公开化,有村民甚至明目张胆地把原材料或是半成品公开摆放。
这表明,对于这样一种行为,在这样一个小的地缘共同体或血缘共同体中,已经得到了高度的认同,不少村民对此已经没有了道德上的压力。
最严重的道德堕落,不是有人在做不道德的事情,而是对于种种不道德的事情,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不以为忤,进而仿效、参与。
广东汕尾制毒村事件作文你知道广东汕尾那个曾经的制毒村吗?这事儿可真是让人惊掉下巴,又忍不住好好琢磨琢磨。
那制毒村啊,就像一颗毒瘤长在社会的肌体上。
原本,村子应该是那种充满田园气息,村民们过着简单质朴生活的地方,大家农忙时种地,闲时唠唠家常,小孩在巷子里嬉笑玩耍。
可这个村子却走上了一条黑暗的道路——制毒。
要说这制毒村,那可是相当“嚣张”。
整个村子就像是一个独立的“小王国”,外人进不去,里面的人呢,守着他们那罪恶的“产业”。
他们以为自己可以躲在村子里为所欲为,把制毒当成了发家致富的“捷径”。
这就好比一群在黑夜里乱闯的盲人,以为眼前的黑暗能掩护他们的恶行,却不知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警察叔叔们面对这个制毒村可真是不容易啊。
这就像是一场超级艰难的战斗,敌人还躲在坚固的“堡垒”里。
不过咱警察叔叔可不是吃素的,他们就像超级英雄一样,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他们精心策划,悄悄布局,然后突然发动雷霆一击。
那场面,就像电影里演的一样震撼。
这事件给我们敲响了一个大大的警钟。
一个村子怎么就变成制毒村了呢?我想啊,这和教育、管理还有村民们的价值观脱不了关系。
有些村民可能被一时的利益冲昏了头脑,看着那些违法的勾当能赚大钱,就不管不顾地加入进去。
这就像看到路边有毒蘑菇,还以为是美味,一口咬下去,结果只能是害人害己。
而且啊,这也说明社会的监管不能有丝毫的放松。
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村子,如果监管不到位,都可能滋生出这么大的罪恶。
这就好比我们种花,要是不经常除草、浇水、除虫,那些杂草和害虫就会把花给毁了。
社会也是一样,要时刻关注那些黑暗的角落,不让罪恶有滋生的土壤。
从这个事件以后,我想这个村子得好好重生才行。
要重新教育村民,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让大家走上正道。
就像一个生病的人,经过一场大病之后,要好好调养,重新恢复健康。
而且其他地方也得引以为戒,不能让类似的事情再发生。
毕竟,我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安全、和谐、充满阳光的社会里,可不想身边有这样隐藏的“毒村”随时冒出来吓人。
博社村:“制毒第一村”的前世今生作者:邹燕来源:《读天下》2014年第09期博社,一个拥有800百多年历史的海滨小村,拥有广东省陆丰市最多的家祠,也拥有随处可见的神庙。
它曾经拥有闻名广东的四大富商,如今这个有1.4万人口的富裕村庄,被称为“小香港”。
然而,它一夜闻名、被世人知晓的却是“制毒第一村”的名号。
“雷霆行动”扫毒半年之后,它正在经历被毒品伤害后的恢复和转型,经受着伤痛与变迁的洗礼。
打工是最正经的职业61岁的蔡好站在一堆沙子旁边,挥舞着铁锹,一铲一铲地翻动着沙子,豆大的汗珠顺着古铜色的脸颊往下流,滴进了沙子里,瞬间被吸干。
在他的头顶是火辣辣的太阳,刺得眼睛发痛,此时正值下午2点,这一天的最高温度是33摄氏度。
他肩膀上搭着一条被汗水浸透的毛巾,头顶的草帽已经被汗水和烈日浸染得发黑。
蔡好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为同村的村民打工建房。
没有一技之长的他,除了卖苦力,没有其他的办法养活一家十几口人。
而村里和他一样靠打零工养家的占三成。
“养活”这些民工的是他们同村的“富翁”。
近两三年以来,村里的豪华洋楼一栋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村庄的各个方位。
其中不乏四五层的别墅式建筑。
每天各种豪华的汽车将村口的通道堵塞得水泄不通。
这里,被村民们称为“小香港”。
2013年12月29日凌晨4点,一支被命名为“雷霆行动”的队伍悄然入村,抓获毒贩多名,缴获毒品3吨,成为中国禁毒史上的最高纪录。
官方公布的数字是两成村民涉毒,而多位村民悄悄透露,村里涉毒的人远远不止这个数字。
“早在五六年前,在这个村,毒品就悄然蔓延,从最开始的感冒药到麻黄草,再到去年的麻黄素,提炼冰毒的技术越来越便捷、先进。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禁毒人员说,村里的很多小孩都会制毒。
然而,这个靠宗族管理的村庄,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涉毒,只有那些关系亲密的宗族成员才能被带入制毒这个行当。
当村里毒品横行、土地荒废的时候,“打工”成了当地人最正经的职业。
满目疮痍的土地其实,早在三四年前,蔡好和其他村民一样,守着家里的一亩三分田,这是老祖宗给他们留下来的谋生之路。
广东陆海空立体清剿制毒“第一村”原标题:广东陆海空立体清剿制毒“第一村”图为警方清点查获的毒品。
钱文攀摄图为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
景国民摄□本报记者邓新建□本报通讯员曾祥龙黄康灵今天下午,广东省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通报了“雷霆扫毒汕尾行动”战果:2013年12月29日凌晨4时,广东警方出动公安、武警、边防等3000余警力,“清剿”该省涉毒严重的“堡垒村”――陆丰市博社村,一举摧毁以陆丰籍大毒枭为首的18个特大制贩毒犯罪团伙,抓获团伙成员182名,捣毁制毒工场77个和1个炸药制造窝点,查获冰毒2925公斤、K 粉260公斤、制毒原料过百吨、枪支9支、子弹62发、手雷1枚、管制刀具弓弩及制毒工具一批。
抓获制贩毒“元老”极富古村落气息的博社村在月光下就像一个大迷宫,仅有的数盏明灯显得格外刺眼。
然而,随警作战的记者没能在博社村闻到乡土气息,扑鼻而来的是一股时有时无的陌生化学品气味。
直到记者跟随抓捕小组冲进一间民宅被一股浓烈刺鼻的盐酸气味呛住时,才明白这个村子就是个“开放式”的毒品加工场。
在这间并不大的民房,除了卧室外,其他的房间都被用来生产冰毒,一桶一桶污浊、褐色的半成品把房间塞得像个酱油作坊,一盆一盆的冰毒正在结晶,两台用于发电的柴油机正在高速运转。
记者了解到,在此次行动中,警方一举抓获制贩毒“开山元老”蔡良火、“陆丰派”冰毒制造权威人物蔡旋、操控国内部分省区冰毒市场“重量级毒枭”蔡昭荣。
黎明时分,156名博社籍毒枭及骨干分子悉数落网。
此次抓捕行动未发一枪,兵不血刃,而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战果,缘于广东警方针对毒品犯罪案件特点和规律制定的打击方略――坚持打露头、打现行、打网络,成熟一个消化一个。
从2013年10月17日至统一收网行动前的72天内,广东警方共打掉涉陆丰毒品犯罪团伙12个,侦破案件102宗,抓获犯罪嫌疑人136名,捣毁制毒场点34个,查获冰毒291公斤、K粉79公斤、枪支63支、子弹315发、制毒原料及制毒工具一大批,为统一收网奠定了坚实基础。
广东陆丰市长带队进驻制毒村村内贴满禁毒标语2014年01月04日04:05 南方都市报我有话说(9,012人参与)
博社村被清剿后,村里的集市仍旧热闹,但多了不少宣传禁毒的横幅和标语。
村
中被捣毁的制毒工棚。
2013年12月29日凌晨,由省公安厅出动多警种、数千警力,在直升飞机和边防艇的配合下,以“海陆空”立体围剿的方式,对甲西镇“涉毒堡垒村”博社村制贩毒品犯罪活动组织清剿。
昨日,清剿后的博社村整体氛围,与南都记者去年11月份首次探访时截然不同:各种禁毒标语高悬村中,制毒化学品的味道被戒毒的氛围取代。
由于原村党支部书记涉案被抓,目前,由市人社局主任科员蔡水宝同志兼任博社村党支部书记,村党支部成员则从村小学校长、年轻党员、退伍军人中选任,各项整治行动的后续工作也在紧张进行。
市长带工作队进驻博社村
昨日,与甲西镇相邻的甲子镇政府大楼里一个简易的办公室内,从陆丰市10多个市直相关单位抽调过来的干部,组成驻村工作队。
这些干部,有的之前并不是从事公安政法或者禁毒工作,但由于人力紧缺,还是被抽调过来,有的甚至三个多月没有回家。
他们每天的任务就是进村综合治理,协助捣毁、清查制毒窝点,完成对村住户的信息登记,同时进行禁毒宣传。
“有时候一些村民根本不配合,不支持我们禁毒工作,有些队员甚至遭到辱骂!”一位工作队成员说,经过上月29日清剿博社村一役后,他们希望整体的禁毒氛围有彻底的改善。
目前,针对博社村的问题,此前旧的工作方式也就此升级,为此成立了由市长任队长的陆丰市进驻甲西镇博社村工作队,市直相关单位及甲西镇等10多个部门为成员单位。
“整个规格高了,分工更加明确了!”工作队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工作队下设三个小组。
一个是清理清查及维稳工作组。
主要做好博社村等涉毒重点村的清查及维稳相关工作。
另一个是民生、产业及帮扶工作组。
主要做好博社村供水供电、海洋捕捞、村道建设、劳动力就业、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等相关民生帮扶工作。
还有一个是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组。
主要负责做好博社村基层组织建设及全镇订立住户门牌等工作。
人社局主任科员兼任村党支书
上月29日警方清剿博社村当天,汕尾市人大代表、博社村支部书记蔡东家首先落网。
警方表示,作为当地主要干部,蔡东家当时正带人在惠州市找办案民警想办法“捞”出事的堂弟———制贩毒“开山元老”蔡良火。
据警方介绍,蔡东家早期参与制贩毒,这两年主要是充当“保护伞”,涉及贪污行贿的问题。
博社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蔡汉武也是村里毒贩的“保护伞”,落网时,警方从他家搜出了350公斤成品冰毒。
汕尾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杨志明介绍,此次行动抓了蔡东家等14名充当“保护伞”的干部。
“三甲地区以及博社村的毒情如此严重,干部素质和基层组织建设的确是个重要的问题。
”省公安厅禁毒局政委邱伟指出。
据悉,2013年6月,陆丰当地已轮换了一批官员。
去年汕尾市就有21名党政干部受到党纪处分追责,其中7名被双规。
由于博社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均被抓,陆丰市方面表示,目前由市人社局主任科员蔡水宝同志兼任博社村党支部书记,从村小学校长、年轻党员、退伍军人中选任党支部成员。
村内每隔五米就有禁毒标语
昨日三甲地区以及博社村整体面貌,与记者去年11月首次来探访时区别很大。
在深汕高速转向通往博社村的S338省道,路边就飘扬着一条显眼的红色横幅,上面写着“有毒必肃、贩毒必惩、种毒必究、吸毒必戒”。
越接近博社村,这样的横幅和标语就越来越多,陆丰市公安局还在省道上设置了“全力推进重点整治执勤点”,对来往车辆进行检查。
走进博社村后,禁毒氛围更加浓烈,每隔五米就能看到一条关于禁毒的横幅和标语,许多房屋的墙上都贴了《陆丰市公安局关于严厉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通告》。
今年1月1日上午,汕尾市委常委、陆丰市委书记郑佳在甲西镇坐镇指挥,并带领工作队分别深入到6个毒品重点村开展清理清查、宣传教育等工作,重点对村周边的渔塭、滩涂、果园及无人居住的旧房屋等进行地毯式清理清查,对隐蔽、可疑的制贩毒窝点进行彻底捣毁。
工作队一边清理清查,一边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积极引导群众走正道、办实业,勤劳致富,合法致富。
至目前为止,共清查老屋2300间,缴获、销毁制毒原料、残渣、制毒工具一大批。
同时,工作队共张贴标语13000多张,悬挂横幅800多条,禁毒公告600多张,并出动7辆挖土机、11辆东风牌大汽车、11辆拖拉机对6个村的村容村貌进行整治,把清理出来的垃圾及制毒工具进行集中销毁。
继续揪出一批干部内部“蛀虫”
据南都记者去年11月份调查发现,在“三甲”地区,除了博社村,西山村、上堆村、北池村等,毒情也同样十分严重。
如在北池村警方查获麻黄草时曾遭村民哄抢。
对此,昨日陆丰市方面表示,将从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司法局及甲子镇、甲东镇及甲西镇共抽调500多人,分成6个组,进驻6个涉毒重点村(博社村、西山村、上堆村、渔池村、北池村、大陂村)进行清理清查。
并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严惩“保护伞”,集中力量,查处一批涉案人员,揪出一批内部“蛀虫”,净化干部队伍。
昨日,省公安厅也表示,将发动全警全民力量以各种手段发现和监控周边区域动态,一旦发现各类涉毒窝点立即追击剿灭,彻底阻隔向其他区域的转移扩散;已经剿灭整治的区域,要加强巡查暗访取缔,绝不允许死灰复燃。